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林清南 |
---|---|
論文名稱: |
海峽兩岸高等技職教育規模擴張之比較分析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Scale Expansion of Cross-Strait Higher Technolog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
指導教授: | 徐昊杲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工業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7 |
畢業學年度: | 105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28 |
中文關鍵詞: | 海峽兩岸 、高等技術職業教育 、規模擴張 、比較教育 |
英文關鍵詞: | Cross-Strait, Higher Technolog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Scale Expansion, Comparative Education |
DOI URL: |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2343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66 下載:9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旨在探討海峽兩岸高等技職教育規模擴張的比較,採用比較教育的研究方法;首先經由高等教育擴張理論和兩岸高教發展現況的文獻探討,作為後續比較的基礎;繼之分別說明海峽兩岸高等教育規模擴張的發展階段和現況,以及探討海峽兩岸高等技職教育規模擴張的因素、發展、過程和結果,並進行比較;根據研究的結論,提出海峽兩岸高等教育規模擴張在發展階段和現況,以及海峽兩岸高等技職教育規模擴張在政治發展、經濟建設、社會需求、規模擴張、品質提升、多元特色、擴張模式、擴張方法、學制現況和面臨問題等具體建議。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and compare the scale expansion of cross-strait higher technolog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through adopting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search method. Firstly, it elaborat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ross-strait higher education using the theory of higher education expansion and related literature review to serve as a basis for follow-up comparison. Secondly, it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stage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scale expansion of cross-strait higher education as well as explores the factors,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results of the scale expansion of cross-strait higher technolog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hen makes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According to research finding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practical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stage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scale expansion of cross-strait higher education as well as for the political development, economic construction, social needs, scale expansion, quality improvement, multiple characteristics, expansion model, expansion method, academic status and problems faced of the scale expansion of cross-strait higher technolog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中文部份
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編著)(2012)。中國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品質年度報告。北京市: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中央國務院(2012年3月23日)。國務院大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的決定(1991年10月17日發布)。取自http://library.usts.edu.cn/jygl/1/zyjyycrjyglflfg/1111.htm
中央國務院(2011)。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1993年2月13日發布)。2011年12月20日,取自zcc.hubu.edu.cn/UserImages/00010060.doc
中央國務院(2011年12月20日)。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畫(國務院1999年1月13 日批准)。取自http://suxin.crtvu.edu.cn/read.php?id=70
中央國務院(2011年12月20日)。2003―2007年教育振興行動計畫(2004年3月3 日批准)。取自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778/200710/27717.html
中央國務院(2011年12月20日)。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2010年07月30日發布)。取自http://big5.ce.cn/xwzx/gnsz/gdxw/201007/30/t20100730_21670719.shtml
中國社科院(2012年10月17日)。《2012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北京市。中國社科院社科文獻出版社。取自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2-06/11/c_123265963.htm
