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方素娥 FAN,SHU-ER |
---|---|
論文名稱: |
雙溪鄉泰平村丘陵聚落的產業發展與文化變遷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Culture Transition of Hill Village in Taiping, Shuangsi Township |
指導教授: |
溫振華
Wen, Chen-Hua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臺灣語文學系 Department of Taiwan Culture,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
論文出版年: | 2010 |
畢業學年度: | 9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69 |
中文關鍵詞: | 雙溪鄉泰平村 、丘陵聚落 、聚落發展 、產業發展 、文化變遷 |
英文關鍵詞: | Taiping Village, Shuangshi Township, hill village, hill development,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ulture transition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443 下載:46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藉由一個山村聚落的歷史建構與傳遞,地方小歷史有其特殊作用與價值,特別是經由在地人的口述、蒐集、拍攝、製作,不僅能記錄地方的文史與日常生活,從庶民觀點看待社會與歷史的變遷,同時也蒐羅並保留被忽略,甚至遺忘的地方歷史與文化,這也是傳統的、主流的歷史學者足跡罕至的邊陲地帶,但都是尋常百姓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雖然細碎,卻是底層社會的主體和生命的核心。
小歷史的生產與再生除了可作為在地認同的基礎,同時亦能有機會將影像及記憶傳遞延續其時間與空間性,作為在地民眾與各地社群分享文化經驗的重要媒介。
本論文是一篇探討聚落發展過程的地方研究,以台北縣雙溪鄉泰平村作為主要研究場域,研究方法上採取地方的歷史文獻、重要家族族譜、各相關研究論文、書籍、老照片蒐集、地方耆老與居民的深度訪談和生活記憶等來進行場所的解讀與書寫,基本上仍以歷史學研究方法為主,企盼從人文主義的在地觀點出發,透過社會空間與空間生產論述,重建出此一區域的開發歷程及社會變遷。
本研究以歷史的向度切入,來看泰平聚落獨特的空間發展歷程,透過文獻記載與歷史事件來瞭解泰平各時期的變化,接著以產業、宗族兩部分作為探討聚落起源的依據,來說明泰平如何在時代變遷中,取得生存的契機。宗教信仰因儀式的過程而產生神聖空間,無形中影響聚落而形成錯綜的社會網絡。交通與產業則點出聚落在現代化過程中的擴展與衰退,及劃入台北水源特定區對本地的衝擊。
最後,本研究之結論如下:
1.地方的變遷動力雖然改變了土地和產業,然而,聚落百年來的發展之下仍留存了建築、宗教儀式與漢人傳統的堅忍精神,持續在這片土地生活下去。
2.在移民開墾時期受自然環境條件嚴苛之影響;在都市計劃時期則因計畫道路的開通造成人口流失加劇;休閒農業的推廣因水源特定區的開發限制,雖帶來交通便利卻留不住消費。
3.泰平位居台北縣邊陲,環境清幽,實為ㄧ處休閒遊憩、退休養老的好地方,然台北水源特定區的設置,伴隨而來的種種開發限制,卻是讓地方發展停滯的絆腳石。
4.透過對聚落做深度的紀錄與描述,幫助地方掌握空間的深層意義,並以此作為地方的認同與歸屬,在未來的發展與想像上能尋求一種在地性的文化視角。
By way of the historical construction and propagation of the village, the history of the region has its special function and value, especially when it is narrated, collected, filmed and produced by local residents, which can not only record the local literature, history , daily life and the change of the society and the history from the viewpoint of common people but also collect and keep those local history and culture often ignored and forgotten. Usually,traditional and so-called mainstream historians do not care about this, but it means a lot to ordinary people, and it is also the main part at the bottom of the society and the core of life.
The construction and annotation about the history of the region can be the foundation of the local identity; at the same time,it is able to pass the picture and memory to prolong its time and space as an important medium for local residents to share their culture experience with the crowd everywhere.
