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許清原 Hsu Ching-Yuan |
---|---|
論文名稱: |
台灣布袋戲偶的模件體系之成形與發展 A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odule System of Taiwanese Glove Puppets |
指導教授: | 黃光男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
論文出版年: | 2010 |
畢業學年度: | 9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445 |
中文關鍵詞: | 布袋戲 、布袋戲偶 、模件 、民俗雕刻 |
英文關鍵詞: | Glove Puppet Play, Glove Puppets, Module, Folk sculpture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402 下載:65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針對台灣民俗雕刻的一個範疇──布袋戲偶雕刻──進行相關主題的研究,布袋戲偶是布袋戲的「演員」,因此也屬於民俗戲曲的範疇。布袋戲偶的製作並非只有雕刻的技藝,甚至還包括彩繪和織繡等工藝技術,台灣布袋戲偶的製作工藝可分為偶頭、偶衣、頭戴及道具等幾個部份,其中又以偶頭的製作最為關鍵,因此,布袋戲偶的製作者大多是以雕刻師為代表。模件(module)是工程學常用的概念,德國學者雷德侯(Lothar Ledderose, 1942- )以模件理論來分析中國文化和藝術中的模件化生產與創作,本論文則應用模件理論來研究台灣布袋戲偶,擬從以下幾個層面來討論:
首先,簡介台灣布袋戲偶雕刻歷史的起源與發展,這同時也是傳統布袋戲偶模件體系的成形過程,由於台灣布袋戲偶是由大陸所傳,因此必須由古代中國的木偶文化談起。
接著,討論傳統布袋戲偶的模件體系的構成,傳統布袋戲偶不論在造型、表演、技藝等各層面都充滿了模件的思維,能以「有限」的模件發揮「以少馭多」的功能。由於偶頭是布袋戲偶最重要的靈魂,因此又特別討論偶頭的模件構成及其類型化意義。此外,傳統布袋戲偶模件體系也呈現出「共相」的美學面貌。
第三,討論傳統布袋戲偶的模件體系背後的中原文化背景,小說、京劇、面相學或佛像等等中原文化裡的類型化人物形象,為「眾人一面」傳統布袋戲「人形」偶的模件體系建構奠定基礎,並深深影響了台灣布袋戲的發展。
第四,台灣布袋戲隨著「由文入武」的審美意識轉變,傳統布袋戲偶的模件體系雖然逐漸擴大,卻也種下逐漸走向瓦解的遠因。觀眾的審美品味,逐漸由戲「曲」導向的優美曲調唱腔轉向高潮迭起的故事情節,在戲「劇」導向的歷史進程下,金光布袋戲終於在1950年代以後崛起,「泛金光布袋戲偶」終於取代了傳統布袋戲偶,傳統布袋戲偶的模件體系面臨了瓦解的命運。
最後,台灣布袋戲在金光布袋戲之後,歷經「電視金光布袋戲」,直到黃文擇的霹靂布袋戲,一直呈現「泛金光化」的現象,統稱為「泛金光布袋戲」,「泛金光布袋戲偶」在看似強調「一人一面」的「殊相」背後,其中卻也蘊含了新的「類」模件(Module-like)思維。
This doctoral dissertation focuses on the research on some related themes in the field of folk sculpture, glove puppets sculpture. Glove puppets are “actors” in glove puppet play. Thus they are also categorized into the field of folk opera. Glove puppets making includes more than just skills of carving. Colorful painting and embroidering are also needed craft techniques. A Taiwanese glove puppet is composed of a puppet head, puppet costume, headpieces and properties. Among them, the puppet head is the most critical part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making puppets. Therefore, most puppet makers are sculptors. “Module” is a concept frequently used in engineering. German scholar, Lothar Ledderose, analyze the module production and creation in Chinese culture and art with the theory of module. Here in this dissertation, module theory is used to investigate Taiwanese glove puppets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First, this dissertation briefly introduces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Taiwanese glove puppets carving. This development of glove puppet carving also represents 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module system of traditional glove puppets. Due to the fact the glove puppets are descended from Mainland China, understanding of it should starts from discussing wood puppets culture in old China times.
