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王映文 Wang, Ing-Wen |
---|---|
論文名稱: |
晚清士大夫對西方教育的認識與引介:郭嵩燾與吳汝綸之比較 The Introduction of Western-style Education from Britain and Japan by the Literati in Late Qing Dynasty China: A Comparison between Sung-Tao Kuo and Ju-Lun Wu |
指導教授: |
周愚文
Chou, Yu-Wen |
口試委員: |
翁麗芳
Wong, Lee-Fong 蘇永明 Shu, Yung-Ming 鄭玉卿 Cheng, Yu-Ching 劉蔚之 Liou, Wei-Chih 周愚文 CHOU, Yu-wen |
口試日期: | 2022/07/19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22 |
畢業學年度: | 11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95 |
中文關鍵詞: | 郭嵩燾 、吳汝綸 、西式教育制度 、教育轉移 、教育考察 、晚清 |
英文關鍵詞: | Sung-Tao Kuo, Ju-Lun Wu, western education system, educational transfer, educational visit,, late Qing dynasty |
研究方法: | 歷史研究法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201140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61 下載:3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屬歷史研究,採史學方法蒐集一手史 料後 進行 考證與分析,並輔以比較教育學「教育轉移」理論, 以 了解 郭嵩燾與吳汝綸赴外教育考察 經驗,探討晚清中國士 大夫 面對西方的挑戰,進而 引介西式教育的歷程 及其 歸國後 提供教育制度 改革的參考,由此了解晚清 由 傳統 教育 走向西 式教育 的過程。
郭嵩燾於光緒2年受命為首任駐英公使,出使前即有對外交涉經驗,奉派出使後,結合個人早期辦理洋務經驗,以積極的態度觀察英國各種近代化設施與發明,且走訪許多文教機構。在日記及給友人的書信中,亦將這些見聞,聯想到如何進行國家改革。他雖受制朝廷排外的風氣,無法刊印個人旅外經驗,在歸隱鄉里後,仍透過親友聚會及講學的方式推廣西學。整體社會氛圍至甲午戰敗後開始轉變,朝野興起仿效日本的風潮,吳汝綸由朝廷派遣赴日考察教育,是歷來赴日教育考察人員中,層級最高、受到待遇最好者。吳汝綸歸國後,著書介紹日本教育改革經驗及推動新政的建議等,後續間接影響癸卯學制的制定。
比較郭嵩燾與吳汝綸赴外教育考察經歷的異同處後可知,首先,晚清士大夫在中外文化衝擊及反洋氛圍下,仍有人以好奇心去認識不斷變化的世界,並與個人傳統學養對話,企圖在西化變革中保留文化精髓。其次,郭吳二人皆重視教育作為國家養成人才的途徑,並皆試圖將赴外教育考察的經驗加以傳播與實踐,希望透過教育的力量,培養人才、改善社會風氣,進而期以西化教育改革能為國救亡圖存。再從兩人對待西方的態度、處理中學與西學的關係、教育與國家富強的關係、所理解的西方教育制度、所認識西方教育的文化層次五方面,描繪出他們心中不同的西式教育圖像,此可能因其身處時期社會氛圍不同及兩人仕途經歷與視角差異所致。
最後,影響晚清中國教育轉移的因素有:當時社會氛圍對改革的態度、教育制度借出國的條件、教育制度借入國所選赴外考察者的出身背景、仕途經歷、是否有抱持明確的教育考察目的及行前準備等,而這些皆影響郭、吳二人對外國教育的觀察、理解、記錄及引介成效。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western educational experiences of two Chinese key figures, Minister Sung-Tao Kuo and Master Ju-Lun Wu in late Qing dynasty. Both of the diaries of Minister Sung-Tao Kuo in Britain during 1876 to 1879, and the records of master Ju-Lun Wu in Japan during 1902 were analyzed and the educational transfer theory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literati’s attitude changing among the western educational system in late Qing China.
