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蔡美姿
論文名稱: 一座可能為「宅庭」的現象- 園林自然、身體空間與繪畫創作關係之探究
The Research in The Relationship among Nature of Garden, Space of Body and Creation of Painting
指導教授: 程代勒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14
畢業學年度: 10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4
中文關鍵詞: 山水畫園林知覺現象身體
英文關鍵詞: landscape painting, garden, 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 body, interval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30下載:1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在繪畫創作的題材裡,自然風景中所蘊藏的幻妙與神秘,一直以來都吸引著畫家注目的眼光,宛如理想之域的形象。相對於西方至十六世紀,才逐漸成形的「風景」繪畫,中國「山水畫」已於很早之時就獨立且一直倍受重視。其中,盛行於唐代「園林」文化的景觀美學,除了如畫般建構出可居又可遊的真實空間,又同時被歸納為山水繪畫題材的一環。「園林」設計介於複製自然與人為操縱,符合人居於世所需各種條件的夢想之地。此造景空間的內容和功能,在早期社會中時常伴隨貴族遊憩和文人雅集等活動被塑造,至唐宋時期更為盛行。特別以唐代的「私家園林」為例,因社會階層和居住環境的變動,發展出獨特的住宅園林與遊賞方式,更接近現代城市中,住宅裡的小型庭院與前庭花圃形式的思維縮影。
    本文的研究內容和創作方向,是以上述的文史資料,作為對傳統山水畫和園林文化認識為基礎,再透過梅洛龐蒂的「知覺現象」的觀點,重新審視我們原有認定的園林自然和模式,是如何再造與轉變;習慣對固有空間的認知與看待事物的方式,還隱含著多少可見的範圍與未知現象。回歸到自身為開始,探討主體的生活空間與原初的身體空間,開啟「身體」知覺所能感受和可見的「肉身」世界。利用「身體意向性」來形構出知覺之後的知覺空間與內容,再將此知覺感受移轉到繪畫行為跟平面圖像,創作出屬於平面繪畫的知覺現象。其中,還採用建築空間之「間」的理論,運用在實體園林空間和繪畫空間的創作實驗上。從可知覺的「間」,嘗試轉換到第二層的繪畫空「間」,以處理平面化的圖像與視覺的時空感等意象,使作品的言說得以再次獨立,重塑觀者對作品所營造的知覺空間與情境的印象。

    In the subject matters for painting creation, the fantasy and myths contained in the natural scenery have been catching painters’ attentive eyes, like an image in the realm of idealness. It is not until the 16th century when the Western scenery painting was taking shape gradually, but the Chinese landscape painting has long grown independent and significant since much earlier times. Therein, the landscape aesthetics of the “garden” culture prevailing in the Tang Dynasty not only constructed a real picturesque space for living and traveling but also was categorized as one of the subject matters for landscape paintings at the same time. The "garden" design falls between natural replication and artificial manipulation, meeting various conditions to be a human living place like a dreamland. In the former society, the contents and functions of landscaping spaces were shaped by the accompanying activities of aristocratic playing and resting and scholarly gathering. It’s much so in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Take as a particular example the Tang Dynasty's “private garden”, because of changes in social class and living environment, it was uniquely developed as a garden for residence and pleasure touring, further closer to the thinking epitome of the small yard and forecourt garden in the residence of modern city.
