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劉鐔靖
Liu, Tan-Ching
論文名稱: 敦煌寫卷中的地論學派義章文獻研究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Dìlùn School's Yizhang in the Dunhuang Manuscripts
指導教授: 李幸玲
Lee, Hsing-Ling
口試委員: 鄭阿財
Cheng, A-Tsai
耿晴
Keng, Ching
陳一標
Chen, I-Biau
蔡伯郎
Tsai, Po-Lang
李幸玲
Lee, Hsing-Ling
口試日期: 2024/01/16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24
畢業學年度: 11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382
中文關鍵詞: 地論學派淨影慧遠《大乘義章》義章敦煌寫卷
英文關鍵詞: Dìlùn School, Jingyingsi Huiyuan, Dasheng Yizhang, Yizhang, Dunhuang Manuscript
研究方法: 個案研究法主題分析比較研究內容分析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400302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00下載:2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關於地論學派具體思想與特徵,由於地論學派的第一手文獻大多散佚,過往研究者以淨影慧遠著作群為主要參照,亦多透過僧傳,或是智顗、吉藏著作的傳述,掌握地論學派的思想與特徵。本研究之特點,在於透過敦煌寫卷中的地論學派義章類文獻為主題研究,以敦煌寫卷保存地論學派相關一手文獻為研究對象,與淨影慧遠、傳世文獻之論述進行同異比對,並指出傳世文獻未提及地論學派據其學派思想與特徵,對特定名相展開的論述及歧異。
    本研究的主要範圍是敦煌寫卷中的地論學派四件義章類型文獻:「S.4303」、「S.613」、「Φ180」、「及法師撰《大義章》(BD00453V)」。研究視角是以四件寫卷之中有兩項以上的名相義,計有八項的現象,稱為「共同名相」,並與淨影慧遠《大乘義章》進行比對與討論。
    全文分為七章,重點放在第三章至第六章。第一章為緒論,說明研究範圍、前人研究成果、基於共同名相與「跨多個寫卷的文本群」的研究取徑,並指出採用淨影慧遠《大乘義章》為共同名相分類的參考座標,以及預期成果;第二章為文獻學面向的分析,以三個面向分析四件敦煌寫卷:(一)文獻題解與研究視野、(二)抄寫形式、(三)以所引用佛典判斷內容成立時間及學派判斷;第三章至第六章探討四件敦煌寫卷之八項共同名相與淨影慧遠《大乘義章》,分成四章論述:第三章是「教迹」與判教觀相關;第四章是「六相」與教理論相關;第五章是「三寶」、「十地」、「三量與四量」、「一乘」、「三道」與修行論相關;第六章是「佛三身」與佛陀觀相關;第七章結論。
    本研究提出文獻、哲學、詮釋三個面向的研究貢獻。關於文獻面向,提出義章文獻兩項索引性質:一是義章文獻作者的自我引用現象、二是義章文獻名相詮釋的相互引用關係。據此兩項索引性質,認為敦煌寫卷中的地論學派義章類文獻具有從個別寫卷到跨多個寫卷的文本群的探討視野之可能性。
    關於哲學面向,以判教觀、教理論、修行論、佛陀觀四個面向,探討八項共同名相呈現的「概念史的繼承」以及「學派詮釋」。約要地說,本研究範圍中的地論學派主要基於清淨如來藏(或稱法界)為「一」之弱意義的如來藏作為教理詮釋的基底,運用法界緣起、體相、緣集、體相用三大義、六相、一與三(多)、行位等解釋名相義,形成互不相違的理想大乘義。
    關於詮釋面向,指出兩項:一是地論學派義章文獻之詮釋侷限性,指出「預設讀者」與「學派詮釋」為其侷限性;二是地論學派南北道入華嚴宗、法相宗解讀。

    Regarding the specific though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ìlùn School, due to the fact that most primary documents of the school are scattered and lost, previous researchers primarily refer to the works of Jingyingsi Huiyuan and often rely on monk biographies, or the transmissions of Zhiyi and Chi-tsang, to understand the though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ìlùn School. The distinctive feature of this study lies in the thematic exploration of the Dìlùn School's Yizhang within the Dunhuang Manuscripts. The research centers on the first-hand documents related to the Dìlùn School preserved in the Dunhuang Manuscripts, with a comparative analysis against the discussions of Jingyingsi Huiyuan and transmitted texts. It is emphasized that the transmitted texts do not mention the Dìlùn School or its ideological thoughts and characteristics, leading to discrepancies in the discourse and the demystification of name and form(名相展開) based on the school's ideology.
    The main scope of this study includes four types of Yizhang documents related to the Dìlùn School in the Dunhuang Manuscripts: "S.4303," "S.613," "Φ180," and “BD00453V." The research perspective is based on the phenomenon known as common name and form (共同名相), which refers to the occurrence of two or more instances of the name-form-meaning among the four manuscripts, totaling eight phenomena. A comparison and discussion are then conducted with Jingyingsi Huiyuan's Dasheng Yizhang.
    The entire text is divided into seven chapters, with the main focus on chapters three to six.Chapter One serves as an introduction, elucidating the research scope, previous research achievements, the research approach based on common name and form, and the study perspective across multiple manuscripts(跨多個寫卷的文本群). It also highlights the use of Jingyingsi Huiyuan's Dasheng Yizhang as a reference coordinate for common name and form classification, along with expected outcomes. Chapter Two is an analy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terary studies, examining four Dunhuang Manuscripts in three aspects: (1) Interpretation and research perspective, (2) Copying forms, and (3) Determining the establishment time and doctrinal judgment based on quoted Buddhist scriptures. Chapters Three to Six delve into the eight common name and form phenomena across the four Dunhuang Manuscripts and Jingyingsi Huiyuan's Dasheng Yizhang," divided into four chapters of discussion: Chapter Three focuses on traces, or marks of the Buddha's teachings, and its relation to classification of doctrines; Chapter Four discusses the Six Characteristics (六相) and its connection to Doctrinal Theories (教理論); Chapter Five explores the Three Treasures (三寶), Ten Stages (十地), Pramāṇa-Traya and Four Authorities (三量 and 四量), Ekayāna (一乘, or One Vehicle), Three Holy Paths (三道), and their relevance to Practice Theories (修行論); Chapter Six addresses the Buddha-kāya-traya (佛三身, or three bodies of the Buddha) and its connection to the concept of the Buddha(佛陀觀). The seventh chapter serves as the conclusion.
    The study proposes contributions in three dimensions: literature, philosophy, and interpretation. Concerning literature, it introduces two indexing characteristics of Yizhang literature: the self-referencing phenomenon of Yizhang literature authors and the mutual referencing relationship of Yizhang literature in interpreting common names and forms. These two indexing characteristics suggest the potential for exploring the Dìlùn School's Yizhang literature in the Dunhuang Manuscripts from individual manuscripts to multiple manuscript groups.
