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安任
Lin An Zen
論文名稱: 干寶《搜神記》之寓言類型研究
The Study of Allegorical categories in Gan-Bao's“Sou Shen Ji”
指導教授: 顏瑞芳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14
畢業學年度: 10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92
中文關鍵詞: 干寶搜神記寓言寓言類型志怪小說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270下載:8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寓言是一種以簡潔故事帶來有力教誨意義的文體。魏晉時期文學蓬勃發展,筆者認為在當時的志怪小說裡,有許多人類和神鬼、動物之間的往來故事,背後實具有教化意涵,也有寓言最重視的言外之意,故筆者以干寶《搜神記》這樣的志怪代表作來研究之。
    本論文共分為十章。第一章先確定研究動機與目的,並透過文獻探討來訂立研究範圍和材料,然後說明研究方法和步驟。第二章探討干寶撰集動機,以知人論世法探究其生平和時代背景,知曉其發明「神道不誣」和「神道設教」的雙重企圖,並分析《搜神記》的寓言性。第三章至第八章則是《搜神記》各類型寓言的探究。茲以比較分析法區分歸納為七種主題,如下所述:
    第三章討論陰陽災異型寓言。卷六到卷九讖緯君臣災異,筆者便以君臣雙方來做探究,前者還分賢能、昏庸、篡位和新起之君四類;後者僅劃分漢、晉二期來看。另有外族入侵等災異。干寶透過時代動盪圖象,寄寓褒貶以顯心憂。
    第四章討論法術異能型寓言。卷一到卷五收錄諸多奇聞軼事,載有術士所施如同神鬼法術般的異能,以及人死化為鬼神而具備的異術。從變異到人術等多方舉證,干寶既誡人明哲保身,也勸導術士應正確用術於助人一途。
    第五章討論人鬼互鬥型寓言。卷十六到卷十九有許多人勝鬼敗或人敗鬼勝的故事情節。干寶強調智慧和勇敢的人格特質,人若具備之則可勝鬼,反之則否,這就是筆者分成兩種寓意呈顯的原因。
    第六章討論人鬼(神)婚戀型寓言。筆者先針對身體樣態、家世背景、相見原因、分離緣故、贈物理由、後代子嗣六個層面來探究人鬼婚戀寓意,加上比較人神婚戀的差異,以推知在命定思維下,干寶欲突破魏晉門閥制度的苦心。
    第七章討論夢境預兆型寓言。卷十和散見於各卷的夢境書寫,干寶似要構築喻世的人生版圖,故筆者以人生如夢、死而復生之夢等相關議題為主,探究這些夢境所預示的人生哲理。
    第八章討論動物恩仇型寓言與孝親摯愛型寓言。卷二十的動物恩仇必報思維是干寶透過歷來因果報應觀點,將主旨藉由各類動物對人的報恩或復仇故事予以深化,並進行道德教化。而卷十一則多為弘揚孝順親人故事,此部分與前者至為相關,故列於同章書寫。
    第九章專門探究《搜神記》寓言的敘事手法,包括:敘事角度、敘事時間、敘事邏輯結構、敘事修辭等,相信如此更能多方探究干寶的撰集苦心,不唯寓意呈現部分,亦有小說寫法上的創新開拓和影響後世作品之考察。
    最末第十章為結論,以《搜神記》寓言的思想價值和對後世影響之兩大層面來探討,期能更加彰顯此書的思想性和重要性。

    第一章 緒論……………………………………………………………………0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01 一、研究動機………………………………………………………………………01 二、研究目的………………………………………………………………………03 第二節 文獻探討………………………………………………………………05 一、干寶和《搜神記》的相關研究………………………………………………05 二、志怪小說的相關研究…………………………………………………………09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材料………………………………………………………12 一、研究範圍………………………………………………………………………12 (一)寓言界義……………………………………………………………………12 (二)寓言類型界義………………………………………………………………15 二、研究材料………………………………………………………………………18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21 一、研究方法………………………………………………………………………21 二、研究步驟………………………………………………………………………22 第二章 干寶《搜神記》的寓言性和撰集之時代背景………………………23 第一節 干寶生平與《搜神記》的寓言性……………………………………23 一、干寶生平概述…………………………………………………………………23 二、干寶撰集《搜神記》之緣由…………………………………………………24 三、《搜神記》的寓言性…………………………………………………………27 第二節 干寶《搜神記》撰集的時代背景……………………………………33 一、政治分裂,社會混亂…………………………………………………………34二、儒學衰微,禮教僭越…………………………………………………………34 三、迷信充斥,方術掺雜…………………………………………………………35 四、佛教滲透,道教瀰漫…………………………………………………………36 五、中外交通,貿易頻繁…………………………………………………………37 六、私人撰史,風氣鼎盛…………………………………………………………37 第三章 《搜神記》之陰陽災異型寓言………………………………………39 第一節 災異讖緯思想探源……………………………………………………39 一、先秦以前的天人關係…………………………………………………………39 二、兩漢魏晉的災異讖緯發展……………………………………………………40 第二節 干寶經史著作中的災異思想…………………………………………44 第三節 災異讖緯內容的寓言性理解…………………………………………46 一、災異讖緯的內容闡述:史官的憂心寄託……………………………………46 二、災異讖緯的表達方式:詭為隱語的影射……………………………………48 第四節 《搜神記》災異書寫的寓意分析……………………………………50 一、主政者之天命讖緯……………………………………………………………51 (一)賢能之君的祥瑞書寫………………………………………………………51 (二)昏庸之君的災異書寫………………………………………………………53 (三)篡位之君的災異書寫………………………………………………………59 (四)新起之君的祥瑞書寫………………………………………………………65 二、為臣者之天命讖緯……………………………………………………………67 (一)關於漢代叛臣的災異………………………………………………………67 (二)關於晉代叛臣的災異………………………………………………………68 三、其他天命讖緯…………………………………………………………………72 (一)法律誤斷之災異書寫………………………………………………………72 (二)服儀亂象之災異書寫………………………………………………………73 (三)外族入侵之災異書寫………………………………………………………75 第五節 小結……………………………………………………………………77 第四章 