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吳湘玲 Shiang-ling Wu |
---|---|
論文名稱: |
將未來派之美學理論運用於平面廣告創意 The Aesthetic Features of Futurism Applied to Creative Print Advertisement |
指導教授: |
梁桂嘉
Liang, Kuei-Chia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設計學系 Department of Design |
論文出版年: | 2014 |
畢業學年度: | 10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27 |
中文關鍵詞: | 未來主義 、廣告策略 、創意策略 、廣告創意 、平面廣告 、公益廣告 |
英文關鍵詞: | Futurism, Advertising strategy, Creative strategy, Creative, Print ads, PSAs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77 下載:24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要
台灣與大陸廣告文化不同,面對以商品力為主的大陸客戶時,台灣的廣告創意人最常被質疑的是「這商品是否太安靜?能否有動感!」。本研究以追求時間、速度和動力的未來主義文獻為本,從畫家宣言、作品及研究學者的文獻,探究出未來畫派的美學觀與美學法則;並從廣告文獻中探討出廣告策略、創意表現的重要原則。綜合以上二項發現,再經由國內外知名品牌廣告策略案例的次級資料分析、國內外廣告表現範例的內容分析,應證出未來派美學觀點已運用於廣告策略思考的事實,並將其歸納為四種不同時間設定的速度策略思考模式;並搜尋了國內外近三年的417件廣告案例,藉由專業焦點小組依未來畫派的美學法則之定義,分類討論並篩選出代表的廣告範例31件。代表範例經內容分析、類比法分析後,發現十七種未來派創意表現方法可運用於平面廣告,分別為1.單純的幾何型動力線;2.漩渦型動力線;3.目標對象物的形體動力線;4.連續動作流動軌跡的動力線;5.相同環境下身歷其境的周遭氛圍並存手法;6.相異環境下身歷其境的周遭氛圍並存手法;7.光線間相互滲透;8.異體間相互滲透;9.自體間相互滲透;10.與環境間相互滲透;11.色彩面積可小可大的色彩分光;12.原色色彩不同明度的色彩分光;13.有次序產生速度錯覺的多點透視;14.有方向性產生速度錯覺的多點透視;15.聲波圖形;16.描述聲音;17.物與物的撞擊聲。此結論可協助未來將進軍大陸的廣告業者、台灣客戶,破除大陸人所謂的動感迷思;於後並將以上發現運用於實際廣告案例做為創作實驗。
Abstract
It is quite different when the advertising phenomenon of Taiwan and that of Mainland China is discussed. The question “whether this product show is too quiet? Whether there is a movement? ” is often asked by PRC clients who are eager to emphasize the strength of product benefits and therefore the challenge of Taiwanese advertising people take place. The basic concept for this study are the pursuit of time, speed and universal dynamism of the futurism, and then explore the declarations of painters from the literature, works and research scholars as a method to reveal the aesthetic theory and aesthetic rules. Moreover, to explore the advertising strategies and important principles of creative expressions from the advertising literature. According to the points mentioned above, then through the secondary step of data analysis of well-known brand advertising strategy cases, content analysis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advertising performance paradigms should reveal that the points of view of the futuristic aesthetics has been used in the strategic thinking of the advertising field, and therefore can be grouped into four different speeds strategic thinking according to the time setting mode. Furthermore, the search of the 417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advertising cases within the nearly three years through professional focus group discussed classification filters out the 31 advertising representative