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高一寧
Gao,Yi-Ning
論文名稱: 兩岸飲食溝通文化對比分析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ross-Strait Food Communication Culture
指導教授: 林振興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論文出版年: 2019
畢業學年度: 10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9
中文關鍵詞: 兩岸飲食溝通飲食文化對比分析
英文關鍵詞: Cross-strait, Food communication, Food culture, Comparative analysis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THE.NTNU.DCSL.004.2019.A07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32下載:2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人類的發展離不開飲食,國際間的交流也可以通過飲食為媒介,傳遞著彼此的文化內涵。兩岸的語言在歷史的演進下,呈現出不同的特色,飲食文化方面也呈現出各自的發展脈絡。隨著近年來兩岸交流的日益密切,在飲食方面的溝通也逐漸增多,其中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兩岸的餐飲企業紛紛進入到對方市場,如大陸的海底撈等餐飲企業,及台灣的鼎泰豐等餐飲企業。這些連鎖餐飲品牌在融入對方餐飲市場的過程中,其實一直傳遞著各自的語言、文化等訊息。基於上述研究背景,本研究試圖從兩岸飲食溝通角度切入,發掘兩岸在此過程中呈現的語言和文化特點,比較二者的異同,繼而分析其形成差異的原因。
    本研究以文獻分析法、田野調查法和對比分析法為研究方法。選取五個在兩岸均開設餐廳的餐飲品牌,從實際用餐過程中獲得語料並進行分析,找出兩岸在語言及文化上的特色,接著比較兩岸在此過程中的異同。經過對比分析後,筆者認為兩岸在飲食溝通過程中,語言上表現出較大的差異,尤其是人稱代詞的使用、語氣詞的使用和一些習慣用法方面,雙方各具特色。文化上表現出較多相似點,但仍有一些部分存在差異。究其原因,語言方面與語言的使用選擇偏好、使用語氣詞的功能差異、禮貌策略不同及方言的影響有關;文化方面與非語言符號的差異和餐廳文化特色有關。

    Human development is inseparable from food,And as a vital medium, it conveys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different cultures within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The language on both sides of the strait has shown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under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so does food cultures, demonstrating different historical and social contexts. Among closer cross-strait communication in recent years, the communication about food has gradually increased. The most direct example is that the catering enterprises on both sides of the strait have entered the other market, such as the Mainland's popular catering enterprise Haidilao, Taiwan's well-known catering enterprise Din Tai fung. In the process of integrating into the other catering market,these chain catering brands have still transmitted the information of their own languages and cultures. Based on the above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start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ommunication of cross-strait food, this research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language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wo sides in the process. Analyzing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within food communication of both sides across the Strait, and then figure out the reasons for the differences.