《搜神記》之異能法術型寓言………………………………………79 第一節 魏晉以來佛、道思潮與干寶志怪小說………………………………80 一、佛教流傳與干寶志怪小說……………………………………………………80 二、道教流傳與干寶志怪小說……………………………………………………81 第二節 佛、道的異能法術觀對干寶《搜神記》的影響……………………82 一、佛教異能法術觀影響干寶《搜神記》………………………………………83 二、巫道異能法術觀影響干寶《搜神記》………………………………………84 第三節 《搜神記》異能法術故事的寓意分析………………………………86 一、伴君如伴虎,應內斂宜自保…………………………………………………86 二、對神人不敬,自取辱又累親…………………………………………………91 三、術用於正道,能助人求福報…………………………………………………95 四、誤用術於途,或惹怨或喪身………………………………………………107 第四節 小結…………………………………………………………………110 第五章 《搜神記》之人鬼互鬥型寓言……………………………………113 第一節 魏晉時期志怪小說中的人鬼關係…………………………………113 一、人鬼關係溯源:祭祖追思,祈福避禍……………………………………114 二、人鬼關係演變:靈魂不滅,賞善罰惡……………………………………115 三、人鬼關係定調:亂世投射,寄寓褒貶……………………………………116 第二節 人鬼互鬥故事:人類敗,鬼怪勝的寓意…………………………119 一、亂報喪亡消息,引人思緒混亂……………………………………………120 二、盜騙身體財物,使人追悔莫及……………………………………………121 三、反覆驚嚇作怪,誡人反思己過……………………………………………124 四、恐怖致命斷魂,以明神道不誣……………………………………………127 第三節 人鬼互鬥故事:人類勝,鬼怪敗的寓意…………………………134 一、憑藉智慧應敵,使其現出原形……………………………………………134 二、依靠勇毅克妖,逼其逃逸消滅……………………………………………141 三、堅定信念阻邪,拒其色誘喧擾……………………………………………149 四、矛盾心理作祟,結果必不得全……………………………………………151 第四節 小結…………………………………………………………………156 第六章 《搜神記》之人鬼(神)婚戀型寓言……………………………159 第一節 人鬼婚戀簡探和界義………………………………………………159 第二節 人鬼婚戀的故事分析和寓意呈現…………………………………161 一、身體樣態:男為活人、女為鬼魂――藉冥婚生死相許……………………161 二、家世背景:男位卑微、女位尊貴――反門閥對抗制度……………………162 三、相見原因:男方被動、女方主動――諷父權以求自主……………………163 四、分離緣故:時限已到、禁忌觸犯――嘆宿命誓約難守……………………164 五、贈物理由:濟渡生者、徵實線索――揚母性暗寄知遇……………………165 六、後代子嗣:鬼神實有、神道不誣――混虛實以證無妄……………………166 第三節 人神婚戀與人鬼婚戀的寓意比較…………………………………169 一、身份地位:男人女神、官民皆具――有德者足配高門……………………169 二、聚散緣故:男女被動、命定思維――嘆無常尋幸守約……………………170 三、贈物子嗣:功能取向、潔白無子――寓忠貞德利雙修……………………173 第四節 小結…………………………………………………………………176 第七章 《搜神記》之夢境預兆型寓言……………………………………177 第一節 中國魏晉以前的夢文學與占夢吉凶概況…………………………177 第二節 西方夢的精神分析對夢文學之研究助益…………………………183 第三節 《搜神記》中夢境故事書寫和其寓意……………………………186 一、帝后王官之夢:時代變異不定,有能德者居之…………………………186 二、人生如幻之夢:生命流逝無蹤,為官取財有道…………………………191 三、死而復生之夢:活者思念亡者,家族教化聯繫…………………………196 四、因果循環之夢:善行招來福報,惡舉導致禍咎…………………………198 第四節 小結…………………………………………………………………202 第八章 《搜神記》之動物恩仇型寓言……………………………………205 第一節 《搜神記》中動物類型的淵源……………………………………206 第二節 《搜神記》中恩仇獎懲的思想探源………………………………209 第三節 《搜神記》中動物故事的報應內容寓意…………………………211 一、人類對動物施恩,動物獎賞人類善行……………………………………212 (一)動物以奉獻實物來報答人類……………………………………………212 (二)動物以賞賜官位來報答人類……………………………………………214 (三)動物以消解災禍來報答人類……………………………………………215 二、人類對動物種仇,動物懲罰人類惡行……………………………………220 (一)動物以直言警告來報復人類……………………………………………220 (二)動物以託夢質問來報復人類……………………………………………221 (三)動物以疾病纏身來報復人類……………………………………………223 第四節 《搜神記》中孝親摯愛故事的寓意………………………………226 第五節 小結…………………………………………………………………235 第九章 《搜神記》寓言的敘事特性………………………………………237 第一節 敘事者和敘事角度…………………………………………………237 一、敘事者:史官式敘述者……………………………………………………238 二、敘事角度:中立型全知視角………………………………………………242 第二節 敘事時間和敘事邏輯………………………………………………245 一、敘事時間:時距、時序、頻率……………………………………………246 二、敘事邏輯:情況形成、採取行動、達到目的……………………………251 第三節 敘事結構和敘事修辭………………………………………………252 一、敘事結構:事件――解釋――證明……………………………………………253 二、敘事修辭:排比與比喻……………………………………………………255 第四節 小結…………………………………………………………………259 第十章 結論…………………………………………………………………263 一、《搜神記》寓言的思想價值………………………………………………264 二、《搜神記》寓言對後世的影響……………………………………………268 〈附錄一〉台灣寓言研究碩博士論文一覽表…………………………………275 〈附錄二〉近十二年大陸寓言研究碩博士論文一覽表………………………279 參考書目…………………………………………………………………………281

    本論文所羅列的參考書目,乃分成古籍、專書、單篇論文、學位論文,以及網路資源五個部分。其中古籍是按照成書年代的先後順序排列,倘若引用了不同出版社所出版的相同書籍,則依照出版年代先後順序排列。至於專書、單篇論文和學位論文方面,則是依據作者的姓氏筆畫由少至多的次序排列,並在姓氏相同時,再按名字筆畫由少至多排列,以此類推。如果同一作者有多篇論文,則再按論文時間的先後次序排列。最後的網路資源則僅有一筆資料,亦羅列示出。
    一、古籍
    〔春秋〕左丘明傳,〔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春秋左傳注疏》(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一四三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卷十一。
