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雅婷
Ya-ting,Lee.
論文名稱: 台北縣國小教師運用社區資源進行學校本位課程教學之研究
A study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 Taipei County proceed with community resources for the school-based curriculum.
指導教授: 柯正峯
Ke, Jeng-Fe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86
中文關鍵詞: 社區資源學校本位課程
英文關鍵詞: community resources, the school-based curriculum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62下載:4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 要
    本研究目的在探究台北縣國小教師在運用社區資源進行學校本位課程教學之認知、現況及困難。並根據研究結果,提出結論與建議提供教育行政機關推展「學校本位課程」、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擬定學校本位課程教學活動及教師進行學校本位課程教學之參考。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研究對象以台北縣15,073位國小教師為母群體,以分層隨機抽樣方式,取得有效樣本615份。利用次數分配、百分比、平均數、卡方檢定、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
    歸納本研究之研究結果,主要有以下幾項結論與發現:
    一、台北縣國小教師對運用社區資源進行學校本位課程教學的認知,大多持以正面及肯定的想法。
    二、台北縣國小教師會因性別不同、教育程度不同而對運用社區資源進行學校本位課程教學的認知上有顯著差異。
    三、台北縣國小教師運用社區資源進行學校本位課程教學的現況顯示教師運用的頻率有增加的趨勢,但認知和執行情形有落差。
    四、實施九年一貫課程後,台北縣國小教師運用社區資源進行學校本位課程教學大多在「正式的上課時間」,且仍以「社會領域」居多。
    五、台北縣國小教師運用社區資源進行學校本位課程教學時,在各類資源的運用中,「人力資源」以「家長」為最常運用者;「事的資源」中,最常運用的是當地歷史事蹟、傳說;「地的資源」中,最常運用的是古蹟,而「物的資源」中,則以農、漁、牧、礦、工等特產為最常運用者。
    六、台北縣國小教師運用社區資源進行學校本位課程教學時,在運用的教學途徑中,最常以「協請家長參與教學活動」將社區資源帶進學校,而將教室延伸到社區的方式中,則以「利用社區環境進行教學」為最普遍。
    七、台北縣國小教師運用社區資源進行學校本位課程教學時,在運用的教學程序中,最常以「和同事交換意見」來獲取社區資源訊息,教學前的規畫準備工作以「編製學習單」最普遍,而教學活動設計方式則採以「融入各領域教學式的活動設計」最多,教學時則以「講述法」進行教學工作,並「自行擔任教學者」;學生的學習活動則採「觀察、體驗」方式進行,且以「學習單」作為評量方式者為最多。
    八、台北縣國小教師運用社區資源進行學校本位課程教學時所遭遇的最大困難和過去的研究並無太大差異,顯示實施九年一貫課程教學後,教師的困難仍未獲得解決。
    九、台北縣國小教師對運用社區資源進行學校本位課程教學時所遭遇的困難中,依序為「教師」、「學校」、「社區」、「家長」、「學生」。
    依據上述的研究結論,提出以下的建議:
    一、對於教育行政機關的建議:
    1.降低班級學生人數。
    2.不定期訪視各校實施情形,獎勵辦理成效優良學校。
    3.適時提供經費補助。
    4.規定每學年教師應至少完成固定時數之社區資源研習。
    5.教學成果編輯成冊。
    二、對於學校的建議:
    1.增加課程發展委員會社區代表名額。
    2.利用組織再造引入社區資源教師。
    3.行政教師應協助教師辦理相關活動申請事宜。
    4.定期召開鄉鎮市內學校運用社區資源發展學校本位課程會議。
    5.邀請鄉鎮市內教師及社區人士共同編訂融入社區資源的學校本位課程教學活動設計手冊並燒製光碟資料。
    6.建立社區人力資源名冊。
    7.辦理鄉土踏查活動及相關研習。
    三、對於教師的建議:
    1.建立班級人力資料庫。
    2.主動參與課程設計研習課程。
    3.利用學年會議或教師聚會進行對話。
    4.與有經驗教師進行協同教學。
    四、對於社區的建議:
    1.開放社區環境。
    2.編印社區資源手冊。
    3.主動走入校園辦理活動。
    4.地方節慶日邀請教師共同參與。
    5.成立社區與學校聯絡的管道。
    五、對於後續研究的建議:
    1.在研究方法上:可採質性或行動研究,以深入了解教師在運用社區資源進行學校本位課程時的完整歷程。
    2.在研究對象方面:可將家長及社區人士同時納入研究對象,以全面性了解教育部所推動運用社區資源進行學校本位課程在各縣市實際的教學情形及各方人士所抱持的想法。

    關鍵字:社區資源、學校本位課程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recognition, current situation and difficulties of the elementary teachers in Taipei County making use of the community resources for the school-based curriculum (SBC). And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of the study, offer references to the relevant educational unit、th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Commitment and the teachers to promote the school-based curriculum.