    Concerning philosophy, it explores the "conceptual history inheritance" and "school interpretation" of the eight common name and form phenomena across four dimensions: the classification of doctrines, doctrinal theories, practice theories, and the concept of the Buddha. In summary, within the scope of this study, the Dìlùn School of thought primarily relies on the "Clear and Pure Tathāgata Treasury" (also known as dharma-dhātu) as the foundational interpretation of doctrine, considering it a weakened signification of "Oneness." The study employs concepts such as Dharma-Dhatu-Pratitya-Samutpada, essence and form, Yuanji, Ti, Xiang, and Yong as the three major meanings, the Six Characteristics, One and Three (many), and the Theory on Stages of Practice to interpret the significance of name-form-meaning. This leads to the formulation of an internally consistent ideal Dasheng doctrine.
    Regarding interpretive considerations, two points are highlighted: firstly, the interpretive limitations of the Dìlùn School's Yizhang, emphasizing constraints related to "Presumed Readership" and "School Interpretation." Secondly, the study explores the interpretations of the Dìlùn School in the context of its affiliation with the Huayen School and Fa-Xing School in both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traditions of Huayan Buddhism.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問題意識及研究目的 1 一、地論學派定義及敦煌寫卷的學派判斷問題 3 二、敦煌寫卷中的地論學派文獻及四件義章文獻的八項共同名相現象 11 三、概念史的繼承與學派詮釋:以淨影慧遠《大乘義章》為地論學派參考座標 15 四、預期成果 16 第二節 義章定義與研究範圍 18 一、漢傳佛教義章文獻的形式 18 二、研究範圍:地論學派的敦煌義章寫本之共同名相與淨影慧遠《大乘義章》 25 第三節 前人研究回顧與評述 30 一、以名相義章回到議題脈絡的相關研究 30 二、同中求異:以名相義章系聯「跨多個寫卷的文本群」的研究 32 第四節 研究取徑 34 一、回到文本本身:佚名文獻的詮釋學取向 34 二、以「間距」概念與「共同名相」現象的對話:重述與重新發現 35 三、義章文獻的綱要性質:文本性質與「共同名相」現象 37 四、取徑共同名相的侷限:單獨與淨影慧遠《大乘義章》共有、寫卷獨有名相 38 第五節 本研究之結構與內容大要 41 第二章 義章文獻「寫本原生態」解讀——從個別寫卷到跨多個寫卷的文本群視野 44 第一節 以寫本原生態分析 44 第二節 S.4303為地論學派寫卷 46 一、文獻題解與研究視野 46 二、抄寫形式 47 三、以所引用佛典判斷內容成立時間及學派判斷 49 第三節 S.613為地論學派寫卷 53 一、文獻題解與研究視野 53 二、抄寫形式 54 三、以所引用佛典判斷內容成立時間及學派判斷 56 第四節 Φ180為地論學派寫卷 58 一、文獻題解與研究視野 58 二、抄寫形式 59 三、以所引用佛典判斷內容成立時間及學派判斷 60 第五節 及法師撰《大義章》(BD00453V)為地論學派寫卷 63 一、文獻題解與研究視野 63 二、抄寫形式 64 三、以所引用佛典判斷內容成立時間及學派判斷 65 第六節 從個別寫卷到跨多個寫卷的文本群 67 一、義章文獻作者的自我引用現象 67 二、義章文獻名相詮釋的相互引用關係 68 三、以跨多個寫卷的文本群為視野 69 第三章 義章文獻的判教觀詮釋——以教迹為核心 70 第一節教迹義及其論題 70 第二節淨影慧遠之二藏 72 一、駁難三家判教異說:劉虬、慧誕、菩提流支 73 二、淨影慧遠的二藏判教 80 第三節 Φ180的五時教判 86 一、引述三家判教及批判 86 二、Φ180基於「今用第三家義」提出的五時教判 93 第四節 S.613的別教、通教、通宗教 98 一、眾生根器不同,立別教、通教、通宗教 98 二、法界理解有別:「別教/事」、「通教/相」、「通宗教/體實」 99 三、「通宗教」以「漸、頓圓、圓」分判《華嚴》、《涅槃》、《大集》 101 四、S.613與S.4303的通宗判教、典籍不同 102 第五節 教迹的概念史的繼承及學派詮釋 105 一、概念史的繼承:以教迹論述判教 105 二、學派詮釋:眾生根器不同、反對獨尊《涅槃》 105 第四章 義章文獻的教理論詮釋——以六相為核心 108 第一節 六相及其論題 108 第二節 世親《十地經論》的六相 111 一、世親的六相定義:解經方法、方便法 111 二、六相之侷限:除事 114 第三節 法上以六相為六種正見 116 一、法上的六相定義 116 二、法上與世親六相定義不同 118 第四節 淨影慧遠《大乘義章.六種相門義》及其論題 119 一、淨影慧遠的相門、門別、諸法體義 119 二、淨影慧遠嚴分六相與六種正見 120 三、六相能解大乘教法、行法 123 第五節 S.4303之「廣六種正見」及其論題 125 一、正見及理法、教法、行法 125 二、理法、教法、行法與六相 126 三、緣起法界與六相 129 第六節 S.613之「六種正見(擬)」、「據自體因果辨六種正見」及其論題 131 一、六種入門能解大乘教、行 131 二、六相名義與S.4303相同 131 三、補述「S.4303」的論述 133 四、以六相解釋通宗的自體 135 第七節 智儼嚴分六種正見與六相 138 一、智儼與淨影慧遠的六正見 138 二、智儼的六相定義與淨影慧遠的體義與事相 139 第八節 六相概念史的繼承及學派詮釋 143 一、概念史的繼承:源於《十地經論》的六相 143 二、學派詮釋:別於世親「除事」,以體一故,六相能解「事」(陰、界、入) 144 第五章 義章文獻的修行論詮釋——以三寶、十地、三量與四量、一乘、三道為核心 148 第一節 三寶義 148 一、三寶義及其論題 148 二、《大般涅槃經集解》的二種、三種三寶 149 三、淨影慧遠的三種三寶:新立住持三寶 154 四、及法師《大義章》(BD00453V)的三種三寶:新立名字三寶 168 五、S.613的三種三寶:立一體三寶、別相三寶、住持三寶 179 六、Φ180的四種三寶:立當常三寶、現常三寶、應化三寶、名字三寶 182 七、三寶義概念史的繼承及學派詮釋 187 第二節 十地 192 一、十地及其論題 192 二、淨影慧遠《大乘義章.十地義》詮釋 193 三、Φ180之「十地義」詮釋 199 四、S.4303的「地體/六種決定、體實」與「地相/十波羅蜜」 203 五、地論學派之十地概念史的繼承及學派詮釋 204 第三節 三量與四量 207 一、三量與四量及其論題 207 二、淨影慧遠《大乘義章.