Sung-Tao Kuo who has handled foreign affairs actively was appointed as the first minister to the Great Britian during 1876 to 1879. When he stayed in Britian, he encountered the western civilization and visited different western schools aggressively. He kept his observation in the diaries, and shared his suggestions with his friends by letters. Although he resigned in 1879, he continually advocated his western experiences in his hometown. After the xenophobia of the society gradually changed since 1894, the Qing court started to imitate Japan's experiences of westernization reform. Before he inaugurated the vice-chancellor of Imperial Capital University, Master Ju-Lun Wu was inspected Japanese education over four months in 1902.
By comparing the two literati, the main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First, when the Qing Empire suffered the impact and the challenges of western civilization, both of them tried to discover the changing world with curiosity. While they absorbed the knowledge of western education, they also tried to preserve the herita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Second, both of them noticed that education would be one of the important ways to save the empire fate by transmuting their experiences of inspecting foreign education. Third, the social atmosphere to foreign affairs, the object of educational investigation, and the preparation of the inspectors could influence Kuo’s and Wu’s observation, understanding and recording to foreign education, and the effects of the educational transfer. The difference on the image of western-style education between Minister Sung-Tao Kuo and Master Ju-Lun Wu, including the attitudes toward the western countries, and the view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learning. The reason might be due to the atmosphere of the two people in different eras, as well as their personal experiences and perspectives.
Finally,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d the educational transfer of China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were the attitude of the social atmosphere towards the reform, the purpose and the conditions for the educational borrowing from the country, the inspector’s background, experiences, and the preparations before the visits. All of them affected their observation, understanding, and recording of foreign education, and effectiveness of introduction.
壹、中文
一、 史料
《清實錄‧德宗景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7。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近代中國對西方及列強認識資料彙編第二輯、第三輯》。臺北市:編者,1984。
王彥威籌輯、王亮編,《清季外交史料》。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7。
王闓運,《湘綺樓日記》。長沙:岳麓書社,1997。
朱有瓛主編,《中國近代學制史料第一輯上冊》。上海:華東師大,1986。
朱有瓛主編,《中國近代學制史料第一輯下冊》。上海:華東師大,1986。
朱壽朋等著,《光緒朝東華錄》。北京:中華書局,2016。
