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呂得成 Lu, Te-Cheng |
---|---|
論文名稱: |
BIG6教學法對國中生媒體識讀與資訊倫理學習成效之研究 The effect of BIG6 teaching method o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media literacy and information ethics learning |
指導教授: |
陳昭珍
Chen, Chao-Chen |
口試委員: |
曾品芳
Tseng, Pin-Fang 林巧敏 Lin, Chiao-Min 陳昭珍 Chen, Chao-Chen |
口試日期: | 2022/01/18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圖書資訊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 |
論文出版年: | 2023 |
畢業學年度: | 111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47 |
中文關鍵詞: | BIG6 、媒體識讀 、資訊倫理 、國中生 |
英文關鍵詞: | BIG6, media literacy, information ethics, middle school students |
研究方法: | 準實驗設計法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300059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45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運用BIG6教學法,以國中資訊科技課程「媒體識讀」、「資訊倫理」單元進行教學活動設計,以國中二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探討BIG6教學法對國中生媒體識讀與資訊倫理學習成效所產生之影響。依準實驗研究法,將研究對象分為實驗組與控制組,在電腦教室中進行為期7周的教學活動。實驗組以BIG6教學法設計教案進行教學;控制組以電子教科書進行講授式教學(時下較多教師使用的教學方式)。資料蒐集以量化數據為主質性資料為輔,進行分析與討論,歸納出以下結論:
1.國中生使用網路頻率高但學習效能低,超過8成國中生上網的動機為娛樂,包含看小說動漫和聊天; 6成國中生都是在無人陪伴指導的情形下獨自使用網路。培養學生全面性的資訊素養,實為數位時代教育界最為迫切的議題。
2.在媒體識讀方面:實驗組在「認識媒體」和「訊息解析」構面的學習成效皆明顯高於控制組學生,在「媒體近用」構面的學習成效則無明顯差異。推測與長久以來學校政策及社會文化有關,學生在「媒體近用」層面的改變,需要較長時間的學習與更多元的主題設計。整體而言,BIG6教學法對提升學生媒體識讀能力確有顯著成效。
3.在資訊倫理方面:實驗組學生的資訊倫理後側分數雖未明顯高於控制組學生;但實驗組學生的後測分數明顯高於前測,而控制組學生的前後測則無明顯差異。且作為質性證據的專題報告顯示,實驗組在資訊的搜尋取用等資訊素養的實踐、資訊統合能力的表現上,明顯優於控制組。故整體而言,BIG6教學法對提升學生資訊倫理的學習成效是有助益的。
從教學活動的質性分析得知:實驗組不僅學會BIG6技能、增進展示作品與發表能力,更重要的是學會BIG6系統化思維模式,並在BIG6技能的引導下,展現出自我導向學習態度。其與控制組最顯著的差異為:1.能聚焦資訊並定義問題;2.具備批判思考能力和態度;3.能統合並實踐資訊素養。本研究實驗證明,BIG6教學法有助於提升國中生媒體識讀與資訊倫理的學習成效;BIG6融入國中資訊科技課程能使學生培養全方位的資訊素養,較之講授式教學更能提升學習態度、學習成效與資訊統合能力,有助於自主學習與終身學習。
This research uses the BIG6 teaching method to design teaching activities in the units of "Media Literacy" and "Information Ethics" , taking second grad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the BIG6 teaching method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media literacy and information ethics learning.
According to the quasi-experimental research method, the research objects were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nd a 7-week teaching activity was carried out in the computer classroom. BIG6 teaching method is designed as a lesson plan to teach the experimental group;lecture-based teaching (the teaching method used by more teachers nowadays) with electronic textbooks is designed as a lesson plan to teach the control group . The data collection is supplemented by quantitative data as the main qualitative data. After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are drawn.
1. Middle school students use the Internet more frequently but their learning efficiency is low. More than 80%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use the Internet for entertainment, including reading novels, animation, and chatting; 60%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use the Internet alone without guidance. Cultivating students' comprehensive information literacy is indeed the most urgent issue in the education field in the digital age.
