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趙文豪
Chao, Wen How
論文名稱: 《聯合文學》編輯風格研究(1984-2013)
A Research on the Editorial Style at Unitas a Literary Monthly
指導教授: 林巾力
Lin, Chin-Li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臺灣語文學系
Department of Taiwan Culture,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論文出版年: 2020
畢業學年度: 10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80
中文關鍵詞: 文學雜誌意識型態文學媒介權力張寶琴
英文關鍵詞: Literary magazine, Ideology, Literary media, Power in the field, Paula Chang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001469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82下載:1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聯合文學》編輯風格研究,是以《聯合文學》作為研究對象,經由「編輯風格」作為概念範疇。隨時代環境與科技媒介的改變,編輯的技藝與方式也隨著它的影響力而越趨繁雜。本文以編輯風格來涵括主編的意識型態、編輯的族群結構與作家的班底,以及前後期的共通性與差異性,通過彼此的文學觀與屬性,形成所謂的「編輯風格」。他們打造了臺灣的文壇什麼樣的美學品味?包括培養的作家班底、建構的文學議題,以及面臨政治氛圍而有所轉變的文化想像與身分認同,在《聯合文學》的誕生前後構成了什麼樣的文學場域?
    本研究以《聯合文學》創刊的1984年為始,一直到2013年底轉由聯經出版事業公司經營為研究時間的斷代。在雜誌創刊前,歷經鄉土文學論戰與《現代文學》的停刊;在《聯合文學》創刊後,《聯合文學》沿襲著《聯合副刊》的編輯團隊與思潮脈絡,不僅自身雜誌與同時期如《文學界》、《文學臺灣》等臺灣文學刊物的命運大不同,且《聯合文學》背後的文化資本、經濟資本、甚至是政治資本,建構臺灣現當代文學的文壇。
    在本論文所制定的研究時間,近30年歷經約十位不同的總編輯,從瘂弦擔任創刊的總編輯至現今的總編輯王聰威。自雜誌月刊的創辦,結合雜誌與叢書的出版,以及舉辦大型座談會、文學獎、文藝營等活動,成為獨立經營的文化事業體。除了在雜誌創刊期間的瘂弦之外,擔任總編輯最久的總編輯屬初安民、許悔之、王聰威,從平面出版印刷跨足到數位資訊媒體匯流,透過小說新人獎與編輯群的挖掘,從戰後外省籍到外省第二代的作家班底,到臺籍新生代的作家班底,正可對應臺灣文學在1980年代後的發展與流變。
    本研究在檢視《聯合文學》的歷史與背景,首章梳理雜誌與《聯合副刊》的關係,文學雜誌與文學傳播研究,以及1980年代以降的臺灣文學思潮流變。第二章至第五章分別以《聯合文學》初期之「中國新文學」編輯風格趨向(1984年11月-1994年1月)、獨立雜誌時期(1994年2月-2002年3月)、臺灣意識崛起的風格趨向(2002年4月-2009年5月)、與市場經濟導向的大眾化風貌(2009年6月-2013年10月)作為《聯合文學》階段分期的四道光譜。
    在《聯合文學》的中國新文學風格趨向中,以瘂弦作為代表,呈現出中國五四新文學的意識。接著在《聯合文學》的獨立雜誌時期,其象徵的意義便是脫離副刊,以初安民作為代表,尤其在1990年代中葉至2000年前後,面臨臺灣意識的崛起,雜誌所呈現出的意識型態有所轉變。另,面臨經濟收入減少的狀況,建構文學商品化的特色,以什麼族群作為版圖擴張的依據?到本土化的風格趨向,許悔之總編輯不僅透過廣博的人脈,結合許多跨領域的文藝層面,將文學雜誌的觸角試圖延伸到藝文圈、校園端,並挖掘許多新生代的臺籍作家,培養自己的文壇新人。尤其面對《印刻文學生活誌》在2009年的創立,面對同為文學雜誌的競爭對手,《聯合文學》又是如何應對外在的競爭?緊接著在《聯合文學》的大眾化時期,奠基於前述主編的演繹,因應許多海外雜誌的引進與國內雜誌的創辦,讀者的視聽娛樂選擇皆更為增加,如何去開拓更多的大眾讀者,透由更多合作提案來增加雜誌的經濟資本。
    在《聯合文學》發行人張寶琴在雜誌創刊號的發刊詞:「文學不應只是少數文學人口的奢侈品,而應該是全民生活的必需品。」《聯合文學》自《聯合副刊》的附屬,逐漸成為獨立雜誌的文學事業,連結外在的社會環境,本研究析論其編輯行為與模式,統合各章節的重點,挖掘其現象結構、歷史刻痕與文化底蘊。

