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輔軒 Chen, Fu-Syuan |
---|---|
論文名稱: |
中國創造・臺灣變造:注音符號的接合與實踐斷裂 The Spilt in the Invention of Mandarin Phonetic Symbols |
指導教授: |
莊佳穎
Chuang, Chia-Yi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臺灣語文學系 Department of Taiwan Culture,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
論文出版年: | 2019 |
畢業學年度: | 10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16 |
中文關鍵詞: | 被發明的傳統 、注音符號 、臺灣性 、日常實踐 、斷裂 |
英文關鍵詞: | 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 Mandarin Phonetic Symbols, Taiwaneseness, everyday practices, spilt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THE.NTNU.DTCLL.001.2019.A08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06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試圖探究中華民國發明的傳統——注音符號,用以作國民教育工具及中國傳統文化組件,在當代臺灣網路社會作為臺灣人身份識別的轉變歷程。戰後,中華民國/國民黨的國家機器將注音符號強加於臺灣社會,又有各界人士發表論述協作,包含教育界、政治界和媒體界,生產以注音符號為國語文/華語文教學的標準拼音系統之論述,接合產生國語/華語、注音符號的文化霸權。但隨著中華民國解嚴、臺灣公民社會的成熟、消費文化的興起以及網路科技的普及,注音符號轉為網路用語的遊戲,進一步標舉臺灣和其他國家華語文書寫差異。注音符號成為臺灣人在網路社會的身分標誌,更重要的是作為非中國認同的語言特徵。
本研究援引霍布斯邦(Eric Hobsbawm)《被發明的傳統》(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的分析架構為研究取徑,考察注音符號從國家傳統到流行文化、從民族精神到戲謔遊戲、從中國代表到臺灣日常的變化軌跡。首先,本研究認為中華民國以注音符號作為現代國民教育工具,同時將其視為傳統漢文化的構件。本研究藉由研討國家創制注音符號的進程,釐清其被發明的歷史意義。其次,本研究分析戰後中華民國在臺灣推行國語運動的相關論述,探究社會與政策互動的接合實踐,呈現以注音符號學習國語文/華語文的論述形構及組織文化霸權的經過。最後,隨著政治解嚴、臺灣公民社會的成熟、消費文化的興起及網路應用的普及,臺灣網路用語出現直以注音符號代替文字的表達形式,而成為在網路社會中區辨臺灣與他國華語使用者的書寫特色。因此,本研究希冀展現注音符號從中國傳統文化的締構組件,轉折成為當代臺灣人在網路身分識別的憑證之歷程。
This thesis endeavors to investigate Mandarin Phonetic Symbols as a tradition invented by the Republic of China, and how such a phonetic system has been deployed as a tool to facilitate modern national education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During the postwar period, the state apparatuse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Kuomintang has imposed Mandarin Phonetic Symbols on Taiwan’s society. As a form of cultural hegemony, this phonetic system has been articulated as part of the discursive forma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However, after the lifting of martial law,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s civic society, the emergence of consumer culture, and the proliferation of internet technology, Mandarin Phonetic Symbols has been rendered as a game of internet slangs, which has further distinguished Sinophone writings in Taiwan from its counterparts. This thesis points out that the process of transforming Mandarin Phonetic Symbols from an elemen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to a kind of internet sub-culture indicates a peculiar construction of Taiwanese identity within the cyber space.
This thesis takes Eric Hobsbawm’s analytic framework in 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 as the main research strategy to explore the transformative traces of Mandarin Phonetic Symbols from national tradition to popular culture, from national ethos to parodic games, from the representation of China to 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 in Taiwan. First, this thesis argues that the Republic of China has taken Mandarin Phonetic Symbols to build the foundation of modern national education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This thesis teases out historical meanings of such an invention by discussing the process of how Mandarin Phonetic Symbols was invented in a nation-state. Second, this thesis analyzes how the discursive formation of National Language Movement initiated by the Republic of China in Taiwan has been connected with relevant social sectors, cultural conceptions, and governmental policies, through which Mandarin Phonetic Symbols has established itself as a form of cultural hegemony. Lastly, after the lifting of martial law,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s civic society, the emergence of consumer culture, and the wide spread application of Mandarin Phonetic Symbols in the cyber space, we have witnessed an era in which Mandarin Phonetic Symbols became a substitu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 in the use of internet slangs. Such a phenomenon distinguishes the Sinophone inscriptions in Taiwan from Sinophone practitioners in other countries. Overall, this thesis aims to explain the genealogies of how Mandarin Phonetic Symbols has been transformed from an essential elemen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to a specific kind of register of Taiwanese identification in the cyber space.