2. In terms of media literacy: the learning effect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in the aspects of "understanding the media" and "information analysi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stud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learning effect in the aspect of " media access ". It is speculated that it is related to the school policy and social culture for a long time. Students' changes in the level of "media access" require longer learning and more diversified theme design. Overall, the BIG6 teaching method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in improving students' media literacy ability.
3. In terms of information ethics: although the scores of the stud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not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scores of the stud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pre-test,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tud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learning outcomes PPT as qualitative evidence shows that the experimental group i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 practice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such as information search and acquisition, and the ability to integrate information. Therefore, on the whole, the BIG6 teaching method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learning effect of students' information ethics.
From the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teaching activities, we know that the experimental group not only learned BIG6 skills, improved the ability to display works and publish, but also learned the BIG6 systematic thinking mode, and showed a self-directed learning attitude under the guidance of BIG6 skills. The mo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from the control group are: 1. can focus on information and define problems; 2. have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 and attitude; 3. can integrate and practice information literacy. This research experiment proves that the BIG6 teaching method can help improve the learning effect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media literacy and information ethics; the integration of BIG6 into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urriculum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can help students develop all-round information literacy, which can improve their learning attitude more than lecture-style teaching. , learning effectiveness and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ability, which is conducive to independent learning and lifelong learning.
中文部分
丁昱志(2004)。Big6技能融入國小社會學習領域批判思考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資訊素養委員會(2014)。資訊素養標準及能力指標國小至高中各級學校適用。(未出版之文件)
尹玫君、康旭雅(2005)。國小兒童網路倫理教學成效之研究。南大學報:教育類,39(1),1-20。
毛全良(2002)。使用BIG6理論為基礎設計線上教學教案暨資訊素養之研究:以高中電腦概念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台科技大學,臺南市。
王錦雀、吳盈萱、黃雅鈴、劉怡婷(2008)。媒體識讀:完全教學手冊。台北市:學富文化。
王耀誼(2001)。在主動探究的教學模式中,國中學生資訊素養之表現(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物理研究所,臺北市。
