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王惠玲
論文名稱: 文本詮釋與意義治療--以聊齋誌異為核心展開
指導教授: 林安梧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06
畢業學年度: 9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7
中文關鍵詞: 意義治療文本詮釋《聊齋誌異》蒲松齡儒家傅朗克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47下載:7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文學,其功能性除了以往所認定的認知、教育及審美功能外,應該還可另起一種治療的功能,透過這一新的視野,將開啟對文學研究的另一向度。其中試著以文本詮釋為基礎進行深究,尋訪文本的書寫對於書寫者自身將起一個怎樣的意義;而閱讀者通過文本詮釋後對自身的安頓有何助益。本論文欲以蒲松齡「孤憤」下的作品──《聊齋誌異》為核心進行探究。
    在「聊齋學」的美稱之下,對於《聊齋誌異》的研究內容上除了以文學體裁式的探究外,本文試著透過以《聊齋誌異》文本詮釋的方式探究蒲松齡的創作動機的心理層面,並深及對其創作《聊齋誌異》對蒲松齡個人所可能蘊含的意義。並且以為《聊齋誌異》之所以能受到華人世界高度的接納,顯現出閱讀者能與書寫者處於同一層次、場域,更昭告出蒲松齡能傳達出閱讀者心理底層的聲音,進而推論為在世事紛亂中,閱讀者透過詮釋《聊齋誌異》的過程,於其中的妖鬼狐仙的幻化情節中,也能收到如哲學與心理學的功能,對人們心理疾病上的治療有所助益。
    顯然《聊齋誌異》一書的完成不僅僅蒲松齡個人的才思的展現,而是在「聞則命筆,遂以成編」;「郵筒相寄,所積益夥」的道聽塗說中,蒲松齡所紀錄的是他/他人對於時代、環境等實存空間場域的活動,在文字的「詮釋」過程中,隱然感受到他/他人對於當代的「觀點」。而此間所呈現的有自然災害、官吏狼貪、舉業惟艱……等個人式或集體式的體驗,而這些感受,一一由蒲松齡的筆加以詮釋書寫凝成「共憤」。所以對蒲松齡而言,《聊齋誌異》一書的完成不僅為個人志趣的成果,更是蘊含著一個自我生命體的完整。《聊齋誌異》的書寫對蒲松齡而言,歸屬於不得不發的「主體能動性」的「孤憤」型創作,在此書上有著個人生命「意義」性的安放;對於閱讀者言,則能由幻化的故事中重新詮釋生活場域並於其中安頓自我,藉此面對紛雜人間事。而在以「吾儒家」的身分自居中,蒲松齡的思想與意識形態,一方面受到大傳統的內化影響,又充滿小傳統的現實思維,所以蒲松齡書中出所欲建構的理想境域,其實是以尋求人與人之間的倫常和諧,追求社會群體之道德秩序的安頓為其目標的,此點令蒲松齡或是閱讀者皆能由所架設的理想境域故事裡,可能找尋到自身生命價值意義的安放,讓己身於荒雜生活面中,仍有一個精神方向與實踐目標。
    故稱之為《文本詮釋與意義治療──以《聊齋誌異》為核心展開》。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前人的研究概況與成果………………………………3 (一)「意義治療」的研究概況與成果 (二)《聊齋誌異》的研究概況與成果 第三節 研究方法及範圍之限定……………………………………8 第二章 文本:《聊齋誌異》之背景概述……………10 第一節 時代交接:兵燹接踵,自然災禍不斷………………10 第二節 個人際遇:侘傺失志,設帳郁塞一生………………12 第三節 思想以儒家為本懷,雜染民間思維…………………16 (一)「吾儒家」的心學陶冶 (二)源於生活經驗的宗教思維 (三)結語 第三章 詮釋文本與意義治療會通之可能…………26 第一節 兩種意義治療學的開展………………………………26 (一)傅朗克以「人對此意義的追尋」展開治療 (二)儒家透過「我,就在這裡」調適而上遂於道 第二節 以《聊齋誌異》為核心進行試探……………………34 (一)文本詮釋與意義治療會通之可能 (二)《聊齋誌異》傳達出蒲松齡「內在的實存感」 (三)閱讀者對自身存在境域重新開展 (四)以「幻化」筆法開啟治療過程 第四章 本文中隱含的診療範疇………………………41 第一節 書寫者之生活場域觀察………………………………42 (一)「重建」中的時代輓歌 (二)「詮釋」裡的個人閱歷 第二節 評點者之生活體驗呼應………………………………50 (一)士子身份的相呼應 (二)入泮情誼的相知惜 第三節 書寫關注之診療範疇…………………………………55 (一)政治官僚的貪狠 (二)科舉考試的不公       (三)妒婦悍婦的遺憾       (四)社會道德的沉淪 第五章 書寫者所提供的詮釋處方…………………66 