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家榮
論文名稱: 台北市大學生對職棒轉播的收視動機與行為及評價之研究
指導教授: 王宗吉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port, Leisure and Hospitality Management
論文出版年: 2004
畢業學年度: 92
語文別: 中文
中文關鍵詞: 職棒轉播使用與滿足收視動機收視行為評價
英文關鍵詞: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viewing motivations, viewing behaviorsevaluation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89下載:6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國內目前轉播中華職棒大聯盟賽事之電視媒體有兩家—緯來體育台及年代電視台,而若想增加其收視率,進而創造更多廣告收入,瞭解閱聽人需求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本研究擬以「使用與滿足」研究之理論基礎,來瞭解背景互異的職棒收視主要群體—大學生收看國內職棒賽事電視轉播的動機、行為、滿足程度及對媒體之評價;本研究在台北市內5所公私立大學中進行問卷調查,共計蒐集到522份有效樣本,並以卡方分析、因素分析、單因子變異數分析、Tukey事後檢定及Pearson積差相關等統計方法加以分析;研究之主要發現如下:
    一、台北市大學生之收視動機經因素分析後,得到下列五個構面:「比賽吸引人」、「滿足個人偏好」、「豐富生活」、「人際互動與個人需求」及「休閒消遣」。
    二、台北市大學生之收視動機滿足程度經因素分析後,得到下列四個構面:「球賽精彩與個人偏好」、「豐富生活與好奇」、「休閒消遣」及「人際互動」。
    三、台北市大學生對國內兩家職棒轉播媒體之評價均偏向正面,不過年代電視台各個項目的負面評價,均比緯來體育台多出10~20個百分點。
    四、台北市大學生對國內職棒賽事電視轉播的收視動機、收視行為及滿足程度間皆呈顯著正相關。
    五、台北市大學生之性別及運動習慣的不同在國內職棒賽事電視轉播收視動機、行為及評價上均有顯著差異
    最後,本研究建議緯來體育台在「重播時段的安排」上需針對閱聽人需求加以調整;而年代電視台則在專業性及知名度的建立上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This study uses the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model to examine the motivations, behaviors, and evaluations of university students in Taipei city for viewing television live CPBL games. Further more, this study also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viewing motivations, viewing behaviors, evaluations, and individual background. A survey by questionnaire to 522 students within 5 public and private universities had been distributed for collecting the data. Descriptive statistics with chi-square test, one-way ANOVA, Tukey’s HSD method, factor analysis, and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were used to test the hypothesis. The main findings are as follow:
    1. Motivations for watching CPBL games on televisions were analyzed to 5 factors: (1) the attraction of games; (2) to fulfill personal interest; (3) to enrich life; (4) viewing for social interaction and personal needs; (5) viewing for recreation.
    2. Gratifications for watching CPBL games on televisions were analyzed to 4 factors: (1) the attraction of games and personal interests; (2) to enrich life and fulfill curiosity; (3) to recreate; (4) social interaction.
    3. There were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viewing motivations, viewing behaviors and evaluations.
    4.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individual background and viewing motivations, behaviors and evaluations in sex and sport habits.