石淑英(2006)。Big6技能應用於國小學生專題式學習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朱家榮(2010)。資訊倫理研究初探。臺灣圖書館管理季刊,6(1),106-120。
朱蒨慧(2015)。以適性閱讀及小組討論建立高中生英文自主學習模式之行動研究- 以新北市丹鳳高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何志中(1999)。台灣中部地區國民小學教師網路素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臺中市。
何榮桂(1998)。資訊教育基礎建設與中小學資訊化校園的藍圖。資訊與教育期刊,68期,頁1。
何榮桂(2001)。臺灣資訊教育的現況與發展---兼論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資訊與教育期刊,87期,22-48。
何榮桂、韓善民(1997)。我國中小學資訊教育的推展策略、問題與展望。社教雙月刊,81,7-14。
余陽洲(2005)。批判的媒體識讀。台北縣新店市:正中書局。
余陽洲(2007)。媒體識讀概論。07年秋季課程第一堂。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秋季媒觀講堂 。
吳正己、邱貴發(1996)。資訊社會國民的電腦素養教育。社教雙月刊,73,13-18。
吳正己、張啟中、 陳敏惠、賴皇觀(1998)。台北市兒童資訊教育實施現況調查。教育研究資訊,6(4),155-164。
吳美美(1996)。資訊時代人人需要資訊素養。社教雙月刊,73,4-5。
吳美美(1999)。E世代教師的資訊素養。國圖遠距學園。檢自https://cu.ncl.edu.tw/info/10010034
吳美美(2001)。資訊時代的圖書館。臺北市:師大書苑。
吳美美(2004)。資訊素養與媒體素養-數位時代的素養與素養教育。台灣教育主題篇章。檢自file:///C:/Users/Louis/Downloads/A04046212.pdf
吳美美(2012)。資訊素養教育。檢自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679305/?index=21
吳翠珍、陳世敏(2007)。媒體素養教育。臺北市:巨流圖書。
李明堂、郭明堂(1995)。國小自然科學探究教學模式的析論。國教天地,109,56-63。
李勇輝( 2017)。學習動機, 學習策略與學習成效關係之研究-以數位學習為例。 經營管理學刊,第14期。
李紋霞(2015)。多元文化觀的媒體識讀教育。開放教育資源平台,台灣大學。檢自http://localhost:8080/xmlui/handle/123456789/105826
李淑慧(2000)。教育大辭書。檢自國家教育研究院。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9716/
李隆盛(1996)。談資訊素養教育。社教雙月刊,73,23-24。
李德竹(2001)。圖書館資訊素養知培養方針與評量指標。圖書與資訊學刊,37,1-26。
沈佩怡(2015)。教師協作教學與應用社會媒體的探究式專題學習對七年級學生學習成效之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辛武震(2010)。運用 BIG6技能於國小六年級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以提升學生學習成效之研究─以「熱、資源與環保」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卓珊瑜(2014)。國民小學「圖書館閱讀推動教師」之角色理論與實務落差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岳修平、鐘婉莉(2005)。專題式學習小組網路溝通互動之研究。教育月刊,25, 1-23。
林于靖(2013)。臺北市國小圖書館閱讀推動教師的理想、實務與困境(未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林士珍(2007)。媒體識讀能力與第三人效果之研究—以2006年世新傳播資料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台北市。
林亦君(2000)。哈日?解日?從媒體識讀教育談起。電視文化家書,161,2。
林杏子(2002)。資訊倫理。臺北市:華泰文化。204-205。
林佳昌、楊子瑩、王國華、林凱胤、余安順、楊秀停(2009)。資訊融入5E 探究教學對八年級學生 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國民教育研究學報,22,131-157。
林怡伶(2003)。國小實施資訊科技融入「以專題為基礎之教學與學習」:以高年級自然科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大學,屏東縣。
林東清(2009)。資訊管理,臺北市:智勝書局。
林美和(1996)。資訊素養與終身學習的關係。社教雙月刊,73 ,7-12。
林素芬(2006)。國小高年級學童資訊素養成就之研究─以台中縣國小五年級學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林菁(2000)。兒童素養研究之研究。資訊素養與終身學習社會國際研討會論文集。檢自http://www.ntnu.edu.tw/ace/new/2-1.htm
林菁(2001)。資訊素養融入國小國語科全語教學之研究。2001 資訊素養與終身學習社會國際研討會:資訊素養與各級教育教學之融合。臺中市:逢甲大學。
林菁(2004)。資訊素養融入國小社會學習領域—以Big6理念架構為例。視聽教育雙月刊,45(5),2-16。
林菁(2010)。應用辯論於國小六年級社會學習領域教學:為提升學生的資訊素養。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47(4),499-530。
林菁(2011)。資訊素養融入國小一年級「校園生物大搜索」主題探究:以Super3模式爲例。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48(4),P539–570。
林菁(2012)。資訊素養融入國小二年級社會學習領域「我們的社區」主題探究:以Super3 模式為例。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49(3),1-29。
林菁(2020)。探究式資訊素養融入國中階段課程之追蹤研究。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57(1),73–120。
