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楊凡逸
Young, Fan-i
論文名稱: 唐紹儀與近代中國的政治外交(1882-1938)
Tang Shaoyi and Modern China, 1882-1938
指導教授: 李恩涵
Lee, En-Han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406
中文關鍵詞: 外交史近代史唐紹儀袁世凱南北議和
英文關鍵詞: Diploamtic History, Modern China, Tang Shaoyi, Yuan Shikai, Peace Conference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79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買辦」是中國在鴉片戰前唯一能與洋人打交道的一群中國人。自強運動以來,唐紹儀的叔父唐廷樞在買辦地位舉足輕重,這就為唐紹儀創造東西文化邂逅與碰撞的先天有利條件。再加上唐廷樞與容閎兩人為香港馬禮遜學校的同學關係,唐紹儀因而能獲選為清季第3批留美幼童的其中一名成員。
      唐紹儀在可塑性最強的青少年時期親身體驗西方文化,這對他日後返國辦理外交有著極大的影響,更能清楚掌握當時的國際情勢與西方人的思考邏輯與作風,外交手法也比李鴻章等更具彈性,更能更能體察局勢、有效抓緊時代的脈動,並靈活運用外交手腕,利用當時的國際形勢與列強之間的嫌隙,為中國爭取生存空間。清季的留美幼童當中辦外交最有成就者因而首推唐紹儀莫屬。
      清末民國的內政與外交經常受到列強的干預,正如美國哈佛大學歷史系教授柯偉林所說的:民國時代的對外關係「徹底穿透」(durchdringend)於中國社會的方方面面。唐紹儀所經手的政治交涉乃與列強脫離不了關係,例如辛亥與1919年的兩次南北議和、比國借款案、1918年代表孫中山前赴日本爭取日方援助南方政府、1931年寧粵分裂時尋求列強承認廣州、抗戰初期的對日交涉等。其中在辛亥革命與1919年的兩次南北議和中,唐紹儀曾先後擔任清廷總代表與南方廣州政府代表,他的談判對手不僅限於敵對陣營,他還須與列強打交道,隨時將談判的進展告知外國使節,並探詢列強的態度,此外,唐氏在廣州期間也曾與英美等國的駐穗領事進行交涉,並尋求其幫助,這點我們可由美、英、日等國的外交文書中清楚可見,唐紹儀談判的成敗與否,其中的一項重要因素就在於列強是否願意真誠協助。
      就中國國民黨史而論,唐紹儀長期以來雖一直被譽為黨國元老,但唐氏與孫中山、蔣中正的關係卻十分複雜。唐氏在孫中山過世前幾年附和聯省自治,認為孫氏的理想過於崇高,到最後與他分道揚鑣;至於與蔣中正的關係,1931年發生「湯山事件」時,唐氏支持被蔣氏軟禁的胡漢民,導致蔣氏對唐氏更加不滿,造成他在黨內的不得志;抗戰初期唐氏由香港遷居上海,當時謠傳唐氏可能與日方合作籌組傀儡政權,更是加深蔣氏的疑慮,最後遭到暗殺。唐紹儀是黨國元老,但他在國民黨內的定位究竟為何,亦值得深思。
      唐紹儀身為一位廣東人,有著濃厚的地域意識。我們可以得知唐氏的政治選擇與廣東地域意識脫離不了關係,舉凡由1917年南下護法、1931年寧粵分裂,乃至於1938年不願隨蔣中正等西遷武漢、重慶,都可看出他對非粵籍人士以專制集權排斥粵人深表厭惡。
      民國初年,在北京政府任職的官員中有不少曾受到唐紹儀的提拔,在外交方面,最著名的莫過於顧維鈞與施肇基;在交通方面,唐氏提拔梁士詒等人,形成所謂的「交通系」。這些人在北洋外交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且在名義上仍對唐紹儀予以尊重,在電報中尊稱他為「少川老大」。南京國民政府時期,蔣中正也一度有意聘請唐紹儀為外交顧問。此外,唐紹儀也曾多次對當時中國所面臨的外交問題發表意見,受到中外媒體的重視,所以,唐氏在民國外交界的地位是不能只以「淡出外交圈」來涵蓋一切。總結上述,本研究乃試圖以唐紹儀來呈現近代中國政治外交史上的問題。

    緒 論 1 一、研究動機 1 二、研究回顧 4 三、研究方法 10 四、研究架構 12 第一章 唐紹儀與晚清外交 15 第一節 唐紹儀在朝鮮的外交作為 16 第二節 負責北洋對外交涉 39 第三節 對主權的堅持:中英西藏交涉與中日東三省善後事宜交涉 48 第四節 任職外務部右侍郎期間主持中國路政 68 第五節 整頓海關行政 93 第六節 唐紹儀與清季東北問題 103 第二章 唐紹儀與民國開國前後的政治(1911-1912) 123 第一節 蟄伏復出與出任南北議和清廷總代表 125 一、唐紹儀受命為清廷議和總代表 125 二、南北議和經過的再探討 130 三、袁唐兩人與列強的互動 133 四、唐紹儀請辭議和總代表 143 第二節 唐紹儀之出任中華民國首任國務總理 150 一、清帝退位與南京政府北遷問題 150 二、唐紹儀之就任首任國務總理 156 第三節 袁唐關係的生變 162 一、比國借款案 162 二、王芝祥督直案 184 第三章 唐紹儀與民初南北政治(1916-1925) 195 前言 195 第一節 聲討袁世凱的帝制運動 196 第二節 拒絕出任外交總長 201 一、唐紹儀的躊躇觀望 201 二、北方軍人的杯葛 206 三、各界對唐紹儀請辭外長職的反應 211 第三節 與孫中山南下護法 215 一、響應護法、拒絕出長財政 217 二、代表軍政府訪問日本 228 第四節 唐紹儀與1919年上海南北議和 236 一、南北議和召開前夕的國內外局勢 236 二、唐紹儀被任命為南方總代表 241 三、唐紹儀在南北議和召開前的外交運作 242 四、唐紹儀在南北議和過程中的作為 246 五、唐紹儀在南北議和破裂後的作為 262 六、各界對於議和破裂的反應 269 第五節 1920-1925年南北政局的變化與唐紹儀的淡出政壇 272 一、拒絕出任廣州「中華民國政府」財政總長 272 二、婉拒黎元洪的邀請出任國務總理 277 三、反對中央集權、支持聯省自治 278 (一)脫離法統的框架、探求新的政治秩序 278 (二)公開支持聯省自治 283 四、拒絕出任北京臨時政府外長、不願出席善後會議 287 五、唐紹儀在孫中山過世後的政治活動 290 六、對外交問題的看法 291 小結 293 第四章 唐紹儀在1930年代的政治抉擇(1931-1938) 295 第一節 從反蔣到附蔣 296 一、寧粵分裂前後的反蔣抗日活動 296 二、在中山縣長任內與陳濟棠的衝突 328 第二節 「七七」事變以後的對日態度及遭受暗殺 337 一、依違於日蔣之間 340 二、不願參與華中臨時政府 350 三、「土肥原機關」的工作 354 四、唐紹儀的遇刺 358 五、各界對於唐紹儀遇刺的討論 362 結 論 367 徵引書目 375

    中文部分
    (一)檔案、資料:
    1.《上諭檔》,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2.《軍機處檔摺件》,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3.《宮中檔光緒朝奏摺》,第24輯、26輯,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民國64年。
    4.《華案》,首爾:國立首爾大學奎章閣藏。
    5.《蔣中正總統檔案》,臺北:國史館藏。
    〈文物圖書〉,稿本,民國20, 24年。
    〈特交文電〉,日寇侵略,民國20, 27年。
    〈特交文電〉,對美關係,民國17年。
    〈特交檔案〉,一般資料,民國20, 22, 23, 24, 27, 29年。
    〈特交檔案〉,分類資料-中日戰爭,民國27年。
    〈籌筆〉,統一時期,民國20, 23年。
    〈籌筆〉,抗戰時期,民國27年。
    6.丁賢俊、喻作鳳編,《伍廷芳集》,下冊,北京:中華書局,1993。
    7.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編,《辛亥革命在上海史料選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8.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海防檔》,戊,鐵路(一),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46年。
    9.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藏,清朝政府外務部《外交檔案》。
    10.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藏,北京政府《外交檔案》。
    11.中央檔案館、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吉林省社會科學院編,《汪偽政權》,北京:中華書局,2004。
    12.中國史學會編,《辛亥革命》,第8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13.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中山大學歷史系孫中山研究室、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室編,《孫中山全集》,第4卷,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第2版。
    14.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資料編輯組編,〈孔祥熙致唐紹儀密函〉,《近代史資料》,總74期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7月),頁278-279。
    15.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資料編輯組編,〈唐紹儀發電稿(1919-1920)〉,《近代史資料》,總51期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年3月),頁122-201。
    16.中國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資料編輯組編,《一九一九年南北議和資料》,北京:中華書局,1962。
    17.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編,《革命文獻》,第7輯、35輯、48輯、49輯、50輯,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民國42-78年。
    18.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光緒朝上諭檔》,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
    19.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光緒朝硃批奏摺》,北京:中華書局,1995-1996。
    20.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匯編》,第2輯、3輯、4輯、5輯,南京臨時政府,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
    21.中華民國史事紀要編委會,《中華民國史事紀要》,臺北: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民國60年-。
    22.日本防衛廳防衛研修所戰史室編,桂明譯,《初期陸軍作戰(二):華中華南作戰及對華戰略之轉變》,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民國76年。
    23.天津市歷史博物館藏,《北洋軍閥史料》,黎元洪卷,第1, 11冊,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
    24.王光祈編,《西藏外交文件》,臺北:臺灣學生影印本,民國62年。
    25.王光祈譯,《新譯英國政府刊布中國革命藍皮書─辛亥革命與列强態度》,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民國57年影印初版。
    26.王彥威纂輯、王亮編、王敬立校,《清季外交史料》,第6冊,臺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民國52年。
    27.北平故宮博物院編,《清光緒朝中日交涉史料》,臺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民國59年。
    28.吳廷燮,《合肥執政年譜》,卷上,臺北:文星書局影印本,民國51年。
