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徐子甯
論文名稱: 從二次戰後探討臺灣女性作曲家的創作發展
A Study of Selected Works after 1945 by Taiwan Female Composers
指導教授: 李文彬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音樂學系
Department of Music
論文出版年: 2012
畢業學年度: 10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6
中文關鍵詞: 女性作曲家潘世姬應廣儀蘇凡凌呂文慈洪千惠陳瓊瑜
英文關鍵詞: Female Composers, Chew Shyh- Ji, Kwang- I Ying, Fan Ling Su, Wen- Tze Grace Lu, Chien- Hui Hung, Chiung- Yu Che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25下載:3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臺灣音樂自西樂引進以來,歷經幾次政權移轉及融合。中國音樂及原住民種族音樂經葡萄牙、西班牙、日本等不同音樂類型的影響,戰後一批隨中央政府播遷來台的音樂家以及在日據時期赴日習樂的音樂家們共同努力耕耘之下,落實音樂教育、積極培育國內音樂風氣及建立可供音樂家們發表與展現之音樂環境。在二次戰後愈來愈開放的國內藝文環境下,在錯綜複雜的文化衝擊中,音樂、美術、戲劇、文學等藝文活動發展主軸隨著社會變化蓬勃發展,漸漸有女性作曲家自國外學成歸國嶄露頭角,各個獨樹一幟、懷有理想、擁有各種不同想法及風格,歐洲的現代化作曲也影響國內音樂至深,而這些作曲家們身處於此潮流環境,將中國、臺灣音樂與所學融合、內化。六位世代不同之女性作曲家,其作品涵括類型廣泛,本論文從其生平簡介及作品風格來探討分析,並在這多元的文化環境下以何種手法表達自我之意識、想法來進行創作現代音樂。

    Ever since the western music has been introduced to Taiwan, the country has witnessed several transitions and fusions of political power. Chinese tradition music and aboriginal music have been influenced by different types of music from Portugal, Spain and Japan etc. Through the efforts from a bunch of Chinese musician who followed the KMT government and came to Taiwan after the war and those who studied music in Japan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the education of music, the development of music and the environment for the performances and showcases have been realized.After the war, the atmosphere of art has developed significantly, and with the complicated cultural shock, there were dramatically more artistic events taking place than before, such as music, art, drama and literature. More and more female composers have finished their studies and come back to Taiwan, gaining fame for themselves. They all have distinctive styles with different ideals and thoughts. The modern composing in Europe has a great impact on our music, and those composers being in such trends, they integrate their studies with Chinese and Taiwanese music and absorb them well.I will briefly introduce the life of six female composers from different generations before I start to analyze their music styles, discussing their approaches of expressing self awareness and thoughts in the multi-stimulation and how to create modern music from them.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內容 …………………………………………………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 ………………………………………………… 4 第二章 臺灣音樂創作發展脈絡 第一節 啟蒙時期 ………………………………………………… 7 第二節 二次戰後 ………………………………………………… 15 第三節 1970年後 ……………………………………………… 24 第三章 臺灣女性作曲家概論 第一節 意識崛起 ……………………………………………… 28 第二節 1945-1970年 ………………………………………… 30 第三節 1970-1990年 ………………………………………… 38 第四節 1990年後 …………………………………… 48 第四章 探索福爾摩沙—臺灣當代女性作曲家創作分析 第一節 概論 ……………………………………………………… 50 第二節 蘇凡凌 ………………………………………………… 53 第三節 潘世姬 ………………………………………………… 66 第四節 應廣儀 ………………………………………………… 79 第五節 呂文慈 ………………………………………………… 89 第六節 洪千惠 ………………………………………………… 99 第七節 陳瓊瑜 ……………………………………………… 106 第五章 結論 ……………………………………………………… 111 參考書目 ……………………………………………………… 113

    一、 中文
    王櫻芬。《聽見殖民地:黑澤隆朝與戰時臺灣音樂調查(1943)》。臺北市,臺大圖書館,民97年2月。

    何穎怡。《女人在唱歌:部落與流行音樂裡的女性生命史》。臺北市,萬象,1997。

    吳玲宜。《世人眼中的郭芝苑》。載於郭芝苑(主編),《在野地的紅薔薇-作曲家郭芝苑的音樂手札》。臺北,大呂,1998。

    呂鈺秀。《臺灣音樂史》。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3。

    呂錘寬。《臺灣地區民族音樂發展現況》。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民族音樂研究所,2002。

