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慧君
Hui-Chun Chen
論文名稱: 華語節律朗讀教學研究
Study of Teaching Prosodic Reading in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指導教授: 曾金金
Tseng, Chin-Chi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94
中文關鍵詞: 口語教學語篇韻律節律朗讀停延聲情
英文關鍵詞: speech instruction, , ,, discourse prosody, prosodic reading, pause-extension, expression of the sound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05下載:5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中文摘要
    關鍵字:口語教學、語篇韻律、節律朗讀、停延、聲情
    語音教學不該只停留在字、詞、句,一定要提升到語流韻律,才能完整語音教學。至於語流教學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哪些是改善語音的關鍵?需要深入研究以提供教學的依據。本論文針對華語語流教學提出節律朗讀為教學策略,在節律朗讀中實踐語篇韻律教學。能夠利用聲音的長短、高低、強弱、大小四大元素來活化口語表達,適當的運用停延技巧以呈現重音、節奏、語調、語氣,循序達成節律朗讀“讀準語音、讀順語流、讀好韻律、讀出情感”的語音教學目標,希望改善外籍生的洋腔洋調,訓練高效能的口語語音溝通能力,落實完整的華語語音教學!
     本論文引用文獻說明朗讀對第二語言學習的功效,也引介成功朗讀教學模式;應用鄭秋豫(2005)提出的語篇韻律概念,進行節律朗讀教學。研究步驟先蒐集相關文獻,進行先導式教學,確定外籍生對節律朗讀的反應,並以此作為課程設計的依據,最後以行動研究法進行教學實驗,記錄教學過程並根據實驗結果提出結論和建議。
     教學實驗有五位受試者,邀請曾指導演說、朗讀的高中國文教師聽審,根據教學前、後測的錄音,聽辨有無洋腔洋調並且評定節律朗讀語音教學目標和語流韻律表現。結果在讀準語音、讀順語流、讀好韻律、讀出情感四項節律朗讀層次,都有顯著性提升。針對重音、停頓、節奏、語調、語氣五項韻律語流表現,也能明確適當的被感知。同時證實節律朗讀教學對於達成聽到、聽懂、動聽、動心的口語語音教學目標有明顯幫助。關於去除洋腔洋調,有兩位通過測試;因為變因太多,若能延長學習時程,讓個人基礎發音更穩固後,節律朗讀的語流韻律教學對於改善外籍生洋腔洋調,應該大有助益。

    Abstract
    Key words:speech instruction, discourse prosody, prosodic reading, pause-extension
       expression of the sound
    Since current trend for a comprehensive phonetic instruction advocates prosody instruction besides words, phrases and sentences, it seems to be a good way to better students’ accent. Thus, it i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to propose a teaching strategy in prosodic reading and help foreign students ameliorate their accent when speaking Chinese. We aimed to practice discourse prosody(Tseng, 2005)in rhythmic reading of Chinese, and utilize long-short, high-low, strong-weak, and loud-soft elements of sound to activate language. Appropriate pause-extension skill was applied to present stress, rhythm, intonation and mood, thereby achieving the goals of prosodic reading in phonetic instruction, i.e., “reading accuracy”, “reading fluency”, “reading with appropriate rhythm” and “reading with feelings”. In this way, foreign accent of foreigners could be improved, and highly efficient language communication skills could be acquired. As a consequence, complete phonetic instruction of Chinese may be accomplished.
    In this thesis, we introduced successful models of reading aloud instruction in the literature that proved to be useful for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followed by investigation of discourse prosody in speech stream(Tseng, 2006) to propose our model of prosodic reading instruction. Our research included a pilot instruction, as commonly used in the literature, to understand the response of foreign students to prosodic recitation, thereby forming the basis of our class design. Then teaching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in action research. Observation on the instruction process was recorded, and conclusions and suggestions were drawn from the results.
