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姝伃
Chen, Shu-Yu
論文名稱: 三《禮》婦女四學意義析論——結合心理學之文化解析
The Cultural Significance of Four Feminine Learning within Three Ritual Classics
指導教授: 林素英
Lin, Su-Ying
口試委員: 林麗月
Lin, Li-yueh
莊雅州
Zhuang, Ya-Zhou
彭美玲
Peng, Mei-Ling
賴貴三
Lai, Kuei-San
林素英
Lin, Su-Ying
口試日期: 2022/05/24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22
畢業學年度: 11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399
中文關鍵詞: 三禮婦學婦德婦言婦容婦功
研究方法: 主題分析歷史研究法女性研究內容分析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200826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14下載:2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的主體對象有二:一是三《禮》,二是婦學;跨越的領域和使用的方法亦有二:一是經學,二是心理學。本文的研究思維,採取雙向結構的融合書寫,一方面在三《禮》之中探索「婦學」內涵,另一方面在「婦學」內容中豁顯禮教的真諦,呈現兩者共同交會的研究成果。具體言之,本研究以婦女四學——德、言、容、功為主題,擇取大腦、心智、身體等心理學相關研究成果為視角,旨在探析古代禮教文獻與史傳典籍所見的婦女教育內容與文化意義。
    三《禮》蘊含的婦學內涵,首先表現於《周禮》建構婦德、婦言、婦容、婦功的整體運作思維,《儀禮》保存女性禮容的身體語言,與《禮記》記載女性修德的成長歷程。其次從史傳典籍之記載,可以彌補三《禮》文獻在婦學實踐事例記述的不足,相較於婦功、婦容、婦德,史傳更多的補充是在婦言部分。《周禮》建構婦女四學的思維,蘊含「生與成」之內涵,在人與自然萬物之間,以「生產技術」造就「成物之功」。從〈天官〉記載后妃獻種、親蠶、立市的過程,即是形成一條「培植物種」、「加工物種」、「流通物種」的經濟生產線。《儀禮》記述周代冠、婚、喪、祭等各種禮儀動作,保存女性「行與止」的禮容細節。例如女性以端正站立的姿態培養自信和中正之德,以肅拜手勢表現專注和恭敬,以深呼吸釋放悲傷感、以稽顙作為答拜姿態同時療癒喪親之痛。《禮記》記載婦女修德的學習成長,依照女子十年不出、十有五年而笄、二十而嫁的次序發展。古代青少女首先從婉娩聽從的性情修養、織紝組紃的手作技藝、觀祭助禮的學習入手,奠定女性的能力與價值。其次從婚禮的親迎到同牢合卺,邁入夫婦情愛同步的婚姻生活,逐漸產生情感依附,形成婦女「信德」、「從人」的動力來源。最終,婦女親自侍奉舅姑的生活,體會身體衰老與時間感的改變,並在世代交替的過程延續家庭價值,保存家人之間彼此親密關懷的歸屬感,進而體現中華文化的孝道。
    「婦學」豁顯禮教的真諦,從具象性到抽象性依序為婦功、婦容、婦言、婦德四大面向:
    婦功——孕育與生成的主體。婦功的禮教內涵是以「物」為核心,表現在女性身處人與自然萬物之間,既是人類孕育與生成的主體,同時又蘊藏對大自然報本反始的感恩之情,故而在創物、製物、用物、通物的每個階段,都能做到愛物、惜物、置物、藏物。若以人的生命本質而言,女性為孕育生命的母體;以物的生產流通而言,女性為勞動製造的主體。女性的生成力量,始終推進人類文明的發展。因此,人類面對天生萬物的背景,大自然所賜予的動植物資源,經過辛勤的女性勞動後,獲得廣大的美好成果。
    婦容——動作與意志的結合。婦容的禮教內涵是以「身」為核心,側重於身體動作與內在意志的結合。透過身體之動作、行為,鍛鍊一個人內在心志的成熟穩固,展現「修身」與「正心」是雙向貫通的修養方式。例如祭祀之容以敬意為主,期待孝子孝婦在祭祀時,以身體動作展現祭禮應有的肅穆莊重的氛圍。又如喪紀之容以「哀情」為主,弔唁者與喪家共情哭泣,有助於達到動體安心下氣之療癒效果。
    婦言——人情與倫理的平衡。婦言的禮教內涵是以「情」為核心,側重學習婉娩聽從、怡聲柔色下氣的溝通能力,藉由非暴力語言的溝通步驟,從觀察事實、表達感受、覺察需要、提出請求,達成最佳的溝通效益。反觀史傳記載的王室故事,無論是驪姬與晉獻公或是漢成帝與趙昭儀,都起因於以情緒勒索的方式傷害自己與他人。相較之下,班倢伃能夠洞察局勢、自請退居服侍太后,實具成熟的情感智慧。班昭《女誡》則是以家庭倫理之和諧為核心意義。
    婦德——自律與利他的展現。婦德的禮教內涵是以「人」為核心,在自律、慎獨、同理、利他的修養過程,以為人女、為人妻、為人母、為人婦的身分,實踐人倫道德之美。夫婦是家庭的基本單位,女性對上繼承父母先祖的宗族關係,對下孕育兒女子孫的血緣命脈。無論是血緣之親、情感之親或名分之親,女性都是存在生命延續、家族凝聚、身分認同重要連結的樞紐。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2 一、探究女性對社會發展的貢獻與核心價值 5 二、探究儒家以「禮」教化女性的深刻內涵 6 三、探究婦德、婦言、婦容、婦功的文化意義 8 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討論 9 一、歷史考古方面 9 二、人類發展方面 26 三、文化倫理方面 35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取材 44 一、範圍之限定 44 二、材料之檢擇 45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應用 47 一、文化研究的核心思考 48 二、心理學的方法與應用 51 三、三《禮》婦學的內涵與特點 58 第二章 婦功——孕育與生成的主體 67 第一節 造物之功:獻種與懷孕 68 一、大地與母親的連結 68 二、嘉種之保存與擇取 70 三、獻種象徵懷孕順利 74 第二節 製物之功:蠶織與飲食 79 一、桑蠶技術及織作態度 79 二、后妃親蠶禮的文化內涵 91 三、周代祭禮羅備酒食之物 104 第三節 通物之功:立市與祭社 117 一、周禮凡建國必立市 117 二、王立朝與后立市 122 三、后立市祭之以陰禮 126 第三章 婦容——動作與意志的結合 131 第一節 禮容儀態與身心修養 132 一、禮容的範圍與身心觀 132 二、站立姿勢與中正之德 138 三、肅拜手勢與專注心意 151 第二節 誠摯莊嚴的祭祀之容 164 一、夫婦親自交獻之誠意 164 二、內臣宗婦薦徹助祭的做法 170 三、人倫孝悌的情感力量 177 第三節 撫慰悲傷的喪紀之容 183 一、哭踊動作有助宣洩心中悲痛 183 二、哭泣呼吸有助釋放壓力趨於平靜 188 三、稽顙具有社會性支持的功能 193 第四章 婦言——人情與倫理的平衡 205 第一節 通情達理的禮教婦言 206 一、婉娩聽從的溝通能力 206 二、怡聲柔色的好處與重要性 217 三、婦德是婦言表達的底蘊 222 第二節 影響成敗的政治婦言 233 一、殺他子立己子:驪姬與晉獻公 233 二、己無子殺他子:趙昭儀與漢成帝 240 三、力封外戚:李夫人與漢武帝 242 第三節 生命體會的寫作婦言 248 一、許皇后上疏、班倢伃作賦 248 二、班昭《女誡》 256 第五章 婦德——自律與利他的展現 269 第一節 婦信之德:婚姻之互敬親愛 270 一、周代婚禮重視親迎、同牢、合卺的意義 271 二、情感依附是婦女信德、從人的動力來源 286 三、自「从」與「比」反思婦女三從的實踐 297 第二節 母愛之德:孕育之教養關鍵 306 一、心肺乳房傳遞母子愛意與能量流動 307 二、自律慎獨的身教培養子女健康人格 313 三、同理利他的母愛奠定子女品格基礎 320 第三節 孝親之德:家庭之生命週期 328 一、身體衰老與時間感的改變 328 二、世代交替與價值感的延續 335 三、親密關懷與歸屬感的保存 339 第六章 結論 第一節 研究發現:三《禮》的婦學內涵 349 一、婦功——孕育與生成的主體 349 二、婦容——動作與意志的結合 351 三、婦言——人情與倫理的平衡 353 四、婦德——自律與利他的展現 354 第二節 未來展望:女教文獻的禮教思想 357 一、專論類:女教專篇/專書的深究 366 二、斷代類:各朝代女教思想特色 368 三、地域類:各地域女教思想傳播 370 徵引文獻 373

    徵引文獻
    一、中文著作
    (一)古籍文獻
    周‧左丘明傳,晉‧杜預注:《左傳注疏》,收入《十三經注疏(附清‧阮元《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周‧荀況著,唐‧楊倞注:《荀子》,收入《四部叢刊正編》第17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周‧呂不韋等編纂,冀昀主編:《呂氏春秋》,北京:線裝書局,2007年。
    周‧呂不韋等編纂,漢‧高誘註:《呂氏春秋》,臺北:藝文印書館,1969年。
    西漢‧毛亨傳,鄭玄箋:《毛詩正義》,收入《十三經注疏(附清‧阮元《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西漢‧孔鮒撰,傅亞庶校釋:《孔叢子》,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西漢‧孔鮒著,北宋‧宋咸註:《小爾雅》,收入王雲五主編:《叢書集成初編》第1150冊,長沙:長沙商務印書館,1939年。
    西漢‧賈誼撰,閻振益、鍾夏校注:《新書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西漢‧董仲舒撰,蘇輿義證,鍾哲點校:《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舊題西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等正義:《尚書正義》〈泰誓上〉,收入《十三經注疏(附清‧阮元《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西漢‧司馬遷撰、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史記》,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西漢‧劉向編:《戰國策》,《四部叢刊正編》第1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西漢‧劉向編:《古列女傳》,《四部叢刊正編》第1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西漢:劉向編:《戰國策》,收入《四部備要》史部,據士禮居黃氏覆剡川姚氏本校刊,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2年。
