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柯秉鈞
論文名稱: 資訊科技網頁教材融入教學對高職電機電子群師生態度影響之研究
A Study on the Impact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Attitudes of Integrating Teaching wi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eb Page Instruction Materials, in the Electronic & Electric Cluster at the Vocational High School
指導教授: 彭信成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工業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2
畢業學年度: 90
語文別: 中文
中文關鍵詞: 資訊科技網頁教材融入教學教師教學態度學生學習態度
英文關鍵詞: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eb Page Teaching Materials, Integrating Teaching, teachers’ teaching attitude, students’ learning attitude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63下載:2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是承八十九學年度教育部「資訊科技融入高級工業職業學校電機電子群電子學教學實驗研究計畫」的後續研究,旨在了解將「資訊科技網頁教材融入教學」,對高職電機電子群教師之教學態度與學生之學習態度所產生的影響。為達此目的,採用量表調查研究及教育實驗研究兩種方法,以台北市立松山工農電機電子群二年級九個班的學生為研究對象,分成實驗組177人與控制組172人,藉用教育部學習加油站電子學網頁教材、電子電路模擬軟體WorkBench及妥善規劃之融入教學的策略,對實驗組學生進行為期8週的真正實驗設計模式實驗教學,另一方面,控制組學生則接受傳統講述式教學。完成後,實施教師教學態度與學生學習態度兩種量表的調查,以收集比較兩組學生,學習態度改變之差異與教師態度認同一致性程度的數據資料,爾後利用兩個獨立樣本平均數之差異顯著性的 t 考驗和柯‧史單一樣本考驗的統計方法進行分析與討論。
    結果發現:全數教師顯著性一致贊成將「資訊科技網頁教材融入教學」;兩組學生多數有正向支持的傾向,但相較於控制組,實驗組學生則更顯著性的贊成「資訊科技網頁教材融入教學」。

    This research was tracing to the project from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s Integrating Teaching wi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Cluster of Electronic & Electric of Industrial Vocational Senior High School. The main purposes of this research were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s of both teachers’ teaching and students’ learning attitude toward integrating teaching wi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eb page teaching materials, in the cluster of electronic & electric of vocational high school. To fulfill the research purposes, the scale investigating research and education experimental research were adapted as the researching methods. The subjects were 9 classes of Second-grade students in Sung Shan (松山) Senior High School of Agriculture and Industry, who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177 for experimental group and 172 for control group. Student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aught through a 8-week of well-programmed real experimental design teaching model integrated with the electronics web page teaching materials, on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s learning website, electronic circuit computer-simulation software-WorkBench. On the other side, students of the control group were received the traditional lecture teaching method. After the experiment, two scales, teachers’ teaching attitude scale for teacher and students’ learning attitude scale for student, were administered in order to collect and served as data source for compar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 students’ learning attitude change, the consistency of recognition for teachers’ teaching attitude. 