    目錄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目錄………………………………………………………………… III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8 第三節 研究問題………………………………………………… 8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9 第五節 名詞釋義………………………………………………… 10 第貳章 文獻探討………………………………………………… 12 第一節 電視運動節目的製作和收視率………………………… 12 第二節 使用與滿足……………………………………………… 22 第三節 媒介使用動機、行為、滿足及評價…………………… 38 第四節 人口統計變項對收視動機、行為及評價之影響……… 51 第五節 研究假設………………………………………………… 56 第參章 研究方法………………………………………………… 57 第一節 研究架構………………………………………………… 57 第二節 研究流程………………………………………………… 58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抽樣………………………………………… 59 第四節 研究工具………………………………………………… 65 第五節 資料分析方法…………………………………………… 75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77 第一節 國內職棒賽事電視轉播的收視動機…………………… 77 第二節 國內職棒賽事電視轉播的收視行為…………………… 81 第三節 對國內職棒賽事電視轉播媒體的評價………………… 85 第四節 國內職棒賽事電視轉播的滿足程度…………………… 88 第五節 收視動機、收視行為與滿足程度的相關分析………… 90 第六節 收視動機與個人社會背景的差異分析………………… 100 第七節 收視行為與個人社會背景的差異分析………………… 112 第八節 評價與個人社會背景的差異分析……………………… 12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42 第一節 結論……………………………………………………… 142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51 中文參考書目………………………………………………………… 155 英文參考書目………………………………………………………… 158 附錄一、研究問卷 附錄二、個人社會背景對職棒轉播媒體評價的統計資料表 表次 表2-1 媒介行為的四種類型……………………………………… 41 表3-1 本研究有效樣本人數分佈情形…………………………… 61 表3-2 受試樣本性別分佈情形…………………………………… 62 表3-3 受試樣本就讀學校分佈情形……………………………… 62 表3-4 受試樣本就讀年級分佈情形……………………………… 63 表3-5 受試樣本住宿情況分佈情形……………………………… 64 表3-6 受試樣本每月可支配金錢分佈情形……………………… 64 表3-7 國內職棒賽事電視轉播的收看動機因素分析結果……… 66 表3-8 國內職棒賽事電視轉播的收視動機因素1之內容……… 67 表3-9 國內職棒賽事電視轉播的收視動機因素2之內容……… 67 表3-10 國內職棒賽事電視轉播的收視動機因素3之內容……… 68 表3-11 國內職棒賽事電視轉播的收視動機因素4之內容……… 68 表3-12 國內職棒賽事電視轉播的收視動機因素5之內容……… 69 表3-13 國內職棒賽事電視轉播之收視行為問項………………… 69 表3-14 國內職棒賽事電視轉播的收看動機滿足程度因素分析結果…………………………………………………………… 71 表3-15 國內職棒賽事電視轉播的收視動機滿足程度因素1之內容…………………………………………………………… 72 表3-16 國內職棒賽事電視轉播的收視動機滿足程度因素2之內容…………………………………………………………… 73 表3-17 國內職棒賽事電視轉播的收視動機滿足程度因素3之內容…………………………………………………………… 73 表3-18 國內職棒賽事電視轉播的收視動機滿足程度因素4之內容…………………………………………………………… 74 表4-1 國內職棒賽事電視轉播收視動機因素構面之平均數與標準差………………………………………………………… 79 表4-2 國內職棒賽事電視轉播收視動機量表題項之平均數與標準差………………………………………………………… 80 表4-3 國內職棒賽事電視轉播的一週收看天數………………… 82 表4-4 國內職棒賽事電視轉播的一天收看時數………………… 82 表4-5 國內職棒賽事電視轉播的單場收看時數………………… 83 表4-6 台北市大學生最常收看的國內職棒賽事電視轉播媒體… 84 表4-7 對緯來體育台之評價……………………………………… 86 表4-8 對年代電視台之評價……………………………………… 87 表4-9 國內職棒賽事電視轉播收視動機滿足程度之平均數與標準差………………………………………………………… 89 表4-10 國內職棒賽事電視轉播收視動機滿足程度量表題項之平均數與標準差……………………………………………… 89 表4-11 國內職棒賽事電視轉播收視動機與收看一場職棒轉播時數相關係數表……………………………………………… 92 表4-12 國內職棒賽事電視轉播收視動機與一週收看職棒轉播天數相關係數表……………………………………………… 93 表4-13 國內職棒賽事電視轉播收視動機與一天收看職棒轉播時數相關係數表……………………………………………… 