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李美惠 |
---|---|
論文名稱: |
朱熹道統論之研究─ ─以四書學為核心而展開 |
指導教授: | 林安梧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11 |
畢業學年度: | 9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31 |
中文關鍵詞: | 朱熹 、道統 、道統論 、四書章句集注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69 下載:34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筆者以朱熹(1130-1200)的「道統論」作為研究的核心論題,是希望以朱熹的人道關懷建構「道統論」為出發點,回到他繼承與創新道統的初心,重新再認識朱熹是如何在困學的過程中,建立起道統論。並由朱熹的傳世相關文獻,重新閲讀、理解及詮釋,勾勒朱熹的道統論架構,並分析他如何教人經由實踐邁向「入聖之道」。
由於朱熹以遍注羣經的方式,建立起自己規模龐大的思想體系,故筆者將其建構理論的方式稱之為「以注代作」。而朱熹的道統論之建構,便是以「以注代作」的方式,建立於《四書章句集注》的體系當中。
然朱熹一生孜孜不倦地投入「四書學」之體系的建構,其用心在於道統論的完成與確立,故要理解朱子學,吾人無法漠視朱熹建立「道統論」的實質用意,以及其一生以建立「道統論」為終身職志的事實。因此筆者在本文中,將以朱熹的學思歷程之考察、道統論的形成、道統論的內涵、道統論的實踐理論根據、朱熹相關道統論之論辯,作為核心的論題進行研究。
由於朱熹的道統論,根植於他的「四書學」,而他的「四書學」隨著他的學思歷程之轉變,經過多次的修訂、增刪與過渡,才有現在《四書章句集注》體系的面貌。故要了解朱熹的道統論,必須要知道他一生學思歷程的曲折,才能了解他「以注代作」的建構道統論之用心。故筆者在論及朱熹的學思歷程時,將其分為「儒釋道兼修時期」、「轉向專志儒學時期」、「思想趨向抵定時期」、「邁向道統論建立時期」。藉由這不同時期的劃分,以明朱熹如由早期無法定出儒、釋、道的分際,到後來專志於儒學,進而自己思想大致抵定後,開始建構其四書學體系,並以「道統論」來闢異學以定儒學之正統,並以其與佛老相抗衡。
然朱熹道統論的形成,其思想基礎得自於二程理學的啓發甚多,故其對二程相當推崇,尤其是他的思想更貼近於程頤(1033-1107),因此他的道統論,得自程頤道統說的影響,不難想見。故筆者以程頤的道統說和朱熹的道統論作比較,以明朱熹對程頤道統說的繼承與創新。再者,由於朱熹的道統論之形成是寄託在其《四書章句集注》之體系當中,故筆者以《四書章句集注》的撰作,以及在《四集章句集注》完成之前後所編輯的《近思錄》及《小學》,來說明朱熹道統論的形成。
再者,由於朱熹「道統論」的建立,是經由四書學體系的建構才得以完成。故筆者以淳熙十六年(1189)朱熹序定《中庸章句》,作為其四書學體系的完成點,這同時也標誌著朱熹道統論大致確立的時間點。由此,筆者以〈中庸章句序〉之寫成的時間點為界,考察朱熹之「道統」意涵的流變與確立,並進而探討朱熹在《四書章句集注》中,各書內有關道統思想的內涵,以及彼此之間如何形成一相互支持的詮釋系統。
然而朱熹苦心建立道統論,雖為初學者提供一套「為學入道」之門,但其道統論一出,同時也宣告二程之學才是儒學之正統,而其以二程之繼承者自居,這無疑是將當代其他的學派,摒除在儒學正統之外,並相對貶低了當時其他學派的學術價值。故朱熹的道統論一出,勢必引發不少的批評及責難,故筆者亦針對朱熹因道統論而與時人相關之論辯進行探討,以明當時朱熹道統論一出所引發的問題,並藉此探討朱熹道統論的限制與理論上的缺失。
參考書目
※(以下各類,依作者時代先後排列,時代先者列於前﹔同一時代之作者,依姓名筆畫之多寡遞增排列。同一作者之作品,則依出版年代先後排序,出版年代先者列於前。)
一、 直接文獻
(一)朱熹著作及相關著作
(宋)朱熹
1987 《四書章句集注》,臺北﹕大安出版社。
2002 《朱子全書》,《論孟精義》,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 《朱子全書》,《四書或問》,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 《朱子全書》,《小學》,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 《朱子全書》,《延平答問》,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 《朱子全書》,《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 《朱子全書》,《伊洛淵源錄》,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宋)朱熹、(宋)呂祖謙編輯
2002 《朱子全書》,《近思錄》,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宋)黎靖德編輯
2002 《朱子全書》,《朱子語類》,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二) 相關作者之著作
(宋)周敦頤
1990 《周子全書》, 清.胡寶瑔編,臺北:武陵出版社。
(宋)程顥、(宋)程頤
1983 《二程集》,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宋)陳亮
