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黃銘豐 |
---|---|
論文名稱: |
評量與教學同步的教學策略 |
指導教授: | 陳文典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物理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s |
論文出版年: | 2006 |
畢業學年度: | 94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17 |
中文關鍵詞: | 教學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12 下載:7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的目標在於探討「評量與教學同步」的教學策略如何影響學生在物理科的學習成效。本研究中,我們改變「講述式教學」直接把答案給學生的模式,利用前導的小題目來引領學生思路和搭配討論的方式,讓學生建構物理概念,此為本教學策略之特色;另外設計一系列的問卷,來分析、調查學生在這種教學情境下學習的狀況。根據「評量與教學同步」的實施結果,我們發現:經過新的教學策略後,受測班級的學生對於所學習的概念有很大的澄清,這可以由我們利用前瞻性的小問題引導後,跟學生討論問題的過程中發現到;另外,對於班級上原本物理程度低落的學生,更是有明顯提高學習參與度和自信心的改變。由於「評量與教學同步」的教學策略實施後,我們也發現學生學習的態度有了很大的轉變,由原先一遇到物理問題不知如何解決,甚至於採取放棄的態度,到願意跟著教師所規劃的教學藍圖,亦步亦趨的跟著引導,慢慢地建構概念,此結果即達到研究者當初設計此教學策略的用意。
中文文獻
朱則剛(1994)。教育工學的發展與派典演化,台北:師大書苑。
朱則剛(1996)。建構主義對教學設計的意義,教學科技與媒體,26期,3-12。
王雅玄(1998)。建構主義理論與教學實證研究,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9卷1期,151-170。
曾志華(1997)。以建構論為基礎的科學教育理念,教育資料與研究,14期,
74-80。
郭重吉(1988)。從認知的觀點探找自然科的學習,教育學院學報,13期,352-378。
郭重吉(1992)。從建構主義的觀點探討中小學數理教學的改進,科學發展月刊,20卷5期,548-570。
郭重吉(1996)。建構論:科學茁學的省思,教育研究雙月刊,49期,16-24。
張世宗(2000)。建構教學-理論與應用,台北:五南圖書。
楊龍立(1997)。建構主義評析-在課程設計上的啟示,台北市立師院學報,28期,41-55。
楊龍立(1998)。建構教學的研究,台北市立師院學報,29期,21-37。
張靜嚳(1995)。建構教學:採用建構主義,如何教學?建構與教學,7期,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
陳品華(1997)。從認知觀點談情境學習與教學,教育資料與研究,15期,53-59。
朱湘吉(1992)。新觀念、新挑戰-建構主義的教學系統,教學科技與媒體,
2期,17-25。
江文慈(1998)。一個新評量理念的探討-多智力取向的評量,教育資料與研究,20期,6-12。
張美玉(1996)。歷程檔案評量在建構教學之應用,教學科技與媒體,27期,31-46。
陳麗華(1997)。情境模式的教學設計,教育資料與研究,18期,26-34。
楊馥如(2001)。現象學說及其對美術教育之啟示,美育雙月刊,122期,87-90。
羅清水(1998)。九年一貫課程與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研習資訊,15卷5期,1-8。
高熏芳(1996)。情境學習中教師角色之探討-共同調節師生關係模式之應用,教學科技與媒體,29期,32-40。
許良榮(1993)。談建構主義之理論觀點與教學的爭論,國教輔導,33卷2期,7-12。
吳芝儀(2002)。建構論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得研究方法,高雄:麗文,183-241。
張惠博(1995)。學習的社會基層面觀點:科學教師的基本見解,建構與教學,2。
甯自強(1993)。經驗、察覺、及瞭解在課程中的意義-由根本建構主義的觀點來看,論文發表於台東師範學院國小數理科教育學術研討會,台東市台東師範學院六月五日。
甯自強(1996)。數學的格式與內容-皮亞傑對維高斯基,論文發表於85年台北市立師院皮亞傑與維高斯基的對話百年校慶學術研討會,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元月二十五、六日。
余民寧(1997)。有意義的學習-概念構圖之研究,台北市:商鼎文化。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
張春興(1999)。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李緒武(1990)。社會科教材教法,台北:五南。
林清山譯(Richard E.Mayer著)(1990)。教育心理學-認知取向,初版,台北市:遠流初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黃台珠(1998)。實驗室氣氛與學生對科學的態度之關係研究,科學教育學刊,
7卷4期,393-410。
張壽山(1991)。學習理論與教學應用,台灣省政府教育廳。
陳瓊森(1998)。從建構觀點談概念形成及概念轉變,國民中學學生概念學習學術研討會。
鍾聖校(1994)。對科學教育錯誤概念研究之省思,教育研究資訊,2卷3期,89-110。
黃萬居(1993)。國小學生的概念構圖和自然科學學習成就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24期,47-66。
彭泰源(1999)。國小五年級學童「力與運動」概念學習。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論文。
張惠博(1999)。迷思概念的研究方法,發表於行政院國科會主辦之「科學概念學習研究」研討會,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耿筱曾(2000)。國小學童概念學習之研究,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自然與科技》課程發展研究國際研討會,國立台北師範學院,63-67。