    西漢‧劉向:《說苑》,《四部叢刊正編》第17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西漢‧劉向撰,清‧王照圓注,虞思徵點校:《列女傳補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
    西漢‧劉向編,黎翔鳳校注,梁運華整理:《管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東漢‧王充撰,黃暉校釋:《論衡校釋(附劉盼遂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東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黎明文化,2006年。
    東漢‧班固等撰,唐‧顏師古注:《漢書》,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東漢‧趙岐注,宋‧孫奭疏:《孟子注疏》,收入《十三經注疏(附清‧阮元《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東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收入《十三經注疏(附清‧阮元《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東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正義》,收入《十三經注疏(附清‧阮元《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東漢‧蔡邕:《蔡中郎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63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東漢‧仲長統撰,孫啓治校注:《昌言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魏‧曹操:《曹操集》,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魏‧曹植著,趙幼文校注:《曹植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6年。
    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論語注疏》,收入《十三經注疏(附清‧阮元《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東晉‧郭璞注:《山海經》,收入清‧紀昀等編,宋衛平、徐海榮主編:《文瀾閣四庫全書》子部,第1069冊,杭州:杭州出版社,2015年。
    東晉‧常璩撰:《華陽國志》,叢書集成初編本,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東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疏:《周易正義》,收入《十三經注疏(附清‧阮元《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東晉‧范甯集解,唐‧楊士勛疏:《穀梁注疏》,收入《十三經注疏(附清‧阮元《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北魏‧賈思勰撰:《齊民要術》,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年。
    南朝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南朝梁‧蕭統編,唐‧李善、呂延濟、劉良、張銑、呂向、李周翰注:《六臣注文選》,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南朝梁‧顏之推《顏氏家訓》,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1年。
    唐‧歐陽詢撰:《藝文類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唐‧唐玄宗注,〔宋〕邢昺疏:《孝經注疏》,收入《十三經注疏(附阮元《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唐‧杜佑撰,王文錦等點校:《通典》,北京:中華書局,2016年。
    唐‧李義山等撰,曲廖彬校注:《雜纂七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覽》,北京:中華書局,2018年。
    宋‧李昉等編《文苑英華》,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40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王昭禹《周禮詳解》,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91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吕夏卿《唐書直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85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司馬光:《家範》,《中國私家藏書:皇家珍藏治世修身寶典》,長春: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2001年。
    宋‧易祓《周官總義》,《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9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葉時《禮經會元》,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9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王與之《周禮訂義》,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93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王安石《周官新義》,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91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俞庭椿《周禮復古編》,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91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臺北:大安出版社,2009年。
    宋‧朱熹:《詩集傳》,臺北:學海出版社,2001年。
    宋‧方大琮《鐵庵集》,收入清‧紀昀等編,宋衛平、徐海榮主編:《文瀾閣四庫全書》集部,第1212冊,杭州:杭州出版社,2015年,明正德八年方良節刻本。
    宋‧齊仲甫撰:《產寶雜錄》〈論子〉,收於《續修四庫全書》子部‧醫家類,第1007冊,據中國科學院圖書館藏明崇禎科本影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宋‧衛湜《禮記集說》,收入《中華再造善本‧唐宋編‧經部44》,據中國國家圖書館藏宋嘉熙四年新定郡齋刻本影印,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年。
    元‧陳澔注,萬久富整理:《禮記集說》,南京:鳳凰出版社,2010年。
    元‧王禎:《農書》,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730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元‧敖繼公撰,孫寶點校:《儀禮集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
    明‧胡廣《禮記大全》,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明‧邵經邦:《弘道錄》,收入《正統道藏》第1067-1081冊。
    明‧仇英繪圖,明‧汪氏增輯:《繪圖列女傳》,知不足齋藏版,臺北:正中書局,1982年。
    明‧柯尚遷《周禮全經釋原》,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96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明‧王圻《續文獻通考》,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764冊,據明萬曆三十年松江府刻本影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明‧申時行等修,趙用賢等纂:《大明會典》,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290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明‧金淛撰:《讀禮日知》,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97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明‧郝敬:《禮記通解》,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97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明‧郝敬:《論語詳解》,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153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明‧徐光啟撰,陳煥良、羅文華校注:《農政全書》,長沙:岳麓書社,2002年。
    明‧李之藻:《頖宮禮樂疏》,收入《文淵閣景印四庫全書》第651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明‧宋應星撰,江田益英校訂:《天工開物》,浪華書林菅生堂本。
    清‧李光地《御纂性理精義》,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719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張隱庵、馬元台合註:《馬張合註素問靈樞》,臺北:廣文書局,2020年。