This thesis is a local research on the process of the village development. We take Taiping Village, Shuangsi Township, Taipei County as the main research field. As to the methods of research, we take the historical documents in the region, important genealogies, related thesises, books, old photos and interviews with the elderly and the residents of the region, including their memory of life to explain and describe the space, but basically we still put emphasis on historical approaches, hoping to start with the local viewpoint of humanism and reconstruct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social transition of the region through the statement of social space and space production.
The research is studied from the historical aspect so as to explain the particular development process of space in Taiping Village, and we can understand the transitions of all periods in it through documents and historical events. And then, we take both the industries and the families as the basis for discussing the origin of the village, which explains how people in Taiping survive with the time transition. The religious belief produces sacred space in the process of ceremonies, which may influence the village unconsciously and form a complicated social network. Traffic and industries point out the expansion and recession of the village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and the impact on being alloted to the Taipei Water Area.
At last, the conclusions of the research are as follows:
1. The transition of the region has changed the land and its industry; however, for many hundred years of development, the village has still maintained its buildings, religious ceremonies and the perseverance of the Han people, and has kept living on the piece of land.
2. During the period of immigration, people were influenced by terrible environment;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city project, the loss of population has become worse with the roads built one after another; the promotion of leisure farming brings traffic convenience but fails to attract visitors.
3. Taiping, located on the outskirts of Taipei County, is a quiet and secluded place suitable for the aged. However,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Taipei Water Area, various kinds of restrictions have limited the village development.
4. Through deeper record and description of the village, we would like to help local people hold the deeper meaning of space and take this as the local identity to be in search of the local culture aspect in the prospective development and imagination.
一、史料
文山郡役所,《文山郡管內要覽》,台北:古村清三郎印製,1931。
台北廳,《台北廳統計書》,台北:台灣日日新報社,1910、1915、1918、1920。
台灣總督府,《台灣總督府檔案》,〈藍靛製造試驗成績覆命書〉,囑託青柳定治、技手田村熊治共同提出,明治三十四年,乙種永久,第三十五卷,第十二門,殖產,農業,第十號。
臺灣總督府陸軍幕僚,《臺灣匪魁略歷》,手寫本。
台灣總督府殖產局編,《台灣礦業統計》,台灣總督府殖產局編印,1913-1933。
台灣總督府殖產局編,《茶業調查書》,台北:台灣總督府殖產局特產課,1930。
台灣總督府臨時戶口調查部編,《第二次臨時台灣戶口調查概覽表》,台北:捷幼出版社,1992影印本。
台灣總督官房企劃課,《台灣常住人口統計》,台北:台灣總督府,1934~1938。
臺灣日日新報社,《臺灣日日新報》