三量智義》 211 三、S.4303之「廣四量義」 220 四、S.613之「四量義」、「又解四量義」 230 五、三量與四量概念史的繼承及學派詮釋 236 第四節 一乘 239 一、一乘及其論題 239 二、淨影慧遠之一乘詮釋 240 三、S.4303的一乘詮釋 249 四、S.613的一乘詮釋 256 五、一乘概念史的繼承及學派詮釋 260 第五節 三道義 263 一、三道義及其論題 263 二、法上《十地論義疏》的三道論述 266 三、淨影慧遠《大乘義章》之同相三道、別相三道 271 四、S.4303之「廣明三道義」 280 五、S.613之「同相三道」 286 六、三道概念史的繼承及學派詮釋 287 第六章 義章文獻的佛陀觀詮釋——以佛三身為核心 291 第一節 佛三身及其論題 291 第二節 淨影慧遠《大乘義章.三佛義》 295 一、法身定義 295 二、報身定義 299 三、應身定義 302 四、三佛身的一三與三大義、覺照、理解釋 302 五、判教不同,三佛不同 305 六、三佛身是常或無常 307 七、見三佛身與自成佛的次第不同 308 第三節 S.4303之「廣佛三種身」 310 一、三身定義 310 二、緣集論身的一三 312 三、三身與身業、口業、意業 316 四、法報應三種佛身:次明知眾生 317 五、三身之因與三佛身一時或次第成 318 六、判教不同,三佛身不同 320 第四節 S.613之「佛三種身」 322 一、三身與身、口、意 323 二、見三佛身 324 第五節 佛三身概念史的繼承及學派詮釋 326 一、運用體相用、緣集、同相三道解釋三身的一與三 326 二、淨影慧遠、S.4303據法界、真心發展的三佛身常或無常論述 327 三、據法界、真心發展的見他佛三身次序與自成佛論述 327 四、三佛身是否能被認識與說法問題 328 五、均採取判教不同,三佛身義涵亦有不同的論述 328 第七章 結論 331 一、預設讀者之詮釋侷限性 331 二、以真識體一的弱意義的如來藏展開教理解釋的學派詮釋 332 三、地論學派南北道入華嚴、法相二宗解讀 335 四、研究成果之侷限性及未來展望 336 參考文獻 340 一、引用古籍 340 二、近人著作 343 三、電子資源 353 附錄一 地論學派教理:以吉藏、智顗著作為線索 355 附錄二 「S.613」條記目錄 372 附錄三 「BD00453背:大義章」條記目錄 374 附錄四 《大乘義章.三歸義》之結構 375 附錄五 淨影慧遠對《毘曇》、《成實》、大乘行位的歸納 377 附錄六 淨影慧遠列出九種開合的地體及其依據 379 附錄七 淨影慧遠十地與其他經論的對應行位 380 附錄八 淨影慧遠的十地之九種面向 381 附錄九 淨影慧遠《大乘義章》之名相義根據——以特定經論為探索 382

    一、引用古籍
    (一)研究範圍的四件敦煌寫卷
    英藏敦煌寫卷「S.4303」,收錄於黃永武主編,《敦煌寶藏》第35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6年),頁208-218;錄文根據池田將則,〈教理集成文獻:S.4303〉,收入青木隆等著,《藏外地論宗文獻集成》,頁213-255。
    英藏敦煌寫卷「S.613」,收錄於方廣錩,吳思芳主編,《英國國家圖書館藏敦煌遺書》第10冊(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頁194-209;錄文根據荒牧典俊,〈教理集成文獻:S.613〉,收入青木隆等著,《藏外地論宗文獻集成:續集》,頁56-92。
    俄藏敦煌寫卷「Φ180」,收錄於俄羅斯科學院東方研究所聖彼得分所、俄羅斯科學出版社東方文學部、上海古籍出版社,《俄藏敦煌文獻》第4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頁197-203;錄文根據池田將則,〈教理集成文獻:Φ180〉,收入青木隆等著,《藏外地論宗文獻集成》,頁269-308。
    中藏敦煌寫卷「及法師撰《大義章》(BD00453V)」,收錄於中國國家圖書館、任繼俞主編,《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敦煌遺書》第40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年),頁85-90;錄文根據池田將則,〈BD00453V:及法師撰《大義章》〉,收入青木隆等著,《藏外地論宗文獻集成:續集》,頁111-128。
    (二)引用CBETA電子藏經(依經號排序)
    後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長阿含經》,CBETA, T1, no. 1。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雜阿含經》,CBETA, T2, no. 99。
    姚秦.鳩摩羅什譯,《摩訶般若波羅蜜經》,CBETA, T8, no. 223。
    姚秦.鳩摩羅什譯,《小品般若波羅蜜經》,CBETA, T8, no. 227。
    姚秦.鳩摩羅什譯,《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CBETA, T8, no. 245。
    東晉.佛馱跋陀羅譯,《大方廣佛華嚴經》,CBETA, T9, no. 278。
    西晉.竺法護譯,《漸備一切智德經》,CBETA, T10, no. 285。
    姚秦.鳩摩羅什譯,《十住經》,CBETA, T10, no. 286。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CBETA, T12, no. 353。
    北涼.曇無讖譯,《大般涅槃經》,CBETA, T12, no. 374。
    劉宋.慧嚴等合,《大般涅槃經》,CBETA, T12, no. 375。
    北涼.曇無讖譯,《大方等大集經》,CBETA, T13, no. 397。
    姚秦.鳩摩羅什譯,《維摩詰所說經》,CBETA, T14, no. 475。
    姚秦.鳩摩羅什譯,《思益梵天所問經》,CBETA, T15, no. 586。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楞伽阿跋多羅寶經》,CBETA, T16, no. 670。
    元魏.菩提流支譯,《入楞伽經》,CBETA, T16, no. 671。
    元魏.菩提流支譯,《深密解脫經》,CBETA, T16, No.675。
    唐.玄奘譯,《解深密經》,CBETA, T16, No.676。
    陳.真諦譯,《佛說解節經》,CBETA, T16, No.677。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相續解脫地波羅蜜了義經》,CBETA, T16, No.678。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相續解脫如來所作隨順處了義經》,CBETA, T16, No.679。
    姚秦.佛陀耶舍、竺佛念等譯,《四分律》,CBETA, T22, no. 1428。
    姚秦.竺佛念譯,《菩薩瓔珞本業經》,CBETA, T24, no. 1485。
    姚秦.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CBETA, T25, no. 1509。
    隋.達摩岌多譯,無著,《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亦名《金剛能斷般若》),CBETA, T25, no. 1510b。
    元魏.菩提流支譯,世親,《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CBETA, T25, no. 1511。
    元魏.菩提流支譯,《金剛仙論》,CBETA, T25, no. 1512。
    元魏.菩提流支共曇林等譯,《妙法蓮華經憂波提舍》,CBETA, T26, no. 1519。
    元魏.勒那摩提共僧朗等譯,《妙法蓮華經論優波提舍》,CBETA, T26, no. 1520。
    姚秦.鳩摩羅什譯,《十住毘婆沙論》,CBETA, T26, no. 1521。
    後魏.菩提流支等譯,《十地經論》,CBETA, T26, no. 1522。
