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楊婕 Yang, Chieh |
---|---|
論文名稱: |
青年打工換宿的經驗學習歷程 The experiential learning process of non-commercial homestay tourist for the youth |
指導教授: |
徐敏雄
Hsu, Min-Hsiu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9 |
畢業學年度: | 10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67 |
中文關鍵詞: | 打工換宿 、戲劇理論 、經驗學習 |
英文關鍵詞: | Non-commercial homestay tourism, Dramaturgical theory, Experiential learning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THE.NTNU.DACE.006.2019.F02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48 下載:53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目的旨在探討打工換宿者之經驗學習歷程,了解參與者如何經由環境的刺激展開個人的學習旅程,透過Goffman戲劇理論的分析架構以及Dewey對於經驗的概念,更細緻地分析參與者如何透過與人互動的過程,逐漸習得各行為在該場景中的符號意涵,接著連結過往經驗,透過反思的歷程將客觀經驗內化為對自己有用的知識。
本研究共邀請13位研究參與者,以質性訪談的方式分享其打工換宿經驗,並將其經驗歸納出打工換宿者的經驗學習歷程。結果發現,打工換宿的符號意涵與小幫手自身狀態相符時,便會產生打工換宿的行為;此些符號意涵作為參與打工換宿的動機,亦成為小幫手參與打工換宿的行為依據;接著,待小幫手進入實際的打工換宿體驗後,透過與業者、旅客、在地居民以及其他小幫手的互動過程中,逐漸習得屬於該場景實際的劇本,他會不斷的透過印象整飾的方式使自己符合該角色期待。然而,過程中可能會發生實際劇本與想像劇本有落差的情況,使小幫手進入反思的階段,為了解決衝突而產生行為或想法的改變,甚至影響其自我認同。最後,本研究支持Dewey對經驗的主張,透過社會理論的視角考量社會文化脈絡對於形塑個人經驗的重要。換言之,強調從經驗中學習的重要性。另外,本研究主張,參與打工換宿活動成為現今青年突破同溫層的一種行動參與方式。
In recent years, non-commercial homestay tourism was increasingly adopted as a way to travel by the youth in Taiwan but few of the studies focus on participates’ learning process stimulated by the environment. The study aims to deeply explore the experiential learning process for non-commercial homestay tourists and to analyze how participates form their personal learning experience from the side of Goffman’s dramaturgical analysis and Dewey’s concept of experience. Based on in-depth interviews an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these findings were drawn from an examination of youths who took part in the work exchange in Taiwan. By studying on participates’ performance at the front stage as well as certain “inappropriate actions” hidden in the backstage, this study displays the series of symbolic meanings in the work exchange fields. Moreover, the process of sensing these ordinary symbols contributes to the learning effects. Here are the findings: The motivation of the participates is the key to start a learning process. Through the interaction with others, the participates summarize their “script” for their role. In other words, this script changes frequently. the participates use the technique of impression management to avoid the inappropriate performance. However, this learning process is not always smoothly, they need to adjust their behaviors, values to fit in their role when the reality is over their imaginations. At last, this study support Dewey’s concept of experience with the horizon of sociology to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culture context for individuals.