一、專書
于錦恩,《民國注音字母政策史論》,北京:中華書局,2007。
方 毅編,《國音沿革》,上海:商務印書館,1924。
方師鐸,《五十年來中國國語運動史》,臺北:國語日報社,1965。
火星倫特攻隊,《火星文基測》,臺北縣:華文網股份有限公司,2006。
火星喵喵、火星汪汪,《火星文傳奇》,臺北縣:華文網股份有限公司,2006。
王甫昌,《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臺北:群學,2003。
王淄塵,《國學講話》,上海:世界書局,1935。
世界華語文教育會編,《國語運動百年史略》,臺北:國語日報,2012。
生安鋒,《霍米巴巴》,臺北:生智,2005。
何秋堇,《注音符號的文化演現》,臺北:秀威資訊,2012年。
周有光,《周有光語文論集第一卷》,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a。
周有光,《周有光語文論集第二卷》,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b。
祁致賢,《小學國語教材問題》,臺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1952。
倪海曙,《清末漢語拼音運動編年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
桑 兵,《晚清民國的國學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音教材編輯委員會編纂,《國音學》第九版,新北:正中書局,2014。
張博宇編,《慶祝臺灣光復四十週年臺灣地區國語推行資料彙編(上)》,臺灣省教育廳,1987a。
張博宇編,《慶祝臺灣光復四十週年臺灣地區國語推行資料彙編(中)》,臺灣省教育廳,1987b。
張博宇編,《慶祝臺灣光復四十週年臺灣地區國語推行資料彙編(下)》,臺灣省教育廳,1987c。
教育部,《國民學校課程標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54。
章炳麟,《駁中國用萬國新語說》,1908,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56。
陳美如,《臺灣語言教育政策之回顧與展望》,高雄: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8。
陳培豐,《想像和界限——臺灣語言文體的混生》,臺北:群學,2013。
陳翠蓮,《台灣人的抵抗與認同(1920~1950)》,臺北:遠流,2008。
陳鳴鐘、陳興唐主編,《臺灣光復和光復後五年省情(上)》,南京:南京出版社,1989a。
陳鳴鐘、陳興唐主編,《臺灣光復和光復後五年省情(下)》,南京:南京出版社,1989b。
曾志隆,《拉克勞與穆芙》,臺北: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2。
黃宣範,《語言、社會與族羣意識——台灣語言社會學的研究》,臺北:文鶴,1993。
黃英哲,《「去日本化」「再中國化」:戰後台灣文化重建(1945-1947)》,臺北:麥田,2017。
黃錦樹,《文與魂與體:論現代中國性》,臺北:麥田,2006。
黃錦樹,《論嘗試文》,臺北:麥田,2016。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教育處編,《臺灣省教育概況》,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教育處,1946。
臺灣省教育廳編,《臺灣之國語運動》,臺灣省教育廳,1948。
臺灣省新聞處,《臺灣光復五十年專輯——文化建設與教育發展》,臺中市:臺灣省新聞處,1995。
歐麗娟,《大觀紅樓(綜論卷)》,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5。
蔡雅薰主編,《師大與華僑教育》,臺北:師大出版中心,2016。
鄭師渠,《國粹、國學、國魂:晚清國粹派文化思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
黎錦熙,《國語運動史綱》,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
盧戇章,《一目了然初階》,1892,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56。
錢玄同,《錢玄同文集第一卷:文學革命》,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a。
錢玄同,《錢玄同文集第三卷:漢字改革與國語運動》,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b。
瞿海源、畢恆達、劉長萱、楊國樞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質性研究法》,臺北:東華書局,2015。
羅常培,《國音字母演進史》,出版年不詳,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4。
Anderson, Benedict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臺北:時報文化,2010。
Bocock, Robert著,田心喻譯,《文化霸權》,臺北:遠流,1991。
Certeau, Michel de 著,方琳琳、黃春柳合譯,《日常生活實踐:1.實踐的藝術》,南京:南京大學書版社,2015。
Hobsbawm, Eric等著,陳思文等譯,《被發明的傳統》,臺北:貓頭鷹,2002。
Joll, James著,石智青校閱,《葛蘭西》,臺北:桂冠,1992。
Laclau, Ernesto & Mouffe, Chantal著,陳墇津譯,《文化霸權和社會主義的戰略》,臺北:遠流,1994。
Latour, Bruno著,余曉嵐、林文源、許全義合譯,《我們從未現代過》,臺北:群學,2012。
Rapley, Tim著,張可婷譯,《對話、論述研究法與文件分析》,臺北縣:韋伯,2010。
DeFrancis, John. The Chinese Language.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84.