    The study content and creative direction of this article have been based on the above-mentioned historical data to understand the traditional landscape painting and garden culture as the basis and then through the viewpoint of Merleau-Ponty's “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 to re-examine how the garden nature and pattern originally identified by us was reshaped and transformed and how much the visible scope and unknown phenomenon was implied in the habitual perception of inherent space and our way of looking at things. Let’s return to ourselves as the start point to explore the body-subject’s living space and the original body space and open the world of “leib” which can be felt or seen by the “body” perception. Also the “body intentionality” was used to shape up the perceptual space and content after perception. Then the perceptual feeling was transferred to painting behaviors and plane images, and thus a perceptual phenomenon belonging to plane painting was created. In addition, the “interval” theory of architectural space was adopted and used in the experiment to create both the physical garden space and painting space. I also tried to transfer the perceivable “interval” to the second tier of painting “interval” to deal with the plane pictures and the images from visual sense of time and space, so that works might speak again independently for themselves and help the viewers to reshape the impression on the perceptual space and situation built up by the work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內容範圍 9 第三節 名詞解釋 12 第二章 苦心經營的私人林泉-園林與繪畫關係 15 第一節 唐前園林的自然模式 17 第二節 白樂天的園池樂趣 23 第三節 《輞川圖》與園林圖像的建立 31 第三章 園林中殘存的餘溫-被知覺的身體空間 49 第一節 知覺現象與身體現象 51 第二節 身體感的空間與情境 59 第四章 「宅庭」-生活與圖像的存有 63 第一節 小庭與盆景 64 第二節 「間」(ま)的特殊意匠 68 第三節 從物體之「間」到繪畫之「間」 71 第四節 「宅庭」圖裡的現象 74 第五章 創作分析 79 第六章 結論 123 參考文獻 125

    【中文書目】
    一、古籍
    (先秦) 方韜譯注,《山海經》,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5月。
    (先秦) 滕志賢注譯,葉國良校閱,《新譯 詩經讀本》,臺北市:三民,2006年。
    (漢) 許慎,(清)段玉裁撰,《說文解字注》,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7月。
    (晉) 陶潛,袁行霈撰,《陶淵明集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4月。
    (唐) 王維,《王維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8月。
    (唐)白居易,謝思煒撰,《白居易詩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7月。
    (宋) 歐陽修等撰,韓谷等校點,《歸田錄(外五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2月。
    (宋) 洪邁,《容齋隨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吳雲主編,《漢魏六朝賦精華注譯評》,長春:長春出版社,2008年,1月。
