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滕肇芸
Teng, Chao-Yun
論文名稱: 立霧溪中游峽谷段河道形態與影響因子之探討
The Channel Morphology of and the Affecting Factors on the Middle Course of the Liwu River
指導教授: 張瑞津
Chang, Jui-Chi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論文出版年: 2002
畢業學年度: 9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3
中文關鍵詞: 立霧溪河道形態底岩河道影響因子
英文關鍵詞: Liwu River, channel morphology, bedrock channel, affecting factor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498下載:4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立霧溪位於臺灣東部,流域內河蝕劇烈、下切特甚,尤以中游一帶的峽谷聞名於世,而立霧溪流域位於高抬升速率(每年約0.5 mm),但立霧溪之沖蝕量高居全臺灣河川前數位,在此環境背景下,立霧溪之河道形態雨影響河道形態之主要因子為本文欲探討之主題。
    就本文研究結果顯示,立霧溪中游段(天祥至錦文橋間)的河道形態在分類上屬於底岩型河道,以直流和小幅度曲流為主。將中游河道分為四段加以比較:合流至燕子口段與天祥至合流段河道變化較不明顯;燕子口至寧安橋段河道則受壩堤攔水與邊坡崩塌之顯著影響;寧安橋至錦文橋段之流路河道形態變化為中游段最明顯者,流路與沙洲形態在短期內均曾有明顯變動。岩性的控制使河道之側蝕大致被侷限,平面形態變動較小,僅有在邊坡崩塌時河道才略為加寬,因此河道形態的變化以河床的侵蝕或堆積為主。
    立霧溪中游段之河道形態,谷寬與流路大致變化有限,河道形態受到內部因子地質構造與地形特徵之控制。地質構造與岩性差異應是決定河道谷寬與平面形態基本空間配置之因子;地形特徵之坡度因子則影響河道與支流坡降、邊坡之搬運及傳輸能力,影響崩積物之移動與搬運。立霧溪中游段之河道形態以河床高度與埋淤現象的變化較大。颱風、豪雨與崩塌為主要影響河道形態之外部因子。颱風、豪雨造成之雨量、流量或洪水為直接影響河道形態之動態因子;崩塌則持續將崩積物帶入,在河道中形成巨礫灘、堰塞湖或增加河流之懸浮量。河道形態之變化主受水位、水量、河床組成物質等影響,而沙洲之變化大於巨礫灘之變化,而颱風、豪雨等大規模事件帶來之高流量,是立霧溪中游峽谷段底岩河道中改變河道形態的決定性因子。
    立霧溪流域的人為開發活動中,壩堤工程之溪畔攔水壩對河道形態之顯著影響範圍在上游回水區至白沙橋一帶,但由於壩下流量經常性的減少,溪畔壩下游河道流路大致被侷限,河水流淺、流槽不甚固定,影響壩堤下游河段之河道自然搬運能力。道路工程對河道形態之可能影響包括造成邊坡崩塌、崩積物淤塞河道使水位抬升、增加河流負荷量與濁度等。立霧溪雖屬對人為開發影響反應較不劇烈的底岩型河道,敏感性不若沖積型河道般明顯,但河道形態仍具一定的敏感性,加上峽谷獨特的景觀具不可恢復性,人為開發對河道形態的影響不可不慎。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二節 研究架構與研究方法 第三節 研究區概況 第四節 文獻回顧 第二章 立霧溪中游之河道形態 第一節 天祥至合流段河道形態 第二節 合流至燕子口段河道形態 第三節 燕子口至寧安橋段河道形態 第四節 寧安橋至錦文橋段河道形態 第五節 小結 第三章 影響河道形態之自然因子 第一節 地質構造 第二節 地形特徵 第三節 颱風、豪雨 第四節 崩塌 第四章 影響河道形態之人為因子 第一節 壩堤工程 第二節 道路工程 第五章 結論

    <中文部分>
    中央氣象局(1980-2000):氣候資料年報,中央氣象局。
    內政部(1995):太魯閣國家公園計畫(第一次通盤檢討),內政部。
    內政部營建署(1982):太魯閣國家公園預定區域資源與土地利用初步調查報告,內政部營建署。
    王益崖(1952):臺灣之氣候區,臺灣銀行季刊,5(3)。
    王執明(1991):太魯閣峽谷之變質岩,內政部營建署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
    王執明(1992):太魯閣國家公園地質現象永久觀察站之規劃,內政部營建署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
    王執明、謝玄聰(1989):太魯閣國家公園立霧溪峽谷岩性及岩石成因研究,內政部營建署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
    王鑫(1984):太魯閣國家公園預定區地理、地形及地質景觀,內政部營建署。
    王鑫、李光中(1989):中橫公路道路邊坡的地貌分析(太魯閣段),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防災科技報告78-30號,NSC 78-0414-P002-24B。
    台灣電力公司、財團法人中興工程顧問社(1988):立霧溪溪畔水力發電計畫太魯閣峽谷水流切蝕及河谷沖淤研究報告,台灣電力公司,PDD-HD-2201-7701。
    台灣電力公司、財團法人中興工程顧問社(1988):立霧溪溪畔水力發電計畫景觀維護措施、和平溪引水規劃研究報告,台灣電力公司,PDD-HD-2202-7701。