1974 《陳亮集》,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
(宋)陳傅良
1979 《止齋集》,陳傅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宋)陸象山
1971 《陸象山全集》,臺北﹕世界書局。
(宋)葉適
1983 《水心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1989 《習學記言序目》,《叢書集成續編》,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宋)張栻
1975 《南軒文集》﹐臺北:廣學社印書館。
(三)相關之史料
(宋)李心傳
1967 《建炎以來朝野雜記》, 明鈔校聚珍本影印本, 臺北:文海出版社。
1981 《道命錄》,臺北:文海出版社。
1985 《建炎以來繫年要錄》,臺北﹕新文豐出版社。
(宋)李燾
1961 《續資治通鑑長編》,臺北﹕世界書局。
(元)脫脫
1985 《宋史》,北京﹕中華書局。
(明) 陳邦瞻
1973 《宋史紀事本末》,臺北:三民書局。
(清)柯劭忞
1956 《新元史》,臺北﹕藝文印書館。
(四) 其他
(宋)黃幹
1972 《朱子行狀》﹐臺北:中文出版社。
(明)宋端儀
1972 《考亭淵源錄》﹐臺北:中文出版社。
(明)黃宗羲、(清)全祖望
1992 《宋元學案》,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黃宗羲全集》。
(明)戴銑
1970 《朱子實記》﹐臺北:中文出版社。
(清)王梓材
1961 《宋元學案補遺》﹐臺北:世界書局。
(清)王懋竑
1984 《朱子年譜》﹐臺北:世界書局。
陳來
1989 《朱子書信編年考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二、間接文獻
王健
2007 《在現實真實與價值真實之間﹕朱熹思想研究》,上海﹕廣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方如金
1995 《陳亮與南宋浙東學派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方彥壽
2000 《朱熹書院與門人考》﹐上海:華東師範大學。
王鳳賢、丁國順
1993 《浙東學派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孔令宏
2000 《儒道關係視野中的朱熹哲學》,臺北﹕中華大道文化。
田浩
1992 《功利主義儒家——陳亮對朱熹的挑戰》,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2002 《朱熹的思維世界》,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3 《宋代思想史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包弼德
2001 《斯文:唐宋思想的轉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石訓、姚瀛艇
1987 《北宋哲學史》,開封﹕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2 《中國宋代哲學》,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牟宗三
1985 《宋明理學研究》,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1990 《從陸象山到劉蕺山》,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1991 《政道與治道》,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1993 《心體與性體》,臺北﹕正中書局。
1995 《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1996 《政道與治道》,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白新良
1995 《中國古代書院發展史》﹐天津:天津大學。
朱漢民
1993 《中國的書院》﹐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余英時
2003 《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上、下冊,臺北﹕允晨實業有限公司。
束景南
2008 《朱熹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 《朱熹年譜長篇》,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沈松勤
1998 《北宋文人與黨爭》,北京:人民出版社。
何信全
1996 《儒家與現代民主-當代新儒家政治哲學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何寄澎
1997 《宋代書院教育及其啟示》﹐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李邦國
1989 《朱熹與白鹿洞書院》﹐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
李國鈞、王炳照
