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楊小梅 Yang, Hsiao Mei |
---|---|
論文名稱: |
新住民親子互動之研究 A study on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of newly immigrants |
指導教授: | 黃明月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4 |
畢業學年度: | 10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34 |
中文關鍵詞: | 新住民 、親子互動 |
英文關鍵詞: | newly immigrants,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847 下載:201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以質性研究為主,居家觀察為輔,研究對象採立意取樣,以越南籍新住民女性與子女共3對,班級導師為輔的訪談對象。結合新住民家庭背景分析與親子互動理論,來瞭解親子互動狀況、新住民親子互動的溝通型態以及探討新住民親子互動的相關因素,歸納新住民女性與子女互動關係,得到以下的結論:
一、新住民親子互動層面以生物層面為主,其次是經濟層面、社會層面,心理
層面互動最欠缺。
二、新住民親子溝通型態沒有固定模式,有原則的新住民女性,在親子互動中,
孩子比較能知道媽媽的原則,獎懲有跡可循,親子互動較佳。
三、新住民女性是家庭主要的照顧者,其學歷背景與語言能力,再加上面對家庭經濟
壓力,必須出外工作,親子互動時間減少,影響親子互動;同時,家人關係及互
動佳,對新住民女性與子女互動過程中,有加分的效果。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相關建議,作為相關教育輔導工作人員及後續研究之參考。
一、加強新住民女性語言溝通能力
政府及學校開設華語識字班,鼓勵新住民女性多與子女用母國語言互動,增
加子女對母國文化認同。
二、辦理親職教育課程提昇親子互動
政府及學校辦理符合多元化親職教育課程內容,鼓勵新住民參與親子教育講座,
提昇親子互動內涵。
三、辦理子職活動,增加親子互動內涵
鼓勵新住民女性積極參與子女學校活動,關心子女學校生活,增加與子女分
享、閱讀等活動內容。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understand the contents, the ways of communication and related factors of the newly immigrants’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This study was mainly based on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depth interview supplemented by observation were the methods to collect data. Three female newly immigrants from Vietnam and their children wer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by Purposive sampling.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1.The contents of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focused on
biological dimension, followed by economic dimension and
social dimension. Psychological dimension was lack.
2.There was no fixed pattern for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However, the newly immigrants performing clear principles
in rewards and punishments resulted in better parent-
child interaction.
3.The newly female immigrants were the primary caregivers
in family. The opportunities of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were influenced by their insufficiency of academic
background, language skills, and working loads. Neverthless, better family relationship helps to improve interactions with their kids.
Based on the findings, some suggestions were provided:
1.To strengthen the newly immigrants language
communication skills.
2.To provide parenting education for newly immigrants.
3.To held multicultural activities in school to promote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connotation.
內政部戶政司(2013)。外籍配偶人數統計。檢索日期:102年12月31日,取自
http://www.ris.gov.tw/。
天下雜誌(2005)。年度專題-家庭教育。天下雜誌2005年特刊,335,71-75。
臺北縣政府(2008)。新住民教育需求調查報告書。
王文科(1990)。質的教育研究法。臺北:師大書苑。
王以仁(2001)。親子關係及家人間的溝通技巧。臺北:心理出版社。
王光中(2003)。臺南縣東南亞外籍母親在子女入學後母職經驗研究(未出版碩
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王淑俐(2011)。溝通,是必須學習的。臺灣教育,669,27-29。
王筱雲(2005)。外籍配偶親職效能感課程設計實施與成效評估研究(未出版碩士
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王鍾和(1993)。家庭結構、父母管教方式與子女行為表現(未出版博士論文)。
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王鍾和(2009)。親職教育。臺北市:三民書局。
何琪瑜(2006)。家庭教育。臺北,天下雜誌。
何青蓉(2004)。跨國婚姻移民教育初探:從一些思考陷阱談起。成人教育雙月
刊,75。線上檢索日期:102年3月19日,引自:
http://fcu.org.tw/~cblee/foreignpartner/article/cjho.html
沈美秀(2005)。國小學童親子互動關係、情緒智利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
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市範大學,高雄市。
吳虹妮(1999)。單、雙親家庭青少年知覺之父母衝突、親子關係與其生活適應
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吳芝儀和劉秀燕(2004)。跨文化衝擊下外籍新娘家庭環境及其子女行為表現之
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外籍與大陸配偶子女教育輔導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117-148。
吳淑芬和陳秉華(2005)。對東南亞新移民女性與第二代之個人與家庭服務。學