    This study uses literature analysis method, field research,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methods. Five examples of restaurant brands that run business in both sides of the strait are selected. This research collects the corpus of food communication of both sides from actual dining experiences, analyzes their linguistic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finds out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According to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it showed that languages within cross-strait dietary communication differ the most, with some specific use of personal pronouns, modal particles , and certain idioms and expressions. There are many similarities in culture,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differences.This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the languages within cross-strait dietary communication are closely related to preferences of linguistic habits, various functions of Chinese modal particles, different politeness strategies, and influences of dialects; while the cultures within cross-strait dietary communication are tightly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ces of non-linguistic symbols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restaura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問題 5 第四節 論文架構 5 第五節 名詞釋義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8 第一節 兩岸間的飲食溝通過程 8 一、何謂溝通 8 二、文化間溝通 13 三、飲食溝通中的語言與非語言符號 16 四、溝通中的合作原則與禮貌原則 22 第二節 兩岸語言差異研究概述 24 一、兩岸對語言差異研究的發展歷程 24 二、兩岸語言差異研究類型及研究角度 25 三、兩岸語言形成差異的原因 26 四、兩岸語氣詞差異研究 27 五、兩岸飲食相關詞語差異研究現狀及未來研究趨勢 28 第三節 兩岸飲食文化研究概述 29 一、台灣飲食文化發展歷程 30 二、中國大陸飲食文化發展歷程 31 三、兩岸飲食文化研究其他角度 33 第四節 兩岸餐飲企業概述 34 一、台灣餐飲企業 34 二、大陸餐飲企業 3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0 第一節 研究範圍 40 第二節 研究方法 42 第三節 研究步驟 43 第四章 兩岸飲食溝通中的語言特點 46 第一節 語料呈現 46 第二節 兩岸語言特點 53 一、人稱代詞 53 二、語氣詞 55 三、習慣用法 63 第三節 小結 64 第五章 兩岸飲食溝通中的文化特點 65 第一節 兩岸用餐流程的特點 65 一、迎賓、點餐部分 65 二、用餐部分 66 三、買單、送客部分 68 第二節 兩岸餐廳風格特點 69 一、餐廳環境 73 二、服務方式 75 三、用餐感受 76 第三節 小結 77 第六章 兩岸飲食溝通文化對比分析 78 第一節 兩岸語言差異分析 78 一、人稱代詞 78 二、語氣詞 80 三、慣用法 87 四、兩岸的言語風格 89 第二節 兩岸文化對比分析 92 一、非語言符號 92 二、餐廳飲食文化特色 95 三、兩岸飲食溝通的阻礙 95 第三節 語言與文化的相互影響 96 第四節 小結 97 第七章 結論 98 第一節 研究結論 98 第二節 研究限制 100 第三節 研究價值與建議 100 參考文獻 101 附錄一:兩岸鼎泰豐餐廳逐字稿 109 附錄二:兩岸海底撈餐廳逐字稿 113 附錄三:兩岸西堤牛排餐廳逐字稿 120 附錄四:兩岸度小月餐廳逐字稿 124 附錄五:兩岸餡老滿餐廳逐字稿 127

    一、中文文獻
    (一)書籍類
    尹章義(1989)。台灣開發史研究。台北: 聯經。
    王東亮、杜小真、羅芃和孟華(譯)(1999)。符號學原理。(原作者:Roland Barthes)。北京: 讀書· 生活· 新知三聯書店。(原著出版年:1964)。
    王學泰(2006)。中國飲食文化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2006)。現代漢語詞典 (第五版)。北京:商務印書館。
    全中妤(譯)(2004)。世界飲食文化傳統與趨勢。(原作者:Pamela Goyan Kittler & Kathryn P. Sucher)。台北: 桂魯。(原著出版年:2000)。
    曲彥斌(1989)。民俗語言學。遼寧:遼寧教育出版社。
    杜杉杉(譯)(1988)。文化的變異。(原作者:Carol. R. Ember & Melvin Ember)。遼寧:遼寧人民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88)。
    汪琪(1990)。文化與傳播:「世界村」裏的溝通問題。台北:三民出版社。
    余也魯(譯)(1990)。傳學概論: 傳媒‧資訊與人。(原作者:Schramm, W.& Porter, W. E.)。香港:海天書樓。(原著出版年:1982)。
    何萬順(2016)。語言癌不癌。載於何萬順(主編)。語言癌不癌?語言學家的看法(頁37-52)。台北:聯經。
    何聯奎、衛惠林(2017)。台灣風土志。台北:中華書局。