1994 《中國書院史》﹐長沙:湖南出版社。
宋晞
1999 《宋史研究論叢》(第五輯),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周夢江
1992 《葉適與永嘉學派》,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杜維明
1989 《儒家第三期發展的前景問題》,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991 《儒家自我意識的反省》,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996 《現代精神與儒家傳統》,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吳春山
1971 《陳同甫的思想》,臺北﹕台灣大學文學院《文史叢刊》之三五。
吳康
1964 《宋明理學》,臺北:華國出版社。
吳萬居
1991 《宋代書院與宋代學術史》﹐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金春峰
1998 《朱熹哲學研究》,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林安梧
1987 《現代儒家論衡》,臺北:業強出版社。
1991 《王船山人性史哲學之研究》,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996 《儒學與中國傳統社會的哲學省察》﹐臺北:幼獅出版社。
2003 《道的錯置——中國政治思想的根本困結》,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2009 《中國人文詮釋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林維傑
2008 《朱熹與經典詮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社。
胡昭曦
2000 《宋代歷史文化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馬宗霍
1992 《中國經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范壽康
1964 《朱子及其哲學》,臺北:臺灣開明書店。
侯外廬
1959 《中國思想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4 《宋明理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2 《中國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姜允明
1988 《心學的現代詮釋》,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994 《當代心性之學面面觀》,臺北:明文書局。
姜國柱
1993 《中國歷代思想史‧宋元卷》,臺北:文津出版社。
姜廣輝
1994 《理學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中國經學思想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麥仲貴
1968 《宋元理學家著述生卒年表》,新亞研究所。
夏君虞
1976 《宋學概要》,臺北﹕世華書局。
祝平次
1994 《明初理學的發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唐君毅
1976 《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一),臺北:台灣學生書局。
1977 《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1986 《文化意識與道德理性》,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1991 《道德自我之建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徐復觀
1985 《學術與政治之間》,徐復觀,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徐洪興
1996 《思想的轉型——理學發生過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高全喜
2008 《理心之間﹕朱熹和陸九淵的理學》,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章柳權
1985 《中國書院史話——宋元明清書院的演變及其內容》﹐臺北:學海出版社。
陳志信
2003 《朱熹經學志業的形成與實踐》,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陳來
1990 《朱熹哲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
1991 《宋明理學》,瀋陽﹕教育出版社。
陳逢源
2006 《朱熹與四書章句集注》,臺北﹕里仁書局。
陳榮捷
