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蕭斐文
Hsiao, Fei-wen
論文名稱: 漢語名詞單位詞的習得與教學—論名詞單位詞中的個體分類詞
指導教授: 鄧守信
Teng, Shou-Hsi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論文出版年: 2001
畢業學年度: 8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7
中文關鍵詞: 單位詞個體分類詞量詞習得教學語法排序
英文關鍵詞: acquisition, langeage teaching, pedagogical grammar, sequence, individual classifier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98下載:8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要
    單位詞是漢語一個比較獨特的詞類,本文依據原型理論與習得理論,來討論漢語名詞單位詞中的個體分類詞,嘗試由習得的角度,對個體分類詞加以排序,並提出教學法的建議。在習得方面,兒童很早就習得個體分類詞,且習得的層次並不全是最基礎的意義;成人習得個體分類詞則容易受到母語的影響,在這樣的前提下,加上個體分類詞的結構簡單,因此應該在初級程度的前五課內就進行教學,教學時可以使用列舉、錯誤分析、近義分類詞合併教學,及語義認知的方式,對第二語言學習者進行教學。
    本研究共分為六章,第一章為導論,說明研究動機與範圍。第二章為文獻探討,主要在討論原型理論及習得理論在個體分類詞教學上的意義。第三章為頻率辭典及現行華語教材中的個體分類詞分析,目的在找出個體分類詞的使用順序與出現順序。第四章為病句語料庫的語料分析,並結合第三章的結果建議個體分類詞排序。第五章則提出個體分類詞的教學法。第六章為結論,除對本文的研究加以總結外,並提出研究的限制以及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目 錄 目錄……………………………………………………………………i 圖目錄…………………………………………………………………vi 表目錄…………………………………………………………………vii 摘要……………………………………………………………………ix 第一章、導論…………………………………………………………1 1.1 動機…………………………………………………………1 1.2 研究範圍……………………………………………………3 1.2.1 名詞單位詞分類層次………………………………3 1.2.2 研究範圍的選取……………………………………5 1.2.3 研究方法……………………………………………5 1.3 論文架構……………………………………………………6 第二章、文獻探討……………………………………………………8 2.1 「量詞」的定義……………………………………………11 2.1.1 名詞單位詞上層分類層次…………………………12 2.1.2 名詞單位詞下層分類層次……………………………14 2.1.3 個體分類詞的特徵………………………………17 2.2 原型理論(The Prototype Theory)…………………………20 2.2.1 理論說明……………………………………………20 2.2.2 原型理論的應用---Tai的研究………………………24 2.3 個體分類詞習得相關研究…………………………………32 2.3.1 第一語言個體分類詞習得……………………………32 2.3.1.1 馮穎霞(1987)………………………………32 2.3.1.2 Chang-Smith(2000)…………………………38 2.3.2 第二語言個體分類詞習得…………………………41 2.3.2.1 曾金金(未發表)…………………………41 第三章、個體分類詞的教學語法架構……………………………46 3.1教學排序理論……………………………………………………46 3.1.1排序原則………………………………………………46 3.1.2語法結構內的排序……………………………………49 3.2頻率辭典分析………………………………………………52 3.2.1個體分類詞在頻率辭典中的出現順序………………46 3.2.2個體分類詞的使用度區塊……………………………54 3.3教材分析……………………………………………………58 3.3.1個體分類詞在教材中的出現順序……………………59 3.4小結…………………………………………………………65 第四章、個體分類詞習得語料分析………………………………66 4.1語料庫分析…………………………………………………66 4.1.1語料來源………………………………………………66 4.1.2檢索方式與資料分類…………………………………67 4.1.3結果分析………………………………………………68 4.1.3.1 初級學習者使用情形…………………………70 4.1.3.2 中級學習者使用情形…………………………73 4.1.3.3 高級學習者使用情形…………………………77 4.1.3.4 初中高三級學習情形與第一語言平衡語料庫比較 ………………………………………………81 4.1.4小結…………………………………………………85 4.2習得錯誤的類型……………………………………………90 4.2.1語義泛用………………………………………………91 4.2.2誤用其他個體分類詞…………………………………92 4.2.3重複使用個體分類詞結構……………………………94 4.2.4錯置個體分類詞結構…………………………………95 4.2.5缺漏個體分類詞結構…………………………………96 4.2.6誤加個體分類詞………………………………………96 4.2.7小結…………………………………………………97 4.3排序建議……………………………………………………98 第五章、個體分類詞的教學系統…………………………………105 5.1個體分類詞的教學…………………………………………105 5.1.1 教學原則……………………………………………105 5.1.2 個體分類詞教學現象…………………………………111 5.2 個體分類詞教學方法………………………………………112 5.2.1 列舉法………………………………………………116 5.2.2 錯誤分析法…………………………………………118 