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覃道義 Qin, Dao-Yi |
---|---|
論文名稱: |
當代中國藝術的範式與異質實踐——覃道義藝術創作論述 The Paradigm and Heterogeneous Practice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The Discourse of Qin Daoyi's Artistic Areation |
指導教授: |
朱友意
Chu, Yu-Yi |
口試委員: |
朱友意
Chu, Yu-Yi 廖仁義 Liao, Jen-Yi 黃瑞祺 Huang, Jui-Chi 蘇憲法 Su, Hsien-Fa 黃進龍 Huang, Chin-Lung |
口試日期: | 2024/06/23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
論文出版年: | 2024 |
畢業學年度: | 11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66 |
中文關鍵詞: | 革命美術 、現實主義绘画 、制度美學 、懷疑論美学 、異質實踐 |
英文關鍵詞: | Revolutionary art, realistic painting, institutional aesthetics, skeptical aesthetics, heterogeneous practice |
研究方法: | 個案研究法 、 歷史研究法 、 文件分析法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401128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41 下載:5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百年來中國藝術迎合權力意志,標識民族主義身份,處於集體無意識狀態而形成制度美學。異質實踐的當代中國藝術所要反對者,正是此制度美學對個人的壓抑與個人創造力的否定。而當代藝術的職責之一是對範式的質疑。當代中國藝術之所以必行此路,是因為藝術家承載著人類精神衛士的職責,這也是我們需要藝術的真正原因。
本文透過時間之軸,溯源藝術及百年來權力意志對當代中國藝術領域的影響作探討,分析藝術與權力之間的複雜關係,並探討、揭示權力機制的運作方式,以及權力對藝術創作的影響並進而固化為一定的範式;倡導現實主義繪畫、主題性創作,用美協、全國美展、美術館等加以鉗制,固化既有範式藝術的中心地位,成為制度美學的核心思想,這是當代中國藝術繞不開的問題;從範式中脫離出來,先鋒派藝術以批判性為自身標誌、以試驗性為手段、以顛覆性為目的,成爲了異質實踐的先例;只有穿越表像,勇於懷疑,通過對圖像的深入研究,使自己創作在面臨範式與異質、權力與抗爭等複雜交織的挑戰時,個體憑藉對社會的敏感認識,突破範式,轉化爲省思的推動力。
當代中國藝術唯有衝破範式,藉藝術的異質實踐獲取精神自由,才能避免受其鉗制。筆者異質實踐創作的兩大關鍵的特徵——實驗性和批判性。實驗性是借助數位的媒材,強調藝術自身的異質,在藝術解構圖像方面不斷嘗試;而批判性則側重思想,即藝術家個體通過對社會的洞察,實現藝術對社會問題的揭示。也是藝術介入社會的積極意義。
Over the past hundred years, Chinese art has been pandering to the will of power,identifying itself with nationalism, and forming its institutional aesthetics in a state of collective unconsciousness. It is the repression of the individual and the denial of individual creativity by this institutional aesthetics that contemporary Chineseart with its heterogeneous practices seeks to oppose. One of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contemporary art is to question paradigms.The reason why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must follow this path is that the artists assume the responsibility for being the spiritual guardian. it's also the real reason why we need art.
Based on the timeline, this paper traces back the art,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the will to power on the field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over the past century, analyzes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between art and power, explores and reveals how the mechanism of power operates and the influence of power on artistic creation, and then solidifies the above into a certain paradigm. Advocating realism and thematic creation and inhibiting thtm with artistic associations, national art exhibitions, art museums, etc.solidifying the centrality of established paradigm art and making it the core idea of institutional aesthetics are all issues that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cannot get around.Breaking away from the paradigm, Avant-garde Art has become a precedent for heterogeneous practices by making criticalness its hallmark, experimental nature as its means, and subversiveness as its purpose. It is only by traversing appearances, daring to doubt, and enabling one's creation to face the complexly intertwined challenges of paradigm and heterogeneity, power, and resistance through the in-depth study of images that the individual can break out of the paradigm by virtue of his or her sensitive awareness of society, and transform it into a propelling force for introspection.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can only avoid being enslaved by paradigms by breaking through them and gaining spiritual freedom through the heterogeneous practice of art. The two key features of heterogeneous practice creation in this paper are its experimental nature and criticalness. Experimental means emphasizing the heterogeneity of art itself with the help of digital media materials and making constant attempts at the artistic deconstruction of images. Criticalness, on the other hand, focuses on ideas. That is, the individual artist realizes the revelation of social problems by art through his or her insight into society. This is the positive significance of art's intervention in society.