    The Research is to use "Unitas a Literary Monthl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based on the editoral style. As time and media change, editing methods and methods have become more and more complicated with its influence. This article uses the editing style to cover the editor's ideology, the editor's ethnic structure and the writer's team, as well a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early and late stages. Through each other's literary views and attributes, the so-called "editing style" is formed. However, what kind of aesthetic taste did these editors create in Taiwan's literary field? This research includes the trained writers' team, the constructed literary issues, as well as the cultural imagination and identity that have changed in the face of the political atmosphere. What kind of literary field constituted before and after the beginning of "Unitas a Literary Monthly".
    This research began in 1984 when "Unitas a Literary Monthly" was founded, and until the end of 2013, it was operated by the Linking Books Publishing Company as the research period. Before the publication of the magazine, it experienced the controversy of rural literature and the suspension of "Modern Literature". After the publication of" Unitas a Literary Monthly" that followed the editorial team and ideological line of "United Daily News", not only its own magazine, but also the fate of Taiwanese literary publications such as "Literature World" and "Literary Taiwan" in the same period. Different, and the cultural capital, economic capital, and even political capital behind "Unitas a Literary Monthly" construct the field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Taiwanese literature.
    During the research period of this study, there have been about ten different editor-in-chief in the past 30 years, from Ya Xian as the editor-in-chief of the founding journal to the current editor-in-chief Creamknife Wang.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monthly magazine, combined with the publication of magazines and book series, as well as holding large-scale symposiums, literary awards, art camps and other activities, it has become an independent cultural enterprise.
    In addition to Ya Xian, who served as editor-in-chief during the magazine’s inaugural period, Chu An Ming, Xu Huizhi, and Creamknife Wang have been the editors-in-chief for the longest time. Excavating, from the post-war writers from other provinces to the second generation of writers from other provinces, to the new generation of writers from Taiwan, it can correspond to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Taiwanese literature after the 1980s.
    This research examines the history and background of "Unitas a Literary Monthly", the first chapter comb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gazines and "United Daily News", the study of literary magazines and literary communication, and the trend of Taiwanese literary thinking since the 1980s. Chapters 2 to 5 are based on the style bias of "Unitas a Literary Monthly" Chinese New Literature (November 1984-January 1994), Independent Magazine Period (February 1994-March 2002), Taiwan The style trend of the rise of consciousness (April 2002-May 2009), and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ket economy (June 2009-October 2013) are the four spectrums of the "Unitas a Literary Monthly" phase.
    Especially in the face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INK Literary Monthly" in 2009, and facing competitors that are also literary magazines, how does "Unitas a Literary Monthly" face external competition? Immediately after the popularization period of "Unitas a Literary Monthly", according to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previous editor, in response to the introduction of many overseas magazines and the creation of domestic magazines, readers' audiovisual entertainment options increased. How to open up more public readers? Increase the economic capital of the magazine through more cooperation proposals.
    In the words of "Unitas a Literary Monthly" publisher Paula Chang in the inaugural issue of the magazine: "Literature should’t be just a luxury for a small number of literary people, but a necessity for the life of the whole people." "Unitas a Literary Monthly" has gradually become an independent magazine's literary career from being a subsidiary of "United Daily News", linking the external social environment. This study analyzes its editing behavior and mode, integrates the key points of each chapter, and deeply explores these phenomena And structure, and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significance.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相關文獻之回顧與探討 9 (一)《聯合文學》與《聯合副刊》 (二)文學雜誌與文學傳播研究 (三)1980年代以降的臺灣文學思潮流變 第三節 研究方法 18 第四節 章節架構說明 24 第二章 初期之「中國新文學」編輯風格趨向 26 第一節《聯合文學》的創刊 26 第二節 創刊期間的總編輯與雜誌之發展 28 (一)瘂弦:第1-14期總編輯 (二)高大鵬:第15-26期總編輯 (三)丘彥明:第27-38期總編輯 (四)馬森:第39-58期總編輯 (五)鄭愁予:第63-98期總編輯 (六)鄭樹森:第99-111期總編輯 第三節 延續中國五四新文學──編輯專題 43 第四節 小結 55 第三章 脫離報刊的獨立雜誌時期 61 第一節 獨立雜誌時期的總編輯初安民之發展: (一)代理總編輯:第112-122期 (二)總編輯:第123-208期總編輯 (三)副社長暨總編輯:第177-209期總編輯 第二節 邁向獨立雜誌──編輯專題 81 第三節 小結 92 第四章 臺灣意識崛起的風格趨向 95 第一節 本土化時期的總編輯發展 95 (一)許悔之:第210-289期總編輯 (二)鄭順聰:第290-295期執行主編 第二節 從文化中國的想像到臺灣意識的崛起──編輯專題 109 第三節 小結 119 第五章 市場經濟導向的大眾化風貌 122 第一節 大眾化時期的總編輯王聰威之發展 123 第二節 走向大眾──編輯專題 132 第三節 歷屆專題的主題趨向與小說新人獎專號 141 第四節 小結 158 第六章 結論 161 參考文獻 168 附錄一 張寶琴發行人訪談稿 173 附錄二 本研究相關《聯合文學》之表圖索引 178

