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游鈞祥 |
---|---|
論文名稱: |
老人長期照顧福利制度之研究 A Study on Elderly Long-term Care Welfare System |
指導教授: | 鄭勝分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2 |
畢業學年度: | 10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18 |
中文關鍵詞: | 老人 、長期照顧 、福利制度 |
英文關鍵詞: | elder, long-term care, welfare system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92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研究背景與動機-目前臺灣現況背景為高齡化、少子化、婦女勞動參與率偏低的情況,而觀察文獻後發覺婉如基金會所嚮往的北歐模式有以下特點:完善的老人照顧體系、完整的鼓勵生育方案、婦女勞動參與率高,故引發本文內在動機,此外,時至2012年總統大選,不同候選人對於長期照顧擁有不同的政見,故引發本文之外在動機。
研究目的與問題-研究目的:探討老人長期照顧公共化之制度設計,以供政策參考;研究問題:政府老人長期照顧政策當中存在著什麼樣的現況問題?為什麼要推動老人長期照顧制度,社會保險與稅收制意識型態有何差異?不同意識型態下,在協商過程當中有著什麼樣的彈性空間?未來可以有什麼樣的發展方向?
研究設計-依據研究目的,主要採取文件檢視法及深度訪談法。
研究發現-本文發現老人長期照顧的需求比較多是日常生活中的協助;社會關係的改變,特別在於治理的方面以確保需求的達成,本文發現到了社區式的長期照顧存在著都市和原鄉的差異,資源的不公平;透過資源的運用,本文發現到了服務需求的本質即是一種實物供給的概念。
結論與建議-本文的結論為目前應該就社會保險來進行規劃。建議為一、應該要透過政府來補助機構式照顧的規劃;二、應以社會保險作為推動長期照顧之財源;三、可以仿照北歐的精神和操作面,來進行長期照顧保險的規劃。
中文書目
丁玉珍(2009)。弱勢婦女,更需要工作!台灣勞工季刊,3(17),32-41。
女性學學會(1997)。讓國家做人民的照顧者。載於劉毓秀主編,女性、國家、照顧工作。頁253-277。台北:女書文化。
王雅各(1999)。台灣婦女解放運動史。台北:巨流。
王增勇等(2006)。放寬外籍監護工申請之後呢?以「照顧公共化」破除解構「外勞vs.本勞」與「外勞vs」雇主利益衝突的迷思。台灣社會研究季刊,61,283-317。
王慧珠、王百芳、黃秉德(2009)。理念與務實─論彭婉如基金會居家服務模式之效能管理。發表於信任、效能、社會創新研討會─邁向普及照顧服務模式研究會論文集,台北。
王麗容(1995)。婦女與社會政策。臺北市:巨流。
古允文(1990)。福利國家危機:本質與脈絡,中山社會科學季刊,5(3),45-56。
李元昌(2007)。「外籍看護工申審機制與國內照顧服務體系接軌」之實施現況與成效初探─以台北縣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佑珍(2002)。社區照顧服務方案與促進婦女就業─以「彭婉如文教基金會」南區為例。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吳來信(2005)。家庭政策導讀。空大學訊,第336 期,頁74-76。
吳淑瓊、呂寶靜、林惠生、胡名霞、張明正、張媚(2003)。全國長期照護需求需要評估第三年計畫。台北:行政院衛生署。
林芳枚(1995)。自由主義女性主義。載於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頁1-26。台北:女書文化。
林萬億(1994)。福利國家─歷史的比較分析。台北:巨流。
林萬億(2003)。福利國家的形成與社會公平。臺北市:臺灣大學。
官有垣(2000)。非營利組織與社會福利:台灣本土的個案分析,台北:亞太圖書出版社。
范情(1995)。當代社會主義女性主義。載於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頁203-242。台北:女書文化。
唐文慧、王宏仁(1993)。社會福利理論-流派與爭議。台北:巨流。
徐敏雄(1998)。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社會服務事工的發展,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陳正芬、王增勇(2011)。家庭外勞應納入長照體系。《中國時報》,2011.4.29。
陳世堅(2000)。社福與衛生體系平行整合的長期照顧系統模式建構之研
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曹淑鳳(2006)。女性主義思想及婦女運動之研究-以呂秀蓮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政治研究所教學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詹火生、吳明儒(1993)。西歐社會安全制度發展之分析,載於王國羽主編,社會安全問題之探討。頁5-34。嘉義: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暨研究所。
詹火生(1995)。婦女勞動政策,婦女政策白皮書。中國國民黨中央婦女工作會。
傅立葉(1995)。建構女人的福利國,載於劉毓秀主編。台灣婦女處境白皮書:1995年,頁8-36。台北:時報出版社。
