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孟彥
Lin, Meng-Yen
論文名稱: 九年級「神入」歷史教學之實踐研究
The Case Study of “Historical Empathy”Teaching for Ninth Graders
指導教授: 湯仁燕
Tang, Ren-Ye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7
畢業學年度: 10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1
中文關鍵詞: 社會領域神入歷史歷史教學
英文關鍵詞: Social Studies, Historical empathy, Historical teaching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3496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33下載:3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基於國中社會領域歷史科學習之需要,以「神入」歷史進行教學。利用「神入」歷史教學是為了改變過去學生只背誦人物、年代、事件等「實質概念」的歷史學習。「神入」歷史指的是使學生藉由想像重現過去,以歷史人物所處時空下,設身處地的理解歷史人物的行為。研究者經探討前人的研究成果後設計教學方案,藉由個案研究的方法省思「神入」歷史運用於國中歷史教學的優劣之處。
    基於上述,研究者以自身任職學校九年級A班27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利用歷史課進行三個單元的教授,教學期程為一個月。本研究為求評估個案研究成效周延,主要透過訪談紀錄、學習單、教學觀察、省思札記等方式進行資料蒐集,再根據所蒐集的資料進行整理、歸納、分析。據此,本研究所得到的研究成果如下:
    壹、教師運用神入歷史教學法時,課程規劃可利用歷史人物與重大變革之
    爭議事件來規畫方案;教材須以符合學生學習需求;教學策略依學生
    程度而彈性調整;教學情境安排則致力營造學生基於歷史證據而想像
    的氛圍營造。
    貳、神入歷史教學可有效引起學生學習興趣;學生對於以圖像神入並探究
    歷史人物表達正向評價;學生多能以自身經驗解釋歷史人物行為並且
    表達其想法。
    參、教學省思方面,教師在教材規劃與進行「神入」歷史教學時須注意教
    學流程與節奏。教師在實施課程方案時可能面臨各種困難與限制,思考
    突破困境之歷程,使教師可由行動中轉化為個人的專業成長。

    The current study intends to illustrate how “historical empathy” can be practiced into history teaching.due to the learning needs of social studies curriculum in junior high school. “Historical empathy” is a learning method that encourage learners to reconstruct the historical past by imagination and understand the thoughts and behaviors of historical figures by putting themselves into the time and space in the past. This method aims to amend and change the way of learning because learners used to merely memorize the “concrete concept”, such as the names of figures, chronological tables and certain events without full understanding. After examining the former research outcomes and designs, the current study is a case study which aims to analyze the merits and drawbacks of “historical emphathy” when being implemented into history teaching.
    The research objects are 27 ninth graders in Class A who are currently taught by the researcher. The teaching intervene lasts for one month with three units of lessons. For the validity and credibilty of the study, the data was collected mainly through interviewing, working sheets, teaching observation and reflection reports. Through all the analyzing and classification, the research outcomes are as follows.
    (1) The controversial issue of the historical figures and important revolutions are suggested to be involved into curriculum desgin while using “historical empathy”. The learning materials should fit students learning needs, the teaching strategy should be flexible enough to be properly adjusted according to sutdents’ learning levels.
    (2)“Historical empathy” can trigger and stimulate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s. Positive feedbacks are given to “historical empahty” when using images and pictures to explore historical figures. Most of the students are able to explain the behaviors of historical fuigures through their personal experiences and express their thoughts.
