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匡思聖
Kuang Szu Sheng
論文名稱: 孫中山文化思想與二十世紀中國文化變遷
Dr. Sun Yet-sen's Cultural Thought and The Change of Chinese Culture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指導教授: 黃城
Huang, Chen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政治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論文出版年: 2003
畢業學年度: 9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51
中文關鍵詞: 孫中山思想文化變遷文化哲學中國文化
英文關鍵詞: Dr. Sun Yat-Sen's Thought, Cultural jange, The Philosophy of Culture, Chinese Culture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49下載:1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論 文 摘 要
    本論文的研究主題主要是「孫中山文化思想」與「二十世紀中國文化變遷」,研究主軸主要是透過對文化哲學觀念的探析,以比附的方式從文化哲學觀點析論孫中山思想的文化意涵,並依據文化哲學的探析建立起文化變遷觀的應然,據以建立衡量文化變遷歷史事實的衡量指標,依文化變遷衡量指標檢視二十世紀中國文化變遷的狀況,並依檢視結果,依歷史的因果律則,推斷當代中國文化在二十世紀中國文化的影響下,面對哪些挑戰並提出回應主張。依上述研究主軸,本研究有以下發現,茲分述如下:
    在孫中山文化哲學部分:本研究透過對文化觀念的探析,析論出文化的核心意涵應是「群體的價值共識」(意識型態),並從文化的屬性,推斷出文化變遷的動力是人類對環境挑戰的回應、文化變遷的目的是追求人理想的存在樣態,文化變遷的原則是每一階段的文化變遷皆會經歷「衝突」→「整合」→「均衡」的歷程,不同階段的文化變遷模式是一種螺旋向上層進的模式,透過比附方式,本研究亦發現從文化哲學的觀點探討孫中山思想,孫中山思想亦具有完整的「文化思想與變遷觀」。依上述發現,本研究並提出下列五項衡量中國文化變遷的應然指標:
    一、 在文化接觸上應採「開放且平等互待之文化接觸態度」。
    二、 在對待文化傳統上應「批判的繼承與創造性的轉化傳統以維持文化的主體性」。
    三、 在文化的適應能力方面則應「維持多元的文化環境,以保持文化自身創造發明能力」。
    四、 在文化理想的追求上則需「接受符合人道關懷的普世價值」。
    五、 承認「多元一體世界文化體的形成」。
    在二十世紀中國文化變遷檢視部分:本研究發現,二十世紀中國文化變遷是處在中、西文化的辯證螺旋中,二十世紀前期中國文化變遷在五四新文化運動後,展現向西方傾斜的發展狀態,並陷落西方文化傳統自身左右對立的辯證發展歷程中,這樣的陷落造成台海兩岸文化變遷的分歧,台海兩岸經歷了五十年的個別變遷後,在文化精神、社會與物質層次,都存在著相當大的歧異,是處在變遷的過渡階段。
    本研究並依據對二十世紀中國文化變遷的檢視結果與當代中國文化所處環境,推斷出當代中國文化變遷所面臨的內、外部挑戰。在內部挑戰部分:本研究推斷出當代中國文化面臨「傳統與現代接合」、「兩岸文化整合」與「中西文化融合」三大挑戰;在外部挑戰部分:本研究推斷出當代中國文化面臨「全球化」、「文化衝突化解」與「人與自然合理關係建構」的三大挑戰。本研究除個別針對上述挑戰皆有提出回應主張外,本研究亦發現透過「解構」→「對話」→「重構」歷程,可以去除各文化體受自身文化傳統制約所形成「價值意識絕對化」的偏執,在「理想言談情境」與「溝通雙方皆認可的對話規則」中,各文化體透過相互「對話」所形成的「共識」,不僅具有跨文化特質,亦具有堅實的基礎。本研究依上述歷程,在「重構」的探討部分則針對現階段人類文化變遷狀態,提出符合「解構」、「對話」要求的既超越又內在於各文化體的「世界文化觀」的價值主張,作為當代中國文化變遷現階段的願景,以回應當代中國文化現階段的挑戰。
    關鍵字:孫中山思想、文化哲學、文化變遷

    Abstract
    The main studies of this dissertation are both “ Dr. Sun Yet-sen’s thought” and “The Change of Chinese Culture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e main structure of the study is to analyze Dr. Sun Yet-sen’s thought use “ the philosophy of culture” as a tool to study. And through this study the another try to build som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to evaluate the change of Chinese Culture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With th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cultural changes, the twentieth Chinese culture situation is examined. Under the effects of the situation above,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what challenges are faced and should be answered, with the rules of historical causalities. According to the main study structure, some things are found out as followings.