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statistically by t test and Kolmogorov - Smirnov one sample test.
    The findings and conclusions were as follow: all of teachers agreed consistently significantly the way of integrating teaching wi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eb page teaching materials; most of students had the positive attitude, and the students of experimental group supported significantly the way of integrating teaching wi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eb page teaching materials, more than the students of control group.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錄 圖目錄 表目錄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 5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6 第四節 重要名詞詮釋 …………………………………………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11 第一節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特質 …………………………… 11 第二節 教學與及態度 ………………………………………… 26 第三節 教師教學態度的涵義與相關影響因素之探討 ……… 40 第四節 學習及學生學習態度的內涵與相關影響因素探討 … 45 第五節 本章總結與對本研究之啟示 ……………………….. 5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53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54 第二節 研究對象 ……………………………………………… 56 第三節 研究工具 ……………………………………………… 57 第四節 研究步驟、設計與實施 ……………………………… 69 第五節 統計方法與資料處理 ……………………………….. 73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 77 第一節 樣本描述 …………………………………………….. 77 第二節 教師教學態度改變之一致性分析 ………………….. 80 第三節 學生學習態度改變之差異性分析 …..……..……….. 102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 121 第一節 研究結論 ……………………………….……………. 121 第二節 研究建議 .……………………………………………. 133 參考文獻 ……………………………………………………………. 137 附錄 附錄一 資源中心88年度建置審核結果表 ………………. A_1 附錄二 專家會議記錄 …………………………………….. B_1 附錄三 研究工具編製過程表格 ..…………………………. C_1 附錄四 ………………………………………………………… D_1 教師教學態度量表_預試用 學生學習態度量表_預試用 附錄五 ………………………………………………………… E_1 教師教學態度量表 學生學習態度量表 附錄六 ………………………………………………………… F_1 本研究所運用之教育部學習加油站的高職電子學網頁教材 (部分內容) 圖目錄 圖2 - 1 田培林的教學因素關係圖 ………………………………… 27 圖2 - 2 方炳林的教學因素關係圖 ………………………………… 28 圖2 - 3 黃炳煌的教學基本要素及其互動關係圖 ………………… 28 圖2 - 4 「教學」的定義 …………………………………………… 29 圖2 - 5 「態度」概念圖 …………………………………………… 34 圖2 - 6 學生學習的一般模型 ……………………………………… 50 圖3 - 1 研究架構 …………………………………………………… 55 圖3 - 2 態度量表編製流程 ………………………………………… 58 圖3 - 3 研究步驟 …………………………………………………… 70 圖3 - 4 不相等前測 - 後測控制組設計教學實驗進行模式 …….. 71 圖3 - 5 本研究採用以進行教學實驗之真正實驗設計模式 ……… 72 圖4 - 1 實驗組與控制組學生一年級時之專業科目成績分佈圖 … 79 圖4 - 2 整體教師教學態度量表之實驗組教師態度反應人次圓形圖 91 圖4 - 3 整體教師教學態度量表之控制組教師態度反應人次圓形圖 91 圖4 - 4 向度一教師教學態度量表之態度反應人次百分比折線圖.. 