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莊易達
Yi-Da Chuang
論文名稱: 佛光大學學生幸福感、死亡態度、生命意義感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
Study on Subjective Well-being, Attitudes toward Death,Meaning of Life and the Related Factors of Fo Guang University Students.
指導教授: 黃松元
Huang, Song-Yua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Health Promotion and Health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4
中文關鍵詞: 幸福感死亡態度生命意義感
英文關鍵詞: subjective well-being, attitudes toward death, meaning of life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671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佛光大學學生幸福感、死亡態度與生命意義感之現況及其相關背景因素之調查研究,採問卷調查法,共發放問卷300 份,有效樣本為291份,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及Scheffe事後比較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
    本研究之結論如下:(一)幸福感方面:幸福感頗佳,以「人際關係」層面之得分為最高,「身心健康」層面為最低。各層面之得分,經濟安全感高、健康狀況良好及有皈依之佛教徒,有較高的幸福感。(二)死亡態度方面:「死亡恐懼」、「死亡逃避」及「逃離接受」低於中間值3分,而「趨近接受」、「中性接受」則高於中間值3分。經濟安全感高、健康狀況良好及有皈依之佛教徒,有較低的死亡恐懼及較高的死亡接受度。(三)生命意義感方面:生命意義感頗佳,以「求意義的意志」層面之得分最高,「生命目的」最低。各層面之得分,健康狀況良好及有皈依之佛教徒,有較高的生命意義感。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iscuss the actual condition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 attitudes toward death and meaning of life of Fo Guang University students. Besides, discussing the difference of dissimilar background (sex, sense of economic security, health condition and religious belief ). According to the conclusion of the research, specific suggestions could be made and provided to related administration and service for reference and further study.
    This study adopted the method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 taking Fo Guang University students as parent population ,using purposive sampling . The researcher sent 300 questionnaires . The effective samples are 291 questionnaires. The research uses the tool , “questionnaire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 attitudes toward death , and l meaning of life.” And the collected data was processed with the software package SPSS 12.0 for windows . Descriptive statistics , T-test , one-way ANOVA and one-way multivariate of variance were used .
    Findings from the analysis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In the aspect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1)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students is good.
    (2)There make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gender.
    (3)There make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well-being in economic security, health condition and religious belief.
    2.In the aspect of attitudes toward death.
    (1)There make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attitudes toward death in gender .
    (2)There make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death avoidance in health condition and religious belief.
    (3)There make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approach acceptance in religious belief.
    3.In the aspect of meaning of life.
    (1)The meaning of life of students is good.
    (2)There make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meaning of life in gender and economic security.