    (3) As for the teaching reflection, instructor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eachin process and speed while preparing for the materials and making teaching plans for “historical empathy”. Instructors may incounter all kinds of difficulties and constraints while implementing the curriculum. Through the actual actions and the process of thinking how to break through the difficulties, instructors can increase their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skills.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ii 表 次……………………………………………………………..v 圖 次……………………………………………………………..vi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緣起與動機 …………………………………………………………………0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05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05 第四節 研究限制 ……………………………………………………………………2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神入歷史教學之意涵與要素 ………………………………………………21 第二節 神入歷史教學策略與運用 …………………………………………………25 第三節 神入歷史教學相關研究 ……………………………………………………29 第三章 歷程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神入歷史教學的活動設計 …………………………………………………34 第二節 神入歷史教學的實施歷程與成效 …………………………………………49 第三節 神入歷史教學省思 …………………………………………………………79 第四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88 第二節 建議 …………………………………………………………………………94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96 附錄 附錄一 ………………………………………………………………………………99

    余偉民(主編)(2002)。歷史教育展望。上海:東華師範大學出版社。
    宋佩芬(2008)。講述中的歷史思維教學:一些可能與問題。師大學報,
    53(1),175-197。
    吳翊君(2003)。「神入」歷史與觀點陳述─引導學童歷史思維的教學方
    法初探〉,花蓮師院學報,17,133-151。
    吳翊君(2004)。歷史教學理論與實務。台北市:五南。
    吳嘉琪(2010)。國中學生歷史理解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呂世浩(2014)。中國古代歷史與人物─秦始皇。【影音資料】,取自
    https://youtu.be/voIDbePHmeslist=
    PLTvYmDQeu7Fqel9xLyXvB8JotCoD3cguI
    周孟玲(譯)(1996)。Dickinson,A.K著。理性的理解與歷史教學。清華歷史教學,6,37-55。
    高明士(2009)。歷史教育與教育目的。歷史教育,14,21-34。
    唐遠華(2004)。神入過去, 究明表裡: 促進歷史思維能力發展的課堂
    劇場教學實驗。清華歷史教學,15 ,17-32。
    唐遠華、李巾賢(2007)。運用史料發展「神入」能力的教學活動設計
    -那是一個什麼樣的年代。清華歷史教學,18, 82-106。
    莊珮柔(2004)。歷史想像與神入的教學方法-將俗民文化融入歷史教學:
    從[木蘭詩、思想起, 何處是故鄉?] 談起。清華歷史教學,15 ,
    70-96。
    莊德仁(2014)。閱讀素養與中學歷史教材教法。台北市:五南。
    莊德仁(2014)。互動式問題導向的教學策略:個案研究的角度。歷史教
    育,20,1-39。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臺教授國
    部字第1030135678A號。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6)。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總綱,台國(二)字第
    0950030367C號令修正。台北市:教育部
    章五奇(2011)。做一曲台灣之歌:以美學觀點創新「歷史神入」教學之
    行動研究。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7):1,211-234。
    陳盈安(2006)。史料教學在國中社會領域的課程運作與考察。國立花蓮
    教育大學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硏究。台北市:五南 。
    陳新民(2010)。「神入」在英美兩國歷史教學中的運用。全球教育展
    望,2010(05),68-73。
    張志祥(2006)。[神入]的歷史教學新嘗試-以[霧社事件] 為例。清華歷
    史教學, 17,88-100。
    張元(1999)。寄自疆場的家書──高中歷史課後作業的研究。清華歷史
    教學,9,81-99。
    張元(2014)。在大學第一堂歷史課談大學是什麼【歷史學科中心電子
    報】,取自
    http://history.csghs.tp.edu.tw/xoops2/modules/newbb/
    viewtopic.php?topic_id=969&forum=22
    張元(2061)。歷史是時光的旅程(四)觀看人物,神入的體會【部落格
    文字資料】。取自
    http://cyhistedu.blogspot.tw/2016/09/blog-post.html
    郭生玉(1998)。心理與教育研究法。台北市:精華。
    黃琇苓(2006)。 談歷史教學中的「神入 (empathy)」概念。清華歷
    史教學 ,17,101-122。
    黃國彥(2000)。文件分析法。【網路資源】,取自
    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3274/
    彭慰(1995)。觀察法。【網路資源】
    取自http://terms.naer.edu.tw/detail/2072022/
    葉乃靜(2012)。訪談法。【網路資源】,取自
    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678709/?index=1
    楊國賜(2013)。培養新世紀大學生的關鍵能力。台灣教育,680,10-
    16。
    楊淑晴、黃麗蓉(2011)。中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之探究:歷史觀點取替
    模式的應用。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6(4),129-153。
    潘慧玲(2004)。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台北市:高教。
    蔡曉瑜(2014)。歷史神入教學與學生想像力的培養。(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福建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福州市。
    戴旭澤(2013)。國小社會領域歷史人物教學之探究─以神入歷史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教育大學教育學院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碩
    士,台北。
    簡紅珠(2000)。講述教學法。【網路資源】,取自
    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15014/
    劉靜貞(2001)。10~ 16 歲學生對歷史記述的認知初探─ 三人組討論方
    式的嘗試。史學與文獻,119-169
    饒見維(2003)。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