    Five subjects were enrolled in the teaching experiments. Five teachers who have experiences in teaching Chinese were to evaluate subjects’ foreign accent and speech prosody before and after the training course. In the “reading accuracy”, “reading fluency”, “reading with appropriate rhythm” and “reading with feelings” of the prosodic reading category,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was noted after the training course. As regards the stress, pause, rhythm, intonation, and mood in the speech stream rhythm category, clearer sound and more comprehensible speech were also found after the training course. Furthermore, prosodic reading was confirmed to be beneficial to attain the goals of phonetic instruction, i.e., “loud enough to be heard”, “clear enough to be understood”, “pleasing enough to be enjoyable”, and “expressing enough to be interesting”. Two subjects passed the “absence of foreign accent” test after the training course. Foreign accent tends to be improved, although statistically insignificant due to too many variables and short training course. Nevertheless, the training course of prosodic reading should be prolonged to make foreign students’ pronunciation more stable and subsequently improve their foreign accent.

    目錄 目錄 iv 表目錄 v 圖目錄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和目的 6 第三節名詞釋義 10 第四節研究範圍 1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7 第一節 朗讀與第二語言習得 17 第二節朗讀功效與運用 21 第三節節律朗讀心理認知歷程 24 第四節語篇韻律與節律朗讀 27 第五節朗讀應用於華語教學的可行性 4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8 第一節行動研究法 48 第二節研究流程 55 第三節 研究對象 59 第四節資料蒐集方法 60 第四章 華語節律朗讀教學運用 63 第一節 節律朗讀教學研究對象 63 第二節節律朗讀教學內容 67 第三節前導試驗 86 第四節節律朗讀教學設計 103 第五章 節律朗讀之教學實踐 108 第一節節律朗讀基礎發音訓練記錄 108 第二節節律朗讀進階語流訓練紀錄 121 第三節 教學成效分析 133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51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51 第二節研究限制 160 第三節對未來研究發展的建議 162 參考文獻 166 附錄 173

    參考文獻
    中文參考書目
    七田真 (2006)。七田式超右腦訓練法。(林宜欣、林進合譯)。北京市: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川島隆太(2006)。天才的創造法。(何月華譯)。台北市:如何出版社。
    川島隆太(2006)。朗讀讓腦袋變聰明。(林芳兒譯)。台北市:尖端出版社。
    王力(1985)。中國現代語法。香港:商務印書館。
    王士元(1983)。實驗語音學講座-語言學論叢。北京市:商務印書館。
    王宗炎(2002)。朗讀與英語學習。外語與外語教學。8。128-131。
    王玲玲(2003)。朗讀教學與語感建構。語言教學與研究。5。75-78。
    王若江(2005)。漢語正音教程。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
    王莉(2005)。漢語韻律理論的新探索―評介《漢語節律學》。語言文字應用。4。 128-131。
    王蓓、楊玉芳、呂士楠(2002)。漢語語句中重讀音節音高變化模式研究。聲學學報。 27(3)。234-240。
    王蓓、楊玉芳、呂士楠(2004)。漢語韻律層級結構邊界的聲學分析。聲學學報。 29(1)。29-36。
    王魁京(1996)。漢語作為第二語言學習中的句子的語調、語氣理解問題。北京師範大學學報。6。79-89。
    王德春(1983)。現代語言學研究。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
    王韞佳(2003)。第二語言語音習得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思路。漢語學習。2。61-66。
    左岩(1999)。淺析韻律研究中的幾個概念。北京大學學報。S1。84-90。
    伍巍(2005)。現代漢語節律的功能—口語中的“重音”與“斷連”。修辭學習。3(6)。28-32。
    仲曉波、王蓓、楊玉芳(2001)。普通話韻律詞重音知覺。心理學報。33(6)。481-488。
    仲曉波、楊玉芳(1999)。國外關於韻律特徵和重音的一些研究。心理學報。31(4)。468-475。
    仲曉波、鄭波、楊玉芳(2002)。關於普通話韻律短語重音的實驗研究。聲學學報。2。141-148。