林菁、顏才富、陳宜欣(2005)。資訊素養融入國小社會領域—數位典藏的應用。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43(1),69-86。
林曉雯(2001)。國小自然科教師試行「學習環」之合作行動研究。屏東師院學報。953-986。
林寶山(1998)。教學原理與技巧。臺北市:五南出版社。
邱廣興(2002):探究教學在資訊科技融入自然學習領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姜伯儕(2008)。資訊素養與部落格使用者資訊倫理態度、行為意向關聯性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
洪振方(2003)。探究式教學的歷史回顧與創造性探究模式之初探。高雄師大學報, 15(3), 641-662。
科學探究與國家科學教育標準(2010)。美國國家研究理事會科學數學及技術教育中心。科學普及出版社。
香港教育局(2005)。香生資訊素養架構:資訊年代學生學會學習能力的培養。https://www.edb.gov.hk/tc/edu-system/primary-secondary/applicable-to-primary-secondary/it-in-edu/Information-Literacy/il-index.html
孫青(2010)。2010年BBC媒體識讀研究報告摘要。公共電視研究發展部。http://web.pts.org.tw/~rnd/p2/2010/09/BBC%20Media%20Literacy.pdf
張一蕃(1997)。資訊時代之國民素養與教育。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研究計畫。
張宏源(2005)。媒體識讀:從認識媒體產業、媒體教育,到解讀媒體文本。臺北市:亞太圖書。
張郁雯(2010)。國小六年級學童環境知能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以高雄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張郁蔚(2003)。從資訊素養標準探討我國資訊素養教育課程。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刊,9(2),58-72。
張毓珊(2012)。桃園地區國中學生媒體識讀能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瑞晨(2018)。面對假新聞,至少你要有媒體識讀力。教室外的公民課2018/09/18。檢自https://www.civilmedia.tw/archives/79765
張盡梅(2004)。資訊素養融入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探究水污染主題-以BIG6模式為教學方式(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張臺隆(2012)。我國中小學資訊教育政策形成、執行與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張瓊穗(2004)。資訊融入專題式學習之教學初探。教育研究,117,107-116。
張瓊穗、翁婉慈(2005)。以資訊大六之觀點來檢驗國小高年級學童資訊素養之研究-以台北市天母國小為例。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學報 ,18(2)。
教育部(1998)。九年一貫課程能力指標。檢自http://teach.eje.edu.tw/9CC/discuss/discuss2.php
教育部(2001)。中小學資訊教育總藍圖 。檢自http://ws.moe.edu.tw/001/Upload/userfiles/guideline(9006).pdf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教育部,台北市。
教育部(2008)。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重大議題-資訊教育。檢自https://cirn.moe.edu.tw/Upload/file/199/67387.pdf
教育部(2008a)。中小學資訊教育白皮書。檢自http://teacher.cups.tp.edu.tw/academic/information/2008-2011.pdf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檢自https://12basic.edu.tw/12about-3-1.php
教育部(2018)。108課綱科技領域課程手冊。檢自https://www.naer.edu.tw/upload/1/16/doc/2024/%E7%A7%91%E6%8A%80%E9%A0%98%E5%9F%9F%E8%AA%B2%E7%A8%8B%E6%89%8B%E5%86%8A(%E5%AE%9A%E7%A8%BF%E7%89%88).pdf
莊道明(1996)。資訊網路倫理初探。21世紀資訊科學與技術的展望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3-206。
莊道明(1998)。以資訊素養為基礎的圖書館利用教育課程-世新大學圖書管實施方式。書苑季刊,35,27-36。
莊道明(1999)。資訊素養融入大專院校課程之探討-以「資料蒐集與報告寫作」課程為例。資訊素養與終身學習社會國際研討會論文集,360-376。臺北市:臺灣師範大學。
莊道明(2012)。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檢自https://terms.naer.edu.tw/publishword/5/
莫廣遠(1997)。網路倫理認知類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許心怡(2013)。雙北地區國中學生媒體識讀能力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郭宜婷(2010)。國中學生媒體識讀能力施測問卷之建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郭鴻志(1998)。從網路倫理談資訊倫理教育。應用倫理研究通訊,5,19-20。
陳芳雅、林心茹、傅宓慧、林秀娟、朱惠美(2020)。圖書資訊利用教育教學綱要-資訊素養綱要的修訂說明。圖書教師電子報,第72期。檢自http://teacherlibrarian.lib.ntnu.edu.tw/index.php?id=537
