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呂修勤
Lu, Hsiu-Chin
論文名稱: 「時光•記憶」-呂修勤繪畫創作研究
Memory of Time -Creation Research on Oil painting by Lu Hsiu-Chin
指導教授: 黃進龍
Huang, Chin-Lu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19
畢業學年度: 10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69
中文關鍵詞: 兒童遊戲親子關係風景圖像時光記憶
英文關鍵詞: children's game, family theme, landscape image, memory of time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THE.NTNU.DFA.010.2019.A10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79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創作論述基於筆者的創作風格與研究,做為論述的主要架構。在理論基礎上筆者爬梳了藝術史和心理學在記憶與記實、親情題材和兒童心理議題,從上述理論連結對生命的體悟,發展《童年時光》的系列創作。再由此延伸對記憶的探索,發展《記憶風景》系列。此系列是藉由個人的外在世界的觀察與感觸,透過風景圖像,在油彩介面的探詢中,探討藝術生命歷程及對自我意念的體悟投射於畫面之中。
    研究核心圍繞在下列三點:親子關係經驗的體悟、生活的時光記憶與自然風景的追尋,並統合為「時光•記憶」展覽。而此創作研究是筆者從事繪畫創作多年來對自我最大的期盼,也是筆者撰寫此研究的動機與目的,作為紮根於世界中的人,以油彩將人生經驗的感受具體地視覺化實踐。本論文研究共分六個章節 如下:第一章緒論包含研究動機、目的、範圍與內容。第二章創作的理論基礎,就本論文創作所及的學理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追溯日常性主題的起源,第二部分探討卡沙特與雷諾瓦的親情主題的繪畫。第三部與第四部份分別引用溫妮考特和榮格的兒童遊戲和親子關係分析。而第三章與第四章是創作理念與實踐,第五章為作品逐件說明,是連結上述的理論基礎,探討創作中的形式內涵,並表現個人對創作的可能發展與思維,剖析個人在創作中所表達的作品含義。第六章的結論則結創作研究之感想與省思。

    This creation is based on the author's creative style and research, as the main structure of the discussion. On the basis of theory, the author has combed the history of art and psychology in memory and record, family theme and children's psychological issues, from the above theory to connect with the realization of life,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hood Time" series of creation. This extends the exploration of memory and develops the "Memory Landscape" series. This series is based on the observation and feelings of the individual's external world. Through the landscape image, in the inquiry of the oil color interface, the art life course and the realization of self-intention are projected into the picture.
    The core of the research is centered on the following three points: the experience of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experience, the memory of life and the pursuit of natural scenery, and integrated into the exhibition of “Time and Memory”. This creative research is the author's greatest expectation for self-expression in painting for many years. It is also the motivation and purpose of the author to write this research. As a person rooted in the world, he uses oil paint to visually practice the experience of life experience.It is divided into six chapters as follows: The first chapter contains the research motivation, purpose, scope and content. In the second chapter,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creation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traces the origin of the daily theme, and the second part discusses the paintings of Cassatt and Renoir's family theme. The third and fourth sections respectively refer to Winnicott and Jung's children's games and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analysis. The third chapter and the fourth chapter are the creative ideas and practices. The fifth chapter is the description of the works one by one. It i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above, discusses the formal connotation in the creation, and expresses the individual's possible development and thinking on the creation, and analyzes the individual. The meaning of the work expressed in the creation. The conclusions of the sixth chapter are the thoughts and reflections of the creative research.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2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架構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6 第二章 創作理論基礎研究 7 第一節 生活的時光記憶 7 一、日常性題材的開端 7 二、「記實」取代虛構 13 三、色彩的突破 15 第二節 親子與兒童題材之探討 18 一、卡莎特對家庭生活的描繪 18 二、雷諾瓦筆下的親子與兒童 21 第三節 兒童遊戲 26 第四節 親子關係 30 第三章 創作理念 33 第一節 「童年時光」的生活印記 34 第二節 「記憶風景」的油彩探詢 39 第四章 創作實踐 43 第一節 形式與內容陳述 43 第二節 媒材技法 47 第五章 作品說明 51 第一節 「童年時光」系列 52 一、《那年夏天》作品說明與分析 52 二、《青春》作品說明與分析 53 三、《尋憶》作品說明與分析 54 四、《溪趣》作品說明與分析 55 五、《遨遊》作品說明與分析 56 第二節 「記憶風景」系列 57 一、《眺》作品說明與分析 57 二、《夢尋》作品說明與分析 58 三、《霞光》作品說明與分析 59 四、《曠》作品說明與分析 60 第六章 結論:未來創作發展之方向及感想 63 參考書目 65

