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古屏蓉
KU, PING-JUNG
論文名稱: 以個案研究法探討長期重複自我傷害國中生的復原歷程
A Case Study Research of Exploring the Recovery Processes of Chronic Repetitive Self-Injury Amo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
指導教授: 田秀蘭
Tien, Hsiu-Lan
口試委員: 刑志彬
Hsing, Chih-Pin
鄭曉楓
Cheng, Hsiao-Feng
田秀蘭
Tien, Hsiu-Lan
口試日期: 2023/12/26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_Continuing Education Master's Program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論文出版年: 2024
畢業學年度: 11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92
中文關鍵詞: 國中生長期重複自我傷害復原力
英文關鍵詞: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chronic repetitive self-harm, resilience
研究方法: 個案研究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400093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12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主要探討長期重複自我傷害的國中生成功不再發生自傷行為的復原歷程,同時也關注家庭、學校系統、處遇系統分別與自傷國中生的互動關係。本研究採取質性研究,邀請曾經在國中時期出現過長期重複自我傷害的青少女以及共同陪伴成功復原的兩位家長、四位學校老師以及一位處遇系統的駐校社工師等,共八位參與者進行半結構式的訪談。研究方法採用個案研究法進行資料分析,配合研究目的,本研究結果如下:國中生出現長期重複自我傷害的行為,其成長歷程中與重要他人,諸如:父母、手足、老師、朋友、同儕等負向互動是關鍵因素。在陪伴長期重複自我傷害國中生復原歷程中,對個案的同理是輔導功能可以功能最大化的原因。長期重複自我傷害國中的復經歷曲折多變,周遭系統人員團隊合作可以有效抵抗在陪伴中產生的耗能。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recovery process of chronic self-injurious adolescents from self-injurious behaviors, as well as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family, the school system, and the encounter system with self-injurious adolescents. In this study, eight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with a young girl who had experienced prolonged self-injury during junior high school. Including two parents who had accompanied them through the recovery process, four school teachers, and one social worker from the encounter system. This study use case study Research to analyze the data, and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in line with the objectives of the study, are as follows.Negative interactions with significant others, such as parents, siblings, teachers, friends, and peers, are key facto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with chronic and repetitive self-injurious behaviors.Empathy for the case is what maximizes the functioning of the counseling function in accompanyi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 in the recovery process from chronic repetitive self-injury.Chronic repetitive self-harm in junior high school, the recovery experience is so varied that the teamwork of people in the peripheral system can be effective in counteracting the energy drain of companionship.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3 第三節 名詞釋義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自我傷害行為的定義及嚴重程度 7 第二節 青少年自我傷害行為的成因及相關因素 13 第三節 青少年自我傷害與復原力之研究 2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3 第一節 研究設計 33 第二節 研究對象 35 第三節 研究工具 40 第四節 研究程序 42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46 第六節 研究倫理與信實度 53 第四章 研究結果 57 第一節 小美開始自傷前的生命故事 57 第二節 長期重覆自傷與契機 70 第三節 成功復原的歷程 77 第四節 家庭系統與長期重覆自傷個案之互動與關係 91 第五節 學校系統與長期重覆自傷個案之互動與關係 102 第六節 駐校社工師與長期重覆自傷個案及其他系統之互動與關係 119 第七節 復原之後的現在進行式 138 第五章 討論與建議 147 第一節 綜合討論 147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158 參考文獻 163 附錄 171 附錄 1 研究參與家長同意書 171 附錄 2 研究參與者同意書(未成年當事人版本) 173 附錄 3 研究參與者同意書 174 附錄 4 訪談大綱(前導研究版本)175 附錄 5 訪談大綱(當事人版本)177 附錄 6 訪談大綱(爸爸版本)179 附錄 7 訪談大綱(阿嬤版本)181 附錄 8 訪談大綱(導師版本)183 附錄9 訪談大綱(輔導主任版本)185 附錄 10 訪談大綱(學務主任版)187 附錄 11 訪談大綱(生教組長版本) 189 附錄 12 訪談大綱(駐校社工師版本) 191

    王汝廷(2023):《行動或無線上網、社群媒體使用、情緒行為障礙及自殺自傷事件發生率之相關研究—以國內國小、國中、高中、大學樣本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大學。
    王俐梵(2023):《非營利組織社會工作者之復原力歷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
    王建萱(2014):《青少年自傷行為之生命史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
    王雪蓮(2016):《焦點解決短期諮商運用在自傷青少年之個案研究:正向情緒擴展—建構理論為觀點》(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