94 表4-14 收視動機與滿足程度因素構面與收看一場職棒轉播時數相關係數表………………………………………………… 95 表4-15 收視動機與滿足程度因素構面與一週收看職棒轉播天數相關係數表………………………………………………… 95 表4-16 收視動機與滿足程度因素構面與一天收看職棒轉播時數相關係數表………………………………………………… 96 表4-17 國內職棒賽事電視轉播收視動機題項與滿足程度題項相關係數表…………………………………………………… 98 表4-18 國內職棒賽事電視轉播收視動機因素構面與滿足程度因素構面相關係數表………………………………………… 99 表4-19 性別與收視動機的差異分析……………………………… 101 表4-20 性別與收視動機因素構面的差異分析…………………… 102 表4-21 就讀年級與收視動機之變異數分析結果………………… 102 表4-22 就讀年級與收視動機因素構面之變異數分析結果……… 104 表4-23 住宿情況與收視動機之變異數分析結果………………… 105 表4-24 住宿情況與收視動機因素構面之變異數分析結果……… 107 表4-25 每月可支配金錢與收視動機之變異數分析結果………… 108 表4-26 每月可支配金錢與收視動機因素構面之變異數分析結果 110 表4-27 運動習慣與收視動機的差異分析………………………… 111 表4-28 運動習慣與收視動機因素構面的差異分析……………… 111 表4-29 不同性別與一週收看職棒轉播天數的統計資料表……… 112 表4-30 不同性別與收看單場職棒轉播時數的統計資料表……… 113 表4-31 不同性別與媒介選擇的統計資料表……………………… 113 表4-32 不同就讀年級與一週收看職棒轉播天數的統計資料表… 114 表4-33 不同就讀年級與收看單場職棒轉播時數的統計資料表… 115 表4-34 不同就讀年級與媒介選擇的統計資料表………………… 115 表4-35 不同住宿情況與一週收看職棒轉播天數的統計資料表… 116 表4-36 不同住宿情況與收看單場職棒轉播時數的統計資料表… 117 表4-37 不同住宿情況與媒介選擇的統計資料表………………… 117 表4-38 不同每月可支配金錢與一週收看職棒轉播天數的統計資料表………………………………………………………… 118 表4-39 不同每月可支配金錢與單場職棒轉播時數的統計資料表 119 表4-40 不同每月可支配金錢與媒介選擇的統計資料表………… 120 表4-41 運動習慣與否與一週收看職棒轉播天數的統計資料表… 121 表4-42 運動習慣與否與收看單場職棒轉播時數的統計資料表… 121 表4-43 運動習慣與否與媒介選擇的統計資料表………………… 122 表4-44 性別與收視動機滿足程度的差異分析…………………… 124 表4-45 性別與收視動機滿足程度因素構面的差異分析………… 125 表4-46 就讀年級與收視動機滿足程度之變異數分析結果……… 125 表4-47 就讀年級與收視動機滿足程度因素構面之變異數分析結果…………………………………………………………… 127 表4-48 住宿情況與收視動機滿足程度之變異數分析結果……… 128 表4-49 住宿情況與收視動機滿足程度因素構面之變異數分析結果…………………………………………………………… 130 表4-50 每月可支配金錢與收視動機滿足程度之變異數分析結果 131 表4-51 每月可支配金錢與收視動機滿足程度因素構面之變異數分析結果…………………………………………………… 133 表4-52 運動習慣與收視動機滿足程度的差異分析……………… 134 表4-53 運動習慣與收視動機滿足程度因素構面的差異分析…… 134 表4-54 性別對緯來體育台轉播職棒賽事評價之檢定結果……… 135 表4-55 性別對年代電視台轉播職棒賽事評價之檢定結果……… 136 表4-56 就讀年級對緯來體育台轉播職棒賽事評價之檢定結果… 136 表4-57 就讀年級對年代電視台轉播職棒賽事評價之檢定結果… 137 表4-58 住宿情況對緯來體育台轉播職棒賽事評價之檢定結果… 138 表4-59 住宿情況對年代電視台轉播職棒賽事評價之檢定結果… 138 表4-60 每月可支配金錢對緯來體育台轉播職棒賽事評價之檢定結果………………………………………………………… 139 表4-61 每月可支配金錢對年代電視台轉播職棒賽事評價之檢定結果………………………………………………………… 139 表4-62 運動習慣對緯來體育台轉播職棒賽事評價之檢定結果… 140 表4-63 運動習慣對年代電視台轉播職棒賽事評價之檢定結果… 141 圖次 圖2-1棒球比賽轉播作業流程圖……………………………………… 17 圖2-2 Katz等人的使用與滿足研究架構……………………………… 29 圖2-3 Rosengren的使用與滿足模式………………………………… 29 圖2-4 McLeod和Becker的使用與滿足模式……………………… 33 圖2-5 Windahl的使用與效果模式…………………………………… 35 圖2-6 Palmgreen等人的整合性滿足模式…………………………… 36 圖3-1研究架構……………………………………………………… 57 圖3-2研究流程圖…………………………………………………… 58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行政院主計處(1992)。文化調查需求與綜合報告。台北:行政院主計處。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1999)。體育白皮書。台北: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何吉星(1995)。我國職業運動電視轉播權利金十五億之探討。大專體育,23,132-137。