二、期刊論文
中國語文月刊社編,〈國語發音圖說〉,《中國語文》,第3卷第3期(1958a年9月),頁70-93。
中國語文月刊社編,〈國語發音圖說〉,《中國語文》,第3卷第4期(1958b年10月),頁85-104。
中國語文月刊社編,〈國語發音圖說〉,《中國語文》,第3卷第5期(1958c年11月),頁85-99。
中國語文月刊社編,〈國語發音圖說〉,《中國語文》,第3卷第6期(1958d年12月),頁89-97。
中國語文月刊社撰,〈中國語文學會簡史〉,《中國語文》,第4卷第4期(1959年4月),頁95-98。
亓婷婷,〈ㄅㄆㄇㄈ注音符號不宜輕言廢棄〉,《華文世界》,第82期(1996年12月),頁1-5。
尤思怡、陳淑杏、卓素慧、常國禎,〈針對台灣華語的輕聲實況調查〉,《台灣華語文教學》,第10期(2011年6月),頁24-39。
文 方,〈國語注音符號與漢語拼音較論〉,《國文天地》,第15卷第1期(1999年6月),頁98-102。
王天昌,〈注音符號在華語教學上的功用〉,《華文世界》,第39期(1986年1月),頁33-39。
王汎森,〈清末的歷史記憶與國家建構——以章太炎為例〉,《思與言》,第34卷第3期(1996年9月),頁1-18。
王汎森,〈歷史記憶與歷史——中國近代史事為例〉,《當代》,第91期(1993年11月),頁40-49。
王 炬,〈國語教育和語文學術〉,《教育與文化》,第13卷第6期(1956年9月),頁10-12。
王書輝,〈反切注音的承繼與創新——注音符號〉,《歷史月刊》,第234期(2007年7月),頁128-131。
王培光、劉 誠,〈注音符號與漢語拼音在學習效率上之比較〉,《中華心理學刊》,第25卷第2期(1983年12月),頁109-120。
王壽康,〈為什麼要推行注音符號〉,《中國語文》,第4卷第1期(1959a年1月),頁51-59。
王壽康,〈為什麼要推行注音符號〉,《中國語文》,第4卷第2期(1959b年2月),頁32-40。
王壽康,〈為什麼要推行注音符號〉,《中國語文》,第4卷第3期(1959c年3月),頁34-45。
王壽康,〈為什麼要推行注音符號〉,《中國語文》,第4卷第4期(1959d年4月),頁35-44。
王龍瑞,〈國語「注音符號」之教學〉,《臺灣教育輔導月刊》,第28卷第11期-第29卷第1期(1978年11月-1979年1月),頁22-23。
古明峰,〈不同的補救教學方式對於注音符號學習遲緩兒童之學習輔導效果研究國小〉,《特殊教育》,第11期(1991年6月),頁79-85。
江宜樺,〈當前台灣國家認同論述之反省〉,《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9期(1998年3月),頁163-229。
何力友,〈戰後初期臺灣國民學校教科書初探——以國家圖書館編《臺灣光復初期出版品書目(1945-1949)》為例〉,《國家圖書館館訊》,95年第4期(2006年11月),頁16-21。
何 容,〈本省的國語運動〉,《臺灣教育輔導月刊》,第1卷第1期(1950年11月),頁29-30。
何 容,〈「不當家花拉的」——舊小說裏的語言問題之一〉,《中國語文》,第1卷第1期(1952年4月),頁14-15。
何 容,〈語言文字的分析的觀察〉,《中國語文》,第2卷第4期(1953年4月),頁4-5。
何 容,〈注音符號教學法釋疑〉,《教育與文化》,第13卷第6期(1956年9月),頁4-5。
何 容,〈蜜蜂和蜂蜜〉,《中國語文》,第3卷第1期(1958a年7月),頁38-39。
何 容,〈丸藥和藥丸〉,《中國語文》,第3卷第2期(1958b年8月),頁60-62。
何 容,〈牛大貓小〉,《中國語文》,第3卷第3期(1958c年9月),頁54-56。
何 容,〈馬跑和跑馬〉,《中國語文》,第3卷第4期(1958d年10月),頁62-63。
何 容,〈升學和升旗〉,《中國語文》,第3卷第5期(1958e年11月),頁45-46。
何 容,〈鬥雞和鬥牛〉,《中國語文》,第3卷第6期(1958f年12月),頁52-53。
何 容,〈開門和開花〉,《中國語文》,第4卷第1期(1959a年1月),頁68-69。
何 容,〈遲到和早退〉,《中國語文》,第4卷第2期(1959b年2月),頁51-53。
何 容,〈詞的類別和配合方式〉,《中國語文》,第4卷第3期(1959c年3月),頁55-57。
何 容,〈這樣和成為這樣〉,《中國語文》,第4卷第4期(1959d年4月),頁51-54。
何 容,〈感覺和情狀〉,《中國語文》,第4卷第5期(1959e年5月),頁49-51。
何 容,〈是這樣和使它這樣〉,《中國語文》,第4卷第6期(1959f年6月),頁49-51。
何 容,〈有無跟多少〉,《中國語文》,第5卷第1期(1959g年7月),頁49-52。