    朱川(1986)。實驗語音學基礎。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朱川(1995)。漢語語音學習對策。北京市:語文出版社。
    朱川(1997)。外國學生漢語語音學習策略。北京市:語文出版社。
    朱智賢主編(1989)。心理學大辭典。北京市:師範大學出版社。
    江海瑤、艾琳梅(2006)。從朗讀教學看言語學得與習得。現代語文。8。
    江聲玉、盧慧玲(2007)。探析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指導下的朗讀教學。教育與職業。26。
    吳宗濟(1995)。國際韻律特徵研討會紀要。國外語言學。1。45-48。
    吳為善(2005)。平仄律、輕重音和漢語節律結構中弱重位的確認。語言研究。25(3)。90-94。
    吳潔敏(2001)。漢語節律學。北京市:語文出版社。
    吳潔敏(2002)。漢語節律朗讀和語言雙碼認知。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5。42-49。
    吳潔敏、何文忠(2003)。漢語節律朗讀—讀者語流音律和作者意象心律的碰撞。浙江教育學院學報。6。73-78。
    吳麗(2007)。在朗讀教學中發展學生能力。教科文匯。3。
    呂叔湘(1982)。中國文法要略。北京市:商務印書館。
    宋欣橋(2004)。普通話語音訓練教程。北京市:商務印書館。
    李明,石佩雯(1986)。漢語普通話語音辨正。北京市: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李芳蘭(2007)。留學生朗讀說話中停延能力研究。南投:暨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李保蘭(2007)。淺談朗讀在閱讀教學中的作用。學科教育。3。67。
    李紅印(1995)。泰國學生漢語學習的語音偏誤。世界漢語學習。2。66-71。
    李桂花(2007)。朗讀對外國學生聽力的影響。雙語學習。6。51-52。
    李梅(2000)。借助朗讀方式提高口語交際能力的理論與實踐。內蒙古教育學報。4。
    李智強(1998)。韻律研究和韻律標音。語言文字應用。25(1)。105-109。
    李曉琪主編(2006)。對外漢語口語教學研究。北京市:商務印書館。
    李曉萱(2000)。華語文教師教學專業知能之探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杜慧敏(2004)。淺談教師語言傳播機制。鄭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7(4)。87-89。
    沈炯(1997)。朗讀的間頓。語文建設。2。33-35。
    沈曉楠(1989)。關於美國人學習漢語聲調。世界漢語教學。3。32-42。
    周同春(2003)。漢語語音學。北京市: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周鳳燕(2007)。大學生英語詞彙習得方式及其對教學的啟示。US-China   Foreign Language。5(7)。52-56。
    孟子敏(2000)。日語學生的華語語音偏誤成因及教學策略。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6。63-77。
    季秀清(2000)。外國留學生漢語閱讀中字形、字音的作用初探。語言語文化研究論文集。4。
    林茂燦(2000)。普通話語句中間斷和語句韻律短語。當代語言學。4。
    林茂燦(2005)。漢語語音研究的幾個問題。語言文字應用。3。12-14。
    林葳葳(1997)。名家教你朗讀。台北市:國語日報社。
    林燾(2005)。漢語正音教程序。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
    林燾、王理嘉(1992)。語音學教程。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
    林燾、王理嘉(1995)。語音學教程。台北市:五南出版社。
    邵宜(2003)。現代漢語節律的教學問題。廣東教育學院學報。4。97-103。
    邵欣欣、黃能(2000)。朗讀在英語學習中的作用。山西教育學院學報。27(4)。96-97。
    阿布來提•阿布都艾尼(2005)。淺談漢語教學中的朗讀、閱讀、誦讀。和田師範專科學院學報。25(2)。145-146。
    侯亞光(2005)。朗讀教學-對外漢語教學中的一個缺環節。語言文字應用。S1。61-63。
    哈特曼.斯托克(1981)。語言與語言學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譯)。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版。
    施方良(1996)。課程理論。北京市:教育科學出版社。
    紀玉華、許其潮(2001)。朗讀藝術課:英語語音課程改革新探。外語與外語教學。7。30-33。
    孫汝建(2000)。漢語語調和語氣和口氣功能。南通師範學院學報。16(3)。69-73。
    徐世榮(1980)。普通話語音知識。北京市: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
    徐世榮(1993)。普通話語音知識。北京市:語文出版社。
    高霞(2007)。朗讀評分方案評析及設計。國外外語教學。4。15-20。
    張永昱(2003)。漢語句群的組合形式與成段表達能力的培訓。漢語學習。2。67-70。
    張立(2006)。重視朗讀教學培養學生語感。課程與教學。6。24-25。
    張志公(1982)。現代漢語(上冊)。北京市: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張家騄(1995)。韻律特徵研究新進展。國外語言學。1。14-18。
    曹文(2002)。漢語語音教程。北京市: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曹劍芬(1998)。連續話語語音特性及其資訊處理。語言文字應用。25(1)。98-101。
    曹劍芬(1998)。普通話語音節奏的初步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語音研究報告。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曹劍芬(2005)。音段延長的不同類型及其韻律價值。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4。160-167。