    This study adopts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and the interviewees of the study are the 15,073 teachers in Taipei County as mothers’ colony, by way of dividing floor and gathering together and sampling, obtain 615 effective samples. Using the number of frequency distribution, the percentage, the mean, the chi-square distribution, the t-test, one-way ANOVA carries on the material analysis.
    The description of findings is as followings:
    1. Most of the elementary teachers are agree to make use of the community resources for the school-based curriculum teaching.
    2. The recognition of the elementary teachers in Taipei County towards to the school-based curriculum teaching differs due to the users’ sex and education.
    3. The frequency of the elementary teachers making use of the community resources for the school-based curriculum teaching has increased, but there are differences between recognition and the action.
    4. After Nine-year Compulsory Education, most of the elementary teachers in Taipei County apply community resources for the school-based curriculum teaching on the official class time and especially for social study.
    5. Among the community resources, parents are the most usual way of applying “the human resources”. In applying the history and legends for “the affairs resources” is the most popular, and “the place resources” is in applying the historic spot, and “the materials resources” is in the products of the farming, fishing, husbandry, mining and industry.
    6. The application of “bringing the community resources to the school” is convenient to look for assistants from students’ parents when teacher’s teaching. The application of “expanding the classroom to the community” is using the community environment for teaching.
    7. The most usual way to get the messages of community resources is talking with the working partners. Making learning sheets is the popular way before teaching. To blend into every subject is the mainly teaching plans. Teachers teach by talking to the students alone. Students learn by observation and undergoing the experience, and test by the learning sheets.
    8. The difficulties of the elementary teachers apply for the community resources of the school-based curriculum are not different from before. It means that the difficulties are not resolved effectively.
    9. The first five difficult factors when the elementary teachers apply for the community resources of the school-based curriculum are “teachers”, ”schools”, “community”, “parents” and “students”.
    The suggestions are highlighted as followings:
    Firstly, suggestions to the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organization:
    1. Reduce the student’s numbers of a class in elementary school.
    2. To visit schools aperiodicity, award to the schools succeed in running a school.
    3. The budget supporting timely.
    4. Teachers have to study for community resources every academic year.
    5. To compile the teaching achievement.
    Secondly, suggestions to the schools:
    1. To add the members of th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Commitment.
    2. To lead into the teachers of community resources by organization reengineering.
    3. The administrative teachers have to help the class teachers apply for the relative activities.
    4. To convene the meeting of the school-based curriculum periodicity.
    5. To invite the teachers and the habits in the community to compile the manual of the school-based curriculum. And copy the disk data.
    6. To make the list of community human resources.
    7. To conduct the homeland activity and study of community resources.
    Thirdly, suggestions to the teachers:
    1. To establish the human data bank of class.
    2.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urse of the activity plan.