Second, examine the structuring of module system of traditional glove puppets. Several aspects in traditional glove puppets, including plastics, performance and techniques are infused with module thinking. The number of modules is limited but is able to create a great variety of glove puppet plastics, which is called “To manipulate more by little” in Chinese. Among parts of a puppet, the head is like the soul of a glove puppet. Thus the dissertation also extends to cover the discussion of the module structure and meanings of categorization. In addition to all these features, the whole module system in traditional glove puppets also displays an appearance of esthetics of “Universals.”
Third, discuss the Central China cultural background that lies behind the module system of traditional glove puppets. Categorized human figure images found in novels, Chinese opera, Physiognomy and Buddhist statues have helped set a firm foundation in this module system in the traditional glove puppet play. In traditional glove puppet play, the same face can be used to play various characters in various plays. This kind of human figure glove puppets has deeply affected the development of glove puppets in Taiwan, too.
Fourth, with the glove puppets aesthetics diversion from pure literature plays to martial arts plays, the module system of traditional glove puppets gradually expands, but it also creates the remote factors for its gradual collapse. Aesthetic taste of the audience then slowly leans from an opera-like style glove puppet play with rich beautiful melodies to a play with dramatic story plot. This progress toward the direction of narrative drama style glove puppet play finally brings “Golden Light Glove Puppets Play” in late 1950s. The “Pan-Golden Light Glove Puppet Play” ultimately takes the place of traditional glove puppet play. The module system in traditional glove puppet play then faces the destiny of falling apart.
Finally, from Golden Light glove puppet play, to the Television Golden Light puppet play and then the Pili glove puppet play by Wen-Ze Huang, the Pan-Golden Light phenomenon has been found to exist all the way in Taiwanese glove puppets play. This phenomenon establishes the genre of glove puppet play that is later called “Pan-Golden Light Glove Puppet Play”. This genre of glove puppet play, behind its emphasis on “Particulars”, which is a feature of playing each single role by only a single face, embeds a new module-like thinking in itself.
一、學位論文
Hsieh, Chun-Pai. “The Taiwanese Hand-Puppet Theatre: A Search For It’s Meaning.” Diss. Brown U, 1991.
王怡文,《木頭有靈能做我‧空心無奈寄人行:台灣布袋戲偶中「生」角的造型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吳明德,《台灣布袋戲的表演藝術研究:以小西園掌中戲、霹靂布袋戲為考察對象》,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4。
呂聰文,《布袋戲偶花園頭之研究》,台北:國立台北大學民俗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季旭昇,《甲骨文字根硏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0。
林文懿,《時空遞嬗中的布袋戲文化》,台北: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林宛頻,《傳統布袋戲數位典藏詮釋資料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林盟傑,《文化變遷下的布袋戲玩具變貌》,中櫪:中原大學商業設計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04。
邱一峰,《閩台偶戲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
金清海,《台閩地區傀儡戲比較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2。
洪淑珍,《台灣布袋戲偶雕刻之研究:以彰化「巧成真」為考察對象》,台北:國立台北大學民俗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徐雅玫,《台灣布袋戲之後場音樂初探》,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高美瑜,《戰後初期來台上海京班研究-以「張家班」為論述對象》,台北: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戲劇組碩士論文,2007。
張祐慈,《霹靂布袋戲戲偶造型與角色研究》,台中: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張雅惠,《潮調布袋戲《金簪記》音樂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張溪南,《黃海岱及其布袋戲劇本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2。
張德仁,《3D虛擬角色於傳統戲偶演出形式應用之研究創作》,新竹: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郭書吟,《掌中春秋,百年癡迷——霹靂布袋戲迷文化》,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陳伯拯,《以符號學觀點分析動畫角色圖像的象徵性》,桃園:中原大學商業設計學系碩士論文,2005。
陳怡樺,〈「聖石傳說」現象的後現代文化邏輯〉,嘉義:南華大學傳播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3。
陳慧書,《霹靂布袋戲中女性形象之演變(1986-2002)》,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陳曉萍,《泉州木偶頭造型藝術考述》,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學碩士論文,2006。
楊雅琪,《玉泉閣布袋戲團研究》,台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劉德賓,《中國畫與中國戲曲的藝術特徵探微》,福建:福建師範大學美術學碩士論文,2005。
蔡順隆,《中國傀儡戲的源流與在台灣之發展》,台北: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鄭慧翎,《台灣布袋戲劇本研究》,中壢: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
謝玫晃,《雕塑品數位化典藏之研究:以雕塑家謝棟樑的作品為例》,嘉義: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簡嘉良,《漫畫讀者對「霹靂風暴」與《漫畫大霹靂》的基模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蘇世德,《台灣專業布袋戲偶雕刻》,台南: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二、專書
Baldwin, Carliss Y., and Kim B. Clark. Design Rules, Volume I: The Power of Modularity, Massachusetts: MIT Press, 2000.