    〔春秋〕左丘明傳,〔晉〕杜預注,〔唐〕孔穎達正義:《春秋左傳正義》(台北:新文豐出版社,2001年)。
    〔春秋〕李耳著,〔魏〕王弼注,〔清〕紀昀校訂:《老子道德經》(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
    〔春秋〕晏子,薛安勤譯注,趙佩玲校對:《晏子春秋譯注》(台北:建安出版社,1998年)。
    〔戰國〕墨子著,李漁叔註譯:《墨子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
    〔戰國〕莊周,〔晉〕郭象注:《莊子集釋》(台北:廣文書局,1971年)。
    〔戰國〕莊周,〔宋〕林希逸口譯:《莊子口譯》(台北:弘道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71年)。
    〔戰國〕莊周,陳應鼓註譯:《莊子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5年)。
    〔戰國〕莊周,〔清〕郭慶藩集釋:《莊子集釋》(台北:貫雅文化事業公司,1991年)。
    〔戰國〕莊周,〔清〕王先謙集解:《莊子集解》(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五版)。
    〔戰國〕公羊高撰,〔漢〕何休解詁,〔唐〕徐彥疏:《春秋左傳注疏》(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一四五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卷十三。
    〔戰國〕公羊高撰,〔漢〕何休注,〔唐〕徐彥疏:《春秋公羊傳注疏》(台北:新文豐出版社,2001年)。
    〔戰國〕韓非子,張素貞校注:《韓非子(上)》(台北:國立編譯館,2001年)。
    〔秦〕呂不韋編撰,吳金華、儲道立譯注:《呂氏春秋譯注》(台北:建安出版社,1998年)。
    〔秦〕呂不韋編撰,朱永嘉、蕭木注釋,黃志民校閱:《新譯呂氏春秋》(台北:三民書局,2009年)。
    〔漢〕毛亨傳,鄭玄箋,〔唐〕孔穎達疏:《毛詩注疏》(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六十九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卷十九。
    〔漢〕毛亨傳,鄭玄箋:《毛詩鄭箋》(台北:學海出版社,1999年)。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疏:《尚書注疏》(台北:中華書局,1965年)。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疏:《尚書注疏》(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五十四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卷七。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正義:《尚書正義》(台北:新文豐出版社,2001年)。
    〔漢〕鄭玄:〈周易乾鑿度〉(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五十三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林尹註譯:《周禮今註今譯》(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2年)。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九十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卷八。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台北:新文豐出版社,2001年)。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注疏》(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一一五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卷二。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注疏》(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一一六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卷五十三。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正義:《禮記注疏》(台北:新文豐出版社,2001年)。
    〔漢〕司馬遷著,瀧川龜太郎考證:《史記會注考證》(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
    〔漢〕董仲舒:《春秋繁露》(台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1978年)。
    〔漢〕劉安撰,〔清〕劉文典集解:《淮南鴻烈集解》(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
    〔漢〕劉向撰,向宗魯校證:《說苑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漢〕史游著,〔唐〕顏師古注:《急就篇》(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楊家駱主編:《漢書》(台北:鼎文書局,1991年)。
    〔漢〕王充著,蔡鎮楚注譯:《新譯論衡讀本(下)》(台北:三民書局,1997年)。
    〔漢〕王充著,韓復智註譯:《論衡今註今譯(下)》(台北:國立編譯館,2005年)。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台北:洪葉文化事業股分有限公司,2001年)。
    〔漢〕劉熙:《釋名》(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印行,出版年月不詳)。
    〔漢〕王符著,彭丙成注譯:《新譯潛夫論》(台北:三民書局,1998年)。
    〔魏〕劉劭撰,蔡崇名校注:《人物志》(台北:台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
    〔魏〕何晏等注,〔宋〕邢昺等疏:《爾雅注疏》(台北:新文豐出版社,2001年)。
    〔魏〕王弼、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疏,〔晉〕韓康伯注:《周易注疏》(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七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卷十一。