    29.李希泌、曾業英、徐輝琪編,《護國運動資料選編》,北京:中華書局,1984。
    30.李岳瑞纂、椿祺繕,《瞿鴻禨列傳》,傳稿6424號,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31.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政協湖北省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湖北軍政府文獻資料匯編》,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86。
    32.亞細亞問題研究所、舊韓國外交文書編纂委員會編,《舊韓國外交文書》,第8卷,清案,首爾:高麗大學校出版部,1965。
    33.查建瑜編,《國民黨改組派資料選編》,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34.段雲章,《孫文與日本史事編年》,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6。
    35.胡濱譯,《英國藍皮書有關辛亥革命資料選譯》,上冊,北京:中華書局,1984。
    36.財政科學研究所、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民國外債檔案史料》,第1卷,北京:檔案出版社,1990。
    37.高素蘭編,《蔣中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第5冊、11冊、12冊,臺北:國史館,民國93年。
    38.勒德洪等奉敕撰,《大清德宗景(光緒)皇帝實錄》,卷8,臺北:臺灣華文書局,民國五十三年。
    39.國父全集編輯委員會編,《國父全集》,第4冊、5冊,臺北:近代中國出版社,民國78年。
    40.張國淦編著,《辛亥革命史料》,上海:龍門聯合書局,1958。
    41.章開沅等編,《辛亥革命史資料新編》,第1冊、2冊 ,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
    42.陳旭麓、顧廷龍、江熙編,《甲午中日戰爭》,下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43.陳旭麓、顧廷龍、汪熙編,《辛亥革命前後─盛宣懷檔案資料選輯之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44.郭廷以、李毓澍等編,《清季中日韓關係史料》,第5卷、8卷,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61年。
    45.陳紅民編,《胡漢民未刊往來函電稿》,第10冊、11冊,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46.彭明編,《中國現代史資料選輯》,第1冊、4冊,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7-1989。
    47.程道德等編,《中華民國外交史資料選編(一)(1911-1919)》,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988。
    48.黃季陸主編,《護國軍紀事》,共4冊,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民國72年4月再版。
    49.黃美真、郝盛潮主編,《中華民國史事件人物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50.楊德麟編,《西藏大事記》,臺北:蒙藏委員會,民國44年。
    51.經莉編,《(民國)南北議和會議卷宗集成》,第4冊,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2004。
    52.蔣廷黻,《近代中國外交史資料輯要》,中卷,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52年。
    (二)文集、回憶錄:
    1. 伍廷芳,《伍先生(秩庸)公牘》,臺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民國50年。
    2. 吳玉章,《吳玉章回憶錄》,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78。
    3. 岑學呂,《三水梁燕孫先生年譜》,臺北:文星書店影印本,民國51年。
    4. 杜春和編,《張國淦文集》,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
    5. 李鴻章,《李文忠公電稿》,臺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民國51年。
    6. 沈祖憲、吳闔生編,《容庵弟子記》,臺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民國55年。
    7. 沈祖憲輯錄,沈雲龍主編,《養壽園電稿》,第1冊,臺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民國55年。
    8. 保羅‧S‧芮恩施(Paul S. Reinsch)著,李抱宏、盛震溯譯,《一個美國外交官使華記》,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
    9. 唐振楚編,《國父書信選集》,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67年。
    10.唐寶瑢,〈我的父親唐紹儀〉,《中山文史》,總第11輯 (中山:廣東省中山市政協委員會《中山文史》編輯委員會,1987年4月),頁14-27。
    11.章炳麟,《太炎先生自定年譜》,香港:龍門書店,1965。
    12.張謇研究中心、南通市圖書館編,《張謇全集》,第1卷,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4。
    13.陶希聖,《潮流與點滴》,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53年。
    14.陳恭澍,《藍衣社內幕》,上海:國民新聞,民國32年。
    15.森島守人著,趙連泰譯,《陰謀‧暗殺‧軍刀-一個外交官的回憶》,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0。
    16.程一鳴,《程一鳴回憶錄》,北京:群眾出版社,1981。
    17.馮自由,《革命逸史》,第2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42年。
    18.黃遠庸,《遠生遺著》,卷1,臺北:文星書店影印本,民國51年。
    19.鄒嘉來,《儀若日記》,光緒31-33年,微縮資料,東洋文庫圖書部複寫室藏。
    20.鄒魯,《回顧錄》,上冊,臺北:獨立出版社,民國40年。
    21.葉恭綽,〈一九一九年南北議和之經過及其內幕〉,《文史資料選輯》,第26輯 (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62年6月),頁32-71。
    22.榮赫鵬(Francis Younghusband)著,孫煦初譯,《英國侵略西藏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民國62年。
    23.戴季陶,《戴天仇文集》,臺北:文星書局影印本,民國51年。
    24.劉大年主編,《孫中山書信手迹選》,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
    25.瀨江濁物,《吳佩孚正傳》,臺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民國56年。
    26.顧維鈞(V. K. Wellington Koo)訪問紀錄,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譯,《顧維鈞回憶錄》,第1分冊,北京:中華書局,1983。
    27.龔德柏,《龔德柏回憶錄-鐵筆論政書生色》,上冊,臺北:龍文出版社,民國90年重印。
    (三)報紙、雜誌:
    1. 《大公報》(長沙)。
    2. 《中央日報》(南京、漢口)。
    3. 《民立報》。
    4. 《民國日報》(上海)。
    5. 《申報》(上海)。
    6. 《東方雜誌》(上海:商務印書館)。
    7. 《軍政府公報》。
    8. 《時報》(上海)。
    9. 《晨報》(北京)。
    10.《盛京時報》(瀋陽)。
    11.《順天時報》(北京)。
    12.《臺灣日日新報》。
    13.《廣州民國日報》。
    14. 北京政府編,《政府公報》,臺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民國60年。
    15. 南京臨時政府公局編,《臨時政府公報》,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影印本,民國57年。
    (四)工具書:
    1. 石源華編,《中華民國外交史辭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2. 郭廷以,《近代中國史事日誌》,第2冊,臺北:正中書局,民國52年。
    3. 郭廷以,《中華民國史事日誌》,第1冊、3冊,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68年。
    (五)專著:
    1. 丁賢俊、喻作鳳,《伍廷芳評傳》,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 今井清一著,楊孝臣、郎唯成、楊樹人譯,《日本近現代史》,第2卷,北京:商務印書館,1992。
    3. 王克文,《汪精衛‧國民黨‧南京政權》,臺北:國史館,民國90年。
    4. 王忠和,《項城袁氏家傳》,北京:百花文藝出版社,2007。
    5. 王芸生,《六十年來中國與日本》,北京:三聯書店重印,1980-1982。
    6. 王信忠,《中日甲午戰爭之外交背景》,臺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民國53年。
    7. 王曾才,《中英外交史論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68年。
    8. 王綱領,《民初列強對華貸款之聯合控制-兩次善後大借款之研究》,臺北:東吳大學,民國71年。
    9. 王銘鋆,《軍統和中統秘史》,海口:海南出版社,2002。
    10.王靜芝,《中華民國建國史話》,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民國73年。
    11.王璽,《中英開平礦權交涉》,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專刊之6,民國67年。
    12.古屋奎二編,中央日報譯,《蔣總統祕錄》,第11冊,臺北:中央日報社,民國67年。
    13.石源華,《中華民國外交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4.石源華編,《中國十外交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5.白蕉,《袁世凱與中華民國》,臺北:文星書店影印本,民國51年。
    16.朱立熙,《韓國史:悲劇的循環與宿命》,臺北:三民書局,民國97年11月增訂二版。
    17.朱宗震,《真假共和:中國憲政實驗的臺前幕後》,上冊,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
    18.江紹貞,《戴笠和軍統》,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19.米慶余,《日本近代外交史》,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88。
    20.余子道、曹振威、石源華、張云,《汪偽政權全史》,上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1.吳心伯,《金元外交與列強在中國(1909-1913)》,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7。