    清‧姚際恒《詩經通論》,《續修四庫全書》第62冊,據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清道光十七年鐵琴山館刻本影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陳夢雷編:《古今圖書集成》,臺北:鼎文書局,1977年。
    清‧任啓運《禮記章句》,《續修四庫全書》第99冊,清乾隆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惠士奇《禮說》,《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1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秦蕙田《五禮通考》卷126,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7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秦蕙田撰;方向東、王鍔點校:《五禮通考》,北京:中華書局,2020年。
    清‧盛世佐《儀禮集編》,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0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蕭壎:《女科經綸》,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子部‧醫家類,第1007冊,據南京圖書館藏清乾隆四十六年湖郡有鴻齋刻本影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汪中撰,李金松校箋:《述學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
    清‧吳志忠輯:《蔡中郎文集補》,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1303冊,據北京圖書館藏稿本影印,上海 :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嚴可均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 : 中華書局,1958年。
    清‧阮元等撰集:《經籍纂古》,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清‧阮元撰:《揅經室集》,北京:中華書局,2016年。
    清‧包世臣著,潘竟翰點校:《齊民四術》,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清‧魏源:《詩古微》,收入夏傳才主編:《詩經要籍集成(修訂版)》第36冊,北京:學苑出版社,2015年。
    清‧王聘珍撰,王文錦點校:《大戴禮記解詁》,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清‧陳立撰,吳則虞點校:《白虎通疏證》,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清‧高均儒輯:《蔡中郎外集四卷附列傳一卷年表一卷》,《四部備要》集部428,中華書局據海原閣校刊本校刊,臺北 : 中華書局,1966年。
    清‧方玉潤撰,李先耕點校:《詩經原始》,北京:中華書局,2020年。
    清‧俞樾《群經平議》,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178冊,據清光緒二十五年刻在春堂全書本影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程岱葊:《西吳蠶略》,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978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黃以周《禮說略》,收入清‧王先謙編:《皇清經解續編》第20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
    清‧王先謙撰:《詩三家義集疏》,臺北:明文書局,1988年。
    清‧王先謙:《荀子集解》,臺北:華正書局,1979年。
    清‧郭慶藩集釋,王孝魚點校:《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清‧孫詒讓撰,王文錦、陳玉霞點校:《周禮正義》,北京:中華書局,2019年。
    清‧吳友如主編:《點石齋畫報》,1890年。
    荊門市博物館編:《郭店楚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
    (二)近人著作
    小濱正子、下倉涉、佐佐木愛、高嶋航、江上幸子編:《被埋沒的足跡:中國性別史研究入門》,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20年。
    山東省沂南漢墓博物館:《山東沂南漢墓畫像石》,濟南:齊魯書社,2001年。
    山東教育出版社、山東友誼出版社聯合授權繁體字版:《中國民間美術全集10(裝飾篇)剪紙卷》,臺北:華一書局,1993年。
    山東省博物館編:《山東省博物館藏年畫珍品》,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
    王文錦:《禮記譯解》,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王爾敏:《先民的智慧:中國古代天人合一的經驗》,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王光宜:《明代女教書研究》,收入《古典文獻研究輯刊》31編第9冊,新北:花木蘭文化,2020年。
    王雪萍:《〈周禮〉飲食制度研究》,揚州:廣陵書社,2010年。
    王景海、陳勞志、邢世杰、楊德宏主編:《中華禮儀全書》,北京:長春出版社,1992年。
    王馨世:《親愛的荷小姐:婦產荷爾蒙權威王馨世陪妳安度青春期、育齡期、更年期》,臺北:天下生活,2016年。
    王鍔:《禮記成書考》,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古文字詁林編纂委員會編纂:《古文字詁林‧九》,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
    衣若蘭:《史學與性別:《明史‧列女傳》與明代女性史之建構》,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1年。
    江雪齡:《正向心理學——生活、工作和教學的實用》,臺北:心理,2008年。
    江慶柏、章艷超主編:《中國古代女教文獻叢刊》,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7年。
    光慧文化編:《啟蒙文學輯要》,臺中:光慧文化,2016年。
    何志華、沈培、潘銘基、張錦少主編:《古籍新詮》,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2019年。
    吳十洲:《兩周禮器制度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公司,2004年。
    吳從祥:《漢代女性禮教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13年。
    沈文倬:〈覲禮本義述〉,收入氏著:《宗周禮樂文明考論:增補本》,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年。
    李安宅:《〈儀禮〉與〈禮記〉之社會學的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李志生:《中國古代婦女史研究入門》,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
    李希凡總主編,廖奔本卷主編:《中華藝術通史‧五代兩宋遼金卷‧上編》,北京:北京師範大學,2006年。
    李貞德主編:《中國史新論:性別史分冊》,臺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公司,2009年。
    李孝林:《基於簡牘的經濟、管理史料比較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年。
    李松晨、陳旭華主編:《傳世名家書法‧王羲之卷》,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7年。
    沈從文、王 :《中國服飾史》,北京:中信出版社,2018年。
    杜維明:《儒家思想——以創造轉化為自我認同》,臺北:東大,2014年。
    余舜德主編:《體物入微:物與身體感的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年。
    余舜德主編:《身體感的轉向》,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5年。
    巫鴻:〈織――女功、女德與女性政治空間(宋)〉,收入氏著:《中國繪畫中的「女性空間」》,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9年。
    呂思勉:《中國制度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
    何長珠、釋慧開等著:《悲傷輔導理論與實務》,新北:揚智文化,2015年。
    周何:《禮學概論》,臺北:三民書局,1998年。
    周何:《古禮今談》,臺北:國文天地雜誌社,1992年。
    林素英:《從《郭店簡》探究其倫常觀念:以服喪思想為討論基點》,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3年。
    林素英:《古代祭禮中之政教觀》,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林素英〈從《禮記》〈緇衣〉論孔子德刑思想與理想君道之轉化〉,收入氏著:《《禮記》之先秦儒家思想:〈經解〉連續八篇結合相關傳世與出土文獻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出版中心,2017年。
    林素英:《喪服制度的文化意義:以〈儀禮‧喪服〉為討論中心》,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
    林素英:〈從立尸與燕尸之禮論周代祭祀的人文精神與教化意義:以〈絲衣〉組詩為例〉,收入氏著:《特定時空環境下的詩禮之教:《詩》教體系的萌芽與定型(分論篇)》,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出版中心,2021年。
