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施麗玲
SHI, LI-LIN
論文名稱: 學前兒童的謊言概念語辭定義、意圖判斷及道德評價
指導教授: 程小危
Cheng, Xiao-We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Department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Family Studies
畢業學年度: 75
語文別: 中文
中文關鍵詞: 學前兒童謊言概念語辭意圖判斷道德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78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Wimmer、Gruber和Perner三人(1984)在一項研究中,曾以〔真意→假言〕的故
    事型式,來測量4~6歲兒童的謊言概念。他們發現:「幾乎所有的受試者,都確認
    ”該故事主角不是有意陳述錯誤的敘言”。其中,有相當多的兒童,雖根據主角的真
    試意圖而施以獎賞,卻仍指稱其所陳述的錯誤敘言為一謊言。」
    本研究的目的,在驗證「上述學者所發現的現象之普遍性」,並想進一步深測「在幼
    兒的謊言概念裡,其對”語辭定義”、”意圖判斷”及”道德評價”三層面的理解情
    形」,所以展開四個相關的實驗。
    第一及第二實驗,皆就〔真意→假言〕的故事型式之內容及問題,分別予以不同的操
    弄。結果顯示:「上述學者所發現的現象並不具有普遍性」。第三個實驗在訓練幼兒
    根據當事者的主場來區辨當事者的意圖。結果顯示:「該訓練有助於芋一類型的受試
    者答對”昃否故意”及”是否說謊”等問題」。第四個實驗一方面在比較不同的提問
    語辭對受試者的反應之影響;另一方面在考驗幼兒對”故意”一詞的使用是否有別於
    成人。細果顯示:
    (1)「將”是否故意”及”這樣說好不好”兩問題分別改為”是否想要”及”對收
    訊者好不好”都會增受試者答對該題的人數」。
    (2)「對芋些幼兒來說,”故意”一詞具有負面的內涵。因此,只要行為者的動機
    不被其視為負面,那麼,該行為者就不是故意的」。

    無法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