    3. Talking with the leagues by the meeting and gathering.
    4. Teaching with the teachers who have the experiences of applying the community resources.
    Fourth, suggestions to the community:
    1. Open the community environment.
    2. To compile the manual of the community resources.
    3. To conduct the activity in the school.
    4. Inviting the teachers to participate in the local festival celebrations.
    5. To build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school and community.
    Finally, suggestions for the studies in the future:
    1. Further studies can be focused on the 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the action research.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career of teaching.
    2. The parents and habits in the community can be the interviewers of the further research.

    Key words: community resources, the school-based curriculum.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6 第三節 名詞釋義 ………………………………………………………………7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7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社區及社區資源的意涵………………………………………………11 第二節 社區資源在教學上的應用……………………………………………34 第三節 學校本位課程的內涵及發展…………………………………………45 第四節 學校運用社區資源之相關研究………………………………………54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59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內涵………………………………………………………59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抽樣………………………………………………………60 第三節 研究工具………………………………………………………………61 第四節 資料處理………………………………………………………………67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69 第一節 個人基資料現況分析…………………………………………………70 第二節 運用社區資源進行學校本位課程教學的認知情形現況分析………73 第三節 個人背景變項對運用社區資源進行學校本位課程教學認知情形之 相關性分析……………………………………………………………78 第四節 運用社區資源進行學校本位課程教學現況分析 …………………87 第五節 個人背景變項對運用社區資源進行學校本位課程教學之頻率與時 間之相關性分析 ……………………………………………………106 第六節 個人背景變項對運用社區資源進行學校本位課程教學上困難困素 之相關性分析 ………………………………………………………11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41 第一節 結論 …………………………………………………………………141 第二節 建議 …………………………………………………………………145 參考文獻 151 ㄧ、中文部分 151 二、英文部分 158 附錄一 學校運用社區資源之相關研究 ……………………………………160 附錄二 正式問卷發放與回收情形 …………………………………………170 附錄三 台北縣國小教師運用社區資源進行學校本位課程教學之調查研究 問卷草案 ……………………………………………………………172 附錄四 台北縣國小教師運用社區資源進行學校本位課程教學之調查研究 預試問卷 ……………………………………………………………177 附錄五 台北縣國小教師運用社區資源進行學校本位課程教學之調查研究 正式問卷 ……………………………………………………………182 表 次 表1-1-1 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特點………………………………………………2 表2-1-1 字辭典、百科全書、法令規章社區定義要點一覽表…………………13 表2-1-2 國內專家學者社區定義要點一覽表 …………………………………16 表2-1-3 國外專家學者社區定義要點一覽表 …………………………………17 表2-1-4 國內專家學者社區類別一覽表 ………………………………………19 表2-1-5 社區資源的分析模式.