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宋和禧 HaeHsi Song |
---|---|
論文名稱: |
和社溪流域山崩地的分布及其變遷之研究 A Study on the Distribution and Change of Landside in Ho-She Drainage Basin |
指導教授: |
張瑞津
Chang, Jui-Chi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
畢業學年度: | 8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10 |
中文關鍵詞: | 山崩地 |
英文關鍵詞: | landslide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494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 要
山崩地之研究為近年災害防治的熱門範疇。本研究選擇南投縣信義鄉和社溪流域為研究區,以了解本區山崩地各時期的空間分布狀況,並比較各時期山崩地分布及變遷情形,最後探討山崩地發生與變遷的原因。
根據1904、1915年兩個年代地形圖及1963、1980、1985、1993、1996五個年代航空照片判釋結果如下:和社溪流域山崩地分布及變遷的情形可分七個年代表示,1904年台灣堡圖集上,山崩地主要分布於和社溪左岸支流七號野溪的源頭附近;1915年台灣蕃地地形圖,山崩地分布於松山溪和七號野溪上源處; 1963年的航照上,除七號溪及松山溪舊有的山崩地外,各支流之山崩地均有顯著增加,規模較大者,包括松山溪上游、七號溪中游北岸、郝馬嘎班溪中上游及出水溪上游;1980年山崩地分布的個數增加但規模減小,而規模較大者仍為七號溪及松山溪上游;1985年,七號溪、松山溪之山崩依然存在且規模相當大,三號溪之上游之崩塌亦相當嚴重,最顯著的是新中橫闢建後大量棄土傾倒於河流源頭及其沿線,郝馬嘎班溪沿岸的沖蝕溝明顯增加;1993年,出水溪及四號溪上游的沖蝕溝增加,但松山溪山崩則減少,而新中橫沿線之棄土雖有植生,但其上已有明顯的沖蝕溝;1996年,賀伯颱風過境,原已縮小的山崩地再度擴大,新中橫沿線的沖蝕溝亦相當顯著。其次由五個年代的航照中山崩地比較得知,1963、1985、1996三個年代山崩面積最大,空間上以松山溪、七號野溪、郝馬嘎班溪、出水溪山崩地為存在最久的老山崩,面積最廣,變遷較小。其餘者的山崩規模小,消長亦快。
而和社溪山崩地的變遷與降雨、森林砍伐、植被復生、築路有密切關係,大規模的老山崩地與地質不佳、地形陡峭有關,小規模消長快的山崩地則與降雨及人類活動確有關係。例如:1963年與森林砍伐,1985年與新中橫公路興建,1996年之賀伯颱風確為本區山崩帶來明顯的衝擊。
中日文部分
1. 王鑫、林耀源(1982):「新中橫公路水里支線的自然與工程環境」,台大地理系研究報告,第11期,第15-31頁。
2. 王洪文(1983):南投縣志稿氣候篇,台北:成文出版社,第l3卷,200頁。
3. 王鑫(1988):地形學,台北:聯經出版社,第126-128頁。
4. 王治華 (1998):「3S技術在滑坡、泥石流調查中的應用」,海峽兩岸空間資訊與防災科技研討會論文集,第193-199頁。
5. 任家弘 (1995):泥岩邊坡沖蝕特性之研究-以不同風化程度之泥岩邊坡為例,台灣大學地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95頁。
6. 印仁高 (1998):「四川七星盤泥石流及其形成機理分析」,海峽兩岸空間資訊與防災科技研討會論文集,第200-201頁。
7. 何明桹、惠忠海、連錦漳 (1994):台灣木材供需與資源永續發展之研究,經濟部八十三年度研究發展報告,113頁。
8. 李三畏(1996):「賀伯颱風山坡地崩塌類別探討」,賀伯颱風與工程環境研討會論文集,第11-13頁。
9. 李錫堤(1996):「從地形學的觀點看陳有蘭溪的賀伯風災」,地工技術,第57期,第17-24頁。
10. 李錫堤(1998):「由科學風水談山坡地居住安全」,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刊(86),第15-17頁。
11. 吳久雄、蔡銖華、胡錦地 (1989):台灣省山坡地崩坍調查報告,78年度山坡地保育利用工作報告,78農建-9.3-林-24 (2),139頁。
12. 林銘郎、鄭富書、吳俊傑(1996):「新中橫沿線天然災害及成因分析」,地工技術,第57期,第31-44頁。