天野郁夫(2004)。高等教育的發展階段學說與制度類型論。載於陳學飛、秦惠民主編,高等教育理論研究精選集-與135學者論高等教育大眾化與高校擴張,10-21。北京市:中央編譯。
方芷芳(2005)。政策分析的架構。載於張世賢編,公共政策分析, 108-115。臺北市:五南。
方展畫、劉輝、傅雪凌(2009)。知識與技能—中國職業教育。浙江市:浙江大學出版社。
王明源(2011)。大專校院教師資格審查法規與實務。2012年11月4日,取自url?sa=t&rct=j&q=%E7%8E%8B%E6%98%8E%E6%BA%90+%E
王前新(2004)。高等職業技術院校發展戰略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華中科技大學高等教育學研究所,武漢市。
王家通(1990)。學校制度。載於黃光雄主編,教育概論,299-338。臺北市:師大書苑。
王家通(2003)。比較教育研究。高雄市:麗文文化。
王瑞琦(2007)。中國大陸高等教育。2011年12月26日,取自http://iir.nccu.edu.tw/index.php?include=article&id=2305
王義智(2004)。學校制度,載於江文雄、王義智主編:兩岸技職教育。臺北市:師大書苑。
王麗雲(2012年11月5日)。97學年度畢業後一年調查描述分析報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取自https://www.cher.ntnu.edu.tw/wp-content/uploads/file/report/report_97_pba.pdf
行政院主計總處(2012年5月4日)。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國民所得統計摘要(101年2月更新)。取自http://www.stat.gov.tw/ct.asp?xItem=28862&ctNode=3565&mp=4
伍運文(2007)。中國高等教育產業問題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湖南師範大學高等教育學研究所,長沙市。
全國高職高專校長聯席會議(編著)(2010)。高等職業學校改革與發展報告:2000-2010年。北京市:高等教育。
匡瑛(2005)。高等職業教育發展與變革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華東師範大學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研究所,上海市。
朱清時(2008)。師生關係惡化說明教育出了問題。南方週末,2012年9月25日,取自http://news.sina.com.tw/magazine/article/234.html
行政院(2012年3月25日)。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98年08月11日修正發布)。取自http://www.mac.gov.tw/ct.asp?xItem=61545&ctNode=5659&mp=1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5a)。第一期諮議報告書。台北:教育部。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5b)。第二期諮議報告書。台北:教育部。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a)。第三期諮議報告書。台北:教育部。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b)。第四期諮議報告書。台北:教育部。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c)。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台北:教育部。
全球財經雜誌(2016)。2016年度世界各國收入比較研究。2017年3月5日,取自https://read01.com/m0Pk8j.html
吳全全(2011)。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基本問題研究-基於跨界視域的詮釋。北京市:清華大學出版社。
吳佳芬(2005)。中國大陸高校獨立學院的發展與角色(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臺北市。
吳建國(2011年12月26日)。教部承認大陸學歷獨漏專科。台北市教育e週報,第380期。取自http://enews.tp.edu.tw/ paper_show.aspx?EDM=EPS2009011208211634P
吳政達(2002)。教育政策分析:概念、方法與應用。臺北市:高等教育。
吳清基(1998)。技職教育的轉型與發展-提升國家競爭力的作法。臺北市:師大書苑。
吳清基(2011)。二技招收陸生選後有望開放。旺報,2011年10月20日,A14兩岸新聞版。
吳雪萍(2007)。基礎與應用--高等職業教育政策研究。杭州市:浙江教育出版社。
吳靖國 、 林騰蛟 (2010)。台灣高等技職教育發展的理論性反思。載於教育資料集刊,47,1-24。
李大偉、馮丹白(2011年12月22日)。兩岸技職教育交流與合作。發表於第五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取自http://www.npf.org.tw/particle.php?sid=6244&topic=12
李彥儀、蕭玉真(2012)。台灣高等技職教育—適性實務新亮點。載於吳清基主編,開創教育新境界:教育政策與願景。臺北市:師友月刊。
杜作潤(1999)。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制度。香港:三聯書店。
杜利(2008)。我國職業教育發展的理論與實證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武漢理工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研究所,武漢市。
肖慧紅(2012)。我國高職教育「雙師型」教師政策分析。載於浙江省教育廳編,全省高職高專院校書記校(院)長讀書會資料匯編(一)。11-13。
周祝瑛 (2003)。誰捉弄了台灣教改。台北:心理。
周祝瑛(1998)。海峽兩岸教育比較研究。臺北市:師大書院。
周祝瑛(1999)。大陸高等教育問題研究--兼論臺灣相關課題。臺北市:師大書院。
易元祥(2004)。中國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華中科技大學高等教育學研究所,武漢市。
林大森(2003)。高等技職教育轉型的社會學分析:以「專科改制技術學院」為例。嘉義:南華大學教社所。
林宜玄、何敘瑜(2015)。技職教育學術化的隱憂-弱化學生的就業力。臺灣教育評論學會,4(11),33-41。
林柏儀(2006)。求學作為勞動:一個學校教育的馬克思主義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台北。
林秀珍(1997)。比較教育中的「比較」探微 。比較教育,44,1-10。
林俊彥(2010)。產業導向專業技術人力培育模式學理基礎之研究-產業職能分析方法與職能應運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96-2522-S-027-001-MY3)。
林騰蛟 (2012年3月25日)。盤整技職,再造高峰。高教技職簡訊,40。取自http://www.news.high.edu.tw/news040/2010040901.asp?
