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劉書綺
Liu, Shu-Chi
論文名稱: 台北市日間照顧服務及團隊合作經驗之探討
Exploring the Taipei City Daycare Services and Teamwork Experiences
指導教授: 沈慶盈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ocial Work
論文出版年: 2015
畢業學年度: 10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7
中文關鍵詞: 日間照顧團隊合作跨專業
英文關鍵詞: daycare, teamwork, multi-disciplinary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09下載: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從機構專業人力及半專業人力的角度出發,以了解台北市日間照顧服務團隊的合作方式、合作經驗,以及團隊合作中成員之合作關係為何及其在過程中遭遇困境及因應方式,並針對研究結果提出團隊合作的參考作法。
    本研究採取質性研究並以非隨機抽樣方式方式選取3間台北市日間照顧服務為研究場遇,針對社工人員、護理人員、照顧服務員及主管進行資料蒐集,共訪談11名有實際團隊合作經驗的受訪者。主要發現包含:
    一、團隊成員不僅包括專業成員,還包括服務使用者及其家屬,以提供失能或失智長者整體性的服務。
    二、每一位團隊成員在合作的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缺一不可,彼此專業資訊共享、共有,在服務過程中,成員多半透過主動幫忙、業務諮詢、互相協助、專業互助、資訊提供等進行合作。
    三、日間照顧的團隊合作困境中可區分為人為因素造成的困境及環境造成的困境,其中成員不利因素包括成員的合作態度、成員的人格特質、教育背景的差異、難以達成共識、專業能力不足;環境造成的因素包括機構能力的超載、橫向連結的缺憾。
    四、在建構團隊合作的部分應先由機構內部的中階或高階主管確認團隊的價值使命後引導團隊朝向價值使命的方向合作,此外在透過管理者、團隊成員與機構組織三管齊下一同建構團隊合作。
    文末則針對研究發現與討論提出建議,以供未來建構日間照顧團隊合作參考。

    Abstract
    From the view of professional manpower and semi-professional manpower of organizations,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cooperation mode, cooperation experiences of Taipei City daycare service team, the cooperation relationship among the team members, the challenges they face and how they deal with them. Suggestions for teamwork are proposed 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This study adopts 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uses non-random sampling method to select three daycare service organizations in Taipei City for the research.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social workers, nurses, nurse aids and supervisors. 11 people with actual teamwork experiences were interviewed. The main findings include:
    I. Team members not only include professional members but also service users and their family in order to provide comprehensive services to the elderly.
    II. Every team member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cooperation, and each one is indispensable. The professional information is shared and owned by all. During the service process, the members cooperate through active help, business consulting, mutual assistance, professional cooperation and information provision.
    III. The challenges of teamwork can be divided into anthropogenic factors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Among them, unfavorable human factors include cooperative attitude,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embers, differences in educational background, difficulty in reaching consensus and inadequate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clude overloaded institutional capacity and defect of lateral connection.
    IV. In the development of teamwork, the value and mission of the team should be confirmed by the middle management or executives in the organization and then the middle management or executives guide the team to work towards the direction of the value and mission. In addition, teamwork should be built through the managers, team members and organization.
    In the end of the article, suggestions are provided based on the research findings and discussion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cooperation of daycare teams.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問題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日間照顧的基本概念 7 第二節 日間照顧服務模式 14 第三節 專業團隊 23 第四節 日間照顧發展起源及概況 3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2 第一節 研究方法的選取42 第二節 研究對象 43 第三節 研究工具 45 第四節 資料分析 46 第五節 研究倫理 48 第四章 研究發現 50 第一節 日間照顧的工作團隊與服務流程50 第二節 工作團隊的運作 61 第三節 遭遇的瓶頸-團隊合作的困境 85 第四節 建構團隊合作 10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20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20 第二節 相關議題討論 123 第三節 研究建議與限制 126 參考文獻 132 附錄一:團隊成員 142 附錄二:管理人員 144 附錄三:訪談同意書 146

    壹、英文部分
    Abramson, J. S., & Mizrahi, T. (2003). Understanding collaboration between social workers and physicians : Application of a typology. Social Work in Health Care, 37(2), 71-100.