    〔魏〕阮籍:〈達莊論〉,《阮步兵集》,收錄於〔明〕張溥編輯:《漢魏六朝百三家集》(台北:文津出版社,1979年)。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楊家駱主編:《三國志》(台北:鼎文書局,1992年)。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盧弼集解:《三國志集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晉〕陳壽原著,王根林等譯:《白話三國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晉〕干寶著,汪紹楹校注:《搜神記》(台北:里仁書局,1982年)。
    [晉〕干寶著,黃鈞註譯:《新譯搜神記》(台北:三民書局,2010年1月二版二刷)。
    〔晉〕葛洪著,陳飛龍註譯:《抱朴子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1年)。
    〔劉宋〕范曄著,〔唐〕李賢注,楊家駱主編:《後漢書》(台北:鼎文書局,1975年)。
    〔劉宋〕范曄著,韓復智、洪進業註:《後漢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劉宋〕劉義慶編撰,劉開驊、柳士鎮譯注,《世說新語》(台北:台灣書房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
    〔劉宋〕劉義慶:《幽明錄》,收錄於魯迅:《古小說鉤沈》本(香港:新藝出版社,1976年)。
    〔劉宋〕劉義慶著,鄭晚晴輯注:《幽明錄》(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88年)。
    〔劉宋〕宗炳:〈明佛論〉,收錄於〔清〕嚴可均編:《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台北:世界書局,1963年)。
    〔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文選》(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65年)。
    〔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昭明文選》(台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
    〔梁〕劉勰著,王更生注譯:《文心雕龍讀本》(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9年)。
    〔梁〕僧佑撰,劉立夫、胡勇譯注:《弘明集》(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唐〕歐陽詢:《藝文類聚》(台北:新興書局,1960年)。
    〔唐〕房玄齡等著,楊家駱主編:《晉書》(台北:鼎文書局,1992年)。
    〔唐〕魏徵等撰,楊家駱主編:《隋書》(台北:鼎文書局,1996年)。
    〔唐〕劉知幾撰,〔清〕浦起龍釋:《史通通釋》(台北:九思出版有限公司,1978年)。
    〔唐〕李白著,郁賢皓選注:《李白選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唐〕唐玄宗注,〔宋〕邢昺疏:《孝經注疏》(台北:新文豐出版社,2001年)。
    〔唐〕白居易,吳大奎譯注:《元稹、白居易詩》(台北:錦繡出版社,1992年)。
    〔唐〕柳宗元:《柳河東集》(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年)。
    〔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台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1983年)。
    〔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覽》(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7年)。
    〔宋〕歐陽修、宋祈撰:《新唐書》(台北:鼎文書局,1994年)。
    〔宋〕蘇軾著,楊家駱主編:《蘇東坡全集(上)》(台北:世界書局,1969年)。
    〔宋〕蘇軾著,〔清〕王文誥、馮應榴輯注《蘇軾詩集(上)》(台北:學海出版社,1983年)。
    〔宋〕蘇軾著,王水照選注:《蘇軾選集》(台北:群玉堂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
    〔宋〕黃庭堅著,任淵、史容等注:《山谷詩集注2》(台北:藝文印書館,1969年)。
    〔宋〕洪興祖撰:《楚辭補注》(台北: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5年)。
    〔宋〕洪邁:《夷堅志》(台北:明文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
    〔宋〕朱熹註:《詩經集註》(台北:群玉堂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
    〔宋〕朱熹註:《四書章句集註》(台北:鵝湖出版社,2002年)。
    〔元〕托克托等撰,楊家駱主編:《宋史》(台北:鼎文書局,1979年)。
    〔明〕胡應麟撰:《少室山房筆叢》(上海:上海書店,2009年)。
    〔明〕葉子奇:《草木子》(台北:廣文書局,1975年)。
    〔清〕顧炎武:《日知錄(三)》(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56年)。
    〔清〕王夫之:《讀通鑒論》(台北:廣文書局,1974年再版)。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清〕蒲松齡,任篤行主編:《聊齋志異》(濟南:山東友誼出版社,1997年)。
    〔清〕張竹坡評點:《皋鶴堂批評第一奇書•金瓶梅寓意說》(台北:里仁書局,1981年)。
    〔清〕紀昀編纂:《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台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台北:三民書局,2006年)。
    〔清〕趙翼撰,曹光甫校點:《陔餘叢考(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年)。
    〔清〕馬國翰:《玉函山房輯佚書(五)》(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

    二、專書(中文專書在先,國外譯本在後)
    王立、劉衛英編著:《中國古代復仇故事大觀》(上海:學林出版社,1997年)。
