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張潛昀 Chang, Chien-Yun |
---|---|
論文名稱: |
IP時代的臺漫—臺灣漫畫跨媒介內容產製之發展趨勢 The Era of IP-Driven Model in the Taiwanese Comics Industry: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its Cross-media Production |
指導教授: |
蔡蕙如
Tsai, Hui-Ju |
口試委員: |
蔡如音
Tsai, Eva 魏玓 Wei, Ti 蔡蕙如 Tsai, Hui-Ju |
口試日期: | 2023/07/26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23 |
畢業學年度: | 111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08 |
中文關鍵詞: | 臺灣漫畫 、IP化 、漫畫產業 、跨媒介改編 |
英文關鍵詞: | Taiwanese Comics,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mics Industry, Cross-media Production |
研究方法: | 次級資料分析 、 半結構式訪談法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301528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34 下載:4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近年來,由歐、美、日、韓帶起的漫畫改編影視作品熱潮,同時也帶動娛樂產業發展。在跨媒介改編、數位匯流的熱潮,各方都在尋找好的故事內容IP,臺灣漫畫也在自由的創作環境、相關政策補助的扶植,以多元的作品題材、內容產製方式展現產業蘊藏的創作能量,創作出許多優秀的原創作品,引起大眾的關注和重視。
本研究藉由相關文獻進行次級資料分析,梳理產業發展及政策補助脈絡;以半結構式訪談,了解臺灣漫畫產業的現況、臺灣漫畫市場的不足之處,以及跨域合作的過程,歸納出目前臺灣漫畫產業在跨媒介內容產製的發展趨勢;同時,觀察政府政策在產製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研究發現臺灣漫畫產業經歷漫長的低潮,來自各國漫畫競爭激烈的環境,在出版環境不利的情況下,不易從市場完全回收成本,導致市場規模難以擴大、健全發展,現階段的政府資源是不可或缺的幫助。目前產業逐漸從低谷爬升,跨媒介產製方式為正在起步的臺灣漫畫產業拓展受眾,使臺灣漫畫跨出漫畫圈;然而,臺灣漫畫產業目前的發展重心仍在內容製作上,對跨域合作較少有策略性的發展規劃,需要時間與整體政策規劃的支持,培養出具有影響力的「成功作品案例」,以帶動臺灣漫畫產業發展、增加跨域合作機會。
In recent years, there has been a boom in comic book adaptations in Europe, the United States, Japan, and Korea, which has also l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tertainment industry. In the wave of cross-media adaptation and digital convergence, all sectors are looking for attractive story content IP. With a free creative environment and the support of relevant policies, Taiwanese Comics have also demonstrated the creative energy of the Taiwanese Comics industry through a variety of comics genres and production methods. There’re many excellent original Taiwanese Comics that have attracted a large audience.
This study analyzed secondary data from related literatures to sort ou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and policy subsidies. To summarize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trend of Taiwanese Comics industry in terms of cross-media production, this study use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method to figure ou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aiwanese Comics industry, the deficiencies of Taiwanese Comics market, and the process of cross-media production. At the same time, this study observed the role of the government's policy in the process of cross-media production.
The study finds that Taiwanese Comics industry has experienced a prolonged downturn due to the fierce competition among comics from various countries. Under the unfavorable publishing environment, it is not easy to fully recover the costs from the market, which makes it difficult to expand the scale of the market. Therefore, the government's resources at this stage are indispensable to help the Taiwanese Comics industry.
Now that the industry is gradually climbing up from the trough, the cross-media production method has expanded the audience for the Taiwanese comics industry. However,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the Taiwanese comics industry is still focused on content production, and there is less strategic development planning for cross-media production. It takes time and support from policy to cultivate influential "success stories" to driv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aiwanese comics industry and increase the opportunities for cross-media production.