陳昭珍(2017)。資訊素養(BIG6)融入專題研究教案。檢自https://moodle3.ntnu.edu.tw/
陳昭珍、涂芸芳 (2021)。台灣K-12資訊素養研究回顧與展望。圖書資訊學研究回顧與前瞻2.0。元華文創。
陳昭珍、趙子萱(2010)。圖書教師的角色與任務。圖書教師電子報。檢自http://teacherlibrarian.lib.ntnu.edu.tw/index.php?id=13
陳昭珍、簡馨瑩、林菁、賴苑玲、陳海泓(2011)。圖書教師手冊。臺北市:教育部。
陳振威(2000)。探究式教學法。檢自http://nature.ckps.tpc.edu.tw/sci_edu/teach_method/
曾品方、陳雪華(2019)。圖書館營運標準之研究:以美國學校圖書館為例。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45(2),39-65。
曾聘妍、蘇桂美、陳麗娟、黃志龍(2004)資訊素養融入國小五年級自然科學之研究。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30(1)。
游婉琳(2002)。資訊素養融入國小課程之教學研究-以台中市X 國小 C 課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臺中市。
黃秋翰(2010)。國民小學教師資訊素養、知識管理能力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黃郭鍾(2004)。應用大六教學法於專題式學習之行動研究—以國小四年級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
黃富順、張國珍(1993)。我國成人識字教育之研究。教育研究資訊,1(6),1-11。
黃楟惠(2010)。國民小學低年級教師資訊素養、資訊進修需求與教學效能之研究:以台中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台中市。
楊秀停(2004)。以合作式行動研究協助國小自然科教師實施探究式教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楊秀停、王國華(2007)。實施引導式探究教學對於國小學童學習成效之影響。科學教育學刊,15(4),P439–459。
楊孟泰(2004)。BIG6模式之線上合作學習系統應用在問題解決能力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楊建民(2009)。探究式教學法與講述式教學法在國小Scratch程式教學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廖弘民、蔡雅薰(2020)。探究式學習與實踐方法探討。探究式教學法理論與實踐,141-156。臺北市:元照出版。
劉曜源(1999)。國小學生問題解決能力之探討。國教天地,136, 25-26。
歐用生(1989)。教學方法的新趨勢(上)(中)(下)。教與愛,24-26 期。
歐用生(2000)。重要教學方法舉隅。高雄:復文書局。
鄧宗聖(2010)。媒體、教育與社會。臺北市:巨流出版。
賴佳穗(2005)。Big6技能應用在國小社會領域專題式學習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賴苑玲(2000)。以資訊素養為基礎之國小圖書館利用教育之探討。教學科技與媒體,52-54,11-18。
賴苑玲(2001)。如何將 Big Six 技能融入國小課程。書苑季刊,48,25-38。
賴苑玲(2006)。國小六年級學童之家庭、班級及學校圖書館閱讀環境與其閱讀態度之研究,社會科教育研究,11,47-86。
賴苑玲(2009)。南投縣國小高年級學童閱讀習慣、閱讀理解與對參與「希望閱讀」與「焦點 300」閱讀活動態度之研究。社會科教育研究,14,1-30。
賴苑玲、林菁、吳美美(2009)。TANET2009 -- special session 在中華資訊素養學會「資訊素養指標研議」。
賴鼎銘(1995)。科學研究作偽之資訊倫理問題研究。中國圖書館學會會報,55,13。檢自https://www.civilmedia.tw/archives/79765
聯合報,(2020)。高中生瘋寫小論文抄襲創新高。2020-11-03聯合報記者潘乃欣。檢自https://udn.com/news/story/121690/4983956
謝州恩、吳心楷(2005)。探究情境中國小學童科學解釋能力成長之研究。師大學報:科學教育類。
謝政燿(2003)。BIG6技能融入主題式學習網路化教學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豐佳燕等(2001)。資訊問題解決大六法(Big Six)在主題式學習上之應用與探討。台北市第三屆教育行動研究成果發表。取自http://www.estmtc.tp.edu.tw/%7Echiayen/research/taipei/
顏弘志(2004)。從建構主義看探究教學。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36,1-14。
魏怡君(2005)。以Big6資訊素養教學融入國小社會領域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蘇榮輝(2006)。大六教學法對國小五年級學童批判思考技巧之影響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英文部分
Addison, Colleen & Meyers, Eric. (2013) Perspectives on information literacy: a framework for conceptual understanding. Information Research, v.18 (3): 1-14.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chool Librarians (2007). Standards for the 21st-Century Learner. Retrieved from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ymkSuUW3U99n0YzoS8Lg70oBwEqvzLLE/view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1989).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presidential committee on information literacy : final report. Chicago: ALA.
