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羅竣譯
LO, CHUN-YI
論文名稱: 手繪寫意併電腦3D繪圖於預售屋建築外觀視覺呈現之研究
Visualization of Pre-sale Housing: Hybrid style of Freehand Brushwork and 3D Computer Graphics
指導教授: 周賢彬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設計學系
Department of Design
論文出版年: 2016
畢業學年度: 10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8
中文關鍵詞: 建築透視圖3D繪圖寫意預售屋銷售圖像行銷
英文關鍵詞: architectural drawings, 3D computer graphics, freehand brushwork, presale housing, Image Marketing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4062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15下載:3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現代科技發達,以電腦3D繪圖建構模擬各種場景的技術發展日趨成熟,電腦3D繪圖運用於建築透視圖表現更是普遍,運用它來模擬未完成的景觀或建築物,充分擬真的表現可以預示建築的設計效果,但是在電腦3D繪圖的擬真特性中,制式與僵硬的表現方式,缺乏人文的氣息、有機的質感與風格特色,比較無法彰顯建築外觀透視圖藝術的價值。目前台灣一般電腦繪圖工作者會將建築物在電腦3D軟體繪製完成,再到電腦2D修圖軟體合成環境配景與修飾圖片,完成業者所要求的內容與效果,但是2D修圖程序在便利性上不如電腦3D軟體。製作的過程中,反覆的變更設計帶給繪圖者許多困擾。預售屋建築外觀透視圖具體呈現與說明房屋的外觀設計,以模擬的視覺圖像吸引消費者的購買意願,最重要的是提高整棟建築在人們心中的價值,連結產品與人之間的關係。整體圖像的內容涵蓋市場開發、產品定位、建築規劃設計、廣告包裝表現、銷售業務、消費者服務等多種組合性功能。因此本研究的內容,希望直接在電腦3D繪圖軟體中,表現手繪寫意效果的感覺特色,以符合繪圖的表現性及市場的需求,以最便利的方式呈現多元、多角、多面向的畫面。本研究採取學理分析、作品案例分析法、問卷調查法及創作技術探討。針對建商、建築師及代銷公司進行問卷調查,希望能整理出台灣預售屋銷售意象的模式及預售屋圖像行銷相關表現內涵、形式及注意事項,並將手繪意象表現效果融入電腦3D繪圖之中,提供未來相關空間表現與圖像行銷者參考。

    Due to the advancement of modern technology, the technical development of using 3D computer graphics to simulate various scenes has gradually reached maturity. 3D computer graphics applied in architectural perspective drawings have become popular. Used to simulat unfinished landscape or buildings, the realistic expression can fully predict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effect. However, in terms of the real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3D computer graphics, the standard and rigid expression is lacking in humanistic and organic texture and style, less able to demonstrate the value of perspective drawing art. Currently, computer graphics workers in Taiwan generally complete building drawings using 3D computer software. They then use a 2D retouching program to composite environment background and modify drawings, until reaching the proprietor’s required content and effect. Nevertheless, the 2D graphic retouch procedures fall short compared to 3D computer graphics. During the production process, repeated design change is troublesome for many graphic workers. The perspective drawing of pre-sale housing has concrete presentation and a description of the house’s external design. Using simulat visual graphics, consumers’ purchase intention can be enhanced. Most importantly, this approach can enhance the value of the building as a whole and link the product and people. The overall content of the drawing covers market development, product positioning, building planning and design, advertising packaging expression, sales operations, consumer services, and other composite functions. Hence, the content of this study is intended to express the feel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reehand brushwork effect to meet drawing expression and market demand, thereby presenting the diverse, polygonal, and multi-faceted image by the most convenient means. This study adopted theoretical analysis, case analysi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creation technology discussion. Targeting builders, architects, and sales agencies, a questionnaire was carried out, with hopes of sorting out the imagery model of pre-sale housing in Taiwan, as well as the content, form, and precautions related to pre-sale housing graphics marketing. Furthermore, freehand brushwork expression is incorporated into 3D computer graphics to serve as a reference for people involved in spatial expression and image marketing in the future.

    摘要 I ABSTRACT II 目錄 IV 表目錄 VII 圖目錄 VIII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研究動機 2 第三節、研究目的 2 第四節、研究方法 3 第五節、研究範圍限制 4 第六節、研究架構流程 5 第貳章 學理分析 7 第一節、建築外觀表現的起源與發展 7 (一)、建築繪圖的演進與發展 7 (二)、建築外觀透視圖的定義與詮釋 13 (三)、臺灣預售屋建築外觀透視圖的發展與現況 15 (四)、預售屋建築外觀透視圖的形式與內涵 19 第二節、手繪寫意表現形式與內涵 22 (一)、手繪的定義與詮釋 22 (二)、手繪寫意的演進與發展 23 (三)、手繪寫意精神的形式與內涵 27 第三節、預售屋運用建築外觀透視圖的銷售功能與傳播方式 30 (一)、預售屋建築外觀透視圖的知覺傳達 30 (二)、預售屋建築外觀透視圖的銷售功能與傳播方式 32 (三)、預售屋建築外觀透視圖的文化創意表現 34 第叁章 研究方法 37 第一節、問卷調查法 37 (一)、確認研究目的 38 (二)、問卷對象的選擇 38 (三)、問卷題目的建立 40 (四)、問卷內容修訂 42 (五)、進行問卷調查 42 (六)、資料整理 43 (七)、統計分析 43 (八)、問卷檢定結果 46 第二節 作品案例分析法 52 (一)、電腦3D繪圖表現 52 (二)、手繪圖表現 59 (三)、小結 64 第三節 創作技術探討 64 (一)、構圖 64 (二)、表現手法 65 第肆章 創作理念及執行方式 69 第一節、創作原則與重點 69 第二節、創作依循與流程規劃 69 第三節、創作媒介與方法 70 第四節、研究創作流程 71 (一)、前置作業 71 (二)、繪製草圖 72 (三)、繪製手繪材質貼圖 74 (四)、透明材質貼圖製作 77 (五)、建立建築3D模型及場景模型 79 (六)、建立材質球 81 (七)、架設攝影機 84 (八)、環境配置 85 (九)、建立燈光設定 85 (十)、最終場景渲染出圖 86 (十一)、後製修圖 87 (十二)、小結 93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95 第一節、研究發現 95 (一)、學理分析 95 (二)、問卷調查 96 (三)、作品案例分析 98 (四)、創作技術探討 98 第二節、研究創作心得 99 第三節、結語 100 參考文獻 102 附錄 105