Mark Banks(2015)。文化工作的政治(王志弘、徐苔玲、沈苔訓譯)。群學。(原著出版於2007年)
Lawrence Neuman, W.(2000)。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朱柔若譯)。揚智出版社。(原著出版於 1991 年)
Bourdieu, Pierre(2003)。以火攻火:催生一個歐洲社會運動(孫智綺譯)。麥田出版。
David Hesmondhalgh(2009)。文化產業分析(廖珮君譯)。韋伯文化國際。(原著出版於2002年)
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61Chi、AKRU、Kinono、KoKai、ROCKAT搖滾貓、左萱、張季雅(2017)。CCC創作集 復刊試刊號:年度跨界畫題 漫畫植劇場。蓋亞文化。
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AKRU、D.S.、KoKai、ROCKAT搖滾貓、米奇鰻、李衣雲、柚子、張季雅、陳沛珛、豬大爺(2018)。CCC創作集3號:跨界改編進行式。蓋亞文化。
牛隆光(2010)。如何從事社會科學研究:新聞傳播面向的探討。唐山出版社。
王佩廸(2018)。動漫社會學:台漫不死。奇異果文創。
吳定(2003)。政策管理。聯經出版社。
李天鐸(2012)。文化創意產業的媒體經濟觀,收於李天鐸(主編),文化創意產業讀本(頁81-105)。遠流。
李衣雲(2012)。讀漫畫:讀者、漫畫家和漫畫產業。群學。
林芳玫(1994)。解讀瓊瑤愛情王國。時報文化出版。
林富美(2006)。台灣新聞工作者與藝人-解析市場經濟下的文化勞動。秀威資訊。
邱誌勇(2012)。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與政策概觀,收於李天鐸(主編),文化創意產業讀本(頁31-56)。遠流。
陳仲偉(2006)。台灣漫畫文化史-從文化史的角度看台灣漫畫的興衰。杜葳文化。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五南。
葉至誠、葉立誠(2011)。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商鼎。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心理。
蕭湘文(2002)。漫畫研究:傳播觀點的檢視。五南。
文化部(2003)。2002年圖書出版產業調查報告。
文化部(2008)。2008年臺灣出版產業概況。
文化部(2011)。2010年圖書出版產業調查報告。
文化部(2015)。2013年暨2014年臺灣出版產業調查報告。
文化部(2019)。107年ACG產業調查暨民眾消費行為趨勢分析。
文化部(2023年4月21日)。金漫獎獎勵辦法。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History.aspx?pcode=P0030012
文化部(2020年2月24日)。臺灣漫畫基地「從臺灣到安古蘭:73位漫畫家的開拓之旅」熱情開幕。行政院中部聯合服務中心最新消息。https://eycc.ey.gov.tw/Page/9FAC64F67005E355/5a55f65a-688c-45d6-b09a-c1624f1cb040
文化部(2023年1月12日)。文化部112年度漫畫輔導金獲獎勵名單公告 支持多元類型臺漫發展。文化部最新公告。https://www.moc.gov.tw/information_250_150830.html
文化部。獎補助名單列表。文化部獎補助資訊網。https://grants.moc.gov.tw/Web/AnnounceName_List.jsp?__viewstate=6xTSXs5aQHzugkI4fPgvjTyUh795+zvPbv1IxrLYCNlCmIUm4/mi2A==
文化部。入圍及得獎名單。金漫獎官方網站。https://gca.moc.gov.tw/home/zh-tw
文策院(2023)。2022年臺灣文化內容產業調查報告。https://taicca.tw/uploads/userfiles/research/20230609/Vol%201.pdf
文策院(2022)。2021年臺灣文化內容產業調查報告。https://edm.bnext.com.tw/2020taicca/cn/3.pdf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2020)。著作權基本概念篇。https://www.tipo.gov.tw/tw/cp-180-219594-7f8ac-1.html
文化部(2021)。【ACG】韓國漫畫產業扶植政策。國內外文化產業訊息及趨勢分析雙月報,46(4),11-14。
王俐容(2005)。文化政策中的經濟論述:從菁英文化到文化經濟?。文化研究,(1),169-195。https://doi.org/10.6752/JCS.200509_(1).0007