中文論著
郭廣賢,《藝術與美學導論》,新北:全華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8。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鄒躍進,《新中國美術史(1949年-2000年》,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02。
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毛澤東選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
劉建明,王泰玄等,《宣傳輿論學大辭典》,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1993。
賴應棠,《創作與批評》,春風文藝出版社,1979。
高名潞,〈論毛澤東的大眾藝術模式〉。
楊小彥:藝術-革命-黨派——對一種視覺觀看秩序的歷史性辨析 (douban.com)。
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毛澤東選集》(一卷本),人民出版社,1964。
毛澤東,《毛澤東文藝論集》,中央文獻出版社,2002。
龔產興,《董希文》,廣西美術出版社,2001。
高叔平,蔡元培美育論集,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
李超,《中國現代油畫史》,上海書畫出版社,2007。
高名潞,《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金耀基,《從傳統到現代》,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張旭東,《改革時代的中國現代主義——作為精神史的80年代》,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
陸揚、王毅,《文化研究導論》,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
高名潞、趙璕,《藝術研究(第一輯)現代性與抽象》,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
陳偉,《中國現代美學思想史綱》,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周憲,《視覺文化的轉向》,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李正國,《國家形象構建》,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5。
《毛澤東著作選讀》(甲種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劉海粟,〈中國畫的繼承與創新〉,《南京藝術學院(美術與設計)版百期優秀論文集》,南京: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編輯部,2004。
段煉,《視覺文化:從藝術史到當代藝術的符號學研究》,南京:江蘇鳳凰美術出版社,2018。
吳澤義等,《文藝復興時代的巨人》,人民出版社,1988。
高千惠,《詮釋之外-藝評社會與近當代前衛運動》,臺北:典藏,2017。
譚根雄,《中國當代觀念藝術形態個案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紀蔚然,《別期待爆炸-洪席耶論美學》,新北:INK印刻文學生活雜志,2017。
葉謹睿,《創見・省思・李小鏡》,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21。
中文譯著
麥克斯·霍克海默著,李小兵譯,《批判理論》,重慶:重慶出版社,1990。
鮑姆加登著,簡明、王旭曉譯,《美學》,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87。
亞理士多德著,《形而上學》,北京:商務印書館,1959。
維柯著,朱光潛譯,《新科學》,第一卷,第2部分《要素》,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黑格爾著,《美學》第1卷,北京:商務印書館,1979。
謝林著,《先驗唯心論體系》,引自北京大學哲學系 、外國哲學史教研室譯,
《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德國哲學》,北京:商務出版社,1975。
湯瑪斯·門羅著,石天曙、滕守堯譯,《走向科學的美學》,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85。
阿多諾著,王柯平譯,《美學理論》,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德希達著,張寧譯,《書寫與差異》,臺北:城邦(麥田),2004。
赫伯特·曼紐什著,古城裡譯,《懷疑論美學》,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2。
福柯著,許寶強、袁偉編,肖濤譯、袁偉校,《語言與翻譯的政治》,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
多納德·艾格伯特著,〈藝術與政治中先鋒派的觀念〉,賈春仙、葛加鋒譯,范景中、曹意強主編,《美術與觀念史》,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
莫里斯·迪韋爾熱著,《政治社會學》,北京:華夏出版社,1987。
安東尼·吉登斯著,田禾譯、黃平校,《現代性的後果》,北京:譯林出版社,2011。