丹尼爾‧麥克尼爾(Daniel McNeill),《面孔》,王積超譯,北京:中國友誼出版社,2000。
丹納(Hippolyte Adolphe Taine),《藝術哲學》,傅雷譯,台中市:好讀出版公司,2004。
孔恩(Thomas S. Kuhn),《科學革命的結構》,程樹德譯,台北市:遠流出版社,1989。
王充,《論衡今註今譯》上冊(韓復智註譯),台北:國立編譯館,1995。
王安節等撰,《芥子園畫譜──第二集蘭竹梅菊》,台北:華正書局,1978。
王安節等撰,《芥子園畫譜──第四集人物》,台北:華正書局,1978。
王嵩山,《扮仙與作戲:台灣民間戲曲人類學研究論集》,台北:稻鄉出版社,1997。
古添洪,《記號詩學》,台北:東大出版社,1984。
古添洪,《普爾斯》,台北:東大出版社,2001。
台南縣立文化中心編,《傳統布袋戲》,台南:台南縣立文化中心,1989。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採集組編,《傳統技藝匠師採訪錄第一輯、第二輯》,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
失名,《太清神鑑》,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
本澤和瓦爾特(Max Bense and Elisabeth Walther)著,《廣義符號學及其在設計中的應用》,徐恒醇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
生活美學館,《黃強華‧黃文擇與霹靂布袋戲》,台北:時廣企業,2003。
石光生、王淳美,《屏東布袋戲的流派與藝術》,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7。
立德威 (Lidwell, William)、荷爾頓 (Holden, Kritina)、巴特勒 (Butler, Jill),《設計的法則》(呂亨英譯),台北市:原點出版社,2008。
朱光潛,《西方美學史‧上卷》,台北縣土城市: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6
汝信主編,《西方美學史‧第三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江武昌,《台灣布袋戲的認識與欣賞 ── 一口說出千古事 十指弄成百萬兵》,台北: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1995。
江武昌,《懸絲牽動萬般情:台灣的傀儡戲》,台北:台原出版社,1990。
吳正德,《傳統布袋戲前場教學輔助教材》,台北:西田社布袋戲基金會,1991。
吳正德、李傳燦,《李天祿布袋戲叢書圖像類1─頭戴之硬盔、2─頭戴之軟巾》,台北:李天祿布袋戲文教基金會,1998。
吳成偉,《八卦山台地傳統聚落與人文產業》,彰化:彰化縣文化局,2003。
吳哲夫、國立故宮博物院四庫全書補正編輯委員會編,《四庫全書補正‧子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9。
吳越草莽臣,《魏忠賢小說斥奸書》(古本小說集成編委會編), 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吳榮昌、吳正德,《布袋戲─布袋戲圖錄(上)(下)》,台北:教育部,1996。
呂理政,《布袋戲筆記》,台北縣:台灣風物雜誌社,1991。
李天祿口述,曾郁雯撰錄,《戲夢人生──李天祿回憶錄》,初版五刷,台北:遠流出版社,1993。
李斗,《揚州畫舫錄》,二版一刷,台北:世界書局,1999。
李醒塵,《西方美學史教程》,台北:淑馨出版社,1996。
沈平山,《中國掌中藝術:布袋戲》,台北:作者自行出版,1986。
里德(Herbert Read)著,《雕刻的藝術(The art of scuipture)》,漢寶德譯,台北:大中國圖書公司,1962。
亞力山大(Christopher Alexander),《模式語彙之再現》,淡江建築學會譯,台北市:尚林出版社,1992。
亞理斯多德(Aristotelous)著,《詩學(Poetics)》(羅念生譯);賀拉斯(Quintus Horatius Flaccus)著《詩藝(De arte poetica)》(楊周翰譯);合訂為《詩學‧詩藝》,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
周貽白,《中國戲劇發展史》,台北:學藝出版社,1980。
周憲,《美學是什麼》,台北:揚智文化有限公司,2002。
林明德,《阮註定是搬戲的命》,台北:時報文化出版,2003。
林皎宏,《淺談掌中戲》,台北:台灣省立博物館出版部,1989。