1988 《朱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1988 《朱子新探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1990 《朱熹》,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996 《宋明理學之概念與歷史》,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陳壽
1990 《宋代書院教育》﹐臺北:宏政書局。
葉國良
1980 《宋人疑經改經考》,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發行。
張立文
1996 《天》,臺北:七略出版社。
漆俠
1996 《宋史研究論文集》,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
2002 《宋學的發展和演變》,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
董平、劉宏章
1996 《陳亮評傳》,江蘇:南京大學出版。
董金裕
1979 《宋儒風範》,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2008 《朱熹學術考論》,臺北﹕里仁書局。
蔡方鹿
2001 《朱熹與中國文化》, 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
2004 《朱熹經學與中國經學》,北京﹕人民出版社。
趙令揚
1976 《關於歷代正統問題之爭論》,香港九龍﹕學津出版社。
趙峰
2004 《朱熹的終極關懷》,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趙敏、胡國鈞
1994 《陳亮研究論文集》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
趙顯圭
1998 《朱熹人文教育思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
張立文
1996 《心》,臺北:七略出版社。
1997 《性》,臺北:七略出版社。
1998 《朱熹評傳》,江蘇:南京大學出版。
2001 《朱熹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2 《宋明理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張君勱
1979 《新儒家思想史》,臺北﹕張君勱先生獎學金基金會。
勞思光
1991 《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出版社。
曾春海
1989 《儒家哲學論集》,臺北:文津出版社。
1992 《儒家的淑世哲學》,臺北:文津出版社。
2001 《朱熹哲學論叢》﹐臺北:文津出版社。
粟品孝
1998 《朱熹與宋代蜀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彭永捷
2002 《朱熹之辯﹕朱熹陸九淵哲學比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蒙培元
1998 《理學範疇系統》,北京:人民出版社。
郭紀青
1992 《宋代書院研究——書院精神與師院教育相結合之探索》﹐臺中:宏明書局。
楊金鑫
1986 《朱熹與嶽麓書院》﹐上海:華東師範大學。
楊祖漢
1987 《儒家與康德的道德哲學》,臺北:文津出版社。
1992 《儒家的心學傳統》,臺北:文津出版社。
楊渭生
1998 《兩宋文化史研究》,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
楊樹藩
1987 《宋代中央政治制度》,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蒙培元
1990 《理學的演變》,臺北﹕文津出版社。
鄧永賢
1989 《朱子學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蔣義斌
1988 《宋代儒釋調合論及排佛論之演進—王安石之融通儒釋及程朱學派之排佛反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劉述先
1986 《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熊琬
1985 《宋代理學與佛學之探討》,臺北:文津出版社。
蔡仁厚
1987 《儒家思想的現代意義》,臺北:文津出版社。
熊十力
1994 《儒家名相通釋》,臺北:明文書局。
1997 《原儒》,臺北:明文書局。
劉固盛
2001 《宋元老學研究》,成都:巴蜀書社。
劉復生
1991 《北宋中期儒學復興運動》,臺北﹕文津出版社。
樊克政
1995 《中國書院史》﹐臺北:文津出版社。
關長龍
2001 《兩宋道學命運的歷史考察》,上海﹕學林出版社。
錢穆
1960 《朱子新學案》﹐臺北:三民書局。
1977 《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1977 《宋明理學概述》,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1977 《兩宋思想述評》,臺北﹕華世出版社影印本。
1983 《宋代理學三書隨劄》,錢穆,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990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93 《中國學術通義》,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1994 《國史大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薩孟武