13. 林慶偉(1996):「南投縣和社地區崩塌地發育之地質影響因子」,地工技術,第57期,第4-25頁。
14. 林宗儀(1997):「土石流發生的地質地形誘因-以賀伯颱風災害為例」,第一屆土石流研討會論文集,第1-6頁。
15. 林俊全、李麗玲 (1997):「山坡地潛在災害評估方法之探討」,工程環境會刊,第16期,第17-26頁。
16. 林雪美、劉盈劭、楊蕙禎 (1997):「賀伯颱風後陳有蘭溪流域主要災區調查」,地理教育,第23期,第25-38頁。
17. 林孟龍、林俊全 (1998):「蘭陽溪上游集水區(張源橋以上) 崩山之規模與頻率分布關係」,台灣之第四紀第七次研討會論文集,第34-38頁。
18. 邱創益(1997):「賀伯颱風造成山區道路崩塌之調查分析」,第一屆土石流研討會論文集,第25-42頁。
19. 姜善鑫(1996):「賀伯颱風南投地區之降雨量」,水與土通訊,第29期,第7-11頁。
20. 姚榮鼐、梁治文(1995):「森林經營計畫執行之檢討與改進」,林業試驗所百週年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163-176頁。
21. 姚鶴年(1994):台灣林業之發展,台北:中華林學會,285頁。
22. 洪如江 (1981):「環境因素在山崩中之作用」,工程環境會刊,第2期,第63-72頁。
23. 洪如江 (1994):初等工程地質學大綱,地工技術叢書之一,231頁。
24. 范正成、王聖岑 (1998):「利用定量模型推估花蓮縣銅門村土石流發生處之尖峰逕流量」,台灣水利,第46卷,第2期,第1-11頁。
25. 唐川、王瑞元、周鉅乾 等著 (1996):雲南省滑坡泥石流重點區域預測預報與評價方法研究,昆明市:雲南科技出版社,164頁。
26. 徐美玲、廖偉國(1997):「山區道路邊坡棄土沖蝕之初步研究」,台大地理系地理學報,第23期,第71-88頁。
27. 崔之久 等著 (1996):泥石流沈積與環境,北京:海洋出版社,198頁。
28. 張瑞津(1975):「對山崩的幾點認識」,中等教育,第26卷,第3、4期,第33-34頁。
29. 張郇生(1984):「台灣嘉義-玉山-水里公路沿線之地質」,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特刊,第3號,第75-98頁。
30. 張石角、齊士崢(1988):「台灣幾個地滑災害個案的研究」,工程環境會刊,第10期,第187-214頁。
31. 張瑞津(1988):「應用地形學之概觀」,中等教育,第39卷,第2期,第42-50頁。
32. 張石角(1992):台灣各地質分區邊坡崩坍類型及其預測方法,行政院農委會專題研究,81農建12,第21-35頁。
33. 張石角(1993):「台灣南部過去二十年重大崩山災害及其對社會環境之影響」,工程環境會刊,第13期,第47-67頁。
34. 張石角、張杏枝 (1993):山坡地調查規劃、評估及其崩坍預測與治理,農委會專題研究82科技12.6-林-16(2),125頁。
35. 張伯宇 (1995):地滑機制之分析-以麻竹坑地滑為例,台灣大學地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13頁。
36. 張建祥、陳逸彥(1997):應用航測技術辦理台灣地區農業災害調查 85、86年度成果報告,應用航測技術辦理台灣地區農業災害及農業土地利用分類資料庫維護計畫,農委會計畫編號:85農建-9.1-林-02,42頁。
37. 張瑞津 (1997):「土石流、土流及泥流之釋義」,地裡教育,第23期,第19-24頁。
38. 張瑞津(1997):「陳有蘭溪流域的地形環境與自然災害之關係」,中國地理學會會刊,第25期,第43-64頁。
39. 張石角 (1998):「雪霸國家公園地質災害敏感地區之調查與防範研究(大雪山地區)」,國家公園學報,第8卷,第2期,第100-121頁。
40. 陳國章、楊萬全(1983):「西仕颱風過境時五股的山洪災害」,台灣師大地理系地理學研究,第7期,第1-16頁。
41. 陳宏宇(1995):「花蓮銅門村土石流初始機制之地質特性」,台大地理系地理學報,第19期,第33-49頁。
42. 陳信雄 (1995):崩塌地調查與分析,台北:國立編譯館,620頁。
43. 陳宏宇(1996):「南投風災地區之地質環境」,水與土通訊,第29期,第4-6頁。
44. 陳宏宇 (1996):「南投賀伯災區之地質環境」,大自然雜誌,第53期,第56-61頁。
45. 陳逸彥(1996):「從航照調查談賀伯颱風造成南投縣災害責任歸屬」,台灣林業,第22卷,第8期,第34-40頁。