    李元授(1991)。交際學。武漢: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出版社。
    李澤治(1996)。吃在臺灣。台北:吃遍中國出版社。
    李寧遠、黃韶顏、倪維亞(2006)。飲食文化。台北:華香園出版社。
    李崗(2011)。跨文化传播引论 : 语言·符号·文化。成都 : 巴蜀書社。
    李櫻(2012)。語用研究與華語教學。台北:正中書局。
    胡友鳴、馬欣來(2001)。台灣文化。台北: 洪葉文化。
    徐海榮(1999)。中國飲食史(卷一)。北京:華夏出版社。
    袁枚(2006)。隨園食單。台北 : 柏室科技藝術出版。
    常敬宇(2009)。漢語詞彙文化(增訂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陳建民 (1984)。漢語口語。北京:北京出版社。
    陳大正 (1996)。交際文化學。武漢: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
    陳國明(2003)。文化間傳播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陳俊光(2003)。對比分析與教學應用。台北: 文鶴。
    張玉欣、楊秀萍(2004)。飲食文化概論。台北:揚智。
    張榮興(2016)語言潔癖 PK 語言癌。載於何萬順(主編)。語言癌不癌?語言學家的看法(頁81-108)。台北:聯經。
    曹澤洲(2008)。連鎖企業門店運營與管理。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黃永紅、申民、周蘋(2014)。跨文化符號學研究。黑龍江:黑龍江大學出版社。
    舒國治(2007)。台北小吃札記 。台北:皇冠。
    鄭遠漢(1998)。言語風格學 (修訂本)。漢口:湖北教育。
    彭兆榮(2013)。飲食人類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齊滬揚(2002)。語氣詞與語氣系統。安徽:安徽敎育出版社。
    蔡伸章、吳思齊(譯)(1998)。肢體溝通。(原作者:Argyle. M.)。台北: 巨流。(原著出版年:1988年)。
    葉至誠、葉立誠(2011)。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 千華。
    趙毅衡(2012)。符號學。台北:新銳文創。
    瞿明安(2001)。隱藏民族靈魂的符號:中國飲食象徵文化論。雲南:雲南大學出版社。
    魏美瑤(2016)。語言潔癖 PK 語言癌。載於何萬順(主編)。語言癌不癌?語言學家的看法(頁 137-154)。台北:聯經。
    關世杰(1995)。跨文化交流學。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杜。

    (二)期刊論文
    刁晏斌(1998)。台灣話的特點及其與內地的差異。中國語文,(5),387-390。
    刁晏斌(2015)。台灣「國語」的生動表達形式及其特點--海峽兩岸言語風格對比研究。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03),1-8。
    王天才(2011)。淺談酒店餐飲服務語言的標準及運用技巧。商業文化,(8),207-207。
    王茜(2015)。海峽兩岸辭彙差異研究綜述。現代語文:語言研究版,(12),14。
    仇志群(2015)。兩岸異用詞再認識。北華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16(1),11-15。
    方清明(2013)。基於口語庫統計的兩岸華語語氣標記比較研究。華文教學與研究,(3),58-65。
    田小琳(1993)。現代漢語詞彙的特點。香港中文教學和普通話教學論集, 147-159。
    田綺慧(2015)。兩岸漢語非疑問句語氣詞對比。河南農業,(10),55-56。
    李作南、李仁孝(1993)。論漢語第一人稱代詞的發展和蒙語對它的影響。內蒙古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55-64。
    李忠美、陳海慶(2009)。指示語 “我們” 與 “咱們” 的異同及其語用含義探析。現代語文,2009(15),33-35。
    李行健、仇志群(2014)。一語兩話:現代漢語通用語的共時狀態。雲南師範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46(2),23-30。
    孟東紅(2000)。飲食文化·語言·符號闡釋。江蘇外語教學研究,(1),45-50。
    竺家寧(1995)。論兩岸詞彙的比較與詞典的編纂。第一屆兩岸漢語語彙文字學術研討會論文專集,23-30。
    林慶隆(2013)。台灣學術名詞審譯發展暨兩岸學術名詞翻譯差異類型分析。物理,42(06),430-435。
    林連通(2014)。兩岸閩南話辭彙異同問題探索。漢字文化,(2),11-16。
    季鴻崑(2010)。建國 60 年來我國飲食文化的歷史回顧和反思 (上)。 揚州大學烹飪學報,27(3),20-26。
    洪嘉馡、黃居仁(2008)。語料庫為本的兩岸對應詞彙發掘。語言暨語言學,9(2),221-238。
    孫利萍(2017)。兩岸華語後置標記 “樣子” 的語用差異及其成因。中國語文,(4),403-411。
    張玉欣(2004)。簡述台灣飲食史。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會訊,10(3),4-9。
    張怡(2017)。酒店餐飲服務語言標準與運用研究。旅遊縱覽(下半月),(5),91。
    許蕾(2013)。海峽兩岸詞語差異的類型研究。江漢學術,32(4),68-74。
    蔡曉梅、司徒尚紀(2006)。中國地理學視角的飲食文化研究回顧與展望。雲南地理環境研究,18(5),83-88。
    程偉(2009)。漢語中 “咱/咱們” 的用法和語用功能。現代語文,2009(15),36-38。
    游素錦、陳漢瑛(2007)。台灣閩南語諺語中飲食文化與健康觀之研究。學校衛生,(51),53-72。
    鄒貞(2014)。論兩岸通用詞語的隱性差異——以 “起跑” 為例。武陵學刊,39(6),120-125。