    王遒燕、林美珠、周兆平、溫嬛樁(2011):高憂鬱情緒青少年之憂鬱疾患及自殺傾向跨一年追蹤之研究,《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4,25–59。 https://doi.org/10.30074/FJMH.201103_24(1).0002
    王齡竟、陳毓文(2010):〈家庭衝突、社會支持與青少年憂鬱情緒:檢視同儕、專業與家外成人支持的緩衝作用〉。《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3,65-97。https://doi.org/10.30074/FJMH.201003_23(1).0003
    石承旻、吳昭蓉、邱柏豪、呂鍾伶、吳芝儀(2021):〈諮商心理師與社會工作者在面對自殺議題時的跨專業合作與倫理考量〉。《社區發展季刊》,174,342–355。
    方曉雲(2019):《以個案研究法探討新創微型文創之商業模式》(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
    李沐霞(2020):《青少年的親子界限、情緒調節與情緒困擾之關聯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李明瑄(2010):《高中、職學生自傷行為與其家庭界限、親子三角關係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李琦萱(2022):《父女間親子界限對成年初顯期女性自傷行為之預測:以述情障礙為中介預測變項》(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江依潔(2014):《紓解情緒的自傷預期在國中生憂鬱與自傷頻率關係中的角色》(未出版碩士論文),亞洲大學。
    阮思綺(2015):《親師處遇國小學童自殘行為之經驗—以生態系統進行個案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邵湘雅(2007):《自傷者的逃離與面對:自我在關係中的發展》(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吳亞嬙(2011):《諮商人員在自傷青少年諮商中對保密原則的省思》(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吳思嫺(2021):《從生態系統觀探討中輟拒學輔導工作之合作經驗》(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呂興軍(2023):《成癮者復原力和治療成效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醫學大學。
    林安俞(2023):《探討青少年自傷行為之戶外創意媒體公益廣告創作》(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林如慧(2019):〈生命中不可承受之痛-國中生自傷行為之分析〉。《諮商與輔導》,408,28-31。
    林奇德(2013):《以個案研究法探討企業因應個人資料保護法落實策略實務》(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
    林岳蓉(2023):《護理人員面對COVID-19期間的復原力、心理及行為反應-以臺灣東部某區域醫院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防醫學院大學。
    周珈穎(2015):《偏差態度在國中生受凌經驗、憂鬱症狀及自傷關係中的角色》(未出版碩士論文),亞洲大學。
    洪培忻(2008)。《重複自我傷害國中女生自傷情緒經驗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洪晴晴、李玉嬋(2006):〈青少年自我傷害行為的辨識與處遇〉。諮商與輔導》,243,26-31。
    姜期雯(2022):《國中生幽默風格與其求助態度之影響──以復原力、自我污名為中介變項》(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0829
    姚雅銣(2022):《國中生基本心理需求對生活適應之影響:以復原力為中介變項》(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陳毓文(2000):〈他們想說什麽?—青少年自傷行爲之初探〉。《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4(2),127-178。
    張月馨、林旻沛、洪福源、胡薇瑄、吳詠葳(2017):〈高中職學生家庭功能、憂鬱情緒與網路成癮之相關研究〉。《教育心理學報》,48(4),531-550。https://doi.org/10.6251/BEP.20160613
    張家瑋、時文中、翁瑞鋒、曾憲雄(2014):〈應用情緒管理遊戲於國中生自傷預防教育之評量〉。《數位學習科技期刊》,6(1),27-41。https://doi.org/10.3966/2071260X2014010601002
    張齡方(2017):《自傷青少女諮商個案復原力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
    教育部(2019):《自殺防治中心成果報告》,教育部。
    教育部(2023):《校園學生自我傷害防治手冊》,教育部。
    徐米純(2013):《親密關係中青少年自傷行為之初探》(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
    陳姵如(2022):《交友軟體使用者之人際依附風格、愛情態度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陳紫瑀(2009):《青少年完美主義、心理分離-個體化與自傷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陳毓文(2006):〈一般在學青少年自殘行為之相關環境因素初探〉,《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9,95-124。https://doi.org/10.30074/FJMH.200606_19(2).0001
    陳儀瑾(2015):《國中生情緒調控、憂鬱及自傷行為之相關性》(未出版碩士論文),亞洲大學。
    許予宸(2014):《青少年自我傷害動機、心理分離個體化、情緒調節與自我傷害行為之關係探索》(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許文耀、吳英璋、胡淑媛、翁嘉英(1994):〈自我傷害行為與身心健康的關係〉。《中華輔導學報》,2,160-179。
    黃立婷(2008):《國中生個人特質、人際關係、次文化認同與自傷行為傾向之關係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黃郁娟(2015):《人格特質、情緒調節、生活壓力與青少年自傷行為之關聯》(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
    黃雅羚(2003):《青少年自傷經驗之分析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黃雅羚、林妙容(2005):〈青少年自傷經驗發展歷程之分析研究-以五個個案為例〉。《諮商輔導學報》,12,101-126。https://doi.org/10.6308/JCG.12.04
    黃琪媛(2020):《高級中等學校三級輔導制度中三師正向合作經驗之探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
    彭郁家(2016):《幸福感與國中生自傷行為之關係自傷結果的正向預期與認知再評估的調節角色》(未出版碩士論文),亞洲大學。
    曾佩雯(2015):《國中生的認知錯誤、憂鬱及自傷頻率:正念的調節角色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亞洲大學。
    彭桂玲(2010):〈青少年的自我傷害行為之探討與處遇〉。《學生輔導季刊》,108,65-80。