    22.吳東才,《走近現代名人的後代》,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
    23.吳東之編,《中國外交史:中華民國時期(1911-1949)》,第2冊,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
    24.吳相湘,《第二次中日戰爭史》,上冊,臺北:綜合月刊社,民國62年。
    25.吳相湘編,《中國現代史叢刊》,第6冊,臺北:文星書店,民國53年。
    26.吳振漢,《國民政府時期的地方派系意識》,臺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國81年。
    27.吳翎君,《美國與中國政治(1917-1928)》,臺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84年。
    28.呂芳上,《朱執信與中國革命》,臺北:東吳大學,民國67年。
    29.呂芳上,《革命之再起-中國國民黨改組前對新思潮的回應(1914-1924)》,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專刊之57,民國88年,初版二刷。
    30.呂秋文,《中英西藏交涉始末》,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63年。
    31.李吉奎,《梁士詒》,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5。
    32.李守孔,《國民革命史》,臺北:中華民國各界紀念國父百年誕辰籌備委員會,民國54年。
    33.李恩涵,《北伐前後的「革命外交」(1925-1931)》,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專刊之69,民國82年。
    34.李恩涵,《近代中國外交史事新研》,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93年。
    35.李恩涵,《近代中國史事研究論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1年。
    36.李國祁,《中山先生與德國》,臺北:臺灣書店,民國92年。
    37.李國祁,《中國早期的鐵路經營》,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專刊之3,民國50年。
    38.李國祁,《民國史論集》,臺北:南天書局,民國79年。
    39.李雲漢,《中山先生與日本》,臺北:臺灣書店,民國91年。
    40.李新、李宗一編,《中華民國史》,第2編第2卷 (1916-1920),北京:中華書局,1987。
    41.李達嘉,《民國初年的聯省自治運動》,臺北:弘文館出版社,民國75年。
    42.李劍農,《中國近百年政治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4年3月臺17版。
    43.沈雲龍,《徐世昌評傳》,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68年。
    44.沈雲龍,《黎元洪評傳》,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專刊之7,民國52年。
    45.肖自力,《陳濟棠》,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2。
    46.周聿峨、陳紅民,《胡漢民》,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4。
    47.尚克強、劉海岩編,《天津租界社會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
    48.林明德,《日本近代史》,臺北:三民書局,民國85年。
    49.林明德,《近代中日關係史》,臺北:三民書局,民國83年,初版二刷。
    50.林明德,《袁世凱與朝鮮》,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專刊之26,民國59年。
    51.林能士,《經費問題與護法運動(1917-1923)》,臺北:大學搖籃出版社,民國84年。
    52.林桶法,《民國八年之南北議和》,臺北:南天書局,民國79年。
    53.金沖及、胡繩武,《辛亥革命史稿》,第3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54.俞辛焞,《辛亥革命時期中日外交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55.姚崧齡,《芮恩施使華紀要》,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60年。
    56.胡平生,《民國初期的復辟派》,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民國74年。
    57.胡平生,《梁蔡師生與護國之役》,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民國65年。
    58.胡春惠,《民初的地方主義與聯省自治》,臺北:正中書局,民國72年。
    59.茅海建,《戊戌變法史事考》,北京:三聯書店,2005。
    60.唐啟華,《北京政府與國際聯盟(1919-1928)》,臺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87年。
    61.唐德剛,《袁氏當國》,臺北:遠流出版社,民國91年。
    62.珠海市政協、暨南大學歷史系(編),《唐紹儀研究論文集》,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89。
    63.馬振犢,《國民黨特務活動史》,北京:九州出版社,2008。
    64.馬陵合,《清末民初鐵路外債觀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
    65.馬陵合,《晚清外債史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
    66.張天任,《寧粵分裂之研究—民國二十年至二十一年》,中壢:宏泰出版社,民國81年。
    67.崔丕,《近代東北亞國際關係史研究》,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2。
    68.張玉法,《中國現代化的區域研究:山東省,1860-1916》,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專刊之43,民國71年。
    69.張玉法,《中國現代史》,臺北:東華書局,民國90年。
    70.張玉法,《中國現代政治史論》,臺北:東華書局,民國91年11月增訂初版。
    71.張玉法,《中華民國史稿》,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90年。
    72.張玉法,《民國初年的政黨》,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專刊之49,民國91年再版。
    73.張玉法,《辛亥革命史論》,臺北:三民書局,民國82年。
    74.張玉法,《近代中國民主政治發展史》,臺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87年。
    75.張玉法編,《中國現代史論集》,第3輯、4輯、7輯、8輯,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76年2月第3次印行。
    76.張朴民,《北洋政府國務總理列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3年。
    77.張忠紱,《中華民國外交史》,第1冊,臺北:正中書局,民國50年。
    78.張朋園,《梁啟超與民國政治》,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專刊之90,民國95年。
    79.張雲樵,《伍廷芳與清末政治改革》,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76年。
    80.張華騰,《袁世凱與近代名流》,北京:新華出版社,2003。
    81.張華騰,《北洋集團崛起研究(1895-1911)》,北京:中華書局,2009。
    82.張煥宗,《唐紹儀與清末民國政府》,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83.張瑞德,《中國近代鐵路事業管理的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專刊之63,民國80年。
    84.張憲文等,《中華民國史》,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
    85.張憲文編,《中華民國史綱》,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
    86.張曉輝、蘇苑,《唐紹儀傳》,珠海:珠海出版社,2004。
    87.張禮恆,《從西方到東方:伍廷芳與中國近代社會的演進》,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
    88.教育部編,《中華民國建國史》,第1篇,革命開國(二),臺北:國立編譯館,民國74年。
    89.章伯鋒,《皖系軍閥與日本》,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90.章君穀,《杜月笙傳》,第3冊,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66年。
    91.章開沅、林增平編,《辛亥革命史》,下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92.莫世祥,《護法運動史》,臺北:稻禾出版社,民國80年。
    93.莫建來,《皖系軍閥統治史稿》,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
    94.許育銘,《汪兆銘與國民政府:1931至1936年對日問題下的政治變動》,臺北:國史館,民國88年。
    95.陳三井,《華工與歐戰》,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專刊之52,民國94年1版2刷。
    96.陳三井,《中國躍向世界舞臺-從參加歐戰到出席巴黎和會》,臺北:秀威資訊,民國97年。
    97.陶文釗,《中美關係史(1911-1950)》,重慶:重慶出版社,1993。
    98.陳存恭,《列強對中國的軍火禁運(民國八年-十八年)》,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專刊之47,民國72年。
    99.陳錫祺主編,《孫中山年譜長編》,上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00.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6。
    101.陳紅民,《函電裡的人際關係與政治:讀哈佛-燕京圖書館藏「胡漢民往來函電稿」》,北京:三聯書店,2003。
    102.陳欽國,《護法運動-軍政府時期之軍政研究(1917-1921)》,臺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叢刊之14,民國73年。
    103.陶菊隱,《六君子傳》,臺北:文海出版社,民國70年。
    104.陶菊隱,《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第1冊、6冊,北京:三聯書店,1957-1958。
    105.陳進金,《地方實力派與中原大戰》,臺北:國史館,民國91年。
    106.陳詩啟,《從明代官手工業到中國近代海關史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4。
    107.陳豐祥,《近代日本的大陸政策》,臺北:金禾出版社,民國81年。
    108.喬萬尼‧阿瑞吉(Giovanni Arrighi)、貝弗里‧J‧西爾弗(Beverly J. Silver)等著,王宇潔譯,《現代世界體系的混沌與治理》,北京:三聯書店,2003。