何 容,〈辨「是」「非」〉,《中國語文》,第5卷第2期(1959h年8月),頁58-66。
何 容,〈別「異」「同」〉,《中國語文》,第5卷第3期(1959i年9月),頁50-57。
何 容,〈確守言文一致的原則〉,《中國語文》,第6卷第6期(1960年6月),頁45-48。
何 容,〈論辭不達意〉,《中國語文》,第8卷第6期(1961a年6月),頁37-38。
何 容,〈論構思跟造句〉,《中國語文》,第9卷第1期(1961b年7月),頁35-36。
何 容,〈論言外之意〉,《中國語文》,第9卷第2期(1961c年8月),頁38-39。
何 容講,張文華記〈輕聲字的問題〉,《中國語文》,第9卷第3期(1961d年9月),44-49。
何 容,〈論模仿〉,《中國語文》,第9卷第4期(1961e年10月),頁35-36。
何 容,〈論言之無物〉,《中國語文》,第9卷第5期(1961f年11月),頁31-32。
何 容,〈論陳腔濫調〉,《中國語文》,第10卷第2期(1962a年2月),頁43-44。
何 容,〈新奇的詞跟繁複的句子〉,《中國語文》,第10卷第3期(1962b年3月),頁35-36。
何 容,〈大量閱讀與嚴格指導〉,《中國語文》,第10卷第4期(1962c年4月),頁46-48。
何 容,〈談字和詞〉,《中國語文》,第17卷第4期(1965年10月),頁88。
何 容,〈詞類與詞義——給語法「詞類」作一點說明跟批判〉,《中國語文》,第18卷第1期(1966年1月),頁5-8。
何 容,〈國文程度低落?〉,《中國語文》,第20卷第3期(1967年3月),頁6-8。
何 容,〈黃著國語文法圖解序〉,《中國語文》,第24卷第1期(1969a年1月),頁8-11。
何 容,〈着(.ㄓㄜ)的用法〉,《中國語文》,第24卷第3期(1969b年3月),頁18-23。
何 容,〈國音標準的來歷〉,《中國語文》,第25卷第3期(1969年9月),頁6-11。
何 容,〈臺灣推行國語工作的回顧與展望〉,《中國語文》,第29卷第4期(1971年10月),頁9-12。
何義麟,〈《臺灣日日新報》到《臺灣新生報》〉,《臺灣學通訊》,第85期(2015年1月),頁26-27。
何萬順,〈語言與族群認同:從台灣外省族群的母語與台灣華語談起〉,《語言暨語言學》,第10卷第2期(2009年6月),頁375-419。
余迺永,〈由國語注音符號與古文字的關係談識字教育於中文教學的重要性〉,《華文世界》,第82期(1996年12月),頁22-34。
吳宜芳,〈注音符號發音教學融入漢字書寫教學〉,《華語學刊》,第15期(2013年12月),頁79-83。
吳明雄,〈國民小學注音符號教學現況〉,《社教資料雜誌》,第201期(1995年4月),頁4-6。
李冠成、楊婉瑩,〈老台灣人vs新台灣人:台灣人認同世代差異初探〉,《台灣政治學刊》,第20卷第2期(2016年12月),頁125-186。
李劍南,〈國語教育的過去現在與將來〉,《社會教育年刊》,第22期(1969年1月),頁15-20。
李慧雯,〈走出注音符號教學的迷思——「注意符號創意故事教學法」〉,《當代幼教管理雜誌》,第1期(1999年1月),頁100-104。
李慧雲,〈如何將注音遊戲融入開敦教育中——注音符號創意故事教學法〉,《當代幼教管理雜誌》,第2期(1999年2月),頁84-84。
李蔭田,〈注音符號教學的遊戲方法〉,《臺灣教育》,第315期(1977年3月),頁11-13。
汪宏倫,〈將漢字羅馬化:一個「跨語際實踐」的文化政治學分析〉,《台灣社會學》,第7期(2004年6月),頁123-176。
沈登泉,〈教學注音符號的正確方法〉,《教師之友》,第13期(1961年10月),頁13。
孟瑛如、鍾曉芬,〈資源班國語科注音符號教材設計原則探討〉,《國小特殊教育》,第36期(2003年12月),頁63-72。
林 良,〈注音符號的編號〉,《華文世界》,第26期(1982年3月),頁29-32。
林君琬,〈從文化層面談注音符號〉,《華文世界》,第102期(2008年12月),頁140-143。
林能雄,〈一年級說話與注音符號的教學問題〉,《臺灣教育輔導月刊》,第12卷第11期(1962年11月),頁11-13。
林國樑,〈國民小學國語教育四十年的回顧〉,《國民教育》,第29卷第5、6期(1989年1月),頁2-13。
林碧慧,〈注音符號與漢語拼音之爭兼論注音符號的書寫價值——一位華語教學現場老師的肺腑之言〉,《國文天地》,第26卷第10期(2011年3月),頁84-86。
邱貴芬,〈「發現臺灣」:建構臺灣後殖民論述〉,《中外文學》,第21卷第2期(1992a年7月),頁151-167。
邱貴芬,〈「咱攏是臺灣人」——答廖朝陽關於臺灣後殖民論述的問題〉,《中外文學》,第21卷第3期(1992b年8月),頁29-46。
俞子夷,〈教學注音符號的先決問題——小學實際問題〉,《教育雜誌》,第31卷第8期(1941年8月),頁27-30。
