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呂紹川 |
---|---|
論文名稱: |
國中生科技創意歷程與產品創意之關係研究 |
指導教授: | 張玉山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 Department of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nd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
論文出版年: | 2009 |
畢業學年度: | 9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30 |
中文關鍵詞: | 創意歷程 、科技創意歷程 、產品創意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21 下載:12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主要為探討科技創意歷程,包括作品規劃、設計分析、元件製作、組裝及功能測試五個階段,和產品創意之造型、材料及機能三個向度間的關係。
研究對象為台北縣某國民中學157位七年級學生,透過教學活動,以學習單的方式紀錄學生之科技創意歷程,並分析學生在產品創意之表現。回收後的資料,以描述性統計、皮爾森積差相關、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典型相關分析探討其間的關聯及差異。主要研究結果包括:(1)學生在作品規劃、製作組裝及功能測試的表現,與創意歷程整體表現的關係最密切,影響最大;(2)學生在造型變化及材料變化與整體的產品創意相關性最高,受其影響最大;(3)學生科技創意歷程表現愈好,產品創意得分愈高;(4)科技創意歷程高分組在產品創意之總分及機能項目上,有較佳的表現;和(5)產品創意高分組在科技創意歷程各階段皆有較佳的表現。本研究針對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供未來研究及教學參考。
一、中文部分
王思峰、黃家齊,鄭俐敏(2002)。團隊知識轉換與知識創造的實驗研究:知識螺旋理論的驗證。管理與系統,9(1),29-60。
王保堤(2005)。設計導向課程對國中學生科技創造力影響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毛連塭、郭有遹、陳龍安、林幸台(2000)。創造力研究。台北:心理。
王燦槐(2007)。創意如何產生。公訓學報,126,9-12。
朱益賢(2006)。從科技素養到科技創造力。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9(8),頁1-2。
林彥志、朱益賢(2006)。從生活科技製造領域教材分析探討科技創造力的啟發。生活科技教育,39(8),29-42。
李乙明、李淑貞(譯)(2005)。Robert J. Sternberg 編。創造力I-理論。台北:五南。
李乙明、李淑貞(譯)(2005)。Robert J. Sternberg 編。創造力II-應用。台北:五南。
李大偉、張玉山、林雅玲、何宜軒、劉罄儀(2006)。不同範例展示及實作經驗對國中生技術創造力的影響。(國科會專案報告,編號:94-2511-S-003-019-)
呂金燮、李乙明、鄒韻淇、陳偉仁、黃楷茹、黃珮琇、楊翠凌、黃文玟、陳彥瑋、吳青陵、梁靜琴、王小萍、黃楨芬(2003)。「問題本位學習模式」資優教師創意教學行動研究。台北:國立臺北師範學院特殊教育學系(教育部委託研究)。
李堅萍(2006)。培育科技創造力應重視實作技能的教學與自我效能的激發。生活科技教育,39(8),21-28。
李瑞芬(譯)(2006)。Tony Davila & Mark J. Epstein & Robert Shelton著。創新地圖。台北:台北培生教育。
李芳齡(譯)(2006)。Vijay Govindarajan & Chris Trimble 著。創新三力。台北:天下雜誌。
邱宏祥(1996)。產品設計成功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工業技術學院工程技術研究所論文。全國碩博士論文摘要,085NTUST027026。
邱皓政、葉玉珠、蔡明宏(1998, 12)。技術創造力的定義。論文發表於技術創造力研討會,國立中山大學,高雄。
邱皓政(2006)。創造力的測量與共識衡鑑。教育資料集刊,30,267-298。
何宜軒(2005)。透過網路化創造性問題解決教學活動以培養國中學生科技創造力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明隆、涂金堂(2006)。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台北:五南。
吳怡瑄、葉玉珠(2006)。主題統整教學、年級、父母社經地位與國小學童科技創造力之關係。師大學報:教育類,48(2),239-260。
林超群(2007)。願景導向之創新產品設計。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侯旭峰(2003)。傑出科技創作學童點子發想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玉山(2002)。虛擬團隊之創造力研究-以師院勞作課程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聖麟(2006)。由創意設計看科技教育的發展。生活科技教育,38(8),18-23。
陳辰洧(2005)。創意、設計與科技。生活科技教育,38(8),57-72。
陳建廷(2006)。國一學生一元一次方程解題歷程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碩士論文。全國碩博士論文摘要,095NSYS5331003。
彭森明(1996)。實作評量理論與實際。 教育資料與研究,9,44-48。
傅盈璋(1998)。虛擬原型應用在產品設計評估可能性之探討--以吹風機和電腦桌為例。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所論文。全國碩博士論文摘要,087NCTU0509003。
張世慧(2003)。創造力-理論、技術/技法與培育。台北:張世慧。
張育禎(2008)。國中生之經驗學習歷程與科技問題解決能力之相關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教育部(2001)。創造力教育政策白皮書。
葉玉珠(2006)。創造力教學---過去、現在與未來。台北:心理出版社。
葉玉珠(2005)。影響國小學童科技創意發展的因素之量表發展。師大學報:科學教育類,50(2),29-54。
楊孟麗、謝水南(譯)(2003)。Jack R. Fraenkel & Norman E. Wallen 著。教育研究法:研究設計實務。台北:麥格羅希爾。
賴足菁(2006)。Amabile創造力成分模式與共識評量技術之驗證—以國小五年級繪畫為例。國立中山大學碩士論文。
賴明豐(2000)。GSS 應用於產品創意發想階段之研究。國文台灣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魏炎順(2001)。設計與製作創造思考問題解決教學模式探討。生活科技教育,34(6),8-19。
魏炎順(2005)。解構與科技創造力的實現。生活科技教育,38(5),2-9。
洪榮昭(2001)。科技創作力的涵意。2008年10月15日,取自http://3q.creativity.edu.tw/teach/4/index.htm
網路創造思考教學-以綜合活動教材教法課程設計為例(無日期)。「九年一貫課程與師資培育之革新學術研討會」論文發表。2008年10月15日,取自http://cyber.ncue.edu.tw/class/creat_teach.htm
吳靜吉(無日期)。創造力的評量。2008年10月10日,取自http://3q.creativity.edu.tw/modules/newbb/viewtopic.php?topic_id=12321&forum=51
瞭解發明的創造歷程(無日期)。2008年9月20日,取自 http://adult.creativity.edu.tw/web/_a_creativity/process_index.htm
楊瑪利、范榮靖、黃浩榮採訪;范榮靖、呂愛麗整理(2009)。創造力將成為新公民權。遠見,2009創意特刊,頁26-27。