生輔導,97,85-96。
吳清山(2004)。外籍新娘子女教育問題及其因應策略。師友,441,7-12。
呂美紅(2001)。外籍配偶生活適應與婚姻滿意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
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李月櫻(1994)。親子關係與青少年竊盜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東
海大學,臺中市。
李玉珍(2006)。國小高年級學生子職角色知覺與親子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
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李玟儀(2003)。國小高年級學童氣質、親子關係與其情緒調整之研究(未出版碩
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李瑛(2006)。邁向「他者」與「賦權」新移民女性的學習與教學之探討。教育
研究月刊,141,25-35
李素蓮(2004)。臺南縣外籍配偶學習需求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
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李雪禎(1996)。青少年的情緒經驗與父母教養方式之分析研究(未出版碩士論
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李美瑩(1994)。兒童年齡氣質、家庭氣氛與學業成績之相關(未出版碩士論
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李鴻瑛(2005)。外籍配偶國小子女親子溝通與親子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
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汪慧玲和沈佳生(2011)。新住民國小學童家庭休閒活動與親子互動關係之研
究。中臺學報,33,59-81。
邱方晞(2003)。東南亞外籍配偶家庭問題與協助需求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
101,176-181。
邱珍婉(2001)。教養新好男孩。臺北:書泉。
邱瑞芳(2001)。國小學童家長親子兩性議題溝通方案成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
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林玉慈(1999)親子溝通品質與青少年生活適應、偏差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
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林美娟(1998)。兒童知覺的雙親婚姻衝突對其生活適應影響之歷程研究(未出版碩
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林雅婷(2004)。外籍配偶子女幼兒園生活適應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雅玟(2005)。東南亞籍母親親職壓力與其學齡前期兒童發展之探討(未出版碩
士論文),國立中山醫學大學,高雄市。
林維彬(2006)。基隆市新移民與本國籍子女的家長教養信念、教育期望與成就
動機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林璣萍(2003)。臺灣新興的弱勢學生--外籍新娘子女學校適應現況之研究(未
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侯東成(2001)。有效的親子溝通技巧。載於教育部社會教育司主編,巨變時代
的親子關係,57-59。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侯文詠(2009)。熱情才是帶領孩子前進最好的力量。檢索日期:102年5月7
日,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dOv.BKacEQdegnB4sN9p7g--/article?mid=4089
周美青(2011)。把握機會,陪孩子長大。親子天下,24,32。
柯淑慧(2004)。外籍母親與本籍母親之子女學業成就之比較研究—以基隆市國
小一年級學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胡舜安(2002)。臺灣地區中部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及其相關因素之研
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
馬傳鎮(1982)。少年犯的親子關係、內外控人格傾向、社會支持與其生活學習
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與心理研究」,第五期,177-224。
馬藹屏(1987)。家庭社經地位、父母教養方式與國中學生自我概念,友伴關係之
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翁毓秀(2004)。外籍配偶家庭服務。社區發展,臺北:內政部社區發展雜誌社,
105。
徐玉梅(2005)。外籍母親管教方式與幼兒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
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徐雅玲(2005)。從多元文化教育的觀點影響外籍新娘教育子女的因素及因應之
道。北縣教育季刊,51,45-48。
夏曉鵑(2002)。流離尋岸-資本國際化下的「外籍新娘」現象。臺北:臺灣社會
研究雜誌社。
夏麗鳳(2011)。澎湖縣新移民子女與非新移民子女人際關係與幸福感之研究(未
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高淑貞(2005)。親子溝通的十大原則。天下雜誌,335別冊,44-45。
高傳正(2004)。越南籍外籍配偶對於學齡前子女之教養信念及其教養方式之研
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市。
教育部(2003)。家庭教育法。中華民國92年2月6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09200017680號令制定公布全文20條。
梁志宏(1984)。父母管教態度對子女人格發展的影響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
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莊惠美(2010)。國小高年級學童家庭氣氛、親子關係關係與終身學習能力知覺
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莊麗雯(2002)。國小學童的家庭狀況、親子互動與依附風格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
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張芝鳳(2000)。青少年與父母以及與同儕間的依附關係對其自我價值之影響研
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花蓮市。
張芳全等(2011)。新移民的家庭、親職教育與教學。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張鈺珮(2002)。文化差異下跨國婚姻的迷魅以花蓮縣吉安鄉越南新娘的生命經
驗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花蓮市。