壹、中文參考資料
丁雪茵、鄭伯壎、任金剛(1996)。質性研究中研究者的角色與主觀性。本土心理學研究,6,354-376。
方淑儀(2005)。國小女性教師國外自助旅行之體驗學習(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王志弘、許妍飛(譯)(2006)。社會認同(原作者:Jenkins, R.)。台北市:巨流。
王羿艷(2015)。休閒與勞動的對話:臺灣合法民宿打工換宿者之經驗分析(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元智大學:桃園市。
朱若柔(譯)(2000)。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原作者:Newman, L.)。台北市:揚智。
朱道凱譯(2002)。社會學動動腦。台北市:群學。
吳曲輝(譯)(1996)。社會理論的結構(原作者:Turner, J. H.)。台北市:桂冠。
吳芝儀(2011)。 以人為主體之社會科學研究倫理議題。人文社會科學研究,5(4),19-39。
吳家瑋(2009)。澳洲打工度假客的動機與體驗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吳家瑋(2009)。澳洲打工度假客的動機與體驗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巫佳芬(2010)。打工度假者經驗學習歷程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李君如、劉佩昀(2013)。Work & Travel:美國打工度假者之動機、文化衝擊與旅遊體驗。島嶼觀光研究,6(4),79-112。
李廷輝、鄭郁欣、曾佳婕、駱盈伶(譯)(2009)。當代社會理論大師(原作者: Elliott, A、Turner, B. S.)。台北市:韋伯文化。
杜億婷(2012)。澳洲打工度假:台灣青年打工度假者類型及影響其選擇之重要因素(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林秀珍(2001)。「教育即生活」抑「生活即教育」?杜威觀點的詮釋。教育研究集刊(47), 1-16。
林秀珍(2007)。經驗與教育探微──Dewey教育哲學之詮釋(初版)。台北市﹕師大書苑。
林金定、嚴嘉楓、陳美花(2005)。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身心障礙研究季刊,3(2),122-136。
林振春(2008)。社區學習。台北市:師大書苑。
林惠雅. (2007)。青少年獨立自主發展之探討。應用心理研究,(35),153-183。
林鉑章(2016)。應用ZMET探討打工換宿遊客之動機與體驗(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台東市。
林翰(譯)(2007)。二十世紀社會理論導論(原作者:Baert, P.)。台北市:風雲論壇。
侯怡如(2015)。都蘭部落的在地遊憩知識與觀光發展模式。原教界,66,22-25。
姜文閔(譯)(1992)。經驗與教育(原作者:Dewey, J.)。台北市:五南。
柯朝欽、鄭祖邦、陳巨擘(譯)(2011)。社會學理論下冊(原作者:Ritze, G., & Goodman, D.)。台北市:巨流(原著出版年:2007)。
紀佳瑋(2013)。打工換宿者行為模式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餐旅大學,高雄市。
胡幼慧(2008)。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市:巨流。
胡錦媛(2004)。 臺灣當代旅行文選。台北市:二魚文化。
范煒筑(2017)。打工度假經驗與生涯調適之紮根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范麗娟(1994)。深度訪談簡介。戶外遊憩研究,7(2),25-35。
徐江敏、李姚軍(譯)(1992)。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原作者:Goffman, E.)。苗栗縣:桂冠。
翁映婷(2014)。打工換宿的當代體驗與未來(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康宜棋(2014)。志工或旅遊?-WWOOF臺灣南部會員農場經營者的經驗(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高雄市。
康綠島(譯)(1989)。青年路德(原作者:Erikson, E. H.)。台北市:遠流。
張巧臆、陳貞吟(2012)。打工度假旅遊者之自我成長與能力提升。亞太餐旅教育聯盟暨第12屆觀光休閒暨餐旅產業永續經營學術研討會。國立高雄餐旅大學,高雄市。
張偉雄、吳滿財、林子堯(2014)。以業者觀點探討特色民宿之另類住宿體驗。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13(1),193-207。
張淑娟(2008)。世界文化遺產旅遊經驗暨旅遊學習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張婷婷(2016)。「換」另一種生活:勞逸結合的打工換宿圖像(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市。
張韶華、 汪怡菁(2014)。海外打工旅遊者跨文化經驗、動機及語言學習之研究。南台人文社會學報, (11), 169-225。
張慧慈(2014)。當打工變成體驗西方:台灣青年赴澳洲打工度假的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許殷宏(1997)。高夫曼戲劇論在學校教育上之蘊義。教育研究集刊,39,149-168。
許馨云(2013)。為工作而活,為活而工作:有機農場以工換食宿的體驗(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高雄市。
郭小平(1998)。杜威。九龍:中華書局。
郭靜晃、吳幸玲(譯)(1994)。發展心理學:心理社會理論與實務(原作者:Barbara, M., & Newman, P. R.)。台北市:揚智。
彭姿穎(2016)。打工換宿之行為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景文科技大學,新北市。
曾凡慈(譯)(2010)。污名:管理受損身分的筆記(原作者:Goffman, E.)。台北市:群學。
甯應斌(2004)。再論性工作與現代性:高夫曼式的詮釋分析。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5,141-224。