92 圖4 - 5 向度二教師教學態度量表之態度反應人次百分比折線圖.. 93 圖4 - 6 向度三教師教學態度量表之態度反應人次百分比折線圖.. 93 圖4 - 7 向度四教師教學態度量表之態度反應人次百分比折線圖.. 94 圖4 - 8 向度五教師教學態度量表之態度反應人次百分比折線圖.. 94 圖4 - 9 向度六教師教學態度量表之態度反應人次百分比折線圖.. 95 圖4 - 10 整體教師教學態度量表之態度反應人次百分比折線圖… 95 圖4 - 11各向度與整體教師教學態度量表 - 全數教師之各態度選項選填人次對全部選項選填人次總和百分比長條圖 ……… 96 圖4-12 整體學生學習態度量表之實驗組學生態度反應人次圓形圖112 圖4-13 整體學生學習態度量表之控制組學生態度反應人次圓形圖112 圖4-14 向度一學生學習態度量表之態度反應人次百分比折線圖… 114 圖4-15 向度二學生學習態度量表之態度反應人次百分比折線圖… 114 圖4-16 向度三學生學習態度量表之態度反應人次百分比折線圖… 115 圖4-17 向度四學生學習態度量表之態度反應人次百分比折線圖… 115 圖4-18 向度五學生學習態度量表之態度反應人次百分比折線圖… 116 圖4-19 整體學生學習態度量表之態度反應人次百分比折線圖 ….. 116 圖4-20 向度一學生學習態度量表之「態度改變級別內的%」長條圖. 117 圖4-21 整體學生學習態度量表之「態度改變級別內的%」長條圖. 117 圖4-22 各向度與整體學生學習態度量表-全數學生之各態度選項.118 表目錄 表3 - 1 進行教學實驗的科別、班別與學生人數 …………………….. 56 表3 - 2 進行學生學習態度量表預試之科別、班別與有效的樣本人數60 表3 - 3 教師教學態度量表之因素命名及量表內容摘要 …………… 63 表3 - 4 學生學習態度量表之因素命名及量表內容摘要 …………… 65 表3 - 5 教師教學態度量表各因素分量表及總量表的α係數 ……… 67 表3 - 6 學生學習態度量表各因素分量表及總量表的α係數 ……… 68 表4 - 1 實驗組與控制組學生一年級時之專業科目成績 …………… 78 表4 - 2 向度一電機電子群教師教學態度改變*教學實驗二維列聯表84 表4 - 3 向度二電機電子群教師教學態度改變*教學實驗二維列聯表85 表4 - 4 向度三電機電子群教師教學態度改變*教學實驗二維列聯表86 表4 - 5 向度四電機電子群教師教學態度改變*教學實驗二維列聯表87 表4 - 6 向度五電機電子群教師教學態度改變*教學實驗二維列聯表88 表4 - 7 向度六電機電子群教師教學態度改變*教學實驗二維列聯表89 表4 - 8 整體電機電子群教師教學態度改變*教學實驗二維列聯表….90 表4 - 9 向度一教師教學態度量表之態度反應的柯‧史單一樣本考驗97 表4-10 向度二教師教學態度量表之態度反應的柯‧史單一樣本考驗.97 表4-11 向度三教師教學態度量表之態度反應的柯‧史單一樣本考驗.98 表4-12 向度四教師教學態度量表之態度反應的柯‧史單一樣本考驗.99 表4-13 向度五教師教學態度量表之態度反應的柯‧史單一樣本考驗.99 表4-14 向度六教師教學態度量表之態度反應的柯‧史單一樣本考驗100 表4-15 整體教師教學態度量表之態度反應的柯‧史單一樣本考驗..101 表4-16 向度一電機電子群學生學習態度改變*教學實驗二維列聯表106 表4-17 向度二電機電子群學生學習態度改變*教學實驗二維列聯表107 表4-18 向度三電機電子群學生學習態度改變*教學實驗二維列聯表108 表4-19 向度四電機電子群學生學習態度改變*教學實驗二維列聯表109 表4-20 向度五電機電子群學生學習態度改變*教學實驗二維列聯表110 表4-21 整體電機電子群學生學習態度改變*教學實驗二維列聯表 .. 111 表4-22 教學實驗學生對各向度及整體學生學習態度量表之反應平均數差異顯著性t檢定 ………………………………………….. 120 附表1 影響教師教學態度之向度與各向度分量表的題數 (初稿) …. C_1 附表2 影響學生學習態度之向度與各向度分量表的題數 (初稿) …. C_1 附表3 教師教學態度量表之因素矩陣 (Component Matrix) .…… C_2 附表4 教師教學態度量表之總累積可解釋的變異量 …………… C_5 附表5 教師教學態度量表之樣式矩陣 (Pattern Matrix) .…….….. C_6 附表6 教師教學態度量表之題目歸屬原則 ………………………. C_9 附表7 教師教學態度量表之題目刪除原則 …………………….. C_10 附表8 教師教學態度量表之各題目與各因素分量表的共同值 (效度) ……………………………………………………………… C_10 附表9 學生學習態度量表之總累積可解釋的變異量 ………….. C_14 附表10 學生學習態度量表之樣式矩陣 (Pattern Matrix) ………. C_15 附表11 學生學習態度量表之題目歸屬原則 ………………….. C_17 附表12 學生學習態度量表之題目刪除的原則 ………………… C_18 附表13 學生學習態度量表之各題目與各因素分量表的共同值 (效度) 樣式矩陣 (Pattern Matrix) ……………………………… C_18 附表14因素1 (學校教學環境因素)分量表之內部一致性信度分析 C_21

    壹、中文參考文獻
    大不列顛百科全書 (民78)。台北:丹青圖書。
    方炳林 (民75) 教學原理。台北:教育文物出版社。
    王文科 (民82) 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圖書。
    王有倫 (民72) 我國師專學生價值觀念及教師態度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克先 (民84) 學習心理學。台北:桂冠圖書。
    王保進 (民88) 視窗版SPSS與行為科學研究。台北:心理出版社。