    王錦堂(1991)。《論建築創意》。臺北市:東華書局。
    羅青(1992)。《水墨之美》。臺北市: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劉立行、沈文英(2001)。《視覺傳播》。臺北市:空中大學。
    王世仁(1991)。《理性與浪漫的交織-中國建築美學論文集》。臺北市:淑馨出版社。
    韓玉濤(1998)。《寫意─中國美學之靈魂》。深圳市:海天出版社。
    馮久玲(2002)。《文化是好生意:Culture is good business》。臺北市:臉譜出版社。
    漢寶德(2004)。《漢寶德談美》。臺北市:聯經出版公司。
    葉朗(1996)。《現代美學體系》。臺北市: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蔣勳(1995)。《藝術概論》。臺北市:東華書局。
    林磐聳(1987)。《現代插畫》。臺北市:藝風堂出版社。
    賴玉釵 (2013)。《圖像敘事與美感傳播:從虛構繪本到紀實照片》。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陳宣銘(2003)。《具繪畫藝術風格之非真實照片式繪圖》。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資訊工程學系。
    張栢祥(2001)。《結合傳統手繪與影像處理之動畫意像「接近天堂」創作論述》。臺南市:國立台南藝術大學。
    林珮淳、陳啟耀(2003)。《3D電腦動畫技術、視覺語言與特質之探討創作研究》藝術學報,第72期。新北市: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藝術學系(所)。
    徐書茗(2010)。《3D圖形的呈現特性與觀看條件及色光源對高度知覺之研究之研》。臺北市:銘傳大學設計管理研究所。
    林宏駿(2005)。《中國風格表現於3D電腦動畫之研究與創作》。新北市: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藝術學系(所) 。
    蘇文清(2010)。《從文化創意產業架構探尋商業包裝設計之價值》。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學系。
    邱奕勳(2005)。《『神畫』探討3D電腦動畫結合數位後製仿中國水墨風格》。台南市:國立台南藝術大學。
    柳軍.倪琪(1994)。《 建築表現圖技法》。臺北市: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曹汛 (1994)。《建築速寫》。臺北市: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Matthew frederick(2009)。《建築的法則》(吳莉君,譯者)。臺北市:原點出版社。
    Henri Focillon(2001)。《造形的生命》 (吳玉成,譯者)。臺北市: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E. H. Gombrich (2008)。《藝術的故事》(雨雲,譯者)。臺北市:聯經出版公司。
    Sister Wendy Beckett (1998)。《繪畫的故事-悠遊西洋繪畫史》(連惠幸、李惠珍,譯者)。臺北市:臺灣麥克股份有限公司。
    Berger,John (1993)。《藝術觀賞之道》(戴行,譯者)。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伊東豊雄 (2008) 。《伊東豊雄建築論文選:衍生的秩序》(謝宗哲,譯者)。臺北市:田園城文化事業。
    神林恆道、島本浣(1996)。《藝術學手冊》(潘播,譯者)。臺北市:藝術家。
    林莉娜 (2000)。《宫室樓閣之美-界畫特展》(蒲思棠,譯者)。臺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
    Christian Norberg-Schulz (2010)。《場所精神--邁向建築現象學》(施植明,譯者)。臺北市:田園城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ハヤシスタヂオ(1991)。《透明水彩表現技法(建築外觀‧室內透視‧鳥瞰圖)》。臺北市:北星書局。
    Lidwell, W., Holden, K. & Butler, J. (2011)。《設計的法則》(呂亨英、吳莉君、吳佩芬,譯者)。臺北市:原點出版。
    Michael R.Solomon(2005)。《消費者行為》(張重昭、杜玉蓉、蕭幼麟、郭庭魁、陳志銘,譯者)。臺北市:台灣培生教育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Jim Leggitt, FAIA (2012)。《建築景觀的美麗境界-手繪+電繪》(許雅雯,譯者)。臺北市:旗標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Lifetime Learning Publications. (1980). Thinking Visually: A Strategy Manual For Problem Solving. Belmont,CA: Robert H. McKim.
    Stanford University. (2015). Learning Good Taste: Classifying Aesthetic Images. Stanford,CA: Prasanth Veerina.
    John Wiley & Sons, Inc. (2013). Freehand Drawing and Discovery, Enhanced dition: Urban Sketching and Concept Drawing for Designers. Hoboken,NJ: James Richards.
    視覺素養學習網-西洋畫家資料庫(2016年4月24日)。佩魯吉諾。擷取自
    http://vr.theatre.ntu.edu.tw/fineart/painter-wt/perugino/perugino.htm
    維基百科(2016年4月24日)。界畫。擷取自 https://zh.wikipedia.org/zh-tw/界畫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