Association of College & Research Libraries, (2010). About ACRL. Retrieved July 4, 2011, from http://www.ala.org/ala/mgrps/divs/acrl/about/index.cfm.
Association of College and Research Library (ACRL) (1998). Retrieved March 27, 2005, from http://www.ala.org
Baji F., Haeusler C., Bigdeli Z. &Parsa A. (2016). Developing information literacy skills lesson plans integrated into the 6th Iranian primary science curriculum based on the big6 model. In: Kurbanoğlu S. et al. (eds), Information literacy: Key to an inclusive society.
Baji, Haeusler, Bigdeli&Parsa(2016).Developing information literacy skills of the 6th grade students using the Big 6 model.
Behrens, S. J. (1994). A conceptual analysis and historical overview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Bjorner (1991)。BjornerSusanne .”The Information Literacy Curriculum aWorking Model . ”IATUL Quarterly 5 (June , 1991):150-60 .
Breivik, P. S. (1987). Making the most of libraries. Change: The Magazine of Higher Learning, 19(4), 44-52.
Breivik, P. S. &Senn, J. A. (1998).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ng children for the 21st century. Washington, DC: NEA Professional Library.
Budd, John M., Lloyd, Annemaree. (2014)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for information literacy: A plan for action. 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ume 51, Issue 1, p.1-4. Retrieved from: https://doi.org/10.1002/meet.2014.14505101001
Carin, Robert&Sund(1985).Teaching modern science
Chang, Y. K., Zhang, X., Mokhtar, I. A., Foo, S., Majid, S., Luyt, B., &Theng, Y. L. (2012). Assessing students’ information literacy skills intwo secondary schools in singapore. Journal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6(2),19–34. Retrieved from ttp://www3.ntu.edu.sg/home/sfoo/publications/2012/2012-Journal%20Of%20Information%20Literacy%20-%20Chang.pdf
Eisenberg, M. B. & Lee, H. L. (1999, May).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teaching: The big six approach to information literacy instruction. 載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舉辦之「資訊素養與終身學習社會」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頁398-409),臺北市。
Eisenberg, M., & Berkowitz, B. (1990).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kills curriculum scope and sequence: The big six skills. School Library Media Activities Monthly 5(1), 26-28, 45, 50-51.
Guay, F., Ratelle, C. F., & Chanal, J. (2008). Optimal learning in optimal contexts: The role of self-determination in education. Canadian Psychology/Psychologie canadienne, 49(3), 233–240. doi: 10.1037/a0012758
K. C. Laud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New Approach to Organization and Technology(N.J.: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1998), p.2.
Kuhlthau, C. C. (1987). Information Skills for an Information Society: A Review of Research.
Kuhlthau, C., Maniotes, L., &Caspari, A. (2015). Guided inquiry: Learning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2nd ed). Westport, CT: Libraries Unlimited.
Livingstone, S. (2004). Media literacy and the challenge of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The Communication Review, 7, 3-14.
McClure(1994) McClure , Charles R . ”Network Literacy : A Role for Libraries?”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Libraries 13:2(Jun1994): 115-125 .
NRC(2000).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NRC)出版之《國家科學教育標準》(1996) 及《探究與國家科學教育標準》(2000)
R. E. Anderson, D. G. Johnson, D. Gotterbarn, and J. Perrolle, "Using the New ACM Code of Ethics in Decision Marking",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36:2 (1993), pp.98-107.
R. Mason, "Four ethical issues of the information age" ,Mis Quately, March. (1996), p.51.
Schunk, D. H., & Zimmerman, B. J. (2003). Self-regulation and learning. In W. M. Reynolds & G. E. Miller (Eds.), Handbook of psychology: Educational psychology, Vol. 7 (p. 59–78). John Wiley & Sons Inc.
Trowbridge, L.W., & Bybee, R.W.(1986). Becoming a Secondary School Science Teacher. Columbus, Ohio: Merrill.
Wolf, Brush &Saye (2003).The Big Six Information Skills as a Metacognitive Scaffold: A Case Stu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