1991 《中國政治社會史》,臺北:三民書局。
龔道運
1985 《朱學論叢》,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三、學位論文
(一) 博士論文
王志銘
1993 《朱熹與康德道德哲學之比較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朴龍模
1994 《朱熹「理氣」哲學思想之研究》﹐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宋琫圭
1993 《朱子與李退溪政治思想之比較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周天令
1997 《朱子道德哲學研究》 ﹐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林佳蓉
2000 《承擔與自在之間——從朱熹的詩歌論其生命態度的依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柯玫妃
2007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研究——以詮釋傳意方法分析》,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班。
梁承武
1982 《朱子哲學思想之發展及其成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志信
1998 《朱熹經學志業的形成與實踐》﹐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所博士論文。
崔知泰
1990 《由朱熹形上結構解析其心性論》﹐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俊良
2004 《朱熹論語集注的思想史分析》﹐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黃瑩暖
2000 《朱子所理解的佛教思想——以心性意涵與修持工夫為討論中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楊斐芬
1998 《朱子成德思想之研究》﹐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鄭相峰
1993 《朱子心論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簡宗修
1982 《朱子的理氣說》﹐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二) 碩士論文
王淙德
2006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成書研究》,國立臺北大學古典文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惠雯
1991 《朱熹「心與理一」思想之研究》﹐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麗華
1993 《《大學》「格物致知」的研究──反省朱子、陽明的「格物致知」義》﹐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尹元鉉
1995 《從朱子思想中之「天人」架構閘論其義理脈絡》﹐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文炳道
1985 《從道德哲學的觀點論朱子理氣論及心性論》﹐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元鍾實
1987 《朱熹之心性論》﹐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右瑜
1999 《朱熹對道家評論之研究》﹐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所碩士論文。
李守愛
1982 《朱子學在日本的發展及其對日本現代意識之啟發》﹐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相勳
1989 《朱子心性思想之研究》﹐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沈享民
1993 《朱熹理一分殊哲學之溯源與開展》﹐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杏芬
1994 《朱熹與書院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榮村
1965 《朱子學術思想淵源》﹐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孟淑慧
2001 《朱熹及其門人的教化理念與實踐》﹐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慶忠
2002 《朱熹與陳亮「三代漢唐之辨」思想之比較研究》﹐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元玲