    (一) 中文著作

    王林,趙旭葵,牟群 編著(1988)。《新寫實繪畫》,廣西:灕江出版社。
    王洪義(2012)。《繪畫的消亡》。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
    何政廣(1976)。《莫內-印象派大師》。臺北:藝術圖書公司。
    何政廣(2000)。《藝術欣賞階梯》。臺北:藝術家出版社。
    吳瑪悧(1998)。《藝術的精神性》。臺北:藝術家。
    呂清夫(2003)。《西洋美術史》。臺北:大陸書局。
    李佳倩(1998)。《油彩技法百科》。臺北:笛藤。
    李長俊(1998)。《西洋美術史綱要》。臺北:雄獅圖書。
    李欽賢(1996)。《台灣美術閱覽》。臺北:玉山。
    李醒塵(2000)。《西方美學史教程》。臺北:淑馨。
    林永發(2007)。《自然與藝境》。臺北:蕙風堂。
    林銘泉(1996)。《造形》。臺北:三民。
    林昆範,柯凱仁(2000)。《現代色彩學》。臺北:全華科技圖書。
    席德進等(1980)。《當代藝術家訪談錄》。臺北:雄獅圖書公司出版。
    胡哲(1978)。《油彩技法》。臺北:藝術圖書。
    張心龍(2001)。《印象派之旅》。臺北:雄獅圖書。
    張正霖,陳巨擘(2008)。《藝術社會學》。高雄:巨流。
    許鐘榮(2010)。《台灣名家美術》。臺北:香柏樹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黃春秀(1992)。《巨匠與世界名畫》。臺北:國巨出版。
    黃夢生(1982)。《繪畫構圖》。臺北:藝術家。
    彭冊之(1980)。《油彩畫的基本技法》。臺北:藝術圖書。
    彭冊之(1981)。《油彩彩色運用的成功要訣》。臺北:藝術圖書。
    曾雅雲(1981)。《油彩畫的風景技法》。臺北:藝術圖書。
    莊修田(1979)。《風景油彩》。臺北:藝術圖書。
    劉思量(1998)。《藝術心理學-藝術與創造》。臺北:藝術家。
    劉文煒(1979)。《世界名畫全集12》。臺北:光復書局。
    劉昌元(2005)。《西方美學導論》。臺北:聯經。
    潘襎(2004)。《巴比松與寫實繪畫》。臺北:藝術家出版社。
    陳德宜(1993)。《西洋美術史》。臺北:大坤書局。
    陳瓊花(2006)。《藝術概論》。臺北:三民書局。
    陳景容(1979)。《世界名畫全集13》。臺北:光復書局。
    陳郎(2005)。《世界藝術三百題》。臺北:建宏。
    謝東山(2003)。《藝術概論》。臺北:偉華書局。
    龐均(1988)。《油彩技法哲學》。臺北:藝術家。
    蘇茂生(1979)。《世界名畫全集10》。臺北:光復書局。
    史作檉 (2014)。《史作檉講藝:藝術的終極關懷》。臺北:典藏藝術家庭。
    司徒立 (1999)。《當代藝術危機與具象表現繪畫》。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白瑩(2009)。《圖解藝術史》。臺北:佳赫文化。
    李欽賢(1996)。《臺灣美術閱覽》。臺北:玉山社。
    宗白華(1981)。《美學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張心龍(1999)。《西洋美術史之旅》。臺北:雄獅。
    張心龍(2002)。《風景‧繪畫》。臺北:雄獅圖書。
    曹昌武、曹曉楠(2003)。《繪畫構圖》。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
    陳瑞文(2002)。《美學革命與當代徵候評述》。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
    黃文叡(2002)。《現代藝術啟示錄》。臺北: 藝術家。
    劉益昌、高業榮、傅朝卿、蕭瓊瑞(2009)。《臺灣美術史綱》。臺北:藝術家。
    蔣躍(2012)。《繪畫形式語言》。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
    賴保禎、張欣戊、幸曼玲(1989)。《發展心理學》,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二) 中文譯本