    台灣電力公司立霧尖峰工程處(1966):立霧尖峰工程竣工報告,台灣電力公司。
    台灣電力公司電源開發處(1982):立霧溪流域水力開發溪畔水力發電計劃可行性及基本設計修訂報告,台灣電力公司PD-170-01。
    石再添、張瑞津、黃朝恩(1980):臺灣島諸流域高度、坡度及相對高度的分析研究,地理學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4:1-24。
    石再添、鄧國雄、張瑞津、黃朝恩、石慶得(1980):台灣地區水庫集水域地形計測分析圖集,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石再添等(1987):臺灣地區十五條河川理論水力蘊藏量及地表逕流係數研究,地理研究叢書第14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交通部觀光局(1978):中部橫貫公路沿線地區觀光遊憩發展綱要計畫,台灣省政府建設廳公共工程局。
    吉村和久等(1996):太魯閣峽谷中石灰岩地帶之石灰華,內政部營建署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
    朱書麟(1952):臺灣之電源,臺灣之電力問題,臺灣研究叢刊第十六種,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何春蓀(1986):臺灣地質概論,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呂勝由(1989):綠-太魯閣國家公園植物資源,內政部營建署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
    李思根、楊貴三、廖秀芬(1990):中部橫貫公路太魯閣至西寶沿線遊憩資源,台灣省立花蓮師範學院學報,3:1-61。
    周憲德、旋子徽、林銘郎(2001):魯丹溪降雨引發土石流之分析,兩岸土石流與洪水災害防治研討會論文集,中華發展基金管理委員會。
    林朝棨(1957):臺灣地形,臺灣省通志稿土地志地理篇,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林銘郎(1992):河谷解壓節理的研究:以太魯閣大理岩峽谷為例,國立臺灣大學土木研究所博士論文。
    林曜松等(1999):立霧溪人工壩體對水域生態影響之研究,內政部營建署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
    花蓮縣文獻委員會(1957):花蓮縣志稿,花蓮縣文獻委員會。
    柯文德、盧承宗(1952):日治時代臺灣之電業,臺灣之電力問題,臺灣研究叢刊第十六種,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洪如江(1979):地工技術在臺灣山崩中之應用,六十八年邊坡穩定與坍方研討會論文專集,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
    洪如江(1991):初等工程地質學大綱,財團法人地工技術研究發展基金會。
    洪如江等(1992):中橫公路岩坡安定科技綜合研究(一),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國科會防災科技報告80-57號,NSC 80-0414-P002-19。
    派特利(1996):太魯閣峽谷地形學之研究,內政部營建署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
    派特利(1998):太魯閣國家公園河階地形之研究,內政部營建署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
    徐世大(1955):臺灣省通志稿經濟志水利篇,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徐美玲、賴建盛(1996):河床地形與防沙壩之空間關係-七家灣溪個案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地理學系地理學報,21:65-82。
    徐鐵良(1955):臺灣之地震,臺灣銀行季刊,7(2)。
    高琇瑩、賴美麗、簡碧蓮(2000):山徑百年,內政部營建署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
    張石角(1985):立霧溪水力發電計劃環境影響評估研究之評述,內政部營建署。
    張石角(1988):太魯閣峽谷階地發展潛力及潛在災害之研究,內政部營建署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
    張石角(1990):太魯閣峽谷地形發育過程的研究,內政部營建署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
    張瑞津(1982):台灣島諸流域的水流等級及水系網比值,地理研究報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8:113-156。
    張瑞津、沈淑敏、滕肇芸(2000):立霧溪流域人工壩堤對地形、地質、地理景觀之影響,內政部營建署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