第一節 建構的基礎──原始思維……………………………67 (一)以己度物中萬物有靈 (二)靈魂不滅裡陰陽相通 (三)虛實相生的真幻相通 第二節 具體的展現……………………………………………85 (一)果報思維的衍展 (二)審美思維的鋪陳 (三)理性推理的點綴 第六章 書寫者於書寫過程中隱含治療意義………101 第一節 小說創作動機之演變………………………………101 (一)「懲勸教化」說以主體為客體作嫁       (二)「泄憤」說彰顯主體能動性的可貴 第二節 蒲松齡的個人課題…………………………………107 (一)貧窮──處士蕭然仍四壁 (二)舉業──相期矯首躍龍津 第三節 蒲松齡的生命態度…………………………………110 (一)命定說──貧病皆因夙業生 (二)知己說──青眼忽逢涕欲來 第四節 書寫中的意義治療…………………………………113 (一)有所「意」而為 (二)生命課題的傾軋 (三)書中角色的投射 (四)異史氏曰的憤慨 第七章 文本中隱含治療的可能與實現──理想境域的展開………………………………………………121 第一節 人與政治-清明吏治………………………………121 第二節 人與社群-家諧人和………………………………125 第三節 人與物類-平等相處………………………………127 第四節 人與他人-相知相惜………………………………130 第八章 結語…………………………………………133 第一節 詮釋的展開即治療的開啟…………………………133 第二節 以治療學開啟文本詮釋的新向度…………………136

    古籍
    《十三經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60年1月再版。
    郭慶藩輯:《莊子集釋》(台北:華正書局:1991年8月出版)
    〈五代〉王定保撰,姜漢椿校注:《唐摭言校注》,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2003年1月第一版。
    (宋)李昉:《太平廣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1995年第五次印刷。
    ﹝清﹞蒲松齡著:張友鶴輯校《聊齋誌異》會校會注會評本,台北:里仁出版:1991年9月
    ﹝清﹞蒲松齡著:路大荒整理:《聊齋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1986年4月第1次印刷。

    專書
    丁錫根編著:《中國歷代小說序跋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1996年7月第一版。
    文鏡編輯部編:《歷代小說序跋選注》,台北:文鏡文化事業,1984年6月初版。
    王枝忠:《古典小說考論》,寧夏:寧夏人民,1992年11月第一版。
    王溢嘉《聊齋搜鬼》,台北:野鵝出版,1999年8月初版八刷。
    王祥齡:《中國古代崇祖敬天思想》,台北:台灣學生,1992年初版。
    方東美:《中國人的人生觀》,台北:幼獅化事業出版社,1994年。
    石育良:《怪異世界的建構》,台北:文津出版,1996年6月初版。
    (美)加德納.墨非、約瑟夫.柯瓦奇:《近代心理學歷史導引》,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新華書店北京發行,1980年。
    弗雷澤著,汪培基譯:《金枝——巫術與宗教之研究》,台北:桂冠出版,1991年2月出版。
    弗蘭克著,游恆山譯:《生存的理由-與心靈對話的意義治療學》,台北:遠流出版,1991年初版。
    弗蘭克著,趙可式、沈錦惠譯:《活出意義來》,台北:光啟社出版,2001年3月初版。
    安東尼.史蒂芬斯(Anthony Stevens)著:薛絢譯:《夢:私我的神話》,台北:立緒文化,2000年。
    艾德華.薩依德(Edward Said):《知識份子》,台北:麥田出版:城邦文化發行,2004年初版。
    伍蠡甫、林驤華編輯:《現代西方文論選:論現代各種主義及學派》,台北:書林出版,1994年一版二刷。
    任繼愈等:《佛教史》,台北:曉園出版,1995年。
    朱一玄編:《聊齋誌異資料匯編》,天津:南開大學出版,2002年11月1版。
    朱恒夫:《宋明理學與古代小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2005年12月第1版。
    何天傑:《聊齋的幻幻真真》,台北:遠流出版,1990年。
    沈宗憲:《宋代民間的幽冥世界觀》,台北:商鼎出版:千華總經銷,1993年第一版。