46. 陳隆陞(1996):「賀伯橫掃後的新中橫」,大自然雜誌,第53期,第62-71頁。
47. 陳禮仁、謝正倫(1996):「東興泥流災害之調查研究」,工程環境會刊,第15期,第47-63頁。
48. 陳信雄(1997):「坡地開發與邊坡穩定調查及防治技術研究(五)」,台大實驗林研究報告,第11卷,第3期,第1-17頁。
49. 陳紫娥(1997):「南投縣水里鄉二廓、三廓土石流災害地學環境之研究比較」,第一屆土石流研討會論文集,第7-24頁。
50. 陳宏宇 (1998):「新中橫公路沿線地質災害研究整合計劃」,科學發展月刊,第27卷,第3期,第251-259頁。
51. 陸象山 (1996):「森林在水土資源保育上之功能」,臺灣林業科學,弟11卷,第3期,第333-345頁。
52. 游繁結、段錦浩(1996):南投縣陳有蘭溪沿岸賀伯颱風災害調查報告,農委會委託計畫,90頁。
53. 游繁結 (1999):「土石流災害」,興大農業水土保持專輯,第17-20頁。
54. 黃宏斌(1993):「日本之土石流研究回顧」,中華水土保持學報,第24卷,第1期,第83-90頁。
55. 楊則東、鹿獻章 (1998):「安徽境內長江岸帶崩塌遙感調查」,海峽兩岸空間資訊與防災科技研討會論文集,第202-204頁。
56. 楊景春 (1990):地貌學教程,台北:明文書局,286頁。
57. 楊建夫 (1991):山區道路沿線地景變遷的研究-以新中橫水里支線和社至玉山段為例,台灣大學地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01頁。
58. 楊淑君(1996):台灣沖積扇之地形學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博士論文,133頁。
59. 葉昭雄(1996):「神木村土石流源頭探尋紀」,台灣公路工程,第23卷,第4、5期,第36-38頁。
60. 葉昭雄(1996):「新中橫公路賀伯風災搶修報告」,台灣公路工程,第23卷,第4、5期,第54-63頁。
61. 劉希林、唐川 (1995):泥石流危險性評價,北京:科學出版社,93頁。
62. 劉朝俊 (1986):坡地開發與邊坡穩定之關係研究-以基隆市大竿林與大德國中東側等平面型地滑為例,台灣大學地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93頁。
63. 劉進金、張寶堂 (1991):「大型山崩之遙測辨認」,遙感探測,第14期,第41-68頁。
64. 蔡光榮、陳時祖、李德河、陳景文、邱創益 (1998):「GPS/GIS/RS整合科技應用於高雄旗山地區地工環境災害調查與資料庫系統之建立研究」,海峽兩岸空間資訊與防災科技研討會論文集,第119-137頁。
65. 薛曙生(1995):風景區內潛在危險地區之調查與研究,交通部觀光局研究計畫,138頁。
66. 顏正平 (1999):「城市水土保持」,興大農業水土保持專輯,第1-3頁。
67. 魏聰輝、姚榮鼐、周瑞龍 (1994):「台大實驗林轄區四種氣象要素之分析」,台大實驗林研究報告,第8卷,第4期,第7-24頁。
68. 蘇定義(1998):南投縣和社溪沿線土石流之工程地質特性探討,台灣大學地質研究所碩士論文,149頁。
69. 南投縣政府(1997):南投縣志卷四經濟志林業篇,267頁。
70.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1995):「雪霸國家公園道路沿線工程地質及地形景觀研究」,第59-75頁。
71. 台灣林業統計1945-1996年。
72. 省農林廳林務局 (1998):林業法規彙編,691頁。
73. 大石道夫(1984):「目山地防災 微地形判讀」,鹿島出版會,267頁。
74. 中筋章人、今村遼平、塚本 哲、青木健一、松田豐治(1980):「土石流氾濫危險區域設定關:考察」,新砂防,第116頁,第17-25頁。
75. 小橋澄治、武居有恆、仲野公章(1997):「土石流發生場條件(2):地形條件中心」,新砂防,第103期,第1-6頁。
76. 辰野良秋、堀內照夫、北澤秋司(1974):「流域環境變化土石流災害」,新砂防,第93期,第13-18頁。
英文部分
1. Carmen, M. & Segura, M.J.R. (1997):The Development of Small-Scale Sandy Alluvial Fans at the Base of a Modern Coastal Cliff:Process, Observations and Implications,Geomorphology, vol.18 , pp.101-118.