柯建星,〈臺灣省國語教育的昨天今天與明天〉,《華文世界》,第61期(1991年1月),頁1-11。
柯遜添,〈當前國語教育的檢討〉,《教師天地》,第67期(1993年12月),頁7-10。
洪炎秋,〈臺灣光復後國語教育運動〉,《教育文摘》,第11卷第10期(1966年10月),頁2-4+11。
胡永崇,〈國小一年級閱讀障礙學生注音符號學習的相關因素及意義化注音符號教學成效之研究〉,《屏東師院學報》,第15期(2001年9月),頁101-140。
胡建雄,〈國小注音符號教學探討〉,《國教月刊》,第37卷第5/6期(1991年3月),頁1-6。
胡鍊輝,〈對於注音符號教學效果調查研究〉,《教育文摘》,第12卷第1/2期(1967a年2月),頁32-33。
胡鍊輝,〈注音符號學習難易統計〉,《中國語文》,第20卷第6期(1967b年6月),頁22-23。
徐富昌,〈網路語詞的發展與衝擊——以臺灣的網路現象為例〉,《臺大中文學報》,第17期(2002年12月),頁287-326。
翁惠歆,〈再談「注音符號」教學〉,《幼教資訊》,第91期(1998年6月), 頁12-13。
常雅珍,〈注音符號教學新法「精緻化教學法」實施成效之研究〉,《長庚科技學刊》,第9期(2008年12月),頁89-118。
常雅珍,〈注音符號教學新法——精緻化教學法〉,《國教天地》,第137期(2000年1月),頁33-40。
張正男,〈注音符號與華語文教學〉,《華文世界》,第112期(2013年12月),頁129-134。
張君玫,〈「空缺主體」與「陰性情境」:重探台灣後殖民論述的幾個面向〉,《文化研究》,第9期(2009年6月),頁5-44。
張希曾,〈國語說話直接教學法暨注音符號綜合教學法的問與答〉,《教師之友》,第13期(1961年10月),頁3-12+24。
張書玲,〈注音符號教學法〉,《華文世界》,第74期(1994年12月),頁1-2。
張淑麗,〈日常生活研究〉,《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第10卷第3期(2009年6月),頁22-28。
張博宇,〈臺灣光復後國語運動大事紀(一)〉,《中國語文》,第29卷第5期(1971a年11月),頁103-111。
張博宇,〈臺灣光復後國語運動大事紀(二)〉,《中國語文》,第29卷第6期(1971b年12月),頁107-110。
張博宇,〈臺灣光復後國語運動大事紀(三)〉,《中國語文》,第30卷第1期(1972a年1月),頁100-102。
張博宇,〈臺灣光復後國語運動大事紀(四)〉,《中國語文》,第30卷第2期(1972b年2月),頁100-103。
張孝裕,〈華語語音學:第一章國語概說;第二章注音符號及拼音練習之一〉,《華文世界》,第10期(1977年8月),頁23-36。
曹逢甫,〈台灣的國語教育〉,《語文建設通訊》,第50期(1995年12月),頁75-82。
曹逢甫,〈臺式日語與臺灣國語——百年來在臺灣發生的兩個語言接觸實例〉,《漢學研究》,第18卷特刊(2000年12月),頁273-297。
曹逢甫,〈臺灣華語「V掉」的語法化〉,《清華學報》,第42卷第2期(2017年6月),頁203-230。
梁靜如,〈有效的注音符號教學策略〉,《南投文教》,第1期(1990年10月),頁19-20。
梅家玲,〈戰後初期臺灣的國語運動與語文教育——以魏建功與臺灣大學的國語文教育為中心〉,《臺灣文學研究集刊》,第7期(2010年2月),頁125-159。
莊佳穎,〈國族主義的再寫——崛起於每日實踐生活現場的台灣(人)國族主義?〉,《台灣國際研究季刊》,第2卷第4期(2006年冬),頁169-201。
莊嘉廷,〈國語注音符號溯源〉,《萬能學報》,第6期(1984年3月),頁1-46。
許珠芬、邱莉婷、王明泉,〈多感官教學對注音符號學習困難學生學習成效之研究〉,《特殊教育與輔助科技學報》,第8期(2015年12月),頁43-74。
許雪姬,〈台灣光復初期的語文問題〉,《思與言》,第29卷第4期(1991年12月),頁155-184。
許慧如,〈在族群與語言接觸下形成的台灣華語-從聲學分析的結果看起〉,《語言暨語言學》,第15卷第5期(2014年7月),頁635-662。
郭樸挺,〈革新的注音符號課本運用綜合法教學之商榷〉,《臺灣教育》,第155期(1963年11月),頁7。
陳正治,〈注音符號教學探討及改進研究〉,《應用語文學報》,第5期(2003年6月),頁131-153。
陳東和,〈談國小國語直接教學法及注音符號教學法的考核〉,《臺灣教育輔導月刊》,第21卷第12期(1971年12月),頁19-20。
陳昭瑛,〈霸權與典律:葛蘭西的文化理論〉,《中外文學》,第21卷第2期(1992年7月),頁54-92。
