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黃靖超
論文名稱: 藝居共生?藝術進入寶藏巖對居民生活世界影響之探究
Artist-Resident-Paragenesis? Effects of Arts into Treasure Hill on the Residents' Lifeworld.
指導教授: 林振春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3
畢業學年度: 10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6
中文關鍵詞: 寶藏巖藝術介入藝術進駐藝術村居民生活世界
英文關鍵詞: Treasure Hill, art intervention, artist-in-residence, artist village, resident, lifeworld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468下載:10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寶藏巖共生聚落」曾是臺北市政府計劃拆除的違章建築群,如今卻成為同時包含原住戶(寶藏家園)、藝術村(寶藏巖國際藝術村)及旅舍(國際青年會所,尚未營運)的社區。在臺灣,這是前所未見的。
    當「藝術介入」與「藝術村」的概念進入寶藏巖後,文化地景也起了轉變,這對寶藏家園居民的生活產生什麼影響?與寶藏巖國際藝術村的互動關係是如何?而生活在這樣的社區裡,又有什麼需求;寶藏巖國際藝術村則該如何給予支持?本研究從人文地理學的「生活世界」觀點出發,使用大衛西蒙「移動、駐留與會遇」、「身體芭蕾」及「地方芭蕾」理論;以民族誌為研究方法,並透過深度訪談進行研究。
    研究之發現如下:
    一、寶藏家園居民的生活範圍,集中於「寶藏家園」區域。
    二、寶藏家園居民仍具有向心力與社區意識。
    三、寶藏家園居民眼中的「寶藏巖共生聚落」,是社區而非藝術村。
    四、寶藏家園居民與「寶藏巖國際藝術村」的關係好壞,是取決於互動。
    五、「寶藏巖國際藝術村」須成為非傳統型態之藝術村。

    “Treasure Hill” was an illegal building group, and the Taipei City Government planned to demolition it once. But now, there is a community that contains the existing residents (Treasure Hill Homeland), the artist village (Treasure Hill Artist Village), and the not operational yet Youth Hostel. It's also unprecedented in Taiwan.
    When “art intervention” and “artist village” into Treasure Hill, it results the changes in landscape pattern. But, what are the effects on the residents’ life? What’s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sidents and the artist village? What’s the residents’ need in this community, and can Treasure Hill Artist Village offer some support to help? The study based on the “lifeworld” viewpoint of human geography, and according to the following theories by David Seamon: “movement, rest, and encounter”, “body ballet” and “place ballet”. Ethnography approach was adopted in the study, and collected data by in-depth interview.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1. “Treasure Hill Homeland” is the main area of the residents' life space.
    2. The residents’ still have community cohesion and consciousness of community.
    3. In the residents’ mind, Treasure Hill is a couumnity, not an artist village.
    4. The main factor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idents and artist village is interactive.
    5. Treasure Hill Artist Village has to be a non-traditional artist village.

    目錄 謝誌 I 論文考試合格證明 III 摘要 IV Abstract V 目次 VI 表次 IX 圖次 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2 第二節 研究動機 5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8 第四節 研究範圍 10 第二章 文獻回顧 15 第一節 社會事件:寶藏巖與藝術的交會 16 第二節 政策思維:藝術介入與藝術村 27 第三節 地方生活:文化地景與生活世界 40 第四節 總結:文獻與理論的啟發 56 第三章 研究設計 61 第一節 研究流程 62 第二節 研究方法 64 第三節 研究田野與對象 66 第四節 研究工具 70 第五節 資料編碼與分析 73 第六節 研究倫理 74 第四章 研究發現 77 第一節 都市鄉村:居民的生活現況 78 第二節 非關藝術:居民與藝術村的互動關係 108 第三節 點亮居民:藝居共生的實踐理路 129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137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38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41 參考文獻 147 附錄 156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2012)。文化資產綜合查詢。檢索日期:2012年6月1日,檢索自:http://www.boch.gov.tw/boch/frontsite/cultureassets/CultureAssetsCommunitySearchAction.do?method=doSearchCommunity&menuId=308&iscancel=true

    王伯仁(2008)。現代臺灣奇觀?節慶、節慶化與節慶地景。未出版碩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班,臺北市。

    王志弘、徐苔玲(譯)(2006)。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原作者:T. Cresswell)。臺北市,群學。

    王宏舜、楊正敏(2007年1月31日)。北市寶藏巖拆遷 警民流血衝突。聯合新聞網。檢索日期:2011年12月26日,檢索自:http://udn.com/NEWS/mainpage.shtml