    (3)There make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meaning of life in health condition and religious belief.

    書名頁 論文口試委員審定書 授權書 誌謝 中英文摘要 第一章 緒論 …………………………………………………… 0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0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04 第三節  待答問題 ………………………………………………… 05 第四節  研究假設 ………………………………………………… 05 第五節  名詞解釋 ………………………………………………… 06 第六節  研究限制 ………………………………………………… 0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09 第一節  幸福感及其相關研究 …………………………………… 09 第二節  死亡態度及其相關研究 ………………………………… 16 第三節  生命意義感及其相關研究 ……………………………… 2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32 第二節  研究對象 ………………………………………………… 33 第三節  研究工具 ………………………………………………… 34 第四節  研究步驟 ………………………………………………… 38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 38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 41 第一節  研究對象的基本資料 …………………………………… 41 第二節  研究對象之幸福感、死亡態度及生命意義感之現況 … 45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下幸福感、死亡態度及生命意義感之差異 情形……………………………………………………… 7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107 第一節  結論…………………………………………………………107 第二節  建議…………………………………………………………109 參考文獻 ………………………………………………………………113 中文部分 ………………………………………………………………113 英文部分 ………………………………………………………………117 附錄 附錄一:死亡態度量表使用同意書 …………………………………123 附錄二:生命意義感量表使用同意書 ………………………………124 附錄三:幸福感量表使用同意書 ……………………………………125 附錄四:佛光大學學生幸福感、死亡態度、生命意義感及其相關 因素調查研究問卷 ………………………………………127 圖 目 次 圖3-1 研究架構圖……………………………………………………… 32 表 目 次 表3-1 全校各學系總人數及抽樣人數……………………………… 33 表3-2 幸福感各分層及整體之Cronbach α值 …………………… 35 表3-3 死亡態度各分層及整體之Cronbach α值 ………………… 36 表3-4 生命意義感各分層及整體之Cronbach α值 ……………… 37 表3-5 研究目的、待答問題及統計方法之對應表 ……………… 39 表4-1 研究對象背景變項之次數、百分比分佈 ………………… 44 表4-2 幸福感各層面分量表之描述性統計 ……………………… 46 表4-3 生活滿意層面分佈情形 …………………………………… 49 表4-4 人際關係層面分佈情形 …………………………………… 50 表4-5 自我肯定層面分佈情形 …………………………………… 51 表4-6 身心健康層面分佈情形 …………………………………… 52 表4-7 死亡態度各層面分量表之描述性統計 …………………… 53 表4-8 死亡恐懼層面分佈情形 …………………………………… 57 表4-9 死亡逃避層面分佈情形 ……………………………………… 58 表4-10 趨近接受層面分佈情形 …………………………………… 59 表4-11 逃避接受層面分佈情形 …………………………………… 60 表4-12 中性接受層面分佈情形 …………………………………… 61 表4-13 生命意義感各層面分量表之描述性統計 ………………… 62 表4-14 求意義的意志層面分佈情形 ……………………………… 66 表4-15 生命目的層面分佈情形 …………………………………… 68 表4-16 生命控制層面分佈情形 …………………………………… 69 表4-17 苦難接納層面分佈情形 …………………………………… 70 表4-18 死亡接納層面分佈情形 …………………………………… 71 表4-19 不同性別之研究對象在幸福感整體層面上之差異情形 …… 72 表4-20 不同性別之研究對象在幸福感分層面上之差異情形 ……… 73 表4-21 不同經濟狀況之研究對象在幸福感整體層面上之差異情形 …………………………………………………………………73 表4-22 不同經濟狀況之研究對象在幸福感分層面上之差異情形…… 75 表4-23 不同健康狀況之研究對象在幸福感整體層面上之差異情形 ……………………………………………………………… 76 表4-24 不同健康狀況之研究對象在幸福感分層面上之差異情形 ……………………………………………………………… 77 表4-25 不同信仰類別之研究對象在幸福感分層面上之差異情形…… 79 表4-26 不同信仰類別之研究對象在幸福感分層面上之差異情形 ……80 表4-27 不同背景變項在幸福感上之差異考驗結果綜合摘要表 …… 82 表4-28 不同性別之研究對象在死亡態度各層面上之差異情形 …… 85 表4-29 不同經濟狀況之研究對象在死亡態度各層面上之差異情形………………………………………………………………… 86 表4-30 不同健康狀況之研究對象在死亡態度各層面上之差異情形………………………………………………………………… 88 表4-31 不同信仰類別之研究對象在死亡態度各層面上之差異情形………………………………………………………………… 90 表4-32 不同背景變項之研究對象在死亡態度上之差異考驗 結果綜合摘要表 ……………………………………………… 92 表4-33 不同性別之研究對象在生命意義感整體層面上之差異情形………………………………………………………………… 95 表4-34 不同性別之研究對象在生命意義感各層面上之差異情形 ……96 表4-35 不同經濟狀況之研究對象生命意義感整體層面上之差異情形 …………………………………………………………………97 表4-36 不同經濟狀況之研究對象在生命意義感各層面上之差異情形 …………………………………………………………………98 表4-37 不同健康狀況之研究對象在生命意義感整體層面上之差異情形………………………………………………………………… 99 表4-38 不同健康狀況之研究對象在生命意義感各層面上之差異情形…………………………………………………………………100 表4-39 不同信仰類別之研究對象在生命意義感整體層面上之差異情形…………………………………………………………………101 表4-40 不同信仰類別之研究對象在生命意義感各層面上之差異情形…………………………………………………………………102 表4-41 不同背景變項之研究對象在生命意義感上之差異考驗 結果綜合摘要表…………………………………………………104