傅立葉(2009)。身為福利學者、也身為子女:讓父母享受婉如的居家陪伴服務。載於王慧珠主編。財團法人彭婉如文教基金會年刊(2008~2009)。財團法人彭婉如文教基金會。
黃淑玲(1995)。烏托邦社會主義/馬克思女性主義。載於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頁27-70。台北:女書文化。
黃素霞(2009)。台北市小型養護機構發展與政府政策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第七屆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惠如(2010)。借鏡瑞典老人照顧─政府服務到家,不讓疲勞磨損孝心。康健雜誌,第145期,頁248-251。
黃源協(2000)。社區照顧團隊的建構與管理,社區發展季刊,第九二期,頁141-159。
黃源協、陳伶珠、童伊迪(2004)。個案管理與照顧管理。台北:雙葉。
黃源協(2009)。社區工作的新取向 – 社區能力與社區資產,南投縣:內政部社福研習中心。
劉毓秀(1997)。女性、國家、公民身份:歐美模式、斯堪地那維亞模式與台灣現況的比較。載於劉毓秀主編,女性、國家、照顧工作。頁15-55。台北:女書文化。
劉毓秀(2009)。感謝你在經濟寒冬中送暖。載於王慧珠主編。財團法人彭婉如文教基金會年刊(2008~2009)。財團法人彭婉如文教基金會。
劉毓秀(2009)。北歐「普及照顧福利服務+充分就業」制度的台灣轉化。發表於信任、效能、社會創新研討會─邁向普及照顧服務模式研究會論文集,台北。
劉瓊美(2006)。三明治世代家人照顧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鄭勝分、黃盈嘉、游鈞祥(2009)。婉如基金會發展策略之研究:回顧與擴散。發表於信任、效能、社會創新研討會─邁向普及照顧服務模式研究會論文集,台北。
顧燕翎(1995)。序言。載於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女書文化。
蘇惠珍(2011)。台灣老人社區式長期照顧階層需求與服務模式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英文書目
Becker, Gery S.(1997).The Economics of Life.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Castles, F.G..(1978). The Social Democratic Image of Society. London: Routledge.
Castles, F.G..(2004). The Future of the Welfare State: Crisis Myths and Crisis Realitie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hilds, M.(1936). The Middle way.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4(3), 483-511.
Esping-Andersen, Gøsta(1990).The Three Worlds of Welfare Capitalism. Cambridge, UK: Polity Press.
Esping-Andersen, Gøsta(1993).Changing classes : stratification and mobility in post-industrial societies. Sage Publications.
Esping-Andersen, Gøsta(1996).Welfare States in Transition: National Adaptations in Global Economies. London: Sage.
Esping-Andersen, Gøsta(1999).Social Foundations of Postindustrial Economie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Flora, P.(Ed.)(1986). Growth to Limits: The Western European Welfare States since World War II. Berlin: Walter de Gruyter.
Forster, M.(2000). Trends and driving forces in income distribution and poverty in the OECD area. OECD Labor Market and Social Policy Occasional Papers, 42.
Ginsburg Norman(1992). Divisions of Welfare: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to comparative social policy. London: Sage.
Gould Arthur(1993). Capitalist Welfare Systems: A Comparison of Japan, Britain and Sweden. Longman: Harlow, UK.
Johnson Norman(1987).The Welfare State in Transiti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Welfare Pluralism. Brighton: Wheatsheaf.