波德賴爾·德賴爾著,《美學論文選》,郭宏安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7。
尤爾根·哈貝馬斯著,《現代性,一個未完成的工程.反美學》,Hal Foster編,西雅圖海灣出版社,1987。
蘇珊·朗格著,滕守堯譯,《藝術問題》,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
陸梅林等譯,《馬克思列寧主義美學》(下冊),三聯書店,1961。
曹葆華等譯,《蘇聯文學藝術問題》,人民文學出版社,1953。
克萊兒·畢莎普著,林宏清譯,《人造地獄:參與式藝術與觀看政治學》,臺北:典藏藝術家庭,2015。
馬丁·海德格爾著,孫周興譯,《林中路》,上海:譯文出版社,2010。
基頓·韋恩主編,《別現代:作品與評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8 。
斯各特·拉什著,楊德睿譯,《資訊批判》,北京:北京人學出版社,2009。
賈克·洪席耶著,張新木、陸洵譯,《圖像的命運》,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4。
魯曼著,國家教育研究院主譯、張錦惠譯,魯貴顯審定,《社會中的藝術》,國家教育研究院與五南圖書,臺北:五南圖書,2016。
Mats Alvesson、Kaj sköldberg著,施盈博、劉忠博、張時健譯,主譯國家教育研究院,《反身性方法論-質性研究的新視野》,新北:韋伯文化,2011。
埃裡克·霍布斯鮑姆著,李金梅譯,《民族與民族主義》,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
班納迪克·安德森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步》,臺北:時代文化,2004。
班雅明著,許綺玲譯,《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臺北:台灣攝影工作室,1999。
奧斯丁·哈靈頓著,周計武、周雪娉譯,《藝術與社會理論:美學中的社會學論爭》,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0。
安東尼·吉登斯、烏爾裡希·貝克、斯科特·拉什著,趙文書譯,《自反性現代化-現代社會程式中的政治、傳統與美學》,北京:商務出版社,2014。
賈克·洪席耶著,藍江、李三達譯,《美學中的不滿》,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9。
西文論著
W. J. T. Mitchell, Iconology: Image, Text, Ideology, W. J. T. Mitchell,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6.
Claire Bishop, Artificial Hell: Participatory Art and The Politics of Spectatorship, London: Verso, 2012.
Bourriaud Nicolas. Relational Aesthetics, Paris: Les Presses du reel, 2002.
文獻史料
〈六十年文藝大事記1919 -1979〉第四次文代會籌備組起草組文化部文學藝術研究院理論政策研究室。
政務院,〈關於戲曲改革工作的指示〉,1951。
博士論文
周功華,《「油畫民族化」:董希文的理論和實踐研究》,北京:中央美術學院2005。
吳麟,《董希文「油畫民族化」的創作歷程》,南京:南京南京大學2015。
張苗苗,《美術館:在美術史敘事與當代文化建構之間》,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
張坤,《現實主義美術在20世紀中國的本土進程研究》,西安:陝西師範大學。
張澎,《寫實與現實—寫實主義油畫在新中國的接受與轉換》,北京:首都師範大學。
王聰叢,《新中國美術館:歷史、身份、功能》,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
中文期刊
唐亞林、郭林,《從階級統治到階層共治——新中國國家治理的歷史考察》,《學術界》,4期2006(04)。
孫津,〈民族性、民族形式、民族化〉,《美術》,9期1981(09)
陳丹青,〈雜感〉,《美術》,1期1982(01)。
徐悲鴻,〈中國畫改良論〉,《繪學雜誌》(北京大學)1920。
重慶師範學院,〈國統區抗戰文藝研究室編.民族形式討論紀略〉,重慶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期1982(02)。
殷雙喜,〈人民是歷史的主人——關於國家重大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美術觀察》,4期2010(04)。
蔣洪生,〈雅克·朗西埃的藝術體制和當代政治藝術觀〉,《文藝理論研究》,2期(2012. 02)。
報紙
梁啟超,〈美術與科學〉,《晨報》,1922年04月23日,版3。
張華清,〈難忘的留蘇歲月〉,《美術報》,2013年03月09日,版10。
汪亞塵,〈藝術源泉的生命流露〉,《時事新報》,1922年07月05日,版4。
網頁資料
楊小彥:藝術-革命-黨派——對一種視覺觀看秩序的歷史性辨析 (douban.com) ,2023/09/21檢索。
中国美协简介中国美术家协会 (caanet.org.cn) ,2023/10/17檢索。
中共中央關於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意見_滾動_新聞_中國政府網 (www.gov.cn),2023/10/16檢索。
程美信,〈美的藝術終結-藝術中國〉(china.cn),2023/10/17檢索。
搜索智能精選 (baidu.com),2014/03/28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