    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2009)。社區節慶與社區學習。臺北市:師大書苑。

    王聖閎(2011)。(藝術)介入(Art)Intervention。刊載於藝外,19,50-51頁。

    臺北市政府(2002)。本市轄內各級政府機關及學校違建限期改善。檢索日期:2011年10月8日,檢索自:http://www.tpech.gov.tw/ct.asp?xItem=956325&ctNode=38007&mp=120021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2011)。臺北市文化基金會。檢索日期:2012年7月1日,檢索自:http://www.culture.gov.tw/frontsite/cms/contentAction.do?method=viewContentDetail&iscancel=true&contentId=MjU0Mg==&subMenuId=309

    臺北國際藝術村(2012a)。2013國內藝文人才出國及臺北市駐地計畫遴選簡章暨申請表。檢索日期:2012年7月10日,檢索自:http://www.artistvillage.org/UploadFiles/Page/%e9%a7%90%e6%9d%91%e8%a8%88%e7%95%ab/2013%20%e5%9c%8b%e5%85%a7%e8%97%9d%e6%96%87%e4%ba%ba%e6%89%8d%e5%87%ba%e5%9c%8b%e5%8f%8a%e5%8f%b0%e5%8c%97%e5%b8%82%e9%a7%90%e5%9c%b0%e8%a8%88%e7%95%ab%e9%81%b4%e9%81%b8%e7%b0%a1%e7%ab%a0%e6%9a%a8%e7%94%b3%e8%ab%8b%e8%a1%a8_0.doc

    臺北國際藝術村(2012b)。2013寶藏巖國際藝術村微型群聚計畫簡章暨申請表。檢索日期:2012年7月10日,檢索自:http://www.artistvillage.org/UploadFiles/Page/%e5%be%ae%e5%9e%8b%e7%be%a4%e8%81%9a/2013%e5%af%b6%e8%97%8f%e5%b7%96%e5%9c%8b%e9%9a%9b%e8%97%9d%e8%a1%93%e6%9d%91%e5%be%ae%e5%9e%8b%e7%be%a4%e8%81%9a%e8%a8%88%e7%95%ab%e7%b0%a1%e7%ab%a0%e6%9a%a8%e7%94%b3%e8%ab%8b%e8%a1%a8_2.doc

    臺北國際藝術村(無日期a)。寶藏巖FAQ分類。檢索日期:2012年7月6日,檢索自:http://www.artistvillage.org/UploadFiles/Page/%E5%AF%B6%E8%97%8F%E5%B7%96%E5%9C%8B%E9%9A%9B%E8%97%9D%E8%A1%93%E6%9D%91/%E5%AF%B6%E8%97%8F%E5%B7%96FAQ_0.pdf

    臺北國際藝術村(無日期b)。寶藏巖國際藝術村。檢索日期:2010年9月24日,檢索自:http://www.artistvillage.org/Home/AboutAIR?village=thav

    臺北國際藝術村(無日期c)。認識AIR:立村之道–「臺北藝術進駐」。檢索日期:2010年9月25日,檢索自:http://www.artistvillage.org/Home/AboutAIR

    池永歆(2005)。由胡塞爾的觀點來看地理學的「生活世界」概念。刊載於鵝湖月刊,363,25-35頁。

    池永歆(2004)。生活世界的存在論:奠基於生活世界概念的人文地理學。刊載於嘉義大學人文藝術學報,3,267-306頁。

    朱光明等(譯)(2007)。如何做質的研究(原作者:J. A. Hatch)。中國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9)。臺灣生活美學運動計畫–98年度作業計畫。檢索日期:2012年2月10日,檢索自:www.cca.gov.tw/aboutcca/policy/98/A3_980218.doc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8)。臺灣生活美學運動計畫(核定本)(97至101年)。檢索日期:2012年3月26日,檢索自:http://gpmnet.nat.gov.tw/PLAN/RDEC_FILE/PLAN40/ATT/14371/臺灣生活美學運動計畫-97_20090107404.DOC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無日期a)。視覺藝術。檢索日期:2012年3月17日,檢索自:http://www.cca.gov.tw/business.do?method=list&id=20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無日期b)。業務說明-生活美學運動。檢索日期:2012年3月26日,檢索自:http://www.cca.gov.tw/business.do?method=list&id=22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無日期c)。社區總體營造。檢索日期:2012年3月15日,檢索自:http://www.cca.gov.tw/business.do?method=list&id=5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無日期d)。「臺灣生活美學運動計畫」簡要說明。檢索日期:2012年3月26日,檢索自:http://www.cca.gov.tw/ccaImages/adminstration/0/p3.pdf

    竹圍工作室(企劃執行)(1999)。藝術創作與交流的磁場–全球藝術村實例。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藝術村籌備處。