    楊義容(2008)。從武漢方言中的飲食辭彙看武漢文化。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 社會科學版,27(1), 87-89。
    鄭啟五(1988)。海峽兩岸用語差異。編輯之友,(5),73-74。
    趙榮光(2000)。中華民族飲食文化圈,中華飲食文化圈,中國菜區域風格及相關的若干問題。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6,69-104。
    盧國屏(2018)。兩岸語詞邏輯思維差異之比較研究。 Global Chinese,4(1),185-198。
    顏紅梅(2016)。基於兩岸飲食文化的應用型高校英語教學研究。湖北科技學院學報,36(1),109-111。

    (三)研討會論文
    張文瑜(2007,7月)。飲食的跨文化研究:探索華人社群空間與距離的非語言溝通的意涵。第五屆「世界華文傳媒與華夏文明傳播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

    (四)學位論文
    孔慶霞(2015)。普通話和台灣國語句末語氣詞比較研究。 南京:南京大學(未出版)。
    王文文(2012)。兩岸辭彙詞義對比分析。山東:魯東大學(未出版)。
    王玉潤(2016)。海峽兩岸飲食名稱差異詞研究。廣西:廣西民族大學(未出版)。
    田綺慧(2016)。兩岸漢語常用語氣詞對比。武漢:華中師範大學(未出版)。
    古芸嫻(2012)。台灣師生對於兩岸用語差異認知之情況與相關策略之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未出版)。
    沈婕(2017)。基於漢語國際推廣的兩岸漢語詞表對比分析。江蘇:揚州大學(未出版)。
    吳佩怡(2005)。當代台灣國語語氣詞之研究---從核心語義和語用功能的角度探討。台北:台灣師範大學(未出版)。
    南基弘(2007)。兩岸語音規範標準之差異探析-以《現代漢語通用字表》為範疇。台北:台灣師範大學(未出版)。
    秦葉(2017)。兩岸差異詞語研究。新疆:新疆師範大學(未出版)。
    陳秀玉(2007)。台灣閩南語飲食詞彙中的文化意義。高雄:高雄師範大學(未出版)。
    張芷瑜(2016)。海峽兩岸報紙體育類新聞辭彙差異研究。遼寧:渤海大學(未出版)。
    黃庭芬(2004)。台灣閩客諺語的比較研究--從飲食諺語談閩客族群的文化與思維及其在國小鄉土語言教學的應用。高雄:高雄師範大學(未出版)。
    熊瑩(2013)。漢語飲食成語的語義和文化研究。南京:南京師範大學(未出版)。
    鄭淼(2010)。文化視角下的漢語飲食類詞語探析。山東:山東大學(未出版)。
    劉朝貴(2009)。海峽兩岸《黃帝內經》養生思想研究。廣州:廣州中醫藥大學(未出版)。
    薛宇君(2017)。兩岸飲食文化與市場發展差異對臺灣餐飲業投資中國大陸之影響。新北: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未出版)。

    (五)網路資源
    王品集團投資人專區(無日期)。2018年12月22日。取自:http://www.wowprime.com/investor/stores.aspx
    王品集團餐廳網站(無日期)。2018年12月22日。取自:https://www.wowprime.com/index.html
    西堤牛排餐廳網站(無日期)。2018年12月22日。取自:https://www.tasty.com.tw/
    林秀姿、張錦弘、沈育如、陳智華、馮靖惠和薛荷玉(2014)。「進行一個XX的動作」你得語言癌了嗎?。聯合報。2018年12月28日。取自: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63162
    度小月餐廳網站(無日期)。2018年12月22日。取自:http://www.noodle1895.com/
    海底撈餐廳網站(無日期)。2018年12月22日。取自:http://www.haidilao.com/
    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無日期)。2018年4月27日。取自:http://terms.naer.edu.tw/download/
    教育部重編國語詞典修訂版網站(無日期)。2018年6月1日。取自: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cbdic/gsweb.cgi?ccd=2n_W0Q&o=e0&sec=sec1&op=v&view=0-1
    教育部重編國語詞典修訂版網站(無日期)。2018年6月1日。取自: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cbdic/gsweb.cgi?ccd=Xd9hIs&o=e0&sec=sec1&op=v&view=1-1
    鼎泰豐餐廳網站(無日期)。2018年12月22日。取自:https://www.dintaifung.com.tw/index.php
    餡老滿餐廳網站(無日期)。2018年12月22日。取自:http://www.xianlaoman.com.tw/

    二、英文文獻
    Barthes, R. (1967). Elements of Semiology. New York:Hill & Wang Press.
    Barthes, R. (1977). Elements of semiology. London, England:Macmillan Press.
    Barthes, R. (2008). Toward a psychosociology of contemporary food consumption.  Food and culture:A Reader (pp. 27-35). New York:Routledge.
    Bereday, G. Z. (1964). Comparative method in education. New York: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Press.