    At the part of “The cultural thoughts of Sun Yet-sen,” this study figures out the center meaning of culture should be called “the group’s value consensus” (the ideology). And from the attribute of culture,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education of the cultural changing power can be called the response of human beings’ challenges to the environment. The purpose of the cultural change is to pursuit the ideal existence of human and, cultural change will go as followings: “conflict”-“organizing”-“balance.” Different stages show one kind of model of corkscrew-up. Through comparison with the ideas of the Philosophy of Culture, this study also find out the thoughts of Dr. Sun Yet-sen own complete “cultural thought and complete viewpoints of cultural change”, too. As what’s written above, this study would offer fiv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ange of Chinese culture:
    A: The cultural contact should be open and equal.
    B: The attitude to deal with traditional culture should be critically acceded and creatively transformed.
    C: The cultural adapting ability should be complex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culture’s self-ability of creation.
    D: The pursuit of ideal culture should accept the general values of humane concerns.
    E: The base of the “complex whole world” culture should be admitted.
    At the part of “The Change of Chinese Culture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is study finds out that the change of Chinese culture in the 20th. Century still stays in the dialectic corkscrew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The change of Chinese culture after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was west-oriented. And it falls into the adversary situation to western culture itself. The fall makes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aiwan Strait. Both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 maintain conflicting ideas in cultural spirits, society and material, and it keeps on changing.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results of the change of the situation in today’s Chinese culture and infers both the inner and outer challenges of today’s change. At the inner side, this study infers that today’s Chinese culture faces three challenges: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radition the modernism, the re-organization of the culture between both sides of Taiwan Strait,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This study infers today we’re facing three challenges: globalization, the counteraction of cultural conflict and the set-up between the Nature and human beings. We try to solve the challenges in this