    李光中(2009)。文化地景與社區發展。刊載於科學發展,439,38-45頁。

    吳汝鈞(2001)。胡塞爾現象學解析。臺北市:臺灣商務。

    吳承圃(2011)。不繫之舟–寶藏巖。刊載於藝術欣賞,7(1),88-91頁。

    呂昕潔等(2009)。寶藏巖的明天,居民的未來?。檢索日期:2011年12月10日,檢索自:http://www.dfun.com.tw/?p=21717

    李政賢、廖志恒、林靜如(譯)(2007)。質性研究導論(原作者:U. Flick)。臺北市:五南。

    何淑娟(2010)。地方民居彩繪中的生活世界:日治時期大林地方民居彩繪之研究。未出版碩士,南華大學建築與景觀學系環境藝術碩士班,嘉義縣。

    余翎瑄(2009)。社區與藝術–藝術進入社區之發展型態。未出版碩士,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班,臺北市。

    吳瑪悧(2007)。編輯手記。刊載於吳瑪琍(主編),藝術與公共領域:藝術進入社區(4-7頁)。台北市:遠流。

    吳瑪悧等(譯)(2004)。量繪形貌–新類型公共藝術(原作者:S. Lacy)。臺北市 : 遠流。

    吳權紘(2007)。身體經驗的地方–以宜蘭老街為例。未出版碩士,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臺北市。

    林天佑(1996)。認識研究倫理。刊載於教育資料與研究,12,57-63頁。

    林美容(1996)。臺灣的「巖仔」與觀音信仰。刊載於楊惠南、釋宏印(主編),臺灣佛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77-193頁)。台北市:藝軒。

    林振春、王淑宜(2004)。社區營造與傳播。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毓瓊(2007)。藝術創作與社區主體性–寶藏巖聚落藝術實驗活動經驗分析。刊載於吳瑪琍(主編),藝術與公共領域:藝術進入社區(146-169頁)。台北市:遠流。

    林麗雲(無日期)。公共藝術。檢索日期:2012年7月20日,檢索自: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2412#

    姚孟吟(譯)(2002)。藝術介入空間(原作者:C. Grout)。台北市:遠流。

    翁育民(2006)。台南市安南區食水堀之形成與變遷。未出版碩士,國立台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教學碩士班,台南市。

    陳伯璋(1990)。教育研究方法的新取向。臺北市:南宏。

    陳欣如(2010年11月)。當藝術介入社區–以神農街57藝術工作室為例。「2010文化創意產業永續與前瞻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檢索日期:2012年4月10日,檢索自:http://tcim.npue.edu.tw/ezcatfiles/b035/img/img/967/2010culture_A-3.pdf

    陶建文(2000)。論現象學方法對人文地理學研究的影響。刊載於青島大學師範學院學報,17(2),64-66頁。檢索日期:2011年10月6日,檢索自http://lib.mnu.cn/whdh-xkdh/rwdlx/qtxglw/66.pdf

    陳韋綸(2009年8月21日)。逆襲起義?藝術家如何介入「藝術介入空間」計畫。破週報。檢索日期:2012年2月17日,檢索自:http://pots.tw/node/3179

    陳國章(2011)。公共藝術與社區介入–以「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為例看新類型公共藝術的可能性。未出版碩士,國立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碩士班,高雄市。

    倪梁康(1999)。胡塞爾現象學概念通釋。中國北京:三聯書店。

    高淑清等(譯)(2004)。探究生活經驗:建立敏思行動教育學的人文科學(原作者:M. V. Manen)。嘉義:濤石文化。(原著出版年:1997)

    財團法人臺北市文化基金會(無日期)。本會介紹。檢索日期:2012年6月20日,檢索自:http://www.taipeiculture.org/Content/Content.aspx?id=4403

    財團法人臺北市文化基金會藝術村營運部(2010)。寶藏巖公共藝術設置案計畫說明會暨現勘討論事項。檢索日期:2010年10月10日,檢索自:http://publicart.cca.gov.tw/announcement/file/545-2.pdf

    張可婷(譯)(2009)。民族誌與觀察研究法(原作者:M. Angrosino)。台北市:韋伯。

    康旻杰(2007)。我城地誌,異地敘事–城市文化地景的多重文本。檢索日期:2012年3月20日,檢索自:http://artlife.hs.ntnu.edu.tw/artlife/961113_1.doc

    康旻杰(2005)。藝術、實驗、寶藏巖:GAPP全球藝術行動者參與計畫實錄。臺北市: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張珃君(2005)。臺灣地區藝術村經營管理之研究。未出版碩士,國立中山大學藝術管理研究所,高雄市。

    許家瑋(2011)。南投縣草屯鎮藝之森–九九峰生態藝術園區。刊載於姚瑞中、Lost Society Document(著)海市蜃樓II:臺灣閒置公共設施抽樣踏查(216-222頁)。臺北,田園城市。

    張晴文(2011)。藝術介入空間行動做為「新類型」的藝術–其於藝術社會的定位探討。刊載於藝術論文集刊,16& 17,63-78頁。

    張榕紜(2009)。木柵茶農生活世界的探究。未出版碩士,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班,臺北市。