吳孟芯(2019),ACG與角色經濟。臺灣經濟研究月刊,42(9),64-71。
吳孟芯(2021)。韓國網路漫畫產業一源多用發展趨勢及對我國啟示。臺灣經濟研究月刊,44(4),114-120。
李佩、周榮庭、潘琳(2022),超媒介敘事視角下漫畫出版物IP化策略研究。出版廣角,2022(3),53-58。
林富美(2006)。當新聞記者成為名嘴:名聲、專業與勞動商品化的探討。新聞學研究,(88),43-81。
河凡植(2016)。政府角色與政企關係:以韓國文創產業發展為例。台灣國際研究季刊,12(4),155-180。
俞雷(2016),漫威公司從漫畫到電影:文化產業路徑分析。新聞知識,2016(5),84-86。
張君(2011),對當代動漫產業現狀的幾點思考。編輯之友,177(6),63-64。
張硯涵(2014)。文化創意產業溯源-研究取徑與概貌。南藝學報,(9),77-108。
清水勲 / Isao Shimizu.(2009)。日本漫畫的產業規模與對庶民生活的影響。庶民文化研究,(1),68-76。
陳仲偉(2011)。論文化產業的社會基礎及需求:台日漫畫產業之比較。庶民文化研究,(3),1-39。
陳劼(2015),日本文創產業探析與借鑒:漫畫作為動漫遊產業的核心。藝術科技,2015 (6),88-89。
陳明緯、吳明倫、宋厚寬、李季紋、李憶銖、林孟寰/大資、胡錦筵、陳建成、簡莉穎、蘇洋徵(2020)。關於IP的六個不可不知 附:劇場編劇的IP挑戰-向宇宙提案-。PAR表演藝術雜誌,(333),106-114。
陳涵郁(2022)。從史料復刻到漫畫,讓你多看臺灣史一眼:談臺史博的出版。臺灣出版與閱讀,111(1),140-147。
彭子芸(2013)。戲弄漫畫-談《人間條件2:她與她生命中的男人們》的改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7(3),19-40。
游易霖(2012)。由消費者意識探討推動臺灣漫畫產業之策略。輔仁大學藝術學報,(1),82-100。
程阿介(2017)。熱門漫畫立體化 舞台啟動粉絲潮 日本漫畫與舞台劇改編:在《死亡筆記本》之前。PAR表演藝術雜誌,(294),32-34。
黃冠龍(2021)。二次元裡的館藏故事-臺博館《雲之獸:來自遠古的守護者》漫畫的誕生。臺灣博物季刊,40(1),100-105。
雷碧秀(2018),泛IP經營加速出版產業的轉型:以尖端出版集團為例。臺灣出版與閱讀,107(2),30-37。
劉昌德(2004)。科技與文化工作者:網路與相關數位科技對台灣漫書家勞動過程的影響。傳播與管理研究,4(1),35-58。
蔡明燁(2018)。英國的IP產業與出版界的超級IP。臺灣出版與閱讀,107(2),64-71。
蔡蕙如(2016)。評《文化資本-創意英國的興起與衰退》。傳播文化與政治,(4),209-215。
竇重山(2010),日本漫畫出版業發展述略。文學與文化研究,2010(1),125-128。
古采豔(1998)。台灣漫畫工業產製之研究:一個政治經濟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
李唯碩(2008)。台灣本土漫畫產業不振原因之探討--產業價值鏈分析與台、港比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李朝陽(2004)。台日漫畫產業發展比較研究∼以流通制度與環境為考察中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應用日語所。
李翠丹(2010)。電視劇生產的創意與權力:日本漫畫改編偶像劇的產製策略與編劇勞動﹝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
林元禾(2019)。從接受美學理論探討跨媒介改編:以漫畫《東華春理髮廳》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研究所(含碩專班)。
林建勳(2013)。文化產業泛流模式之探討:以漫畫產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社會暨公共行政學系。
高啟翔(2004)。全球與本土的連結:以文化融合理論檢視台灣「偶像劇」﹝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
郭玲瑜(2017)。日本漫畫閱聽人的跨媒介參與歷程初探─以改編動畫、日劇、真人電影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電訊傳播研究所。
陳宏睿(2021)。數位漫畫平臺經營模式初探-以甲公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陳彥蓉(2022)。韓國網路漫畫改編劇之迷群研究—以 LINE Webtoon《女神降臨》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碩士班。