    109.復旦大學《沙俄侵華史》編寫組,《沙俄侵華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110.曾鯤化,《中國鐵路史》,中冊,臺北:廣文書局影印本,民國61年。
    111.程時敦,《清末民初外人侵我西藏史》,臺北:蒙藏委員會,民國43年。
    112.黃友嵐,《抗日戰爭時期的「和平」運動》,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8。
    113.黃文德,《非政府組織與國際合作在中國:華洋義賑會之研究》,臺北:秀威資訊,民國93年。
    114.黃宇和,《中山先生與英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民國94年。
    115.黃定天,《東北亞國際關係史》,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9。
    116.馮明珠,《近代中英西藏交涉與川藏邊情-從廓爾喀之役到華盛頓會議》,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民國85年。
    117.楊凡逸,《美日「帕奈號」(U. S. S. Panay)事件與中美關係(1937-1938)》,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史學叢書之11,民國91年。
    118.楊公素,《晚清外交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
    119.楊天石,《找尋真實的蔣介石-蔣介石日記解讀》,香港:三聯書店,2008。
    120.楊天石,《蔣氏秘檔與蔣介石真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
    121.楊幼炯,《中國政黨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68年。
    122.楊者聖,《特工王戴笠》,臺北:新銳出版社,民國83年。
    123.經盛鴻,《民國暗殺要案》,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9。
    124.管美蓉,《吳景濂與民初國會》,臺北:國史館,民國84年。
    125.趙長天,《孤獨的外來者-大清海關總稅務司赫德》,上海:文匯出版社,2003。
    126.趙榮芳,《唐紹儀的一生》,中山:中山市地方志總編室,1988。
    127.劉厚生,《張謇傳記》,香港:龍門書店,1965。
    128.劉彥,《歐戰期間中日交涉史》,臺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民國72年。
    129.劉紹唐編,《民國人物小傳》,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64年。
    130.劉維開,《國難期間應變圖存問題之研究-從九一八到七七》,臺北:國史館,民國84年。
    131.蔣永敬,《抗戰史論》,臺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84年。
    132.蔣永敬,《胡漢民先生年譜》,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67年。
    133.蔡德金,《汪精衛評傳》,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
    134.謝彬,《民國政黨史》,臺北:文星書局影印本,民國51年。
    135.藤井志津枝(傅琪貽),《誘和:日本對華諜報工作》,臺北:文英堂,民國86年。
    136.蘇全有,《清末郵傳部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5。
    137.蘇智良、張華騰、邵雍主編,《袁世凱與北洋軍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38.竇坤,《莫理循與清末民初的中國》,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139.顧敦鍒,《中國議會史》,臺中:東海大學,民國51年。
    140.羅家倫主編,《國父年譜》,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民國83年第4次增訂。
    (六)期刊論文:
    1. 「唐紹儀」,〈民國名人小傳(一)〉,《傳記文學》,第22卷第4期 (臺北:傳記文學雜誌社,民國62年4月),頁5。
    2. 大畑篤四郎著,吳文星譯,〈辛亥革命與日本之因應〉,《近代中國》,第36期 (臺北:近代中國雜誌社,民國72年8月),頁25-35。
    3. 川島真,〈民國廣東政府的外交-從外交來看之廣東政府論〉,見王建朗、欒景河編,《近代中國、東亞與世界》,下冊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頁705-720。
    4. 王曾才,〈英國與辛亥革命〉,見王曾才,《中英外交史論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68年),頁227-250。
    5. 王開節,〈唐紹儀傳〉,《國史館館刊》,復刊第4期 (臺北:國史館,民國77年6月),頁211-214。
    6. 王綱領,〈唐紹儀傳〉,《近代中國》,第89期 (臺北:近代中國雜誌社,民國81年6月),頁229-236。
    7. 王樹槐,〈國會問題與南北和會〉,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中華民國初期歷史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73年),頁335-361。
    8. 石建國,〈唐紹儀:從外交舞台走向開國總理〉,《世界知識》,2007年22期 (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7年11月),頁60-61。
    9. 石順淵,〈唐紹儀在滬遇害經過和各方的反應〉,見上海市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上海文史資料存稿匯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頁128-134。
    10.朱東安,〈評載灃驅袁〉,見蘇智良、張華騰、邵雍主編,《袁世凱與北洋軍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頁166-181。
    11.朱英,〈唐紹儀與辛亥南北議和〉,見珠海市政協、暨南大學歷史系編,《唐紹儀研究論文集》(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89),頁133-148。
    12.吳文星,〈鄭家屯事件之探討〉,《臺灣師大歷史學報》,第9期 (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民國70年5月),頁283-302。
    13.呂芳上,〈尋求新的革命策略-國民黨廣州時期的發展(1917-1927)〉,《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2期,上冊 (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82年6月),頁297-324。
    14.呂芳上,〈抗戰前的中央與地方-以蔣介石先生與廣東陳濟棠關係為例的探討(1929-1936)〉,《近代中國》,第144期 (臺北:近代中國雜誌社,民國90年8月),頁170-198。
    15.李恩涵,〈中英廣九鐵路路權交涉〉,《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1期 (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民國62年1月),頁139-172。
    16.李恩涵,〈中國近代之收回鐵路利權運動(1904-1911)〉,《中國現代史專題研究報告》,第2輯 (臺北: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民國61年),頁1-33。
    17.李恩涵,〈伍朝樞的外交事業〉,見李恩涵,《近代中國外交史事新研》(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93年),頁342-366。
    18.李恩涵,〈南方軍政府的外交行政機構(1911-1925)〉,見李恩涵,《近代中國外交史事新研》(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93年),頁221-232。
    19.李恩涵,〈南方軍政府時期的外交(1911-1925)〉,見李恩涵,《近代中國外交史事新研》(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93年),頁189-220。
    20.李恩涵,〈唐紹儀與晚清外交〉,《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4期,上冊 (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62年5月),頁53-126。
    21.李恩涵,〈陳友仁與二○年代的「革命外交」〉,見李恩涵,《近代中國外交史事新研》(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93年),頁237-263。
    22.李恩涵,〈顧維鈞與中國近現代外交〉,見李恩涵,《近代中國外交史事新研》(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93年),頁233-236。
    23.李國祁,〈自強運動時期李鴻章的外交謀略與政策〉,《清季自強運動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76年),頁235-260。
    24.李晶,〈唐紹儀1908年的日美之行〉,見珠海市政協、暨南大學歷史系編,《唐紹儀研究論文集》(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89),頁70-86。
    25.李雲漢,〈中山先生護法時期的對美外交(1917-1923)〉,見張玉法編,《中國現代史論集》,第7輯 (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71年),頁213-248。
    26.汪烈九,〈大節不虧的民國總理唐紹儀〉,《文史春秋》,2008年第4期 (南寧:廣西政協辦會廳,2008年4月),頁55-60。
    27.沈雲龍,〈廣州非常會議的分裂與寧粵四全代會的合作〉,見張玉法編,《中國現代史論集》,第8集 (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71年),頁127-152。
    28.沈醉,〈唐紹儀之死〉,《文史資料選輯》,第9輯 (總109輯)(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7年5月),頁212-218。
    29.沈錦鋒、唐仕進,〈唐紹儀與中山「模範縣」〉,見珠海市政協、暨南大學歷史系編,《唐紹儀研究論文集》(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89),頁288-308。
    30.來新夏,〈唐紹儀之死〉,見來新夏,《邃谷談往》(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9),頁32-34。
    31.周燕芳,〈陳友仁〉,見石源華編,《中國十外交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頁336-366。
    32.林明德,〈日俄戰爭後日本勢力在東北的擴張〉,《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1期 (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81年6月),頁491-520。
    33.林明德,〈民初日本對華政策之探討(1911-1915)〉,《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4期,下冊 (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63年),頁413-459。