5.2.3 近義個體分類詞教學法……………………………125 5.2.4 語義認知法…………………………………………129 5.2.5 小結…………………………………………………131 5.3個體分類詞搭配的教學特徵………………………………135 5.3.1「個」的搭配教學不能泛化……………………………136 5.3.2原型搭配非常清楚的個體分類詞必須先進行原型的教學……………………………………………………138 5.3.3延伸語義豐富的個體分類詞必須注意教學層次……139 5.3.4小結…………………………………………………141 第六章、結論………………………………………………………144 6.1結論………………………………………………………144 6.2建議與未來研究發展方向………………………………148 參考書目…………………………………………………………151 中文部分………………………………………………………151 外文部分………………………………………………………154 工具書…………………………………………………………157

    參考書目
    中文部分
    丁聲樹. 1963. 《現代漢語語法講話》. 北京:商務.
    王建勤.(主編). 1997. 《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習得研究》. 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呂叔湘. 1980. 《現代漢語八百詞》(增訂本1999.). 北京:商務.
    佟慧君.(編)1986. 《外國人學漢語病句分析》. 北京:北京語言學院.
    呂文華. 1994. 《對外漢語教學語法探索》. 北京:語文出版社.
    胡附. 1957. 《數詞和量詞》. 上海:新知識出版社.
    陳玉華. 2000. 《漢語能願動詞「可以」之教學語法》.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珮嘉. 2000. 《漢語動詞單位詞與動詞搭配關係之初探》.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起旺. 王洪順(主編).1999. 《漢外語言對比與偏誤分析論文集》.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國家對外漢語教學領導小組辦公室 漢語水平考試部. 1994.
    《漢語水平等級標準與語法等級大綱》(徵求意見稿).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語教學中心(主編).2000.《實用視聽華語1》. (第三次印行)台北:正中書局.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語教學中心(主編).1999.《實用視聽華語2上》. (臺初版)台北:正中書局.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語教學中心(主編).1999.《實用視聽華語2下》. (臺初版)台北:正中書局.
    國際學友會日本語學校. 1999. 《進學日本語初級Ⅰ》. 台北:大新書局.
    曾金金.(未發表). <印尼學生學習華語之中介語分析>.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程榮. 1997. <量詞及其再分類>.於《詞類問題考察》.330-346. 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程美珍.(主編). 1997. 《漢語病句辨析九百例》. 北京:華語教學出版社.
    趙元任著.丁邦新譯. 1994.《中國話的文法》. 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賴慶雄.(主編). 1998. 《國語首冊》(1上)(第三版). 新店:康軒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賴慶雄.(主編). 1998. 《國語第一冊》(1上)(第三版). 新店:康軒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賴慶雄.(主編). 1998. 《國語第二冊》(1下)(二版). 新店:康軒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賴慶雄.(主編). 1998. 《國語第三冊》(2上)(二版). 新店:康軒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賴慶雄.(主編). 2000. 《國語第四冊》(2下)(三版). 新店:康軒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賴慶雄.(主編). 2000. 《國語第五冊》(3上)(三版). 新店:康軒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賴慶雄.(主編). 2000. 《國語第六冊》(3下)(二版). 新店:康軒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賴慶雄.(主編). 1999. 《國語第七冊》(4上)(初版). 新店:康軒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賴慶雄.(主編). 2001. 《國語第八冊》(4下)(二版). 新店:康軒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賴慶雄.(主編). 2000. 《國語教學指引第九冊》(5上)(初版). 新店:康軒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賴慶雄.(主編). 2001. 《國語教學指引第十冊》(5下)(初版). 新店:康軒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外文部分
    Allen, Keith. 1977. Classifier. Language 53.2. 285-311.