吳汝綸,《吳汝綸全集》。合肥:黃山書社,2002。
吳汝綸,《吳汝綸全集》。合肥:黃山書社,2014。
呂順長編著,《晚清中國人日本考察記集成:教育考察記》。杭州:杭州大學,1999。
李提摩太著,李憲堂等譯,《親歷晚清四十五年:李提摩太在華回憶錄》。北京:人民出版,2011。
高時良、黃仁賢編,《中國近代教育史料匯編:洋務運動時期教育》。上海:上海教育,2007。
張之洞著,李鳳仙評注,《勸學篇》。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2002。
張百熙,《張百熙集》。長沙:岳麓書社,2008。
張德彝,《隨使英俄記》。長沙:岳麓書社,2008。
清史稿校註編纂小組編纂,《清史稿校注》。北縣:國史館,1986。
郭嵩燾,《玉池老人自敘》。臺北縣:文海,1967。
郭嵩燾,《倫敦與巴黎日記》。長沙:岳麓書社,2008。
郭嵩燾,《郭嵩燾全集》。長沙:岳麓書社,2012。
陳支平主編,《臺灣文獻匯刊第四輯第三冊》。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
曾國藩,《曾文正公全集》。臺北,世界書局,1985。
賈楨等整理,《籌辦夷務始末(咸豐朝)》。北京:中華書局,2014。
齊思和等整理,《籌辦夷務始末(道光朝)》。北京:中華書局,2014。
劉錫鴻,《英軺私記》。長沙:岳麓書社,2008。
璩鑫圭、唐良炎編,《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匯編:學制演變》。上海:上海教育,2007。
寶鋆等編、李書源整理,《籌辦夷務始末(同治朝)》。北京:中華書局,2008。
二、 專著
Elman, B.著,王紅霞等譯,《中國近代科學的文化史》。上海:上海古籍,2019。
Jansen, M. B.主編,王翔譯,《劍橋日本史第五卷:19世紀》。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4。
O’Neill, M.著,程翰譯,《赫德傳──大清愛爾蘭重臣步上位高權重之路》。香港:三聯書店,2017。
Platt, S. R.著,黃中憲譯,《湖南人與現代中國》。新北:衛城,2021。
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比較教育200週年紀念專書》。臺北:學富文化,2017。
尹德祥,《東海西海之間──晚清史西日記中的文化觀察、認證與選擇》。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王汎森等,《中國近代思想史的轉型時代》。臺北:聯經,2007。
王邦雄等,《中國哲學史》。臺北:里仁,2005。
王林,《西學與變法:《萬國公報》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4。
王炳照主編,《中國近代教育史》。臺北:五南,1994。
王家儉,《李鴻章與北洋艦隊》。北京:三聯,2008。
王爾敏,《中國近代思想史論》。臺北:華世,1978。
王爾敏,《晚清政治思想史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5。
王曉天、胥亞,《郭嵩燾與近代中國對外開放》。長沙:岳麓書社,2000。
王興國,《郭嵩燾研究著作述要》。長沙:湖南大學,2009。
王興國,《郭嵩燾評傳》。南京:南京大學,1998。
史景遷,《追尋現代中國──最後的王朝》。臺北:時報,2019。
田正平,《傳統教育的現代轉型》。浙江: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
田伏隆主編,《湖南近代百年史事日志》。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白新良,《明清書院研究》。北京:故宮出版社,2012。
何炳棣著、徐泓譯,《明清社會史論》。臺北:聯經,2013。
何烈、陸寶千等,《曾國藩‧郭嵩燾‧王韜‧薛福成‧鄭觀應‧胡禮垣》。臺北:臺灣商務,1999。
吳微,《桐城教育與文章》。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12。
吳福環,《清季總理衙門研究》。臺北:文津,1995。
宋露霞,《百年家族──李鴻章》。臺北縣:立緒,2004。
李文杰,《中國近代外交官群體的形成(1861-1911)》。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7。
汪榮祖,《走向世界的挫折:郭嵩燾與道咸同光時代》。北京:中華書局,2006。
沈姍姍,《國際比較教育學》。臺北:正中,2000。
周愚文,《英國教育史:近代篇(1780-1944)》。台北:學富,2008。
周愚文,《晚清教育制度西化的前奏:癸卯學制頒行前西式教育的借入》。臺北:台灣師大,2021。
季壓西、陳偉民,《中國近代通事》。北京:學苑,2007。
季壓西、陳偉民,《語言障礙與晚清近代化進程──來華外國人與近代不平等條約》。北京:學苑,2007。
岡本隆司著,陳心慧譯,《中國為何反日?中日對立五百年的深層結構》。新北市:八旗,2017。
林惠祥,《文化人類學》。臺北:華藝數位股份有限公司,2010。
俞樟華、胡吉省,《桐城派編年》。北京:人民文字出版社,2014。
柳春蕊,《晚清古文研究──以陳用光、梅曾亮、曾國藩、吳汝綸四大古文圈子為中心》。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7。
徐宗林、周愚文,《教育史》。臺北:五南,2019。
袁行霈,《中國文學史》。臺北:五南,2003。
馬廉頗,《晚清帝國視野下的英國》。北京:人民,2003。
張宇權,《思想與時代的落差:晚清外交官劉錫鴻研究》。天津:天津古籍,2004。
張靜,《郭嵩燾的思想文化研究》。天津:南開大學,2001。
郭立志主編,《桐城吳先生(汝綸)年譜》。臺北縣:文海,1972。
陳如雄,《曾國藩家書研究》。新北:花木蘭文化,2012。
陸寶千,《郭嵩燾先生年譜補正及補疑》。臺北市:中研院近史所,2005。
費正清等編、中國社會學院歷史研究所編譯室譯,《劍橋晚清中國史1800-1911》。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
黃政傑主編,《教育行政與教育發展: 黃昆輝教授祝壽論文集》。臺北:五南,2015。