1998 《朱熹思想中「存天理去人欲」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森永
1982 《朱子思想中道德與知識的關係》﹐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柯志明
1990 《朱熹主體理論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祝平次
1989 《朱子的理氣心性說與明初理學的發展》﹐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怡帆
2009 《朱熹詮釋孟子道德哲學及其社會價值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俞志
2008 《朱熹童蒙教育思想及其影響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億樺
《兩宋氣論研究﹕以張載二程和朱熹為主軸》,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銘義
2000 《朱熹政治思想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耀明
1998 《朱熹的理學與法律思想——中國傳統社會秩序正當性的探討》﹐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煬彬
1985 《朱熹的政治生涯》﹐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雅婷
1987 《朱子思想中「心」的意義與問題》﹐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介欲
1989 《朱子參究中和之研究》﹐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鄧秀梅
1994 《朱子對論語的詮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歐昭賜
1992 《朱熹心性論研究》﹐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素伊
1999 《朱子倫理體系之考察》﹐東海大學哲學所碩士論文。
謝仁真
1990 《析論朱熹與張栻的仁說及其論辨》,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貴雀
1982 《陳亮與朱熹之辨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四、中文期刊
方如金、江鵬
1999 〈論「朱陳之辨」並非陳亮的「免死之計」〉,《浙江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六期,頁38-42。
王大德
2009 〈朱子格物說與陽明質疑評議〉,《警專學報》4﹕6,頁25-36。
王中江
1999 〈儒家「聖人」觀念的早期形態及其變異〉,《中國哲學史》第四期。頁27-34。
王煜
1991 〈港台朱學研究述評〉,《朱子學刊》第2期,頁108–20。
田浩
1993 〈「仁說」:朱熹與張栻論仁〉,收入鍾彩鈞主編,《國際朱子學會議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頁599–614。
2009 〈儒家教育是自我實現抑或既有智慧的傳承﹖——對呂祖謙和朱熹有關學生學習理論建構之探討〉,《古今論衡》第19期,頁93-110。
司馬云杰
2000 〈論人心人性與歷史的本質——從朱熹與陳同甫的論戰看社會歷史存在的心性論基礎〉,《北京行政學院學報》第四期。頁58-62。
古清美
1993 〈明代朱子理學的演變——從薛敬軒、羅整菴到高景逸〉,《國際朱子學會議論文集》(下冊),臺北﹕中研院文哲所。
肖永明
2008 〈書院祭祀中的道統意識〉,《哲學與文化》第35期,頁31-47。
杜保瑞
2007 〈朱熹經典詮釋中的工夫理論〉,《揭諦》第11期,頁1-60。
2009 〈對牟宗三批評朱熹與程頤依《大學》建立體系的方法論反省〉,《哲學與文化》36:8,頁57-75。
2009 〈對朱熹在《知言疑義》中批評胡宏的方法論〉,《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第37期,頁121-161。
汪金銘
1988 〈朱子學研究的新進展〉,《中國哲學史研究》第2期,頁124–27。
汪高鑫
1994 〈朱熹的史論與史學評論〉,《安徽史學》,西元一九九四年第四期。頁6-8。
汪惠敏
1994 〈宋儒「尚書」學在政治上的應用〉,《輔仁國文學報》第十集,頁51–91。
李明輝
2007 〈朱子對「道心」、「人心」的詮釋〉(上),《鵝湖》33﹕3,頁11-21。
2007 〈朱子對「道心」、「人心」的詮釋〉(下),《鵝湖》33﹕4,頁11-16。
李傳印
2001 〈孟子在唐宋時期社會和文化地位的變化〉,《中國文化研究》第33期,頁47–52。
宋邦珍
2001 〈二程「敬」的工夫論〉,《孔孟月刊》,第39卷11期,頁21–26施忠賢
1995 〈論朱熹、陳亮「漢唐之爭」〉,《文藻學報》第九期,頁1-15。
宋晞
1978 〈朱熹的政治論〉,《宋史研究集》第十輯,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頁355-369。(原刊《史學彙刊》第6期)
岑溢成
1983 〈大學之單行及改本問題評議〉,《鵝湖》第9卷第5、6期。