    張徽正、林啟文、陳勉銘、盧詩丁(1998):臺灣活動斷層概論、五十萬分之一臺灣活動斷層分佈圖說明書,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許民陽(1978):蘇花海岸南澳、和平、立霧三溪沖積扇三角洲之比較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天任、游祥平(1999):太魯閣國家公園立霧溪流域淡水蝦蟹調查計畫,內政部營建署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
    陳正祥(1960):臺灣地誌,敷明產業地理研究所研究報告第94號。
    陳宏宇、謝順隆(1993):太魯閣國家公園崩塌地之調查及處理之研究,內政部營建署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
    陳培源(1987):花蓮太魯閣峽谷地質簡介,台灣北部十條地質實習考察路線沿線地質簡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157-197。
    陳樹群(1999):堰塞湖潰決機制與減災工法研究,中華水土保持學報,30(4)。
    陳翰霖、張瑞津(2001):曾文水庫對河道形態變化的效應,第五屆台灣地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37。
    曾晴賢(1995):太魯閣國家公園砂卡礑溪魚道規劃之研究,內政部營建署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
    游保杉、楊道昌、陳嘉榮(1993):立霧溪流域年平均流量與地文因子關係之研究,台灣水利,41(3):68-76。
    黃煇(1952):臺灣之電力問題,臺灣研究叢刊第十六種,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楊貴三(1992):台灣東部木瓜溪流域的地形學研究,社會科教育學刊,1:1-90。
    經濟部水資會(1973):臺灣各河川輸沙量初步估算,經濟部水資會。
    經濟部水資會、台灣電力公司台灣地區水力普查工作小組(1986):立霧溪水力普查總報告。
    經濟部水資會、台灣電力公司台灣地區水力普查工作小組(1995):台灣地區水力普查報告,經濟部能源委員會。
    經濟部水資源統一規劃委員會(1970-2000):臺灣水文年報。
    經濟部水資源統一規劃委員會(1991):臺灣地區河川月流量記錄,經濟部水資源統一規劃委員會00-H-40,471-499。
    裘林祥(1965):立霧溪流域水力開發之展望(一),台電工程月刊,199:1-6。
    裘林祥(1965):立霧溪流域水力開發之展望(二),台電工程月刊,202:34-36。
    臺灣省公路局(1960):東西橫貫公路工程專輯,臺灣省公路局。
    臺灣省公路局(1989):中橫公路坍方落石災害調查,臺灣省公路局第四區工程處洛韶工務段。
    臺灣省林務局(1992):臺灣省近期防砂壩現況調查報告,農委會補助81農建-9.1-林-26(5)計劃執行報告,行政院農委會。
    齊士崢(1995):立霧溪流域的地形演育,國立臺灣大學地理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劉志學(1989):立霧溪河階之沉積學研究與對比,國立臺灣大學地質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繼湘(1974):臺灣北部大漢溪河流沉積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學院地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蔣丙然(1954):臺灣氣候誌,臺灣研究叢刊第二十六種,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蔡坤良(1995):模糊多屬性決策分析在河川環境保育之應用,國立海洋大學河海工程學系碩士論文。
    鄭元振(1992):地理資訊系統在區域邊坡穩定分析之應用-中橫公路天祥至太魯閣段,國立成功大學礦冶及材料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鄧國雄、高慶珍、許哲明、蔡佩娥(1987):淡水河系下游的河道形態與演育,地理學研究,11:139-169。
    賴建盛(1996):防砂壩對櫻花鉤吻鮭物理棲地影響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地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駱香林(1968):花蓮縣志稿增補大事記,花蓮縣文獻委員會。
    謝敬義(1980):立霧溪流域之地形與地質特性在工程上之意義,台電工程月刊,380:27-35。
    簡桐煙(1978):立霧溪托博闊天然壩的處理經過,台電工程月刊,359:56-66。
    蘇鴻傑(1978):中橫公路沿線植被、景觀之調查與分析,臺灣大學森林學系生態研究室。
    顏清連(1984):立霧溪水力發電計劃環境影響評估研究,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
    顏滄波(1954):關於大南澳片岩的幾個地質問題,台灣省地質調查所彙刊,7:5-7、47-50。