examples based on the definition of futuristic aesthetics. Via a representative sample of the content analysis and the analysis of analogy, seventeen creative expression methods of futurism which can be applied to print ads are found out as follows: l. Simple geometric force-lines; 2.Swirl-type force-lines; 3.Physical force-lines of target; 4.Flow trajectories force-lines of the continuous motion; 5.Immersing the surrounding atmosphere of coexistence practices in the same environment; 6.Immersing the surrounding atmosphere of coexistence practices in the different environment; 7.The interpenetration of light; 8.Allogeneic interpenetration, 9.Autologous interpenetration; 10.The interpenetration of environment; 11.Small or large areas of the spectral color; 12.Different brightness of the spectral color; 13.Speed illusion of orderly multi-point perspective; 14.Speed illusion of the directional multi-point perspective; 15.Sonic graphics; 16.Describing the sound; 17.The sound of the crash of things. This conclusion can help advertisers from Taiwan and Taiwanese customers to solve the question asked at the beginning. All the perspectives mentioned above will be applied to my experimental works at the end that based on real advertisements.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王齊建(1999)。超現實主義的理論基礎。載於柳鳴九(主編),未來主義 超現
實主義 魔幻現實主義 (194-200頁)。台北:淑馨。
王受之(2000)。世界現代平面設計。台北:藝術家。
王晉生(2003)。略論柏格森的直覺主義。東嶽論叢,24(5),頁93。
王藍亭、吳涵潔(2011)。歐普藝術與視覺圖像之動態錯覺感知研究。書畫藝術學刊,
第10期,頁70。
尤昭良(2010)。杜象藝術與柏格森哲學。哲學與文化,37(6),128-137。
朱龍華(2004)。義大利文化史。台北:揚智文化。
李長俊(1980)。西洋美術史綱要。台北:李長俊。
李奧 貝納公司(1997)。百感交集 廣告大師李奧貝納的100名言。
台北:滾石。 李克(2000)。新舊文化滙流中的困惑與頹敗──未來主義文學流派的命運。蘭州
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8(外國語言文學專輯),180-184。
李明濱(2004)。俄羅斯文學史。台北:亞太。
宋秩銘、莊淑芬、黃復華、白崇亮等(1997)。奧美的觀點。台北:滾石。
吳明燁、伊慶春(2003)。婚姻其實不只是婚姻:家庭因素對於婚姻滿意度的影響。
人口學刊,第26期,71-95。
吳正儀(譯)(1999)。未來主義文學技巧宣言。載於柳鳴九(主編),未來主義 超現
實主義 魔幻現實主義 (44-50頁)。台北:淑馨。
吳正儀(譯)(1999)。未來主義的創立和宣言。載於柳鳴九(主編),未來主義 超現
實主義 魔幻現實主義 (51-57頁)。台北:淑馨。
吳宜玲(2013)。色彩的情境美學與心理探討-以臺中區之汽車旅館為例。明道大學
設計學院碩士論文
余孝爐(2009)。需求趨動的快速供應鏈──解析ZARA成功之道。市場論壇,2009(7)
沈耿立(2011)。應用繪畫─俄國至上主義與構成主義的圖像延伸。造形藝術學刊,184-187。
何政廣(1981)。美術大辭典。台北:藝術家。
何政廣(1994)。歐美現代美術。台北:藝術家。
何 輝(2005)。電通如何成為第一。北京:中國市場。
何立民(2013)。非慣性視覺之平面廣告表現應用與研究。師大設計學系碩士
論文。
呂同六(1999)。義大利未來主義試論。載於柳鳴九(主編),未來主義 超現實主義 魔幻現實主義 (3-43頁)。台北:淑馨。
呂同六(編) (1999)。未來主義(及馬里內蒂)年表。載於柳鳴九(主編),未來主義 超
現實主義 魔幻現實主義 (68-77頁)。台北:淑馨。
林品章(1986)。商業設計。台北:藝術圖書。
林隆儀、羅文坤、鄭英傑(1988)。廣告策略精論。台北:清華管理科學。
青木正夫(1988)。平面設計構成研究。台北:武陵。
阿久津聰、石田茂(2005)。文脈品牌 (韓中和譯)。上海:人民出版社。
周密、袁霓(2005)。聯邦快遞:打造高績效團隊的訣竅。中國勞動,2005(6)。
帕皮尼(1999)。未來主義與馬里內蒂主義(新知譯)。載於柳鳴九(主編),未來主義
超現實主義 魔幻現實主義(63-67頁)。。 台北:淑馨。
馬裏奧 維爾多內(2000)。理性的瘋狂 未來主義 (黃文捷譯)。成都:四川人民
施昕承(2012)。消費社會下時尚拜物者之面貌:象徵主義手法應用於插畫創作之
研究。銘傳大學商業設計學系碩士論文