    唐.玄奘譯,《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CBETA, T27, no. 1545。
    北涼.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譯,《阿毘曇毘婆沙論》,CBETA, T28, no. 1546。
    唐.玄奘譯,《阿毘達磨俱舍論》,CBETA, T29, no. 1558。
    唐.玄奘譯,《瑜伽師地論》,CBETA, T30, no. 1579。
    北涼.曇無讖譯,《菩薩地持經》,CBETA, T30, no. 1581。
    後魏.般若流支譯,《唯識論》,CBETA, T31, no. 1588。
    陳.真諦譯,《攝大乘論釋》,CBETA, T31, no. 1595。
    勒那摩提譯,《究竟一乘寶性論》,CBETA, T31, no. 1611。
    姚秦.鳩摩羅什譯,《成實論》,CBETA, T32, no. 1646。
    陳.真諦譯,《大乘起信論》,CBETA, T32, no. 1666。
    姚秦.筏提摩多譯,《釋摩訶衍論》,CBETA, T32, no. 1668。
    隋.吉藏,《大品經遊意》,CBETA, T33, no. 1696。
    隋.吉藏,《仁王般若經疏》,CBETA, T33, no. 1707。
    唐.圓測,《仁王經疏》,CBETA, T33, no. 1708。
    梁.法雲,《法華經義記》,CBETA, T33, no. 1715。
    隋.智顗,《妙法蓮華經玄義》,CBETA, T33, no. 1716。
    唐.湛然,《法華玄義釋籤》,CBETA, T33, no. 1717。
    隋.智顗,《妙法蓮華經文句》,CBETA, T34, no. 1718。
    唐.湛然,《法華文句記》,CBETA, T34, no. 1719。
    隋.吉藏,《法華玄論》,CBETA, T34, no. 1720。
    隋.吉藏,《法華義疏》,CBETA, T34, no. 1721。
    宋.知禮述,《觀音玄義記》,CBETA, T34, no. 1727。
    唐.智儼,《大方廣佛華嚴經搜玄分齊通智方軌》,CBETA, T35, no. 1732。
    唐.法藏,《華嚴經探玄記》,CBETA, T35, no. 1733。
    隋.吉藏,《勝鬘寶窟》,CBETA, T37, no. 1744。
    隋.淨影慧遠,《無量壽經義疏》,CBETA, T37, no. 1745。
    梁.寶亮等集,《大般涅槃經集解》,CBETA, T37, no. 1763。
    隋.淨影慧遠,《大般涅槃經義記》,CBETA, T37, no. 1764。
    隋.灌頂,《大般涅槃經疏》,CBETA, T38, no. 1767。
    新羅.元曉,《涅槃宗要》,CBETA, T38, no. 1769。
    隋.淨影慧遠,《維摩義記》,CBETA, T38, no. 1776。
    隋.智顗,《維摩經玄疏》,CBETA, T38, no. 1777。
    隋.智顗著,湛然記,《維摩經略疏》,CBETA, T38, No.1778。
    隋.吉藏,《淨名玄論》,CBETA, T38, no. 1780。
    唐.普光,《俱舍論記》,CBETA, T41, no. 1821。
    隋.吉藏,《中觀論疏》,CBETA, T42, no. 1824。
    隋.吉藏,《十二門論疏》,CBETA, T42, no. 1825。
    隋.吉藏,《百論疏》,CBETA, T42, no. 1827。
    唐.遁倫集撰,《瑜伽論記》,CBETA, T42, no. 1828。
    隋.淨影慧遠,《大乘起信論義疏》,CBETA, T44, no. 1843。
    隋.淨影慧遠,《大乘義章》,CBETA, T44, no. 1851。
    隋.吉藏,《三論玄義》,CBETA, T45, no. 1852。
    隋.吉藏,《大乘玄論》,CBETA, T45, no. 1853。
    東晉.廬山慧遠、鳩摩羅什,《鳩摩羅什法師大義》,CBETA, T45, no. 1856。
    唐.窺基,《大乘法苑義林章》,CBETA, T45, no. 1861。
    唐.法藏,《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CBETA, T45, no. 1866。
    唐.智儼,《華嚴五十要問答》,CBETA, T45, no. 1869。
    唐.智儼,《華嚴經內章門等雜孔目章》,CBETA, T45, no. 1870。
    隋.智顗,《四教義》,CBETA, T46, no. 1929。
    隋.費長房,《歷代三寶紀》,CBETA, T49, no. 2034。
    唐.慧立本,彥悰箋,《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CBETA, T50, no. 2053。
    唐.道宣,《續高僧傳》,CBETA, T50, no. 2060。
    宋.贊寧,《宋高僧傳》,CBETA, T50, no. 2061。
    唐.法藏,《華嚴經傳記》,CBETA, T51, no. 2073。
    唐.道宣,《廣弘明集》,CBETA, T52, no. 2103。
    唐.慧琳,《一切經音義》,CBETA, T54, no. 2128。
    梁.僧祐,《出三藏記集》,CBETA, T55, no. 2145。
    日本.永超,《東域傳燈目錄》,CBETA, T55, no. 2183。
    北周.法上,《十地論義疏卷第一.第三》,CBETA, T85, no. 2799。
    不詳.佚名,《攝論章卷第一》,CBETA, T85, no. 2808。
    隋.智顗,《維摩經文疏》,CBETA, X18, No.338。
    唐.圓測,《解深密經疏》,CBETA, X21, no. 369。
    隋.吉藏,《大品經義疏》,CBETA, X24, no. 451。
    隋.淨影慧遠,《地持論義記》,CBETA, X39, no. 704。
    隋.淨影慧遠,《十地經論義記》,CBETA, X45, no. 753。
    隋.曇延,《起信論義疏》,CBETA, X45, No. 755。
    唐.窺基,《成唯識論別抄》,CBETA, X48, no. 808。
    隋.吉藏,《三論略章》,CBETA, X54, no. 876。
    隋.智顗,《三觀義》,CBETA, X55, no. 909。

    二、近人著作
    (一)專書
    1.中文(含翻譯)
    木村清孝,李惠英譯,《中國華嚴思想史》(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
    伽達默爾著,洪漢鼎譯,《真理與方法——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年)。
    蒂安娜.保爾著,秦瑜、龐瑋譯,《中國六世紀的心識哲學:真諦的《轉識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呂澂,《中國佛學源流論略》(新北:大千出版社,2010年)。
    李幸玲,《廬山慧遠研究》(臺北 : 萬卷樓,2007年)。
    林仁昱,《敦煌佛教讚歌寫本之『原生態』與應用研究》(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
    林朝成、郭朝順,《佛學概論》(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林鎮國,《空性與方法:跨文化佛教哲學十四論》(臺北:政大出版社,2012年)。
    張文良,《「批判佛教」的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
    張涌泉,《敦煌寫本文獻學》(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2013年)。
    郭朝順,《華嚴鏡映哲學——《華嚴經》覺悟經驗的詮釋與開展》(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
