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立芬
論文名稱: 現代漢語副詞【才】與【就】的教學語法
指導教授: 鄧守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論文出版年: 2003
畢業學年度: 9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8
中文關鍵詞: 教學語法語義功能會話隱涵中介語偏誤句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841下載:39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主要是探討現代漢語副詞【才】與【就】的教學語法。
    長期以來,各學者對【才】與【就】的語義有不少研究,但每個人對【才】與【就】的義項分類與解釋都不同,我們將探討這些研究內涵,綜合歸納並建立本論文對【才】與【就】義項分類與說明。
    而有鑑於語文研究與語文教學之間各有堅持,雙方對語法的詮釋一直存在著鴻溝,我們希望透過本論文對【才】與【就】的分析成果,讓語言研究與實際教學結合,重新找到一個有利教學與學習的語法架構。
    本論文內容包含探討【才】與【就】的語義功能與會話隱涵,嘗試分析教學排序與語法規則的編寫,各章節與其內容概要如下:
    第一章緒論,簡述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與內容架構說明。
    第二章文獻探討,整理各學者專家的語義分類與理論說明,再提出新的義項分類方式。
    第三章從【才】與【就】的句意和話意來探討【才】與【就】的義項各有何功能,以及其會話隱涵。
    第四章討論【才】與【就】的教學語法架構。並根據相關語料與教材檢視的果提出教學時的建議順序,以做為撰寫教學語法的依據。
    第五章編寫【才】與【就】的教學語法內容。
    第六章結論,包括總結本論文的研究內容,並說明研究過程中所產生的限制與未盡之處。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動機與目的 1.2 研究範圍 1.3 研究架構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1 【才】與【就】義項分類的比較 2.1.1 Li and Thompson(1981) 2.1.2 呂叔湘(1983) 2.1.3 葉德明(1988) 2.1.4 劉月華、潘文娛、故韡(1996) 2.1.5 屈承熹(1999) 2.1.6 有關義項分類的結論 2.2 【才】與【就】語義說明的比較 2.2.1 白梅麗(1987) 2.2.2 畢永峨(1988) 2.2.3 邵敬敏(1990) 2.2.4 史錫堯(1991) 2.2.5 鄭良偉(1997) 2.2.6 有關【才】與【就】語義說明的結論 2.3 本章結論 第三章 語義功能與會話隱涵 3.1 【才】的語義功能與會話隱涵 3.1.1 【才1】的語義特徵 3.1.2 【才2】的語義特徵 3.1.3 【才3】的語義特徵 3.2 【就】的語義功能與會話隱涵 3.2.1 【就1】語義特徵 3.2.2 【就2】語義特徵 3.2.3 【就3】語義特徵 3.2.4 【就4】語義特徵 3.2.5 【就5】語義特徵 3.3 本章結論 第四章 教學語法架構的建立 4.1 「中介語」與「偏誤句」 4.1.1 何謂「中介語」(Interlanguage) 4.1.2 何謂「偏誤句」 4.2 使用情形 4.2.1 【才】的使用情形 4.2.2 【就】的使用情形 4.3 偏誤類型 4.3.1 【才】的偏誤情形 4.3.2 【就】的偏誤情形 4.3.3 【才】與【就】的偏誤比較 4.4 教材檢視 4.4.1 【才】的教材檢視 4.4.2 【就】的教材檢視 4.4.3 【才】與【就】教材的排序 4.5 本章結論 第五章 教學語法規則內容 5.1教學語法結構排序 5.2 【才】的語法內容 5.1.1 【才1】的語法內容 5.1.2 【才2】的語法內容 5.1.3 【才3】的語法內容 5.2 【就】的語法內容 5.2.1 【就1】的語法內容 5.2.2 【就2】的語法內容 5.2.3 【就3】的語法內容 5.2.4 【就4】的語法內容 5.2.5 【就5】的語法內容 5.3 教學建議與注意事項 第六章 結論 6.1 研究結論 6.2 研究限制與省思 參考書目 附錄1-1:【才】的《兒童書面語》 附錄1-2:【就】的《兒童書面語》 附錄2-1:【才】的中介語偏誤句(節錄) 附錄2-2:【就】的中介語偏誤句(節錄)

    ◎中文類
    丁邦新. 1994.(中譯本)《中國話的文法》(台灣版)趙元任. 1968 . (原著)《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台北:學生書局。
    文煉.2002. 〈蘊含、預設與句子的理解〉.於《世界漢語教學》第61期. 5-9。
    史金生1993.〈時間副詞「就」「再」「才」的語義語法分析〉.於《語言教學與研究》.第四期. P.101-111。
    史錫堯1991.〈副詞「才」與「都」、「就」語義的對立和配合〉.於《世界漢語教學》總第15期.18-22。
    白梅麗.1987.〈現代漢語中「就」和「才」的語義分析〉.於《中國語文》總第200期.390-398。
    呂叔湘. 1983 .《現代漢語八百詞》. 香港:商務印書館。
    呂叔湘. 1992 .《中國文法要略》(再版).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李大中1996.《外國人學習漢語語法偏物分析》. 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李憶民. 1997.《現代漢語常用詞用法詞典》,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李櫻. 2000.〈漢語研究中的語用面向〉.於《漢語研究》第18卷. 323-356。
    金立鑫.1990.〈後分句不用“就”來承接的條件〉,《華文世界》58期。
    房玉清1992.《實用漢語語法》.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
    佟慧君1986.《外國人學漢語病句分析》. 北京:北京語言學院。
    邵敬敏.1990.〈對副詞「就」「才」語義的再認識〉.《漢語語法的立體研究》.香港:商務印書館。
    邵敬敏.2000.〈從副詞「才」看語義語句法的相互制約關係〉.《漢語法特點面面觀》. 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屈承熹. 1999 .《漢語認知功能語法》. 台北:文鶴。
    徐烈炯.1995.《語義學》. 北京:語文出版社。
    戚雨村.1997.〈語用學說略〉.《現代語言學的特點和發展趨勢》.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陳小荷.1994〈主觀量問題初探〉.於《世界漢語教學》總第30期.18-24。
    張誼生. 2000 .《現代漢語副詞研究》. 上海:學林出版社。
    黃宣範1992.(中譯本)《漢語語法》.Li, Charles N. & Thompson, Sandra A. 1983.《Mandarin Chinese : A Functional Reference Grammar》. 台北:文鶴。