    湯誼文(2008):《自我傷害青少年所認知生活中具傷害性境遇、自我傷害行為反應內涵及因應策略之分析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鄭思秋、葉芳伶、徐佳妤(2020):〈網路社群、媒體效應與自殺行為議題之探討〉。《諮商與輔導》,412,9-13。
    蔡叡昀(2023):《新冠肺炎爆發期間的現實和網路社會支持與國中生自傷行為之關聯:以自我批評為中介變項》(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鄭丞斌(2004):《國中階段自傷青少年成長歷程、自我概念、自傷經驗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劉亞群(2017):《國中學生生活壓力、睡眠品質與憂鬱程度相關之研究-以新北市某國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https://doi.org/10.3966/2070106320200600510001
    盧東煒(2015):《過去一年有自傷經驗國中生的自傷後苦惱自責與深思反省及自傷頻率之關係》(未出版碩士論文),亞洲大學。
    謝彩鳳(2016):《以多個案研究法探討地區型非營利組織的經營議題與策略》(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簡秀芬(2003):《駐校社工師與輔導教師在學校體系角色分工之探討-以臺北市模式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靜宜大學。
    羅向峯(2023):《族群認同、復原力與希望感之關聯性研究-以北部某大學原住民族學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
    Angelotta, C. (2015). Defining and refining self-harm: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on nonsuicidal self-injury. The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 203(2), 75–80. https://doi.org/10.1097/NMD.0000000000000243
    Bidge, J. A., Greenhouse, J. B., Ruch D., Stevens, J., Ackerman, J., Sheftall, A. H & Campo, J. V. (2020).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release of Netflix’s 13 reasons why and suicide rat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 interrupted time seried analysi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 Adoledent Psychiatry, 59(2), 236–243. https://doi.org/10.1016/j.jaac.2019.04.020
    Corsano, P., Grazia, V & Molinari, L. (2019). Solitude and Loneliness Profiles in Early Adolescents: A Person-Centred Approach. Journal of Child and Family Studies,28(12),3374–3384. https://doi.org/10.1007/s10826-019-01518-1
    Dunlop, S.M., More E & Romer, D. (2011). Where do youth learn about suicides on the Internet, and what influence does this have on suicidal ideation?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52(10), 1073–1080. https://doi.org/10.1111/j.1469-7610.2011.02416.x
    Ferm, M.S., Frazee, L.A., Kemmard, B. D., King J.d., Emslie, G.J & Stewart, M.S. (2020). Fearlessness about Death Predicts Adolescent Suicide Attempt: A Preliminary Analysis. Suicide and Life-Treatening Behavior, 50(6), 1–8. https://doi.org/10.1111/sltb.12715
    Gillen, A. M., Kirby, Ki, McBride, O., McGlinchey, E & Rushe, T. (2019). Comparing Self-Harm (SH) Thoughts and Behaviours Among a Community Sample of Younger and Older Adolescents in Northern Ireland. Child Care in Practice,25(2),189–199.
    Iwamoto, D., & Chun H. (2020), The Emotional Impact of Social Media in Higher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ssessment tools in education,9(2) ,239–247.
    Kruzan, K.P., & Whitlock, J. (2019). Processes of change and nonsuicidal self-injury: A qualitative interview study with individuals at various stages of change. Global Qualitative Nursing Research, 6, 57–68.
    https://doi.org/10.1177/2333393619852935
    Kruzan, K.P., Muehlenkamp, J. J., & Claes, L. (2022). Identity, self-blame, and body regard in NSSI: A test of moderared-mediation. Comprehensive Psychiatry, 116, 135–141.
    https://doi.org/10.1016/j.comppsych.2022.152322
    Tomoniko, S. (2020). Anxiety at Teenager’s Fingertips. BU Journal of Graduate Studies in Education, 11(2), 4–11.
    Yalcin, L., Ozkurt, B., Ozmaden, M., & Yagmaur, R. (2020). Effect of Smartphone Addiction on Loneliness Levels and Academic Achievemeant of Gener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and Educational Studies, 7(1), 208–214.
    Yu-Hsin Huang., Shu-I Wu., Chen-Ju Lin., Fang-Ju Sun & Shen-Ing Liu. (2010). Emergency Management of Adolescent Self-harm: Patients' Characteristics and Effect of Case Management. Taiwanese Journal of Psychiatry, 24(3), 181–190. https://doi.org/10.29478/TJP.201009.0004

    無法下載圖示 電子全文延後公開
    2029/01/19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