Johnson Norman.(1989).The privatization of Welfare. Social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23(1),17-30.
Johnson Norman(1999).Mixed Economies of Welfare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London and New York: Prentice Hall Europe.
Joseph Nathan Kane, Steven Anzouin & Janet Podell(2000). Famous First Facts: A Record of First Happenings, Discoveries, and Inventions in American History. New York: H.W. Wilson.
Korpi, Walter.(1989).Power, Politics, and State Autonomy in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Citizenship: Social Rights during Sickness in eighteen OECD Countries since 1930.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4(3), 309-328.
Korpi, Walter(1995). The Position of the Elderly in the Welfare State: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n old-age care in Sweden. Social Service Review, June, 244-273.
Korpi, Walter 2000).The Power Resources Model. In Pierson, C. and Castles, F. G. (Eds.). The Welfare State Reader. Cambridge: Polity Press. pp. 77-88.
Linda J. Nicholson (1997). Introduction. In Linda J. Nicholson (Ed.), The Second Wave: A Reader in Feminist Theory. New York: Routledge, pp.1-6.
Mahler, V. A., Jesuit, D. K.(2006). Fiscal redistribution in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new insights from the Luxembourg Income Study. Socio-Economic Review. 4,483-511.
Marshall , T. H.(1950). Citizenship and Social Class and Other Essay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arshall, T. H.(1964). Class, citizenship, and social development. New York: Doubleday.
McDowell, Linda(1999).Gender, Identity and Place: Understanding Feminist Geographies. Oxford: Polity Press.
Meidner Rudolf(1985).The Role of Manpower Policy in the Swedish Model. Stockholm: Arbetslivscentrum.
Melissa T., Pamela, A. & Claire, W.(2005). 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 Feminist Perspectives. Routledge.
Milner Henry(1989).Sweden: Social Democracy in Practic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ishra R.(1981).Society and Society and Social Policy. London: Macmillan.
Mishra R.(1984).The Welfare State in Crisis. Brighton: Wheatsheaf.
Neuman, Lawrence W.(1997). Social Research. Method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Third edition. Boston : Allyn and Bacon.
Rehn Gösta(1985).Swedish Active Labour Market Policy: Retrospect and Prospect.In Industrial Relations.l(24),1.
Titmuss, Richard M.(1958). Essays on the Welfare State. Allen & Unwin: London.
Titmuss, Richard M.(1974). Social Policy. Allen & Unwin: London.
Pearce, D.(1978).The Feminization of Poverty: Women, Work and Welfare. Urban and Social Change Review. 11,128-136.
Weisser, W.(1991).Community-base long term care: a prospective budge ting
strategy for achieving cost effectiveness. In J. C. Romeis&R. M. Loe(Eds), Quality and cost containment in care if the elderly. New York:Springer. Pp.175-189.
Susan Alice Watkins(1992). Feminism for beginners. Cambridge:Icon Books.