    34.林斌,〈唐紹儀晚節不終〉,《暢流》,第37卷第7期 (臺北:暢流出版社,民國57年6月),頁12-14。
    35.林維東,〈閒話唐紹儀〉,《中外雜誌》,第38卷第6期 (臺北:中外雜誌社,民國74年12月),頁19。
    36.金以林,〈從汪、胡聯手到蔣、汪合作-以1931年寧粵上海和談為中心〉,《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1期 (總第139期)(北京:近代史研究雜誌社,2004年1月),頁193-237。
    37.金以林,〈蔣介石的第二次下野與再起〉,《歷史研究》,2006年第2期 (總第300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2006年4月),頁23-40。
    38.邵銘煌,〈孔祥熙與抗戰初期的謀和試探〉,見慶祝抗戰勝利五十週年兩岸學術研討會籌備委員會編,《慶祝抗戰勝利五十週年兩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 (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85年),頁103-133。
    39.邵銘煌,〈戰端一起 絕不妥協:蔣中正委員長之和戰立場〉,見《抗戰勝利與臺灣光復六十週年紀念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上冊 (臺北:中國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黨史館,2005年10月29-30日),頁53-66。
    40.柯偉林(William C. Kirby)著、魏力譯、陳意新校,〈中國的國際化:民國時代的對外關係〉,《二十一世紀雙月刊》,1997年12月號 (總44期)(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1997年12月),頁33-46。
    41.段雲章,〈論一九一九年南北議和〉,《近代史研究》,1984年第1期 (總第19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年1月),頁197-218。
    42.胡繩武,〈試論唐紹儀內閣的組成〉,見珠海市政協、暨南大學歷史系編,《唐紹儀研究論文集》(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89),頁149-173。
    43.唐有淦、唐觀挺,〈唐紹儀主政中山縣期間的幾件事〉,《文史資料選輯》,第13輯 (總113輯)(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7年12月),頁162-168。
    44.夏茂粹,〈唐紹儀死因及晚節問題再探〉,見珠海市政協、暨南大學歷史系編,《唐紹儀研究論文集》(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89),頁327-339。
    45.夏茂粹、蔡鴻源,〈唐紹儀死因及晚節問題辨析〉,《學術月刊》,1988年第7期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7月),頁77-79。
    46.夏敬觀,〈唐紹儀傳〉,《國史館館刊》,第1卷第2期 (香港:龍門書店影印本,1966),頁79-80。
    47.孫彩霞,〈護法軍政府改組的幾個問題〉,見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史研究室、四川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編,《一九一○年代的中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頁115-130。
    48.徐炳憲,〈段祺瑞的三次組閣〉,見張玉法編,《中國現代史論集》,第5輯 (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69年),頁169-216。
    49.張北根,〈英國與1919年的中國南北議和〉,《歷史檔案》,2002年第1期 (總85期)(北京:《歷史檔案》雜誌社,2002年2月),頁115-120。
    50.張玉法,〈外人與辛亥革命〉,《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期,上冊 (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61年7月),頁89-116。
    51.張玉法,〈民國初年的內閣〉,《復興崗學報》,第14期 (臺北:政工幹部學校,民國65年4月),頁113-139。
    52.張玉法,〈辛亥革命時期的南北問題〉,《辛亥革命史論》(臺北:三民書局,民國82年),頁473-508。
    53.張玉法,〈袁世凱的仕宦階梯(1881-1911)〉,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近代中國歷史人物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82年6月),頁29-63。
    54.張玉法,〈清季山東地區的中外交涉〉,《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9期 (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69年7月),頁115-139。
    55.張華騰,〈袁世凱與唐紹儀〉,見張華騰,《袁世凱與近代名流》(北京:新華出版社,2003),頁112-131。
    56.張曉輝,〈抗戰初期的形勢與唐紹儀〉,見珠海市政協、暨南大學歷史系編,《唐紹儀研究論文集》(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89),頁309-326。
    57.張曉輝,〈唐紹儀、孫中山的政歧和私誼〉,見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編,《紀念孫中山誕辰14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卷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頁1014-1027。
    58.張曉輝,〈唐紹儀死因種種〉,《檔案與歷史》,1988年第4期 (總第14期)(上海:上海市檔案館《檔案與歷史》編輯部,1988年12月),頁88-92。
    59.章微寒,〈戴笠與「軍統局」〉,《浙江文史資料選輯》,第23輯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12月),頁79-151。
    60.莊吉發,〈財政與邊政:清季東北邊防經費的籌措〉,見莊吉發,《清史論集》,第13冊 (臺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國93年),頁247-263。
    61.連心豪,〈唐紹儀與中山港無稅口岸〉,《歷史教學》,1994年第6期 (總第367期)(天津:歷史教學社,1994年6月),頁15-18。
    62.陳三井,〈法國與辛亥革命〉,《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期 (民國60年6月),頁237-256。
    63.陸丹林、黎照寰、孟和,〈《唐紹儀生平二三事》補正三則〉,《廣東文史資料》,第8輯 (廣州: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廣東省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1963年6月),頁178-188。
    64.陶文釗,〈日美在中國東北的爭奪〉,《第三屆近百年中日關係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85年),頁155-178。
    65.郭存孝,〈唐紹儀及其「共樂園」〉,《民國春秋》,1998年第3期 (總第69期)(南京:《民國春秋》編輯部,1998年5月),頁44-46。
    66.陳紅民,〈胡漢民‧西南政權與廣東實力派(1932-1936)〉,《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37卷1期 (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年1月),頁19-27。
    67.陳紅民,〈晚清外交的另一種困境:以1887年朝鮮遣使事件為中心的研究〉,《歷史研究》,2008年第2期 (總312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2008年4月),頁119-131。
    68.程十里,〈陳濟棠製造縣兵鬧餉事逼走唐紹儀並略談中山縣兵的始末〉,《中山文史》,第1至3輯選刊 (1961-1965)(中山:廣東省中山市政協《中山文史》編輯委員會,1989年5月重印),頁49-51。
    69.程為坤,〈從《莫理循書信集》看有關唐紹儀的幾個問題〉,見珠海市政協、暨南大學歷史系編,《唐紹儀研究論文集》(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89),頁98-118。
    70.黃珍德,〈與港澳商戰的幻滅-中山港無稅口岸的籌建和夭折〉,《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7卷第5期 (總第209期)(廣州:中山大學學報編輯部,2007年9月),頁58-62。
    71.楊天石,〈九一八事變後的蔣介石-讀蔣介石〈日記類抄〉〉,中國近代史學會、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編,《慶祝抗戰勝利五十週年兩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 (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85年),頁20-37。
    72.楊天石,〈在華經濟利益與辛亥革命時期英國的對華政策〉,《近代中國》,第145期 (臺北:近代中國雜誌社,民國90年10月),頁180-196。
    73.楊天石,〈約法之爭與蔣介石軟禁胡漢民事件〉,見楊天石,《蔣氏秘檔與蔣介石真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頁280-302。
    74.碩巴(R. Keith Schoppa)著,劉汝錫譯,〈省與國:浙江省的自治運動(1917-1927)〉,見張玉法編,《中國現代史論集》,第5輯 (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69年),頁353-374。
    75.劉道平,〈唐紹儀被刺案始末記〉,《藝文誌》,第68期 (臺北:藝文誌社,民國60年5月),頁46-47。
    76.鄭則民,〈唐紹儀〉,見李新、孫思白,《民國人物傳》,第1卷 (北京:中華書局,1978),頁126-130。
    77.鄧勤臣著,藍信義譯,〈英國對中國辛亥革命的態度〉,見中華民國建國史討論集編輯委員會編輯,《中華民國建國史討論集-辛亥革命史》,第1冊 (臺北:中華民國建國史討論集編輯委員會,民國70年),頁231-250。
    78.鄭會欣,〈唐紹儀被日蔣爭奪及被刺經過〉,《文史資料選輯》,第13輯 (總113輯)(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7年12月),頁169-175。
    79.鄭魯,〈中山縣訓政實施委員會和「模範縣」〉,《中山文史》,第1至3輯選刊 (1961-1965)(中山:廣東省中山市政協《中山文史》編輯委員會,1989年5月重印),頁46-48。
    80.賴澤涵,〈廣州革命政府的建立(1917-1926)〉,見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編,《中國近代現代史論集》,第24編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5年),頁71-116。
    81.謝諾(Jean Chesneaux)著,張瑞德譯,〈聯省自治運動(1920-1923)〉,見張玉法編,《中國現代史論集》,第5輯 (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69年),頁315-352。