    李光輝(2000)。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收視率。動腦雜誌,285,51-59。

    李金銓(1990)。大眾傳播理論。台北:三民書局。

    李淑珍(1993)。台北市大學生收看體育運動電視節目的動機與行為及相關因素
    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桃園縣。

    李淑玲(1993)。青少年傳播行為與對職棒球員形象及認同程度之研究—以台北
    市公立國中、高中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
    桃園縣。

    林東泰(1997)。大眾傳播理論。台北:師大書苑。

    林華韋(2000)。職業棒球運動研究。行政院體育委員會委託研究。

    邱皓政(2002)。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台北市:五南。

    周靈山(2002)。大學生觀賞運動競賽的媒介使用動機、行為與評價研究—以第34屆世界盃棒球錦標賽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桃園縣。

    洪嘉菱、莫季雍(2002)。2002年安麗盃撞球賽電視轉播閱聽眾分析。91年度體育學術研討會專刊。

    胡幼偉、侯致遠、施致平(1999)。運動傳播與輿論反應現況與展望。行政院體育委員會委託研究。

    徐佳士、楊孝濚、潘家慶(1975)。台灣地區民眾傳播行為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台北市。

    時巧煒(1999)。台灣地區電視生態研究。廣告雜誌,95,120-121。

    翁秀琪(1996)。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台北:三民書局。

    郭貞(1997)。 有線電視發展對觀眾收視行為之影響,跨世紀電視經營策略。中華民國新聞評議委員會

    陳以瑚(民71)。台北市民收看電視動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台北市。

    陳夢梅(民78)。《新新聞》雜誌讀者使用動機與滿足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台北縣。

    莫季雍(1999)。運動節目閱聽眾:一個偏好閱聽眾群的社會人口面向及傳播行為分析。中華傳播學會。

    莫季雍(2002)。2000年奧運電視轉播閱聽眾的收視動機、行為與評價。台灣體育運動管理學報創刊號。

    黃漢淮(2002)。兒童頻道收視行為與節目規劃管理分析之研究—以台北縣市國小學童收看迪士尼頻道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台北市。

    黃煜(2000)。剖析運動行銷之通路。國立台灣體育學院學報,6,121-135。

    黃葳葳(1999)。 虛擬閱聽人?從回饋觀點分析台灣地區收視/聽率調查的現況 :以潤利、紅木、尼爾森台灣公司為例。民意研究季刊,209,89-119。

    張春興(1987)。教育的應為與難為。台北市:台灣東華。

    郭幼龍(1999)。民眾對台灣電影的評價與電影消費行為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私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台北市。

    張曉琴(1983)。台灣地區民眾收看電視綜藝節目的動機與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台北市。
    游進忠(1996)。台北市民眾收看有線電視新聞之動機與滿足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台北市。

    劉貞秀(1995)。有線電視新聞類型節目的使用與滿足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台北縣。

    潘家慶、曠湘霞、王石番(1984)。台灣地區民眾傳播行為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台北市。

    潘偉洪(1989)。國內英文報紙讀者閱讀動機、行為及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台北縣。

    楊志弘(1985)。大眾媒介的功能分析。報學,8,20-25。

    蔣安國(2001)。台灣引進外國戲劇節目經營策略之研究:以緯來電視網韓劇經
    營為例。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台北市。

    鄭瑞城、曠湘霞(1983)。台灣地區成人收看電視的動機與行為之研究。行政院新聞局專題研究報告,台北市。

    謝仕淵、謝佳芬(2003)。台灣棒球一百年。台北市:果實出版。

    謝智謀(1991)。職業棒球運動觀賞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桃園縣。

    蕭銘鈞(1998)。台灣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使用動機、滿足程度及網路成癮現象之初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新竹縣。

    曠湘霞(1986)。電視與觀眾。台北:三民書局。

    簡秋暖(1998)。體育科系學生閱讀體育運動新聞使用與滿足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桃園縣。

    羅文輝、鍾蔚文(1988)。台灣地區青少年生活型態研究。報學,8,149-153。

    嚴雅馨、葉筱微(2002)。屹立不搖的小巨人~緯來體育台。運動管理,2,13-18。

    Hitchcock, J. R.(1997)。體育節目製作(Sportscasting)(何佳珊譯)。台北市:
    廣電基金。

    二、外文部分
    Bantz, C. R. (1982). Exploring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A comparison of reported uses of television and reported uses of favorite program type. Communication Research, 9(3), 352-379.

    Bauer, R. A. (1964). The obstinate audience: The influence proces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social communication. In W. Schramm & D. F. Roberts(Ed.), The process and effects of mass communication(pp. 32-346). Urbana-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

    Berelson, B. (1959). The state of communication research.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23, 1-17.

    Blumler, J. G. (1979). The role of theory in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studie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6, 9-36.

    Blumler, J. G. and Katz, E. (1974). The uses of communication: Current perspectives on gratifications research. Beverly Hills, CA: Sage.

    DeFleur, M. L. and Ball-Rokeach, S. (1982). Theories of Mass Communication(4th ed.). New York: Longman.

    Eitzen, D. S. and Sage, G. H.(1993). Sociology of North American Sport(3rd ed.). Dubugue, IA: Wm. C. Brown.

