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孔怡珺
Kung, Yi-Chun
論文名稱: 多感官教學應用於國小二年級音樂教學之行動研究
An Action Research of Multisensory Approach Applied to Music Teaching for Second Graders
指導教授: 莊惠君
Chuang, Wuei-Chu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音樂學系
Department of Music
論文出版年: 2020
畢業學年度: 10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02
中文關鍵詞: 多感官教學音樂教學行動研究
英文關鍵詞: multisensory approach, music teaching, action research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000510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48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發展國小二年級音樂教學的多種可能性,設計以多感官教學的方式應用在音樂教學裡,以視覺、觸覺、動覺來輔助聽覺的學習,並將音樂內容包含音高、節奏、拍子、力度……等音樂元素透過視覺、觸覺、動覺、聽覺活動來引導,從中探討多感官教學應用於國小二年級音樂教學的實施歷程與學生音樂能力改變之情形,以及研究者於方案實施期間的省思、修正與再造的歷程。
    本研究採用行動研究法,共實施兩單元八節課之教學方案,分別設計多感官教學應用於國小二年級音樂教學之教學方案、教學省思表、教學觀察記錄表、學生學習單、學生訪談大綱;另外透過IMMA音樂性向測驗蒐集學生音樂性向資料,以瞭解課程實施前、後學生音樂性向改變之情形,本研究蒐集質性與量化資料,進行各階段教學活動及測驗的探討與分析,以瞭解研究對象學習成效與音樂性向改變之情形。
    本研究結論如下:
    一、多感官教學應用於國小二年級音樂教學之教學方案設計應將教學時間增長或減少活動內容。
    二、經由多感官教學應用於國小二年級音樂教學後,學生的學習成效有所提昇。
    三、透過教師提醒學生專注的聆聽以及意象與口訣的引導,學生更能想像與呈現音樂元素。
    四、經由多感官教學應用於音樂教學後,學生能感知多元且豐富的音樂元素。

    This study aimed to develop the various possibilities of music teaching for second graders. By applying the multisensory approach, this study designed a music teaching program where visual, tactile, and kinesthetic senses were applied to help auditory learning, and students were guided to learn musical elements such as pitch, rhythm, tempo, and strength through visual, tactile, kinesthetic, and auditory activities. This study attempted to investiga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teaching program where the multisensory approach was applied to music learning for second graders, changes in the students’ music ability after the program, as well as the researcher’s reflection, modification, and reengineering of this program d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period.
    Based on the action research method, a teaching project consisting of eight sessions of two music learning units was implemented. The multisensory approach applied music instructions for second graders, the teaching examination sheet, the teaching observation sheet, learner’s worksheet, and the guideline for interview with students were designed. In addition, IMMA music aptitude test was administered to collect data on students’ music aptitude so as to explore changes in their music aptitude after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gram. Both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data in each stage of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were collected to analyze and examine the learning efficiency and changes of music aptitude among the participants.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were as follows:
    1.For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ultisensory approach to the music teaching for second graders, the teaching plan should be designed to allocate more time for teaching or reduce the amount of activities.
    2.After participating in the multisensory approach applied music teaching program, the students showed effective improvements in music learning.
    3.The students were more able to image and performe the musical elements through the teacher’s reminders of attentive listening and the guidance of images and pithy formulas.