柯澍馨、蔡佩君(2013)。大學生家庭教育認知與相關因素之研究。教育與家庭
學刊,第4期。
高天明(2004)。二十世紀的藝術與政治。二十一世紀雙月刊,第82期,77-87。
高爾基 雷聲(1982)。論俄國未來主義。文藝理論研究,第2期,141-142。
馮作民(1999)。西洋繪畫史。台北:藝術圖書。
陶東風(1993)。夢幻與現實─未來主義與表現主義文學。海口:海南。
許安琪、邱淑華(2007)。廣告創意。台北:揚智文化事業。
許裔男(2011)。論公益廣告的藝術性。民營科技,第8期。
陳瀚凱(2003)。渦漩造型之象徵意義與其在視覺動勢上的應用創作研究。中原
大學商業設計系碩士論文。
陳遠明(2004)。外來思潮與本土意識兼容共存─俄國未來主義詩歌流派的特徵。
南昌大學學報 (人文社會科學版),35(6),1-6。
陳意叡、黃郁婷、郭妙雪、蔡淑昭 (2013)。國小高年級兒童知覺父母婚姻衝
突與同儕關係之相關研究。教育與家庭學刊,第4期。
張光遠(1999)。象徵主義與存在迷思:七O年代《大馬詩選》的兩個讀法。
馬華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馬來西亞:南方學院。
張世華(2003)。義大利文學史。上海:上海外語教育。
張雅琳(2008)。馬格莉特風格應用於平面廣告之研究。國立台中技術學院商業
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冠英(2012)。從「噪音」回看「聲音藝術」:藝術理念的生命力與動能。
數位藝術貳,47-53。
莊惠文(2013)。創意思維的英詩之旅:我與英語資優生的故事。師大創造力發
展碩士論文。
黃 文(2009)。未來主義美學觀及繪畫美學特徵。湖南科技學院報,30(5)。
黃文叡(2002)。現代藝術啟示錄。台北:藝術家。
黃勝男(2010)。審美角度審視未來主義繪畫。美術界,第11期,頁75。
黃國榮(1995)。超現實表現手法在平面廣告中的應用。台灣工業技術學院 工
程技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智得溝通廣告公司(1998)。創意策略架構。台北:智得溝通廣告公司。
程曉嵐(1999)。超現實主義述評。載於柳鳴九(主編),未來主義 超現實主義
魔幻現實主義 (81-175頁)。台北:淑馨。
游美惠(2000)。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
第8期,5-37。
傅基芬(2006)。論未來主義作品的「動勢」之美。中華民國後立體派畫會論文,
255-261。
彭姝華(2011)。色彩暗號:關於那些人的顏色學,心理事。台北:尖端出版。
鄒紅梅(2010)。USP理論在廣告中的運用。新聞愛好者,2011.11(下半月),
70-71。
萬海松(2005)。俄羅斯文藝,第3期,3-4。
管倖生等編著(2007)。設計研究方法。台北:全華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劉思量(2001)。中國美術思想新論。台北:藝術家。
劉美琪(2004)。行銷傳播概論。台北:雙葉書廊。
劉沙予(2009)。未來主義與現代版式設計。新聞愛好者,2009.1(下半月),
59-60。
歐茵西(1993)。新編俄國文學史。台北:書林。
鄭司維(2008)。表演藝術海報的視覺張力表現。師大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穀聲然(2006)。評尼采的生活戰爭觀。西華師範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6(6)。
賴鈺晶、蔡文鈞、顏如妙(2008)。卡通肖像的價值創造邏輯。科技管理學刊,13
(2),29-60。
盧建榮、江政寬(2009)。世界文化史。台北:五南圖書。
羅成典(2010)。西洋現代藝術大師與美學理論。台北:博客來。
藤澤英昭(1991)。平面構成 (林品章譯)。台北:六合。
鐘林卡(2010)。動態攝影與未來主義。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36(4),
195-196。
蘇乾三(2011)。兩岸文化差異與廣告創意思考─台灣和大陸廣告創意人觀點。
世新大學廣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Arnheim, R. (1976).藝術與視覺心理學 (李長俊譯)。台北:李長俊。
Arnason, H. H. (1988)。西方現代藝術史 (鄒德儂、巴竹師、劉珽譯)。天津:人
民美術。
Bernard, E. (2003)。現代藝術 (黃正平譯)。台北:閣林國際圖書。
Debichi, J.等著(2001)。西方藝術史 (徐慶平譯)。海口:海南出版。
Hubel, V., & Lussow, D. (1994)。基本設計概論 (張建成譯)。台北:六合。
Hollis, R. (1999)。平面設計發展史 (許明潔校對)。台北:龍溪國際。
Haig, M. (2010)。品牌這樣搞就對了 (陳筱黠譯)。台北:臉譜。
Lee, N. & Lee, S. (2008)。美滿婚姻課程-來賓手冊。台北:AAP publishing Limited。Lee, N. & Lee, S. (2011)。美滿婚姻─如何建立恆久美滿的婚姻 (方逸譯)。
台北:道聲。
Neuman, L. N. (2006)。當代社會研究法 (王佳煌、潘中道、郭俊賢、黃瑋瑩譯)。
台北:學富。
Ogilvy, D. (1984)。歐格威談廣告 (洪良浩、官如玉譯)。台北:哈佛企業管理顧問。
Read, H. (1979)。現代繪畫簡史,頁60 (劉萍君等譯)。上海:人民美術。
Russell, J. (2003)。現代藝術的意義,頁157 (常寧生等譯)。江蘇:美術出版社。Ralph, P.L., Lerner, R.E., Meacham, S. & Burns, E. M.(2005)。世界文明史─西方
成為世界的中心 (林姿君譯)。台北:五南圖書。
外文文獻:
Davis, M. W. (1992). DIVORCE BUSTING. Amazon.