    一、 文獻資料

    《聯合文學》第1期至第348期(第1卷第1期至第29卷第12期),(臺北:聯合文學,1984年11月至2013年10月)。
    聯合報副刊主編,《臺灣新文學發展重大事件論文集》(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2005年)。
    聯副三十年文學大系編輯委員會,《聯副三十年大系:風雲三十年》(臺北:聯合報,1981年)。

    二、 專書

    安東尼‧紀登斯(Anthony Giddens)著,李康、李猛譯,《社會的構成》(臺北:左岸,2002年),頁173。
    班納迪克.安德森(Bebediect Anderson)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臺北:時報,2010年)。
    墨菲、拉克勞(Ernesto Laclau and Chantal Mouffe)著,陳墇津譯,《文化霸權和社會主義的戰略》(臺北:遠流,1994年)。
    哈伯瑪斯(Habermas)著,沈力譯,《溝通與社會演化》(臺北:結構群,1990年)。
    米勒(J. Hillis Miller)著,單德興編譯,《跨越邊界:翻譯‧文學‧批評》(臺北:書林,1995年)。
    Mike Crang著,王志弘等譯,《文化地理學》(臺北:巨流,2008年)。
    皮耶.布赫迪厄(Pierre Bourdieu)著,宋偉航譯,《實作理論綱要》,(臺北:麥田,2009年)。
    皮耶‧布赫迪厄(Pierre Bourdieu)著,石武耕、李沅洳、陳羚芝譯,《藝術的法則──文學場域的生成與結構》(臺北:典藏藝術家庭,2016年)。
    埃斯卡皮(Robert Escarpit)著;葉淑燕譯《文學社會學》(臺北:遠流,1991年)。
    Tim Cresswell著,徐苔玲、王志弘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臺北:群學,2006),頁14-15。
    王聰威,《編輯樣》(臺北:聯經,2014年)。
    王洞編,季進編註,《夏志清夏濟安書信集》(臺北:聯經,2015年)。
    丘彥明,《民主女神號──航海日誌》(臺北:聯經,1990年)。
    史書美,《反離散:華語語系研究論》(臺北:聯經,2017年)。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大陸工作參考資料(合訂本)第貳冊》(臺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1998年)。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大陸工作參考資料(中華民國89版)》(臺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00年)。
    赤松美和子著,蔡蕙光譯,《臺灣文學與文藝營:讀者與作家的互動創作空間》(台北:群學,2018年)。
    林燿德、孟樊編,《世紀末偏航》(臺北:時報,1990年)。
    林芳玫,《解讀瓊瑤愛情王國》(臺北:臺灣商務,2006年)。