沈享民
2010 〈批判檢視朱熹對老子哲學的理解——對陳榮捷的詮釋的一個考察〉,東吳哲學學報第21期,頁81-103。
佐藤仁
1983 〈朱子的仁說〉,《史學評論》第5期,頁115–132。
邱漢生
1979 〈朱熹四書集注的天理論和性論〉,《中國史研究》2期,頁99–115。
林安梧
2006 〈中西哲學會通之「格義」與「逆格義」方法論的探討——以牟宗三先生的康德學與中國哲學研究為例〉,《淡江中文學報》第15期,頁95-116。
2009 〈朱子哲學當代詮釋方法論之反思——從「繼別為宗」到「橫攝歸緃」〉,《河北學刊》第3期。
金中樞
1989 〈宋代學術發展之轉關–胡安定〉(上、下),收入《宋代學術思想研究》,台北:幼獅文化,頁255–343。
季乃禮
2000 〈關於宋代理學理欲、義利爭論的幾個問題〉,《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頁14-21。
屈萬里
1969 〈宋人疑經的風氣〉,收入《書傭論學集》,臺北:臺灣開明書店,頁236–44。
柯玫妃
2007 〈朱熹經典詮釋之理解循環析論〉,《問學》第11期,頁1-18。
2007 〈理念與境遇——以朱熹《四書集註》為討論範圍〉,《美和技術學院學報》26﹕2,頁267-284。
范有芳
1997 〈論孟子關於王道與霸道的思想〉,《瀋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1卷第四期。頁31-34。
施忠賢
1995 〈論朱熹、陳亮「漢唐之爭」〉,《文藻學報》第九期,頁1-15。
孫明寧
1991 〈近代朱子學的分化〉,《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期,頁71–77。
馬育良
2007 〈從孟子的「四端」說到朱熹的「四端皆情」說〉,《孔孟月刊》第46期,頁19-26。
2009 〈朱熹「中和新說」、「四端皆情」說及其思想文化史索解〉,《孔孟學報》第87期,頁159-177。
徐洪興
1993 〈經學更新運動中的一個轉折點——論慶曆之際的社會思潮〉,林慶彰編,《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下冊,臺北:文史哲,頁36–54。
韋政通
1993 〈「慶元學禁」中的朱熹〉,鍾彩鈞主編,《國際朱子學會議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頁121-149。
夏長樸
2002 〈尊孟與非孟——試論宋代孟子學之發展及其意義〉,收入《中國哲學第24輯‧經學研究三編》,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頁559–624。
郭齊
2000 〈朱熹四書次序考論〉,《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6期,頁93–96。
葉世昌、馬新愛
1994 〈陳亮主張「義利雙行」說質疑——兼論陳亮、朱熹在義利觀上的分歧〉,《孔孟月刊》第35卷第8期,頁28-31。
葉國良
1985 〈介紹宋儒林之奇的大學改本〉,《幼獅學誌》第18卷第4期,頁1–11。
陳佳銘
2009 〈朱子論「明明德」之研究〉,《當代儒學研究》第6期,頁61-89。
陳國燦
1996 〈80年代以來南宋浙東事功學派研究概述〉,《中國史研究動態》第三期,頁2-10。
陳國燦
1997 〈南宋浙東事功學派學術思想淵源探析〉,《孔子研究》第2期,頁47-56。
1998 〈論陳亮的學術風格〉,《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二期。頁57-62。
陳植鍔
1993 〈從疑傳到疑經——宋學初期疑古思潮述論〉,收入林慶彰編,《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下冊,臺北:文史哲,頁22–35。
陳逢源
2005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徵引書目輯考〉,《政大中文學報》第3期,頁147-179。
2006 〈朱熹論孔弟子——以《四書章句集注》徵引為範圍〉,《文與哲》第8期,頁279-310。
2008 〈朱熹注四書之轉折——以《學庸章》、《或問》為比對範圍〉,《東吳中文學報》第15期,頁17-39。
2010 〈先秦聖賢系譜論述與儒學歷史意識——朱熹道統觀之淵源考察〉,國立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41期,頁1-64。
2010 〈從「政治實踐」到「心性體證」﹕朱熹注《孟子》的歷史脈絡〉,東吳中文學報第20期,頁133-163。
陳寒鳴
1997 〈宋儒孟子觀述論〉,《中國哲學史》第1期,頁51–61。
陳榮捷
1988 〈朱熹集新儒學之大成〉,收入《朱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頁1–35。
陳鐵凡
1962 〈四書章句集注考源(上)〉,《孔孟學報》第4期,頁207–253。
1963 〈四書章句集注考源(下)〉,《孔孟學報》第5期,頁181–225。
黃俊傑
1997 〈中國詮釋學的政治意涵——宋儒的孟子學爭議〉,《國立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15期,頁239–266。
黃進興
1994 〈所謂「道德自主性」:以西方觀念解釋中國思想之限制的例證〉,收入《優入聖域:權力、信仰與正當性》,臺北:允晨文化,頁3–24。
游騰達