c=0100
林騰蛟(2012年3月12日)。中國大陸技職教育概況與發展。立報,2008年7月3日。取自: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21424
邱紀碩(2005)。政策分析的涵義。載於張世賢編,公共政策分析,97-108。臺北市:五南。
侯世光、黃進和(2007)。我國技職教育發展與展望。教育資料集刊,35,49-70。
南方人物週刊(2012年10月5日)。湯敏:我不是教育產業化之父。取自http://news.xinhuanet.com/school/2007-01/16/content_5612332_1.htm
洪雯柔(1997)。貝瑞岱比較教育研究方法之探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研究所,南投。
洪雯柔(2000)。貝瑞岱比較教育研究方法之探析。臺北市:揚智文化。
重要教育統計資訊。2011年12月18日,取自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B0013/overview01.xls
孫玉杰(2008)。以成長為目標的高等教育大眾化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山東師範大學教育學原理研究所,山東。
孫蓓雄(2012)。「雙師型」背景下的高職院校青年教師培養機制研究。載於浙江省教育廳編,全省高職高專院校書記校(院)長讀書會資料匯編(一),44-47。
徐昊杲、林清南(2011)。國立技專校院特色發展領域規劃之研究。2011第一屆工程教育學術研討會張貼之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徐昊杲、林清南(2012)。海峽兩岸高等技職教育規模擴張現況之探討。技術及職業教育季刊。2(3),34-45。
姜爾林(2015)。全球化時代OECD國加高等教擴張的社會動力研究。教育與經濟,2015(2),51-56。
桂宏誠(2007)。省思解嚴二十年後的民主轉型 。2012年5月4日,取自http://www.npf.org.tw/post/1/2693
馬樹超、郭揚(2009)。中國高等職業教育歷史的抉擇。北京市:高等教育。
國科會(2012年10月17日)。國科會科教處97年度研究計畫徵求書。取自http://www.csie.stut.edu.tw/doc2html/20071116163749_1.html
張天保(2012年10月3日)。教育回望:1985《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中國教育報。取自http://www.edu.cn/da_shi_ji_491/20090904/t20090904_404998.shtml
張旭嵐(2012年11月5日)。基層人才荒 近8成企業緊張。中時電子報。取自http://tw.news.yahoo.com/%E5%9F%BA%E5%B1%A4%E4%BA%BA%E6%89%8D%E8%8D%92-%E8%BF%918%E6%88%90%E4%BC%81%E6%A5%AD%E7%B7%8A%E5%BC%B5-213000556.html
張芳全(2004)。教育政策分析。臺北市:心理。
張媛甯(2005)。高等技職教育體制改革之探討。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集刊,1,131-154。
張鈿富(1995)。教育政策分析—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五南。
張黎(2003)。關於我國教育體制同國際標準接軌問題的探討。中國標準化,23-29。
張興(2003)。高等教育辦學主體多元化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張應強(2009)。精英與大眾—中國高等教育60年。浙江市:浙江大學出版社。
張馨尹(2005)。1987-2004年臺灣職業教育政策發展與回顧(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研究所,臺北市。
教育部(1994)。第七次全國教育會議實錄。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2年10月13日)。教育改革行動方案。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0)。追求卓越的技職教育。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8a)。台灣技術及職業教育簡介。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8b)。「改善技職校院師資、設備與課程計畫」97年度先期作業計畫書(未出版)。教育部,臺北市。
教育部(2009)。技職教育再造方案--培育優質專業人力。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0)。中華民國高等教育簡介2010。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6)。中華民國技術與職業教育簡介。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1b)。建國百年技職教育專刊。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1c)。高等教育輸出─擴大招收境外學生行動計畫。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7年3月2日)。教育統計指標之國際比較2016年版。取自https://stats.moe.gov.tw/bookcase/International_Comparison/
105/index.html
教育部(2017年3月7日)。中華民國105年版教育統計(一)歷年度各級教育簡況表A1-1各級學校校數。取自http://stats.moe.gov.tw/files/ebook/Education_Statistics/105/105edu.pdf
教育部(2017年3月8日)。中華民國105年版教育統計(一)歷年度各級教育簡況表A4-1各級學校學生人數。取自https://stats.moe.gov.tw/bookcase/Education_Statistics/105/index.html#p=50
教育部。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網路版)。2011年11月2日,取自http://140.111.34.46/cgi-bin/jdict/GetContent.cgi?DocNum=30435&GraphicWord=&QueryString=政策
教育部統計處(2011年12月4日)。中華民國教育程度及學科標準分類修正情形。取自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B0013/update_bco de.doc 。
教育部統計處(2011年12月18日)。重要教育統計資訊。取自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B0013/overview01.xls
教育部(2017年3月5日)。104學年度大專校院概況-附錄14大專校院校數統計(75~104 學年)。取自http://stats.moe.gov.tw/files/ebook/higher/104/104higher.pdf
教育部電子報(2012年11月4日)。大學教師升等技術報告新選擇。372期。取自http://epaper.edu.tw/topical.aspx?topical_sn=363