…………………………………………………25 表2-1-6 國內外專家學者社區資源分類一覽表 ………………………………25 表3-2-1 台北縣國民小學分層抽樣分配表 ……………………………………61 表3-3-1 認知情形調查預試問卷項目分析摘要表 ……………………………63 表3-3-2 認知情形調查預試問卷因素分析摘要表 ……………………………65 表3-3-3 認知情形調查預試問卷信度考驗摘要表 ……………………………65 表3-3-4 運用社區資源進行學校本位課程教學之調查問卷題項內容 ………66 表4-1-1 樣本回收統計表 ………………………………………………………70 表4-1-2 受試者基本資料分析表 ………………………………………………72 表4-2-1 受試者整體之「認知情形」分佈情形 ………………………………73 表4-2-2 受試者之「與教師成長的關係」認知分佈情形 ……………………74 表4-2-3 受試者之「與課程發展的關係」認知分佈情形 ……………………75 表4-2-4 受試者之「與社區發展的關係」認知分佈情形 ……………………75 表4-2-5 受試者之「認知情形」細項分佈情形…………………………………76 表4-3-1 不同「性別」在認知情形上之t考驗…………………………………78 表4-3-2 不同「現任職務」在認知情形上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及事後 比較表 …………………………………………………………………79 表4-3-3 不同「服務年資」在認知情形上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及事後 比較表 …………………………………………………………………80 表4-3-4 不同「教育程度」在認知情形上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及事後 比較表 …………………………………………………………………81 表4-3-5 不同「學校所在區域」在認知情形上之t考驗………………………82 表4-3-6 不同「學校規模」在認知情形上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及事後 比較表 …………………………………………………………………83 表4-3-7 不同「班級人數」在認知情形上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及事後 比較表 …………………………………………………………………84 表4-4-1 受試者整體「運用社區資源進行學校本位課程教學的頻率」分佈 情形……………………………………………………………………87 表4-4-2 受試者整體「運用社區資源進行學校本位課程教學的時間」分佈 情形 ……………………………………………………………………88 表4-4-3 受試者整體「運用社區資源進行學校本位課程教學的學習領域」 分佈情形……………………………………………………………88 表4-4-4 受試者整體「人的資源」運用分佈情形 ……………………………89 表4-4-5 受試者整體「事的資源」運用分佈情形 ……………………………90 表4-4-6 受試者整體「地的資源」運用分佈情形 ……………………………90 表4-4-7 受試者整體「物的資源」運用分佈情形 ……………………………91 表4-4-8 受試者整體「將社區資源帶進學校的方式」運用分佈情形 ………92 表4-4-9 受試者整體「將教室延伸到社區的方式」運用分佈情形 …………92 表4-4-10 受試者整體「獲取社區資源訊息」的方式分佈情形 ………………93 表4-4-11 受試者整體「規畫準備工作」的內容分佈情形 ……………………94 表4-4-12 受試者整體在「教學活動設計方式」的內容分佈情形 ……………95 表4-4-13 受試者整體運用「教學法」的內容分佈情形 ………………………95 表4-4-14 受試者整體運用「教學方式」的內容分佈情形 ……………………96 表4-4-15 受試者整體運用「學習活動」的內容分佈情形 ……………………97 表4-4-16 受試者整體運用「評量方式」的內容分佈情形 ……………………97 表4-4-17 受試者整體遭遇「教師方面困難」的內容分佈情形 ………………98 表4-4-18 受試者整體遭遇「學生方面困難」的內容分佈情形 ………………99 表4-4-19 受試者整體遭遇「學校方面困難」的內容分佈情形………………100 表4-4-20 受試者整體遭遇「家長方面困難」的內容分佈情形………………100 表4-4-21 受試者整體遭遇「社區方面困難」的內容分佈情形………………101 表4-4-22 受試者整體對運用社區資源進行學校本位課程影響因素現況分析101 表4-5-1 卡方分析表:不同「性別」在「運用頻率」上之差異……………106 表4-5-2 卡方分析表:不同「職務」在「運用頻率」上之差異……………107 表4-5-3 卡方分析表:不同「服務年資」在「運用頻率」上之差異………107 表4-5-4 卡方分析表:不同「教育程度」在「運用頻率」上之差異………108 表4-5-5 卡方分析表:不同「學校所在區域」在「運用頻率」上之差異…108 表4-5-6 卡方分析表:不同「學校規模」在「運用頻率」上之差異………109 表4-5-7 卡方分析表:不同「班級人數」在「運用頻率」上之差異………110 表4-5-8 卡方分析表:不同「性別」在「運用時間」上之差異……………110 表4-5-9 卡方分析表:不同「職務」在「運用時間」上之差異……………111 表4-5-10 卡方分析表:不同「服務年資」在「運用時間」上之差異………111 表4-5-11 卡方分析表:不同「教育程度」在「運用時間」上之差異………112 表4-5-12 卡方分析表:不同「學校所在區域」在「運用時間」上之差異…112 表4-5-13 卡方分析表:不同「學校規模」在「運用時間」上之差異………113 表4-5-14 卡方分析表:不同「班級人數」在「運用時間」上之差異………113 表4-6-1 卡方分析表:不同「性別」與來自「教師」方面困難之差異……116 表4-6-2 卡方分析表:不同「職務」與來自「教師」方面困難之差異……117 表4-6-3 卡方分析表:不同「服務年資」與來自「教師」方面困難之差異…117 表4-6-4 卡方分析表:不同「教育程度」與來自「教師」方面困難之差異118 表4-6-5 卡方分析表:不同「學校所在區域」與來自「教師」方面困難之 差異……………………………………………………………………118 表4-6-6 卡方分析表:不同「學校規模」與來自「教師」方面困難之差異…119 表4-6-7 卡方分析表:不同「班級人數」與來自「教師」方面困難之差異…119 表4-6-8 卡方分析表:不同「性別」與來自「學生」方面困難之差異……120 