    顧文魁(1983):戰後臺灣地區水力發電工程之開發,中興工程顧問社。
    <外文部份>
    Al-Taiee, Thair M. (1990) The influence of a dam on the downstream degradation of a river bed: case study of the Tigris River. Hydrology in Mountainous Regions, IAHS Publication, 190, 153-60.
    Amaranthus, M.P. et al. (1985) Logging and forest roads related to increased debris slides in southwestern Oregon. Journal of Forestry, 83, 229-233.
    Andrews, E.D. (1986) Downstream effects of flaming gorge reservoir on the green river, Colorado and Utah.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Bulletin, 97, 1012-23.
    Angelaki, V. & Harbor, J.M. (1995) Impacts of flow diversion for small hydroelectric power plants on sediment transport, Physical Geography, 16(5), 432-443.
    Bilby, R.E. et al. (1989) The generation and fate of road-surface sediment in forested watersheds in southwestern Washington. Forest Science, 33(2), 453-468.
    Brooks, K. N. et al. (1991) Hydrology and the management of watersheds. University of Iowa Press, Ames, IA.
    Brunsden, D. and Lin, J-C. (1991) The concept of topographic equilibrium in neotectonic terrains. In: Cosgrove, J. and Jones, M.E. (Editors), Neotectonics and Resources, Bellhaven, London, 409.
    Budhu, M., and Gobin, R. (1994) Instability of sand bars in Grand Canyon, Journal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 120(8), 919-933.
    Budhu, M., and Gobin, R. (1995) Seepage erosion from dam regulated flow - the case of the Glen Canyon dam, Journal of Drainage and Irrigation, 121(1), 22-33.
    Collier, M., Webb, R.H., and Schmidt, J.C. (1996) Dams and rivers:Primer on the downstream effects of dams, US Geological Survey Circular 1126, 94.
    Downs, P.W. & Gregory, K.J. (1991) How integrated is river bain management?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15(3), 299-309.
    Gilbert, G. K. (1914) The transportation of debris by running water: U.S. Geological Survey Professional Paper 86, 263p.
    Hadley, Richard F., and Emmett, William W. (1998) Channel changes downstream from a dam,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Water Resources Association, 34, 629-637.
    Hirsch, Robert M; Walker, John F; Day, J.C.; and Kallio, Raimo. (1990) The influence of man on hydrologic systems, The Geology of North America, O-1:329-55.
    Howard, A.D. (1998) Long profile development of bedrock channels:Interaction of weathering, mass wasting, bed erosion, and sediment transport, Geophysical monograph, 107, 297-319.