陳光春(2010)。高等教育產業化的是與非。湖北第二師範學院學報,27(5),84-87。
陳英杰(2007)。中國高等職業教育發展與歷史研究。鄭州:中州古籍。
陳德華(2007)。台灣高等教育過去20年數量的擴充與結構的轉變。高等教育期刊,2(2),67-95。
傅雪齡(2008)。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中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華東師範大學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研究所,上海市。
喬佩科(2009)。中國高等職業教育政策發展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東北大學行政管理研究所,瀋陽市。
湯堯(2003)。高等教育品質保證機制之比較研究-以英美德澳日法為例。台灣教育雙月刊,619,50-61。
湯堯(2004)。技職教育工作者的恐慌與擔憂!中國時報,第4版,2004年6月3日。
黃武雄(2003)。學校在窗外。新北市:左岸文化。
黃政傑(2000)。技職教育的發展與前瞻。臺北市:師大書苑。
新京報(2009)。幾天制訂新計畫擴招50萬大學生。2012年9月20日,取自www.thebeijingnews.com
楊思偉(2007)。比較教育。臺北市:心理。
楊思偉、陳盛賢(2011)。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特色與趨勢分析。載於國家教育研究院編印,我國百年教育回顧與展望,21-32。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楊國祥、丁鋼(2006)。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戰略與實踐。北京市:機械工業出版社。
楊景堯(2003)。中國大陸高等教育之研究。臺北市:高等教育。
楊朝祥(2005)。台灣技職教育變革與經濟發展。2011年10月17日,取自http://www.npf.org.tw/getqr/1733
楊瑩(2008)。台灣高等教育政策改革與發展。研習資訊,25(6),21-56。
楊瑩(2010)。中國大陸職業技術教育制度與政策的改革。教育資料集刊,47,77-106。
經建會(2011年12月21日)。2015年經濟發展願景三年衝刺計畫。取自http://www.cepd.gov.tw/m1.aspx?sNo=0000453&key=&ex=+&ic=
經建會經濟研究處(2011)。2011年IMD世界競爭力排名我國躍升全球第6。台灣經濟論衡,9(6),31-39。
國家發展委員會(2016年5月31日)。2016年IMD世界競爭力我國排名全球第14名。取自http://www.ndc.gov.tw/News_Content.aspx?n=114AAE178CD95D4C&s=75D768E4F6D08827
葉煬彬、林佳穎(2008)。年鑑學派中程史觀」的詮釋與落實--以臺灣技職教育政策的回顧為例。研習資訊,25(5),45-51。
鄔大光(2004)。高等教育大眾化理論的內涵與價值-與馬丁∙特羅教授的對話。載於陳學飛、秦惠民主編,高等教育理論研究精選集-與135學者論高等教育大眾化與高校擴張,3-9。北京市:中央編譯。
監察院(2012年11月4日)。糾正案文-101教正0012,101年7月12日。取自http://www.cy.gov.tw/AP_HOME/Op_Upload/eDoc/糾正案/101/1010001061012400040公布版.doc
維基百科(2012年3月23日)。兩岸三地。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A4%E5%B2%B8%E4%B8%89%E5%9C%B0
維基百科(2012年9月17日)。臺灣教育改革。取自http://zh.wikipedia.org/zh-tw/%E8%87%BA%E7%81%A3%E6%95%99%E8%82%B2%E6%94%B9%E9%9D%A9
趙錫如(主編)(1990)。辭海。臺北市:將門。
樊秀娣(2003)。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基本建設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華東師範大學高等教育管理研究所,上海市。
潘懋元、謝作栩(2004)。試論從精英到大眾高等教育的過渡階段。載於陳學飛、秦惠民主編,高等教育理論研究精選集-與135學者論高等教育大眾化與高校擴張,22-32。北京市:中央編譯。
蔡怡婷(2009)。高等教育擴張政策下新設私立大學的人力培育成效分析-從教育品質的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行政研究所,台中市。
鄭燕祥(2003)。教育領導與改革。臺北市:高等教育。
鄧光平(2006)。我國專業學位設置的政策分析(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華中科技大學高等教育學研究所,武漢。
盧曉梅(2008)。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政策研究--基於混合掃描模型的視角(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華中科技大學高等教育學研究所,武漢市。
蕭萬長(2012)。技職教育與經濟發展。全國技職教育研討會專題演講,桃園渴望會館。
戴曉霞(2000)。高等教育的大眾化與市場化。臺中市:楊智文化。
簡明忠(2005)。技職教育學。台北:師大書苑。
羅丹(2008)。規模擴張以來高校專業結構變化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華中科技大學高等教育學研究所,武漢。
《新編辭海》(2003)。臺南市:上友書局。
西文部份
Trow, M. (1962). The democrat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America.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ology, 3 , 231-262。Retrieved December 15, 2011, from http://journals.cambridge.org/abstr act_S0003975600000618
Trow, M. (1973). Problems in the transition from elite to mass higher education. Berkeley, CA: Carnegie Commission on Higher Educa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091983)
Trow, M. (2007). Reflections on the Transition from Elite to Mass to Universal Access: Forms and Phases of Higher Education in Modern Societies since WWII.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Higher Education Volume 18 of the series Springer International Handbooks of Education, 243-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