study. Through “deconstruction,” “dialogue,” and “reconstruction,” we can get rid of the bigotry of “the positiveness of the ideology” through feeling self-culture constraints. When the ideal conversation condition comes and the dialogue rules are agreed by both dies, each culture will have consensus. According to the transition, we talk about the status of today’s cultural change in “reconstruction and offering the viewpoint of “world culture”. The viewpoint of “world culture” is a solution to the challenges of today’s Chinese culture in “deconstruction” and “dialogue.”
    Key Words: Dr. Sun Yet-sen’s thoughts, cultural change,
    The Philosophy of Culture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00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001 一 研究動機……………………………………001 二 研究目的……………………………………003 第二節 研究途徑………………………………………005 一 研究前提……………………………………005 二 研究架構……………………………………006 三 研究方法……………………………………010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011 一 研究範圍……………………………………012 二 研究限制……………………………………014 第二章 孫中山文化思想體系之探析……………………017 第一節 文化的概念……………………………………017 一 文化的本質…………………………………017 二 文化的要素…………………………………020 三 文化的體系…………………………………024 四 孫中山的文化概念…………………………026 第二節 文化的空間屬性………………………………028 一 文化的普遍性與差異性……………………028 二 文化的接觸與傳播…………………………032 三 文化的衝突與融合…………………………034 四 孫中山對文化空間屬性的主張……………036 第三節 文化的時間屬性………………………………038 一 文化的繼承與積累…………………………038 二 歷史、傳統與文化…………………………039 三 文化的濡化與變遷…………………………041 四 孫中山對文化時間屬性的看法……………043 第三章 孫中山的文化變遷觀與衡量指標的建立………045 第一節 文化變遷的動力、目的與原則………………045 一 文化變遷的動力……………………………046 二 文化變遷的目的……………………………050 三 文化變遷的原則……………………………053 四 孫中山對文化變遷動力、目的與原則 的主張………………………………………055 第二節 文化變遷的模式………………………………058 一 直線變遷模式的主張………………………059 二 循環變遷模式的主張………………………061 三 螺旋變遷模式的主張………………………065 四 孫中山對文化變遷模式的主張……………067 第三節 文化變遷的衡量指標…………………………069 一 文化空間與時間屬性的論述………………069 二 文化變遷動力與原則的論述………………073 三 文化變遷目的與模式的論述………………075 第四章 二十世紀前期(1901--1949)中國文化 的變遷與檢視…………079 第一節 國民革命運動的歷程…………………………079 一 二十世紀初期中國文化所面臨的挑戰……079 二 辛亥前國民革命運動的主張………………081 三 辛亥後國民革命運動的主張………………084 第二節 新文化運動的歷程……………………………091 一 反傳統的主張………………………………092 二 新思潮的鼓吹………………………………094 三 馬克思主義的傳入…………………………098 第三節 新文化運動反對者的主張……………………100 一 學衡派的主張………………………………100 二 當代新儒家的興起…………………………103 三 三次論戰的意涵……………………………107 第四節 二十世紀前期中國文化變遷歷程的檢視……109 一 文化接觸態度的檢視………………………110 二 文化傳統對待態度的檢視…………………112 三 文化適應能力的檢視………………………115 四 文化理想追求的檢視………………………117 第五章 二十世紀後期(1950--2000)中國文化的變遷 ………………………121 第一節 台灣的中國文化變遷………………………121 一 光復後的台灣與政、經發展經驗…………122 二 西方文化意識的深化………………………124 三 台灣主體意識的強化………………………130 四 儒家傳統文化的轉化 —當代新儒家在台灣的發展…………135 第二節 大陸的中國文化變遷…………………………139 一 文化大革命之前的中國文化變遷…………140 二 文化大革命時期的中國文化變遷…………144 三 文化大革命之後的中國文化變遷…………149 四 改革開放後的多元聲音……………………153 第三節 二十世紀後期中國文化變遷的檢視…………160 一 文化接觸態度的檢視………………………160 二 文化主體性維持的檢視……………………163 三 文化適應能力的檢視……………………166 四 文化理想追求的檢視……………………169 第六章 當代中國文化變遷的挑戰與回應………………175 第一節 當代中國文化變遷的內部挑戰………………175 