    Inbar, M. (1990) Effect of dams on mountainous bedrock rivers, Physical Geography, 11(4), 305-319.
    Juracek, K.E. (1999) Geomorphic effects of overflow dams on the Lower Neosho River, Kansas, U.S. Geological Survey Water-Resources Investigations Report 99-4147.
    Johnson, R. Roy. (1990) Historic changes in vegetation along the Colorado River in the Grand Canyon. In Colorado River Ecology and Dam Management. Washington, D.C.:National Academy Press, 178-205.
    Kesel, Richard H.(1988) The decline in the suspended load of the Lower Mississippi River and its influence on adjacent wetlands. Environmental Geology and Water
    Science, 3, 271-81.
    Montgomery, D.R. & Buffington, J.M. (1997) Channel-reach morphology in mountain drainage basins,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Bulletin, 109(5), 596-611.
    Pickup, A. (1980) Hydrologic and sediment modelling studies in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a major tropical dam project. Earth Surface Processes and Landforms, 5, 61-75.
    Qinghua, Zeng, and Wenhao, Zhou. (1991) Some characteristics of sediment transport in the Lower Yellow River. IAHS Publication, 203, 133-39.
    Satterlund, D.R. and P.W. Adams. (1992) Wildland watershed management. 2nd edition. John Wiley and Sons, Inc. New York.
    Small, R. J. (1989) Geomorphology and Hydrology, Longman, London, 175pp.
    Tinkler, K.J.; & Wohl, E.E. (1998) A primer on bedrock channels. Publication : Rivers over Rock: fluvial process in bedrock channels. Geophysical Monographs. 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 Washington, DC. 107,1-18.
    Walsh, R. (1998) Bedrock streams-An investigation of a small bedrock stream in Kakadu national Park, postgraduate study, School of Geosciences, University of Wollongong, Australia.
    Weaver, W. and D. Hagans. (1996) Sediment treatments and road restoration: protecting and restoring watersheds from sediment-related impacts, 105-134 in The Pacific Rivers Council, Inc, Healing the watershed: a guide to the restoration of watersheds and native fish in the West.
    Werritty, A. (1997) Short-term changes in channel stability, Applied Fluvial Geomorphology for River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edited by C. R. Throne, R.D. hey and M. D. Newson, John Wiley & Sons, 15-46.
    Williams, Garnett P., and Wolman, M. Gordon. (1984) Downstream effects of dams on alluvial rivers. U.S. Geological Survey Professional Paper 1286.
    Wohl, E.E. (1992) Bedrock benches and boulder bars - floods in the Burdekin Gorge of Australia,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Bulletin, 104(6), 770-778.
    Wohl, E.E. (1992) Gradient irregularity in the Herbert Gorge of northeastern Australia, Earth Surface Processes and Landforms, 17(1), 69-84.
    Wohl, E.E. (1993) Bedrock channel incision along Piccaninny Creek, Australia, Journal of Geology, 101(6), 749-761
    Wohl, E. E. (1998) Bedrock channel morphology in relation to erosional processes, Geophysical monograph, 107, 133-151.
    Xu, Jiongxin. (1990)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complex response in river channel adjustment downstream from a reservoir. Earth Surface Processes and Landforms, 15, 43-53.
    Xu, Jiongxin. (1997) Evolution of mid-channel bars in a braided river and complex response to reservoir construction: an Example from the Middle Hanjiang River, China. Earth Surface Processes and Landforms, 22, 953-965.
    <日文部分>
    鈴木喜義(1934):峽の成因について,臺灣時報,176:6。
    西村傳三(1935):臺灣地震史,臺灣時報,188:52~63。
    小笠原美津雄(1936):研海圖幅說明書,臺灣總督府殖產局,第765號。
    川田三郎(1941):臺灣溪の河岸段丘,地理學評論,17。
    村田貞藏、川田三郎(1941):臺灣溪の谷形,地理學評論,17。
    富田芳郎(1972):台灣地形發達史の研究,古今書院。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