陳昱穎(2014)。台灣插畫創作者的文化勞動與科技中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
曾姝萍(2012)。從漫畫到電視劇的改編研究:以日劇《交響情人夢》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崑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
黃佳筠(2010)。幻想的實現或破滅? 少女漫畫迷對漫畫改編偶像劇認同與區辨 歷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研究所。
黃雅芳(1998)。台灣漫畫文化工業初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研究所。
董思齊(2013)。製造創意:韓國文化內容產業政策的起源與發展﹝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
蔣念儒(2015)。台灣本土漫畫發展之研究──以《挑戰者月刊》(2004~2008)為探討中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系。
賴政如(2008)。漫畫產業編輯制度之探討—以日本與台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
謝明穎(2012)。漫畫迷對漫畫改編偶像劇的區辨與認同歷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傳播學系。
顏茹稜(2019)。台灣信仰文化漫畫—《冥戰錄》之圖像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
羅惠文(2018)。台灣編劇職涯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碩士班廣播電視組。
湯慶玲(2013年6月13日)。韓國文化創意產業之發展。第二屆西太平洋韓語教育與韓國學國際學術會議,臺北市,臺灣。
Openbook編輯部(2020年11月11日)。出版轉影視I.出版》OTT加速全球出版改編影視劇本浪潮。Openbook閱讀誌。https://www.openbook.org.tw/article/p-64046
文策院(2021年5月21日)。韓國網路漫畫內容之產製及經營模式分析。文策院產業報導專題研究。https://taicca.tw/article/8aa735e9
江佩凌(2018年2月11日)。改編漫畫拍影視夯 台漫IP搶市場。中央通訊社。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802110072.aspx
佐渡守(2018年10月9日)。人物》堅持與覺悟,台灣原創漫畫關鍵的一步:訪蓋亞漫畫部總編李亞倫。Openbook閱讀誌。https://www.openbook.org.tw/article/p-22627
吳平稑(2021年11月2日)。金漫獎雖打破類型但急需建立標準(下):理想的國家級漫畫獎之路。CCC追漫台。https://www.creative-comic.tw/zh/special_topics/291
吳尚軒(2022年1月18日)。台流迷航3》從出生補助到往生 政府「幫忙」竟讓台灣影視被韓流越拋越開。風傳媒。https://new7.storm.mg/article/4143341
吳致良(2021年8月29日)。當漫畫遇見博物館》不同目標,共同的藝術。中央通訊社。https://www.cna.com.tw/culture/article/20210829w003
吳家豪(2022年4月9日)。台灣網漫市場/「社內相親」漫改爆紅啟示錄 台灣IP開發曝2大難題。中央通訊社。https://www.cna.com.tw/news/acul/202204090036.aspx
李孟學(2021年6月25日)。從藝術產業吸取養分的漫畫編輯,柏雅婷的編輯之路。典藏網站。https://artouch.com/people/content-42646.html
李若葳(2022年5月29日)。網漫產業崛起:面對韓日夾殺,台灣本土創作者如何闖出一片天?。關鍵評論網。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67326
周淑萍(2011年6月11日)。偶像劇漫畫正夯 銷量增1倍。蘋果日報。https://tw.appledaily.com/lifestyle/20110611/DUJBL4KCSJWAOPA7EITLEXHOFI/
果明珠(2021年11月22日)。年度論壇 III》IP的各種可能:LINE WEBTOON行銷總監王嘉綺vs.文策院副院長盧俊偉。Openbook閱讀誌。https://www.openbook.org.tw/article/p-65385