陳頌蓀,〈談國民小學一年級國語科:說話直接法教學及注音符號綜合法教學〉,《教師之友》,第26卷第4期(1985年10月),頁18-19+23。
陳燕鶴,〈國小注音符號教學的探討〉,《教師天地》,第67期(1993年12月),頁31-33。
陳寶條,〈注音符號教學所遇到的困擾——輕聲問題〉,《國教天地》,第74期(1987年12月),頁11-14。
陶 唐,〈注音符號綜合教學拼音〉,《中國語文》,第19卷第6期(1966年12月),頁66-69。
陸嘉美,〈談羅馬拼音與注音符號〉,《北師語文教育通訊》,第5期(1997年6月),頁23-26。
曾世杰、陳淑麗,〈注音補救教學對一年級低成就學童的教學成效實驗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第30卷第3期(2007年9月),頁53-77。
曾立維,〈戰後台灣國小場域內的方言禁止之界線及擴張(1951-1987)〉,《台灣風物》,第63卷第1期(2013年3月),頁105-133。
黃士嘉,〈臺灣光復初期的師範教育(一九四五至一九四九)(上)〉,《臺北文獻(直字)》,第118期(1996年12月),頁97-130。
黃士嘉,〈臺灣光復初期的師範教育(一九四五至一九四九)(下)〉,《臺北文獻(直字)》,第119期(1997年3月),頁53-87。
黃秀霜,〈不同教學方式對學習困難兒童之實驗教學助益分析〉,《課程與教學》,第2卷第1期(1999年1月),頁69-81+153-154。
黃美娥,〈聲音‧文體‧國體--戰後初期國語運動與臺灣文學(1945~1949)〉,《東亞觀念史集刊》,第3期(2012年12月),頁223-270。
黃英哲,〈一九五〇年代台灣的「國語」運動(上)〉,《文學台灣》,第46期(2003a年4月),頁318-333。
黃英哲,〈一九五〇年代台灣的「國語」運動(下)〉,《文學台灣》,第47期(2003b年7月),頁172-188。
黃英哲,〈魏建功與戰後臺灣「國語」運動(1946-1948)〉,《臺灣文學研究學報》,第1期(2005年10月),頁79-107。
黃梓祐,〈我國注音符號教學策略整理回顧〉,《花蓮教育大學特教通訊》,第35期(2006年7月),頁22-28。
黃綉媛,〈近代中國民族主義救亡運動的四重奏:保國、保種、保教與國粹保存運動的齊鳴(1842~1912)〉,《白沙人文社會學報》,第1期(2002年10月),頁317-378。
黃曉蕾,〈民國時期政府方言政策概述〉,《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第4期(2006年7月),頁131-135。
葉龍彥,〈臺灣光復初期的教育(1945-1949)〉,《高市文獻》,第11卷第4期,頁93-144。
董忠司,〈光復後臺灣地區的國語教育和小學師資訓練〉,《國教世紀》,第26卷第6期(1991年6月),頁56-65。
董鵬程,〈出版《華文世界》促進全球華語教育脈動〉,《華文世界》,第100期(2007年12月),頁8-12。
劉亮雅,〈文化翻譯:後現代、後殖民與解嚴以來的台灣文學〉,《中外文學》,第34卷第20期(2006年3月),頁61-84。
歐德芬,〈論華語文教學標音工具—以注音符號與漢語拼音為例〉,《清雲學報》,第31卷第3期(2011年7月),頁101-116。
蔡明賢,〈戰後臺灣的國家權力運作與再中國化(1945-1947)〉,《修平學報》,第35期(2017年9月),頁77-110。
蔡春美,〈國小一上前十週國語教學之理論與實際——注音符號教學部分〉,《國教之友》,第27卷第10期(1975年12月),頁13-16。
鍾乙豪,〈注音或漢語拼音教學的前瞻意涵〉,《臺灣教育評論月刊》,第6卷第10期(2017年6月),頁96-102。
鍾露昇,〈學在海外:教學華語可否用注音符號〉,《中國語文》,第12卷第4期(1963年4月),頁35-37。
瞿立鶴,〈注音符號教學原則〉,《臺灣教育》,第160期(1964年4月),頁17-18+24。
簡光志,〈談國小教師怎樣測驗兒童注音符號的應用能力〉,《國民教育》,第20卷第6期(1975年10月),頁16-17。
簡貴雀,〈國語文領域注音符號教學困境的探討〉,《國教天地》,第147期(2002年1月),頁52-59。
Shiao, Hong-Chi. “Bonding Gossip as an Identity Negotiaion Life Phase: A Study of Multimodal Texting via Smartphone Among Taiwanese College Freshmen.” Social Meidia + Society, 2(4), 2016: 1-15.