張齡友(2004)。父權體制下女性單親家庭致貧因素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
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陳怡冰(1991)。親子關係與兒童社會技巧之相關─單、雙親家庭之比較研究(未
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陳貞蓉(1994)。國中資優班學生家庭環境、親子關係與其人格特質相關之研
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陳秀蓉(1985)。父母親管教子女的行為:認知互動模式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
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陳美惠(2001)。彰化縣東南亞外籍新娘教養子女經驗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陳美玉(2010)。新移民女性的家庭地位、社會支持對文化認同之影響(未出版碩
士論文)。佛光大學,宜蘭縣。
陳春秀(2001)。國小中高年級學童親子溝通、家庭氣氛與親子關係之研究(未
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陳明利(2005)。跨國婚姻下─東南亞外籍新娘來臺生活適應與教養子女經驗之
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陳美惠(2002)。彰化縣東南亞外籍新娘教養子女經驗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陳德泉(2005)。適時補上幾個音-孩子為什麼聽不進父母的話?。張老師月
刊,331,16-21。
陳雅琴(2003)。「溝通分析親職團體」對國小母親親子溝通及管教方式之成效(未
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陳湘琪(2004)。國小一年級外籍配偶子女在智力、語文能力及學業成就表現之
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師範學院,臺南市。
陳毓綺(2012)。一位新移民女性在臺適應歷程及其影響因素之個案研究(未出版
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陳學怡(2006)。東南亞籍移民家庭之子女在校同儕互動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
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陳麗華(2007)。走出多元文化主義的困境-評張建成《巨傘與獨石:多元文化
主義的過與不及》一文。教育研究集刊,53,133-143。
許雅惠(2004)。東南亞外籍配偶家庭兒童生活狀況之研究。內政部兒童局委託
研究。
郭靜晃和薛慧平(2004)。外籍配偶母質角色轉換困境與需求之探析--以東南亞外
籍女性配偶為例。社區發展,臺北:內政部社區發展雜誌社,105。
游淨如(2011)。新移民母親參與親職教育活動之經驗(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
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馮涵棣和梁綺涵(2008)。越南媽媽˙臺灣囡仔:臺越跨國婚姻家庭幼兒社會化之
初探,臺灣人類學刊,6,47-88。
黃立婷(2006)。新住民社經地位、文化資本、教育期望對其子女自我概念與學
習適應之關係研究-以臺北縣國小中高年級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
教育大學教育,臺北市。
黃巧玲(2006)。檢視你家的「幸福成績單」-良好的親子溝通。網路社會學通訊
期刊,55,檢索日期:102年3月27日,引自
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55/55-64.htm。
黃明月等(2008)。外籍配偶子女教養方式及其轉化學習之方案發展研究。課程
與教學期刊,4, 75-108。
黃瑞琴(2002)。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黃春枝(1986)。青少年親子關係適應與父母管教態度之研究。教育與心理研
究,9,85-96。
黃森泉、張雯雁(2003)。外籍新娘婚姻適應與子女教養問題之探討。社會科學
研究,8,135-169。
黃恆徹(2008)。高雄縣國小高年級學童的性侵害防治知識與其影響因素之探討
(未出版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高雄市。
黃美雯(2005)。親子關係與親子溝通對少年偏差行為之影響初探。檢索日期:
102年3月27日,引自
http://www3.nccu.edu.tw/~g9254012/new_page_20.htm。
黃琴雅等(2008)。人口結構改變與家庭教育,臺北: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
黃鈺樺(2009)。在臺灣的國小學生越南籍新住民母親教養能力的轉化研究(未出
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琬玲(2004)。東南亞外籍配偶子女的家庭環境與學習適應情形之研究(未出版碩
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黃麗娟(2007)。高中職學生性別角色態度、親子互關係與異性交往態度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黃寶園(2009)。心理與教育研究法。臺北縣:華立圖書。
黃珮瑛(譯)(1996)。人際溝通分析:TA治療的理論與實(B Jörk & Roland
Johnsson),臺北:張老師。
曾端真(1993)。家庭溝通與關係(下)。諮商與輔導,93,32-37。
曾文志(2004)。如何和孩子談關鍵話題。師友月刊,440,65-68。
賴嘉凰(1999)。青少年氣質與父母管教態度對親子關係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
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楊青雲(2003)。兒童收看電視、親子共視行為與親子互動的關聯性之研究(未
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楊坤堂(1993)。親子溝通的基本類型與技巧。研習資訊,10(3),30- 34。
楊華玲(2004)。另類單親媽媽:家有小學生之台商在台配偶親職壓力與調適心
路歷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楊華蓉(2010)。跨國婚姻家庭教養與學童學習適應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玄奘大學,新竹市。
楊惠萱(2005)。臺灣地區跨國初婚與繼親家庭之比較研究:以臺北縣地區為
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蔡奇璋(2004)。外籍配偶參與國小子女學習的障礙及其解決途徑之研究(未出版
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蔡春美、翁麗芳和洪福財(2001)。親子關係與親職教育。臺北:心理。
蔡雅玉(2001)。臺越跨國婚姻現象之初探(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臺南市。
歐用生(1995)。質的研究。臺北:師大書苑。
劉秀燕(2003)。跨文化衝擊下外籍新娘家庭環境及其子女行為表現之研究(未出
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高雄市。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潘淑滿(2004)。從婚姻移民現象剖析公民權的實踐與限制。社區發展季刊,
105,30-43.