網頁資料
內政部(2008)。臺閩地區各縣市人口年齡結構重要指標,
http://www.ris.gov.tw/ch4/static/m0s909706.xls,2009年3月28日。
內政部戶政司(2008)。人口政策白皮書。http://www.ris.gov.tw/version96/pe_004.html,2010年8月6日。
內政部社會司(2007)。長期照顧十年計畫http://sowf.moi.gov.tw/newpage/tenyearsplan.htm,2010年9月18日。
內政部統計處(2005)。老人狀況調查報告,http://sowf.moi.gov.tw/stat/Survey/89old.doc,2009年4月15日。
王雲東(2007)。長期照顧十年計劃的挑戰!!http://www.npf.org.tw/post/1/2144,,2011年1月7日。
王榮璋(2009)。台灣長期照顧制度應採稅收制,http://blog.yam.com/fairtax/article/24721455,2011年8月2日。
行政院主計處(1999)。人力資源調查摘要。
http://www.dgbas.gov.tw/lp.asp?CtNode=3120&CtUnit=1049&BaseDSD=34,2009年3月2日。
行政院主計處(2006)。婦女婚育與就業調查。
http://www.dgbas.gov.tw/lp.asp?CtNode=3120&CtUnit=1049&BaseDSD=34
,2009年3月6日。
行政院主計處(2007)。人力運用調查報告。
http://www.dgbas.gov.tw/lp.asp?CtNode=3120&CtUnit=1049&BaseDSD=34
,2009年12月20日。
行政院主計處(2009)。人力資源調查摘要。
http://www.dgbas.gov.tw/lp.asp?CtNode=3120&CtUnit=1049&BaseDSD=34
,2010年3月4日。
行政院主計處(2009)。中華民國統計年鑑。http://www.dgbas.gov.tw/lp.asp?CtNode=3120&CtUnit=1049&BaseDSD=34
,2010年9月8日。
行政院主計處(20010)。中華民國統計年鑑。
http://www.dgbas.gov.tw/lp.asp?CtNode=3120&CtUnit=1049&BaseDSD=34
,2011年12月15日。
行政院婦女權益促進委員會(2004)。婦女政策白皮書。
http://cwrp.moi.gov.tw/site.aspx?site_sn=32,2010年7月6日。
李碧涵(2000)。市場、國家與制度安排:福利國家社會管制方式變遷。
http://ntur.lib.ntu.edu.tw/handle/246246/48180,2010年10月8日。
林昭吟、劉宜君、鄭文輝(2006)。長期照顧財務制度設計之政治可行性評估。http://swat.sw.ccu.edu.tw/downloads/papers/200605190401.pdf,2011年11月25日。
林萬億(2009)。台灣新社會智庫,開辦長期照顧保險不可冒進http://www.taiwansig.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1314&Itemid=123,2010年8月10日。
李易駿、古允文(2002)。東亞福利體制初探。soc.thu.edu.tw/acdamic/tsa/.../新資料夾%5CKuwuwan.pdf,2011年5月25日。
財團法人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2000)。跨世紀婦女政策藍圖。http://wrp.womenweb.org.tw/Page_Show.asp?Page_ID=177,2010年12月4日。
財團法人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2004)。婦女政策綱領。http://www.womenweb.org.tw/38/Guide.htm,2010年7月9日。
許惠雯(2007)。刺激生育率 各國獎勵政策一覽表,聯合新聞網,http://mag.udn.com/mag/world/storypage.jsp?f_ART_ID=63739,2010年9月25日。
教育部(2005)。因應人口結構變遷之教育政策。http://fileserver.thes.tp.edu.tw/tmtc/,2010年7月2日。
臺北市政府社會局 (2011)。臺北市政府社會局施政報告。www.dosw.taipei.gov.tw/dn.asp?uid=19821,2011年1月6日。
曾中明、楊筱雲、王琇誼(2007)。外籍配偶家庭服務中心運作現況與展望。sowf.moi.gov.tw/19/.../119-04社區發展-內文_01篇_曾中明.pdf類似內容。2011年12月24日。
瑞典政府(2010)。http://zh.wikipedia.org/zh-tw,2010年11月10日。
經濟部(2009)。瑞典投資環境。http://www.dois.moea.gov.tw/content/pdf/Sweden.pdf,2010年11月9日。
傅立葉(2009)。對目前政府推動長期照護保險政策的看法。http://www.taiwansig.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1440&Itemid=123,2011年10月25日。
楊志良、吳肖琪(2009)。長期照護保險法制組織體制及保險對象之評估。http://www.cepd.gov.tw/m1.aspx?sNo=0012092,2011年12月30日。
衛生福利部籌備小組(2011)。衛生福利部及所屬機關組織法草案簡報。www.ly.gov.tw/saveAs.action?id=18&fileName=201103310921510.pdf,2011年1月5日。
Esping-Andersen, Gøsta and Myles(2009).Welfare State and Redistribution. http://dcpis.upf.edu/~gosta-esping-andersen/materials/welfare_state.pdf
2010年10月3日。
Global Gender Gap Report(2010)。http://zh.wikipedia.org/zh-tw, 2010年12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