    曹劍芬.(1995)。漢語普通話語句時長分佈的基本格局。中國語言學報。7。
    郭思豪(2006)。關於教學語言效能的兩點思考―以PMI課堂教學為例。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8(3)。125-142。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市:五南出版社。
    陳慶華(2008)。日籍學習者華語語音之偏誤分析矯正與教學研究。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默(2007)。韓國留學生漢語句子停延習得的實驗分析。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2。25-32。
    彭珊珊(2005)。英語朗讀教學與交際能力的培養。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4。73-74。
    彭紅(1997)。誦經式朗讀探源及其矯正。語文建設。1。23-25。
    曾金金(2008)。華語語音資料庫及數位教學應用。台北市:新學林出版社。
    馮勝利(2007)。韻律語法與對外漢語教學中的誦讀訓練。台北市:台灣師範大學邀請演說(未出版 2007.03.21)。
    黃立安(2007)。談應對口試進行英語會話訓練中朗讀的作用。林區教學。5。43-44。
    楊玉芳(1997)。句法邊界韻律學表現。聲學學報。22(5)。414-421。
    楊玉芳、黃賢軍、高路(2006)。韻律特徵研究。心理科學進展。14(4)。546-550。
    楊斐祺(2005)。華語教師角色定位與專業化歷程之研究。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愛英(2000)。朗讀與培養交際語言能力。北京聯合大學學報。14(1)。123-125。
    楊錦陳、楊玉芳(2004)。言語產生中的韻律生成。心理科學進展。4。481-488。
    楊翼(1995)。語用分析在高級漢語教學中的運用。世界漢語教學。3。76-80。
    葉竹鈞(2000)。論朗讀教學中的語感培養。廣州師範學報。31(12)。104-107。
    葉德明(2005)。華語語音學上篇。台北市:師大書苑。
    葉德明(2007)。台灣華語之律動與教學 ― 從語音現象之變化評論。第三屆華語教學國際論壇特邀演講與報告(未出版)。
    葛方正、王小敏(2004)。朗讀在寫作過程中的作用機制。河西學院學報。20(3)。
    熊子瑜(2003)。韻律單元邊界特徵的聲學語音學研究。語言文字應用。3(2)。116-121。 
    熊子瑜(2005)。自然語句邊界的韻律特徵及其交際功能。語言文字應用。5(2)。
    趙元任(1979)。漢語口語語法。北京市:北京商務印書館。
    趙元任(1980)。語言問題。北京市:北京商務印書館。
    趙元任(1982) 。漢語的字調跟語調。中國現代語言學的開拓和發展。北京市:清華大學出版社。104。
    趙璇(2005)。淺論朗讀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作用。語文學刊。5。83-85。
    劉玉強(1994)。淺談朗讀朗誦與語文教學。內蒙古民族師院學報。2。86。
    劉宏、王茂坤(2006)。朗讀教學之我見。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3。
    劉俐李(2007)。近八十年漢語韻律研究回望。語文研究。2。5-12。
    劉軍(2005)。對高級漢語教學的思考。伊犁師範學院學報。1。40-42。
    劉廣徽(1997)。語音課本。北京市: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劉影(003)。輕鬆漢語正音課本。北京市: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劉毅(1998)。日韓學生的漢語聲調分析。世界漢語教學。1。95-100。
    滕吉海(1997)。對外漢語教學中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談朗讀和朗讀技巧。漢語學習。6。39-41。
    蔡晶(2006)。在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遼寧:遼寧師范大學出版社。
    鄭秋豫(2005)。「一氣呵成」是有意?還是有義?-淺談口語篇章的語流韻律。中央研究院週報。1040。5-7。
    鄭秋豫(2006)。台灣語音學及相關研究近況。第七屆中國語音學學術會議。1-6。
    鄭秋豫(2007)。國語口語語篇韻律研究簡述。華語文教學研究。4(2)。13-28。
    鄭秋豫(2008)。語篇韻律與上層訊息-兼論語言學研究方法與發現。語言和語言學。9(3)。653-719。
    韓李(2006)。如何在朗讀教學中加強學生語感訓練。新鄉師範學報。20(2)。94-95。
    羅長培、王均(1957)。普通語音學綱要。北京市:科學出版社。
    嚴光文(1994)。朗讀中的停連與語法和語感。成都師專學報(文科版)。2。73-77。
    H. Douglas Brow (2002).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第二語最高教學原則)。(余光雄譯)。台北市:台灣培生教育出版社。
    Rita Carter (2002). Mapping the Mind(大腦的秘密檔案)。(洪蘭譯)。台北:遠流出版社
    Sarah-Jayne Blakemore, Uta Frith (2006) The Learning Brain (樂在學習的腦-神經科學可以解答的教育問題)。(游雅婷譯)。台北:遠流出版社

    英文參考書目
    Boettinger, H(1984). Communication and Leadership Program. USA: Toastmasters International.