    呂大吉:《宗教學通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10月二刷。
    吳九成:《聊齋美學》,廣東: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1998年5月第一次印刷。
    吳光正:《中國古代小說的原型與母題》,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
    吳志達:《中國文言小說史》,濟南:齊魯書社,1994年9月第一版。
    吳怡:《生命的轉化》,台北:東大出版,1996年10月初版。
    余英時等著:《中國歷史轉型時期的知識分子》,台北:聯經出版,1992 年9月初版。
    佚名:《山海經》,台北:金楓出版,1987年3月初版。
    佛蘭克爾原著:譚振球譯:《從集中營說到存在主義》,台中:光啟出版1969年三版。
    法蘭克著,鄭納無譯:《意義的呼喚》,台北:心靈工坊,2002年4月初版。
    亞弗瑞德‧阿德勒(Alfrad Adler)著:盧娜譯:《你的生命意義,由你決定》(What Life Could Mean to You),台北:人本自然文化出版,2002年8月初版。
    林師安梧:《中國宗教與意義治療》,台北:文海出版,2001年7月再版。
    林師安梧:《儒學轉向──從「新儒學」到「後新儒學」的過渡》,台北:臺灣學生書局,2006年2月初版。
    林保淳:《古典小說中的類型人物》,台北:里仁書局,2003年十月初版。
    周勛初:《中國文學批評小史》,台北:崧高書社,1985年7月出版。
    夏志清等《中國古典小說論集第二輯》,台北:幼獅文化出版,1977年8月再版。
    夏甄陶、李淮春、郭湛主編:《思維世界導論╴╴關於思維的認識論考察》,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1992年第一版。
    郭玉雯:《聊齋誌異的幻夢世界》,台北:台灣學生出版,1985年7月初版。
    唐富齡:《文言小說高峰的回歸——《聊齋誌異》縱橫研究》,湖北:武漢大學出版:1990年第一版。
    韋政通:《中國思想史》,台北:大林出版,1983年再版。
    馬瑞芳:《聊齋誌異創作論》,山東:山東大學出版,1990年9月第 1版。
    馬瑞芳:《蒲松齡》,台北:知書房出版,1993年5月第1版。
    馬瑞芳:《幽冥人生》,北京:三聯書店,1994年初版。
    恩斯特.卡西爾(Ernst Cassirer)著,甘陽譯:《人論——人類文化哲學導引》,台北:桂冠圖書,1997年再版。
    孫光浩:《聊齋志異的是與非》,台北:文史哲出版,1998年8月初版。
    許麗芳:《傳統書寫之特質與認知》,高雄:高雄復文出版,2000年12月初版。
    張捷夫:《中國喪葬史》,台北:文津出版,1995年7月。
    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台北:聯經出版,1973年第二次印行。
    張友鶴選注:《唐宋傳奇選》,台北:明文書局,1982年2月初版。
    張岱年、成中英等著:《中國思維偏向》,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1991年511月。
    張俊:《清代小說史》,浙江:浙江古籍出版1997年6月第一版。
    張振軍:《傳統小說與中國文化》,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1996年1月初版。
    張春興:《張式心理學辭典》,台北:臺灣東華書局,1991年11月初版二刷。
    曹文軒:《思維論》,上海:上海文藝出版,1991年5月第一版。
    陳文新:《小說審美發展史》,武昌:武漢大學出版,2002年10月第一版。
    陳來:《古代宗教與倫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台北:允晨文化,2005年6月初版。
    陳葆文:《聊齋誌異癡狂士人類型析論》,台北:里仁出版,2005年一月初版。
    陳香:《聊齋志異研究》,台北:國家出版社,1983年8月初版。
    陳榮捷著:《王陽明傳習錄詳註集評》,台北:臺灣學生,1984年12月初版。
    曾師昭旭:《良心教與人文教──論儒學的宗教面向》,台北:台灣商務,2003年8月初版。
    曾師昭旭:《存在感與歷史感──論儒學的實踐面向》,台北:台灣商務,2003年8月初版。