    王曉璿 (民86) 建構主義在電腦輔助教學軟體設計之應用。菁莪季刊,8卷,4期,13-19。
    王曉璿 (民87) 資訊科技融入各科教學探究。台中:台灣省中等教師研習會。
    王曉璿 (民88) 資訊科技融入各科教學探究。菁莪季刊,10(4),18-24。
    田培林 (民72) 教育學新論。台北:文景書局。
    朱則剛 (民83) 教育工學的發展與派典演化。台北:師大書苑。
    朱敬先 (民75) 學習心理學。台北:國立編譯館。
    江文雄、饒達欽 (民85) 職業學校電機電子群專業及實習科目教師教學資源相關因素之研究。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技術與職業教育研究中心。
    何榮桂,王緒溢 (民86) 網際網路教學設計:一個國小之網路教學實驗。高雄師大:1997電腦輔助教學論文集。
    吳世斌 (民82) 新文化事業電腦多媒體。自動化科技,111,62-65。
    吳武典 (民60) 從心理動力學的觀點談影響學生學習的因素。教育文摘,16(5),頁5-11。
    吳武典 (民76) 影響學習因素的動力觀:散播愛的種子-談輔導的理念與方法。台北:張老師出版,頁46-49。。
    吳清基 (民79):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環境。研習資訊,62,1-3。
    吳琮璠、謝清佳 (民81) 資訊管理-理論與實務。台北:三民書局。
    吳聰賢 (民67) 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態度量表的建立。台北:東華書局。頁439-491。
    吳鐵雄 (民87) 電腦網路在台灣中小學教育上之應用研究。第七屆國際電腦輔助教學研討會。高雄,台灣。
    吳鐵雄,林奇賢 (民87) 電腦網路在中小學教育之應用研究。國科會八十七年專案成果發表會。
    李勝玫 (民83) 綠色電腦趨勢。第三波,2月,62-63。
    李隆盛 (民82) 「科技」和「工業」之間不能劃等號。中學工藝教育月刊,26(7),1。
    李咏吟 (民78) 國中生學習技巧運用狀況之調查。國立台灣教育學院輔導學報,12期,頁239-264。
    杜憲成 (民83) 早期儒家學習範疇研究。台北:文津出版。
    卓進成 (民82) 電腦多媒體發展概況。倚天雜誌,70,49-56。
    林人龍 (民85) 國中「生活科技」課程教材發展與教學實驗之研究-以「運輸科技」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生傳 (民79) 新教學理論與策略。台北:五南圖書。
    林清山 (民81) 心理與教育統計學。台北:東華書局。
    林清江 (民77) 進一步的教育機會均等。台北:台灣書店。
    林劍秋 (民78) 微電子學社會學。台北:桂冠圖書。
    林興銳 (民80) 電腦通訊與數位網路。台北:波全圖書。
    邱天助 (民84) 電訊網路與終生教育的發展。教學科技與媒體,20期,10-15。
    邱俊圜 (民84) 資訊科技之分類架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貴發 (民79) 電腦整合教學的概念與方法。台灣教育,11,1-8。
    邱貴發 (民86) 情境學習理念與電腦輔助學習:學習社群理念探討。台北:師大書苑。
    邱貴發 (民87) 網路世界中的學習:理念與發展。教育研究資訊,6 (1),20-27。
    施能木 (民81) 超媒體系統應用在國中工藝教學之成效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藝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唐璽惠 (民77) 高中生英語學習動機態度、師生互動、親子關係與英語科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新逸 (民84) CAI多媒體教學軟體之開發模式。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33卷,1期,68-78。
    徐新逸 (民84) 如何借重電腦科技來提昇問題解決能力?談「錨式情境教學法」知理論基礎與實例應用(上)。教學科技與媒體,20期,25-41。
    徐慕蓮 (民76) 個人及家庭因素影響國小新生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翁正雄 (民85) 淺談國民中小學資訊教育網路教學之網路主機。資訊與教育雙月刊,3,40-48。
    高恬、王宏周、魏章玲譯 (民 78) 後工業社會的來臨。台北:桂冠圖書。
    高廣孚 (民77) 教學原理。台北:五南圖書。
    張文哲 (民63) 態度測量。測量與輔導雙月刊二卷三期,106-107。
    張劭勳、林秀娟 (民88) SPSS For Windows統計分析:初等與高等統計。台北:松岡圖書。
    張春興 (民83) 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張春興、汪榮才 (民65) 洛氏教育心理學。台北:大聖書局。
    張秋明 (民86) 台北市試辦學年學分制高職學生學習態度與學習困擾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宵亭 (民72) 教育工學研究。台北:大聖書局。
    張國恩 (民88) 資訊融入各科教學之內涵與實施。資訊與教育雜誌,72,2-9。