林鋒雄,《中國戲劇史論稿》,台北:國家出版社,1995。
林鋒雄、李宜穆、李俊陽、葉泰鷹、鄭英珠,《木偶三人行》,宜蘭:宜蘭縣文化局台灣戲劇館,2004。
邱坤良,《台灣劇場與文化變遷:歷史記憶與民眾觀點》,台北:台原出版社,1997。
邱坤良,《真情活歷史:布袋戲王黃海岱》,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7。
邱坤良,《舊劇與新劇:日治時期台灣戲劇之研究1895-1945》,台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1992。
邱坤良主持,《台灣地區懸絲傀儡戲、布袋戲、皮影戲綜合蒐集、整理計畫報告書》,台北:國立藝術學院傳統藝術研究中心,1989。
邱武德,《金光啟示錄:台灣金光藝術起生》,台北市:發言權出版社,2010。
金清海,《台閩地區傀儡戲研究》,台北:學海出版社,2003。
俞昆編,《中國畫論類編》,台北市:華正書局,1977。
施子清、朱展華編,《南戲遺響》,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1。
施耐庵原著、金聖歎批評、羅德榮校點,《金聖歎批評本水滸傳》上下冊,長沙:嶽麓書社,2006。
胡適,《白話文學史》,天津市:百花文藝出版社,2002。
飛雲山人,《簡易命相辭典》,第四版,台北縣:漢光文化,1994。
徐道鄰,《語意學概要》,台北:有聯出版社,1980。
荀子,《荀子新注》(楊正翠等校對),台北:里仁書局,1983。
貢布利希(E.H. Gombrich),《秩序感:裝飾藝術的心理學研究》(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
高承,《事物紀原》,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1。
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臺灣生活館:偶戲之美》,臺北市:史博館,2007。
國立藝術學院傳統藝術硏究中心策劃編輯,《布袋戲:李天祿藝師口述劇本集》10册,台北市:教育部,1995。
張上昀,《雕之藝,林聰權作品集》,台北:世鑫印刷出版社,1993。
張庚,《戲曲藝術論》,台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1987。
張毓吟,《圖像符號傳播的語文式思考:以符號學詮釋國劇臉譜為例》,台北:北市美術館,1995。
教育部社會教育司策劃編輯,國立藝術學院傳統藝術硏究中心執行編輯,《布袋戲:布袋戲圖錄》,台北市:教育部,1996。
莊伯和、徐韶仁,《臺灣傳統工藝之美:臺灣工藝論與原住民工藝技術》,台中市:晨星出版社,2002。
連雅堂,〈風俗志〉,《台灣通史》,台北市:眾文時代書局,1976。
陳木杉,《雲林縣布袋戲發展史暨布袋戲宗師黃海岱傳奇》,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0。
陳其南,《台灣的傳統中國社會》,台北:允晨出版社,1987。
陳淑華,《掌中天地寬 ── 台灣民間戲曲:布袋戲》,台北市:創意力文化,1994。
陳淑華,《掌中天地寬》,台北:創意力文化,1994。
陳瑞統編,《泉州木偶藝術》,廈門:鷺江出版社,1986。
陳鼓應,《莊子今註今譯》,第六版,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4。
陳魯豫,《面孔──魯豫有約說出你的故事》,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2007。
陳龍廷,《台灣布袋戲發展史》,台北:前衛出版社,2007。
陳龍廷,《聽布袋戲:一個臺灣口頭文學研究》(附光碟),高雄:春暉出版社,2008。
陶烈哉,《江加走木偶雕刻》,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58。
傅建益,《掌中乾坤:台灣野台布袋戲現貌》,台北:商周編輯顧問,2000。
曾國藩原著,《人可以貌相—曾國藩的選賢擇人密法》(童笙編譯),台北縣:百善書房,2001。
黃少龍,《泉州傀儡藝術概述》,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6。
黃俊雄等,《掌上風雲一世紀:黃海岱的布袋戲生涯》,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7。
黃宣範,《語言哲學》,台北:文鶴出版社,1983。
黃春秀,《布袋戲藝術美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