Su, His-Yao. “Reconstructing Taiwanese and Taiwan Guoyu on the Taiwan-based Internet: Playfulness, stylization and politeness.” Journal of Asian Pacific Communication, 19(2), 2009: 313-335.
三、學位論文
史穎君,《我國國語運動之研究(一九一二∼一九八一年)》,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
白怡萍,《注音符號教學App之設計與應用》,華梵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2016年。
志村雅久,《中華民國台灣地區推行國語運動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李惠敏,《國族主義影響下的語言政策與華語教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夏金英,《臺灣光復後之國語運動(1945-198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高夏恩,《臺灣青年利用國語注音符號學習英語發音之研究探討》,玄奘大學應用外語學系碩士論文,2014年。
陳韻婷,《年輕一代在台灣網路語言中的禮貌現象》,國立成功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
彭威鈴,《台灣網路語言使用上的性別差異~以部落格為例》,輔仁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楊喬伍,《戰後台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之研究(1946~1959)》,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
劉淑真,《臺灣網路語言使用行為研究——以社群網絡臉書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台灣歷史文化及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年。
盧昆郁,《台灣國語中網路語言的閩南語及日語借詞:語音優先原則應用在漢字上的限制》,輔仁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蕭景岳,《低位語與低味語:網路使用者對注音文態度之初探》,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嚴心梅,《基隆市國小高年級學生網路語言次文化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四、其他
方志華,〈臺灣1948-1987年小學品德教育課程標準演變〉,http://www.openrep-ort.taipei.gov.tw/OpenFront/report/show_file.jsp?sysId=C102AW665&fileNo=2,頁1-16。
方祖燊,〈何子祥老師二三事〉,收錄於洪炎秋等著,《何容這個人》(臺北:國語日報社),頁61-64。
王 旭,〈從音韻學的角度看華語的標音系統〉,收錄於信世昌主編,《漢語標音的里程碑——注音符號百年的回顧與發展》(臺北:五南,2014),頁51-66。
江惜美,〈華語教學中「拼音教學法」探究〉,收錄於信世昌主編,《漢語標音的里程碑——注音符號百年的回顧與發展》(臺北:五南,2014),頁201-216。
何 容,〈臺灣現在還是不應該用日文日語〉,發表於1951年5月,收錄於《何容文集》(臺北:國語日報社,1975年),頁17-24。
何義麟,〈「國語」轉換過程中台灣人族群特質之政治化〉,收錄於何義麟著,《跨越國境線——近代台灣去殖民化之歷程》(臺北縣:稻香出版社,2006年),頁189-218。
吳乃德,〈省籍意識、政治支持和國家認同——臺灣族群政治理論的初探〉,收錄於張茂桂等著,《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臺北:業強,1993),頁27-51。
吳叡人,〈三個祖國:戰後初期台灣的國家認同競爭,1945-1950〉,收錄於蕭阿勤、汪宏倫編《族群、民族與現代國家:經驗與理論的反思》(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所,2016),頁23-82。
李詩婷,〈華語文教學注音符號課程設計〉,收錄於信世昌主編,《漢語標音的里程碑——注音符號百年的回顧與發展》(臺北:五南,2014),頁269-284。