    林素英:《古代生命禮儀中的生死觀》,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林素娟:《神聖的教化——先秦兩漢婚姻禮俗中的宇宙觀、倫理觀與政教論述》,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1年。
    林素娟:《空間、身體與禮教規訓:探討秦漢之際的婦女禮儀教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5年。
    林素娟:《神聖的教化——先秦兩漢婚姻禮俗中的宇宙觀、倫理觀與政教論述》,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1年。
    屈萬里:《詩經詮釋》,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3年。
    俞士玲:《漢晉女德建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7年。
    柯永河:《習慣心理學‧辨識篇》,臺北:張老師文化,2001年。
    侯家駒:《周禮研究》,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7年。
    范麗梅:〈節節蹇蹇、永思喟如――郭店〈性自命出〉亟治德的身心氣書寫〉,收入氏著:《言者身之文――郭店寫本關鍵字與身心思想》,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7年。
    徐中舒主編:《甲骨文字典》,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1988年。
    徐元誥撰,王樹民、沈長雲點校:《國語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袁宣萍、趙丰著:《中國絲綢文化史》,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2009年。
    耿超:《性別視角下的商周婚姻、家族與政治》,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
    張光裕:《儀禮士昏禮、士相見之禮儀節研究》,《儀禮復原研究叢刊》,北京:中華書局,2017年,據1986年9月二版復刻重製。
    張岱年、程宜山:《中國文化精神》,香港:三聯書店,2016年。
    陳東原:《中國婦女生活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年。
    陳姝伃、林素英:〈敬姜以禮誡子對現代家庭教育之啟示〉,何福田主編:《中華傳統文化的家庭教育――家風家訓》,新北:財團法人新人類文明文教基金會,2018年。
    陳姝伃:〈製經、女教與勸善:論明成祖徐皇后以文化輔政安民之法〉,《書目季刊》第53期,2019年6月。
    陳偉等著:《楚地出土戰國簡冊[十四種]》,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年。
    張煥君:《制禮作樂――先秦儒家禮學的形成與特徵》,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
    張壽安:《十八世紀禮學考證的思想活力:禮教論爭與禮秩重省》,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1年。
    張其成:《黃帝內經養生全解》,臺北:商周,2010年。
    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陳麗平:《劉向《列女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
    郭藹春主編:《黃帝內經素問校注》〈陰陽應象大論第五〉,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年。
    許倬雲:〈從周禮中推測遠古的婦女工作〉,收入許倬雲:《求古編》,臺北:聯經,1994年。
    許皓宜:《情緒寄生:與自我和解的34則情感教育》,臺北:遠流,2018年。
    黃慶萱:《新譯乾坤經傳通釋》,臺北:三民書局,2016年。
    曾文星編著:《老人心理》,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4年。
    曾雄生:《中國農學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
    彭林:《〈周禮〉主體思想與成書年代研究(增訂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
    買靳《新編儀禮圖之方位圖:吉禮卷》,鄭州:中洲古籍出版社,2017年。
    楊天宇:《周禮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楊天宇:《禮記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楊定一:《真原醫:21世紀最完整的預防醫學》,臺北:天下雜誌,2013年。
    楊寬:《戰國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0年。
    楊伯峻編著:《春秋左傳注》,臺北:洪葉文化,2015年。
    辜鴻銘撰,黃興濤、宋小慶譯:《中國人的精神》,臺北:五南圖書公司,2008年。
    齊濤主編:《中國古代經濟史》,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4年。
    游國慶編述:《趣味的甲骨金文》,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19年。
    游順釗著,徐志民編譯:《視覺語言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年。
    費絲言:《由典範到規範:從明代貞節烈女的辨識與流傳看貞節觀念的嚴格化》(《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叢刊》106),臺北:臺大出版委員會,1998年。
    董家遵著,卞恩才整理:《中國古代婚姻史研究》,番禺:廣東人民出版社,1995年。
    葉國良:《禮制與風俗》,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年。
    葉國良:〈春秋時代之朝禮與聘禮〉,收入氏著:《禮學研究的諸面向》,新竹:清大出版社,2017年。
    葉國良:〈先秦禮書中保存的古語及其意義〉收入氏著:《禮學研究的諸面向》(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年),頁269~271。
    葉國良:〈《儀禮》各禮典之主要禮意與執禮時之三項基本禮意〉,收入氏著:《禮學研究的諸面向續集》,新竹:清大出版社,2017年。
    熊賢君:《中國女子教育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9年。
    趙丰主編:《中國絲綢通史》,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05年。
    趙丰:《絲綢藝術史》,杭州:浙江美術學院出版社,1992年。
    趙丰、屈志仁編著:《中國絲綢藝術》,北京:外文出版社,2012年。
    趙德馨主編:《中國經濟通史》,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趙靖主編:《中國經濟思想通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魯迅:《狂人日記》,新北:讀品文化,2012年。
    鄧小南、王政、游鑑明主編:《中國婦女史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潘斌:《二十世紀中國三禮學史》,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
    劉潔:《《列女傳》的史源學考察――兼論《列女傳》所反映的先秦至秦漢婦女觀念的變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
    劉建:《無聲的言說:舞蹈身體語言解讀》,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
    劉開榮:《唐人詩中所見當時婦女生活》,收入許嘉璐主編:《近代名家散佚學術著作叢刊》,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4年。
    劉詠聰:《德色才權:論中國古代女性》,臺北:麥田出版公司,1998年。
    鄭先彬:《劉向《列女傳頌圖》研究》,南京:鳳凰出版社,2013年。
    蔡尚思:《中國禮教思想史》,香港: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1991年。
    樓宇烈:《中國的品格》,海口:海南出版公司,2011年。
    鮑家麟、游鑑明等主編:《中國婦女史論集》第1集至第12集,臺北:稻鄉出版社,1979~2017年。
    錢穆:〈中國文化與中國青年〉,錢穆:《錢賓四先生全集》第41冊,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8年。
    錢穆:〈劉向列女傳中所見之中國道德精神〉,收入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三)》,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3年。
    賴佩霞:《我想跟你好好說話:賴佩霞的六堂「非暴力溝通」入門課》,臺北:早安財經,2020年。
    糜文開、裴溥言:《詩經欣賞與研究》(改編版),臺北:三民書局,1991年。
    蘇絢慧:《找回愛與尊重的自尊課》,臺北:三采文化,2019年。
    (三)譯著類
    Adler, Mortimer J.(莫提默‧艾德勒)撰,吳芠譯:《如何說,如何聽》How to speak, how to listen,新北:木馬文化,2018年。
    Ames, Roger T.(安樂哲)著,孟巍隆譯:《儒家角色倫理學——一套特色倫理學詞匯》,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17年。
    Argyle, Michael.(麥可‧阿蓋爾)著,蔡伸章、吳思齊譯:《肢體溝通》Bodily Communication,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8年。