    王平:《中國古代小說敘事研究》(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
    王仲犖:《魏晉南北朝史(下)》(台北: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
    王思焜編著:《中國古代文學理論教程》(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
    王國良:《六朝志怪小說考論》(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
    王國良:《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
    王景琳:《鬼神的魔力:漢民族鬼神信仰》(台北:錦繡出版社,1992年)。
    王溢嘉:《精神分析與文學》(台北:野鵝出版社,1992年六版)。
    王維堤:《神游華胥――中國夢文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方正耀:《中國小說批評史略》(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
    石育良:《怪異世界的建構》(台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
    朱天順:《中國古代宗教初探》(台北:谷風出版社,1986年)。
    朱迪光:《信仰‧母題‧敘事――中國古典小說新探索》(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
    李初喬:《寫作大辭典》(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3年)。
    李富軒、李燕:《中國古代寓言史》(台北:志一出版社,2001年)。
    李富華:《神鬼之間――民間信仰面面觀》(台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李壽菊:《狐仙信仰與狐狸精故事》(台北:學生書局,1995年)。
    李劍國:《唐前志怪小說史》(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84年)。
    李劍國:《唐五代志怪傳奇敘錄》(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3年)。
    李豐楙:《神話的故鄉:山海經》(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81年)。
    李繼芬、韓海明:《漢魏六朝小說選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宋浩慶等:《中國古代小說史十五講》(台北:木鐸出版社,1987年)。
    吳康:《中國古代夢幻》(台北:萬象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
    吳逸驊:《圖解社會學》(台北:易博士文化,2004年)。
    阮昌銳:《中國婚姻習俗之研究》(台北:台灣省立博物館出版部,1989年)。
    杜新元等:《歷代賦廣選‧新注‧集評》(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1年)。
    林文寶、徐守濤等合著:《兒童文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林辰:《神怪小說史話》(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2年)。
    林素英:《古代生命禮儀中的生死觀》(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林淑貞:《中國寓言詩析論》(台北:里仁書局,2007年)。
    林淑貞:《尚實與務虛:六朝志怪書寫範式與意蘊》(台北:里仁書局,2010年)。
    周次吉:《六朝志怪小說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
    卓松盛:《中國夢文化》(湖南省:三環出版社,1991年)。
    俞汝捷:《幻想和寄託的國度――志怪傳奇新論》(台北:淑馨出版社,1991年)。
    紀志昌:《兩晉佛教居士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2007年)。
    侯忠義:《漢魏六朝小說史》(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9年)。
    姚偉鈞:《占夢‧魔幻預言》(台北:書泉出版社,2004年)。
    姜椿芳等編:《中國大百科全書》(上海: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8年二版)。
    洪漢鼎主編:《理解與詮釋:詮釋學經典文選》(北京:東方出版社,2001年)。
    皋于厚:《明清小說的文化審視》(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年)。
    夏志清:《中國古典小說導論》(安徽:安徽文藝出版社,1988年)。
    梁啟雄:《荀子柬釋》(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梁啟超:《先秦政治思想史》(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0年)。
    國立清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編:《小說戲曲研究》(台北:聯經出版社,1988年)。
    孫昌武:《佛教與中國文學》(台北:東華書局,1989年)。
    孫隆基:《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台北:唐山出版社,1990年)。
    孫廣德:《先秦兩漢陰陽五行說的政治思想》(台北:嘉新水泥公司,1969年)。
    袁珂:《中國神話通論》(成都:巴蜀書社,1993年)。
    高辛勇:《修辭學與文學閱讀》(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高懷民:《兩漢易學史》(台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70年)。
    徐志銳:《周易大傳新注(上)》(台北:里仁書局,2003年)。
    徐興無注譯:《新譯金剛經》(台北:三民書局,2011年二版四刷)。
    浦安迪:《中國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
    張汝倫:《意義的探究――當代西方釋義學》(台北:谷風出版社,1988年)。
    張寅德編選:《敘述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
    張健:《文學概論》(台北:開明書局,1983年)。
    張甦、陳體津、張覺編著:《全本搜神記評譯》(上海:學林出版社,1994年)。