表4-6-9 卡方分析表:不同「職務」與來自「學生」方面困難之差異……120 表4-6-10 卡方分析表:不同「服務年資」與來自「學生」方面困難之差異…121 表4-6-11 卡方分析表:不同「教育程度」與來自「學生」方面困難之差異…122 表4-6-12 卡方分析表:不同「學校所在區域」與來自「學生」方面困難之 差異……………………………………………………………………122 表4-6-13 卡方分析表:不同「學校規模」與來自「學生」方面困難之差異……123 表4-6-14 卡方分析表:不同「班級人數」與來自「學生」方面困難之差異……123 表4-6-15 卡方分析表:不同「性別」與來自「學校」方面困難之差異……124 表4-6-16 卡方分析表:不同「職務」與來自「學校」方面困難之差異……124 表4-6-17 卡方分析表:不同「服務年資」與來自「學校」方面困難之差異…125 表4-6-18 卡方分析表:不同「教育程度」與來自「學校」方面困難之差異……126 表4-6-19 卡方分析表:不同「學校所在區域」與來自「學校」方面困難之 差異……………………………………………………………………126 表4-6-20 卡方分析表:不同「學校規模」與來自「學校」方面困難之差異…127 表4-6-21 卡方分析表:不同「班級人數」與來自「學校」方面困難之差異……127 表4-6-22 卡方分析表:不同「性別」與來自「家長」方面困難之差異……128 表4-6-23 卡方分析表:不同「職務」與來自「家長」方面困難之差異……129 表4-6-24 卡方分析表:不同「服務年資」與來自「家長」方面困難之差異…129 表4-6-25 卡方分析表:不同「教育程度」與來自「家長」方面困難之差異……130 表4-6-26 卡方分析表:不同「學校所在區域」與來自「家長」方面困難之 差異……………………………………………………………………130 表4-6-27 卡方分析表:不同「學校規模」與來自「家長」方面困難之差異……131 表4-6-28 卡方分析表:不同「班級人數」與來自「家長」方面困難之差異……131 表4-6-29 卡方分析表:不同「性別」與來自「社區」方面困難之差異……132 表4-6-30 卡方分析表:不同「職務」與來自「社區」方面困難之差異……132 表4-6-31 卡方分析表:不同「服務年資」與來自「社區」方面困難之差異…133 表4-6-32 卡方分析表:不同「教育程度」與來自「社區」方面困難之差異……134 表4-6-33 卡方分析表:不同「學校所在區域」與來自「社區」方面困難之 差異……………………………………………………………………134 表4-6-34 卡方分析表:不同「學校規模」與來自「社區」方面困難之差異135 表4-6-35 卡方分析表:不同「班級人數」與來自「社區」方面困難之差異135 圖 次 圖2-2-1 運用社區資源在教學上的影響因素…………………………40 圖2-3-1 主題式的教學活動設計………………………………………51 圖2-3-2 融入式的教學活動設計………………………………………51 圖3-1-1 研究架構圖……………………………………………………59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三民書局辭典編纂委員會(1985)。大辭典。台北:三民書局。
    中華民國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1992)。社會工作辭典。台北:中華民國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
    內政部(1991)。社區發展工作綱要。中華民國八十年五月一日內政部台內社字第九一五二六一號令發布。
    王文科(1997)。學校需要另一種補充課程:發展學校本位課程。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課程改革的國際比較:中日觀點,頁67~85。台北:師大書苑。
    王佩蓮(2002)。學校結合社區落實學校本位課程。台灣教育,615,頁15-26。
    王秋絨(1997)。社區教育模式與發展。台北:師大書苑。
    方德隆(2001)。學校課程發展的理論基礎。課程與教學季刊4(2),1-24。
    白雲霞(2001)。混沌理論對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啟示。教育研究月刊88,49-50。
    白秀雄(1978)。現代社會學。台北:五南。
    江連君(2002)。偏遠小學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行動研究------以嘉義縣大湖國小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池易釧(2002)。基隆市高中職與社區資源共享之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光復書局大美百科全書編輯部編譯(1990)。大美百科全書。台北:光復書局。
    杜華綠(2006)。新竹縣國民小學運用社區資源發展學校本位課程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力資源教育研究所課程與教學碩士班論文,未出版,新竹。
    李宗派(2000)。探討社會資源之開發與管理原則。社區發展季刊,89,頁53-61。
    李幸潔(2002)。中部地區國民中學啟智班教師運用社區資源教學之調查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李建興(1982)。小學與社區。台北:正中書局。
    李增祿(2002)。社會工作概論。台北市:巨流。
    李錫津(1997)。學校本位之課程經營與實施。載於中華民國課程教學學會主編,課程與教學改革實務(頁25~34)。台北:師大書苑。
    李錫津(2001)。學校本位課程設計與規劃。北縣教育,42,頁4-9。
    李聰超(1995)。鄉土教學與社區資源的運用。教師天地,76,頁41-45。
    吳宗立(1999)。學校與社區關係的經營。中等教育,50(6),頁19-25。