    Brinton, D and Celce-Murcia, M. and Goodwin, J. (1996). Teaching pronunciation: A reference for teachers of English as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Cambridge, M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ollins, A., Brown, J. S., & Newman, S. E. (1987). Cognitive apprenticeship: Teaching the craft of reading, writing and mathematics(Technical Report No. 403).Cambridge, MA. : Centre for the Study of Reading, University of Illinois.
    Dalton, C., and B. Seidlhofer. (1994). Pronuncia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Edavid Allen, Rebecca M.Valette. (1975) Classroom Techniques:Foreign Languages and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Hao Luo, Jing-Tian Ni, Zhi-Hao Li, Xiao-Ou Li, Da-Ren Zhang, Fan-Gang Zeng, and Lin Chen, (2006). Opposite patterns of hemisphere dominance for early auditory processing of lexical tones, PNAS.
    Kachroo, J. N.(1962). Report on aninvestigation into the teaching of vocabulary in the first year of English . Bulletin of the Central Institute of English, 2, 67-72.
    Krashen, Stephen.(1976).The monitor model for adult second language performance. Viewpoints on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New York: Regents, 152-161. Krashen,Stephen.(1981).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Oxford: Pergamon Press.
    Krashen,Stephen.(1985).The Input Hypothesis. London:Longman
    Lenneberg, Eric H(1967). The Biological foundations of Language. 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Long, M,(1990). Maturational constraints on language development.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v12 n3, 251-85.
    Marianne Celce-Murcia, Donna Brinton, Janet M. Goodwin.(1996). Teaching pronunciation: a reference for teachers of English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 Oxfor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orley, J., ed.(1987).Current perspectives on pronunciation, Washington, D.C. : TESOL, Inc
    Morley,J., ed.(1994) Pronunciation pedagogy and theory, Virginia:TESOL, Inc
    Richards, Jack C. Rodgers, Theodore S. (2001).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Oxfor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aragi, T., Nation, I.S.P., & G. F. Meister(1978). Vocabulary learning and reading. System, 6, 72-78
    Smallwood,Betty Ansin.(1990). The literature connection:a read-aloud guide for multicultural classrooms.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Tseng, Chiu-yu, Pin, Shao-huang and Lee, Yeh-lin (2004). Speech prosody: Issues, approaches and implications. From Traditional Phonology to Modern Speech Processing, Fant, G., Fujisaki, H., Cao, J. and Xu, Y.,(Eds). Beijing, China.: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417-437.
    Tseng, Chiu-yu, Pin, ShaoHuang and Lee, Yeh-lin, Wang, Hsin-min and Chen,Yong-cheng (2005). “Fluent Speech Prosody: Framework and Modeling”, Speech Communication Special Issue on Quantitative Prosody Modeling for Natural Speech Description and Generation, Vol. 46:3-4, 284-309.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