    張遠山:《寓言的密碼》(台北:好讀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
    張慶民:《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通論》(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張鶴泉:《魏晉南北朝史:一個分裂與融合的時代》(台北:三民書局,2010年)。
    陶思炎:《中國魚文化》(北京:中國華僑出版公司,1990年)。
    陳大康:《中國古代話夢錄》(台北:業強出版社,1994年)。
    陳文新:《中國筆記小說史》(台北:志一出版社,1995年)。
    陳文新:《中國文言小說流派研究》(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1993年)。
    陳啟雲:《漢晉六朝文化•社會•制度》(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7年)。
    陳新璋主編,葉祖歸選注:《中國寓言精選》(廣東:新世紀出版社,1995年)。
    陳蒲清:《寓言文學理論、歷史與應用》(台北:駱駝出版社,2001年9月再版)。
    陳蒲清:《中國古代寓言史》(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年)。
    曾春海:《兩漢魏晉哲學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郭建勳註譯:《新譯易經讀本》(台北:三民書局,2007年二版)。
    萬繩楠:《魏晉南北朝文化史》(台北:昭明出版社,2000年)。
    黃肇基:《漢代公羊學災異理論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
    逯耀東:《魏晉史學及其他》(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
    逯耀東:《魏晉史學的思想與社會基礎》(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詹石窗:《道教文學史》(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2年)。
    楊昌年:《現代小說》(台北:三民書局,1997年)。
    楊義:《中國敘事學》(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楊義:《中國歷朝小說與文化》(台北:業強出版社,1993年)。
    葉慶炳:《古典小說論評》(台北:幼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5年)。
    榮真:《王莽》(台北:知書房出版社,1998年)。
    寧稼雨:《中國志人小說史》(遼寧:遼寧人民出版社,1991年)。
    趙毅衡:《苦惱的敘述者》(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94年)。
    劉心武主編,黃澤新著:《中國的鬼文化》(台北:幼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劉文英:《夢的迷信與夢的探索》(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
    劉文英、曹田玉:《夢與中國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
    劉仲宇:《中國精怪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劉苑如:《六朝志怪的常異論述與小說美學》(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年)。
    劉葉秋:《歷代筆記概述》(台北:木鐸出版社,1981年)。
    劉精誠:《中國道教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劉燦:《先秦寓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魯迅:《魯迅小說史論文集》(台北:里仁書局,2000年)。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台北:風雲時代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
    錢昭萍:《幻說六朝――中國古典小說中的奇幻世界》(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
    錢鍾書:《管錐篇(第二冊)》(台北:友聯出版社,1981年)。
    凝溪:《中國寓言文學史》(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
    穆傳:《鬼怪世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謝明勳:《六朝志怪小說故事考論》(台北:里仁書局,1999年)。
    謝明勳:《六朝志怪小說研究述論:回顧與論釋》(台北:里仁書局,2011年)。
    薛惠琪:《六朝佛教志怪小說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鍾肇鵬:《讖緯論略》(台北:洪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
    薩孟武:《中國社會政治史(二)》(台北:三民書局,2007年)。
    顏瑞芳:《九頭鳥――元明寓言選析》(台北:幼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
    顏慧琪:《六朝志怪小說異類姻緣故事研究》(文津出版社,1994年)。
    羅建平:《夜的眼睛――中國夢文化象徵》(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年)。
    羅偉國:《佛教的奧秘》(台北:新潮社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
    羅偉國:《道教的奧秘》(台北:新潮社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
    譚達先:《中國民間寓言研究》(台北:木鐸出版社,1984年)。
    嚴北溟、嚴捷:《中國哲學寓言故事》(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初版二刷)。
    顧久幸:《后妃干政――宮闈難禁權利夢》(台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
    顧青、劉東葵:《冷眼笑看人間世――古代寓言笑話》(台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
    顧建華:《寓言――哲理的詩篇》(台北:淑馨出版社,1994年)。