    卓輔見。《臺灣音樂哲人:陳泗治》。臺北市,望春風文化,2001。

    孫芝君、陳郁秀著。《呂泉生的音樂人生》。臺北,遠流出版社,2005。

    許常惠。《西洋音樂研究》。臺北,商周,1967。

    _____。《中國新音樂史話》。百科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2。

    _____。《中國音樂往哪裡去》。百科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3。

    _____。《追尋民族音樂的根》。中國音樂書房,1987。

    _____。《臺灣音樂史初稿》。臺北全音出版社,1991。

    _____。《音樂史論述稿一》。臺北全音出版社,1994。

    _____。《音樂史論述稿二-臺灣音樂史初稿補充篇》。臺北全音出版社,1996。

    陳郁秀。《音樂臺灣》。臺北市,時報文化,1996。
    陳曉芬。《吳漪曼:教育愛的實踐家》。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時報文化,2002。

    陳碧娟。《臺灣新音樂史》。樂韻出版社,1995年10月。

    陳黎。《盧炎:冷豔的音樂火焰》。臺北市,時報文化,1999。

    陳明律。《林秋錦:雲雀的天籟美聲》。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時報文化,2002。

    張己任。《談樂錄》。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75年元月。

    張洪模主編。《現代西方藝術美學文選音樂美學卷》。紅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3。

    楊麗仙。《臺灣西洋音樂史綱》。臺北,財團法人基督教橄欖文化事業基金會,1986。

    潘世姬發行。《二○○五年臺灣作曲家年鑑》。臺北,臺灣作曲家協會與亞洲作曲家聯盟臺灣總會,2005。

    潘皇龍。《現代音樂的焦點》。臺北全音出版社,1999。

    蔡明雲。《世界級的臺灣音樂家:蕭泰然》。臺北,玉山社,2006。

    顏綠芬。《不固定樂思》。臺北,玉山社,2006。

    顏綠芬主編。《臺灣當代作曲家》。臺北,玉山社,2006。

    顏綠芬、徐玫玲著。《臺灣的音樂》。臺北縣淡水鎮,群策會李登輝學校,2006。

    薛宗明。《臺灣音樂史綱》。高雄,高市國樂團,2000。

    樸月。《申學庸:春風化雨皆如歌》。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時報文化,2002。

    鍾家瑋。《李淑德:小提琴頑童》。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時報文化,2002。

    羅基敏。《當代臺灣音樂文化反思》。臺北市,揚智文化,1997。

    _____。《古今相生音樂夢:書寫潘皇龍》。臺北市,時報文化,2005。
    二、 西文
    Alexander, Jeffrey C. / Seidman, Steven.《文化與社會/當代論辯》(Culture and Society)。古佳豔等譯。臺北:立緒文化,1997。

    Appignanesi, Richard/ Garratt, Chris.《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黃訓慶譯。臺北:立緒文化,1996。

    Chalumeau, Jean-Luc.《西方當代藝術史批評》(Histoire critique de l'art contemporain)。陳英德、張彌彌譯。臺北:藝術家,2002。

    Eugene, G. The woman composer question:Philosophical and historical Perspectives. 2006。

    McClary, Bart.《後殖民理論》(The Postcolonial theory:Contexts, Practices, and Politics)。彭淮棟譯。臺北:聯經,2004。

    McClary, Susan.《陰性終止》(Feminine endings)。張馨濤譯。臺北,商周,2003。

    三、期刊論文
    王美珠。〈女性作曲家探尋〉,《美育》,49,53-56。

    王偉丞。〈從五幕數位音樂舞劇《水鬼城隍爺》探討結合舞蹈、音樂和數位互動的跨領域表演藝術集體創作〉。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林韻。〈許常惠音樂作品之分析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吳美瑩。〈論臺灣作曲家音樂創作中的傳統文化洗禮-以郭芝苑、許常惠、馬水龍的作品為例〉。國立藝術學院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吳嘉瑜。〈史惟亮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

    莊文達。〈郭芝苑生平與作品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

    徐鳴駿。〈林進祐在中西音樂文化撞擊下的創作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張斐雯。〈西洋嚴肅音樂在臺灣流傳概況研究(1949~1999年)〉。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張錦鴻等。〈中國樂壇60年〉。《藝專學報》,第十期,1971。

    游素凰。〈臺灣近三十年現代音樂發展之探索(1945-1975)〉。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

    楊曉琪。〈西洋音樂在臺灣之沿革(1624-1945)〉。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

    詹以敏。〈從本土素材的應用概念探討李和莆的《鹿港八景》音樂創作美學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趙琴。〈音樂中的女性〉。《樂覽》,69,2-7。

    潘莉敏。〈音樂學中的女性主義觀點-女性主義音樂批評〉。國立交通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蕭植穗。〈「時代精神」到「民族精神」--從「時間」與「空間」的辯證論許常惠現代音樂運動的接受史(1950-1970)〉。國立交通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