黃春秀,《細說台灣布袋戲》,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6。
黃春秀撰寫、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編輯;《神奇的布袋戲》,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0。
黃強華,《素還真謀略學》,台北:霹靂新潮出版社,1999。
黃強華,《霹靂造型達人書:霹靂不傳之秘大揭露》,台北:霹靂新潮社,2006。
黃強華原作,班果撰述,《The making of 聖石傳說》,台北市:霹靂新潮社出版,2000。
萬曆己亥仲秋劉氏安正堂梓,《鍥王氏秘傳知人風鑑源理相法全書》(王文潔編),台北:武陵出版社,1988。
雷德侯(Lothar Ledderose),《萬物:中國藝術中的模件化和規模化生產》,初版第2次印刷,北京:三聯書店,2006。
嘉義縣政府編,《民藝名家》,嘉義:嘉義縣政府,1986。
漢寶德、陸芃芃、黃鏡全,《民藝名家》,嘉義:嘉義縣政府,1986,150。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採集組編,《傳統技藝匠師採訪路》,南投:台灣省文獻會,1996。
劉子民,《漳州過台灣》,台北:前景出版社,1995。
劉文三,《台灣神像藝術》,台北:藝術家出版社,1981。
劉敦楨,《中國古代建築史》,台北:明文書局,1990。
蕭任能,《小木偶流浪記》,南投:南投縣民俗文物學會,2002。
霍克思(Terence Hawkcs)著,《結構主義與符號學》,陳永寬譯,台北:南方叢書出版社,1988。
戴定九,《徐竹初木偶雕刻藝術》,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94。
謝岱穎等編著,《「雲州大儒俠──史艷文」圖鑑典藏特集》,台北市:遠流出版社,1999。
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神話學》,許薔薔、許綺玲譯,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7。
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符號禪意東洋風》,台灣初版第三次印刷,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3。
三、期刊文章
Le Corbusier, Modulor I and II, trans. Peter de Francia and Anna Bostock. Cambridge, Mass.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0.
Proschan, Frank. "The Semiotic Study of Puppets, Masks, and Performing Objects." Semiotica 47.1 (1983): 3-44.
尤爾柯斯基(Jurkowski Henrky)著,〈木偶戲的美學探索〉,耿一偉譯,《東海岸評論》,131 (1999.06):37-39。
王景然,〈談泉州江加走木偶頭雕刻藝術〉,《藝術‧生活》,5(福州市,2002):41-42。
王朝聞,〈值得自豪的「白闊」雕刻〉,《美術之友》,02(北京市,1995):8-10。.
王朝聞,〈值得自豪——為《徐竹初木偶雕刻藝術》序〉,《漳州職業大學學報》,01(漳州市,2000):48-49。
王毅霖,〈漳州掌中木偶探源〉,《福建教育學院學報》,05(福州市,2006):33-35。
王耀庭,〈肖像.相勢.相法〉,《美育》,99(台北市,1998):21-30。
史紅偉、張兵,〈略論明清小說中的人物類型化問題〉,《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5(上海,2001),125-134。
任美真,〈霹靂集團武功高強、轟動武林的秘訣〉,《商業週刊》,637(台北,2000):114-115。
江武昌,〈五洲元祖:黃海岱〉,《民俗曲藝》,35(台北,1985):90-106。
江武昌,〈台灣布袋戲簡史〉,《民俗曲藝》,67-68(台北,1990):88-126。
江武昌,〈光復後台灣布袋戲的發展〉,《民俗藝曲》,71(台北,1990):52-69。.
江武昌,〈轟動武林 驚動萬教:五洲園黃俊雄先生〉,《民俗曲藝》,37(台北,1985):128-135。
吳明德,〈苦心孤詣窮形盡相:許國良和全新東周列國造型戲偶〉,《當代》,220(台北,2005.12):46-53。
吳彥霖、陳孝銘和吳淑明,〈索緒爾的記號概念與《易》象思維之關涉研究〉,《設計學研究》,8.2(桃園,2005.12):63-79。.