Davis, M. W. (2003). THE SEX-STARVED Marriage: A couple’s Guide to
Boosting Their Marriage Libido. Amazon.
Hallett, L. H. (2013). Gabriele d'Annunzio: Poet, Seducer, and
Preacher of War. New York: amazon.
Mednick, S. A. (1962). THE ASSOCIATIVE BASIS OF THE CREATIVE
PROCESS. Vol.69, No.3, 220-232.
Vaughan, R. (1980). How Advertising Works: A Planning Model.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Vol.20, No.5, October 1980.
網路資料:
一○○年第二十八週,一○一年第二十週,內政部統計通報:我國離婚對數
變動狀況分析(按發生日期)。上網日期: 2013年11月18日。
網址:http://www.moi.gov.tw/stat/sitemap.aspx
付媛媛編(2006)。統覺傳達的卡洛卡拉。星島環球網。上網日期:2013年8月9
日。網址:http://www.stnn.cc:82/culture/arts/t20060113_119008.html
吳晶瑩(2012)。馬里內蒂:走向未來。藝術時代。上網日期:2012年10月30日。
網址:http://www.wallart.cn/article-212-1.html
李 宏(2008)。西方現代繪畫欣賞之五:速度之美的展現-未來主義繪畫。中國美
術教育。上網日期:2013年10月6日。網址:http://sdqdzshj.popo.blog.163.com
/blog/static/919038720082237259700/
張芯慈(2012)。前後對比?臺北市在韓旅遊廣告另類「入境隨俗」。ETtoday。上
網日期:2013年8月9日。
網址:http://www.ettoday.net/news/20121231/147198.htm
簡春安(無日期)。幸福婚姻的秘方。上網日期:2013年11月17日。網址: http://www.
seewant. org/?START=TOP&TOP=article&DO=read&sno=91
羅青石(2007)。運動的繪畫——簡析波菊尼與未來主義。美術報。上網日期:2013
年8月9日。網址: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 gate
/big5/news.xinhuanet.com/shuhua/2007-06/25/content_6287211_1.htm
Art directory (n. d.). Gino Severini. Retrieved August 7, 2013, from http://www.gino-
severini.com
Davis, M. W. (2013). Save your marriage now! Retrieved October 5, 2013, from
http://www.divorcebusting.com/
Estorick Collection of Modern Italian Art (n. d.). Russolo. Retrieved August 8, 2013, from http://www.estorickcollection.com/permanent/Luigi_Russolo.php
Givenchy官網 (無日期)。上網日期:2013年7月8日。網址:http://www.tw-givenchy.com/
Glover, M. (2009). Unique Forms: The drawing and sculpture of Umberto
Boccioni. Estorick Collection, London. Retrieved September 15,
2013,from http://www.independent.co.uk/arts-
entertainment/art/reviews/unique-forms
-the-drawing-and-sculpture-of-umberto-boccioni-estorick-
collection-london-1516676.html
Marshall, J. P. (2005)。婚姻與家庭關係 (陸洪煒譯)。上網日期:2013年11月7日。
網址:http://www.myoops.org/main.php?act=course&id=2063
MBA智庫百科(無日期)。詹姆斯 韋伯 揚。上網日期:2013年10月3日。網址:
http://wiki.mbalib.com/zh-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