    Abramson, C. M. (2009). Who are the clients ? Goals displacemont in an adult day care center for elders with dementia. Aging and human development, 68(1), 65-92.
    Barbara, G ., & Sandra, S. (1977). The Interdisciplinary Health-Care Team. Nursing Forum, 16(2), 165-184.
    Barr, O. (1997). Interdisciplinary teamwork: consideration of the challenges. British Journal of Nursing, 6(17), 1005-1010.
    Berg-Weger, M., & Schneider, D. (1998). Inter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in social work. education. Journal of Social Work Education, 34(1), 1-11
    Cefalu, C.A., & Heuser, M. (1993). Adult day care for the demented elderly. American Family Physician. 47(4),723-724.
    Davis, S.,& O’Connor,S.(1999).Rehabilitation Nursing:Foundations for Practice. London : Bailliere Tindall.
    Graham, R.W.(1989). Adult day care : How families of the dementia patient respond. Journal of Gerontological Nursing, 15(3), 27-31.
    Griffin, L.W. (1993). Adult day care centers and adult protective services. Journal of Gerontological Social Work, 20(1/2),115-133.
    Harder, W. P., Gornick, J.C., & Burt, M.R. (1986). Adult day care : substitute or supplement? Milbank quarterly, 64, 414-441.
    Kalish, R., Lurie, E., Wexler, R., & Zawadski, R.(1975). On Lok Senior Health Services : evaluation of a success : On Lok Senior Health Service.
    Kaye, L., & Kirwin, P. M. (1990). Adult Day Care Services for the Elderly and Their Families: Lessons from the Pennsylvania Experience.In Abraham Monk(ed.), Health Care of the Aged : Needs, policies, and Services, pp.167-183. New York : The Haworth Press
    Lamden, R.S., Tynan, C.M., & Warnke, J. (1994). Essentials of long-term care administration. National Council on the Aging. Washington, DC
    Lowe,J., & Herrance, M. (1978). Conflict in teamwork:Understanding roles and relationships. Social Work in Health Care,3,323.
    Madge, S., & Khair, K. (2000) Multidisciplinary teams in the UK: problems and solutions. International Pediatric Nursing. 15(2) 131-134.
    Marilyn Hartle, M., L., & LaDonna J. (2006).Planning and Creating Successful Adult Day Service and Other Home and Community-Based Services. NADSA-AAHSA Whitpaper.
    MetLife Mature Market Institute (2010).The MetLife National Study of Adult Day Services Providing Support to Individuals and Their Family Caregivers. National Adult Day Services Association.
    Padula, H.(1972). Developing Day Care for Older People. Baltimore: Maryland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Mental Hygiene.
    Rathbone-McCuan, E. (1990). Respite and adult day care. In A. Monk (Ed.), Handbook of gerontological services, 546-567. New York : ColuMA2ia University.
    Schmall, V., & Webb, L. (1994). Respite and Adult Day Care for Rural Elders. In Providing Community-Based Services to the Rural Elderly, ed. J. Krout. Thousand Oaks, CA: Sage
    Silverstein, N. M ., Cathy, M. W., & Kristen, E. B. (2008).Living with Alzheimer’s Disease: A study of Adult Day Health Services in Massachusetts. Gerontology Institute,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Boston
    Webster, J. (2002). teamwork understanding multi-professional working. nursing older people. 14(3), 14-19.
    Weiler, P. G., & Rathbone-McCuan, E. (1978). Adult day care: community work with the elderly, New York, Springer.
    Westling, D. & Fox, E. (2004). Philosophy and best practices for educating persons with severe disabilities. In D. E. Westling & E. Fox, Teaching students with severe disabilities,3 ,30-58.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Weissert, W.G., et al. (1989). Models of Adult Day Care : Finding from a National Survey. The Gerontologist, 29 (5), 640-649.