吳為山,〈圖說中國肖像雕塑風格的七大類型〉,《民族藝術》,01(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2005):12-13。
吳逸生,〈愚齋隨筆──談鬍鬚全 近代最負盛名的布袋戲師傅〉,《民俗曲藝》,2(台北,1980),74-77。
李敏,〈淺談木偶頭飾〉,《劇影月報》,02(南京市,2008):152。
沈平山,〈流傳三百年的布袋戲〉,《雄獅美術》,62(台北,1976):22-28。
沈新林,〈中國古代小說與戲曲人物形象之比較研究〉,《淮陰工學院學報》,2(江蘇省淮安市,2006),26-31。
周海寧、林建平,〈江加走木偶史料一束〉,《泉州地方戲曲》福建省泉州地方戲曲研究社編,01(泉州,1986):125-129。
林明德,〈窺意象而運斤:徐柄垣和他的布袋戲偶〉,《傳統藝術》,18(宜蘭縣,2002.04):24-27。
林銘煌,〈產品語意學:一個三角關係和四個設計理論〉,《工業設計雜誌》, 21.2(台北,1992):89-100。
林銘煌,〈產品語意學--後工業設計師:科技的詮釋者〉,《工業設計雜誌》,22.3(台北,1993):162-169。
林聰鵬,〈泉州木偶雕刻藝術及其發展〉,《福建藝術》,04(福州市,2007):43-44。
林聰權,〈閩南木偶雕刻藝術片談〉,《福建藝術》,05(福州市,2006):48-49。
林茂賢,〈台灣布袋戲劇目〉,《民俗曲藝》,67-68(台北市,1985):53-67。
雨聲整理,〈傳統與創新──布袋戲演師們的浮生偶敘〉,《雄獅美術》,177(台北:雄獅美術月刊社,1985),70-79。
南帆,〈面容意識形態〉,《天涯》,05(海南省海口市,1996):98-110。
洪孟啟,〈後現代思潮下的傳統藝術〉,《傳統藝術》,56(宜蘭縣,2005.7):22-29。
洪淑珍,〈彰化「巧成真木偶之家」徐柄垣的戲偶雕刻〉,《臺灣民俗藝術彙刊》,1(台北:2004.10):56-73。
紀德君,〈中國古代「說書體」小說文體特徵新探〉,《文藝研究》,07(北京市,2007),48-55。
翁偶虹,〈戲曲臉譜的特殊藝術〉,《今日中國(中文版)》,8(北京市,1998),45-47。
翁瑜敏,〈黃海岱和他的布袋戲家族──偶戲傳家一世紀〉,《經典》,20(台北市,2003.03):52-71。
高舒,〈福建北派漳州布袋木偶戲源流考辯〉,《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2(福州市, 2008):95-98。
高瑞陽、洪煜清、蔡旺晉、陳力豪和李傳房,〈建立Pili版圖的四種構面(二)〉,《設計研究》,6(雲林縣,2006.07):53-69。
高瑞陽、劉時泳、劉真吟和黃世輝,〈建立pili版圖的四種構面(一)〉,《設計研究》,6(雲林縣,2006.07):41-52。
崔克勤,〈淺談木偶角色的創作〉,《南國紅豆》,01(廣州市,1999):18+。
許初鳴,〈木偶雕刻大師徐竹初〉,《漳州職業大學學報》,01(漳州市,2000):50-54。
陳世明,〈中國木偶藝術的民族性〉,《福建藝術》,04(福州市,2000):9-10。
陳世明,〈從泉州提線木偶談中國木偶藝術的民族性〉,《文藝理論與批評》,03(北京市,2008):83-86。
陳孝銘,〈由意義元素論(皮爾斯)、意義三角模式論(理查斯、奧古斯)及隱含義、寓言、移情作用探索符號圖像形成意義化之原理〉,《東方工商學報》,21(高雄,1998.03):52-60。
陳玲芳紀錄整理,林谷芳等主講座談,〈台灣意象的霹靂效應〉,《傳藝》,63(宜蘭,2006.04):78-83。
陳美鈴,〈人間百年巨匠──民族藝術藝師李松林作品展〉,《傳統藝術》,56(宜蘭,2005.07):58-59。
陳偉長,〈閩南傳統雕刻藝術的生態調查報告〉,《福建藝術》,02(福州市,2008):21-22。
陳曉萍,〈獨自行走:記江加走木偶雕刻藝術〉,《藝苑》,Z1(福州市,2005):72-77。
陳錦堂,〈妙手生花,指掌傳神:論漳州布袋木偶戲傳承發展與表演技藝〉,《福建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3(福州市,2008):64+。