    〔奧〕阿爾弗雷德‧舒茲(Alfred Schutz)著,盧嵐蘭譯:《舒茲論文集(第一冊)》(Collected Papers Vo.1:The Problem of Social Reality)(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英〕安東尼‧史蒂芬斯(Anthony Stevens)著,薛絢譯:《夢•私我的神話》(Private Myths:Dream and Dreaming)(台北:立緒文化,2000年)。
    〔瑞〕卡爾‧古斯塔夫‧榮格(Carl Gustav Jung)著,馮川、蘇克編譯:《心理學與文學》(Psychology & Literature)(台北:九大文化,1990年)。
    〔英〕查爾斯‧萊格夫特(Charles Rycroft)著,斯榕譯:《夢的真諦》(The Innocence of Dream)(上海:學林出版社,1987年)。
    〔美〕埃里希‧佛洛姆(Erich Fromm)著,葉頌壽譯:《夢的精神分析》(The Forgatten Language)(台北:志文出版社,1971年)。
    〔美〕喬瑟夫‧坎培爾(Joseph Campbell)著,朱侃如譯:《千面英雄》(The Hero with a Thousand Faces)(台北:立緒文化,2008年)。
    〔法〕路先‧列維‧布留爾(Lucien Levy-Bruhl)著,丁由譯:《原始思維》(Primitive Mentality)(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1年)。
    〔美〕帕特里莎‧渥厄(Patricia Waugh)著,錢競、劉雁濱譯:《後設小說:自我意識小說的理論與實踐》(Metaficti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elf-conscious Fiction)(台北:駱駝出版社,1995年)。
    〔奧〕西格蒙德‧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著,賴其萬、符傳孝譯:《夢的解析》(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台北:志文出版社,1974年再版)。

    (※國外翻譯專書部分,乃按作者姓氏英文字母順序排列而來。)

    三、單篇論文(含期刊論文、研討會論文等)
    方立天:〈因果報應論述評(上)〉,《哲學與文化》二十卷第七期(1993年7月),頁702-713。
    方立天:〈因果報應論述評(下)〉,《哲學與文化》二十卷第八期(1993年8月),頁784-794。
    王立:〈鬼靈文化與中國古代復仇文學主題〉,《齊魯學刊》第六期(1992年)。
    王岫林:〈六朝志怪小說中的報應觀〉,《思想與文化》第二十卷第四期(2005年2月),頁38-46。
    王保頂:〈儒學文化視野中的災異觀及其意義――以漢代為例〉,《孔孟月刊》第三十五卷第四期(1996年12月),頁22-30。
    王素貞:〈從《搜神記》探討干寶「發明神道之不誣」的創作意旨〉,《萬竅:中華通識教育學刊》第六期(2007年11月),頁87-107。
    王國良:〈六朝志怪小說中的幽冥姻緣〉,收錄於《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頁133-158。
    王淑儀:〈夢在《聊齋志異》中的作用〉,《中國語文》第一○八卷第五期(2011年5月),頁71-88。
    王溢嘉:〈恐懼與渴望――人對鬼的矛盾雙情〉,《國文天地》第六卷第三期(1990年8月),頁18-19。
    王盡忠:〈干寶生平考略――紀念干寶逝世1650週年〉,《中州今古》第六期(2001
    年),頁11-15。
    朱大渭:〈魏晉南北朝階級結構試析〉,收錄於《六朝史論》(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頁102-140。
    成秀萍:〈從《搜神記》看魏晉六朝志怪小說作家的潛意識〉,《鎮江市高等教育學報》第十三卷第三期(2000年9月),頁26-28。
    吳春山:〈寓言的基本手法與情節的虛實性〉,《國立台北大學教育學報》第十九卷第二期(2006年9月),頁1-24。
    吳春山:〈中國寓言文學的特色〉,《蘭陽學報》第三期(2004年7月),頁121-129。
    吳福相:〈聊齌志異寓言體類之研究〉,《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十五期(1997年年4月),頁207-238。
    吳福相:〈聊齌志異寓言結構之研究〉,《空大人文學報》第七期(1998年6月),頁99-121。
    李劍國:〈關於夢文學史研究的兩點看法〉,收錄於劉宗武編:《傅正谷夢文化研討會暨首屆中國夢文化研討會論文集》(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年)。
    李燕惠:〈試論六朝鬼神故事蘊含的時代意義〉,《輔大中研所學刊》第一期(1991年10月),頁13-19。
    李豐楙:〈魏晉神女傳說與道教降真傳說〉,收錄於《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頁473-513。
    李豐楙:〈正常與非正常:生產、變化說的結構性意義:試論干寶《搜神記》的變化思想〉,收錄於《第二屆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頁75-94。
    汪龍麟:〈《搜神記》異類婚戀故事文化心理透視〉,收錄於《山西大學學報》(太原:山西大學出版社,1993年),頁97-103。
    林玲華:〈從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中的仙藥故事看魏晉、南北朝民間信仰的變化〉
    ,《東方人文學誌》第五卷第四期(2006年12月),頁33-60。
    林淑貞:〈從讀者視域論寓言「寓意」之探求與誤讀〉,收錄於《第六屆「兒童文學與兒童語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富春出版社,2002年),頁271-289。
    林富士:〈中國古代巫覡的社會形象與社會地位〉,收錄於林富士主編:《中國史新論》(宗教史分冊)(台北:聯經出版社,2010年)。
    林麗真:〈六朝志怪故事中的形神生滅觀〉,《歷史月刊》第二一九期(2006年4月),頁121-131。
    金榮華:〈從六朝志怪小說看當時傳統的神鬼世界〉,《華學季刊》第五卷第三期(1984年9月),頁1-20。
    胡幼峰:〈干寶《搜神記》考〉,《幼獅月刊》第四十卷第一期(1974年7月),頁46-51。
    胡厚宣:〈殷人占夢考〉,收錄於《甲骨學商史論叢初集(下)》(台北:台灣大通書局,1972年),頁447-466。
    范寧:〈關於搜神記〉,《文學評論》第一期(1964年),頁86-92。
    洪志明:〈談寓言〉,《語文教育通訊》第十六期(1998年6月),頁89-92。
    洪順隆:〈六朝異類戀愛小說芻論〉,《文化大學中文學報》創刊號(1993年2月),頁25-81。
    馬之驌:〈我國古今冥婚習俗〉,《食貨月刊》第六期第六卷(1976年9月),頁241-247。
    袁珂:〈孔子與神話及民間傳說塑造的孔子形象〉,《文學遺產》第一期(1995年),頁4-11。