    吳麗琴(2001)。國民小學實施學校社區化可行性認同度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永裕(1997)。創造學校與社區雙蒙其利的互動關係。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15,頁9-11。
    周何主編(1990)。國語活用辭典。台北:五南圖書。
    周煥臣(1992)。結合社區資源、積極推展校務。教師之友,33(5),頁11-14。
    林明地(1999)。學校與社區關係。載於王如哲、林明地、張志明、黃乃熒、楊振昇合著:教育行政。高雄:麗文文化。
    林佩璇(2000)。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背景探討。研習資訊,17(1)。
    林佩璇(2001)。台灣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背景與理念。載於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主編,邁入課程新紀元(六)兩岸三地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6-20。
    林振春(1997)。社區與學校結合的模式與做法。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15,頁23-25。
    林振春(1999)。台灣社區教育發展之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林振春(2000)。營造新家園。台北:光寶文教。
    林振春(2003)。從社區教育理論談學校社區化策略。教育資料輯刊,27,頁45-62。
    林瑞欽(2000)。社區意識的概念、測量與提振策略。載於林瑞欽主編,新台灣社會發展叢書(1)社區篇,頁13-41。台北:允晨。
    林萬億(1992)。社區資源的整合與運用。社教雙月刊,51,頁5-9。
    邱俊宏(2004)。學校本位課程運作機制規劃與執行實務分享-以國立頭城高級家事商業職校為例。國立暨台灣省私立高職九十三學年度中投彰雲區學校本位課程會議手冊,頁152~198。
    邱婉麗(2003)。學校與社區資源互享互惠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柯正峯(2002)。我國學校社區化政策之探討。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43,1~8。
    姚佳君(2005)。高屏地區音樂教師社區資源運用之調查。屏東師範學院音樂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施溪泉(2004)。高職學校本位課程之規劃與發展。國立暨台灣省私立高職九十三學年度中投彰雲區學校本位課程會議手冊,頁43~66。
    洪照明(2005)。國小運用社區資源進行鄉土環境教育戶外教學活動之研究-以「里港河堤公園」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應用科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胡馨文(1992)。做為一個國小老師應如何推展環境教育。環境教育特刊,2,頁68-69。
    候世光(2002)。技職學校科系與課程改革。技職體系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研討會,台灣師大國際會議廳,頁23~25。
    孫邦正(1958)。如何利用社區資源。台北: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倪國寶(2004)。台北市國小教師運用社區資源進行鄉土教學之調查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高新建(1999)。營造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有利情境。教師天地,101,頁25~31。
    高新建(2002)。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意涵與實施。台北市立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中心。
    徐震(1985)。社區發展-方法與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徐薇(1999)。台北縣國民小學教師運用社區教學資源之調查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許文忠(2003)。台灣偏遠地區國民中學社區資源運用之研究。致理管理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小紅(2001)。都市與社區。載於詹火生、林瑞穗、陳小紅、章英華、陳東升合著:社會學(頁327-351)(修訂再版二刷)。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陳伯璋、盧美貴(2002)。開放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陳其南(1996)。社區營造與文化建設。理論與政策,10(2),頁109-116。
    陳貞蓉(2007)。國民小學教師社區資源運用與其專業成長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陳浙雲(2001)。活用社區資源,深化課程內涵-台北縣社區有教室方案之理念與實施。研究習訊,18(1),頁7-17。
    陳浙雲、余安邦(2005)。九年一貫課程與社區學校化的實踐。社區有教室的批判性實踐-當學校與在地文化相遇。台北:遠流。