    張慶熊(1995)。熊十力的新唯識論與胡塞爾的現象學。中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曾旭正(2007)。臺灣的社區營造。臺北縣:遠足文化。

    黃才郎(1994)。公共藝術與社會的互動。臺北市 :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黃光玉等(譯)(2004)。媒介與傳播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研究途徑(原作者:A. A. Berger)。臺北市:風雲論壇。

    黃俊豪(2009)。在農村看見藝術–台南土溝農村「社區藝術」之經驗。未出版碩士,國立台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台南市。

    黃海鳴(2003)。節慶化之臺灣當代藝術。刊載於典藏今藝術,132,140-141頁。

    黃健敏(1992)。美國公共藝術。臺北市 : 文化建設委員會。

    游淙祺(2004)。文化差異之省思–論胡塞爾與瓦登費斯對我群世界與他群世界之關係的解讀。刊載於劉國英、張燦輝(主編),現象學與人文科學(179-195頁)。臺北市:城邦。

    傅朝卿(2010)。從漁業文化景觀的角度來看台江國家公園。刊載於成大校刊,231,10-15頁。

    黃麗生(2003)。近代內蒙古人民的生活圖像。刊載於黃克武(主編),畫中有話:近代中國的視覺表述與文化構圖(123-178頁)。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近史所。

    鄧景衡(1999)。空間韻律的追尋:地方芭蕾的變奏與生活、工藝的轉型。刊載於中國文化大學地理學系地理研究報告,12:62-105。檢索日期:2012年3月10日,檢索自:http://sgo.pccu.edu.tw/geog/CHI/A6/12/12-4.pdf

    廖億美(2006)。藝術介入公共領域的創造性關係–一個臺灣環境運動的視野。未出版碩士,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臺北市。

    劉子綺、李素馨、侯錦雄(2011)。式微文化地景的再活化–泰安村舊鐵道的空間意涵。刊載於地理學報,61 ,147-166頁。

    戴育賢(譯)(1999)。公共藝術新政(原作者:M. Park & G. E. Markowitz)。刊載於慕心、戴育賢(譯),美國公共藝術評論(195-214頁)(原編者:H. F. Senie & S. Webster)。台北市:遠流。

    歐用生(1989)。質的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蔣玉嬋(2004)。地方文化產業營造與社區發展。刊載於社區發展季刊,107,241-253頁。

    劉仲冬(1996)。民族誌研究法及實例。刊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173-193頁)。臺北:巨流。

    蔡美麗(1990)。胡塞爾。臺北市:東大圖書。

    潘朝陽(1990)。苗栗嘉盛庄村廟的空間配置及其內涵。刊載於師大地理研究報告,16,247-275頁。

    薛雅惠(1991)。生活世界的地理。地理教育,17,68-76頁。

    魏光莒(2011)由地方的構成反思現代空間–一種現象學地理學的解讀。刊載於南華大學環境與藝術學刊,10,107-129頁。

    魏光莒(2006)。「生活世界」–由「視域」理論到「場域」理念。刊載於南華大學環境與藝術學刊,4,17-23頁。

    顏亮一(2009a)。國族認同的時空想像:臺灣歷史保存概念之形成與轉化。刊載於顏亮一(著),記憶與地景:2005~2009論文選(45-76頁)。臺北市,田園城市。

    顏亮一(2009b)。新莊文化地景初探:過去與現在的連結。刊載於文化資產保存學刊,10,39-52頁。

    簡逸姍(譯)(2000)。藝術.空間.城市–公共藝術與都市遠景(原作者:M. Miles)。臺北:創興。

    顏寧(譯)(2011)。質性研究實施與施作指南(原作者:S. Merriam)。臺北市,五南。

    蘇瑤華(2012)。從城市文化規劃角度對藝術村群聚發展之行動研究:以臺北藝術進駐為例。未出版博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臺北市。

    蘇瑤華(無日期)。臺北國際藝術村。檢索日期:2010年9月10日,檢索自: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2444

    寶藏巖共生聚落(2006)。寶藏巖共生藝術村簡介。檢索日期:2011年5月10日,檢索自:http://blog.roodo.com/thcoop/archives/1180116.html

    Relph, E. (1981). Phenomenology. In M. E. Harvey & B. P. Holly (Eds.), Themes in Geographic Thought (99-104). London: Croom Helm.

    Sauer, C. (1925). The Morphology of Landscap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Seamon, D. (1980). Body-Subject, Time-Space Routines, and Place-Ballets. In A. Buttimer, and D. Seamon (Eds.), The Human Experience of Space and Place (148-165). London: Croom Helm.

    Seamon, D. (1979). A Geography of the Lifeworld:Movement, Rest, and Encounter. New York:St. Martin’s Press.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