    Beattie, Geoffrey.(傑夫‧畢蒂)著、華莉譯:《手能看穿一切――手勢心理學的前沿探索‧引言》Rethinking Body Language:How Hand Movements Reveal Hidden Thoughts,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8年。
    Ben Shahar, Tal.(塔爾‧班夏哈)著,譚家瑜譯:《更快樂:哈佛最受歡迎的一堂課》,臺北:天下雜誌,2020年。
    Benesch, Hellmuth.(海穆特‧班尼須)著,Saalfeld, Hermann v.(赫爾曼‧馮‧薩斐德)、Saalfeld, Katharina v.(卡塔莉娜‧馮‧薩菲德)繪,林敏雅譯:《dtv心理學百科(2):臨床、應用與社會範疇》,臺北:商周,2009年。
    Berk, Laura E.(勞拉‧伯克)著,李美芳、黃立欣譯:《發展心理學:兒童發展》,臺北:臺灣培生教育,2014年。
    Borg, James.(詹姆士‧柏格)著,洪世民譯:《假如你能看穿我的心》Body language: 7 easy lessons to master the silent language,臺北:商智文化,2010年。
    Bowlby, John.(約翰‧鮑比)著,汪智豔、王婷婷譯,翁士恆審定:《依戀理論三部曲1:依附》Attachment & loss : attachment,新北:小樹文化,2020年。
    Brown, Richard P.(理查P.布朗)、Gerbarg, Patricia L.(柏崔霞L.葛巴)撰,陳夢怡譯:《呼吸的自癒力:簡單幾步驟,降低壓力和焦慮,提高專注力,帶來情緒的平衡》The Healing Power of the Breath:Simple Techniques to Reduce Stress and Anxiety, Enhance Concentration, and Balance Your Emotions,臺北:天下生活出版公司,2015年。
    Byrnes, James P.(詹姆斯‧伯尼斯)著,游婷雅譯:《心智、大腦與學習:認識心理及教育相關之神經科學研究》Minds, Brains, and Learning : Understanding the Psychological and Educational Relevance of Neuroscientific Research,臺北:洪葉文化,2004年。
    Chopra, Deepak.(狄帕克‧喬布拉)、Tanzi, Rudolph E.(魯道夫‧譚茲)著,隋芃譯:《超腦零極限:抗老化、救肥胖、解憂鬱,哈佛教授的大腦煉金術》Super Brain : Unleashing the Power of Your Mind to Maximize Health, Happiness, and Spiritual Well-being,臺北:橡實文化,2020年。
    Courage, Katherine H.(凱薩琳‧柯瑞吉)著,方淑惠譯:《發酵文化:古老發酵食如何餵養人體微生物?》Cultured : How Ancient Foods can Feed Our Microbiome,臺北:方舟文化,2020年。
    Corey, Gerald.(傑拉爾德‧柯里)著,修慧蘭校訂,修慧蘭、鄭玄藏、余振民、王淳弘譯:《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三版》,臺北:新加坡商聖智學習公司,2014年。
    Cuddy, Amy.(艾美‧柯蒂)著,何玉美譯:《姿勢決定你是誰》Presence:Bringing Your Boldest Self to Your Biggest Challenges,臺北:三采文化,2020年。
    Devine, Megan.(梅根‧伊凡)著,謝慈譯:《沒關係,是悲傷啊!直視悲傷的真相,學習守護自己與關愛他人的情緒照護指南》It’s Ok That You’re Not Ok : Meeting Grief and Loss in a Culture That Doesn’t Understand,臺北:遠流,2019年。
    Doidge, Norman.(諾曼‧多吉)著,洪蘭譯:《改變是大腦的天性》The Brain that Change Itself : Stories of Personal Triumph from the Frontiers of brain science,臺北:遠流,2008年。
    Doka, Kenneth J.(肯尼斯‧多卡)著,林麗冠譯:《面對失去,好好悲傷》Finding Your Path through Loss,臺北:時報文化,2018年。
    Eagleman, David.(大衛‧伊葛門)著,徐仕美譯:《大腦解密手冊:誰在做決策、現實是什麼、為何沒有人是孤島、科技將如何改變大腦的未來》The Brain : The Story of You,臺北:遠見天下文化,2016年。
    Eden, Donna.(唐娜‧伊頓)、大衛‧費恩斯坦(Feinstein, David.)著,丁凡譯,許瑞云醫師審閱:《愛的能量:活化親密關係的能量療法》The Energies of Love : using Energy Medicine Medicine to Keep Your Relationship Thriving,臺北:心靈工坊,2015年。
    Eills, Albert.(亞伯‧艾里斯)、MacLaren, Catharine.(凱瑟琳‧麥克賴瑞)撰,劉小菁譯:《理情行為治療》Rational emotive behavior therapy : a therapist’s guide,臺北:張老師文化,2002年。
    Emerson, David.(大衛‧艾默森)、Hopper, Elizabeth.(伊麗莎白‧賀伯)著,許芳菊譯:《用瑜珈療癒創傷:以身體的動靜,拯救無聲哭泣的心》Overcoming Trauma Through Yoga : Reclaiming Your Body.,臺北:橡樹林文化,2019年。
    Fonagy, Peter.(彼得‧馮納吉)、Gergely, György.(喬治‧葛瑞蓋)、Jurist, Elliot.(艾略特‧朱里斯特)、Hepworth, Mary.(瑪莉‧漢普沃斯)撰,魏與晟、楊舒涵譯,林俐伶審閱:《心智化:依附關係‧情感調節‧自我發展》Affect Regul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elf,臺北:心靈工坊,2021年。
    Forward, Susan.(蘇珊‧佛沃)、Frazier, Donna.(唐娜‧費瑟)撰,杜玉蓉譯:《情緒勒索:遇到利用恐懼、責任與罪惡感控制你的人,該怎麼辦?》Emotional blackmail : when the people in your life use fear, obligation, and guilt to manipulate you,臺北:究竟,2017年。
    Goleman, Daniel.(丹尼爾‧高曼)著,周曉琪譯:《專注的力量:不再分心的自我鍛鍊,讓你掌握APP世代的卓越關鍵》Focus: The Hidden Driver of Excellence,臺北:時報文化,2021年。
    Gopnik, Alison.(艾莉森‧高普尼克)、Meltzoff, Andrew N.(安德魯‧梅爾佐夫)、Kuhl, Patricia K.(帕特里夏‧庫爾)著;林文韵、楊田田譯:《孩子如何學習》The Scientist in the Crib,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9年。
    Hall, David L.(郝大維)、Ames, Roger T.(安樂哲)著,丁卓譯,朱新慶、蔡一平校:〈中國特色的性別歧視論〉,收入蔡一平、杜芳琴主編:《婦女與社會性別史研究的理論與方法》,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16年。
    Hammerschlag, Carl A.(卡爾‧漢姆舒拉格)著,汪芸譯:《失竊的靈魂:儀式與心理治療》The Theft of the Spirit,臺北:遠流,1994年。
    Hart, Hilary.(希拉里‧哈特)撰,馮欣、姬蕾譯:《女性身體的智慧》Body of Wisdom:Women’s Spiritual Power and How it Serves(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6年。
    Hickok, Gregory S.(格雷戈里‧希科克)著、李婷燕譯:《神秘的鏡像神經元》The Myth of Mirror Neurons : The Real Neuroscience of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年。
    Johnson, Sue.(蘇珊‧強森)著,劉淑瓊譯:《抱緊我:扭轉夫妻關係的七種對話》Hold Me Tight : seven conversations for a lifetime of love.,臺北:張老師文化,2009年。
    Johnson, Sue.(蘇珊‧強森)著,劉婷譯:《情緒取向VS.婚姻治療(二版)》The Practice of Emotionally Focused Couple therapy : Creating Connection, 2nd ed,臺北:張老師文化, 2018年。
    Kahneman, Daniel.(丹尼爾‧康納曼)撰,洪蘭譯:《快思慢想》Thinking, fast and slow,臺北,天下遠見,2012年。
    Lazarus, Richard S.(理查德‧S‧拉撒路)、Lazarus, Bernice N.(伯尼斯‧N‧拉撒路)撰,李素卿譯:《感性與理性——了解我們的情緒》Passion and reason : making sense,臺北:五南,2001年。
    Levine, Peter A.(彼得‧列文)著,周和君譯:《解鎖‧創傷療癒地圖》In An Unspoken Voice: How the Body Releases Trauma and Restores Goodness,臺北:張老師文化,2013年。
    Levine, Peter A.(彼得‧列文)、Frederick, Ann.(安‧弗雷德里克)著,王俊蘭譯,《喚醒老虎:啟動自我療癒本能》,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6年。
    Lévy-Bruhl, Lucien.(列維‧布留爾),丁由譯:《原始思維》,北京:商務印書館,1987年。
    Lieberman, Matthew D.(馬修‧利伯曼)著,林奕伶譯,楊青如審定:《社交天性:人類如何成為與生俱來的讀心者?》Social : Why Our Brains Are Wired to Connect,臺北:大牌出版,2018年。
    McKay, Matthew.(馬修‧麥凱)、Fanning, Patrick.(派崔克‧范寧)著,洪夏天譯:《真心接納自己,培養健全的自尊心 美國臨床心理學教授教你瞭解自我的價值,與自己和好,重建自信》Self-Esteem: A Proven of Cognitive Techniques for Assessing, Improving & Maintaining Your Self-Esteem,臺北:遠流,2018年。