    傅偉勳,《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臺北:駱駝出版社,1996年)。
    馮煥珍,《回歸本覺:淨影寺慧遠的真識心緣起思想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21年)。
    楊惠南,《吉藏》(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
    楊維中,《中國唯識宗通史》(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年)。
    楊維中,《如來藏經典與中國佛教》(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2年)。
    聖凱,《南北朝地論學派思想史》(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21年)。
    聖凱主筆,賴永海主編,《中國佛教通史第三冊:漢魏兩晉南北朝》(高雄: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4年)。
    聖凱,《攝論學派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
    廖明活,《中國佛性思想的形成和開展》(臺北:文津出版社,2008年)。
    廖明活,《淨影慧遠思想述要》(臺北:學生書局,1999年)。
    劉元琪,《淨影慧遠《大乘義章》佛學思想研究》(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1年)。
    潘德榮,《西方詮釋學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
    鄭阿財,《敦煌寫本高僧因緣記及相關文獻校注與研究》(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20年)。
    藍日昌,《六朝判教論的發展與演變》(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3年)。
    顏尚文,《隋唐佛教宗派研究》(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0年)。
    藤枝晃,《敦煌學導論》(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81年)。
    釋恆清,《佛性思想》(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

    2.外文
    平川彰,《初期大乘と法華思想》(東京:春秋社,1997年)。
    石井公成,《華嚴思想の研究》(東京:春秋社,1996年)。
    伊藤瑞叡,《華厳菩薩道の基礎的研究》(京都:平楽寺書店,1987年)。
    李子捷,《『究竟一乘寶性論』と東アジア仏教——五—七世紀の如來藏.真如.種姓說の研究》(東京:国書刊行会,2020年)。
    吉村誠,《中國唯識思想史研究——玄奘と唯識学派》(東京:大蔵出版株式会社,2013年)。
    坂本幸男,《華嚴教學の研究》(京都:平樂寺書店,1956年)。
    青木隆、方廣錩、池田將則、石井公成、山口弘江等著,《藏外地論宗文獻集成》(首爾:씨아이알,2012年)。
    青木隆、荒牧典俊、池田將則、金天鶴、李相旻、山口弘江等著,《藏外地論宗文獻集成:續集》(首爾:씨아이알,2013年)。
    船山徹,《六朝隋唐佛教展開史》(京都:法藏館,2021年)。
    勝又俊教,《佛教における心識説の研究》(東京:山喜林仏書林,1974年)。
    結城令聞,《唯識學典籍志》(東京:大藏,1985年)。
    稻荷日宣,《法華經一乘思想の研究》(東京:山喜房佛書林,1975年)。
    橫超慧日,《中國佛教の研究》第1(京都:法藏館,1981年)。
    織田顯祐,《華嚴教學成立論》(京都:法藏館,2017年)。
    Keng, Ching 耿晴, 2022, Toward a New Image of Paramārtha: Yogācāra and Tathāgatagarbha Buddhism Revisited. UK: Bloomsbury Academic.

    3.引用CBETA電子佛典
    CBETA電子佛典代碼Y為釋印順,《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新竹:正聞出版社,2003-2016年);CBETA電子佛典代碼B為藍吉富主編,《大藏經補編》(臺北:華宇出版社,1985年);CBETA電子佛典代碼LC為呂澂,《呂澂佛學著作集》(臺北:大千出版社,2003-2012年)。
    釋法尊,《集量論略解》,CBETA, B09, no. 40。
    釋印順,《勝鬘經講記》,CBETA, Y03, no. 3。
    釋印順,《中觀論頌講記》,CBETA, Y05, no. 5。
    釋印順,《攝大乘論講記》,CBETA, Y06, no. 6。
    釋印順,《佛法概論》,CBETA, Y08, no. 8。
    釋印順,《成佛之道》,CBETA, Y12, no. 12。
    釋印順,《佛教史地考論》,CBETA, Y22, no. 22。
    釋印順,《印度之佛教》,CBETA, Y33, no. 31。
    釋印順,《印度佛教思想史》卷2,CBETA, Y34, no. 32。
    釋印順,《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CBETA, Y36, no. 34。
    釋印順,《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CBETA, Y37, no. 35。
    釋印順,《空之探究》,CBETA, Y38, no. 36。
    釋印順,《如來藏之研究》,CBETA, Y39, no. 37。
    釋印順,《成佛之道(增注本)》卷4,CBETA, Y42, no. 40。
    呂澂,《印度佛學源流略講》,CBETA, LC01, no. 1。
    呂澂,《中國佛學源流略講》,CBETA, LC02, no. 2。

    (二)期刊論文
    1.中文(含翻譯)
    方廣錩,〈對中國佛教研究的幾點思考〉,《敦煌學》第36期(2020年8月),頁1-20。
    王帥,〈北朝地論學派的圓融觀念〉,《佛學研究》2020年第1期(2020年7月),頁261-270。
    王帥,〈曇延與《起信論》〉,《佛學研究》2020年第2期(2020年12月),頁90-99。
    石井公成著,張文良譯,〈敦煌發現的地論宗文獻研究現狀〉,《宗教研究》(2012年9月),頁71-84。
    吉津宜英,王征譯,〈關于“地論師”這一稱呼〉,《宗教研究》2011年,頁43-59。
    朱鳳玉,〈敦煌曲子詞寫本原生態及文本功能析論〉,《敦煌學》第38期(2022年8月),頁33-51。
    李四龍,〈“義論疏”與中古佛教解經文獻類型〉,《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59卷第3期(2022年5月),頁24-32。
    李四龍,〈《大乘義章》與北朝佛教釋義學〉,《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58卷第2期(2021年3月),頁104-112。
    李幸玲,〈光宅法雲《法華經義記》的詮釋觀點〉,《臺大佛學研究》第16期,(2008年12月),頁127-170。
    李幸玲,〈養鸕徹定舊藏寫卷《攝大乘論釋疏》研究〉,《臺大中文學報》75期(2021年12月),頁55-104。
    林仁昱,〈敦煌「出家」類讚歌抄寫樣貌與應用〉,《政大中文學報》第36期(2021年12月),頁141-184。
    林鎮國講述,陳帥整理,〈宗教與知識論——以五至六世紀佛教量論的漢傳為例〉,《人文宗教研究》第三輯(2013年9月),頁21-38。