陳龍廷,〈電視布袋戲的發展與變遷〉,《民俗曲藝》,67-68(台北市,1985):68-73。
隋笑飛,〈七代鏤雕百年情:木偶世家徐竹初父子〉,《報林》,4(北京市,2008):76-77。
雄獅美術月刊社,〈民間藝術的保存與發展〉,《雄獅美術》,62(台北:雄獅美術月刊社,1976),44-55。
黃文中、陳曉萍,〈泉州木偶造型風格探源〉,《裝飾》,01(北京市:2007),90-91。
黃文姬,〈聖石傳說:台灣電影的商業奇蹟〉,《新台灣新聞週刊》,333(台北,2002):116-117。
黃世輝,〈產品的語意與認知〉,《工業設計雜誌》, 20.3(台北,1991):184-189。
黃永川,〈從造形美看布袋戲〉,《雄師美術》,62(台北,1976.04):4-20。
黃忠杰,〈泉州嘉禮造型藝術管窺〉,《藝術‧生活》,03(福州市,2006):36-38。
黃明峰,〈偶頭之美:屏東縣兩位布袋戲偶頭雕刻師訪問記〉,《文化生活》,3.6(屏東市,2000.7):6-7。
黃室苗,〈產品語意學及其在設計上之應用〉,《工業設計雜誌》,22.3(台北,1993):170-173。
黃春秀,〈布袋戲尪仔頭的美感表現〉,《國立歷史博物館學報》,14(台北,1999.09):103-119。
黃春秀,〈布袋戲偶的雕刻美與繪畫美(下)〉,《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歷史文物》, 15.6(台北,2005.06):73-79。
黃春秀,〈布袋戲偶的雕刻美與繪畫美(上)〉,《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歷史文物》,15.5(台北,2005.05):6-13。
黃春秀,〈試尋繹布袋戲偶頭的造形美〉,《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歷史文物》,2.8(台北,1989.1):29-33。
黃連金,〈泉州木偶:線與造型的藝術〉,《中外文化交流》,1(北京市,2006):32-33。
黃連金,〈泉州木偶頭雕刻的寫意傳統〉,《福建藝術》,02(福州市,2000):39。
黃連金,〈泉州木偶頭雕刻的藝術特色和傳承創新〉,《中國戲劇》,11(北京市, 2005):30-31。
萬晴川,〈古代小說中類型化典型成因探〉,《內江師範學院學報》,1(四川省內江市,2005),72-76。
萬晴川,〈命相判語與古代小說情節建構〉,《明清小說研究》,02(南京市,2001):4-16。
萬晴川,〈明清小說中的人物形貌描繪與相人術〉,《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5(甘肅省蘭州市,2001),14-19。
葉泓儀,〈台灣布袋戲首屈一指的刻偶師──徐柄垣刻畫戲夢人生〉,《新時代台灣雜誌》,2005年11月。
葉雯玓,〈詮釋與語意之間:從記號詩學看設計語言〉,《工業設計雜誌》,21.4(台北,1992):214-221。
詹惠登,〈從歷代傀儡發展與中國傳統戲劇的關係談布袋劇〉,《民俗曲藝》,35(台北市,1985):39-53。
廖俊逞,〈古典掌中戲,誰是接班人?〉,《表演藝術》,191(台北市,2008):124-127。
劉信成,〈從戲偶的「左撇子藝術」看台灣布袋戲的「成長」〉,《傳藝》,63(宜蘭,2006.04):44-53。
劉焰星,〈布袋木偶的舞臺變革與舞美發展〉,《福建藝術》,04(福州市,2001):37-38。
劉瑋,〈論中國古代說話藝術中的「常備人物」〉,《黑龍江社會科學》,1(黑龍江省哈爾濱市,2007):127-130。
樊慶彥,〈明清講史小說中人物類型設置的傳統模式──以古代章回小說的產生淵源為視角〉,《明清小說研究》,2(江蘇省南京市,2007),31-40。
樊慶彥,〈明清講史小說中的“架子花臉”英雄形象淺析〉,《中國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5(山東濟南,2007):84-88。
諸葛正、陳政文,〈臺灣布袋戲偶頭之作工與材料使用的變遷與特徵〉,《朝陽設計學報》,7(台中,2006):15-32。
鄭傅儒,〈記號學及產品語意在德國之發展〉,《設計資訊室季刊》,1.3(1990):47-49。.