一 傳統與現代接合的挑戰……………………175 二 兩岸文化整合的挑戰………………………178 三 中西文化融合的挑戰………………………185 第二節 當代中國文化變遷的外部挑戰………………188 一 全球化的挑戰………………………………189 二 文化衝突化解的挑戰………………………192 三 人類與自然合理關係建構的挑戰…………196 第三節 當代中國文化變遷挑戰回應態度的確立……198 一 解構(批判)—對傳統權威的批評………200 二 對話—溝通平台的建立……………………204 三 重構—世界文化觀的提出…………………209 第七章 結論………………………………………………213 第一節 研究發現………………………………………213 一 孫中山文化思想與變遷觀的探析…………213 二 二十世紀中國文化變遷歷程與檢視………215 三 當代中國文化變遷的挑戰與回應…………218 第二節 研究建議………………………………………221 一 對文化哲學後續研究的建議…………223 二 對當代中國文化變遷後續研究的建議223 三 對「文化哲學」與「文化變遷」後續研究的建議………………………………………224 參考書目………………………………………………227 附錄:二十世紀中國文化變遷大事紀……………………241 圖表目錄 圖1-1 本論文研究架構圖……………………………008 表7-1 二十世紀前期中國文化變遷的檢視表……222 表7-2 二十世紀前期中國文化變遷的檢視表……222

    參考文獻
    一、中文資料
    (一)中文書籍
    Andrew Vincent著,羅慎平譯,《當代意識型態》,台北:五南初版,民88年。
    Chris Jenks著,俞智敏、陳光達、王淑燕譯,《文化》,台北:巨流,民87年。
    Edgar Morin, Anne Brigitte Kern著,馬勝利譯,《地球祖國》,台北:聯經,民86年。
    Jeffrey C. Alexander, Steven Seidman編; 吳潛誠總編校,《文化與社會》,台北:立緒,民86年。
    Tomlinson, John著,鄭棨元、陳慧慈譯,《全球化與文化》,台北:韋伯文化,2001年6月。
    上海中西哲學與文化比較研究會編,《中西文化與20世紀中國哲學》,上海:學林,1998年7月。
    大衛藍迪斯,汪仲譯,《新國富論》,台北:時報文化,1998年初版。
    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協會編,《教育:傳統、現代化與後現代化》,台北:師苑,民84年12月。
    文崇一,《歷史社會學:從歷史中尋找模式》,台北:三民,民84年。
    方勵之,《危機下的責任—方勵之自選集(二)》,台北:牛頓,民國77年3月。
    毛澤東,《毛澤東文選》第五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年9月。
    卡爾巴伯(Karl R. Pooper),《開放社會及其敵人》上,台北:桂冠,1985年,頁450。
    王造時譯,《歷史哲學》,台北:九思,民67年。
    王尚義,《深谷竹音》,台北:水牛,1969年。
    王逢振著,《文化研究》,台北:揚智文化,民89年。
    王晴佳、古偉瀛,《後現代與歷史學》,台北:巨流,2000年。
    王晴佳著,《西方的歷史觀念》,台北:允晨文化,民87年。
    王夢鷗註釋,《禮記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
    丘為君、陳連順編,《中國現代文學的回顧》,台北:龍田,1978年。
    史壯伯格(Roland N. Stongberg)著,蔡伸章譯,《近代西方思想史》台北:桂冠,民82年。
    史賓格勒(Oswald Spengler)著,陳曉林譯,〈西方的沒落〉,台北:遠流,1992年2版。
    史懷哲(A. Schweitzer)著,鄭泰安譯,〈文明的哲學〉,台北:志文,民62年。
    台大哲學系編,《當代西方哲學與方法論》,台北:東大,民77年3月。
    弗讓凱勒主編,陳文江等譯,《文化的本質與歷程》,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3月1版。
    甘陽編,《中國當代文化意識—反叛篇》,台北:風雲時代,1989年。
    甘陽編,《中國當代文化意識—尋路篇》,台北:風雲時代,1989年。
    石之瑜,《兩岸關係概論》,台北:楊智,民87年。
    石元康,《從中國文化到現代性:典範轉移》,台北:東大,民87年。
    伏爾泰(Francois-Marie Arouet de Voltaire),吳模信等譯,《路易十四時代》,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年。
    成中英,《中國哲學的現代化與世界化》,台北:聯經,民74年。
    朱立言、王國元、張踐、湯澤林著,《哲學與當代文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年4月。
    朱敬武著,《章學誠的歷史文化哲學》,台北:文津,民85初版。
    朱謙之《文化哲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民56年7月1版。
    朵伊森(Johan Gustav Droysen)著、胡昌智譯,《歷史知識的理論》,台北:聯經,民76年。
    牟宗三,《中國文化的省察》,台北:聯經,民72年。
    牟宗三,《現象與物自身》,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民65年。
    米塞斯(Ludwig Von Mises),夏道平譯,《人的行為》,台北:遠流,1991年3月。
    西摩馬丁李普塞特(Seymour Martin Lipset)著、張華清等譯,《一致與衝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
    何秀煌著,《文化、哲學與方法》,台北:東大圖書,民77年1月。