    林淇瀁,《書寫與拼圖:臺灣文學傳播現象研究》(臺北:麥田,2001年)。
    林淇瀁,《場域與景觀:臺灣文學傳播現象再探》(臺北:印刻,2014年)。
    向陽,《浮世星空新故鄉──臺灣文學傳播議題析論》(臺北:三民,2004年)。
    辛鬱、白靈主編,,《八十四年詩選》(臺北:爾雅,1996年)。
    李育霖,《翻譯閾境:主體、倫理、美學》(臺北:書林,2009年)。
    李筱峰,《臺灣史100件大事(下)戰後篇》,(臺北:玉山社,1999年)。
    吳新興,《海峽兩岸交流》(臺北,國立編譯館,1998年),頁10。
    封德屏主編:《臺灣人文出版社30家》(臺北:文訊雜誌社,2008年)。
    周英雄、劉紀蕙編,《書寫臺灣:文學史、後殖民、後現代》(臺北:麥田,2000年)。
    若林正丈著,許佩賢、洪金珠譯,《台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臺北:新自然主義,2009年)。
    星雲、鄭羽書筆記,《話緣錄》(臺北:巨龍文化,1991年)。
    許俊雅,《見樹又見林:文學看臺灣》(臺北:新文豐,2005年)。
    陳致中,《臺灣報業:歷史、現狀和展望》(臺北:風雲時代,2016年)。
    陳義芝編,《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彙編37:瘂弦》(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13年)。
    陳衡,《紅塵裡的黑尊》(臺北:聯合文學,1993年)。
    焦桐,《臺灣文學的街頭運動(1977~世紀末)》(臺北:時報,1998年)。
    賴祥蔚,《廣播節目企劃與電臺經營:培養全方位廣播人》(臺北:揚智,2003年)。
    彭明輝,《中文報業王國的興起:王惕吾與聯合報系》(臺北:稻鄉,2001年)。
    須文蔚,《臺灣文學傳播論》(臺北:二魚,2009年)。
    楊宗翰,《異語:現代詩與文學史論》(臺北:秀威經典,2017年)。
    楊牧、鄭樹森編,《現代中國詩選》(臺北:洪範,1989年)。
    瘂弦編,《眾神的花園:聯副的歷史記憶》(臺北:聯經,1997年)。
    張琍璇,《兩大報文學獎與臺灣文學生態之形構》(臺北:科寶文化,2011年)。
    張誦聖,《現代主義‧當代臺灣─文學典範的軌跡》(臺北:聯經,2015年)。
    廖炳惠,《另類現代情》(臺北:允晨,2001年)。
    廖炳惠,《臺灣與世界文學的匯流》(臺北:聯合文學,2006年)。
    鄭明娳編,《當代臺灣都市文學論》(臺北:時報,1995年)。
    鄭樹森編,《現代中國小說選》(臺北:洪範,1989年)。
    鄭樹森,《結緣兩地‧臺港文壇瑣憶》(臺北:洪範,2013年)。
    鄭毓瑜,《姿與言:詩國革命新論》(臺北,麥田,2017年)。
    蕭阿勤,《回歸現實:臺灣1970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文化政治變遷》(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所,2010年)。