    孫尚勇,〈經學章句與佛經科判及漢魏六朝文學理論〉,《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9卷第4期(2009年7月),頁19-23。
    孫英剛,〈何以認同——曇延(516-588)及其涅槃學僧團〉,《佛教文化研究》2015年第1期(2015年4月),頁120-164。
    涂艷秋,〈科判出現前中國佛教注經方法研究〉,《佛光學報》新4卷第2期(2018年7月),頁1-50。
    涂艷秋,〈漢譯《大般涅槃經》思考方式研究〉,《臺大佛學研究》第31期(2016年6月),頁1-44。
    郜積意,〈宣、章二帝與兩漢章句學的興衰〉,《漢學研究》第25卷1期(2007年6月),頁61-94。
    郝春文,〈敦煌寫本學與中國古代寫本學〉,《中國高校社會科學》2015年第2期(2015年2月),頁67-74。
    張伯偉,〈佛經科判與初唐文學理論〉,《文學遺產》2004年第1期(2004年5月),頁60-70、159。
    張鼎國,〈「較好地」還是「不同地」理解?——從詮釋學爭論看經典註疏中的詮釋定位與取向問題〉,《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9卷第3期(1999年9月),頁87-109。
    梁峻銘,〈淨影慧遠「量論」思想研究〉,《佛學研究》2017年第1期(2017年7月),頁228-240。
    郭朝順,〈論天台、華嚴「觀心」思想之交涉與轉變──以《華嚴經》及《大乘起信論》的詮釋為中心〉,《法鼓佛學學報》第10期(2012年6月),頁53-93。
    陳一標,〈唯識學「行相」(ākara)之研究〉,《正觀雜誌》第43期(2007年12月),頁5-21。
    陳麗萍,趙晶,〈日本杏雨書屋藏敦煌吐魯番研究論著目錄(2009-2014)〉,《2014敦煌學國際聯絡委員會通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頁362-372。
    游喬茵,〈敦煌講唱文學中的「韻、平、側、吟、斷」注記符號意義探析〉,《敦煌學》第38期(2022年8月),頁169-206。
    馮煥珍,〈淨影寺慧遠判教觀的再考察〉,《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8期(2003年7月),頁73-102。
    楊曾文,〈北齊法上與其《十地論義疏》〉,《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6年12期(2016年12月),頁97-101。
    聖凱,〈北朝佛教地論學派「變疏為論」現象探析〉,《中國哲學史》2015年第三期(2015年8月),頁15-24。
    聖凱,〈從當常現常、當有現有到本有始有——地論學派佛性思想的詮釋脈絡〉,《世界宗教研究》2020年第3期,(2020年6月),頁61-71。
    聖凱,〈敦煌文獻中地論學派的判教思想〉,《佛教文化研究》2015年第2期(2015年4月),頁206-229。
    聖凱,〈敦煌文獻中的西魏、北周佛教思想——一百二十法門與《菩薩藏眾經要》〉,《世界宗教研究》2009年第2期(2009年6月),頁30-41。
    聖凱、王帥,〈當常、現常與本有、始有——《金剛仙論》的佛性觀念〉,《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20年第4期(2020年4月),頁50-54。
    聖凱、陳超,〈地論學派佛性論的“真如”與“真識”義〉,《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年第3期(2020年5月),頁116-183。
    鈴木大拙著,郭忠生譯,〈楞伽經論佛之「三身」(上)〉《菩提樹》32:10(總號382,1984年9月),頁37-40、19。
    鈴木大拙著,郭忠生譯,〈楞伽經論佛之「三身」(中)〉《菩提樹》32:11(總號383,1984年10月),頁33-37。
    廖明活,〈地論師、攝論師的判教學說〉,《中華學佛學報》第7期(1994年7月),頁121-148。
    廖明活,〈淨影寺慧遠的涅槃觀〉,《正觀雜誌》第2期(1997年9月),頁203-230。
    劉鐔靖,〈敦煌文獻中的地論學派「十地」詮釋〉,《法鼓佛學學報》第30期(2022年6月),頁143-192。
    劉鐔靖〈論敦煌本地論學派義章文獻之「一乘」詮釋〉,《敦煌學》第39期(2023年8月),頁131-168。
    樊波成,〈「講義」與「講疏」——中古「義疏」的名實與源流〉,《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91本第4分(2020.12),頁707-764。
    蔡伯郎,〈真諦的阿摩羅識義與《九識章》的一些問題〉,《正觀》第81期(2017年6月),頁5-52。
    鄭阿財,〈二十世紀敦煌學的回顧與展望-法國篇〉,《漢學研究通訊》20卷3期(2001年8月),頁51-62。
    鄭阿財,〈杏雨書屋《敦煌秘笈》來源、價值與研究現況〉,《敦煌研究》2013年第3期,頁116-127。
    鄭阿財,〈寫本原生態及文本視野下的敦煌高僧贊〉,《敦煌學輯刊》2018 年第2期(2018年6月),頁15-29。
    鄭阿財,〈論敦煌俗字與寫本學之關係〉,《敦煌研究》2006年第6期(總第100期,2006年12月),頁162-231。
    鄭興中,〈凈影慧遠體義觀略述〉,《佛學研究》總第24期(2015年12月),頁257-274。
    橫超慧日,王磊譯,〈釋經史考〉,收入《漢語佛學評論》第五輯(2017年10月),頁123-155。
    賴鵬舉,〈東晉末中國《十住》義學的形成〉,《圓光佛學學報》第3期(1999年),頁1-21。
    謝獻誼,〈靈味寶亮佛性義再探〉,《清華學報》第50卷4期(2020年12月),頁587-622。
    釋昌如,〈『學地經人』與『地經學』考辨〉,《中國佛學》總第36期(2015年1月),頁1-21。
    釋昌如,〈地論學派的三種緣集說略述〉,《法音》2015年第2期(總366期,2015年2月),頁4-9。
    釋昌如,〈略述地論學派的『融』思想——以敦煌文獻《融即相無相論》為中心〉,《佛學研究》(2014年12月),頁240-253。
    釋厚觀,〈從《大智度論》看〈發趣品〉的十地思想〉,《正觀雜誌》第86期(2018年),頁5-109。
    釋昭慧,〈三乘究竟與一乘究竟-兼論印順導師由緣起性空論以證成「一乘究竟」的可能性〉,《玄奘佛學研究》第1期(2004年7月),頁21-52。
    釋惠敏,〈《聲聞地》中「唯」之用例考察〉,《中華佛學學報》第7期(1994年7月),頁17-40。

    2.外文
    山口弘江,〈『十地論義疏』と『大乗五門十地実相論』——周叔迦説の検討を中心として〉,《東洋学研究》48號(2011年),頁117-133。
    山口弘江,〈地論師の『十地経論』注釈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62卷2號(2014年),頁561-566。
    山本孝子,〈『敦煌祕笈』所收寫本硏究論著目錄稿〉,《敦煌寫本硏究年報》第11號(2017年3月),頁177-204。
    日置孝彥,〈八識に関する慧遠の解釋〉,《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37號(1970年),頁136-137。
    日野泰道 ,〈華厳に於ける六相説の思想史的考察〉,《大谷學報》第33巻第2号(1953年9月),頁1-20。
    北塔愛美子,〈法上述『十地論義疏』における円融思想〉,《禪學研究》第82號(2004年1月),頁85-106。
    平井宥慶,〈敦煌本.仏教綱要書の変遷〉,《大正大学綜合佛教研究所年報》第2號(1980年5月),頁1-18。
    平井宥慶,〈敦煌本.仏教綱要書の研究(一)〉,《大正大学綜合佛教研究所年報》創刊號(1979年5月),頁1-19。
    石井公成,〈敦煌文献中の地論宗諸文献の研究〉,《駒澤短期大學佛教論集》第1號(1995年10月),頁91-96。
    石吉岩,〈元暁『二障義』における隠密門の形成に関する再検討〉,《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59巻1号(2010年12月),頁486-482。