    82.羅志淵,〈論施政五十天的唐內閣〉,《政治學報》(臺北:中國政治學會,民國60年),頁115-139。
    83.羅翼群,〈唐紹儀生平的概述〉,《廣東文史資料》,第13輯 (廣州: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廣東省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1964年6月),頁91-109。
    84.蘇苑,〈唐紹儀與中英西藏談判述評〉,《西藏研究》,2001年第1期 (總第78期)(拉薩:西藏研究編輯部,2001年2月),頁74-79。
    85.權赫秀,〈唐紹儀在近代朝鮮十六年活動考述〉,見復旦大學韓國研究中心主編,《韓國研究論叢》,第21輯 (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9年11月),頁289-321。
    (六)學位論文:
    1. 李南海,〈安福國會之研究(民國六年-民國九年)〉,臺中:私立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0年。
    2. 林孝庭,〈外交家伍朝樞與近代中國〉,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6年。
    3. 邵銘煌,〈汪偽政權之建立及覆亡〉,臺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79年。
    4. 馮明珠,〈近代中英西藏之交涉:光緖二年至民國十三年(一八七六~一九二四)〉,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67年。
    5. 黃韋仁,〈朱爾典(Sir John Newell Jordan)與民初袁世凱政權的鞏固(1911-1913)〉,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6年。
    6.應俊豪,〈「丘八爺」與「洋大人」-國門內的北洋外交研究(1920-1925)〉,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94年。
    日文部分:
    (一)檔案、資料:
    1.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冊號:10971,文號:94。
    2. 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藏(網路資料庫),數位典藏(日本)国立公文書館、防衛省防衛研究所、外務省外交史料館等檔案館史料。(http://www.jacar.go.jp/)
    3. 宇垣一成,《宇垣一成日記》,第2冊,東京:みすず書房,1970。
    4. 臼井勝美編,《現代史資料(13):日中戦争(5)》,東京:みすず書房,1966。
    5. 夏文運,《黄塵万丈:ある中国人の証言する日中事変秘録》,東京:現代書房,1967。
    6. 外務省百年史編纂委員会編,《外務省の百年》,下卷,東京:原書房,1969。
    7. 原奎一郎編,《原敬日記》,第6-7卷,東京:乾元社,1951。
    8. 今井武夫,《支那事変の回想》,東京:みすず書房,1964。
    9. 神戶大学,「戦前期新聞記事文庫」(網路資料庫)
    (http://www.lib.kobe-u.ac.jp/sinbun/index.html)
    10.石射猪太郎著,伊藤隆、劉傑編,《石射猪太郎日記》,東京:中央公論社,1993。
    11.土肥原賢二刊行会編,《秘録 土肥原賢二:日中友好の捨石》,東京:芙蓉書房, 1973。
    12.内田康哉伝記編纂委員会、鹿島平和研究所編,《内田康哉》,東京:鹿島研究所出版会,1969。
    13.日本外務省編,《小村外交史》,下冊,東京:新聞月鑑社,1953。
    14.日本外務省編,《日本外交年表竝主要文書(1840-1945)》,東京:原書房,1965-1966。
    15.日本外務省編,《日本外交文書》,大正5-11年,東京:日本国際連合協会。
    16.日本外務省編,《日本外交文書》,第38卷、40卷、44卷、45卷,東京:日本国際連合協会,1958-1963。
    17.日本外務省編,《日本外交文書》,満州事変,第1卷、2卷,東京:日本国際連合協会,1977-1980。
    18.波多野乾一、松木鎗吉,《支那の政党》,東京:東亜実進社,1919。
    (二)報紙:
    1. 《大阪時事新報》(1925-)。
    2. 《東京朝日新聞》(1925-)。
    (三)工具書:
    1. 山田辰雄編,《近代中国人名辞典》,東京:霞山会,1995。
    (四)專著:
    1. 俞辛焞,《孫文の革命運動と日本》,東京:六興出版,1989。
    2. 易顕石,《日本の大陸政策と中国東北》,東京:六興出版,1989。
    3. 臼井勝美,《日中戦争:和平から戦線拡大か》,東京:中央公論社,1967。
    4. 臼井勝美,《日本と中国:大正時代》,東京:原書房,1972。
    5. 遠山茂樹,《日本近代史》,東京:岩波書店,1975-1977。
    6. 岡本隆司、川島真編,《中国近代外交の胎動》,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2009。
    7. 岡本隆司,《世界のなかの日清韓関係史:交隣と属国、自主と独立》,東京:講談社,2008。
    8. 岡本隆司,《属国と自主のあいだ:近代清韓関係と東アジアの命運:交隣と属国、自主と独立》,名古屋:名古屋大學出版会,2004。
    9. 菊池貴晴,《現代中国革命の起源-辛亥革命の史の意義》,東京:巖南堂書店,1970。
    10.市古宙三,《近代中国の政治の社会》,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1971。
    11.鹿島守之助,《帝国外交の基本政策》,東京:巖松堂書店,1938。
    12.小野川秀美、島田虔次編,《辛亥革命の研究》,東京:筑摩書房,1978。
    13.松浦正孝,《「大東亜戦争」はなぜ起きたのか:汎アジア主義の政治経済史》,名古屋:名古屋大学出版会,2010。
    14.植田捷雄,《東洋外交史》,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1969。
    15.川島真,《中国近代外交の形成》,名古屋:名古屋大学出版会,2004。
    16.曾村保信,《近代史研究-日本と中国》,東京:小峯書店,1962。
    17.池井優,《增補日本外交史概說》,東京:慶應通信,1984。
    18.池田誠,《孫文と中国革命-孫文とその革命運動の史的研究》,東京:法律文化社,1983。
    19.中央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編,《民国前期中国と東アジアの変動》,東京:中央大学出版部,1999。
    20.藤井昇三,《孫文の研究:とくに民族主義理論の発展を中心として》,東京:勁草書房,1966。
    21.入江啟四郎,《支那邊疆と英露の角逐》,東京:ナウカ社,1935。
    22.入江昭,《極東新秩序の摸索》,東京:原書房,1968。
    23.入江昭,《日本の外交》,東京:中央公論新社,2002年33版。
    24.劉傑,《日中戦争下の外交》,東京:吉川弘文館,1995。
    25.崔文衡著,朴菖熙譯,《日露戦爭の世界史》,東京:藤原書店,2004。
    (五)論文:
    1. 臼井勝美,〈辛亥革命と日英関係〉,見日本国際政治学会編,《日英関係の史的展開》(東京:有斐閣,1978),頁32-44。
    2. 王鉄軍,〈一九○五年日清北京会議について〉,見東アジア近代史学会編集,《東アジア近代史》,第4号 (東京:ゆまに書房,2001年3月31日),頁82-91。
    3. 岡本隆司,〈韓国の独立と清朝の外交〉,見岡本隆司、川島真編,《中国近代外交の胎動》(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2009),頁161-180。
    4. 玉井陽子,〈チベット問題への一視角-清末駐蔵大臣有泰の事例を中心に〉,東京:中央大学総合政策研究科総合政策専攻碩士論文,1999。
    5. 小原晃,〈日清戦争後の中朝関係-総領事派遣をめぐって〉,見(日本)歴史学会編,《史潮》,新37號 (東京:弘文堂,1995年9月),頁45-59。
    6. 深町英夫,〈広東軍政府論-民国前期における「中央政府」〉,見中央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編,《民国前期中国と東アジアの変動》(東京:中央大学出版部,1999),頁365-404。
    7. 副島圓照,〈善後借款の成立〉,見小野川秀美、島田虔次編,《辛亥革命の研究》(東京:筑摩書房,1978),頁317-346。
    8. 味岡徹,〈民国国会と北京政変〉,見中央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編,《民国前期中国と東アジアの変動》(東京:中央大学出版部,1999),頁293-342。
    韓文部分:
    (一)專著:
    1. 尹惠英,《中國現代史研究-北伐前夕北京政權的內部崩潰過程(1923-1925)》,首爾:一潮閣,1997。
    2. 李玟源,《明成皇后弒害與俄館播遷》,首爾:國學資料院,2002。
    3. 東洋學論叢編纂委員會編,《東洋學論叢-藍史鄭在覺博士古稀紀念》,首爾:高麗苑,1984。
    4. 河元鎬等編,《開港期在韓外國公館研究》,首爾:東北亞歷史財團研究叢書之38,2009。
    5. 河政植、俞長根編,《近代東亞國際關係的變貌》,首爾:圖書出版慧眼,2002。
    6. 閔斗基,《辛亥革命史:中國的共和革命(1903-1913)》,首爾:民音社,1994。
    7. 裵京漢,《蔣介石研究-國民革命時期軍事及政治的擡頭過程》,首爾:一潮閣,1997。
    8. 韓國政治外交史學會編,《韓國外交史》,第1冊,首爾:集文堂,1993。
    9. 韓國精神文化研究院編,《中日甲午戰爭前後的韓國與列強》,首爾:韓國精神文化研究院,1984。
    10.權赫秀,《19世紀末韓中關係史研究-以李鴻章之朝鮮認識與政策為中心》,首爾:白山資料院,2000。
    11.權赫秀,《近代韓中關係史的再照明》,首爾:圖書出版慧眼,2007。
    12.權錫奉,《清末對朝鮮政策史研究》,首爾:一潮閣,1986。
    (二)論文:
    1. 申福龍,〈甲午農民革命與中日甲午戰爭〉,見韓國政治外交史學會編,《韓國外交史》,第1冊 (首爾:集文堂,1993),頁195-255。
    2. 任桂淳,〈韓俄密約與清廷的因應〉,見韓國精神文化研究院編,《中日甲午戰爭前後的韓國與列強》(首爾:韓國精神文化研究院,1984),頁41-126。
    3. 李求鎔,〈大韓帝國的成立與列強的反應〉,《江原史學》,第1輯 (春川:江原大學校史學會,1985),頁75-98。
    4. 李求鎔,〈唐紹儀在朝鮮的活動及其角色-以中日甲午戰爭前後為中心〉,見東洋學論叢編纂委員會編,《東洋學論叢-藍史鄭在覺博士古稀紀念》(首爾:高麗苑,1984),頁397-430。
    5. 李銀子,〈開港期駐韓中國公館研究-以甲午戰前為中心(1883-1894)〉,見河元鎬等編,《開港期在韓外國公館研究》(首爾:東北亞歷史財團研究叢書之38,2009),頁142-190。
    6. 俞春根,〈由客韓筆記來看甲午戰爭與許寅輝〉,《中央史論》,26輯 (首爾:中央史學研究所,2007年12月),頁131-189。
    7. 韓圭茂,〈19世紀清朝與朝鮮宗屬關係的變化及其特性〉,見河政植、俞長根編,《近代東亞國際關係的變貌》(首爾:圖書出版慧眼,2002),頁231-260。
    8. 權錫奉,〈中日甲午戰後中韓關係研究(1894-1898)〉,見韓國精神文化研究院編,《中日甲午戰爭前後的韓國與列強》(首爾:韓國精神文化研究院,1984),頁187-233。
    9. 權錫奉,〈李仙得的使日與清廷的介入-以濟州漁採永罷交涉為中心〉,見權錫奉,《清末對朝鮮政策史研究》(首爾:一潮閣,1986),頁338-380。

    英文部分:
    (一)檔案、資料、回憶錄:
    1. Bell, Edward Price, China's Rights and Wrongs: Interview with Dr. Tang Shao-yi, Ex-Premier and Progressive Advocate of Chinese Nationalism, Based on Enlightened Democracy, Chicago: Chicago Daily News, 1925.