    三、 學位論文

    王甫昌,〈民族想像、族群意識與歷史:「認識臺灣」教科書爭議風坡的內容與脈絡分析〉,《臺灣史研究》8卷2期,2001年,頁145-208。
    李瑞騰,〈冀望下一代能銜接過去的文學傳統〉,《文訊》第135期,1997年1月,頁96。
    林淇瀁,《文學傳播與社會變遷之關聯性研究一次七0年代臺灣報紙副刊的媒介運作為例》(文化大學碩士論文,1993年)。
    林淇瀁,《意識型態‧媒介與權力:《自由中國》與五○年代臺灣政治變遷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博士論文,2003年)。
    社論,〈歷史將要永遠記住這一天〉,《中國時報》2版,1997年7月1日。
    社論,〈香港仍是東方明珠嗎?〉,《聯合報》2版,1997年7月1日。
    施盈妡,《媒體集團經營藝文展演活動事業之研究──以聯合報系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2014年)。
    胡明揚,《平面媒體轉型之研究:以聯合報2008年到2017年關鍵報告十年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2018年)。
    陳鈺瀅,《《聯合文學》專題風格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
    張俐璇,《兩大報文學獎與臺灣文壇生態之形構》(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張耀仁,《從「人間副刊」到《人間》雜誌:臺灣報導文學傳播論(1975-1989)》(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博士論文,2013年)。
    趙文豪,《《聯合報》、《中國時報》、《自由時報》新詩獎研究(2005至2013年)》(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碩士論文,2014年)。

    四、 期刊文章

    封德屏,〈花園的園丁?還是媒體的英雄?〉,《世界中文報紙副刊學綜論》(臺北:行政院文建會,1997年),頁358-359。
    初安民,〈代發刊詞:不能忘卻〉,《印刻文學生活誌》第1期,2003年9月,頁10。
    馬森,〈我主編過的《聯合文學》〉,《幼獅文藝》第485期,1990年5月,頁38-39。
    瘂弦,〈細數文藝三十年〉,《幼獅文藝》第604期,2004年4月,頁11。
    張默,〈創世紀的路向(代發刊詞)〉,《創世紀》創刊號,1954年10月。
    蔡源煌,〈報導文學與新新聞〉,《當代文化理論與實踐》(臺北:雅典,1992年),頁251-259。
    Dennis McQuail, K. Siune eds., Media Policy: Convergence, Concentration, and Commerce.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Ltd,1999)
    Harold Dwight Lasswell, Lyman Bryson (ed),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communication in society,” The communication of Ideas,37(1948), pp.215-228.
    Jean-Francois Lyotard, The Postmodern Condition: A report on knowledge.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84)
    Pierre Bourdieu, “The Production of Belief: Contribution to an Economy of Symbolic Goods, ” Media, Culture and Society,2(1980).
    Stuart Hall, "Encoding / Decoding." In: Hall, D. Hobson, A. Lowe, and P. Willis (eds). Culture, Media, Language: Working Papers in Cultural Studies, 1972–79. London: Hutchinson.

    五、 網站

    聯合知識庫網站,來源https://o2mts.udndata.com/promo/Uliter。
    臺灣文學年鑑檢索系統,國立臺灣文學館版權所有,目前收錄1996年至2018年臺灣文學年鑑,參考網址http://almanac.nmtl.gov.tw/opencms/almanac/almanacList.html
    財團法人臺灣網路資訊中心,《臺灣網路發展大事記總表(1985~2014)》,參考網址http://www.myhome.net.tw/timeline/images/internet_timeline02.pdf。
    行政院主計總處,《國民所得統計摘要(民國40年至108 年)》,於2020年2月編製,參考網址https://www.dgbas.gov.tw/public/data/dgbas03/bs4/nis93/ni.pdf。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