    4.After participating in the multisensory approach applied music teaching program, the students could understand and respond multiple elements of music.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多感官教學與音樂學習 11 第二節 低年級兒童音樂能力之相關理論 27 第三節 低年級音樂教學目標、內涵與相關研究 4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67 第一節 研究設計與架構 67 第二節 研究場域與參與者 70 第三節 研究流程 72 第四節 研究工具與資料分析 76 第五節 研究倫理 83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85 第一節 音樂教學方案設計 85 第二節 學生音樂性向改變情形 94 第三節 學生學習成效 104 第四節 所面臨的困境與解決方法 11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41 第一節 結論 141 第二節 建議 144 參考文獻 147 附錄 158 附錄一、專家效度意見彙整資料 158 附錄二、教學省思表 163 附錄三、教學觀察記錄表 164 附錄四、學生學習單 166 附錄五、學生訪談之訪談大綱 168 附錄六、學生訪談資料 169 附錄七、給家長的信 178 附錄八、多感官教學應用於國小二年級音樂教學之教學方案 179

    一、中文部分:
    丁凡(譯)(1998)。多感官學習:克服學習困難的教學原則與應用(原作者:C. Olivier & R.F. Bowler)。臺北市:遠流。 (原著出版年:1996)
    江意文(2015)。運用音樂遊戲融入國小低年級營養教育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李宛倫(2006)。多元感官教學方案對於國民小學低年級學童歌唱學習表現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李佳玲(2006)。戈登(Gordon)「音型教學」對國小二年級學童「調性音樂性向」與「歌唱音準及節奏表現正確性」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南大學,臺南市。
    李欣怡(2012)。何謂感覺統合。2016年3月6日,取自:http://cathy5240.pixnet.net/blog/post/36373032
    李茂興(譯)(1998)。音樂教育概論(原作者:C. R. Hoffer)。臺北市:揚智文化。(原著出版年:1993)
    李月卿、鄭信雄(1996)。幼兒感覺發展檢核表。臺北巿:心理。
    阮欣怡(2008)。繪本應用於生活課程中音樂欣賞教學之行動研究—以一年級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何佩華(譯)(2004)。初級音樂聽解測量與中級音樂聽解測量手冊。(原著:Edwin E. Gordon)。高雄市:麗文。(原著出版年:1986)
    吳明清(2007)。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分析。臺北市:五南。
    吳明隆(2007)。SPSS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臺北市:五南。
    吳明隆、涂金堂(2012)。SPSS操作與應用分析。臺北市:五南。
    吳美枝(2012)。運用合作學習法於國中音樂理論之學習成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吳美玲(2001)。兒歌在幼兒音樂課中的觀察與分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若瑄(2013)。律動教學應用於國小二年級節奏學習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吳舜文(2011)。多元智能理念於音樂教學之應用。載於黃清淵(主編)98學年度桃園縣國教輔導團藝術與人文領域音樂組創新教學教案設計(3-10頁)。桃園市:桃園市國教輔導團。取自 http://163.30.200.21/upload/2011/01/20110106111409.pdf
    余蕙君(2010)。混沌.追尋.邂逅-Gordon幼兒音樂學習理論在幼兒園實踐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政治大學,臺北市。
    邱涵(2013)。多感官音樂學習於國小直笛社團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林天祐(1996)。認識研究倫理。2015年05月25日,取自 http://web.ntpu.edu.tw/~tsair/2Research/MasterThesis/Conducting.htm
    林良美(譯)(2009)。節奏 音樂 教育(原作者:E. J. Dalcroze)。臺北市:洋霖。(原著出版年:1919)
    林雨青(2005)。「達克羅士教學法」應用於國小三年級藝術與人文領域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林桂蘭(2013)。當圖畫書遇上音樂戲劇—閱讀教學透過音樂戲劇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周曉筠(2009)。臺海兩岸小學音樂課程標準與音樂教科書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尚憶薇(2008)。透過動作教育課程提昇學齡前幼兒感覺統合功能發展。台灣省學校體育雙月刊,18(2),68-72。
    姚世澤(1993)。音樂教育與音樂行為—理論基礎及方法論。臺北市:偉文。
    香港教育局(2003)。藝術教育學習領域音樂科課程指引(小一至中三)。2016年4月20日,取自:http://www.edb.gov.hk/attachment/tc/curriculum-development/kla/arts-edu/references/music%20complete%20guide_chi.pdf
    夏林清(譯)(1997)。行動研究方法導論—教師動手作研究(原作者:H. Altrichter, P. Posch & B. Somekh)。臺北市:遠流。(原著出版年:1993)
    馬嘉伶(2014)。柯大宜教學法對提升國小低年級學童歌唱技巧與歌唱學習興趣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高麗芷(2006)。感覺統合。臺北市:信誼。