    余英時,《中國文化與現代變遷》,台北:三民,民81年。
    余英時,《歷史人物與文化危機》,台北:東大,民84年。
    余精一,〈世界歷史學說批判〉,台北:聯鳴,民70年。
    吳光明,《歷史與思考》,台北:聯經,民80年9月。
    吳潛誠總編校,《文化與社會》台北:立緒,民86年。
    吳濁流著、鍾肇政譯,《台灣連翹》,台北:前衛,1989年。
    胡祥民編,《台灣文學入門文選》,台北:前衛,民78年。
    李大釗,《李大釗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
    李少民主編,《大陸知識份子論》,台北:桂冠,1988年6月。
    李宗桂,《文化批判與文化重構》,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6月。
    李英明,《哈伯瑪斯》,台北:東大,民75年10月。
    李超宗,《新馬克思主義思潮》,台北:桂冠,民78年9月。
    李澤厚,《中國近代思想史論》,台北:三民,民85年。
    李澤厚,《中國現代史》,台北:三民,民85年。
    李筱峰,《台灣民主運動40年》,台北:自立晚報社,民78年11月3版。
    李鵬程,《當代文化哲學沉思》,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7月。
    杜維明,《文化中國的認知與關懷》,台北:稻鄉,民88年。
    杜維明,《現代精神與儒家傳統》,台北:聯經,民85年。
    杜維明,《儒家自我意識的反思》,台北:聯經,民79年。
    沈清松,《傳統的再生》,台北:業強,民81年。
    沈衛威,《回眸學衡派》,台北:立緒,民89年。
    貝克(Ulrich Beck),孫治本譯,《全球化危機》,台北:台灣商務,1999年。
    貝斯特(Steven Best)、凱爾納(Douglas Kellner)著,朱元鴻等譯,《後現代理論:批判的質疑》,台北:巨流,民83年2月。
    辛旗,《百年的沉思》,台北:生智,2002年。
    亞當庫伯與杰西卡庫伯主編(Adam Kuper and Jessica Kuper ),《社會科學大辭典》,上海:譯文出版社,1989年2月。
    何秀煌,《記號、意識與典範》,台北:東大,民88年。
    卓新平,《尼布爾》,台北:東大,1992年。
    周策縱等著,周陽山編,《五四與中國》,台北:時報,民74年12月。
    季憲林等著,《中華文化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4月。
    杭亭頓(Samuel P. Huntington),黃裕美譯,《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台北:聯經,1997年初版。
    林安梧主編,《海峽兩岸中國文化之未來展望》,台北:明文,民81年11月。
    林毓生,《思想與人物》,台北:聯經,民84年。
    法蘭西斯福山著(Francis Fukuyama)、李永熾譯,〈歷史之終結與最後一人〉,台北:時報,民82年。
    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編委會,《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九輯,台北:文海,1967年出版。
    金耀基,《從傳統到現代》,台北:時報,1995年1月3版。
    金觀濤、劉青峰,《開放中的變遷》,台北:風雲時代,民83年。
    侯鴻勛著,《黑格爾》,香港:中華書局,1998年再版。
    姚大志,《現代之后—20世紀晚其西方哲學》,北京:東方,2000年12月。
    施正峰,《族群與民族主義》,台北:前衛,1998年。
    施敏輝編,《台灣意識論戰選集》,台北:前衛,1995年7月。
    柯林斯(Jeff Collins)著,安原良譯,《德悉達》,台北:立緒,民87年3月。
    柯靈烏(R. G . Collingwoood),黃宣範譯,《歷史的理念》,台北:聯經,民70年。
    洪鎌德,《傳統與反叛—青年馬克思思想的探索》,台北:商務印書館,民76年4月。
    洪鎌德,《馬克思》,台北:東大,民86年。
    派深思(Talcott Parsons)、章英華譯,《社會的演化》台北:遠流,民80年。
    胡昌智,《歷史知識與社會變遷》,台北:聯經,民77年。
    若林正丈編、廖兆陽譯,《中日會診台灣—轉型期的政治》,台北:故鄉,1988年6月。
    凌志軍、馬立誠,《呼喊—當今中國的五種聲音》,台北:天下文化,1999年4月。
    凌志軍、馬立誠、《交鋒—當代中國三次思想解放實錄》,台北:天下,1998年6月。
    唐君毅,《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台北:正中,民83年9月。
    唐君毅,《文化意識與道德理性》,台北:學生書局,民75年4月。
    唐德剛,《胡適口述自傳》,台北:傳記文學,民70年。
    唐德剛,《晚清七十年—中國社會文化轉型綜論》,台北:遠流,民87年初版。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台北:台灣商務印,民73年。
    徐復觀,《記所思》,台北:時報,1980年。
    恩斯特 卡西勒著、甘陽譯,《人論—人類文化哲學導引》台北:桂冠,1990年2月。
    殷海光,《中國文化的展望》下,台北:桂冠,1988年。
    泰勒(E. B. Tayler),連樹聲譯,《原始文化》,上海:上海文藝,1992年。
    秦孝儀主編,《國父全集第一冊》,台北:近代中國,民78年11月。
    秦孝儀主編,《國父全集第二冊》,台北:近代中國,民78年11月。
    秦孝儀主編,《國父全集第三冊》,台北:近代中國,民78年11月。
    秦孝儀主編,《國父全集第四冊》,台北:近代中國,民78年11月。
    馬克思(Karl Max)、恩格斯(F. Engels)吳家駟譯,《資本論》第一卷,台北:時報,1992。