    傅璇踪主編,許結選注,《中國古典散文精選注譯 抒情小賦卷》,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年8月。
    陳高華編,《隋唐畫家史料》,文物出版社,1987年,10月。

    二、專書
    〔加〕卜正民著,黃中憲譯,《維梅爾的帽子 從一幅畫看17世紀全球貿易》,台北市:遠流,2009年4月。
    〔日〕川合康三著,劉維治、張劍、蔣寅譯,《終南山的變容 中唐文學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9月。
    〔澳〕文青雲著,徐克謙譯,《岩穴之士 中國早期隱逸傳統》,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9年9月。
    〔日〕戶田禎佑著,林秀薇編譯,《日本美術之觀察 與中國之比較》,台南市:林秀薇,2000年。
    王耀庭主編,《開創典範 北宋的藝術與文化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故宮,2008年,7月。
    王正華,《藝術、權力與消費:中國藝術史的一個面向》,杭州:中國美學院出版社,2011年,6月。
    〔日〕加藤繁著,《中國經濟史考證》,稻鄉出版社。
    石守謙著,《移動的桃花源 東亞世界中的山水畫》,台北市:允晨文化,2012年2月。
    石守謙著,《從風格到畫意 反思中國美術史》,台北市:石頭,2010年6月。
    石守謙、顏娟英主編,《藝術史中的漢晉與唐宋之變》,台北市:石頭,2014年,4月。
    〔美〕包弼德著,劉寧譯,《斯文:唐宋思想的轉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
    〔美〕艾蘭著,張海晏譯,《水之道與德之端 中國早期哲學思想的本喻》,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12月。
    〔美〕宇文所安著,陳引馳、陳磊譯,田曉菲校,《中國「中世紀」的終結-中唐文學文化論集》,台北市:聯經,2007年。
    〔日〕西沢立衛編著,謝宗哲譯,《西沢立衛對談集》,台北市:田園城市文化,2010年,10月。
    〔法〕余蓮著,卓立譯,《淡之頌》,桂冠,2006年。
    巫鴻著,《走自己的路 巫鴻論中國當代藝術家》,廣州:嶺南美術出版社,2008年,5月。
    巫鴻著,文丹譯,黃小峰校,《重屏-中國繪畫中的媒材與再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美〕亞瑟‧丹托(Arthur Danto)著,林雅琪、鄭惠雯譯,《在藝術終結之後 當代藝術與歷史藩籬》,台北市:麥田出版,2004年。
    〔法〕亨利.柏格森著,肖聿譯,《材料與記憶》,北京: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3年,10月。
    杜小真、劉哲主編,《理解梅洛-龐蒂 梅洛-龐帝在當代》,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3月。
    呂澎著,《二十世紀中國藝術史 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2月。
    李浩著,《唐代園林別業考》,西北大學出版社,1996年,4月。
    李長俊著,《西洋美術史綱要》,雄獅圖書公司,1979年,11月。
    易英著,《中國當代藝術批評》,台北市:五南,2012年4月。
    林莉娜撰,《文人雅事 名人十八學士圖》,台北市:故宮,2012年,10月。
    周維權著,《中國古典園林史》,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年11月。
    洪漢鼎著,《現象學十四講》,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9月。
    〔德〕胡賽爾著,舒曼編,李幼蒸譯,《純粹現象學通論》,商務印書館出版,1992年,6月。
    〔日〕岡村繁譯注,俞慰剛譯,《岡村繁全集 第陸卷 歷代名畫記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10年。
    侯迺慧著,《詩情與幽靜-唐代園林的文人生活》,台北市:東大出版,民國80年。
    侯迺慧著,《唐宋時期的公園文化》,台北市:東大發行,1997年。
    姜宇輝著,《畫與真:梅洛龐蒂與中國山水的畫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莊申,《王維研究》,香港:晚有圖書公司,1971年。
    栗憲庭著,《藝見的鳴放 從國家意識形態中走出》,台北市:藝術家,2010年9月。
    孫康宜著,鐘振振譯,《抒情與描寫 六朝詩歌概論》,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6年2月。
    倪梁康著,《胡賽爾現象學概念通釋》,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年,7月。
    倪梁康主編,《面對事實本身 現象學經典文選》,北京:東方出版社,2000年,12月。
    徐碧平著,《梅洛-龐蒂歷史現象學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3月。