    2. British Documents on Foreign Affairs: Reports and Papers from the Foreign Office Confidential Print, Bethesda, MD: University Publications of America, 1990-.
    3. Ch'en, Chieh-ju (陳潔如), Chiang Kai-shek's Secret Past: The Memoir of His Second Wife, Ch’en Chieh-ju, 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 1993.
    4. Christie, Dugald, Thirty Years in Moukden, 1883-1913: Being the Experiences and Recollections of Dugald Christie, C.M.G., London: Constable and Co., 1914.
    5. Crow, Carl, China Takes Her Place, New York: Grosset & Dunlap Publishers, 1944.
    6. Fairbank, John King, et al. eds., The I.G. in Peking: Letters of Robert Hart, Chinese Maritime Customs, 1868-1907, Vol. II , Cambridge, Mass.: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5.
    7. Great Britain, Great Office, F. O. Confidential Print, No. 17, 371, 405, 436 (microfilm).
    8. Hornbeck, Stanley K., Contemporary Politics in the Far East, New York: D. Appleton & Co., 1916.
    9. Lo, Hui-Min (駱惠敏) ed., The Correspondence of G. E. Morrison,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6-1978.
    10.New York Times.
    11.North China Herald (Shanghai)(microfilm).
    12.The China Press (Shanghai)(microfilm).
    13.The Times (London).
    14.Time Magazine.
    15.U. S. Department of State, Confidential U. S. State Department Central Files. China: Internal Affairs, 1930-1939 (SDCF), Frederick, MD: University Publications of America, 1984.
    16.U. S. Department of State, Papers Relating to the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FRUS), 1882-1938, Washington, DC: U. 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7.U. S. Department of State, Records of the Department of State Relating to the Internal Affairs of China, 1910-1929 (RIAC), Washington, DC: The National Archives, 1960.
    18.U. S. Military Intelligence Reports: China, 1911-1941 (microfilm), Frederick, MD: University Publications of America, 1983.
    (二)工具書:
    1. Boorman, Howard L. & Richard C. Howard, eds.,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Republican China, Vol. III, IV,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7-79.
    2. Wang Ke-wen (王克文), ed., Modern China: An Encyclopedia of History, Culture and Nationalism, New York: Garland Pub., 1998.
    (三)專著:
    1. Anschel, Eugune, Homer Lea, Sun Yat-sen, and the Chinese Revolution, New York: Praeger, 1984.
    2. Barrett, David P. & Larry N. Shyu (徐乃力), eds., China in the Anti-Japanese War, 1937-1945: Politics, Culture, and Society, New York: Peter Lang, 2001.
    3. Beasley, William G., The Modern History of Japan, New York: Frederick A. Praeger, 1963.
    4. Bergère, Marie-Claire, Sun Yat-sen, trans. Janet Lloyd,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5. Bland, J. O. P., China, Japan, and Korea, New York: Charles Scribner's Sons, 1921.
    6. Bland, J. O. P., China: The Pity of It, London: William Heinemann Ltd., 1932.
    7. Bland, J. O. P., Recent Events and Present Policies in China, New York: Charles Scribner's Sons, 1921.
    8. Borg, Dorothy, American Policy and the Chinese Revolution, 1925-1928, 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 1947.
    9. Boyle, John Hunter, China and Japan at War, 1937-1945: The Politics of Collaboration,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2.
    10.Bunker, Gerald E., The Peace Conspiracy: Wang Ching-wei and the China War, 1937-1941,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2.
    11.Ch'en, Jerome (陳志讓), Yuan Shih-kai,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2.
    12.Ch'i, Hsi-sheng (齊錫生), Warlord Politics in China, 1916-1928,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13.Ch'ien, Tuan-sheng (錢端升), The Government and Politics of China, 1912-1949,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0.
    14.Chan Lau Kit-ching (陳劉潔貞), Anglo-Chinese Diplomacy in the Careers of Sir John Jordan and Yuän Shih-kai, 1906-1920,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1978.
    15.Chen, Leslie H. Dingyan (陳定炎), Chen Jiongming and the Federalist Movement: Regional Leadership and Nation Building in Early Republican China, Ann Arbor: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1999.
    16.Chi, Madeleine (戚世皓), China Diplomacy, 1914-1918, Cambridge, Mass.: East Asian Research Center, Harvard University, 1970.
    17.Chow, Tse-tsung (周策縱),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Intellectual Revolution in Modern China,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0.
    18.Chu, Samuel C. (朱昌峻), Reformer in Modern China, Chang Chien, 1853-1926,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5.
    19.Clubb, O. Edmund, 20th Century China,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8.
    20.Clyde, Paul H., International Rivalries in Manchuria, 1689-1922, Columbus: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28.
    21.Croly, Herbert, Willard Straight, 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 1925.
    22.Curry, Roy Watson, Woodrow Wilson and Far Eastern Policy, 1913-1921, New York: Bookman Association, 1957.
    23.DeConde, Alexander, A History of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New York: Charles Scribner's Sons, 1971.
    24.Dingle, Edwin J., China's Revolution, 1911-1912: A Historical and Political Record of the Civil War, New York: Haskell House Publishers Ltd., 1972.
    25.Dreyer, Edward L., China at War, 1901-1949, London: Longman, 1995.
    26.Elleman, Bruce A. & Stephen Kotkin, eds., Manchurian Railways and the Opening of China: An International History, Armonk, NY: M.E. Sharpe, Inc., 2010.
    27.Esthus, Raymond A., Theodore Roosevelt and Japan,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66.
    28.Fairbank, John King, Martha Henderson Coolidge, Richard J. Smith, H. B. Morse: Customs Commissioner and Historian of China, Lexington: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 1995.
    29.Friedman, Edward, Backward toward Revolution: The Chinese Revolutionary Part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4.
    30.Griswold, Alfred Whitney, The Far Eastern Policy of the United State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38.
    31.Hinners, David G, Tong Shao-Yi and His Family: A Saga of Two Countries and Three Generations, Lanham, MD: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1999.
    32.Holcombe, Arthur N., The Spirit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Westport, CT: Hyperion Press, 1973.
    33.Holcombe, Arthur N., The Chinese Revolution: A Phase in the Regeneration of a World Power,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30.
    34.Hsu, Immanuel C. Y. (徐中約), The Rise of Modern China,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35.Hunt, Michael H., Frontier Defense and the Open Door: Manchuria in Chinese-American Relations, 1895-1911,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3.
    36.Iriye, Akira (入江昭), After Imperialism: The Search for a New Order in the Far East, 1921-1931, New York : Atheneum, 1978.
    37.Jansen, Marius B., The Japanese and Sun Yat-sen,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4.