    Condon, J. C., & Yousef, F. S. (1975). An introduction to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London, England:MacMillan Press.
    DeFleur, M. L. (1966). Theories of mass communication. (pp. 97-140).Retrieved from citeulike Press.
    Davide, G. (2003). Everyone’s Italian:The image of Italy that we eat at the Fazoli’s restaurants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San Diego. Retrieved from http://citation.allacademic.com//meta/p_mla_apa_research_citation/1/1/2/1/5/pages112150/p112150-2.php
    Grice, H. P. (1975). Logic and conversation. Syntax and Semantics 3:Speech Acts, (pp. 41-58). New York:Academic Press.
    Gudykunst, W. B. & Kim, Y. Y. (1984). Communicating with strangers: An approach to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Boston: Addison 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Press.
    Gudykunst, W. B. (1987). Cross-cultural comparisons. Handbook of communication science, 847-889.
    Hall, E. T. (1959). The silent language . New York: Doubleday.
    Hodge, B. R. I. V. & Kress, G. R. (1988). Social Semiotics. England:Polity Press.
    Harris, M. (2001). The rise of anthropological theory:A history of theories of culture. New York:AltaMira Press.
    Lasswell, H. D. (1948).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communication in society. The communication of ideas, 37, 215-228.
    Leech, G. T. (1983). The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 London: Longman Press.
    Lévi-Strauss, C. (1969). The Raw and the Cooked:Translated from the French by John and Doreen Weightman. New York:Harper & Row Press.
    Li, I. C. (1999). Utterance-final particles in Taiwanese:A discourse-pragmatic analysis. Taipei: Crane Publishing Company Press.
    Morris, C. (1946). Signs, language and behavior.Oxford, England: Prentice-Hall Press.
    Oliver, R. T. (1962).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Springfield, Ill.: Charles C. Thomas Press.
    Peirce, C. S. (1974). Collected papers of charles sanders peirce(Vol. 5).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Rich, A. L. (1974). Interracial communication. New York:Harper & Row Press.
    Remland, M. S. (2016).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in everyday life. Thousand Oaks,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
    Schramm, W. (1954). How communication works. The process and effects of mass communication, 3-26.
    Shannon, C. E. (1949). Communication theory of secrecy systems. Bell Labs Technical Journal, 28(4), 656-715.
    Smith, A. G. (1966).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e.New York: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Press.
    Stewart, E. C. (1972). " Outline"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ERIC Clearinghouse.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