臺灣日日新報社,《漢文臺灣日日新報》
臺灣日日新報社,《臺灣總督府職員錄》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臺灣堡圖》,明治37年編製,台灣日日新報大正4年出版。臺北市,遠流出版社,1996。
基隆廳,《基隆廳報》,1901-1909。
台北縣政府,《台北縣綜合發展計劃部門發展計畫》,擬定機關:台北縣政府,1993。
台北縣政府文化局,《文山、海山郡彙編(上)》,台北:縣立文化局,2001。
臺灣省文獻會,《二二八事件文獻續錄》,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2。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輯,《清季申報臺灣紀事輯錄》,南投:國史館台灣文獻館,1994年。
故宮博物院,福建巡撫孫爾準,〈為拿獲在洋行劫盜犯審明分別稟擬辦理恭摺具奏仰祈聖鑒事〉摺,原文參照《軍機處檔摺件》,台北市:故宮博物院,文獻編號:048507。
福建臺灣鎮總兵武隆阿,〈為巡洋舟師追捕盜匪拏獲盤船一隻傷斃及生擒洋盜多名弁兵亦有受傷傷亡其餘盜船二隻竄至噶瑪蘭洋面遭風擊碎在地文武員弁擒獲洋盜撈救被擄難民,提郡歸案訊明分別辦擬恭摺具奏事〉摺,原文參照《軍機處檔摺件》,台北市:故宮博物院,文獻編號:053444。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福建巡撫孫爾準,〈為恭報微臣巡閱臺灣澎湖各官兵事竣分別拔擢降革事〉摺,原文參照: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明清史料戊編no.2》,北京市:中華,1987年。
雙溪鄉公所,《走過百年歲月》雙溪國小創校壹百週年紀念特刊,雙溪鄉公所,1998。
余文儀,《續修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121,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吳子光,《臺灣記事》,臺灣文獻叢刊35,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66,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周 璽,《彰化縣志》,臺灣文獻叢刊156,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周鍾瑄,《諸羅縣志》,臺灣文獻叢刊141,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范 咸,《重修台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105,臺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院,1961。
姚 瑩,《東槎紀略》,臺灣文獻叢刊7,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
姚 瑩,《中復堂選集》,臺灣文獻叢刊83,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臺灣文獻叢刊4,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
黃美英主編,《凱達格蘭族古文書彙編》,台北縣立文化中心,1996。
陳淑均,《噶瑪蘭廳志》,臺灣文獻叢刊160,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84。
陳培桂,《淡水廳志》,臺灣文獻叢刊172,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83。
郁永河,《裨海記遊》,臺灣文獻叢刊44,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
劉良壁,《重修福建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74,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
無著撰人,《臺灣府輿圖篡要》,臺灣文獻叢刊181,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
無著撰人,《台灣私法物權篇》,臺灣文獻叢刊150,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
無著撰人,《後藤新平文書》,原件藏於水澤市立後藤新平紀念館編集,微捲現藏台大圖書館及中研院,台史所並有部分影印本。1898。
二、專書
王存立,《台灣的古地圖-明清時期》,臺北:遠足文化,2002。
中村孝志,《荷蘭時代台灣史研究下卷:社會文化》,台北:稻鄉,2002。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大家來寫村史》,臺北市:唐山出版社,1998。
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臺北:海峽,1999。
伊能嘉矩,《大日本地名辭書續編》,(臺灣舊地名辭書),東京:富山房會社,1910。
伊能嘉矩,《台灣文化志》,台灣省文獻會譯編,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1。
伊能嘉矩,《台灣踏查日記》,伊能嘉矩原著,森口雄稔編,楊南郡譯,台北:台灣風物雜誌社,1992。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社區總體營造整合規畫分析工作參考手冊》,台北:行政院文建會,1995。
李明仁,江志宏,《東北角漁村的聚落和生活》,台北:台北縣立文化中心,1995。
李清蓮,《平埔族調查旅行:伊能嘉矩〈台灣通信〉選集》,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1996。
李壬癸,《宜蘭縣南島民族與語言》,宜蘭縣史編纂委員會,宜蘭:縣立文化中心,1996。
李瑞宗、陳玲香,《台灣的民族植物與消失產業》,台北市: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員工消費合作社,2000。
吳文星,《日治時期台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台北:正中書局,1992。