    Nelsen, Jane.(簡‧尼爾森)著,姚以婷審定:《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養》,臺北:遠流,2018年。
    Newberg, Andrew.(安德魯‧紐伯格)、Waldman, Mark R.(馬克‧瓦德門)著,鄧伯宸譯:《改變大腦的靈性力量:神經學者的科學實證大發現》How God Changes Your Brain : Breakthrough Findings from a Leading Neuroscientist,臺北:心靈工坊,2010年。
    Nichols, Michael P.(麥克‧尼可)著,劉瓊瑛譯:《家族治療(九版)》Family therapy : concepts and methods,臺北:洪葉文化,2011年。
    Nichols, Michael P.(邁克爾‧尼科爾斯)撰,邱珍琬譯:《傾聽:人際關係中溝通的藝術》The Lost Art of Listenin g,臺北:遠流,1998年。
    O’Grady, Colleen.(柯琳‧歐葛蕾迪)著,李慧中譯:《媽媽,才是一切的答案:化解與青春期女兒的情緒化衝突》Dial Down the Drama: Reducing Conflict and Reconnecting with Your Teenage Daughter --A Guide for Mothers Everywhere,臺北:寶瓶文化,2017年。
    Peterson, Joann S.(瓊安‧皮特森)撰,楊淑智譯:《好好出口氣:設定界限,安全表達憤怒》,臺北:張老師文化,2007年。
    Rama, Swami.(斯瓦米‧拉瑪)、Ballentine, Rudolph.(魯道夫‧巴倫坦)、Hymes, Alan.(艾倫‧海姆斯)撰,劉海凝譯:《調息‧呼吸的科學:想要調控自己的身心,先從控制呼吸開始》Science of breath : a practical guide,臺北:橡實文化,2018年。
    Ricœur, Paul.(保羅‧利科)著,汪堂家譯:《活的隱喻》,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年。
    Rosenberg, Marshall B.(馬歇爾‧盧森堡)撰,蕭寶森譯:《非暴力溝通:愛的語言》Nonviolent Communication : A Language of Life(3rd Edition),臺北:光啟文化,2019年。
    Rosenlee, Lisa.(羅莎莉)著,丁佳偉、曹秀娟譯:《儒學與女性》,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5年。
    Roberts, Simon.(賽門‧羅伯斯)著、謝慈譯:《身體記憶,比大腦學習更可靠》The Power of Not Thinking: How Your Body Learns and Why You Should Trust It.,臺北:大是文化,2020年。
    Rosenberg, Stanley.(史丹利‧羅森堡)著,李宇美譯:《迷走神經的自我檢測與治癒》Accessing the Healing Power of the Vagus Nerve : Self-Help Exercises for Anxiety, Depression, Trauma, and Autism,臺中:一中心,2020年。
    Satir, Virginia.(維琴尼亞‧薩提爾)著,吳就君譯:《家庭如何塑造人》The New Peoplemaking,臺北:張老師文化,2020年。
    Sax, Leonard.(利奧納德‧薩克斯)著,洪蘭譯:《教養,你可以做得更好:勇於承擔父母的責任,相信管教的力量》The Collapse : How We Hurt Our Kids When We Treat Them Like Grown-ups; the Three Things You Must Do to Help Your Child or Teen Become a Fulfilled Adult.,臺北:遠流,2016年。
    Seppälä, Emma.(艾瑪‧賽佩拉)著,陳秋萍譯:《你快樂,所以你成功》The Happiness Track:How to Apply the Science of Happiness to Accelerate Your Success,臺北:時報文化,2017年。
    Stone, Douglas.(道格拉斯‧史東),Patton, Bruce.(布魯斯‧巴頓),Heen, Sheila.(席拉‧西恩)撰,歐陽鳳譯:《再也沒有難談的事:哈佛法學院教你如何開口,解決切身的大小事》Difficult conversations : how to discuss what matters most,臺北:遠流,2014年。
    Tatkin, Stan.(史丹‧塔特金)著,童貴珊譯:《大腦依戀障礙:為何我們總是用錯的方法,愛著對的人?》Wired for Love: How Understanding Your Partner’s Brain and Attachment Style Can Help You Defuse Conflict and Build a Secure Relationship,臺北:橡實文化,2021年。
    Thun, Friedemann Schulz v.(費德曼‧舒茲‧馮‧圖恩)撰,江雯娟譯:《談話聖經》Miteinander Reden 1 : Störungen und Klärungen. Allgemeine Psychologie der Kommunikation,臺北:商周,2016年。
    Tonkov, Giten.(吉騰‧湯柯夫)撰,祝家康譯:《釋放創傷,從呼吸開始》Feel to Heal,新北:楓樹林,2021年。
    Vander Zanden, James W.(詹姆斯‧范德桑登)著,周念縈譯:《人類發展學:兒童發展》,臺北:美商麥格羅‧希爾公司,2004年。
    Van der Kolk, Bessel.(貝賽爾‧范德寇)著,劉思潔譯:《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The Body Keeps the Score,臺北:大家出版,2019年。
    Von Glahn, Richard.(萬志英)撰,崔傳剛譯:《劍橋中國經濟史:古代到19世紀》,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年。
    Wellman, Henry M.(亨利‧威爾曼),Lind, Karen.(凱倫‧琳德)撰,汪冠岐譯:《讀心:我們因此理解或誤判他人意圖的心智理論》Reading Minds : How Childhood Teaches Us to Understand People,臺北:大寫出版,2020年。
    Weschler, Toni.(東尼‧魏斯區勒)撰,葉俐君譯:《女性私身體:全方位生理週期照護手冊》Taking Charge of Your Fertility : The Definitive Guide to Natural Birth Control, Pregnancy Achievement, and Reproductive Health,臺北:張老師文化,2010年。
    White, Leslie A.(萊斯利‧懷特):《文化的科學――人類與文明研究》,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51年。
    Wilson, Bee.(碧‧威爾森)著,盧佳宜譯:《食物如何改變人:從第一口餵養,到商業化浪潮下的全球味覺革命》First Bite: How We Learn to Eat.,臺北:大寫出版,2017年。
    小倉廣撰,楊明綺譯:《接受不完美的勇氣:阿德勒100句人生革命》,臺北:遠流,2015年。
    田崎仁義撰,周咸堂譯:《先秦經濟史》,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5年。
    本間生夫撰,李友君譯:《最強呼吸法:穩定情緒、提升免疫力,從呼吸中找回改變人生的關鍵!》,臺北:健行文化,2020年。
    加藤聖龍撰,楊明綺譯:《NLP心理溝通術 ──激發自我、完美溝通、成就未來》,臺北:如果,2021年。
    李林淑著,尹嘉玄譯:《媽媽是最好的心理諮商師——每天10分鐘,療癒孩子受傷的心》,臺北:城邦商業週刊,2014年。
    長谷川嘉哉著,游韻馨譯:《刺激大拇指,讓腦變年經》,臺北:遠流,2017年。
    高橋德撰,胡慧文譯:《為人祝福,你會更健康:腦內荷爾蒙催產素為你治療疾病、召喚幸福!》,臺北:幸福綠光,2019年。
    細井徇繪、程俊英譯注:《思無邪:詩經名物圖解》植物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
    (四)學位論文
    王光宜:《明代女教書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林麗月指導,1999年。
    李鶴群:《芭蕾以「直」為美對培養氣質的影響》,北京舞蹈學院碩士論文,孟廣城指導,2015年。
    姜賢敬:《中韓女誡文學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黃錦鋐、沈秋雄指導,1990年。
    張秀春:《中國古代女教文獻研究》,北京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博士論文,楊忠指導,2005年。
    章艷超:《中國古代女教文獻考略》,南京師範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碩士論文,江慶柏指導,2011年。
    黃廣川:《孔子「直」性思想探賾》,西南政法大學哲學碩士論文,陳應琴指導,2011年。
    彭楊:《楚鳳鳥圖式及其精神研究》,湖南師範大學美術學博士論文,朱訓德指導,2020年。
    董慧:《清代女教讀物研究》,陝西師範大學教育學碩士論文,楊潔指導,2014年。
    劉柏宏:《唐禮運用三《禮》的禮教意義探析》,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楊晉龍、林啟屏教授指導,2015年。
    蔡曉飛:《清代女教書研究》,河南師範大學歷史文獻學碩士論文,趙振指導,2012年。
    (五)期刊論文
    工藤卓司:〈《賈誼新書》的禮學來源――〈容經‧容〉與先秦禮說之比較〉,《歷史文獻研究(總第43輯)》,2019年10月,頁68-80。
    方師鐸:〈聯想與文學創作之關係——兼論語感、譬喻與象徵〉,《東海學報》第22期,1981年6月,頁119-130。
    王子今:〈秦漢時代的雙邊杯及其民俗學意義〉,《考古與文物》1986 年第5期,頁97-102。
