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彭瑋謙
peng,wei-chien
論文名稱: 臺北市國民中學推動「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方案之研究
指導教授: 洪仁進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6
中文關鍵詞: 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教育機會均等補救教學
英文關鍵詞: collaboration plan, equal opportunities in education, remedial teaching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77下載:1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瞭解臺北市國民中學教師對於臺北市國中實施「攜手計畫課後扶助」的看法,探討國中辦理「攜手計畫課後扶助」之執行現況與成效,並提出相關建議,以供行政主管機關與學校參考。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進行研究,編製「臺北市國民中學推動『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方案現況與成效之研究」調查問卷」,作為研究工具,並以臺北市35 所公立國中共350 名教師為研究對象,回收有效樣本為311 份,佔樣本數88.85%。問卷資料採描述性統計進行百分比次數分配及平均數,並以卡方檢定之題項適合度與百分比同質性考驗,藉此分析教師的贊同意見,以及不同背景教師的贊同程度是否具有顯著性的差異情形。研究發現如下:
    一、教師對學校推動「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方案,大多普遍持正面支持的態度。
    二、教師對受輔對象及學校行政支援與教學規畫等方面的現行作法,大都表高度認同。但對師資來源的看法,在意見上頗不一致。
    三、教師在彰顯教育機會均等與社會正義之部分實施成效上有不同的看法。
    四、教師多認同課輔教師能有效進行教學與輔導,並使學生學習獲得成效。
    五、教師對實施「攜手計畫課後扶助」的看法,會因其性別、教育程度、職務、參與任課經驗、年資及任職學校班級規模等之不同,部份有顯著差異,尤其擔任不同職務教師的意見差異程度最為明顯。
    六、教師對實施成效的看法,較不受性別、年資及學校規模等不同背景影響。唯較會因其教育程度、職務及任課經驗之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This study is by studying the current implementation situation of “Collaboration Plan: After-school Assist program” which was carried into junior high schools in
    Taipei City. Also, to bring up the opinions to the results of the program mentioned above from the teachers who work at Taipei’s junior high schools, and to provide some suggestions for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s and schools. This study uses questionnaire research method. There are 311 valid questionnaires, about 88.85%of all, named “The research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ffectiveness of “Collaboration Plan: After-school Assist program” in junior high schools in Taipei City”, answered by 350 teachers from 35 chosen junior high schools in Taipei City. It uses Chi-square Test to analyze the applicable degree of the data, and to figure out an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the opinions between teachers with different backgrounds.
      The study discovers:
    1. Most of teachers take positive attitude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gram in schools.
    2. High agreement of the assisted students and administrative supports in current teaching practices. However, the opinions for the sources of the teacher are quite inconsistent.
    3. There are different views of results on highlighting equal opportunities in education and social justice.
    4. School teachers agree that the remedial teaching teachers can teach and counsel students effectively; also the students can have effective learning.
    5. According to their different gender, education level, function in school, teaching experience, seniority and size of school, teachers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t views to the current practice in "Collaboration Plan: After-school Assist" program, and, especially, the opinions from the teachers of different function in school are the most remarkable one.
    6.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view of implementation results by gender, seniority and school size. But there is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it by the different education level, function in school and teaching experience.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待答問題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方案 9 第二節 教育機會均等與社會正義 18 第三節 補救教學的實施 24 第四節 攜手計畫課後扶助之相關研究 31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41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1 第二節 研究對象 42 第三節 研究工具 45 第四節 實施程序 55 第五節 資料處理 56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57 第一節 臺北市國中推動「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方案之實施現況 57 第二節 臺北市國中推動「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方案之實施成效 59 第三節 不同背景教師對學校推動「攜手計畫課後扶助」實施現況與實施成效之差異性分析 6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99 第一節 結論 99 第二節 建議 101 參考文獻 105 附錄 113