    翁小芬:〈「寓言」及「寓言小說」的定義與範疇〉,《東海大學圖書館館訊》第一一七期(2011年6月),頁62-72。
    徐宗潔:〈六朝志怪小說中的人鬼關係――由心理分析的觀點論之〉,《古今藝文》第二十九卷第三期(2003年5月),頁39-46。
    徐禎苓:〈夢的建構與失落――試論邱妙津小說中的書寫策略〉,《東吳中文線上學術論文》第十五期(2011年9月),頁79-96。
    張少真:〈產生六朝鬼神志怪小說之時代背景〉,《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系刊》第二期(1976年6月),頁18-24。
    梅家玲:〈六朝志怪人鬼姻緣故事中的兩性關係――以「性別」問題為中心的考察〉,收錄於《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三輯》(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頁55-83。
    曹建強:〈話說漢代陶狗〉,《農業考古》第三期(2001年9月),頁225-227。
    許建新:〈搜神記校注〉,《台灣師大國文研究所集刊》第十九期(1975年6月),頁549-640。
    許凱翔:〈《搜神記‧女化蠶》試析〉,《早期中國史研究》第三卷第一期(2011年6月),頁87-122。
    陳文豪:〈漢代的「政治明牌」――讖緯〉,《歷史月刊》第九十二期(1995年9月),頁49-53。
    陳怡伶:〈鬼與人的交涉――談《搜神記》中的鬼故事類型及其意涵〉,《興大中文研究生論文集》第九輯(2004年5月),頁63-80。
    陳靜宜:〈中國古典夢文學的追尋意識〉,《通識教育學報》第十三期(2008年6月),頁57-81。
    張谷良:〈干寶《搜神記》中「異類戀情」故事試析〉,《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學報》第二十六卷第二期(2007年6月),頁59-72。
    張育甄:〈論《搜神記》中屠龍與英雄歷險典型――以〈李寄〉殺蛇為例〉,《興大中文研究生論文集》第五輯(2000年9月),頁141-150。
    熊道麟:〈中國夢文化研究方向探析〉,《嶺東學報》第十期(1999年2月),頁221-259。
    蔡妙真:〈從《搜神記》看魏晉思想〉,《孔孟學報》第六十三期(1992年3月),頁233-254。
    蔡美瑤:〈人鬼戀――以《搜神記》為本〉,《文華學報》第十四期(2006年4月),頁57-67。
    趙振詳:〈論干寶《搜神記》的社會新聞性質〉,《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四期(2002年),頁123-128。
    蒲慕州:〈中國古代的信仰與日常生活〉,收錄於林富士主編:《中國史新論》(宗教史分冊)(台北:聯經出版社,2010年)。
    蔣南華:〈稻粟、桑蠶種養及絲紡技術:中華遠古文明的絕世奇葩〉,《雲夢學刊》第二十三卷第一期(2002年1月),頁46-48。
    劉苑如:〈形見與冥報:六朝志怪中鬼怪論述的諷諭――一個「導異為常」模式的考察〉,《中國文哲研究期刊》第二十九期(2006年9月),頁1-45。
    賴芳伶:〈試論六朝志怪的幾個主題〉,《幼獅學誌》第十七卷第一期(1982年5
    月),頁94-108。
    賴素玫:〈六朝志怪小說中夢與死亡的意義交涉〉,《興大人文學報》第三十四期(2004年6月),頁73-99。
    錢國盈:〈三國時期的天命思想〉,《嘉南學報》第二十七期(2001年11月),頁281-298。
    錢國盈:〈兩晉時期的符瑞、災異思想〉,《嘉南學報》第二十八期(2002年11月),頁319-332。
    謝明勳:〈從干寶著作談《搜神記》之著述緣由〉,《中國書目季刊》第二十五卷第一期(1991年6月),頁85-87。
    謝明勳:〈六朝志怪小說之敘事特性――以干寶《搜神記》為例〉,《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第九期(2007年6月),頁55-74。
    謝明勳:〈六朝志怪「冥婚」故事研究――以《搜神記》為中心考察〉,《東華漢學》第五期(2007年6月),頁39-62。
    鍾雲鶯:〈《搜神記》中變態婚姻初探〉,《孔孟月刊》第三十卷第四期(1991年12月),頁28-42。
    羅之盈:〈論《搜神記》中非人身份的女性角色〉,《受業集》第二期(2001年8月),頁1-14。

    四、學位論文
    王淑玲:《《搜神記》歷史災異雜記研究》,玄奘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9年。
    王國良:《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研究》,東吳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1983年。
    吳淡如:《郁離子寓言研究》,台灣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88年。
    林佳慧:《從非小說到小說――「志怪」論述研究》,中央大學中研所碩士論文,2000年。
    金克斌:《魏晉志怪小說中的世界――以搜神記為中心的研究》,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4年。
    陳玉玲:《國小國語教科書寓言教材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6年。
    黃裕芬:《《搜神記》變化故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10年。
    雷麗欽:《宋代筆記體寓言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2009年。
    劉怡佳:《《搜神記》動物書寫研究》,淡江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9年。
    鄭妹珠:《干寶生平與學術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中文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8年。
    賴采蘋:《《搜神記》中的動物類型研究――以動物與人類的關係為中心》,國立
    中正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3年。
    顏瑞芳:《劉基、宋濂寓言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1989年。
    蘇榮彬:《神道設教──《搜神記》感應類故事研究》,中興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5年。

    五、網路資源
    呂宗力:〈讖緯與兩晉南北朝的政治與社會〉,
    引自網頁http://www.confucius2000.com/admin/list.asp?id=3831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