    陳華彰(2005)。台北縣市國中資源班教師教學上運用社區資源之調查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陳蕙君(1998)。運用社區資源,充實學習內容。資優教育,67,頁28-31。
    張幸愉(1994)。國民小學運用社區資源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秋鶯(1995)。從社區資源的整合與應用談開放教育中「親師協會的籌組與推動」。載於鄧運林主編,開放教育親師合作。高雄市:復文。
    張添洲(2005)。學校本位課程實務。台北:五南。
    張新松(1983)國民中學利用社區資源之途徑。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碩玲(2001)。台北市國民小學與社區資源共享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已出版,台北。
    張嘉育(1999)。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台北:師大書苑。
    張德永(1995)。學校社區化、社區學校化-創造學校、社區雙贏的新時代。載於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學校社區化(頁165-196)。台北:師大書苑。
    張德永(2002)。未完的旅程?--檢視社區的概念、議題與運動。輯於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社區教育的突破與創新。台北:師大書苑。
    教育部(1981)。重編國語辭典。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3)。國民小學課程標準。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8)。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0)。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基本理念與實施策略。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1)。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百科辭典編審委員會主編(1994)。教育百科辭典。台北:五南圖書。
    郭琪瑩(2003)。戶外鄉土教學活動實施及其對國小學童科學態度影響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曾兆興(2004)。中部地區國民小學教師運用社區教學資源之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未出版,台北。
    黃世孟、李永展(1996)。國民學校與鄰近社區資源共享模式之研究。台北:中華民國都市計畫學會。
    黃明忠(2005)。桃園縣國民小學教師運用社區資源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政傑(1996)。重建學校與社區的教育關係。載於桃縣文教,3,頁16-18。
    黃政傑(1999)。課程改革。台北:漢文。
    黃炳煌編譯(1986)。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台北:桂冠。
    黃維憲(1984)。社區。載於白秀雄、李建興、黃維憲、吳森源合著:現代社會學,頁435-461。台北:五南圖書。
    游家政(1997)。社區資源在教學上的運用。國教園地,59,頁63-69。
    程健教(1991)。國小社會科教學研究。台北:五南圖書。
    詹正信(1995)。「鄉土情,教育心」談教育本土化由鄉土教學切入。北縣教育,7,頁43-46。
    楊瑞明(2002)。行動研究方法落實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技職體系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研討會,台灣師大國際會議廳,頁31~37。
    楊龍立(2001)。學校為本課程-設計與探討。台北:五南圖書。
    劉秋木(1994)。教學技術。國立編譯館主編:課程教材教法通論,頁197-202。台北:正中書局。
    蔡文輝(1997)。社會學。台北:三民書局。
    蔡宏進(1985)。社區原理。台北:三民書局。
    蔡春美(1988)。國小資賦優異兒童社會科充實活動之設計與指導。新竹:新竹師院特教中心。
    蔡清田(2002)。透過行動研究,實施九年一貫課程,進行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教育月刊(93),頁51-67。
    鄭熙彥(1994)。學校教育與社區發展。高雄:復文。
    歐用生(2002)。建立二十一世紀的新學校--校本課程發展的理念與實踐。載於歐用生。
    戴正雄(2004)。學校本位課程運作機制之規劃與執行-以國立蘇澳高級海事水產職校為例。國立暨台灣省私立高職九十三學年度中投彰雲區學校本位課程會議手冊,頁67~99。
    謝文全(1993)。學校行政。台北:五南。
    謝玉新(1993)。透過社區發展運用自然與人文資源。社會福利,108,頁29-33。
    謝金青(1991)。從社區資源談國民小學教育功能提昇的有效途徑。國立教育資料館館訊,13,頁55-58。
    謝芳哲(2005)。高屏地區國小社會領域教師運用社區教學資源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薛梨真(2005)。國小學校本位課程的規劃與實施-以九年一貫課程的試辦為例。http://www.nknu.edu.tw/~edu/eduweb/08Learning/learning%20thesis/
    蕭增塘(1985)。國民中學教育對社區發展之調適與革新。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龍冠海主編(1990)。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第1冊。台北:商務印書館。