    伊吹敦,〈地論宗北道派の心識説について〉,《仏教学》第40號(1999年3月),頁23-59。
    伊吹敦,〈地論宗南道派の心識説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47卷1號(1998年12月),頁86-92。
    吉村誠,〈地論学派の心識説と南北二道の形成――法上『十地論義疏』を中心に――〉,《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61卷第2號(2013年3月),頁727-732。
    池田將則,〈及法師撰『大義章』(北京8392)と隋仁壽元年(601)寫『攝論章』卷第一(Stein 2048)―明及と智凝―〉,《불교학 리뷰》(佛教學Review)Vol.11(2012年6月),頁81-146。
    池田將則,〈敦煌出土攝論宗文獻『攝大乘論疏』(俄Φ334)校訂テキスト(上)〉,《東洋史苑》73號(2009年3月),頁24-81。
    米森俊輔,〈達法師の三時経教と興皇寺法朗の三種教判〉,《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52卷第2期(2004年3月),頁671-673。
    佐藤哲英,〈浄影寺慧遠とその無我義〉,《佛教學研究》第32號(1977年3月),頁94-110。
    岡本一平,〈『大乗義章』の思想形式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53卷第2號(2005年3月),頁656-659。
    金天鶴,〈法上撰『十地論義疏』についての一考察〉,《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61卷第2號(2013年3月),頁719-726。
    青木隆,〈中国地論宗における縁集説の展開〉,《フィロソフィア》第75號(1987年),頁147-161。
    青木隆,〈地論宗南道派の真修・縁修説と真如依持説〉,《東方学》第93號(1997年1月),頁30-43。
    原隆政,〈華厳宗・地論宗上での世親の十地について:「六相」の変遷を中心に〉,《智山学報》第40卷(1991年3月),頁167-179。
    織田顯祐,〈地論宗における依持と縁起の概念について〉,《宗教研究》第62卷第4號(1989年3月),頁231-232。
    藤井教公,〈中国南北朝仏教における一乗思想――『涅槃経』を中心とし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59卷第2號(2011年3月),頁577-584。

    (三)專書論文
    1.中文(含翻譯)
    中村元,〈《華嚴經》在思想史上的意義〉,收入川田熊太郎等著,李世傑譯,《華嚴思想》(臺北:法爾出版社,2003年),頁91-160。
    金天鶴,〈序.關於收錄文獻及目錄的分配〉,收入青木隆等著,《藏外地論宗文獻集成》,頁16-21。
    青木隆、奧野光賢、吉村誠,〈在中國改變面貌的印度佛教〉,沖本克己等編輯,釋果鏡譯,《興盛開展的佛教——中國II隋唐》(臺北:法鼓文化,2019年),頁82-115。
    耿晴,〈凈影寺慧遠論『佛種姓』與『佛性』〉,收入張風雷、金天鶴、竹村牧男主編,《佛性如來藏思想在東亞的接受與嬗變》(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3年),頁191-210。
    高崎直道著,李世傑譯,〈如來藏思想的歷史與文獻〉,收入高崎直道等著,《如來藏思想》(臺北:華宇出版社,1986年),頁1-82。
    張雪松,〈淺談中國佛教研究中的『宗派』問題〉,收入王頌主編,《宗門教下:東亞佛教宗派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9年),頁45-61。
    華方田,〈隋淨影慧遠的判教說〉,楊曾文、方廣錩主編,《佛教與歷史文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頁73-102。
    楊維中,〈『宗派』分野與『專業分工』——關於隋唐佛教成立宗派問題的思考〉,收入王頌主編,《宗門教下:東亞佛教宗派研究》,頁22-44。
    鄭興中,〈中古佛教義章學論稿——兼論宗派佛教的義學書寫〉,收入王頌主編,《宗門教下:東亞佛教宗派研究》,頁169-185。

    2.外文
    大竹晉,〈地論宗の佛身說〉,收入金剛大學佛教文化研究所編,《地論宗の研究》(東京:国書刊行会,2017年),頁105-135。
    大竹晉,〈地論宗の唯識說〉,收入金剛大學佛教文化研究所編,《地論思想の形成と変容》(東京:国書刊行会,2010年),頁65-93。
    大竹晉,〈地論宗の煩惱說〉,收入金剛大學佛教文化研究所編,《地論宗の研究》,頁137-190。
    大竹晉,〈第二部學說篇〉,收入金剛大學佛教文化研究所編,《地論宗の研究》,頁759-834。
    山口弘江,〈《大乘五門十地實相論》卷第六〉,收入青木隆等著,《藏外地論宗文獻集成》(首爾:씨아이알,2012年),頁443-498。
    石井公成,〈地論宗研究の現状と課題〉,收入金剛大學校佛教文化研究所編,《地論思想の形成と変容》,頁20-41。
    吉津宜英,〈『大乘義章』の成立と淨影寺慧遠の思想(二)〉,收入吉津宜英著作集編集委員會編,《吉津宜英著作集.第一卷:淨影寺慧遠の思想史的研究》(京都:臨川書店,2018年),頁275-286。
    吉津宜英,〈淨影寺慧遠の真妄論について〉,收入吉津宜英著作集編集委員會編,《吉津宜英著作集.第一卷:淨影寺慧遠の思想史的研究》,頁307-309。
    吉津宜英,〈淨影寺慧遠の「真識」考〉,收入吉津宜英著作集編集委員會編,《吉津宜英著作集.第一卷:淨影寺慧遠の思想史的研究》,頁310-315。
    吉津宜英,〈淨影寺慧遠の「妄識」考〉,收入吉津宜英著作集編集委員會編,《吉津宜英著作集.第一卷:淨影寺慧遠の思想史的研究》,頁316-339。
    吉津宜英,〈淨影寺慧遠の涅槃義〉,收入吉津宜英著作集編集委員會編,《吉津宜英著作集.第一卷:淨影寺慧遠の思想史的研究》,頁387-392。
    朴普藍(朴ボラム),〈六相說の變遷過程の考察——『十地經』から淨影寺慧遠までを対象として〉,收入金剛大學佛教文化研究所編,《地論宗の研究》,頁191-218。
    池田將則,〈敦煌出土北朝後半期《教理集成文献》(俄Φ180)について——撰述者は曇延か——〉,收入《地論思想の形成と変容》,頁184-223。
    竹村牧男,〈地論宗と大乗起信論〉,收入平川彰主編,《如來蔵と大乗起信論》(東京:春秋社,1990年),頁335-375。
    李相旻,〈地論學派の四量說について——教理集成文獻S四三O三「廣四量義とS六一三「四量義」「又解四量義」とを中心に〉,收入金剛大學佛教文化研究所編,《地論宗の研究》,頁 219-261。
    岡本一平,〈淨影寺慧遠の『別章』について——『大乘義章』の成立試論〉,收入金剛大學佛教文化研究所主編,《地論宗の研究》,頁587-609。
    岡本一平,〈淨影寺慧遠の著作の前後関係に関する試論〉,收入金剛大学仏教文化研究所編,《地論思想の形成と変容》,頁162-183。
    青木隆,〈地論宗の融即論と緣起說〉,收入荒牧典俊編著,《北朝隋唐中國佛教思想史》,頁179-202。(中譯本:青木隆著,楊小平,宋之光譯,〈地論宗的融即論與緣起說〉,《宗教研究》(2012年9月),頁60-70。)
    青木隆,〈敦煌寫本にみる地論教學の形成〉,收入金剛大學佛教文化研究所編,《地論思想の形成と変容》,頁44-64。
    荒牧典俊,〈北朝後半期佛教思想史序說〉,收入氏編,《北朝隋唐中國佛教思想史》(法藏館:京都,2000年),頁13-85。
    船山徹,〈地論宗と南朝教學〉,收入荒牧典俊編,《北朝隋唐中國佛教思想史》,頁123-153。
    釋昌如,〈「地論師」考辨〉,收入金剛大學佛教文化研究所編,《地論宗の研究》,頁65-104。