    張新仁 (民71) 國中學生學習行為: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學習態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德瑞 (民75) 北市國民中學三年級學生次級文化與違規犯過行為的關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梁朝雲 (民86) 以全球資訊網為基礎的遠距學習環境。教學科技與媒體,34期,28-41。
    許乃文 (民84) 台灣學術網路簡介。教育部電算中心簡訊,8411期,12-15。
    許智宏 (民76) 資訊生活:邁向資訊化社會。台北:松崗圖書。
    郭生玉 (民74) 教師的間接與直接影響行為和學童創造力及學生成績之關係。教育心理學報,18期,頁57-84。
    郭生玉 (民85) 心理與教育測驗。台北:精華書局。
    郭為藩 (民77) 教育學新論。台北:正中書局。
    郭靜芬 (民66) 師範生教育態度之調查研究。教育文粹,民66年6期,頁84-96。
    郭聰貴 (民67) 國小學生對學校態度之調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明溥 (民81) CAI 之發展趨勢: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資訊與教育,28,5-11。
    陳明溥 (民81) CAI 之發展趨勢:智慧型電腦輔助教學。資訊與教育,31,28-33。
    陳青青 (民61) 師資態度量表的編製。台北女師專學報,民61,1期。頁156-187。
    陳勇延 (民83) 資訊科技的本質與演進。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藝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昭雄 (民77) 電腦輔助教學概論。台北:松崗圖書。
    陳昭雄 (民78) 職業科目教學方法之理論與實務。台北:師大書苑。
    陳英豪 (民66) 教師人格特質及教學態度對教學成績預期效果之研究。高雄師範學院學報,民66,5期。頁237-259。
    陳英豪、汪榮才、劉佑星、李坤崇 (民81) 新制師範院生教學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台南師院學報,民81,第25期,頁1-28。
    陳嘉彌 (民86) 接受創新程度的理論與應用。教學科技與媒體,46,59-63。
    陳嘉彌 (民86) 網路互動式遠距教學策略知構想與其可行性。教學科技與媒體,34期,42-46。
    陳麗娟 (民83) 我國國民補習學校班級氣氛及其與成人學生學習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玉玲 (民82) 台北市高智商低成就國中學生學習信念與相關因素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游婉娟譯 (民83) 資訊地球村。台北:天下文化。
    湯素月 (民82) 公元2000年資訊科技新世界。資訊傳真,1期,76-79。
    黃一農 (民87) 網際網路虛擬科學館。國科會八十七年專案成果發表會。
    黃明章 (民62) 影響國中教師對學生態度之差異因素。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政傑 (民85) 教材教法的問題與趨勢。台北:師大書苑。
    黃炳煌 (民75) 從教學的概念分析談教學設計。現代教育,第7卷第7期,頁87-103。
    楊昭儀、徐新逸 (民86) 建構網路學習社群的教學設計模式。視聽教育,39卷,3期,15-27。
    楊家興 (民82) 超媒體:一個新的學習工具。教學科技與媒體,12期,28-39。
    葉重新 (民81) 心理測驗。台北:三民書局。
    董媛卿 (民83) 職業學校學生行為特質分析與建議。技術與職業教育雙月刊,第23期,頁29-31。
    路均約 (民56) 教師性向測量的編製報告。台北:中華測驗技術協進會。
    劉明洲,洪榮昭 (民86) 電腦輔助教學之設計原理與應用 (增訂一版)。台北:師大書苑。
    鄭晉昌 (民82) 自『情境學習』的認知觀點探討電腦輔助教學中教材內容的設計-從幾個學科教學系統談起。教學科技與媒體,12期,3-14。
    鄭晉昌 (民82) 電腦輔助學習的新教學設計觀:認知學徒制。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31卷,1期,55-66。
    鄧運林 (民81) 自我導向學習對成人學生學習行為、學業成績影響之實驗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賴保禛 (民69) 學習態度測驗指導手冊。台北:中國行為科學社。
    謝清俊 (民86) 資訊科技對人文、社會的衝擊與影響。http://www.stic.gov.tw/stic/1/home_test/scitech/topic-3.htm
    鍾國瑞 (民77) 資訊導論。台北:松崗圖書。
    韓善民 (民86) 資訊教育基礎建設簡介。教育部電子計算機中心簡訊,8609,頁8-12。http://www.edu.tw/moecc/art/8609/8609a5.htm。
    顏龍泉 (民84) 媒體發展與遠距學習。視聽教育雙月刊,37 (4),12-19。
    羅文基 (民79) 技職教育專題研究。高雄:復文書局。
    饒達欽 (民79) 電與資訊教育。台北:松崗圖書。
    張芬芬 (民73) 師大結業生分發實習前後教學態度與任教意願之比較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貳、英文參考文獻
    Adderson, L. W. & Burns, R. B. (1989). Research in classrooms : The study of teachers, Teaching, and instruction. Oxford : Pergamon.