2009 〈唐君毅先生的朱子學詮釋之省察——以心性為焦點〉,《鵝湖學誌》第42期,頁31-94。
陸建猶
2001 〈宋代四書學產生的歷史動因〉,《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1卷第1期,頁70–79。
章權才
1996 〈宋代退五經尊四書的過程與本質〉,《學術研究》,頁63–67。
董金裕
1995 〈朱熹與四書集注〉,《政大學報》(人文學科類)第70期,頁1–13。
曾春海
2007 〈朱熹人性論與楚簡儒家佚籍「性情說」之比較〉,《哲學與文化》34﹕10,頁145-159。
湯勤福
1998 〈朱熹治史价值論闡微〉,《江海學刊》。頁129-135。
1998 〈試論朱熹的歷史人物評價法〉,《上饒師專學報》,頁20-25。
葛榮晉
1994 〈論宋代實學〉,《中華文化論壇》第三期。頁83-88。
2002 〈仁範疇的歷史演變〉,收入《儒學精蘊新詮》,濟南:齊魯書社,頁9–43。
楊祖漢
2009 〈從朱子思想看儒家的理想社會〉,《鵝湖學誌》第42期,頁189-211。
2009 〈朱子心性工夫論新解〉,《嘉大中文學報》第1期,頁195-209。
楊斐芳
1999 〈朱子論居敬工夫〉,《建國學報》第18卷(上),頁47–60。
楊儒賓
1983 〈朱子格物補傳所衍生的問題〉,《史學評論》第5期,頁133–72。
2002 〈中庸、大學變成經典的歷程:從性命之書的觀點立論〉,收入李明輝主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二)儒學篇》,臺北: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頁113–158。
路德斌、趙杰
1997 〈論程、朱天理、人欲之辨的合理內核及其價值嬗變〉,《東岳論叢》第二期。頁80-83。
馮耀明
1988 〈朱熹對儒佛之判分〉,《漢學研究》6卷2期,頁333-353。
張永儁
2001 〈清代朱子學的歷史處境及其發展〉,《哲學與文化》卷二十八第七期。
張亨
1994 〈朱子的志業——建立道統意義之探討〉,《臺大中文學報》第5期,收入《思文之際論集》,頁285–349。
張奇偉
1996 〈儒家「義利之辨」的實質和氣實意義〉,《求索》第三期。頁80-83。
張躍
1999 〈試論朱熹的義利思想〉,《歷史教學》第四期。頁48-51。
趙中偉
2006 〈「仁」的詮釋之轉化與延伸——以朱熹《論語集注》為例〉,《輔仁國文學報》增刊,頁99-120。
趙潤昌
2008 〈「致中和」到「格物致知」——朱熹《四書》詮釋的「心性論」探微〉,《通識研究集刊》第13期,頁149-172。
漆俠
2001 〈浙東事功派代表人物陳亮的思想與朱陳「王霸義利之辨」〉,《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三期,5-15。
潘富恩、劉華
1994 〈論浙東學派的事功之學〉,《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第五期。頁49-54。
劉子健
1987 〈宋末所謂道統的成立〉,收入《兩宋史研究彙編》,頁249-282(原刊《文史》第6輯。
劉聰
2009 〈試論「漸修頓悟」與「格物貫通」的異同〉,《孔孟月刊》第47期,頁29-34。
劉澤亮
2002 〈從五經到四書:儒學典據嬗變及其意義〉,《東南學術》第6期,頁14–19。
蔡方鹿
1997 〈朱熹之四書學及其道統論的關係〉,收入《經學研究論叢‧第四輯》,中壢:聖環圖書,頁119–132。
鄭伊庭
2009 〈「成人」與「醇儒」——論陳、朱之辯中儒學理想的分歧〉,《有鳳初鳴年刊》第5期,頁393-407。
盧連章
1992 〈論宋代新儒學運動〉,收入中國孔子基金會編,《孔子誕辰2540周年紀念與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下冊),上海:上海三聯書店,頁1909–33。
錢穆
1964 〈從朱子論語集注論程朱孔孟思想歧異〉,《清華學報》新4卷2期,頁50–75。
鍾彩鈞
2007 〈謝上蔡、李延平與朱子早年思想〉,《清華學報》37﹕1,頁35-73。
羅華文
1996 〈大學成書時代新考〉,《孔子研究》第2期,頁114–18。
顏晨華
1991 〈儒佛之爭與四書的崛起——泛論朱子哲學的文化意義〉,《齊魯學刊》2期,頁92–97。
謝曉東
2002 〈經學與理學之間:朱熹之理學詮釋學原則初探〉,《唐都學刊》第3期,頁12–15。
羅雅純
2009 〈論朱熹詮孟之意涵〉,《淡江中文學報》第20期,頁61-92。
藤井倫明
2009 〈朱熹「格物致知」說的工夫論進路詮釋〉,《國文學報》第45期,頁81-106。
五、工具書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中國哲學研究室編輯
1982 《中國哲學史資料選輯(宋元明之部)》北京﹕中華書局。
四川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
1990 《現存宋人別集版本目錄》,成都﹕巴蜀書社。
宋晞
1983 《宋史研究論文與書籍目錄》(增訂本),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昌彼得、王德毅
1976 《宋人傳記資料索引》,臺北﹕鼎文書局。
陳慶浩
1979 《宋遼金史書籍論文目錄通檢——中文部分》,巴黎﹕法蘭西漢學研究所。
趙德義、汪興明
1999 《中國歷代官稱辭典》,北京:團結出版社。
劉琳、沈治宏
1995 《現存宋人著述總錄》,成都﹕巴蜀書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