蕭錫錡、張仁家、黃金益(2000)。合作學習對大學生專題製作創造力影響之研究。科學教育學刊,8(4),395-410。
柯景耀(2005)。創造性問題解決模式於產品設計教學應用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二、英文部份
Amabile, T. M. (1983).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creativity. New York:Springer-Verlag.
Atkinson, E. S. (1999). Key factors influencing pupil motivation in design and technology. Journal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10(1). Retrieved May 15, 2009 from http://scholar.lib.vt.edu/ejournals/JTE/v10n2/atkinson.html
Andrews, F. M. (1975). 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the creative process. In Irving A. Taylor & Jacob W. Getzels(Eds.). Perspectives in Creativity(pp.117-145). Chicago:Aldine Publishing Company.
Bailin, S. (1988). Achieving extraordinary ends:An essay on creativity. 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Brogden, H., & Sprecher, T. (1964). Criteria of creativity, In Taylor, C.W., Creativity, progress and potential. New York: McGraw Hill.
Clarke, B. (2005). Children’s trends in Europe. Young consumers: Insight and ideas for responsible marketers, 6, 34-39.
Davies, T. (2000). Confidence! It’s role in the creativ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design and technology. Journal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12(1). Retrieved May 15, 2009 from http://scholar.lib.vt.edu/ejournals/JTE/v12n1/davies.html
Denton, H. G. (2005). Effective student industrial designers:Identifying formative factors. Data international research conference 2005(pp. 57-62).
Flowers, J. (1998). Problem solving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A Taoist perspective. Journal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10(1). Retrieved May 15, 2009 from http://scholar.lib.vt.edu/ejournals/JTE/v10n1/flowers.html
Hardaker, C. H. M., & Fozzard G. J. W. (1997). Communications the bra design process – a study of professional practi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oth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9(4), 316.
Jang, S., Yoon Y., Lee I., & Kim J. (2009). Design-roiented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Research Technology Management, 52(2), 43.
Mahle, U. (2007). The path to invention:some companies have found a way to reach an elusive goal. Mechanical Engineering, 129(9), 37.
Petty, G. (1997). How to be better at creativity. Retrieved September 15, 2008 from http://www.greenfields.u-net.com/docs/home.html
Plsek, P. E. (1996). Models for the creative process. Retrieved September 15, 2008 from http://www.directedcreativity.com/pages/WPModels.html
Seven stages of the creative process. (n. d.). Retrieved September 15, 2008 from http://www.mgtaylor.com/mgtaylor/glasbead/7stagcrp.htm
Simplex. (n. d.). Retrieved September 15, 2008, from http://www.mycoted.com/Simplex
Spooner & Marc. (2002). Creative teenage students:What are they telling us about their experience in (and around) our high school? Alberta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48(4).
The creative process (n. d.) Retrieved September 15, 2008 from http://www.mountaineagleweb.com/Creative/Creative.htm
Vergragt, P. J., & Brown, H. S. (2004, December). Policies for Social Learning: “Bounded Socio-Technical Experiment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meeting of Berlin Conference on the Human Dimensions of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Greening of Politics- Interlinkages and Policy Integration”. Berlin.
Williams, P. J. (2000). Design: The only methodology of technology? Journal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11(2).
Chang Y. H., & Tomovic, M. (2006). Material selection. Retrieved May 15, 2009 from www.purdue.edu/discoverypark/PLM/SME/Material_Selection.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