    Keng, Ching 耿晴, 2014, “A Re-examin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wakening of Faith and Dilun School Thought, Focusing on the Works of Huiyuan”, in Chen-kuo Lin and Michael Radich, eds., A Distant Mirror : Articulating Indic Ideas in Sixth and Seventh Century Chinese Buddhism, Hamburg Buddhist Studies, Hamburg University Press, pp.183-215.

    (四)論文集論文
    李幸玲,〈佛三身觀之研究——以漢譯經論為主要研究對象〉,收入華嚴蓮社編,《大專學生佛學論文集:十》(臺北:華嚴蓮社、趙氏慈孝大專學生佛學獎學金會),頁281-316。
    張凱,〈敦煌出土地論文獻中的佛身說〉,收入陳一標主編,《華嚴專宗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4年》(臺北:華嚴蓮社,2014年),頁377-390。
    陳一標,〈從法界義的確立看華嚴與唯識的差異〉,收入陳一標主編,《2018華嚴專宗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華嚴蓮社,2019年),頁413-434。
    釋普超,〈從《十地經論》「六相」思想論智儼法師華嚴學的哲學意蘊〉,收入陳一標主編,《2016 華嚴專宗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臺北:華嚴蓮社,2019年),頁219-238。

    (五)學位論文
    王瑜,《淨影寺慧遠的真識心思想與如來藏思想》(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21年)。
    楊劍霄,《慧沼與初唐佛性論爭》(南京:南京大學博士論文,2017年)。
    釋仁宥,《地論宗南道派初期心意識思想初探——以法上《十地論義疏》為中心》,(桃園:圓光佛學研究,1998年)。
    釋昌如,《“地論學派”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博士論文,2015年)。

    (六)圖冊目錄類
    1.參考目錄
    方廣錩主編,《英國國家圖書館藏敦煌遺書目錄(斯06981號~斯08400號)》(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
    方廣錩等編,《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敦煌遺書總目錄》八冊(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年)。
    吉川忠夫編,《敦煌秘笈:目錄冊》(大阪:武田科学振興財団,2009年)。
    孟列夫主編,袁席箴,陳華平譯,《俄羅斯科學院東方硏究所聖彼得堡分所藏敦煌漢文寫卷敘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敦煌研究院、施萍婷主編,《敦煌遺書總目索引新編》(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新文豐出版公司影印版本,翟爾斯(又稱翟里斯目錄Giles Lionel; British Museum.Dept. of Oriental Printed Books and Manuscripts.)等撰,《英倫博物館漢文敦煌卷子收藏目錄》(原書名:Descriptive catalogue of the Chinese manuscripts from Tunhuang in the British Museum),收入黃永武主編,《敦煌叢刊初集》第一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原出版項:London : Trustees of the British Museum, 1957.)
    釋禪叡,《敦煌寶藏遺書索引》(臺北: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2.參考圖冊
    中國國家圖書館編,《國家圖書館藏敦煌遺書》共146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2012年)。
    吉川忠夫編,《敦煌秘笈:影片冊》共9冊(大阪:武田科学振興財団,2009年)。
    吳芳思、方廣錩主編,《英國國家圖書館藏敦煌遺書》目前出版至第50冊(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2017年)。
    孟列夫主編,《俄藏敦煌文獻》17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2001年)。
    法國國家圖書館編,《法藏敦煌西域文獻》共34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2005年)。
    黃永武主編,《敦煌寶藏》共140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6年)。

    3.徵引圖冊
    中國國家圖書館、任繼俞主編,《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敦煌遺書》第40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年)。
    方廣錩,吳思芳主編,《英國國家圖書館藏敦煌遺書》第10冊(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
    方廣錩,吳思芳主編,《英國國家圖書館藏敦煌遺書》第32冊(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年)。
    方廣錩,吳思芳主編,《英國國家圖書館藏敦煌遺書》第48冊(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7年)。
    方廣錩,吳思芳主編,《英國國家圖書館藏敦煌遺書》第50冊(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7年)。
    法國國家圖書館編,《法國國家圖書館藏敦煌西域文獻》第20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俄羅斯科學院東方研究所聖彼得分所、俄羅斯科學出版社東方文學部、上海古籍出版社,《俄藏敦煌文獻》第4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黃永武主編,《敦煌寶藏》第35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6年)。

    三、電子資源
    (一)資料庫、網站
    1.《國際敦煌項目》(The International Dunhuang Project,IDP),網址:http://idp.bl.uk/;http://idp.nlc.cn/。
    2.《敦煌文獻數字圖書館》,網址:http://dunhuang.hanjilibrary.com/index.aspx。
    3.《人名規範資料庫》(Person Authority Database),網址:https://authority.dila.edu.tw/person/。
    (二)電子資料
    耿晴,〈真諦與攝論宗〉,收入王一奇編,《華文哲學百科》(2022 版本),「URL=http://mephilosophy.ccu.edu.tw/entry.php?entry_name=真諦與攝論宗」。
    郭朝順,〈佛教詮釋學〉,收入王一奇編,《華文哲學百科》(2020 版本),「URL=http://mephilosophy.ccu.edu.tw/entry.php?entry_name=佛教詮釋學」。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