    Allport, G. W. (1935). Attitudes, In C.M. Murchison (Ed.). Handbook of Social Psychology, Woroester, Massachusetts : Clark University Press.
    Ary, D.L., Jacobs, L. C., & Razavieh, A. (1990). Instruction to research in education (4th ed.). New York :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Inc.
    Barker, R. G. (1982). Importance of developmenttal learning theories to industrials arts educators. Man Society Technology,41(6),9-12.
    Biggs. J. B. (1985). The role of metalearning in study processes. Br, J, Educ, Psychol, 55, 185-212.
    Blake, V. L. P., & Tjoumas, R. (1990). Information literacies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Boston, MA : G. K. Hall.
    Bruckman, A. (1997). Construction, Community, and Learning in a Networked Virtual World for Kid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MIT.
    Chiou, G. F. (1997). Beliefs and computer-based learning. Educational Technology July, 48-52.
    Compaine, B. M. (1988). Issues In New Information Technology. New York : Ablex Publishing.
    DeVore, P. W. (1980). Technology : An introduction. Worcester, MA : Davis.
    Doob, L. W. (1947). The behavior attitude. Psy. Rev. 54. 135-156.
    Dunlop, C. & Kling, R. (1991). Computerization and Controvesy. CA : Academic Press, Inc.
    Festinger, L. (1957). A theory of cognitive dissonance. Stanford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Frey, P. W. (1973). Student Rating of Teaching : Validity of Several Rating Factor. Science, 182, 83-85.
    Frey, R. E. (1989). A philosophocal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technology. Journal of Industrial Teacher Education, 27(1),23-35.
    Good, C. V. (1973). Dictionary of education (2nd Ed.). New York : McGraw-Hill.
    Hall, D. T. (1970). The effect of teacher-student congruence upon student learning in college classes. Journal of Education Psychology. 61, 205-213.
    Haynes, D. (1990). Information Source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ondon : Bowker- Saur.
    Hovland, C. I. (1960). Attitude organization and change. Yale University Press.
    Insko, C. A. (1965). Verbal Reinforcement of Attitud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 : 621-623.
    Katz, D. (1959). A priliminary statement to a theory of attitude and change. New York : McGraw-Hill.
    Katz, D. (1967). The functional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attitudes. In M. Fishbein (Ed.), Attitude Theory and Measurement. New York : John Wiley & Sons, Inc.
    Kearney, N. C. & Rocchio, P. D. (1956). The Effect of Teacher Education on the Teacher’s Attitude. Journal of Education Research, 49,703-708.
    Kelman, H. C. (1961). Processes of opinion change.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25, 57-78.
    Kyriacou, C. (1986). Relationships with pupils. In C. Kyriacou (Ed.), Effect teaching in school. Oxford : Blackwell.
    Laver, T. (1989).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Agent of change. Cambridge University.
    Longley, D. & Shain, M. (1986). Dictionar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arzano, R. J. (1992). A different kind of classroom : Teaching with dimensions of learning. Alexandria. VA :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Miles, I. ,Rush, H. & Turner, K. (1988). Information horizons : The long-term social implications of new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England : Edward Elgar.
    Osgood, C.E. ,Suci, G. J. , & Tannenbaum, P. H. (1957). The measurement of meaning. Urbana, III. :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Ralph, E. G. (1982). The unmotivated second-language learner : Can students’ negative attitude be changed? Canadian Modern Language Review. Spr.38(3),493-502.
    Rosenberg, M . J. (1960). A structural theory of attitude dynamics.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24, 319-341.
    Rowley, J. E. (1988). The basic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ondon : Clive Bingley.
    Scott, W. A. (1969). Attitue Measurement.The Handbook of Social Psychology (2nd Ed.), Arnson Addison Wesley.
    Sherif, M. & Cantril, H. (1966). The Psychology of Ego-Invoovements. N.Y. : Willey
    Vickery, B. (1989). Information Science in Theory and Practice. New York : Butterworth & Co, Ltd.
    Webster, F. & Robins, K. (1986).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A luddite analysis. Norwood, New. York. : Ablex Publishing. .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