    貳、中文部份
    大同日間照顧中心(1999)。組織架構。2015年6月1日。取自http://www.mmh.org.tw/taitam/commnurs/daycare.htm。
    于漱、吳淑瓊、楊桂鳳(2003)。失智症患者的長期照護服務模式。長期照護雜誌。7(3)。251-264。
    中華民國長期照護協助(2002)。老人安養護長期照護機構營運指南。台北:內政 部。
    中華民國老人福利聯盟(2015)。2015年6月1日。取自http://www.oldpeople.org.tw/ugC_DayCare.asp?hidCityID=1
    內政部(2008)。老人福利服務提供者資格要件及服務準則。2015年6月1日。取自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O?PCode=D0050161。
    衛生福利部(2013)。日間照顧服務作業參考手冊。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
    內政部(2012)。老人福利機構設立標準。2015年6月1日,取自http://sowf.moi.gov.tw/04/02/02_3.htm。
    衛生福利部(2007)。我國長期照顧十年計畫。2015年06月01日,取自http://www.mohw.gov.tw/cht/DONAHC/DM1.aspO?f_list_no=581。
    衛生福利部(2011)。日間照顧呷百二計畫。2015年06月01日,取自http://www.moi.gov.tw/chi/chi_news/news_detail.aspO?sn=5237&type_code=02
    內政部社會司(2012)。內政部102年度老人福利機構評鑑專區。2015年6月1日,取自http://sowf.moi.gov.tw/04/19/19.htm。
    內政部社會司(2012)。老人福利法。2015年6月1日,取自http://sowf.moi.gov.tw/04/02/02_1.htm。
    內政部統計處(2009)。老人狀況調查報告。2015年6月1日,取自http://sowf.moi.gov.tw/stat/Survey/list.htm。
    衛生福利部統計處(2014)。身心障礙者人數按縣市及年齡別2015年5月31日,取自http://www.mohw.gov.tw/cht/DOS/Statistic.aspO?f_list_no=312&fod_list_no=4198。
    內政部統計處(2015)。內政統計月報-現住人口按五歲年齡組分。2015年05月31日,取自http://sowf.moi.gov.tw/stat/month/list.htm。
    王天苗(2003)。學前融合教育實施的問題與對策--以台北市國小附幼為例。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5,1-25。
    王文芳、陳玉敏(2004)家屬安置老人於長期照護機構之經驗。長期照護雜誌,8 (3),327-344。
    王玉珊(1995)。台北市政府社會局推動老人日間照顧服務的方向與策略。福利社會雙月刊,50:38-40。
    王增勇(1997)。台北市老人日間照顧方案規劃研究報告。台北市政府社會局委託研究。
    王潔媛(2003)。老人使用日間照護服務適應過程之探討—以台北市為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台北市文山老人養護中心(2015)。服務項目。2015年6月1日。取自http://www.ccfnh.com.tw/t3_(p2).htm。
    台北市政府(1996)。台北市政府衛生醫療革新白皮書。台北:臺北市政府衛生醫療革新專案小組。
    台北市政府社會局(2012)。101年度臺北市政府社會局老人日間照顧服務個案收託費用補助實施計畫。台北市政府社會局。
    台北市政府社會局(2012)。臺北市推展社會福利補助辦法。2015年6月1日。取自http://www.bosa.taipei.gov.tw/i/i0300.asp?l1_code=40&l2_code=08&fiO_code=4008005&group_type=2。
    台北市龍山老人服務中心(2015)。日間照顧服務。2015年6月1日。取自http://www.lishin.org.tw/web/816593/29。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2015)。失智失能日間照護中心。2015年6月1日。取自http://www.tpech.gov.taipei/ct.asp?OItem=49827027&CtNode=64703&mp=109181
    伍碧濤(2006)。愛的樂章-以一個失智老人家庭個案家屬長期照顧角色之探究。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行政院(2003)。失智症日間照護服務營運手冊。行政院社會福利推動委員會長期照護專案小組。
    行政院(2005)。加強老人安養服務方案。內政部編印。