劉峻誠(2003)。青少年家庭依附、就學經驗與偏差行為相關性之研究-以南投
縣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練淑婷(2002)。溝通學習團體對偏差行為青少年親子溝通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
文)。東海大學,臺中市。
魏美芬(1985)。親子溝通與青少年生活適應之研究—以臺中市市立雙十國中為
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市。
蔣金菊(2005)。新移民女性家長參與及其子女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以屏東縣
曙光國小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鄧中階(2003)。外籍配偶的成人教育需求之探索性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元智
大學,桃園縣。
鄭雅雯(1999)。南洋過臺灣:東南亞外籍新娘在台婚姻與生活探究--以臺南市
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講義雜誌(2008)。小朋友幸福大調查。講義,43(1),46-52
蕭昭娟(1999)。國際遷移之調適研究:以彰化縣社頭鄉外籍新娘為例(未出版碩
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謝亞儒(2009)。國小學童之母親國籍與其親子互動關係、同儕互動關係及幸福
感的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謝曉雯(2000)。變中找序--初為人父母之生活經驗(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
大學,嘉義市。
謝慶皇(2004)。外籍配偶學業成就及其相關因素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
南師範學院,臺南市。
顏錦珠(2002)。東南亞外籍配偶在臺生活經驗與適應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蘇容瑾(2004)。外籍配偶對母職之角色覺察與子女教養態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
論文)。南台科技大學,臺南市。
羅美紅(2005)。東南亞外籍母親對子女教養信念之探討-以大臺北地區
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鐘重發(2004)。臺灣男性擇娶外籍配偶之生活經驗(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
義大學,嘉義市。
Baumrind, D. (2005). Patterns of parental authority
and adolescent autonomy. In J. Smetana(Ed), Chanhing
boumdaries of parental authority during adolescence (pp.61-
69).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Bogdan, R. C. & Biklen, S. K.(2001).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 :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 (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
方法)。嘉義市:濤石文化。
David, M..& Sutton, C. D.(2007). Social research: The
basics. London: Sage.(研究方法的基礎)。新北市:韋伯文化。
Dr.Thomas.Gordon ..(1994) Parent effectiveness training(父母
效能訓練)。臺北市:新雨。
Gongla, P. A.,& Thompson, E. H. (1987). Single-parent
families. In M. B. Sussman,& S. K Steinmetz.(Eds.), Handbook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397-418,New York :
Plenum.
Howard, B .J. (1996). Advising parents on discipline:
what works , Pediatric,98,809-815.
Jessica, L., & Thomas, G. (1997). Mother’s awareness of
their early adolescents’stressors, 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17, 371-389.
Lunenburg, F. C., & Ornstein, A. C. (2000).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concepts andpractices(3rd ed.). Belmont, C
A: Wadsworth/Thomson
Learning.Maccoby, E. E.,& Martin, J. A.(1983). The
dialectic of sex : The case or feminist revolution. New
York: Bantam Press.
Olson,S. R. (1976). Ideas and data: The process and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Homewood,Ill: The Dorsey Press.
Rice, J., &, Richer, R. (1993). Parent-child agreement
regarding nuclear Issues,Australian Psychologist, 28, 74-
79.
Stair, V. M.(1972). People making. Palo Alto CA: Science
and Behavior Books.
White, F. A. (1996). Parent-adolescent communication and
adolescent decision-making. Journal of Family Studies,
2,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