    Elliot, P. (1974).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research: A critique and a sociological alternatives. In J. G. Blumler and E. Katz(Ed.), The uses of mass communication(pp. 249-268). Beverly Hills, CA: Sage.

    Gantz. W. (1981). An exploration of viewing motives and behaviors associated with
    television sports.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25, 263-275.

    Gantz, W. and Wenner, L. A. (1991). Men , women, and sports: Audience experiences and effects.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 35, 233-243.
    Galloway, J. J. and Meek, F. L.(1981). Audience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An expectancy model. Communication Research, 8(4), 435-449.

    Greenberg, B. S. (1974). Gratifications of television viewing and their correlations for British children. In J.G. Blumler and E. Katz(Ed.), The uses of mass communications(pp. 19-32). Beverly Hills, CA:Sage.

    Katz, E. (1959). Mas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and the study of culture. Studies in Public Communication, 2, 1-6.

    Katz, E., Blumler, J. G. and Gurevitch, M. (1974). Utilization of mass communication by the individual. In J. G.. Blumler and E. Katz(Ed.), The uses of communication: Current perspectives on gratifications research(pp. 19-32). Beverly Hills, CA: Sage.

    Klapper, J. (1960). The effects of mass communication. NY: Free Press.

    McLeod, J. M. and Becker, L. B. (1981). The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approach. In D. D. Nimmo and K. R. Sanders(Ed.), Handbook of political communication(pp. 67-99). Beverly Hills, CA: Sage.

    McQuail, D. (1985). With the benefit of mindsight: Reflections on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research. In G. Michael and M. R. Levy(Ed.), Mass communication review yearbook, 5(pp. 125-141). Beverly Hills, CA: Sage.

    McQuail, D., Blumler, J. G. and Brown, J. R. (1972). The television audience: A revised perspective. In D. McQuail(Ed.), Sociology of mass communication review yearbook(pp. 135-165). NY: Penguin Books.

    McQuail, D. and Windahl, S. (1981). Communication models. NY: Longman Inc..

    Messaris, P. (1977). Bias if self-reported functions and gratifications of mass media use. A Review of General Semantics, 34, 316-369.

    Palmgreen, P. (1984).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A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In R. N. Bostrom(Ed.), Communication Yearbook(pp. 20-55). Beverly Hills, CA: Sage.

    Palmgreen, P. and Rayburn II, J. D. (1979).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and exposure to public TV: A discrepancy approach. Communication Research, 6, 155-180.

    Palmgreen, P., Wenner, L. A. and Rayburn, J. D. (1980). Relations between gratifications sought and obtained: A study of television new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7, 161-192.

    Palmgreen, P., Wenner, L. A. and Rosengren, K. E. (1985).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Research: The past ten years. In K. E. Rosengren et al.(Ed.), Media gratification research: Current perspectives(pp. 11-37). Beverly Hills, CA: Sage.

    Roberts, D. F. and Bachen, C. M. (1983). Mass communication effects. In Whitney and S. Windahl(Ed.), Mass communication review yearbook, 3(pp. 29-77). Beverly Hills, CA: Sage.

    Roscoe, J. T. (1975). Fundamental research statistics for the behavioral sciences (2nd ed.).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Rosengren, K. E. (1974).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A paradigm outlined. In J. G. Blumler and E. Katz(Ed.), The uses of mass communications(pp. 269-286). Beverly Hills, CA: Sage.

    Rosengren, K. E. and Windahl, S. (1972). Mass media consumption as a functional alternative. In D. McQuail(Ed.), Sociology of mass communication(pp. 166-194). NY: Penguin Books.

    Rubin, A. M. (1981). An examination of television viewing motivation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8, 141-167.

    Rubin, A. M. (1986). Uses, gratifications, and media effects research. In J. Bryant and D. Zillmann(Ed.), Perspectives on media effects(pp. 281-302). London: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Swanson, D. L. (1977). The uses and misuses of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3, 314-321.

    Swanson, D. L. (1979). The continuing evaluation of the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approach. Communication Research, 6, 3-7.

    Weibull, L. (1985). Structure factors in gratification research. In K. E. Rosengren and P. Palmgreen(Ed.), Media gratifications research: current perspectives(pp. 123-147). Beverly Hills, CA: Sage.

    Wenner, L. A. and Gantz, W. (1989). The audience experience with sports on television. In L. A. Wenner(Ed.), Media, sports, & society(pp. 241-269). Newbury Park, CA: Sage.

    Windahl, S. (1981).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at the crossroads. In C. G. Wilhoit and H. de Bock(Ed.), Mass communication review yearbook, 2(pp. 174-185). Beverly Hills, CA: Sag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