    王光宜〈晚明的女教——從女子「無才便是德」談起〉,《歷史教育》創刊號,1997年6月,頁69-87。
    仇小屏:〈論意象的承繼與創新——從現代詩文中的譬喻修辭切入〉,《文與哲》第5期,2004年12月。
    仇小屏:〈論新詩中「譬喻構篇」之類型與特色——兼論譬喻之邏輯性〉,《國文學報》第43期,2008年6月,頁199-232。
    王光輝:〈春秋時期齊魯兩國婚禮風俗考辨——以「親迎」「媵妾」「廟見」為中心〉,《管子學刊》,2020年第1期,頁118-124。
    王光輝:〈略論春秋時期的親迎禮〉,《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3卷第4期,2015年4月,頁24-28。
    王憲昭:〈中國早期稻作文化與種子神話傳說〉,《理論學刊》第11期(總第141期),2005年11月。
    王爾敏:〈禮教平議〉,《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9卷第4期,1976年4月。
    王長華、傅亞庶:〈先秦時期助喪類詞匯與文化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20年3月第2期,頁61-66。
    田旭:〈淺析古典芭蕾「開」、「繃」、「直」、「立」的藝術特徵與中西方藝術的差異〉,《音樂時空》,2011年第9期,頁110-111。
    朱鳳瀚:〈北大藏秦簡《教女》初識〉,《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52卷第2期,2015年3月,頁5~15。
    吳虞:〈吃人與禮教〉,《新青年》第6卷第6號,1919年11月1日。
    吳土法:〈《周禮》「世婦」補釋〉,收入浙江大學古籍研究所編:《禮學與中國傳統文化――慶祝沈文倬先生九十華誕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頁184-193。
    邢義田:〈從《列女傳》看中國式母愛的流露〉,鮑家麟編著:《中國婦女史論集》第3集,臺北縣:稻鄉出版社,1993年。
    李潤生:〈《齊民要術》中「種」和「栽」的科技內涵探討——兼論現代語義學方法在古代科技術語研究中的作用〉,《中國農史》2007年第4期,頁12-15。
    李飛:〈芭蕾基訓中「開、繃、直、立」的訓練策略研究〉,《中國民族博覽》,2019年第1期,頁125-126。
    李濟:〈跪坐蹲居與箕踞――殷墟石刻研究之一〉,收入張光直、李光謨編:《李濟考古學論文選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
    李仰松:〈試談我國新石器時代出土的雙連杯和三耳杯及其有關問題〉,《中原文物》,1980年12月04期,頁14。
    辛霞:《種子保存過程中生活力喪失特性及其機理研究》,中國農業科學院博士後研究工作報告,北京:中國農業科學院,2012年5月。
    杜林淵:〈西漢賵賻禮俗研究〉,《延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5卷第3期,2013年6月,頁100-104。
    冷嫦娥、潘佩光、陳建宏、李業榮、梁曉琴:〈女性孕前中醫體質保健思路探討〉《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第32卷第2期,2015年3月,頁339-340。
    林素英:〈六德研讀〉,《國學學刊》2014年第2期,頁76-94。
    林素英:〈《周禮》的禮教思想——以大司徒為討論主軸〉,《國文學報》第36期,2004年12月,頁1-42。
    林素英:〈「以禮為宗」的〈經解〉思想分析〉,《《禮記》之先秦儒家思想:〈經解〉連續八篇結合相關傳世與出土文獻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出版中心,2017年。
    林素英:〈從《列女傳》「周室三母」論中國古代母教典型─結合《詩》、《史記》與二戴《禮記》之討論〉,收入何福田主編:《女性與家庭教育》,新北:財團法人新人類文明文教基金會,2017年。
    林素英:〈從《列女傳》「周室三母」論中國古代母教典型――結合《詩》、《史記》與二戴《禮記》之討論〉,何福田主編:《女性與家庭教育》,新北:新人類文明文教基金會,2017年。
    林素英:〈從禮儀制度透視傳統文化之特質〉,收入氏著:《禮學思想與應用》,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3年。
    林素英:〈論《三德》之陰陽思想〉,《哲學與文化》第42卷第10期,2015年10月,頁61-77。
    林素娟:〈氣味、氣氛、氣之通感——先秦祭禮儀式中「氣」的神聖體驗、身體感知與教化意涵〉,《清華學報》新43卷第3期,2013年9月,頁385-430。
    林慧瑛:〈中國蠶桑文化的女子定位——以嫘祖先蠶與女化蠶故事為觀察中心〉,《文與哲》第21期,2012年12月,頁1-42。
    林麗月:〈孝道與婦道:明代孝婦的文化史考察〉,《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 第6期,1998年8月,頁1-29。
    姜賢敬:〈劉向《列女傳‧辯通傳》之「辯」(辯論)與「通」(溝通)〉,《東亞人文學》第22輯,2012年8月,頁187-208。
    胡新生:〈周代拜禮的演進〉,《文史哲》2011年第3期(總第324期),頁132-147。
    施澤雄:〈設計下的歧視:呂坤《閨範圖說》之書寫策略析論〉,《中極學刊》第5期,2005年12月,頁25-41。
    高一致:〈北大藏秦簡《教女》獻疑六則〉,收入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編著:《簡帛》第12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頁101-104。
    連文萍:〈呂坤《閨範》對《尚書》的引用與說解〉,林慶彰、錢宗武主編:《第二屆國際《尚書》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14年。
    連文萍:〈《詩經》與明代內廷女教――以女教書為中心的考察〉,《書目季刊》第49卷第1期,2015年6月,頁41-71。
    高世瑜:〈宋氏姊妹與《女論語》論析――兼及古代女教的平民化趨勢〉,收入鄧小南主編,高世瑜、榮新江副主編:《唐宋女性與社會(上)》,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年。
    徐秉愉:〈遼金元三代婦女節烈事蹟與貞節觀念之發展〉,收入鮑家麟編:《中國婦女史論集續集》,臺北:稻鄉出版社,1991年。
    原虎升:〈論漢武帝、李夫人的皇家戀情〉《傳奇‧傳記文學選刊(理論研究)》2010年03期。
    夏增民:〈北大秦簡《教女》與秦代性別關係的建構〉,《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4卷第6期,2017年11月,頁10-14。
    晁福林:〈西周恭懿孝夷時期的王室內部鬥爭——以彝銘及竹簡資料為中心的考察〉,《中華文史論叢》(總第140期),2020年4月,頁61-64。
    馬健鷹:〈不得其醬不食——簡論醬在周禮的地位和文化象徵意義〉,收入中國食文化研究會、浙江省食品協會、浙江者紹興縣人民政府主辦:《醬缸流淌出的文化——2007中國首屆醬文化(紹興)國際高峰論壇文集》,會議時間2007年12月15日,頁97-107。
    郭宇丹、李坤寅:〈從種子之道談高齡生殖的助孕策略〉,《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第17卷第9期(總第305期),2019年5月上半月,頁97-98。
    陳昭容:〈從青銅器銘文看兩周漢淮地區諸國婚姻關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七十五本,第四分(2004年12月),頁636-697。
    陳彥輝〈西周冊命銘文的禮儀內涵及其文體意義――以文體要素「拜手稽首」為例〉,《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第20卷第5期,2009年9月。
    陳美蘭:〈中實沈靜 唯審與良——北大秦簡《教女》探略〉,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編著:《出土文獻研究》第17輯,上海:中西書局,2018年,頁178-193。
    陳曉昀:〈明代女教書中的復仇、性別與倫理〉,《女學學誌》第27期,2010年12月,頁57-112。
    陳金花:〈漢武帝和后妃的情感悲歌〉,《渭南師範學院學報》第26卷第3期,2011年3月。
    常金倉:〈手勢語言與原始禮儀〉,《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5卷第1期,1996年3月。
    張子堯、李冬梅:〈情與理――《論語》「直」的雙重內涵〉,《北京化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年第3期(總第104期),頁66-70。
    張力麗:〈由合卺杯看中國傳統雙連杯的演變〉,《裝飾》總第223期,2011年11月。
    張雯迪:〈孝武李夫人的心態史學分析與史事辨疑〉,《德州學院學報》第31卷第3期,2015年6月。
    張鶴泉:〈東漢時期的喪葬賞賜——從喪禮的儀節透視東漢的喪葬活動〉,《人文雜誌》2013年第1期,頁97-106。
    許子濱:〈禘莫盛於灌——由唐寫本《論語》鄭注重探「禘自既灌而往」章的詮解問題〉,《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48期,2016年3月。
    許子濱:〈《儀禮》婦人拜儀說〉,彭林主編《中國經學》第18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6年),頁69-91。
    梅家玲:〈依違於婦德與才性之間:《世說新語‧賢媛篇》的女性風貌〉,《婦女與兩性學刊》第8期,1997年4月。
    隋永強:〈談芭蕾的「開」、「繃」、「直」、「立」〉,《武德》2013年9月,頁38。
    彭美玲:〈凶事禮哭——中國古代儒式喪禮中的哭泣儀式及後世的傳承演變〉,《成大中文學報》第39期,2012年12月。
    黃益飛:〈金文所見拜禮與《周禮》九拜〉,《南方文物》2016年3月。
    楊華:〈踊辟禮綜考〉,《人文論叢》2001年卷,頁119-133。
    楊生民:〈論春秋戰國的市〉,《歷史研究》1996年第3期,頁5-15。
    楊庸蘭:〈另解三從〉,《歷史月刊》第214期,2005年11月,頁120-121。
    詹黎明:〈從臺灣排灣族雙連杯和古楚國雙連杯看中原古俗對臺灣原住民造物文化的影響〉,《美與時代(上)》,2015年08期,頁23-25。
    趙丰:〈《蠶織圖》的版本及所見南宋蠶織技術〉,《農業考古》1986年01期,頁346。
    趙榮光:〈中國傳統烹飪方法史窺〉,《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會訊》第8期第4號,2002年11月,頁13-19。