    黃主俠. 1998 .《漢語副詞「再」與「又」之教學語法》. 碩士論文. 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游欣慈. 2001 .《漢語副詞「還」之教學語法》. 碩士論文. 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孫靜怡. 2002 .《華語副詞「都」的語義分析與教學語法》. 碩士論文. 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鄧守信. 1983 .〈功能語法與漢語信息結構〉. 於《第一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語法組》P. 165-170. 台北:世界華文出版社。
    鄧守信.2001.〈論對外漢語語法結構排序〉. 香港:中文教學語法研討會。
    葉德明主編. 1996 .《實用視聽華語》(一)(二)冊 . 台北:正中書局。
    葉德明1988.〈華語副詞「再」「才」「就」之語用功能〉.於《第二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理論分析組》P.225-234. 台北:世界華文出版社。
    鄭良偉1997.〈華語與台語中的「就」和「才」〉.於《台、華語的代詞、焦點與範圍》.台北:遠流。
    劉月華、潘文娛、故韡.1996.《實用現代漢語語法》(台灣版). 台北:師大書苑。
    ◎英文類References in English
    Biq, Yung-O. 1988. From Focus in Proposition to Focus in Speech Situation : Cai and Jiu. JCLTA. 16.1. 72-108.
    Grice, H.P. 1975. Logic and Conversation, in Cole, P. & Morgan, J.L. ed. (1975), Syntax and Semantics. 3. New York & London : Academic Press.
    Hammerly, Hector. 1982. Synthesis in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 Introduction to Linguistics. Blaine, Wash. : Second Language Publication.
    Hughes, Arthur. 1995. Testing for Languang Teachers. N.Y. : Cambridge.
    Levinson, Stephen C. 1992. Pragmatics. N.Y. : Cambridge.
    Li, Charles N. & Thompson, Sandra A. 1981. Mandarin Chinese : A Functional Reference Grammar. Taipei : Crane.
    Li ,Cherry Ing. 1997. Logical Entailment and Conversational Implication : A Discourse- Pragmatic Account of Taiwanese Toh(就) and Ciah(才). Journal of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 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 Vol. 42(New Version), 55-70.
    Liu ,Meichun. 1997. From Motion Verb to Linking Element : Discourse Explanations for the Grammaticalization of JIU(就) in mandarin Chinese. JCLTA.Vol.25.2. 258-289.
    Lyons, John. 1977. Semantics. N. Y. : Cambridge.
    Lyons, John. 1995. Introduction to Theoretical Linguistics. N. Y. : Cambridge.
    Odlin, Terence. 1994. Perspectives on Pedagogical Grammar.
    Teng, Shou-hsin. 1983. Quantifier Hierarchy in Chinese : the Scope of Quantification and the Hierarchy of Scope. Studies in Chinese Syntax and Semantics. 241-252. Taiwan : Student Books. Co.
    Teng, Shou-hsin. 1997. Towards a Pedagogical Grammar of Chinese. JCLTA. 32.2 29-39.
    Teng, Shou-hsin. 1998. Sequencing of Structures in a Pedagogical Grammar. JCLTA. 33.2. 41-52.
    Teng, Shou-hsin. 2001. Issues on Simplicity in Chinese Pedagogical Grammar. 美國:哈佛大學討論會.
    Teng, Shou-hsin. 2001. Accessing Syntactic Difficultness in a Pedagogical Grammar. 香港:中文教學語法研討會.
    Tomlin, Russell S. 1994. Functional Grammar, Pedagogical Grammars, and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in Terence Odlin ed. (1994), Perspectives on Pedagogical Grammar. 140-178. 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estney, Paul. 1994. Pules and Pedagogical Grammar, in Terence Odlin ed. (1994), Perspectives on Pedagogical Grammar. 72-96. 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工具書及資料庫
    《中央研究院平衡語料庫》. Http://www.sinica.edu.tw/ftms-bin/kiwi.sh. 。
    《八十七年常用語詞調查報告書》. 2000 . 台北:教育部編印。
    《現代漢語頻率辭典》. 1986 . 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
    《現代漢語字頻統計表》. 1992. 北京:語文出版社。
    《國小學童常用字詞調查報告書》. 2002 .台北: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編印。
    《漢語中介語語料庫》1997. 台北: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漢語水平等級標準與語法等級大綱》. 1994 . 北京:北京語言學院。
    《漢語水平考試(HSK)模擬試題集》. 1995. 北京:華語教育出版社。
    《漢語詞匯的統計與分析》. 1985 .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