    壹、 中文部分
    王素貞(1994)。台北市教師死亡態度、死亡教育態度及死亡教育需求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丘愛玲(1989)。國中教師死亡及死亡教育之態度。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慧鈺(2001)。國中生生命意義之探討:比較分析與詮釋研究。花蓮慈濟大學教研所碩士論文。
    沈煥明(1987)。生命的探索。台北:明文書局。
    呂政達(1987)。還幸福一個本來面目。出自中國人的幸福觀─命運與幸福。台北:張老師文化。
    呂敏昌(1993)。國中生的生活壓力、因應方式與心理社會幸福感之關係。文化大學兒童福利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應鐘(2001)。生死學導論。台北:新文京開發公司。
    何英奇(1987)。大專學生之生命意義感及其相關:意義治療法基本概念之實徵性研究。教育心理學報,20,87-106。
    何英奇(1990)。生命態度剖面圖之編製:信度與效度之研究。師大學報,35,71-94。
    何郁玲(1999)。中小學教師職業倦怠、教師效能感與生命意義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武雄(1999)。推展生命教育,回歸教育本質。高中教育,8,10-15。
    吳麗玉(1997)。護理學校學生死亡態度、安樂死態度之研究:以耕莘護理學校學生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巫雅菁(2001)。大學生幸福感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巫珍宜(1991)。青少年死亡態度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 所碩士論文。
    李復惠(1987)。某大學學生對死亡及瀕死態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子雯(1996)。成人學生多重角色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建彬(1995)。幸福感來源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高雄醫學院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陸洛(1998)。中國人幸福感之內涵、測量及相關因素探討。人文及社會科學彙刊,8(1),115-137。
    陸娟(2002)。生死教育對綜合高中學生生命意義感教學成效之探討。嘉義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瑞珠(1994)。台北市高中生的死亡態度、死亡教育態度及死亡教育需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嬿竹(2002)。網路與真實人際關係、人格特質及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秋娟(1998)。國小中、高年級學童死亡概念、死亡態度及死亡教育需求之研究。嘉義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珍德(1995):癌症病人生命意義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張定綺譯(1993)。快樂,從心開始。台北:天下文化。
    張淑美(1996)。死亡學與死亡教育。高雄:復文。
    張春興(1993)。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曾廣志(2001)。台灣地區商職學生之死亡態度與生死教育需求之探討。南華大學生死教育所碩士論文。
    黃春英(1996)。老人的社會關係模式與生活適應:男女樣本的比較。東海大學社會所碩士論文。
    黃天中(1988)。臨終關懷:死亡態度之研究。台北:業強出版社。
    黃琪璘(2000)。死亡教育課程介入對台東師院學生死亡態度影響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鈕則誠、趙可式、胡文郁編著(2001)。生死學。國立空中大學。
    傅偉勳(1993)。生命的尊嚴與死亡的尊嚴—從臨終精神醫學到現代生死學。台北:正中書局。
    鄔昆如(1989)。人生哲學。台北:五南出版社。
    葉東波(1995)。永大道氏醫學辭典。台北:永大書局。
    廖芳娟(2000)。台灣警察之死亡態度研究。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秀錦(1991)。城鄉學童死亡之概念、焦慮度及教育需求之研究。台灣師大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明昌(1995)。老人對死亡及死亡教育態度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敏珍( 1999)。老年人之人際關密、依附風格與幸福感之關係研究。高師大碩士論文。
    劉香妏(2003)。不同取向生命教育課程對高中生自我概念、人際關係及生命意義影響之研究。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思嘉(1986)。死亡教育對護專學生死亡態度之影響。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謝獻臣(1996)。醫學倫理。台北:偉華。
    謝青儒(2002)。父母參與與子女性別角色概念、性格特質、幸福感及學業表現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薛保綸(1995)。人與人生。台北:宏明出版社。
    簡旭裕。海德格在存有與時間中的死亡分析。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顏映馨(1999)。大學生的生活風格、人際親密和幸福感關係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顏淑慧(2002)。台灣地區護專學生死亡態度與生死教育需求之探討。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貳、 英文部分
    Andrews, F.M.,& Withey, S.B.(1976).Social indicators of well-ing. New York; Plenum.