蕭瓊瑞,〈試談台灣「狂野」氣質──關於台灣文化特質的初步思考〉,《1945-1995台灣現代美術生態》(台北市:台北市立美術館,1995),49-56。
謝佩螢,〈台灣布袋戲的武俠先鋒─劍俠戲〉,《淡江人文社會學刊》,22(台北縣,2006.03):35-56。
謝德錫,〈布袋戲的傳承與發展〉,《鄉土教育》,1995,9月,頁341-354。
簡扶育,〈從面具遊戲中與祖靈神交〉,《藝術觀點》,02(台南:1999):58-61。
譚竹,〈泉州木偶精美絕倫〉,《中華手工》,05(重慶市,2006):112-115。
蘇世德,〈布袋戲偶的雕刻與演變〉,《傳統藝術》,31(宜蘭縣,2003.06):14-19。
蘇培成,〈漢字的性質〉,《廊坊師範學院學報》,01(河北省廊坊市,2001),8-14。
鐘信仲,〈論現代木偶藝術的創新和發展〉,《戲文》,06(杭州市,2000):10。
四、報紙文章
〈改善陋俗統一拜拜 北區昨開座談會 決定五項執行原則 吳主席作剴切指示〉,《聯合報》1952年08月19日,第二版。
王良新、段鴻裕,〈黃俊雄轟動武林 黃文擇霹霹接棒〉,《聯合報》2005年2月.22日,相對論:A10版。
江聰明,〈榮獲終身成就獎 黃俊雄:史艷文出江湖 讓布袋戲成跨國企業〉,《聯合報》2002年10月5日,第26版。
李靜芬、林國賢、石芳綾,〈霹靂布袋戲攻進美卡通市場〉,《自由時報》2006年2月5日,焦點新聞:A1版。
汪宜儒,〈布袋戲名家二代:為傳統創新意〉,《中國時報》2008年8月11日,文化新聞:A10版。
林明德,〈台灣布袋戲偶藝術櫥窗 匠心獨運巧成真〉,《自由時報》之《自由副刊》,2009年5月10日,自由副刊:D9版。
邱武德,〈戲棚金光戲的魔幻世界〉,《台灣日報》2004年6月24日、25日、26日,台灣副刊。
唐復年、簡慧珍,〈掀開藏鏡人黑罩 啊!無臉男〉,《聯合報》2010年3月15日,焦點:A3版。
唐復年、簡慧珍,〈第一仙史艷文 雕刻師的10歲兒〉,《聯合報》2010年3月15日,焦點:A3版。
唐惠彥,〈金門掌中戲木偶頭 李宜穆細琢磨 雕出了本土新藝術〉,《民生報》2003年10月10日,文化新聞:A13版。
康俐雯,〈雲州大儒俠搭列車回故鄉──史艷文:我是彰化人〉,《自由時報》2004年12月29日,藝術文化:第49版。
盧振昇,〈傳藝統一大戲院 重現年代布袋戲〉,《聯合報》2006年06月29日,文化:C6版。
羅怡如,〈木偶造型演變──樟木為材手工雕刻窮兇惡極角色,外型也需吸引人〉,《大成報》1997.04.08,消費生活:23版。
五、研討會論文集
王耀庭,〈從閩習到寫生 ── 台灣水墨繪畫發展的一段審美認知〉,《東方美學與現代美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立美術館編),台北市:台北市立美術館,1992:123-153。
吳明德,〈內台俊影──「五洲園二團」黃俊卿的布袋戲演藝風華〉,《第十七屆詩學會議──曲學研討會》,彰化: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暨台文所,2005。
吳明德,〈慧口傳雅韻‧巧掌蘊悲歡──台灣布袋戲的傳承與演變〉,《戲曲教育的回顧與展望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文學院,2006。
李婉淳,〈台灣皮影戲也面臨了唱腔的變遷〉,《傳統藝術文化資產研究會摘要集》,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主辦,2009。
財團法人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編,《台灣偶戲藝術──2004雲林國際偶戲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雲林:雲林縣政府文化局,2004。
陳昕婷、王年燦,〈中國美女虛擬角色設計之探討〉,《2007數位科技與創新管理研討會論文集》,台北縣:華梵大學資訊管理學系,2007:293-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