    張人方(2013)。運用音樂遊戲提升低年級兒童視譜能力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張中煖(2007)。創造性舞蹈寶典:打通九年一貫舞蹈教學之經脈。臺北市: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張春興(2007)。教育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顥齡(2005)。台韓小學生活領域課程之音樂教材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教育部(1952)。課程標準。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1962)。課程標準。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1975)。課程標準。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1993)。國民小學音樂科新課程標準。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生活課程課程綱要。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8)。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生活課程課程綱要—97年修訂。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5)。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草案研修參考手冊。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5)。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藝術領域課程綱要草案研修說明。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8)。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生活領域課程綱要。臺北市:教育部。
    陳伯璋(1990)。教育研究方法的新取向。臺北市:南宏。
    陳玫霖(2010)。達克羅士教學法應用於藝術與人文之音樂課的成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臺北市。
    陳建安(2003)。國小低年級應用多元智能理論發展音樂教學策略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南大學,臺南市。
    陳昱臻(2013)。創造性舞蹈融入幼兒感覺統合教學活動之設計與實施(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陳慶璋(2007)。從「唱遊」、「音樂」與「生活」課程探討戰後國小低年級教材演變中的音樂課程定位(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吳大學,臺北市。
    郭志輝(2009)。感覺運動指導對促進幼兒期感覺統合力的重要性。幼兒運動遊戲年刊,4,2-22。
    郭諭綺(2014)。運用多媒體於國小一年級節奏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莊惠君(譯)(2000)。幼兒音樂學習原理(原作者:E. E. Gordon)。臺北市:心理。(原著出版年:1997)
    黃惠真(譯)(1998)。發展心理學(原作者:D. E. Papalia, & S. W. Olds)。臺北市:桂冠。(原著出版年:1994)
    黃麗卿(2009)。創意的音樂律動遊戲。臺北市:心理。
    黃嬿庭(2015)。幼兒美感教育多感官教學之行動研究~以植物主題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彭曉柔(2018)。肢體律動活動融入國小三年級節奏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葉珊珊(2009)。國小低年級音樂欣賞教學之課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楊斯媛(2009)。多感官音樂學習活動之實施普通班自閉症學童持續性注意力與音樂行為改變之探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路麗華(2004)。首調唱名法於提升兒童五聲音階調式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南大學,臺南市。
    廖文武(譯)(1992)。兒童與感覺統合(原作者:A. J. Ayres)。臺北市:心理。(原著出版年:1970)
    廖淑伶(2006)。以多感官教學法進行寫作研究-以國小二年級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廖郁芬(2010)。提升低年級學童注意力之行動研究—在音樂教學課程前實施自編之感統活動(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廖竟雅(2014)。早期療育的目的與重要性。2016年3月6日,取自:http://ikh.tw/kccu/?pn=view&id=983yw70rz684&pid=10
    趙蘭珠(2006)。柯大宜教學法對國小二年級學童歌唱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鄭方靖(2007)。當代四大音樂教學法之比較與運用。高雄市:復文。
    鄭瓊英(1991)。皮亞傑‧布魯納‧蒙特梭利的發展學習理論在兒童音樂教育上的應用。音樂教育季刊,19,30-40。

    歐用生(1999)。行動研究與學校教育革新。國民教育,39(5),2-12。
    劉沛、任愷(譯)(2006)。音樂心理學手冊(原作者:D. A. Hodges)。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96)
    劉沛、任愷(譯)(2008)。音樂教育原理(原作者:H. F. Abeles, C. R. Hoffer & R. H. Klotman)。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原著出版年:1995)
    劉紋君(2018)。運用肢體律動教學策略激發國小二年級學童專注力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臺北市:五南。
    蔡鐘慧(2008)。生活課程課本音樂教材與台灣美語系外僑學校低年級音樂課本之比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潘慧君(2019)。應用柯大宜教學法於國小二年級學童節奏學習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鄧寶秀(2019)。多感官教學運用於大班幼兒注音符號認讀課程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南華大學,嘉義縣。
    鍾昀錡(2011)。音樂遊戲融入生活課程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謝苑玫(1994)。音樂教育散論。高雄市:復文。
    謝鴻鳴(1994)。達克羅士音樂節奏教學法簡介。鴻鳴-達克羅士節奏教學月刊,創刊號,3-6。
    簡季芸(2007)。童話運用於國小二年級音樂欣賞教學之實徵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蘇建文(譯)(2003)。發展心理學(原作者:D. R. Shaffer)。臺北市:學富文化。(原著出版年:1999)

    二、外文部分:
    Abeles, H. F., Hoffer, C. R., & Klotman R. H. (1995). Foundations of music education. New York: Thomson Schirmer.