    李天鐸、謝慰雯(譯) (1997)。《電影與當代批評理論》 (原作者:Robert Lapsley、Michael Westlake)。臺北市:遠流。(原著出版年:1988)
    沈語冰(譯) (2013)。《現代生活的畫像:馬奈及其追隨者藝術中的巴黎》 (原作者:Timothy Tames Clark)。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
    居延安(譯) (1991)。《藝術社會學》 (原作者:Arnold Hauser)。臺北市:雅典。(原著出版年:1974)
    易之新(譯) (2012) 。《榮格人格類型》 (原作者:Daryl Sharp)。臺北市:心靈工坊。
    林宗德(譯) (2008)。《文化理論面貌導讀》 (原作者:Philip Smith)。臺北市:韋伯文化。
    武堅、王睿、竺楠 等(譯) (1992)。《藝術形式》 (原作者:Duane Preble)。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85)
    莊仲黎(譯) (2017)。《榮格論心理類型》 (原作者:C. G. Jung)。臺北市:商周出版社。
    黃燎宇(譯) (2015)。《藝術社會史》 (原作者:Arnold Hauser)。北京:商務印書館。(原著出版年:1953)
    劉暉譯(譯) (2011)。《藝術的法則》 (原作者:Pierre Bourdieu) 。 北京:中央編譯(原著出版年:1992)。
    羅竹茜(譯) (1995)。《印象派》 (原作者:Phoebe Pool)。臺北市:遠流。(原著出版年:1967)
    吳莉君(譯) (2010)。《觀看的視界》(原作者:John Berge)。臺北市:麥田。
    連惠幸,李惠珍(譯) (1998)。《繪畫的故事:悠遊西洋繪畫史》(原作者:Wendy Beckett)。香港:臺灣麥克。
    陳蕉(譯) (2009)。《法蘭西斯.培根:感官感覺的邏輯》(原作者:Gilles Deleuze)。臺北市:桂冠。
    曾雅雲(譯) (1991)。《藝術史的原則》(原作者:Heinrich Wolfflin)。臺北:雄獅。
    朱恩伶(譯) (2016) 。《遊戲與現實》(原作者:D. W. Winnicott)。臺北:心靈工坊。
    陳碧玲、陳信昭(譯) (2001)。《沙遊治療》 (原作者:Boik, B. L. & Goodwin, E. A. )。臺北:心理。
    潘恩典(譯) (1999)。《腦內藝術館:探索大腦的審美功能》(原作者:Semir Zeki)。臺北:商周。

    (三) 中文期刊

    林志明 ,〈法國藝評中的文學傳統〉,《當代藝家之言》(試刊號,2004,4月),臺北:財團法人當代藝術基金會,頁18-9。
    謝東山,〈論述的修辭策略:藝評中的藝術理論〉,《臺灣藝評檔案1990-1996:第二屆藝術評論獎》(1997),臺北:帝門基金會,頁16。
    謝東山,〈新具象畫展的時代意義〉,《臺北市立美術館館刊》(1987年1月,第
    13期),頁4-7。

    (四) 外文著作

    Bordwell, D., Thompson, K., & Smith, J. (2016). Film Art: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 McGraw-Hill Education.
    Clark, T. J.(1973), On the Social History of Art, Image of the People: Gustave Courbet and the 1848 Revolution. New York: Graphic Society.
    Deleuze, G. (1989). Cinema 2:The Time-Image (H. Tomlinson & R. Galeta, Trans.).
    London: The Athlone.
    Mathews, N. M. (1984). Cassatt and Her Circle, Selected Letters. New York: Abbeville Press.
    Mathews, N. M. (1994). Mary Cassatt: A Life. New York: Villard Books.
    Todd, P. (2005). The Impressionists at Home. London: Thames & Hudson.

    (五) 電子文獻

    藝術與社群:http://ge.tnua.edu.tw/arco/03_files_02_map_03.htm(瀏覽日期:2018/10/28)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