    馮佐哲‧李富華:《中國民間宗教史》,台北:文津出版,1994年初版。
    費爾巴赫著,林伊文譯:《宗教本質演講錄》,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初版。
    黃子平主編:《中國小說與宗教》,香港:中華書局,1998年8月初版。
    傅偉勳:《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台北:正中書局,1996年11月台五版。
    傅偉勳:《批判的繼承與創造的發展》,台北:東大圖書,1986年6月初版。
    傅璇琮:《唐代科舉與文學》,台北:文史哲出版,1994年8月初版。
    楊師昌年:《聊齋誌異研究》,台北:里仁出版,1996年8月初版。
    楊慶坤著,段昌國譯:〈儒家思想與中國宗教之間的功能關係〉,《中國思想與制度論集》,台北:聯經出版,1976年。
    雷登、貝克等著,葉玄譯:《存在意義與心理分析》,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86年1月第一版七印。
    雷群明:《聊齋藝術通論》,上海:新華書局,1990年2月,第一版。
    董挽華:〈聊齋志異裡考生與考官的對立關係和科舉內幕〉,右祖燊等著:《中國古典小說研究》,台北: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社印行,1977年11月初版。
    董挽華:《從聊齋誌異的人物看清代的科舉制度和訟獄制度》(台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研究論文第三一五種)。
    葉舒憲主編:《文學與治療》,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1999年出版。
    路先.列維—布留爾Lucien Levy-Bruhl著,丁由譯:《原始思維》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出版,2001年2月。
    蒙培元:《中國心性論》,台北:台灣學生出版,1996年3月二版。
    潜明茲:《中國神話學》,寧夏:寧夏人民出版,1996年5月出版。
    蔣維喬編著:《中國佛教史》,台北:國史研究室編印漢聲出版,1972年12月台景印一版。
    樂蘅軍:〈中國原始變形神話試探〉, 陳慧樺、古添洪編著:《從比較神話到文學》,台北:東大出版社,1977年2月初版。
    劉翔平:《尋找生命的意義—弗蘭克的意義治療學說》,台北:貓頭鷹出版:城邦文化發行,2001,初版(二十世紀心理學大師系列;7)。
    劉精誠著:《中國道教史》,台北:文津出版,1993年。
    劉滌凡:《唐前果報系統的建構與融合》,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9年8月初版。
    鄧啟耀:《中國神話的思維結構》,重慶:重慶出版:新華書店經銷,1996年4月第一版。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濟南:齊魯書社,1997年11月第一版二刷。
    賴賢宗︰《佛教詮釋學》,台北:新文豐出版,2003年10月台1 版。
    龍協濤:《文學讀解與美的再創造》,台北:時報文化,1993年初版。
    薛洪勣:《傳奇小說史》,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12月一刷。
    顏清洋:《蒲松齡的宗教世界》,台北:新化出版:樂學經銷,1996年9月出版。
    羅伯特‧寇爾司(Robert Coles)著;吳慧貞譯:《故事的呼喚》,台北:遠流出版社,2001年8月初版。
    羅敬之:《蒲松齡及其聊齋志異》,台北:國立編譯館出版,1986年2月印行。
    羅敬之:《聊齋詩詞集說》,台北:國立編譯館,1998年11月初版。
    羅敬之:《傳奇‧聊齋散論》,台北:文津出版,2002年10月一刷。
    釋永祥:《佛教文學對中國小說的影響》,高雄縣大樹鄉:佛光山出版社,1990年3月初版。
    龔鵬程:《文學與美學》,台北:業強出版社,1995年。

    期刊
    于天池:〈論蒲松齡的審美理想〉,《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2年第四期。
    王枝忠:〈蒲松齡朋友與《聊齋志異》〉,《明清小說研究》1989年第3期,頁73-83。
    王連儒〈《聊齋志異》之因果報應與宗教辨証〉,《明清小說研究》1992年第3、4期,頁257-277。