    潘重規:〈談禮教〉,《孔孟月刊》第16卷第12期,1978年8月。
    鄭毓瑜:〈重複短語與風土譬喻——從詩經「山有……隰有……」、「南有……」重複短語談起〉,《清華學報》第39卷第1期,2009年3月,頁1-29。
    劉恆:〈《周易》坤卦「直方大」的心理學含義探微〉,《周易研究》,2008年第6期(總第92期),頁48-53。
    劉紹鈴:〈貞節與暴力:明代士人與婦女貞節觀之精神側面〉,《華梵人文學報》第11期,2009年1月,頁77-115。
    劉啟益〈西周金文所見的周王后妃〉,《考古與文物》1980年第4期,頁87-88。
    劉靜貞:〈歷史的重讀與再現――古代經典《列女傳》的通識意涵〉,《通識教育季刊》第4卷第3期,1997年9月。
    劉靜貞:〈劉向《列女傳》的性別意識〉,鮑家麟編著:《中國婦女史論集》第6集,臺北縣:稻鄉出版社,2004年。
    劉樸兵:〈中國古代的肉醬〉,《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會訊》第11期第2號,2005年5月,頁13-19。
    劉志琴:〈「立朝與立市」:從《周禮》看中國傳統市政的職能與理念〉,《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3期,2021年5月,頁26-35。
    盧葦菁:〈貞女傳記:禮儀論辯、道德批評和個人反思的平臺〉,收入游鑑明、胡纓、季家珍主編:《重讀中國女性生命故事》,臺北:五南圖書公司,2015年。
    謝乃和:〈試論商周時期貴族婦女地位的兩次轉型〉,《北方論叢》2008年第1期(總第207期),頁95-99。
    謝乃和:〈西周官制中王與后分治制度考論〉,《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1期(總第237期),頁1-7。
    韓承樺:〈《明史.列女傳》的暴力、情緒、痛覺與女性形象的書寫〉,《明代研究》第32期,2019年6月,頁97-151。
    二、外文著作
    Adam, Kendon. Gesture and Thought.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Chenyang Li edited , The sage and the second sex : Confucianism, ethics, and gender. Chicago and La Salle, Illinois: Open Court, 2000.
    David, McNeill. Language and Gestur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David, McNeill. Gesture and Thought. USA: The University of Chicgoa Press, 2005.
    Hickok, G. “Eight problems for the mirror neuron theory of action understanding in monkeys and humans.” 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No. 21, 2009.
    Hickok, G. The Myth of Mirror Neurons: The Real Neuroscience of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New York: W.W. Norton, 2014.
    Li-Hsiang Lisa Rosenlee. Confucianism and Women —— A Philosophical Interpretation .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06.
    Murthy, Vivek H. Together: The Healing Power of Human Connection in a Sometimes Lonely World. New York : Harper wave, 2020.
    Porges, Stephen W. The Polyvagal Theory : Neurophysiological Foundations of Emotions, Attachment, Communication, and Self-Regulation. New York : W. W. Norton & Co., 2011.
    Porges, Stephen W. The Pocket Guide to Polyvagal Theory : the Transformative Power of Feeling Safe. New York : W.W. Norton & Company, 2017.
    Schulz, Mona Lisa. Awakening intuition : using your mind-body network for insight and healing. New York: Three Rivers Press, 1999.
    Van der Kolk, Bessel. The Body Keeps the Score: Brain, Mind, and Body in the Healing of Trauma. UK: Penguin Book, 2015.
    Wundt, Wilhelm. The Language of Gestures. The Hauge, Paris : Mouton, 1973.
    下見隆雄:《母性依存の思想:「二十四孝」から考える母子一体観念と孝》,東京:研文出版,2002年。
    山崎純一:《列女伝―歷史を変えた女たち》,東京:五月書房,1991年。
    三、網路資料
    (一)文章
    高一致:〈初讀北大藏秦簡《教女》〉,2015年8月13日首發,詳見簡帛網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285,2021年3月25日查詢。
    陳冠如、劉富光:〈台灣石鮒首度在台人工繁殖成功〉,《水試專訊》,2009年6月1日,轉載於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網站https://www.tfrin.gov.tw/News_Content.aspx?n=300&sms=9025&s=26223,2020年10月6日查詢。
    陳冠如、劉富光:〈台灣石鮒首度在台人工繁殖成功〉,《水試專訊》,2009年6月1日,轉載於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網站https://www.tfrin.gov.tw/News_Content.aspx?n=300&sms=9025&s=26223,2020年10月6日查詢。
    騰訊儒學:〈3D特效復原2000多年周禮 展現禮學研究新成果〉,2014年12月7日發佈,網址為https://ru.qq.com/a/20141207/022189_all.htm,2020年1月4日查詢。
    龔鵬程大學堂:〈首發_龔鵬程復原漢代婚禮視頻〉,2018年12月7日發佈,網址為https://www.douban.com/note/699287082/,2020年1月4日查詢。
    xumengkang編輯:〈肉兔變臘兔美味又生財〉,《中國畜牧獸醫報》2019年5月21日,轉載於「養殖創業網」,網址http://www.yangzhi.net/news/show-2201.html,查詢日期2020年10月6日。
    (二)圖片
    戰國鳳形龍紋雙連杯,中國知網博悅文物展示雲平台https://boyue.cnki.net/RelicDetail/Index/239,2020年10月7日查詢。
    戰國人物龍鳳帛畫,湖南省博物館網站,http://www.hnmuseum.com/zh-hans/zuixintuijie/人物龙凤帛画,2020年1月4日查詢。
    東漢陶哺乳女俑,四川省德陽市博物館藏四川省文物局,網址http://wwj.sc.gov.cn/scwwj/hdai/2020/8/21/2d08252428c342e49f1ae4e81930a60b.shtml,查詢日期2021年2月26日。
    東漢陶哺乳女俑,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網址https://www.dpm.org.cn/collection/sculpture/233372.html,查詢日期2021年2月26日。
    漢墓齊宣王與鍾離春,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歷史文物陳列館,網址 http://rub.ihp.sinica.edu.tw/~hanrelief/h/images/08_0201_0608.gif,查詢日期110年9月28日。
    北宋《紡車圖》,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網址https://www.dpm.org.cn/collection/paint/228708.html,2020年4月30日查詢。
    南宋《蠶織圖》,黑龍江省博物館藏,網址:http://www.hljmuseum.com/system/201510/101942.html,查詢日期2020年5月2日。
    南宋馬和之《女孝經圖》,臺北故宮博物院藏,網址:https://theme.npm.edu.tw/selection/Article.aspx?sNo=04009145,查詢日期109年5月5日。
    清郎世寧等院畫家《親蠶圖》,臺北故宮博物院藏,網址:https://theme.npm.edu.tw/opendata/DigitImageSets.aspx?sNo=04011939,2020年4月28日查詢。
    臺灣排灣族雙連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歷史文物陳列館,網址 http://museum.sinica.edu.tw/exhibition/15/item/514/,2020年10月7日查詢。
    Mona Lisa Schulz喚醒直覺身心網絡,蒙娜麗莎‧舒爾茨(Mona Lisa Schulz)個人網站,https://www.drmonalisa.com/private-reading-request,查詢日期2021年2月26日。
    (三)資料庫
    清‧陳夢雷編:《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閨媛典》,2019年5月15日查詢自《標點版古今圖書集成》資料庫,聯合百科電子出版公司。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