2. Carson, D.B. & Kirkby, M.J. (1972):Hillslope Form and Proces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 Cenderelli, D.A. & Kite, J.S. (1998):Geomorphic Effects of Large Debris Flows on Channel Orphology at North Fork Mountain, Eastern West Virginia, USA,Earth Surface Processes and Landforms, vol.23, pp.1-19.
4. Guzzetti, F. , Cardinali, M. & Reicmenbach, P. (1993):The AVI Project:A Bibliographical and Archive Inventory of Landslides and Floods in Italy,Environmental Mangement, vol.18, no.4, pp.623-633.
5. Harvey, A.M. (1992):Process Interactions, Temporal Scal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Hillslope Gully System:Howgill Fells, Northwest England,Geomorphology , vol.5, pp.323-344.
6. Hovius, N., Stark, C.P. & Allen, P.A.(1997):Sediment Flux From a Mountain Belt Derived by Landslide Mapping,Geology, vol. 25, no.3, pp.231-244.
7. Kellllerhals, R. & Church, M(1990):Hazarrd Management on Fans,with Examples from British Columbia ,Alluvial Fans:A Field Approach , p.p335-355 .
8. Ohmore, H. & Hirano, M.(1988):Magnitude,Frequency and Geomorph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Rocky Mud Flows,Landcreep and the Collapse of Steep Slopes,Zeit. Geomorph N. F., vol. 67, pp.55-65.
9. Ota, Y. , Chappell, J., Berryman, K. & Okamoto, Y. (1997):Late Quaternary Paleolandslides on the Coral Terraces of Huon Peninsula, Papua New Guinea,Geomorphology, vol.19, pp.55-76.
10. Patton, F.D & Hendron., A.J.(1974):General Report on Mass Movement,2nd Intl. Congress of the Intl Assoc.
11. Sasaki,Y. , Abe, M. & Hirano, I.(1990):Fractals of Slope Failure Size-Number Distribution,Jour. Japen Sic. Engineering Geology, vol.32, pp.1-11.
12. Selby, M.J (1982):Hillslope Materials and Process,Oxford University press,New York.
13. Sellier. D. & Lawson, T. J. (1998):A Complex Slope Failure on Beinn nan Cnaimhseag, Assynt, Sutherland,Scottish Geographical Magazine, vol. 144, no.2, pp.85-93。
14. Sharp, C.F.S.(1960):Landslides and Related Phenomena,Pageant Book Co, 137p.
15. Shimazu, H. (1994):Segmentation of Japan Mountain Rivers and its Causes Based on Gravel Transport Process,Transaction,Japanese Geomorphological Union, vol.15 , no.2, pp.111-128.
16. Ohmore, H. & Hirano, M.(1994):Rock Control on Magnitude-Frequency distribution of landslide,Japanese geomorphological union, vol 15, no.3, pp.233-251.
17. Van Asch, Th.W.J. & Buma, J. T. (1997) :Modelling Groundwater Fluctuation and the Frequency of Movement of a Landslide in the Terres Noires Region of Barcelonnette,Earth Surface Processes and Landforms, vol 22, pp.131-141.
18. Varnes,D.J. (1978):Landslides,Analysis&Control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 Special Report , Washington.D.C, no.176, pp.11-35.
19. Yagi, R. (1995):Development Series of Landslide in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Ohu Backbone Range, Northeastern Japan,The Science Report of the Tohoku University, vol.46, no.1, pp.4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