    中文部份
    王尤秋(2008)。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政策實施成效之研究-教育機會均等的觀點。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玉程(2009)。基隆市國民小學推動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方案實施情形之調查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黃隆(2002)。電腦補救教學對國中英語低成就學生實施補救教學之效益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王潔真(2007)。國民小學攜手計畫之政策執行研究─以苗栗縣為例。逢甲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王麗雲、甄曉蘭(2007)。台灣偏遠地區教育機會均等政策模式之分析與反省。教育資料集刊,36,25-46。
    王世英、溫明麗、黃乃熒、許文光、陳昺菎(2007)。外籍配偶子女納入學校教育體系之課程與教學研究。臺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杜正治(1993)。補救教學的實施。學習輔導:學習心理學的應用。台北:心理。
    宋美瑤(2008)。苗栗縣「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政策實施成效評估之研究-以回應性評估觀點。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伍振鶩等合著(1998)。教育哲學。台北市:五南。
    呂慶文(2007)。新竹縣市地區國小學生參與學校辦理課後學習現況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林生傳主編(2009)。教育心理學。台北市:五南。
    林清江(1991)。教育社會學新論。台北市:五南。
    林素珍(2008)。苗栗縣國民小學攜手計畫課後扶助實施現況與發展策略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林建呈(2006)。宜蘭縣辦理國民小學弱勢學生學習輔導現況之調查研究。 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學校行政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林麗月(2002)。台東縣國民中小學實施教育優先區現況調查研究。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縣。
    洪儷瑜(1995)。學習障礙者教育。台北市:心理。
    洪儷瑜(2001)。義務教育階段之弱勢學生的補救教育之調查研究。師大學報:46(1),45-65。
    郭生玉(1995)。台北市國民中小學實施補救教學相關問題之研究。台北市政建設專題研究報告(255)。台北市:台北市政府。
    郭為藩(1982)。特殊教育工作者的信念。當代教育理論與實際(頁577-589)。台北:五南。
    郭為藩、高強華(1988)。教育學新論。台北:正中。
    周武昌(2003)。羅爾斯正義理論及其對學校行政的啟示。學校行政雙月刊,26,99-107。
    周武昌、呂瑞香(2004)。國民小學實施課程評鑑的探討。學校行政雙月刊,34,200-210。
    陳仁貴(2008)。台北市國民小學補救教學現況調查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志彬(2006)。都會地區弱勢教育問題—社會學觀點。現代教育論壇,15,485-490。
    陳奎憙(1996)。如何促進教育機會均等。彰化文教,37,4-6。
    陳奎憙(2000)。現代教育社會學。台北:師大書苑。
    陳美如(2005)。課後教育的理解與思考。研習資訊,22,5。
    陳淑麗、熊同鑫(2007)。臺東地區弱勢國中學生課府現況與困境之探究。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76,105-130。
    陳淑麗、曾世杰、洪儷瑜(2006)。原住民國語文低成就學童文化與經驗本位補救教學成效之研究。師大學報,51(2),147-171。
    陳淑麗(2008)。國小弱勢學生課業輔導現況調查之研究。台東大學教育學報,19(1),1-32。
    陳麗珠(1999)。以德懷術評估台灣省教育優先區補助政策實施成效之研究。教育學刊,15,35-64。
    陳麗珠(1999)。台灣省教育優先區計畫與實施之評估研究:問卷調查結果。高雄師大學報,1-23。
    陳麗珠(2007)。論資源分配與教育機會均等之關係:以國民教育為例。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3:3,33-53。
    陳伯璋等(2009)國民中小學教師對於攜手計畫執行現況之調查研究。研習資訊,26(6),27-38。
    吳佳儒(2008)。國民小學實施「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方案」之研究-以臺北縣乙所小學為例。淡江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吳清山、林天祐(2003)。教育小辭書。台北市:五南。
    譚以敬、吳清山(2009)。臺北市弱勢學生教育政策的現況及其未來因應措施之研究。教育行政與評鑑學刊,8,77-94。
    吳勁甫(2003)。從羅爾斯的正義觀談教育機會均等。學校行政雙月刊,25,53-63。
    吳苓瑜(2008)。教育部「攜手計畫-課後扶助」執行現況與成效之研究-以苗栗縣天恩國小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張春興、林清山(1989)。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張新仁 (2000)。補救教學面面觀。載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主辦之「義務教育階段補救教學系統研究與實務」研討會論文集(頁1- 40),高雄市。
    張新仁(2001)。實施補救教學之課程與教學設計。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育學刊,17,85-106。
    張新仁、邱上真、李素慧(2000)。國中英語科學習困難學生之補救教學成效研究。教育學刊,16,163-191。
    游惠美(1997)。電腦輔助教學應用方法對國小低成就兒童注音符號輔助教學之探討。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張嘉寧(2008)。國民中學實施「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方案成效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鄭崇趁(2009)。一個都不少的教育理念與實踐。載於2009 教育111 學校經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8-54)。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鄭崇趁(1998)。教育與輔導的軌跡。教育機會均等的涵義及主要趨勢(頁83-88)。台北市:心理。
    鄭文淵(2007)。桃園縣國民中學「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政策執行現況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楊瑩(1994)。教育機會均等-教育社會學的研究。台北市:師大書苑。
    楊瑩(1994)。台灣地區不同家庭背景子女受教育機會差異之研究。教育研究資訊,2(3),1-22。