    Butke, M. A. (2014). Assessing expressive movement measuring student learning outcomes in the general music classroom. General Music Today, 27(3), 23-27.
    Campbell, P. S. (1989). Dalcroze reconstructed: an application of music learning theory to the principles of Jacques Dalcroze. In D. L.Walters & C. C.Taggart (Eds.), Readings in music learning theory (pp. 301-315). Chicago: G.I.A. Publications.
    Choksy, L. (1998). The Kodaly method 1. (3rd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Hall.
    Choksy, L., Abramson, R. M., Gillespie, A. E., Woods, D., & York, F. (2000). Teaching music in the 21st century. (2nd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Hall.
    Gagne, R. M. (1985). The conditions of learning and theory of instruction.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Gordon, E. E. (1986). Intermediate measures of music audiation. Chicago, IL: GIA.
    Gordon, E. E. (1986). Manual for the primary measures of music audiation and the intermediate measures of music audiation. Chicago, IL: GIA.
    Gordon, E. E. (1997). Learning sequences in music:skill, content, and patterns. Chicago, IL: GIA.
    Gordon, E. E. (1997). A music learning theory for new born and young children. Chicago, IL: GIA.
    Hodges, D. A. (2006). Handbook of music psychology. (2nd ed.) San Antonio: IMR Press.
    Houlahan, M. & Tacka, P. (2015). Kodály today: A cognitive approach to elementary music education. (2nd e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aurdella, F. L. (2011). Kodály today: a cognitive approach to elementary music education. Kodaly Envoy 37(3). 10-13.
    Mills, G. E. (2000). Action research: A guide for the teacher researcher. Columbus, OH: Merrill.
    Mercer, C. & Mercer A. (1993). Teaching students with learning problems. Columbus, OH: Merrill.
    McDonald, D. T. & Simons G.M. (1989). Musical growth and development: Birth through six . New York: Schirmer Books.
    Nielson, B. (2017). Three reasons why you should be using multisensory teaching techniques. Retrieved June 15, 2020, from the World Wide Web:https://www.yourtrainingedge.com/3-reasons-why-you-should-be-using-multisensory-teaching-techniques/
    Olivier, C. & Bowler R.F. (1996). Learning to learn.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Redd, B. (2012). Of that : Game design and the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Retrieved May 13, 2016,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ofthat.com/2012/12/game-design-and-zone-of-proximal.html
    Reigeluth, C. M. (Ed.). (1983). Instructional-design theories and models: An overview of their current status. Hillsdale: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Schoen, M. (1940). The psychology of music. New York: Ronald Press.
    Sinor, J. (1980). Musical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and Kodály pedagogy. Kodaly Envoy 6(3). 6-10.
    Sinor, J. (2014). Musical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and Kodály pedagogy. Kodaly Envoy 40(3). 17-20.
    Skinner, B. F. (1953). Science and human behavior. New York: Macmillan.
    Sylvester, R. (1985). Research on memory: Major discoveries, major educational challenges. Educational Leadership, 42, 69-75.
    Tait, M. J. (1992). Teaching strategies and styles. In R. Colwell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music teaching and learning: A project of the music educators national conference (pp. 525-534). New York: Shirmer Books.
    Walters, D. L. (1992). Sequencing for efficient learniing. In R. Colwell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music teaching and learning: A project of the music educators national conference (pp. 535-534). New York: Shirmer Books.
    Wedman, J. F. Jr. (1981).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ask complexity, content sequence, and instructional effectiveness in procedural learning.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Oklahoma, Norman.
    Zimmerman , M. P. (1971). Musical characteristic of children. Reston, VA: Music Educators National Conference.

    無法下載圖示 電子全文延後公開
    2025/09/10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