    夏鑄九、王志弘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明文書局,2002年,12月。
    〔英〕E.H宮布利希(E. H. Gombrich)著,雨云譯,《藝術的故事》,台北市:聯經,2012年4月。
    〔美〕高居翰著,李渝譯,《中國繪畫史》,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4年,10月。
    〔美〕高居翰,范景中、高昕丹編選,《風格與觀念:高居翰中國畫史文集》,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11年,10月。
    〔美〕高居翰、黃曉、劉珊珊著,《不朽的林泉 中國古代園林繪畫》,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2年8月。
    〔美〕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台北市:時報文化,2010年,5月。
    〔法〕莫里斯.梅洛龐蒂著,姜志輝譯,《知覺現象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年。
    陳弱水著,《唐代文士與中國思想的轉型》,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10月。
    陳傳席著,《中國繪畫理論史》,台北:三民書局,2004年。
    黃冬富著,《蔡草如〈菜圃景色〉》,台南市:台南市政府,2012年。
    張曉均編,《隱喻的身體 梅洛-龐蒂身體現象學研究》,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6年7月。
    〔美〕愛德華.薩義德(Edward W. Said)著,王志弘、王淑燕、郭菀玲、莊雅仲、游美惠、游常山譯,《東方主義》,新北市新店區:立緒文化,1999年。
    楊清之著,《唐前隱逸文學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11年6月。
    楊曉山著,文韜譯,《私人領域的變形 唐宋詩歌中的園林與玩好》,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年。
    楊大春著,《楊大春講梅洛-龐蒂》,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8月。
    〔日〕鈴木敬著,《中國繪畫史(上)》,國立故宮博物院,1987年。
    〔美〕赫索.契普(Herschel B.Chipp)編著,余珊珊譯,《現代藝術理論Ⅰ》,台北市:遠流,2004年。
    寧曉萌著,《表達與存在 梅洛-龐蒂現象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5月。
    〔德〕漢斯‧貝爾廷著,蘇偉譯,盧迎華、蘇偉評注,《現代主義之後的藝術史》,北京:京城出版社,2013年12月。
    〔日〕暮澤剛已著,蔡青雯譯,《當代藝術關鍵詞100》,台北市:麥田.城邦文化出版,2011年10月。
    潘力著,《和風藝志 從明治維新到21世紀的日本美術》,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11年,2月。
    劉國英、張燦輝主編,香港中文大學現象學與人文科學研究中心,《現象學與人文科學 2006 現象學與佛家專題》,漫遊者文化,2007年,7月。
    劉菀如主編,《遊觀 作為身體技藝的中古文學與宗教》,台北市:中研院文哲所,2009年,11月。
    謝珊珊著,《休閒文化與唐宋詞》,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11年,4月。
    龔卓軍著,《身體部署 梅洛龐蒂與現象學之後》,台北市:心靈工坊文化,2006年。

    三、期刊
    〔日〕小川裕充,〈山水、風俗、敘述—唐、宋、元代中國繪畫對日本的影響 以(傳)喬仲常《後赤壁賦圖卷》與《信貴山緣起繪卷》為中心(第一篇)〉,《故宮文物月刊》,第23卷,第5期,2005年8月。
    〔日〕小川裕充,〈山水、風俗、敘述—唐、宋、元代中國繪畫對日本的影響 以(傳)喬仲常《後赤壁賦圖卷》與《信貴山緣起繪卷》為中心(第二篇)〉,《故宮文物月刊》,第23卷,第6期,2005年,9月。
    王瑞蕓,〈西方當代理論一〉,《美術觀察》,2010年第07期。
    〔日〕玉井是博,〈唐朝土地制度管見〉,《史學雜誌》,1924年。
    〔日〕古原宏伸,〈畫史集註(一)〉,《國立台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第12期,2002年,3月。
    〔德〕何乏筆,〈身體與山水-探索「自然」的當代性〉,《藝術觀點》,第45期,2011年1月1日。
    〔德〕何乏筆,〈平淡的勇氣:稽康與文人美學的批判性〉,《哲學與文化》,第37卷,第9期,2010年,9月。
    吳功正,〈六朝莊園經濟與美學結構之關係〉,《貴州社會科學》,第128期,1994年,第2期。
    汪涌豪,〈宋人尚淡理論內質及成因之好究〉,《中國文學論集》,第72號,1998年。
    李金坤,〈鑿池偷天 妙賞自然-杜牧《盆池》詩品讀〉,《國文天地》,2009年11月。
    林莉娜,〈盆中青翫-明清盆景繪畫精選〉,《故宮文物月刊》,360期,2013年,4月。