    王慶雲:〈三百年來蒲松齡研究的回顧〉,《山東社會科學》2002年第4期,頁108–111。
    任增霞:〈蒲松齡與道家思想〉《明清小說研究》2003年第3期總期69期,頁129-137。
    李杜:〈天人之際與人禽之辨——比較與多元的觀點〉:《「天人合一」論》,香港: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2001年7月初版。
    李豐楙:〈六朝精怪傳說與道教法術思想〉《中國古典小說研究專集3》(台北:靜宜文理學院中國古典小說研究中心),1981年初版。
    何天杰:〈晚明啟蒙思潮在《聊齋誌異》中的回響〉學術研究(廣州)1992年第5期。
    林師安梧:〈開啟「意義治療」的當代儒學大師——唐君毅先生〉,《鵝湖》20:7=235,民國84年。
    林師安梧:〈再論「儒家型的意義治療學」——以唐君毅先生的《病裡乾坤》為例〉,《鵝湖》28:4=328,民國91.10,頁7- 。
    林師安梧〈「心性之學」在教育上的運用—儒、道、佛義下的「生活世界」與其相關的「意義治療」〉《新世紀宗教研究》(第一卷第四期)頁28—61。
    林抒:〈心靈之鏡裡的社會投影——論《聊齋》心理描寫的特色〉,《明清小說研究》1992年第3、4期,頁294-305。
    高柏園:〈文化治療學的消極性特質〉,《應用倫理研究通訊》第七期,1998年7月,頁23-24。
    凌迅:〈試論《聊齋誌異》的無神論思想〉《蒲松齡研究集刊》(第一輯)山東大學︰蒲松齡研究室編︰山東︰齊魯書社︰1980年8月第一版。
    袁保新:〈秩序與創新——從文化治療學的角度省思道家哲學的現代義涵〉,《鵝湖》27:02=314,民國90.08。
    尉遲淦:〈論儒家意義治療的兩重意義〉,《應用倫理通訊》7,1998年,頁20-22。
    陳慶紀:〈從《聊齋志異》看蒲松齡宗教觀價值取向〉,《蒲松齡研究》,2001年第2期。
    鄭師志明:〈從唐君毅的《病裏乾坤》談儒學治療〉《鵝湖》28:04=328,民國91.03。
    鄭師志明:〈巫術文化的哲學省思〉《鵝湖月刊》第二八卷第一一期,2003。
    閻勤民:〈《聊齋志異》探秘〉《晉陽學刊》1985年第3期。
    劉敬圻:〈《聊齋誌異》宗教現象解讀〉,《文學評論》,1997年第5期。
    劉焜輝:〈法蘭克與意義治療法(上)〉,《諮商與輔導》14,民國76.02,頁6-9。
    劉焜輝:〈法蘭克與意義治療法(中)〉,《諮商與輔導》15,民國76.03,頁11-15。
    劉焜輝:〈法蘭克與意義治療法(下)〉,《諮商與輔導》16,民國76.04,頁13-18。
    鍾明玉:〈論《聊齋志異》之「奇」與「常」——蒲松齡的現實主義觀〉《小說戲曲研究第五集》清華大學中語系主編,台北:聯經出版,1995初版。
    譚興戎:〈蒲松齡的哲學思想和宗教鬼神觀念〉《南開學報》,1991年第4期。
    譚開義:〈天理.人欲.狐鬼神魅——《聊齋志異》的理學影響〉,《明清小說研究》,1997年第4期總期46期,頁147-158。

    論文
    朴正道:《聊齋志異研究》(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78年)。
    柯淑惠:《《聊齋志異》之物類變化故事研究》(台北:文化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4年)。
    陳昌遠:《蒲松齡《聊齋誌異》精怪變化故事研究——一個「常與非常」的結構性思考》(台中:東海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7年)。
    張燦堂:《《聊齋誌異》諸家評點研究》(南投:塈南大學中文所碩論,2001年6月)。
    張景庭:《《聊齋志異》宗教角色研究》(台北: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彭美菁:《《聊齋志異》影響之研究》(嘉義:中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謝佳容:《蒲松齡《聊齋誌異》「異史氏曰」之底蘊試探》(彰化:彰化師大國文研究所,2004年)。

    網路
    張稔穰、楚愛華:〈馮鎮巒《聊齋志異》評點的理論價值〉http://theory.people.com.cn/BIG5/49157/49165/4050305.html,2006.01.21,11:33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