    馬基雅維里,李活譯,《佛羅倫薩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年。
    高棣民(Thomas B. Gold)著,《從國家與社會角度觀察—台灣奇蹟》,台北:洞察,民76年。
    涂子麟,《國父思想》,台北:三民,民71年。
    張立文,《中國近代新學的展開》,台北:東大圖書,民81年。
    張京媛,《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台北:麥田,民84年7月。
    張岱年,《文化與哲學》,北京:教育科學,1988年7月。
    張廣智、張廣勇著,《史學:文化中的文化》,台北:淑馨,民81年。
    張錫勤,《中國近代思想史》,台北:萬卷樓,民82年。
    張灝,《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台北:聯經,民79年。
    梁啟超,《歐遊心影錄節錄》,台北:中華書局,民65年。
    梁漱溟,《中國文化要義》,台北:里仁,民79年9月。
    梁漱溟,《東西文化及其哲學》,台北:台灣商務印,2002年3月。
    莊錫昌等編,《多維視野中的文化理論》,台北:淑馨,民80年初版。
    許全興、陳戰難、宋一秀著,《中國現代哲學史》,北京:北京大學,2000年10月。
    許倬雲,《中國文化的發展過程》,香港:香港中文大學1992年。
    許倬雲,《剎那與永恆》,台北:時報,民77年。
    郭廷以著,《近代中國史綱》,香港:中文大學,1989年3版4刷。
    陳映真等著,《民族文學的再出發》,台北:故鄉,民68年。
    陳孔立主編,《台灣歷史綱要》,台北:人間,民85年。
    陳序經,《中國文化的出路》,台北:牧童,民66年2月。
    陳來,《現代中國的哲學追尋》,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10月。
    陳芳明,《台灣人的歷史與意識》,高雄:敦理,民77年。
    陳奎德編,《中國大陸當代文化變遷》,台北:桂冠,1991年。
    陳會昌著,《競爭—社會—心理—文化透視》,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0年4月。
    陳筠泉、劉奔主編,《哲學與文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4月。
    傅偉勳,《『文化中國』與中國文化》,台北:東大,民77年4月。
    傅偉勳,《西洋哲學史》,台北:三民,79年11月12版。
    傅偉勳,《批判的繼承與創造的發展》,台北:東大,民75年6月。
    勞思光,《中國文化路向問題的新檢討》,台北:東大,民82年。
    勞思光,《歷史的懲罰》,台北:風雲時代,1993年11月。
    喬邊、張藏藏、宋強,《中國可以說不》,台北:人間,1996年。
    彭克宏主編,《社會科學大詞典》,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89年10月。
    彭明、程肅等主編,《近代中國的思想歷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3月。
    彭聃齡著,《認知心理學》,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0年1月。
    景海峰,《熊十力》,台北:東大,民80年。
    渡邊立夫、小島朋之著,劉雪卿譯,《毛澤東與鄧小平》,台北:大展,民84年3月。
    湯一介主編,《論傳統與反傳統》,台北:聯經,民78年5月。
    湯承業等著,《中山學術論文集》,台北:國父紀念館,民79年。
    湯恩比(Arnold J. Toynbee)著,于平凡譯,〈文明是怎樣創造的〉,台北:大林,民70年。
    湯恩比(Arnold J. Toynbee)著,陳曉林譯,〈歷史研究上〉,台北:遠流,民68年2月再版。
    程頤,《易程傳》,台北:文津,民76年。
    華德斯(Malcolm Waters),徐偉傑譯,《全球化》,台北:弘智,民89年。
    費正清(J.K. Fairbank)主編,王建朗等譯,《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1949-1965》,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費孝通,《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格局》,北京:中央民族學院,1989年。
    項退結編譯,《西洋哲學辭典》,台北:國立編譯館,民78年1月。
    馮友蘭,《中國現代哲學史》,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9年。
    黃仁宇等著,《現代中國的歷程》,台北:華視文化,民81年10月。
    黃文山,《文化學體系》,台北:中華書局,民60年1月。
    黃光國,《兩結下的沉思》,台北:桂冠,1987年4月。
    黃俊傑,《台灣意識與台灣文化》,台北:正中,民89年。
    黃紹倫編,《中國宗教倫理與現代化》,台北:台灣商務,1990年5月。
    葉榮鐘,《台灣人物群像》,台北:帕米爾,1985年。
    賈德戴蒙著,王月還、廖月娟譯,《槍砲、病菌與鋼鐵》,台北:時報文化,1998年初版。
    鄔昆如著,《哲學概論》,台北:五南,民79年7月4版。
    廖咸浩,〈在解構與解體之間徘徊—台灣現代小說中「中國身份」的轉變〉,引自張京媛《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台北:麥田,民84年7月。
    廖蓋隆,《毛澤東思想史》,台北:洪葉文化,1994年11月。
    熊十力,《新唯識論》),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趙林,《文明型態論—文明發生與形態嬗變》,台北:漢忠文化,民85年。