    Argyle, M. and Lu, L. (1990). Happiness and social skills.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 11, 1255-1261.
    Burbank, P.M.(1992).An exploratory study: Assessing the meaning in life among older adult clients. Journal of Gerontological Nursing, 18(9), 19-28.
    Baumeister ,R.F.(1991).Meanings of life.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Campbell, A., Converse, P., and Rodgers, W.L. (Eds.) (1976). The quality of American life: Perceptions, evaluations, and satisfactions. New York: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Csikszentmiglyi, M.(1991)Fiow: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 NY: Harper Perennial.
    Das, A.k. (1983). Meaningfulness as a factor in health. The American Personnel and Guidance Association. (ERIC Document 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236449)
    Dinner, E. (1984). Subjective well-being. Psychological Bulletin, 95, 542-575.
    Fabry,(1980). Use of the transpersonal in logotherapy. In S.Boorstein(Ed.), Transpersonal Psychology. Plao Alto, CA: Sciene and Behavior Books.
    Frankl, V.E. (1963). Man’s search for meaning: An introduction to
    logotherapy. New York: Washington Square Press.
    Frankl,V.E.(1986). The Will to Meaning: Foundations and logotherapy. New York: Vintase Broks.
    Frankl,V.E.(1988). The Will to Meaning: Foundations and Applications of Logotherapy.(2ed.).New York:American Library.
    Freudiger, P. (1991). Identity salience and motherhood: A test of Stryker’s theory.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54: 146-157.
    Goodstein, J., Zautra, A., and Goodhart, D. (1982). A test of the utility of social indicators for behavioural health service planning.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10, 273–295.
    Kubler-Ross,E.(1969). On death and dying . New York: Macmillan.
    Liora, B.& Rivka, S.(2001). Sources of meaning in life for young and old Israeli Jews and Arabs. Journal of Aging Studies, V15(3), 253-269.
    Lurie, E.(1984). Predictors of emotional well-being in elderly after hospitalization. Country of Publication: U.S.; California.
    McFadden, S.H. (1995). Religious and well-being in aging persons in an
    aging society.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V51(2), 161-175.
    Nam, J.S.(1994). Predictors of drug/alcohol abuse and sexual
    promiscuity of college student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380746).
    Neimeyer, R.A.and Moore, M.A. (1994).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multidimensional fear of death scale.In Nemeyer, R.A.(Ed.),
    Death anxiety handbook: Reasearch , instrumentation , and
    Application, 103-119.
    Robinson, P.J.and Wood, K.I. (1984). Fear of death and physical illness: A personal construct approach.In Epting, F.and Neimeyer, R.A. (Eds.), Personal Meanings of Death : Appications of personal construct theory to clinical practice(127-142).
    Shapiro, D. (1988). Variability of self reports of physical and emotional well-being.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Easter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Spreitzer, E. and Snyder, E. (1974). Correlates of Life Satisfaction among the Aged, Journal of Gerontology, 29: 454-458.
    Templer, D.I.&Dotson, E.(1970). Religious correlates of death
    anxiety. Psychological Reports,26, p895-897.
    Veenhoven, R. (1994). Is happiness a trait? Test of the theory that a better society does not make people any happier.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32, 101-160.
    Wass, H.and Myers, J.E.(1982). Psychosocial aspects of death among the
    Elderly: A View of the literature.The Personnel and Guidance
    Journal,V 6 , 131-137.
    Wong, P.T.P., Reker, G.T&Gesser, G.(1994). Death attitude toward death. In Nemeyer, R.A.(E.d), Death anxiety handbook : Redsearch,instrumentation,and application, 121-148.
    Yalom, I.D. (1980) . Existenial psychotherapy. New York: Basic Books.
    Zika, S. & Chamberlia, k.(1992).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meaning in life and psychological well-ing.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83).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