甯應斌(2004)。性工作與現代性:現代自我的社會條件。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3,85-143。
鈕文英(2015)。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市:雙葉書廊。
黃宛瑜(譯)(2016)。觀光客的凝視 3.0(原作者:Urry, J)。台北市:書林。
黃品齊(2015)。以轉化學習論澳洲打工度假歷程之研究。休閒產業管理學刊,8(1),23-40。
楊惠君(譯)(2004)。終身學習全書:成人教育總論(原作者:Merriam, S. B., & Caffarella, R.S.)。台北市:商周。
葉人豪 (2008)。生態工作假期的建構、展演與實踐-以陽明山生態工作假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葉俊廷、李雅慧(2018)。從懷疑到信任:中高齡宗教信仰者的靈性學習歷程。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51),105-141。
劉宗為(譯)(2015)。逃避自由:透視現代人最深的孤獨與恐懼(原作者:Fromm E)。台北市:木馬文化。
蔡桂妙(2008)。觀光業者對參與打工度假方案之態度-以墾丁地區爲例。商業現代化學刊,4(4),103-119。
蔡智欣、鄭景媚、楊佳靜、黃晏瑜(2012)。赴澳打工旅遊之語言應用經驗與效益。弘光人文社會學報,(15),155-182。
鄭雨桑(2017)。你不是員工,我不是客人:檢視打工換宿的「互惠交換」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市。
鄭為元(1992)。載於葉啟政(主編),當代社會思想巨擘(頁28-54)。台北市:正中。
薛絢(譯)(2006)。民主與教育(原作者:Dewey, J.)。台北市:網路與書。
謝亞均(2013)。設計系學生以專業換宿進行空間加值與體驗學習的可行性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桃園市。
謝雅婷(2011)。Erving Goffman互動關係觀點及其在師生互動上的轉化(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慈濟大學:花蓮縣。
鍾佩庭(2018)。認知失諧理論如何影響臉書的同溫層-以婚姻平權議題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淡江大學。
魏慧美、陳翊偉、吳和堂(2013)。國小導師與家長互動方式之研究─Goffman的戲劇理論取向。高雄師大學報:教育與社會科學類,34,57-81。
羅寶鳳、白亦方(2002)。經驗學習理論在九年一貫課程教學策略上的應用。課程與教學,5(4),89 - 106+166。
貳、英文參考資料
Andriotis, K., & Agiomirgianakis, G. (2014). Market escape through exchange: Home swap as a form of non-commercial hospitality. Current Issues in Tourism, 17(7), 576-591.
Arnett J. J. (2000). Emerging adulthood: A theory of development from the late teens through the twenties.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5), 469-480.
Auster, C. J., & MacRone, M. (1994). The classroom as a negotiated social setting: 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faculty members' behavior on students' participation. Teaching sociology, 22(4), 289-300.
Berger, J. (1972). Ways of seeing. London: BBC.
Cohen, E. (2008). The changing faces of contemporary tourism. Society, 45(4), 330-333.
Cohen, S. A. (2011). Lifestyle travelers : Backpacking as a way of life.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38(4), 1535-1555.
Dewey, J. (2005). Art as Experience. America: Penguin USA.
Elliott, A. (2007). Self, Society and Everyday Life. Concepts of the Self (P. 1-28). Cambridge, UK: Polity.
Goffman, E. (1959).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 GardenCity, NY: Doubleday anchor Books.
Janta, H., Ladkin, A., Brown, L., & Lugosi, P. (2011). Employment experiences of Polish migrant workers in the UK hospitality sector. Tourism Management, 32(5), 1006-1019.
Jarvis, P. (1987). Meaningful and meaningless experience: Towards an analysis of learning from life. Adult education quarterly, 37(3), 164-172.
Jarvis, P., Holford, J., & Griffin, C. (2003). The theory & practice of learning. London: Psychology Press.
Kolb, D.A. (1984). Experiential Learning: 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Inc.
Larsen, J., & Urry, J. (2011). Gazing and performing.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D: Society and Space, 29(6), 1110-1125.