    劉孝敢、金春峰、方仁念、胡平,《五四後人物—思想論集》,台北:正中,民85年。
    劉述先,《文化哲學的試探》,台北:台灣學生,民74年。
    劉述先主編,《當代新儒學論集:挑戰與回應》,台北:中研院文哲所,民84年。
    劉康,《對話的喧聲—巴赫丁文化理論述評》,台北:麥田,民84年。
    劉曉波,《意識型態與文化大革命》,台北:洪葉文化,民89年。
    劉曉波,《中國當代政治與中國知識份子》,台北:唐山,民79年5月。
    歐陽謙,《西方馬克思主義的文化哲學》,台北:雅典,民77年9月初版。
    潘乃德(R. Bendict)著,黃道琳譯,《文化模式》,台北:巨流,民65年。
    蔡仁厚,《新儒家的精神方向》,台北:學生書局,民71年3月。
    蔡文輝,《社會學理論》,台北:三民,民78年3月6版。
    蔡文輝,《社會變遷》,台北:三民,民84年。
    蔡源煌,《當代文化理論與實踐》,台北:雅典,民85年9月3版。
    蔡憲昌,《民生史觀研究》,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68年11月。
    鄭竹園,《大陸政經巨變與中國前途》,台北:五南,民81年。
    鄭家棟,《現代新儒學概論》,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4月。
    鄭家棟,《當代新儒學論衡》,台北:桂冠,民84年。
    鄭欽仁,《追尋自我定位的台灣》,台北:稻鄉,民80年7月。
    魯迅,《魯迅全集》6卷,台北:谷風,1989年。
    黎漢基,《殷海光思想研究》,台北:正中,民89年。
    蕭新煌主編,《變遷中台灣社會的中產階級》,台北:巨流,民78年9月。
    錢穆,《文化學大義》,台北:蘭臺,民國90年。
    戴國煇,《台灣總體相》,台北:遠流,民78年9月。
    戴維赫爾德(D. Held)等著,楊雪冬等譯,《全球大變革》,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01年4月。
    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主編,《變遷的探索》,台北:聯經,1997年。
    薛化元,《《自由中國》與民主憲政—1950年代台灣思想史的一個考察》,台北:稻鄉,民85年。
    薩依德(Edward W. Said),王志弘等譯,《東方主義》台北:立緒,民88年。
    顏元叔,《文學的史與評》,台北:四季,1976年6月。
    羅光,《中外歷史哲學之比較研究》,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71年12月。
    羅光,《歷史哲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民72年6月2版。
    羅榮渠,《現代化新論》,北京:北京大學,1997年3月。
    羅曉南,《當代中國文化轉型與認同》,台北:生智,1997年。
    嚴家其,《走向民主政治》,台北:時報,民79年2月。
    嚴家其、高皋合著,《文化大革命十年史》上,台北:遠流,民79年2月。
    嚴復,《嚴復集》第三冊,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蘇曉康,《從五四到河殤》,台北:風雲時代,1992年。
    蘇曉康、王魯湘,《河殤》,台北:風雲時代,1988年。
    顧錦屏,《馬克思》,香港:中華書局,1999年再版。
    (二)期刊論文
    文星編輯室,〈文星編輯室報告〉,《文星》52期,民51年2月。
    文星編輯部,〈不按牌理出牌—代發刊詞〉,《文星》創刊號,民46年11月。
    方克立,〈現代新儒學的發展歷程〉,《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期,1989年4月。
    王拓,〈是「現實主義」文學,不是「鄉土文學」〉,《仙人掌》2號,1977年4月。
    王章陵,〈思辨歷史哲學(二)〉,《國史館館刊》復刊14期,民82年6月。
    王輝雲著,〈甘地和孫中山對傳統文化和現代化道路的選擇〉,《二十一世紀》7期,民80年10月。
    田克勤,〈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形成及其基本建構〉,《科學社會主義》10期。
    匡思聖,〈後殖民理論與台灣族群認同之研究〉,《師大三民主義學報》21期,民89年9月。
    何思慎,〈中共經濟發展戰略之變遷〉,《東亞季刊》23卷4期,民81年4月。
    宋榮培,〈董仲舒的歷史哲學:董氏春秋學的歷史哲學意義及其侷限〉,《哲學與文化》22卷10期,1995年10月。
    李中直,〈個人與國家〉,《自由中國》5卷6期,1951年9月16日。
    李敖,〈給中西文化的人看看病〉,《文星》52期,民國51年。
    汪叔潛,〈新舊問題〉,《新青年》1卷1號,民4年9月。
    汪榮祖,〈湯恩比的大歷史〉,《歷史月刊》,1996年11月號。
    汪榮祖,〈新文化運動的回顧與前瞻〉,《文星》107期,民76年3月。
    忠天,〈《周易》與歷史哲學〉,《中國文化月刊》166期,民82年8月。
    社論,〈這樣的地方選舉算『公平合法』嗎?〉,《自由中國》22卷9期,1960年8月1日。
    社論,《自由中國》10卷3期,1954年2月1日。
    金耀基,〈全球化、現代性與世界秩序〉,《二十一世紀》51期,1992年2月。
    胡適,〈文學改良芻議〉,《新青年》2卷5號,民6年1月。
    胡適,〈易卜生主義〉,《新青年》4卷6號,民7年6月。
    胡適,〈科學發展所需的社會改革〉,《文星》50期,民50年12月。
    胡適,〈實驗主義〉,《新青年》6卷4號,民8年4月。
    韋政通,〈台灣三十年來的思想界〉,《台灣文藝》106期,1987年,8月。
    殷海光,《自由中國》10卷2期,1954年1月16日。