雷家聖,《失落的真相──晚清戊戌政變史事新探》。臺北:五南,2016。
雷祿慶編,《李鴻章年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7。
熊月之,《西學東漸與晚清社會》。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劉廣京,《經世思想與新興企業》。臺北市:聯經,1990。
劉興豪,《魏源與中國近代化的早期進展》。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6。
鄧洪波,《中國書院史》。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2。
鄭德新,《中國教育近代化的起步──以吳汝綸教育思想和實踐為中心》。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
錢穆,《國史新論‧中國教育制度與教育思想》。臺北:聯經,1994。
叢蔣漢,《郭嵩燾的洋務觀》。香港:香港大學,1983。
瞿立鶴,《清末教育西潮:中國教育現代化之萌芽》。臺北:國立編譯館,2002。
羅耀九主編,《嚴復年譜新編》。廈門:鷺江出版社,2004。
蘇雲峰,《張之洞與湖北教育改革》。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3。
蘇精,《清季同文館及其師生》。臺北:上海印刷廠,1985。
顧廷龍、葉亞廉主編,《李鴻章全集》。合肥:安徽教育,2008。
三、 期刊及會議論文
李國蓉,〈東華錄及其續書的編輯〉,《書目季刊》,39(2),2005,頁35-46。
周愚文,〈科舉中三個現代問題的重要分析〉,《教育研究集刊》,54(1),2008,頁1 -14。
張灝,〈中國近代思想史的轉型時代〉,《二十一世紀》,1999年4月。
劉翠溶,〈關稅與清季自強新政〉,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清季自強運動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8年6月),頁1005-1032。
劉蔚之。〈傳統學術轉型或是西方學術延伸?--五十年來《教育研究集刊》哲史類論文在我國近代教育學史上的意義〉。《教育研究集刊》,56(2)(2010):1-40。
四、 學位論文
王映文,《晚清新式學堂制度之建立:日本影響因素分析》。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2013。未出版。
江婷,《吳汝綸德育思想研究》。西安:西安科技大學博士論文,2021。未出版。
江靜,《晚清駐外公使與清政府教育改革》。中國:河北師範大學中國近現代史碩士論文,2011。未出版。
唐菁霞,《流傳百代千齡後,定識人間有此人──郭嵩燾及其詩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2010。未出版。
翁稷安,《清季文之理念與經世使命的展開與影響──以吳汝綸為中心》。臺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未出版。
陳玫琪,《郭嵩燾《禮記質疑》駁鄭注孔疏之研究──以禮制為例》。桃園: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未出版。
陳美潾,《吳汝綸自強思想之研究》。台中: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1995年。未出版。
楊淨雯,《郭嵩燾教育思想與實踐》。臺北:輔仁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5年。未出版。
董志群,《郭嵩燾洋務思想之研究》。臺北: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69年。未出版。
五、 電子資料庫
中國知網:中國博碩士論文全文資料庫,CNKI青島站點http://0-new.big5.oversea.cnki.net.opac.lib.ntnu.edu.tw/index/
中國歷代人物傳記資料庫https://projects.iq.harvard.edu/cbdb
全國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https://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0kwjqH/login?jstimes=1&loadingjs=1&o=dwebmge&ssoauth=1&cache=1655846834892
晚清期刊全文數據庫 http://0-140.122.127.137.opac.lib.ntnu.edu.tw/
晚清職官資料庫 https://newarchive.ihp.sinica.edu.tw/officerc/officerkm2?!!FUNC10
貳、英文
Bereday, G. Z. F. Comparative Method in Education. USA: New York :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1964.
Maclure, J. S. Educational Documents. England and Wales. 1816- to the Present Day (3rd ed.). London: Methuen, 1973.
Martin,W. A. P. A Circle of Cathay. Taipei: Ch’eng-wen, 1966.
Philips, D. & Ochs, K. (Eds.), Educational Policies Borrowing: Historical Perspectives. Oxford: Symposium, 2004.
Steiner-Khamsi, G. (Ed.), The Global Politics of Educational Borrowing and Lending. NY: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