    Beijing Language Institute. 1990. Practical Chinese Reader Elementary Course : Book Ⅰ. Book Ⅱ. Boston : Cheng & Tsui Company.
    Beijing Language Institute. 1986. Chinese For Today Book 1. Hong Kong : The Commercial Press, Ltd., .
    Biq, Yung-O. 2000. Classifier and Construction : The Interaction of Grammatical Categiries and Cognitive Stratrgies. 《第七屆中國境內語言暨語言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157-176.
    Chang-Smith, Meiyun. 2000. Empirical evidence for prototypes in
    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 revealed in Mandarin numeral classifier.
    JCLTA 35.2. 19-52.
    Charlene Polio. 1994. Non-native Speakers’ Use of Nominal Classifiers in Mandrin Chinese. JCLTA 29.3. 51-66.
    Feng, Ying-Hsia(馮穎霞). 1987. A developmental study of the
    acquisition of Mandarin classifiers by children in Taiwan. (中國
    兒童學習量詞的發展研究). M.A. Thesis of 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輔仁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碩士輪文).
    Kuo, Jenny(郭怡君). 1998. A semantic and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Mandarin and English measure words. 《一九九八全國英美文學、
    語言學論文研討會論文集》. 79-100.
    Loke, Kit-ken. 1994. Is ge merely a 'general classifier'?. JCLTA 24.3.
    30-50.
    Myers, James with Chiang Cheng Chih(蔣承志), Gong Shu-Ping(龔書萍). 1998. Rules vs. Analogy in Mandrin Classifier Slection, in 《第六屆中國境內語言暨語言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415-434.
    2000. Rules vs. Analogy in Mandrin Classifier Slection.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1.2:187-209.
    Polio, Charlene. 1994. Non-native speaker’s use of nominal classifiers
    In Mandarin Chinese. JCLTA 29.3. 51-66.
    Shi Yu-zhi. 1996. Proportion of extensional dimensions: the primary
    cognitive basis for shape-based classifiers in Chinese. JCLTA 31.2.
    37-59.
    Tai, James and Lianqing Wang. 1990. A semantic study of the classifier TIAO. JCLTA 25.1. 35-56.
    Tai, James. 1992. Variation in classifier system across Chinese dialects: towards a cognitive-based semantic approach. 《中國境內語言暨語言學》. 587-608.
    Tai, James H-Y. and Fang-yi Chao. 1994. A semantic study of the classifier ZHANG. JCLTA 29.3. 67-78.
    Tai, James. 1994. Chinese classifier system and human categorization, in Matthew Chen and Ovid Tzeng, eds. Essays in honor of Professor William S-Y Wang. 479-94. Taipei: Pyramid.
    Teng, Shou-hsin. 1997. Towards a pedagogical grammar of Chinese.
    JCLTA 32.2. 29-39.
    1998. Sequencing of structures in pedagogical grammar. JCLTA
    33.2. 41-52.
    1999. The acquisition of “了˙le”in L2 Chinese. Chinese
    Teaching in the World 《世界漢語教學》No.1. 56-64.
    Xing, Janet. 2000. Pedagogical grammar of Chinese: Spatial and
    Temporal expressions. JCLTA 35.2. 75-90
    Yao, Tao-chung. Liu, Yuehua. Chen,Yea-fen. Bi, Nyan-ping. and Wang,
    Xiaojun. 1997. Integrated Chinese 中文聽說讀寫 Traditional
    Character Edition Textbook. Level 1 Part 1 and Level 2. First Edition.
    Cheng & Tsui Company, Boston.
    Yau, Shun-chiu. 1988. A cognitive approach to the genesis of nominal
    alassifiers as obserced in archaic Chinese. JCL 16.2. 264-77.
    Yau, Shun-chiu. 1996. Proportion of Extensional Dimensions : the Primary Cognitive Basis for Shape-based Classifiers in Chinese. JCL 31.2. 37-59.
    工具書
    《中央研究院 平衡語料庫》. http://www.sinica.edu.tw/ftms-bin/kiwi.sh
    《華語病句語料庫》. 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北京病句語料庫》. 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八十七年常用詞語調查報告書》. http://www.edu.tw/mandr/index.htm
    《現代漢語頻率詞彙辭典》.1985. 北京:外語教學語言出版社.
    《國語日報量詞典》.(第1版第2刷).1999. 台北:國語日報社.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