    行政院經建會(2012)。中華民國臺灣2012年至2060年人口推計報告。台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行政院(2001)。建置前導長期照護
    行政院(2014)。長期照護服務網計畫(第一期)-102 年至 105 年。2015年6月1日。取自
    http://b009.ttu.edu.tw/ezfiles/45/1045/attach/12/pta_17295_2794991_98353.pdf
    何淑萍、邱于容、蔡珮緹(2008)。專業團隊運作之省思。特教論壇。4,47-55。
    吳玉琴、高慧萍(2009)。第四章組織架構及人力資源管理。日間照顧營運手冊。台北市,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
    吳肖琪(2008)。急性醫療與慢性照護的橋樑-亞急性與急性後期照護。護理雜
    誌。55(4),5-10。
    吳肖琪、洪燕妮、黃俊哲(2009)。高齡化及少子女化衝擊下的健康照護。社區發
    展季刊,125,75-90。
    吳幸霖(2009)。高雄市長期照顧居家式服務跨專業團隊合作經驗之研究。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社會學與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淑瓊、莊坤洋(2001)。在地老化:臺灣二十一世紀長期照護的政策方向,臺灣衛誌,20,192-200。
    呂以榮、林鴻玲、張琪芳、簡姿瑜(2006)。社區老人對日間照護服務之認知與使用意願調查。台灣老人保健學刊,2(2),18-32。
    呂寶靜(1997)。台灣地區老人日間照護方案功能之初探:從老人使用者及其家屬的觀點出發。政大社會學報,27,頁89-120。
    呂寶靜(2001)。老人照顧:老人、家庭、正式服務。台北:五南出版社。
    呂寶靜(2012)。老人福利服務。台北:五南。
    呂寶靜、李佳儒、趙曉芳(2014)。臺灣老人日間照顧服務之初探:兩種服務模式之比較分析。東吳社會工作學報。27,頁87-109。
    李光廷(2004)。失智症老人照護模式與日本機構照護革命,台灣社會福利學刊,
    5,119-172。
    李卓倫、呂育陞、劉立凡(2010)。高齡照護體系中之專業人力。台灣老年學論壇。
    6,1-16。
    李琪(2011)。日間照顧服務社會工作員工作適應之初探。政治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忠中(2010)。日間照顧中心改良式服務模式參與動機及阻礙因素之研究。南開科技大學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所碩士論文。
    周麗華(2003)。台北市老人日間照顧現況與展望。
    林巾凱(2001)。特殊教育的專業團隊。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主編:特殊教育品
    質的提昇,97-110 。
    林明禛(2011)。「合作式競合」抑或「衝突性競合」-從日間照顧推動困境評析 「長期照顧十年計畫」照顧服務。台灣健康照顧研究學刊,10,18-36。
    林明禛(2011)。社會服務品質的建構與提升-以老人日間照顧為例。台灣健康照顧研究學刊,11,23-44。
    林歐貴英、郭鐘隆譯(2003)。社會老人學。台北:五南。
    林顯宗(2005)。老人福利與時俱進。社區發展季刊,109,97-103。
    施振典,莊淑瓊,秦秀蘭譯(2012)。老人社會工作。台北:心理出版社。
    洪佩宜(2010)。早期療育專業團隊社會工作者專業才能實踐情形之研究。臺中教育大學。早期療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月娟等(2010)。長期照顧 (第二版)。新北市:新文京開發。
    徐麗君,謝俊輝(1988)。老人日托中心活動項目的設計。中華民國社區發展研究
    訓練中心。
    高宜民(2007)。以單元照顧理念建構閒置空間再利用之社區日間照顧中心 —以竹東地區為例。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如杏(2007)。台北縣特殊教育相關專業合作模式及運作方式之探討。東台灣特教學報,9,93-108。
    張秀玉(2013)。從生態系統觀點探究影響早期療育專業團隊協同合作之因素。身心障礙研究季刊,11 (4 ),262 - 275。
    莊秀美(2000)。高齡社會的老人長期照護對策:以日本的公共介護保險法為例。東吳社會工作學報,6,73-99。
    莊秀美(2004)。日本失智老人 group home 的營運與照護模式。論文發表於「台灣失智老人照護現況與發展研討會」。台北:內政部主辦,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承辦。
    莊秀美(2008)。「單位照顧(unit care)」模式的環境建構與實踐理念之探討。台大社會工作學刊,16 ,87-128。