Lemert, C., & Branaman, A. (1997) The Self and Social Roles (Eds.), The Goffman Reader (35-41). America: Wiley-Blackwell
Li, M., & Armstrong, S. J. (2015).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Kolb’s experiential learning styles and 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 in international manager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86, 422-426.
Loker-Murphy, L., & Pearce, P. L. (1995). Young budget travelers: Backpackers in Australia.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2(4), 819–843. doi:10.1016/0160-7383(95)00026-0
Lowe, S., Purchase, S., & Ellis, N. (2012). The drama of interaction within business networks.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41(3), 421-428.
MacCannell. D (1976). The tourist: a new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 New York: Archie Ferguson.
Manning, P. (1992). Erving Goffman and modern sociology. New Jersey: John Wiley & Sons.
McIntosh, A. J., & Bonnemann, S. M. (2006). Willing workers on organic farms (WWOOF): The alternative farm stay experience ?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14(1), 82-99.
Moysidou, G. (2017). Ethics of hospitality in non-commercial homestay tourism. Critical Tourism Studies Proceedings, 2017(1), 49.
Pariser, E. (2011). The filter bubble: What the Internet is hiding from you. London: Penguin UK.
Preves, S., & Stephenson, D. (2009). The classroom as stage: Impression management in collaborative teaching. Teaching Sociology, 37(3), 245-256.
Tracy, S. J., Myers, K. K., & Scott, C. W. (2006). Cracking jokes and crafting selves: Sensemaking and identity management among human service workers. Communication Monographs, 73(3), 283-308.
Uriely, N. (2001). Travelling workers and working tourists: variations acros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work and tourism.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 3(1), 1.
Wearing, S. (2001). Volunteer tourism: Experiences that make a difference.New York : CABI
Zucker, A. N., Ostrove, J. M., & Stewart, A. J. (2002). College-educated women's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in adulthood: Perceptions and age differences. Psychology and Aging,17(2), 236.
參、網路資源
HelpX(2017)。Welcome to Help Exchange (HelpX)。網站資源。2017年10月25日取自:https://www.helpx.net/。
KiTaiwan,打工換宿遊台灣。網站資源。2017年2月2日取自:http://www.kitaiwan.com/。
Workaway (2017)。網站資源。2017年10月25日取自:http://www.workaway.info/
Workaway (2017)。網站資源。2017年10月25日取自:http://www.workaway.info/。
World Wide Opportunities on Organic Farms (2007)。WWOOF是什麼。網站資源。2017年10月25日取自:http://www.wwooftaiwan.com/tw/wwoof-taiwan-home.html
台灣社會學會。臺灣社會學會研究倫理守則。網站資源。2017年12月2日取自:http://tsa.sinica.edu.tw/research_01.php。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2004)。什麼是生態工作假期。網站資源。2017年10月25日取自:http://teia.tw/zh-hant/working-holiday/about。
外交部領事事務局(2017)。中華民國國民申請其他國家「度假打工(青年交流)簽證」參考資料。網站資源。2017年10月15日取自:http://www.boca.gov.tw/content?mp=1&CuItem=2707
交通部(2017)。Tourism2020-台灣觀光永續發展策略。網站資源。2017年10月15日取自:https://amcham-taipei.eventbank.com/event/5986/。
林思慧、楊孟立(2016年8月22日)。青年度假打工澳日最紅逾19萬人次申辦。中時電子報。取自: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60822000285-260102。
康文文教紀金會(2012年9月20)。台灣青年從事國外打工度假之動機與體驗調查。官方調查。2017年10月15日取自:http://www.travel934.org.tw/GoodNewsKw/Stage/SDetail.aspx?id=728
陳木隆(2015年6月11日)。夏日的爽缺!東北角首推打工換宿。今日新聞。2017年11月1日取自:https://www.nownews.com/news/20150611/1716350
勞動部,2017---法律條文!
超級旅行者Elaine& Vicky(2015年9月29日)。拜託不要在台灣打工換宿部落格文字資料。2017年2月2日取自:http://supertrampstar.pixnet.net/blog/post/112188589。
劉宛琳(2017年8月1日)。背包客藝術換宿被舉報違法,立委批文化無前瞻。聯合新聞網。2017年11月1日取自:https://udn.com/news/story/7314/2616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