    楊振昇 (1998)。教育機會均等的理念與省思。教育資料與研究,21,29-30。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教育改革諮議報告書。台北:作者。
    劉安倫(2004)。談低成就學生之補救教學。竹縣文教,36,48-51。
    李孟印(2004)。把每個學生帶上來。竹縣文教,36,57-60。
    蘇源恭(2007)。James S. Coleman 理性選擇理論及其教育蘊義。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台灣世界展望(2004)。25000 名貧苦學子順利上學去。台北:時報出版社。
    黃涵鈺(2007)。國小高年級英語低成就學生補救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黃景華、吳武典(1981)。對文化貧乏學生實施補救教學與團體輔導效果之實驗研究。測驗年刊,28,33-46。
    黃佳凌(2005)。教育優先區計畫國民小學學習弱勢學生學習輔導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黃俊傑(2009)。「攜手計畫課後扶助」執行評析及建議。北縣教育,67,69-72。
    彭富源(2009)。台灣初等教育改革重點與省思。教育資料集刊,41,1-24。
    盧威志(2008)。「攜手計畫課後扶助」之政策過程與執行評析。學校行政雙月刊,56,140-154。
    曾昱螢(2008)。國民小學實施「攜手計畫-課後扶助」之研究-以中南部某縣市為例。國立嘉義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曾勝任(2009)。攜手計畫實施現況之研究─以臺中市國民小學為例。東海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熊正蕙(2008)。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政策執行現況與影響因素之研究-以臺北縣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趙信光(2008)。屏東縣國民小學辦理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方案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傅正敏(2008)。桃園縣國民小學實施攜手計畫學習滿意度與學習成效關係之研究。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中壢。
    羅時桓(2007)。攜手計畫課後扶助在學校實施現況之研究-以苗栗縣國民小學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許瑜庭(2007)。教育優先區計畫實施現況與發展策略之研究─以新竹縣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謝佩容(2006)。以行動研究改善弱勢之家庭國小學童「課後輔導方案」執行的歷程。國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劉瑞珠(2009)。新竹縣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方案學生學習情形之研究。論文發表於教育部98 年度「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提升弱勢兒童學習之課程與教學研討論壇。台南。
    臺北市立至善國中(2008)。臺北市國民中學96 年度辦理教育部補助「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成果報告。臺北市:至善國中。
    教育部(2003)。全國教育發展會議。2003 年9 月13 日,取自:
    http://www.edu.tw/SECRETARY/discuss/1101.htm
    教育部(2004)。教育部縮短城鄉學習落差補助要點。2004 年12 月8 日,取自:http://teacher.hhjh.tn.edu.tw/ht153/940303.doc
    教育部(2009)。98 年度教育部推動教育優先區計畫。2009 年09 月15 日取自:http://www.edu.tw/eje/
    教育部(2009)。攜手計畫相關統計數據。2009 年02 月01 日。取自:http://www.edu.tw/eje/news.aspx?news_sn=2344&pages=1&site_content_sn=4414
    教育部(2009)。教育部補助國民中小學及幼稚園弱勢學生實施要點。2009 年1月13 日。取自:http://asap.moe.gov.tw/modules/tinyd0/index.php?id=10
    教育部(2009)教育部攜手計畫補充規定。2009 年1 月13 日。取自:http://asap.moe.gov.tw/modules/tinyd0/index.php?id=10
    尤怡人(2006)。從生態學的角度來看弱勢家庭現狀的評估與展望。網路社會學通訊,52。取自http://www.nhu.edu.tw/~society/e-j/52/52-51.htm
    張天泰(2007)。以正義的視角來看待教育-J.Rawls 的正義論與教育機會均等。網路社會學通訊,61。取自http://society.nhu.edu.tw/e-j/61/61_35.htm
    張嘉寧(2008)。教育機會均等與『攜手計畫—課後扶助』。網路社會學通訊,68。取自:http://society.nhu.edu.tw/e-j/68/68-14.htm
    邱于真(2007)。教師如何引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國立臺灣大學教學發展中心電子報 ,2007 年11 月23 日。取自:
    http://www.google.com.tw/search?hl=zh-TW&q=%E5%AD%B8%E7%BF%92%E5%8B%95%E6%A9%9F&meta=&aq=f&oq=
    聯合國2009 年《全民教育全球監測報告》,2008 年11 月27 日。取自:http://wenku.baidu.com/view/6f127a21af45b307e871977f.html

    英文部分
    Hung, L., Chen, S., Wang, C., & Fang, C. (2007, July). The comparison of two resources to detect high risk RD students during the process of identification.Paper presented at the conference of Society of Scientific Study Reading,Prague, Czech Republic.
    Linan-Thompson, S., Vaughn, S., Prater, K., & Cirino, P. (2006). The response to Intervention of English language learners at risk for reading problems. 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 39(5), 390-398.
    Smith,G. (1987). Whatevre happened to educational priority areas. Oxford Review of Education,13,23-28.
    Vinovskis,M.A. (1999). Do federal compensatory education programs really work? A brief historical anaylysis of Title I and Head Start, American Journal of Education, 187-209.
    Coleman, J. S. (1968). The concept of equality of education.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38(1), 7-22.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