    簡後聰(1997)。社區資源與學校教育。教師天地,86期,頁16-22。
    簡榮聰(1996)。淺談校園藝術的文化涵意。台灣文獻,47(1),頁171-174。
    羅清水(1999)。九年一貫課程中的教學觀。研習資訊,16(2)。
    二、英文部分
    Brookfield, S. (1983). Adult learners, adult education and the community. British: Open University.
    Brunner, E, De. S., & Hallenbeek, W. C. (1955). American society:urban and rural patterns. New York: Harper & Row.
    Bull, K. S. (1988). Developing community resources to support rural gifted programs. Paper presented at National Rural Special Education Conference.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 299 738).
    Calderwood, P. (2000). Learning community: Finding common ground in difference. New York, N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Carlson, R. E. (1970). Enriching the school curriculum by using the immediate environment. In D. R. Hammerman (Eds.), Outdoor education: A book of readings(2nd printing)(pp.172-176). Minn: Burgess Publishing Company.
    David, B. G.(Ed). (1985). The Webster’s New World Dictionary(Ⅱ). American: Caves Books.
    Eggleston, J. (Ed.). (1980).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Britain: A collection of case studies.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James, A. H. (1989). 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Kennedy, K J. , Sabar , N. & Sharfriri , N.(1985). Knowledge utilization and the process of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 report.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17(1). p103-106.
    Kuper, A., & Kuper, J. (Eds.)(1996). The social science encyclopedia.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plc.
    Marsh, C.(1992). Key concepts for understanding curriculum. New York; Falmer.
    Marsh, C., Day, C., Hannay, L. & McCutcheon, G. (1990). Reconceptualizing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London: Falmer Press.
    Osborn, N. A. (1994). Step Outside: community-based art educa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 398 166).
    Peters, R. (1994). Learning by doing in real life and real-to-life situations. The social studies curriculum.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 380 359).
    Poston, R. W. (1953). Democracy is you: A guide to citizen action. N.Y.: Harper & Row.
    Poster, C. (1982). Community education, its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London: Heinemann Educational Books.
    Saxe, R. W. (1975). School-community interaction. Berkeley, CA.: McCutchan.
    Skilbeck, M. (1984).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London: Harper & Row.
    Wood, R. K. (1981). Community resource. New Jersey: Englewood Cliffs.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