阿Lu(2009年2月6日)。【書展 09】行政院「劇情漫畫獎」頒獎典禮 本土漫畫家的光榮之路。GNN新聞。https://gnn.gamer.com.tw/detail.php?sn=34910
唐子晴(2018年7月4日)。一手打造線上漫畫王國! LINE WEBTOON台灣單月用戶210萬人,執行長:給去年打80分。數位時代。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49754/line-webtoon-2018-new-plan
張憶漩(2020年6月22日)。【獨家】《CCC創作集》邁向數位化 8月起線上免費讀。鏡週刊。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200622gameccc/
莊玫玲(2006年8月30日),看漫畫 偶像劇改編漫畫 蔚為風潮。蘋果日報。https://tw.appledaily.com/lifestyle/20060830/O4ROJJNPZ2GL5J2IT634HIOMZU/
陳君毅(2023年6月17日)。下一部「漫改韓劇」就在這!文策院端10部台灣漫畫,韓國人最愛哪種口味?。數位時代。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75697/next-korean-drama-from-taiwan-comics
陳宛茜(2022年5月25日)。丁曉菁卸任文策院董事長 「我人生做過最浪漫的事」。聯合新聞網。https://udn.com/news/story/6885/6340092
陳德倫(2022月6月20日)。新生代台灣漫畫家的突圍戰鬥──品牌化、在地化,用新題材為產業拓荒。報導者。https://www.twreporter.org/a/taiwan-comic-new-era-taiwanese-cartoonists-struggles
楊政勳(2020年2月21日)。「翻幾頁就看哭」 台灣特殊職人漫畫《小丑醫生》的幕後歷程。鏡週刊。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200220gamecomic02/?_trms=49c8833886556ee7.1653919001764
楊政勳(2020年8月30日)。文化部砸1億輔導漫畫產業 彭傑:該振作的是被補助的人。鏡週刊。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200822insight008/
楊政勳(2021年11月9日)。LINE WEBTOON宣布與BTS等韓團合作 推出原創漫畫、小說。鏡週刊。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211109insight004/
楊政勳(2022年4月28日)。相中漫畫IP發展潛力大 文策院6大戰略砸重本助攻。鏡週刊。取自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220421insight002/
廖禹揚(2021年9月18日)。韓國網漫崛起關鍵 漫畫改編跨媒體應用。中央通訊社。https://www.cna.com.tw/news/acul/202109180214.aspx
蔡尚勳(2021年7月12日)。臺漫IP多元應用 漫畫《神之鄉》改編劇集首播。經濟日報。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0860/5594143
賴柔蒨(2022年5月6日)。見證臺漫三十年起落──蘇微希的動漫人生。文策院-故事現場:聽他們說創作。https://taicca.tw/article/0303cd7c
聯合新聞網(2022年8月30日)。文策院公布最新影視化進度!聯合文學《華麗計程車》將開拍。聯合新聞網。https://reading.udn.com/read/story/7046/6563769
羅禾淋(2021年11月2日)。【臺漫現場專欄】臺灣影視劇本的秘密武器─談臺漫改編電視劇的近況。典藏數位網。https://artouch.com/column/臺漫現場專欄/content-51908.html
Caves, R. E. (2000). Creative industries: Contracts between art and commerc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Lee, H.-K. (2018 in print). Cultural Policy in South Korea: Making a New Patron State. London: Routledge.
Negus, K. (1992). Producing pop: Culture and conflict in the popular music industry. London: E. Arnold.