    姚寧,〈另一種「景觀」-與幽蘭商榷〉,《二十一世紀雙月刊》,總期84期,2004年8月。
    〔法〕幽蘭,〈景觀:中國山水畫與西方風景畫的比較研究ⅠⅡⅢ〉,《二十一世紀雙月刊》,總期78、79、80期,2003年8、10、12月號。
    〔美〕姜斐德,〈以萵苣、白菜和野草為畫:杜甫菜園的隱逸〉,杜大愷主編,杭間副主編,《清華美術 卷2 多元視界中的中國畫》,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年4月。
    〔日〕埋田重夫,李寅生譯,〈白居易《池上篇》考〉,《河池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2卷,第3期,2002年9月。
    烏廷玉,〈唐朝「莊園」說的產生發展及其在中國的流傳和影響〉,《史學集刊》,第3輯,2000年,8月。
    莊育振,〈理想風景得追尋之二 - 從十八世紀英國如畫美學的觀點談地景藝術的劇場性〉,《台灣美術》,81期,2010年。
    〔法〕梵樂歐,〈田園牧歌的詩風想像:歐洲傳統的休閒理念〉,《哲學與文化》,37卷第9期,2010年,9月。
    〔法〕費彩琳著,幽蘭、劉謙美譯,〈地平線視閾新論〉,《哲學與文化》,462期,2012年,11月。
    劉妍,〈敦煌經變畫佛寺內水體與露臺布局研究〉,《建築史》,第25輯,2009年,9月
    劉紅運,〈隋唐五代傳世文獻中所見「莊」、「莊田」、「莊宅」、「莊園」釋義〉,《中國會經濟史研究》,第4期,2002年。
    劉勝利,〈從對象身體到現象身體-《知覺現象學》的身體概念初探〉,《學燈》,2013年第28期。
    劉剛,〈形象、知覺、身體-柏格森《物質與記憶》中的身體概念〉,《學燈》,2014年第29期。
    簡錦松,〈王維「輞川莊」與「終南別業」現地研究〉,《中正漢學研究》,總第20期,第2期,2012年,12月。
    簡錦松,〈現地研究下之〈輞川圖〉、《輞川集》與輞川王維別業傳說新論〉,《台大文史哲學報》,第77期,2012年,11月。

    四、論文
    丁涵,〈創新中的復古:沈約《郊居賦》研究〉,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
    白適銘,〈張彥遠《歷代明畫記》的成書與士人繪畫觀之形成〉,國立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孫菊君,〈萬曆年間郭世元摹《郭忠恕臨王維輞川圖》石刻拓本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中國美術史組碩士論文,2005年,7月。
    黃柏翰著,〈梅洛龐蒂《知覺現象學》的空間觀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哲學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劉翔飛,〈唐人隱逸風氣及其影響〉,國立台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78年。

    【日文書目】
    人間文化研究機構 國文學研究資料館編,《圖說「見立」と「やつし」-日本文化の表現技法-》,八木書店,2008年6月。
    丸島秀夫、胡運驊編,《中國盆景の世界1 盆景》,農山漁村文化協會,2000年9月。
    丸島秀夫,《中囯盆景が日本盆栽に与えた歷史的影響に関する実証的硏究》,東京都:技報堂,1998年。
    中村昌生監修,《京の小庭》,別冊太陽,NO78,1992年。
    井上充夫著,《日本建築の空間》,鹿島出版社,1969年,6月。
    田中淡,〈中國造園史における初期的風格と江南庭園遺構〉,《京都:東方學報》,62卷,1990年3月。
    白幡洋三郎著,《京都の古寺 庭[にわ]を読み解く》,株式會社 淡交涉,2012年,3月。
    古原宏伸,《文人畫粹篇中國篇Ⅰ:王維》,東京:中央公論社,1971年。
    古原宏伸,《中國畫論の研究》,中央公論美術出版社,2003年,8月。
    吉村篤一、三橋一夫、小出兼久、尼崎博正著,出村弘一、鈴木紀慶編集,《新・坪庭考―すまいの小さな自然》,INAXo,1997年、3月。
    佐野みとり著,《風流 造形 物語 日本美術の構造と樣態》,スカイドア,1997年,2月。
    東京藝術大學大學院文化財保存學日本畫研究室編,《日本画用語事典》,株式會社東京美術,2007年,5月。
    武澤秀一著,《法隆寺の謎を解く》,株式會社茿摩書房,2006年,6月。
    茂木信之,〈文人と隱逸〉,荒井健編,《中華文人の生活》,株式會社平凡社,1994年1月。
    神代雄一郎著,《間(ま).日本建築の意匠》,鹿島出版社,1999年,6月。
    高畑勲著,《十二世紀のアニメーション ―国宝絵巻物に見る映画的・アニメ的なるもの—》,德間書店,1999年,3月。
    《琳派芸術-光悅‧宗達から江戶琳派》,出光美術館,2011年,1月。
    齋藤希史,〈「居」の文學-六朝山水/隱逸文學への一視座〉,《中國文學報》,42冊,1990年。
    藤岡功發行,《Photo Graphica フォトグラフィカ 特集:杉本博司 現代美術と写真》,インプレス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2008年,Vol.13。
    藤田秀岳、下重曉子著,《西方寺》,株式會社 淡交涉,2009年,8月。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