    莊秀美(2009)。從老人的類型與照顧需求看「居家照顧」、「社區照顧」及「機構照顧」三種方式的功能。社區發展季刊,125,177-194。
    郭卜瑄、黃儀婷、簡鈺珊(2012)。台灣失智照護模式的演進。台灣老年學論壇16 ,1-10。
    郭素惠(2005)。老人社區日托參與之研究:參與感受,社會支持及生活滿意度分析。亞洲大學長期照護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惠姿(2008)。老人及長期照護人力培育。護理雜誌,55(4),11-16。
    陳佳妤(2009)。台北市日間照顧服務實施現況與前瞻發展之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武宗(2005)。跨界、拓點、深耕─長期照顧領域社工人力發展的策略。社會照顧與社會工作人力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國立暨南國際大學94年11月3-4日。
    陳芷如、徐亞瑛(1997)。臺灣西部地區老人日間照顧機構的現況與因境。長庚護理,8(2),1-15。
    陳政雄(2004)。失智老人居住環境的建構專題報告。論文發表於「台灣失智老人照護現況與發展研討會」,台北:內政部主辦,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承辦,9 月 7 日。
    陳柏宗(2014)。日間照顧中心在台灣推展之初探。台灣老年學論壇,第 22 期。
    陳素苓(2004)。特殊教育專業團隊運作現況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燕禎(2009)。老人照顧與社區服務:多元的服務觀點。臺北:威士曼文化。
    陳麗娜(2007)。老人日間照顧服務對主要照顧者照顧負荷之影響。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傅秀媚(2002)。早期療育中跨專業團隊評估模式相關問題研究。特殊教育學報,
    16,1-22。
    勞委會(2012)。性別勞動統計。2012年12月1日,取自http://www.cla.gov.tw/cgi-bin/siteMaker/SM_themePro?page=4d7ec29b。
    曾淑賢、王文伶 (2007) 。影響早期療育機構間合作的因素之探討。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2 (1), 57-76 。
    曾媖秀(2014)。失智症日間照顧中心照顧服務員人力發展之探討。中正大學社會福利所碩士論文。
    程少筱(2006)。二間失智老人日間照顧中心服務方式之觀察與分析。中正大學社會福利所碩士論文。
    黃敏鳳(1999)。失智症患者接受日間照護服務之評價:失智症患者及家庭照顧者照護需求滿足情形之探討。長庚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敏鳳、徐亞瑛、楊培珊、葉炳強(2004)。失智症患者及家庭照顧者接受日間照護之服務需求情形探討。長期照護雜誌,7(4),355-370 。
    黃琢嵩、吳淑芬、劉寶娟(2005)。社會福利團體承接政府公設民營服務之省思。社區發展季刊,108,147-153。
    黃源協(2007)。長期照顧管理中心的團隊運作。長期照護雜誌,11(1),20-26。
    黃耀榮(2000)。機構式老人養護環境之空間特性與設施計畫架構論述。福利社會,23,32-50。
    黃耀榮、楊漢泉(1996)。護理之家建築規劃設計指引。台北:行政院衛生署。
    萬育維、李碧姿(1998)機構外籍監護工服務提供及老人接受服務感受之初探—以台北市私立立案養護機構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報,4:195-138。
    詹譽賢(2006)。老年人參與日間照顧各類休閒活動之研究─以台中市老人日間照顧中心為例。東海大學社工學系碩士論文。
    熊曉芳、李淑婷、葉淑惠、田玫、紀淑靜、李孟(2001)。台灣地區日間照護機構現況調查,長期照護雜誌5(1)。
    劉錦鐘(2005)。以「單元照顧(unit care)」理念建構高齡者日間照顧環境─以台北市某老人服務中心附設日間照顧為例。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蕭文高(2011)。長期照顧服務需求:估計與規劃之檢視。台灣高齡服務管理學刊,1(1),47-74。
    謝美娥(2005)。失智症日間照顧服務使用與評估—以嘉義聖馬爾定與三鶯地區健順失智症日間照顧中心為例。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8(3),33-69。
    簡春安、鄒平儀(1998)。社會工作研究法。台北:巨流出版社。
    蘇慧芬(2008)。老人日間照顧中心與高齡者在地老化之探討-以水上鄉塗溝村
    老人日間照顧中心為例。國立中正大學高齡者教育研究所碩士。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