    38.Jeans, Roger B., ed., Roads Not Taken: The Struggle of Opposition Parties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 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 1992.
    39.LaFarge, Thomas E., China's First Hundred, Pullman: State College of Washington, 1942.
    40.Lamb, Alastair, Britain and Chinese Central Asia: The Road to Lhasa, 1767-1905, London: Routledge & Paul, 1960.
    41.Larsen, Kirk W., Tradition, Treaties, and Trade: Qing Imperialism and Chosǒn Korea, 1850-1910,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42.Lary, Diana, Region and Nation: The Kwangsi Clique in Chinese Politics, 1925-1937,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4.
    43.Lee, En-han (李恩涵), China's Quest for Railway Autonomy, 1904-1911: A Study of the Chinese Railway-Rights Recovery Movement, Singapore: Singapore University Press, 1977.
    44.Li, Tieh-tseng (李鐵錚), The Historical Status of Tibet, New York: King's Crown Press, Columbia University, 1956.
    45.Liang, Chin-tung (梁敬錞), The Chinese Revolution of 1911, New York: St. John's University Press, 1962.
    46.Liew, K. S. (劉吉祥), Struggle for Democracy: Sung Chiao-Jen and the 1911 Chinese Revoluti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1.
    47.Lowe, Peter, Great Britain and Japan, 1911-1915, London: Macmillan & Co., 1969.
    48.MacKinnon, Stephen R., Power and Politic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Yuan Shih-kai in Beijing and Tianjin, 1901-1908,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0.
    49.MacNair, Harley Farnsworth, China in Revolution: An Analysis of Politics and Militarism under the Republics, New York: Howard Fertig, 1968.
    50.McCormick, Frederick, The Flowery Republic, New York: D. Appleton, 1913.
    51.Morse, Hosea Ballou & Harley Farnsworth MacNair, Far Easter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New York: Russell & Russell, 1967.
    52.Morse, Hosea Ballou, 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f the Chinese Empire, London; New York: Longmans, Green, 1910-18.
    53.Nathan, Andrew J., Peking Politics, 1918-1923: Factionalism and the Failure of Constitutionalis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6.
    54.Phillips, Richard T., China since 1911, London: Macmillan, 1996.
    55.Pye, Lucian W., Warlord Politics: Conflict and Coalition in the Modernization of Republican China, New York: Praeger Publishers, 1971.
    56.Reid, John G., The Manchu Abdication and the Powers, 1908-1912: An Episode in Prewar Diplomac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35.
    57.Reischauer, Edwin O., Japan: Past and Present,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1967.
    58.Rhoads, Edward J. M., Manchus and Han: Ethnic Relations and Political Power in Late Qing and Early Republican China, 1861-1928,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2000.
    59.Schiffrin, Harold Z., Sun Yat-sen: Reluctant Revolutionary, Boston: Little, Brown & Co., 1980.
    60.Sheridan, James E., Chinese Warlord: The Carrer of Feng Yü-hsiang,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6.
    61.Sun, E-tu Zen (孫任以都), Chinese Railways and British Interests, 1898-1911, New York: King's Crown Press, Columbia University, 1954.
    62.Varg, Paul A., Open Door Diplomat: The Life of W. W. Rockhill,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52.
    63.Varg, Paul A., The Making of a Myth: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1897-1912, East Lansing: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68.
    64.Vevier, Charles,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1906-1913: A Study of Finance and Diplomacy, New Brunswick, NJ: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1955.
    65.Wakeman, Frederic E., Jr., The Shanghai Badlands: Wartime Terrorism and Urban Crime, 1937-1941,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66.Wakeman, Frederic E., Jr., Spymaster: Dai Li and the Chinese Secret Servic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3.
    67.Waldron, Arthur N., From War to Nationalism: China's Turning Point, 1924-1925,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68.Wilbur, C. Martin, Sun Yat-sen: Frustrated Patriot,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6.
    69.Woodhouse, Eiko (ウッドハウス暎子), The Chinese Hsinhai Revolution: G. E. Morrison and Anglo-Japanese Relations, 1897-1920, London: Routledge Curzon, 2004.
    70.Wright, Stanley F., Hart and the Chinese Customs, Belfast: W. Mullan, 1950.
    71.Xu, Guoqi (徐國琦), China and the Great War: China's Pursuit of a New National Identity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72.Young, Carl Walter, Japan's Special Position in Manchuria: Its Assertion, Legal Interpretation and Present Meaning, Baltimore, MD: The Johns Hopkins Press, 1931.
    73.Young, Carl Walter, 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f Manchuria,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29.
    74.Young, Ernest P., The Presidency of Yuan Shih-kai: Liberalism and Dictatorship in Early Republican China,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77.
    (四)論文:
    1. Blazsik, Gloria Eva, “Theodore Roosevelt's Far Eastern Policy and the T'ang Shao-yi Mission.” Ph.D. Dissertation, Georgetown University, 1969.
    2. Brook, Timothy, “The Creation of the Reformed Government in Central China, 1938,” in David P. Barrett & Larry N. Shyu (徐乃力), eds., Chinese Collaboration with Japan, 1932-1945: The Limits of Accomodation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pp. 79-101.
    3. Chang, Jui-te (張瑞德), “Technology Transfer in Modern China: The Case of Railway Enterprise in Central China and Manchuria,” in Bruce A. Elleman & Stephen Kotkin, eds., Manchurian Railways and the Opening of China: An International History (Armonk, NY: M.E. Sharpe, Inc., 2010), pp. 105-122.
    4. Eto, Shinkich (衛藤瀋吉), “Japanese Maneuvers for Peace with China, 1937-1940,” in David P. Barrett & Larry N. Shyu (徐乃力), eds., China in the Anti-Japanese War, 1937-1945: Politics, Culture, and Society (New York: Peter Lang, 2001), pp. 45-61.
    5. Ikei, Masaru (池井優), “Japan's Response to the Chinese Revolution of 1911,”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 XXV, No. 2 (February, 1966), pp. 213-227.
    6. Lai, Jeh-hang (賴澤涵), “A Study of a Faltering Democrat: The Life of Sun Fo, 1891-1949,”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1976.
    7. Lee En-han (李恩涵), “The Chekiang Gentry-Merchants vs. the Peking Court Officials: China's Struggle for Recovery of the British Soochow-Hangchow-Ningpo Railway Concessions, 1905-1911,” in Bulletin of the Institute of Moder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 No. 3 (July, 1972), pp. 223-268.
    8. Lee, Eun Ja (李銀子), “Chinese Diplomatic Mission in Korea in the Post-Sino-Japanese War Period: The Terms of Consul General Tang Shaoyi and Legate Xu Shoupeng,” Journal of Northeast Asian History, Vol. 6, No. 1 (Seoul: Northeast Asian History Foundation, June, 2009), pp. 37-80.
    9. MacKinnon, Stephen R., “Liang Shih-i and the Communications Cliqu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 XXIX, No. III (May, 1970), pp. 581-602.
    10. Matsusaka, Yoshihisa Tak, “Japan's South Manchuria Railway Company in Northeast China, 1906-34,” in Bruce A. Elleman & Stephen Kotkin, eds., Manchurian Railways and the Opening of China: An International History (Armonk, NY: M.E. Sharpe, Inc., 2010), pp. 37-58.
    11.Merchant, Livingston T., “Hsü Shih-ch'ang, the Mandarin President of China: A Civilian Response to the Rise of Warlordism, 1916-1919,” 見《中華民國初期歷史研討會論文集》,pp. 91-134.
    12.Shyu, Lawrence N. (徐乃力), “China's Minority Parties in the People's Political Council, 1937-1945,” in Roger B. Jeans, ed., Roads Not Taken: The Struggle of Opposition Parties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 (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 1992), pp. 151-170.
    13.Sigel, Louis T. “Ch'ing Foreign Policy and the Modern Commercial Community: T'ang Shao-yi in Korea,” in Papers on Far Eastern History, Vol. 13 (Canberra, Australia: Department of Far Eastern History,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1976), pp. 77-106.
    14.Sigel, Louis T. “Ch'ing Tibetan Policy (1906-1910),” in Papers on China, Vol. 20 (Cambridge, Mass.: East Asian Research Center, Harvard University, 1966), pp. 177-201.
    15.Sigel, Louis T. “The Role of Korea in Late Qing Foreign Policy,” in Papers on Far Eastern History, Vol. 21 (1980), pp. 77-106.
    16.Sigel, Louis T., “T'ang Shao-yi (1860-1938): The Diplomacy of Chinese Nationalism.” Ph. D. Dissertation, Harvard University, 1973.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