    海耶克(F. A. Hayek)殷海光譯,〈放棄了的道路—海耶克教授著「到奴役之路」之第一章,《自由中國》9卷5期,1953年9月1日。
    高一涵,〈共和國家與青年之自覺〉,《新青年》1卷1號,民4年9月。
    張玉法,〈腳踏五四走出五四〉,《歷史文化月刊》16期,民78年5月。
    張寧,〈西方的焦慮—也談全球文明衝突論〉,《當代》101期,民83年9月。
    張維安、楊凱成,〈社會科學本土化的爭議,文化比較、社會邊界與社會實體〉,《考古人類學刊》53期,民87年9月。
    張靜,〈「新保守主義」學術取向〉,《二十一世紀》39期,1997年2月。
    許明,〈新儒家:尋求中的價值重建〉,《鵝胡》17卷4期,民80年10月。
    許冠三〈關於個體自由與群體自由〉,《自由中國》9卷2期,1953年7月16日。
    陳昭瑛,〈論台灣的本土化運動—一個文化史的考察〉,《中外文學》23卷9期,1995年2月。
    陳映真,〈鄉土文學的盲點〉,《台灣文藝》革新第二期,1977年6月。
    陳獨秀,〈今日教育之方針〉,《新青年》1卷2號,民4年10月。
    陳獨秀,〈文學革命論〉,《新青年》2卷6號,民6年2月。
    陳獨秀,〈再論孔教問題〉,《新青年》2卷5號,民6年1月。
    陳獨秀,〈吾人最後之覺悟〉,《新青年》1卷6號,民5年2月。
    陳獨秀,〈法蘭西人與近世文明〉,《新青年》1卷1號,民4年9月。
    陳獨秀,〈社會主義批評〉,《新青年》9卷3號,1921年7月。
    陳獨秀,〈敬告青年〉,《新青年》1卷1號,民4年9月。
    章太炎,〈駁康有為論革命書〉,引自《歷代哲學文選—清代、近代篇》,台北:木鐸。
    黃城,〈孫中山思想與國家發展理論〉單行本,台北:中山思想學術研討會,民86年。
    黃城,<大同思想、民族主義與亞洲華人之未來>單行本,新加坡:孫逸仙思想與二十一世紀國際學術研討會,民82年。
    葉啟政,〈對社會研究「本土化主張的解讀」〉,《香港社會科學學報》3期,1994年。
    雷震,〈自由中國第二次座談會紀錄〉,《自由中國》2卷7期,1950年4月1日。
    鄔昆如,<文化哲學的意涵>,《哲學與文化》28卷5期,2001年5月。
    劉述先,〈從發展觀點看《周易》時間哲學與歷史哲學之形成〉,《台大歷史學報》27期,2001年6月。
    劉淑雅,〈歐洲戰爭與青年自覺〉,《新青年》2卷2號,民5年10月。
    蔡詩萍,〈走出邊陲學術的矮化心向〉,《中國論壇》287期,民76年9月。
    魯迅,〈狂人日記〉,《新青年》4卷5號,民7年5月。
    蕭新煌,〈當代知識份子的「鄉土意識」〉,《中國論壇》265期,1986年10月10日。
    錢玄同,〈中國今後之文學問題〉,《新青年》4卷4號,民7年4月。
    錢玄同,〈隨感錄〉,《新青年》5卷3號,民7年9月。
    二、英文資料
    Hegel , W. F. G. / tran.by Sibree,J. Lectures on The Philosophy of History, London: G. Bell&Sons, 1905.
    Krober, A. L. and Kluckhon ,C. Culture:A Critical Review of Concepts and Definitions , New York:Vintage Books , 1963 .
    Kroeber, A. L. ed. Anthropology 2nd ,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and Company 1948.
    Simmel,Georg trans. Kurt H. Conflic, Wolff NY:The Free Press, 1955.
    Spencer, Herbert Social Statics., New York: D. Appleton & Co., 1865.
    Rawls, John A Theory of Justice,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1.
    Featherstone, M. ed. Global Culture. Nationalism, globalization and modernity, London : Sage, 1990.
    Levy, M. Revolution in Modern China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 Press, 1949.
    Rader, M. Marx’s Interpretation of History,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9.
    McLuhan, Understanding Media: The Extensions of Man, New York:McGraw-Hill, 1964.
    Smelser, Neil J.&Warner,Stephen Sociological Theory: Historical and Formal. Morristown, N.J.:General Learning Press,1976.
    Gardiner, Patrick ed. Theories of History,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59.
    Eiseenstadt, S. N. Tradition, Change and Modernity, London: John Wiley & Sons Inc. 1973.
    Bronner, Stephen Eric and Mackay, Douglas Critical Theory and Society: A Reader, N.Y.: Roultledge,1989.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