Negus, Keith.(2006). “Rethinking creative production away from the cultural industries.” Media and cultural theory (Pp. 197-208). London: Routledge.
Ryan, B.(1992). Making Capital from Culture: the Corporate Form of Capitalist Cultural Production. Berlin; New York: de Gruyter.
Sánchez-Tabernero, Alfonso, Denton, Alison, Lochon, Pierre-Yves, Mounier, Philippe and Woldt, Runar (1993). Media Concentration in Europe. Dusseldorf: European Institute for the Media.
Smith, C. (1998). Creative Britain. London,UK: Faber.
Williams, R. (1981). Culture. London: Fontana.
Wimmer, R. D., & Dominick, J. R. (2006). Mass Media Research: An Introduction (8th ed.). Belmont, CA: Thomson Wadsworth Publishing.
Hewison, R. (2011). “Creative Britain”: Myth or monument? Cultural Trends, 20(3-4), 235-242.
Hughson, J., and Inglis, D.(2001). “Creative industries’ and the arts in Britain: Towards a third way’in cultural polic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policy, 7(3): 457-478.
Jeong, J. (2020). Webtoons Go Viral?: The Globalization Processes of Korean Digital Comics. Korea Journal,(60), 71-99.
Lavin, M. R. (1998). A librarian’s guide to Marvel Comics. Serials Review, 24(2), 47-63–63. https://doi.org/10.1080/00987913.1998.10764445
Lee, H-K. (2019). The new patron state in South Korea: cultural policy, democracy and the market econom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policy, 25(1), 48-62. https://doi.org/10.1080/10286632.2018.1557651
Park, Lee, J., & Lee, Y. (2019). Do Webtoon-Based TV Dramas Represent Transmedia Storytelling? Industrial Factors Leading to Webtoon-Based TV Drama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Online), 2179–2198.
Pratt, Andy C. (2005). “Cultural Industries and Public Polic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Policy, 11 (1): 31-44.
Yecies, Shim, A., Yang, J. (Jie), & Zhong, P. Y. (2020). Global transcreators and the extension of the Korean webtoon IP-engine. Media, Culture & Society, 42(1), 40–57. https://doi.org/10.1177/0163443719867277
Box Office Mojo (2023). 2018-2022 Worldwide Box Office. Box Office Mojo. http://www.boxofficemojo.com
Nang(2021年12月27日). NaverWebtoon·aver《Super Casting》, bbangya news, https://www.bbangyanews.com/news/articleView.html?idxno=7633
조유빈(2021年9月9日). 콘텐츠 업계에 웹툰 IP가 몰려오는 이유, 시사저널, https://www-sisajournal-com.translate.goog/news/articleView.html?idxno=223840&_x_tr_sl=ko&_x_tr_tl=zh-TW&_x_tr_hl=zh-TW&_x_tr_pto=sc
日本総務省(2022),《情報通信白書 令和4年版》(情報媒體白書)。
韓國內容振興院(한국콘텐츠진흥원,KOCCA)(2018)。《2018 웹툰 작가 실태조사 보고서》(2018年網路漫畫家調查)。
韓國內容振興院(한국콘텐츠진흥원,KOCCA)(2020)。《2019 만화 산업백서 영문/중문 요약본》 (2019年韓國漫畫產業白皮書)。
韓國內容振興院(한국콘텐츠진흥원,KOCCA)(2021)。《2020 만화 산업백서 영문/중문 요약본》 (2020年韓國漫畫產業白皮書)。
韓國內容振興院(한국콘텐츠진흥원,KOCCA)(2021)。《2020 웹툰 작가 실태조사 보고서》(2020 年網路漫畫家調查)
韓國內容振興院(한국콘텐츠진흥원,KOCCA)(2022)。《2021 만화 산업백서 영문/중문 요약본》 (2021年韓國漫畫產業白皮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