邱美虹(2000)。概念改變研究的省思與啟示,科學教育學刊,8卷1期,1-34。
英文文獻
Ausubel,D.P.(1968).Educational psychology:A connitive view.
New York:Holt,Rinehart,and Winston.
Airasian,P.W.&Walsh,M.E.(1997).Constructivist cautions.
Phi Delta Kappan,(78),444-449.
Abdal-Haqq,I.(1998).Constructivism in teacher education: Consideration for those who would link practice to theory.ERIC Digest.Clearinghouse on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Washington,DC U.S.,District of Columbia.
Bagley,C.&Hunter,B.(1992).Restructuring,constructivism,and technology:
Forgoing a new relationship.Education Technology,32(7),22-27.
Cobb,P.(1991).Restructing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Focus on Learning Problems in Mathematics,13(2),3-22.
Fosnot,C.T.(1989).Enquiring teachers,enquiring learners:A constructivist approach for teaching.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
Linderman,E.W.&Herberholz,D.W.(1972).Developing artistic and perceptual awareness.Dubuque Lowa:WM.C.Brown Company.
Millar,R.(1989).Constructive criticism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11,587-596.
Meyer,R.E.(1992).Thinking,problem solving.New York:W.H.Freeman
and Company.
Murphy,P.K.&Press,P.A.(1994).The research base for APA’s learner-centered psychological principles.Paper presented at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annual meeting,New Orleans,LA.
Osborne,R.&Wittrock,M.(1985).The generative learning model and implications for science education.Studies in science education,(12),59-87.
Piaget,J.(1970).Genetic epistemology.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Puckett,M.B&Black,J.B.(1993).Authentic assessment of the young child:Celebrating development and learning.New York:Macmillan College Publishing.
Roth,W.M.(1995)Authentic school science:Knowing and learning in open-inquiry science laboratories.London: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Simons,P.R.J.(1993).New learning:three ways to learn in a new balanc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conference Learning about learning.
Helsinki:University of Helsinki,September 7-8.
Simpson,T.L.(2002).Dare I Oppose Constructivist Theory?The Educational Forum,66(4),347-354.
Von Glasersfeld,E.(1984).An introduction to radical constructivism.
Von Glasersfeld,E.(1995).Radical constructivism:A way of knowing&Learning.
London:Falmer.
Weatley,G.H.(1991).Constructivist perspectives on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learning.Science Education,75(1),9-21.
Wolffe,R.J.&McMullen,D.W.(1996).The Constructivist connection:
Linking theory,best practice,and technology.Journal of
Computing in Teacher Education,12(2),25-28.EJ526775.
Walling,D.R.(2001).Rethinking visual art education:A convergence of Influence.Phi Delta Kappan,82(8),626-631.
Wiliam,D.(2001).An overview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ssessment and the curriculum.In Scott,D.(Eds.).Curriculum and assessment(165-181),Westport,Connecticut:Ablex Publis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