村上公一,〈早期日本漢語教材所反映的標音符號使用狀況〉,收錄於信世昌主編,《漢語標音的里程碑——注音符號百年的回顧與發展》(臺北:五南,2014),頁81-100。
林礽亁,〈前言〉,收錄於鍾宗憲主編《師大與臺灣國學》(臺北:師大出版中心:2016a),頁10-23。
林礽亁,〈第一章:名師薈萃在師大〉,收錄於鍾宗憲主編《師大與臺灣國學》(臺北:師大出版中心:2016b),頁25-70。
林品馨,〈以美籍學生為例之華語語音學習困境行動研究〉,收錄於信世昌主編,《漢語標音的里程碑——注音符號百年的回顧與發展》(臺北:五南,2014),頁179-198。
周 平,〈論述分析〉,收錄於瞿海源、畢恆達、劉長萱、楊國樞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質性研究法》(臺北:東華書局,2015),頁97-136。
周佩佩,〈注音符號與漢字教學〉,收錄於信世昌主編,《漢語標音的里程碑——注音符號百年的回顧與發展》(臺北:五南,2014),頁217-234。
祁致賢,〈從課本注音談到教材革命〉,原發表於1951年7月15日,後收於其著《小學國語教材問題》附錄(臺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1952年),頁1-22。
柯正峰,〈促進注音國字推行辦法〉,《教育大辭書》(2000年12月),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7196/。
韋荷雅,〈注音符號的意義、應用以及人們對它的態度〉,收錄於信世昌主編,《漢語標音的里程碑——注音符號百年的回顧與發展》(臺北:五南,2014),頁67-80。
孫錦梅、孫紀真,〈中高齡母語學習者之發展注音符號課程規劃〉,收錄於信世昌主編,《漢語標音的里程碑——注音符號百年的回顧與發展》(臺北:五南,2014),頁145-160。
張正男,〈語言文字組大師——何容先生〉,漢學研究之回顧與前瞻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06年4月8-9日;收錄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主編,《漢學研究之回顧與前瞻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2006),頁575-596。
張茂桂,〈省籍問題與民族主義〉,收錄於張茂桂等著,《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臺北:業強,1993),頁233-278。
曹逢甫,〈從語言規劃的觀點談注音符號與漢語拼音〉,收錄於信世昌主編,《漢語標音的里程碑——注音符號百年的回顧與發展》(臺北:五南,2014),頁17-50。
陳懷萱,〈華語教學標音符號之教學順序〉,收錄於信世昌主編,《漢語標音的里程碑——注音符號百年的回顧與發展》(臺北:五南,2014),頁129-144。
陳光興,〈台灣消費社會形成的初步思考〉,收錄大學學術講演錄叢書編委會編《中國大學學術講演錄》(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頁243-248。
曾金金、盧廣誠、林秋芳,〈注音輔助臺語發音之應用——歷史回顧〉,收錄於信世昌主編,《漢語標音的里程碑——注音符號百年的回顧與發展》(臺北:五南,2014),頁101-110。
黃得時,〈妙哉!胡適對何容〉,收錄於洪炎秋等著,《何容這個人》(臺北:國語日報社),頁160-173。
盧諭緯,〈說文解字:初探網路語言現象及其社會意義〉,第二屆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所,1997年12月18-20日:https://www.ios.sinica.edu.tw/ios/E/seminar/infotec2/info220.htm。
Su, Hsi-Yao. “The Multilingual and Multi-orthographic Taiwan-Based Internet.” The Multilingual Internet: Language,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Online. Ed. Brenda Danet & Susan C. Herring.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6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