林美容,《台灣人的社會與信仰》,台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1993。
林美容,《台灣文化與歷史的重構》,台北:前衛, 1996。
林美容,《鄉土史與村庄史-人類學者看地方 》,台北:臺原,2000。
林朝綮,《臺灣地形》,台灣省通志稿卷一,土地志,地理篇(第一冊),台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57。
林朝綮,《台北縣志卷三地理志(上)》,台北:臺北縣文獻委員會,1960。
林朝綮,《台灣地質》,林朝棨、周瑞燉合著,台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4。
林德龍輯,《二二八官方機密史料》,台北:自立, 1992。
周婉窈,《台灣歷史圖書說(史前至一九五四)》,台北:聯經,1998。
洪敏麟,《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1冊,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84。
洪麗完撰稿,《臺灣古文書專輯(上)(下)》,豐原:臺中縣立文化中心,1996。
連雅堂,《台灣通史上冊》,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
唐 羽,《雙溪鄉志》(上)、(下),台北:台北縣雙溪鄉公所,2001。
盛清沂,《台北縣志》,卷五開闢志,台北:台北縣文獻委員會,1960。
陳紹馨,《台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2。
陳正祥,《臺灣地誌》,臺北﹕南天,1993。
陳秋坤,《契約文書與社會生活》,陳秋坤、洪麗完,南港: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2005。
陳存良譯,《基隆、淡水郡彙編》,台北:北縣文化局,2001。
陳其南,《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台北:允晨,1987。
陳芳惠,《村落地理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1984。
陳其寅,《懷德樓詩草》,台北:華年,1982。
張德水,《台灣政治、種族、地名沿革》,台北:前衡出版社,1996。
翁佳音,《大台北古地圖考釋》,台北:北縣文化局,1998。
許雪姬,《清代臺灣的綠營》,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7。
莊展鵬,《台北城地質之旅》,遠流出版公司,1991。
森丑之助,《台灣蕃族志》第一卷,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台北:南天,1996。
黃清連,《黑金與黃金:基隆河上游、中游地區礦業的發展與聚落的形成》,台北:縣立文化中心,1995。
程宗陽,《臺灣之煤礦》,臺灣研究叢刊第38種,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95。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台灣地質圖,圖幅第五號---雙溪》、《圖幅第九號---新店》、《圖幅第十號---頭城》,台北: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1984。
黃鑑水、劉桓吉,《台灣地質圖說明書》,台北: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1988。
張德粹、莊維藩著,《臺灣茶葉生產與運銷的研究》,台北: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1958。
溫振華(與張勝彥、吳文星、戴寶村合撰),《台灣開發史》,,台北:國立空中大學,1996。
溫振華、戴寶村合撰,《淡水河流域變遷史》,台北:縣立文化中心,1998。
溫振華,《清代新店地區社會經濟之變遷》,台北:台北縣政府文化局,2000。
葉炳佔,《揭開虎豹潭的面紗》,未出版。
詹素娟,《大台北都會區原住民歷史專輯》,詹素娟、劉益昌編著,台北:台北市文獻委員會,,1999。
詹素娟,《台灣原住民-平埔族史篇(北)》,詹素娟、張素玢著,南投:台灣文獻委員會,2001。
游純澤,《源遠流長話雙溪 》,雙溪鄉公所印行,1992。
蔡伯壎譯註,《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二編》,台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08。
劉還月等著,《尋訪凱達格蘭族:凱達格蘭族的文化現況田野調查與研究計劃》,台北:縣立文化中心,1998。
蕭新煌等箸,《台北縣移入人口之研究》,台北:縣立文化中心,1993。
戴寶村,《宜蘭縣交通史》,宜蘭市:宜蘭縣政府, 2001。
三、期刊論文
中村孝志,〈 荷蘭時代的臺灣番社戶口表〉,《臺灣風物》,台北:臺灣風物雜誌社,頁197~234。,1994。
李壬癸,〈台灣平埔族的分類及其語言根據〉,《台灣風物》41卷4期,頁214-197,1991。
李壬癸,〈台灣平埔族的種類及其關係〉,《台灣風物》42卷1期,頁 211-238,1992。
李壬癸,〈台灣北部平埔族的種類及其互動〉,《平埔族群研究學術研究會論文》,台北:中研院台史所籌備處,1994。
李建中,〈水資源開發回饋之研究〉,《國家政策論壇》1卷5期,頁160,2001。
李俊豪,〈戰後台灣農村勞動遷徙現象:以小龍村為例〉,《人口學刊》31 期,頁74-75,2005。
岡田謙,〈臺灣北部村落之祭祀範圍〉,《臺北文物》9卷4期,頁14-29,1960。
林再生,〈雙溪鄉煤礦開發小史〉,《北縣文化》71期,頁82~91,2001。
林美容,〈由祭祀圈來看草屯鎮的地方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頁53-114,1987。
林美容,〈由祭祀圈到信仰圈:台灣民間社會的地域構成與發展〉,《第三屆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張炎憲編,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頁95-126,1988。
林美容,〈祭祀圈、信仰圈與民俗宗教文化活動的空間形構〉,《地方文化與區域發展研討會論文集》,中興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頁123-137,1996。
林美容,〈由祭祀圈到信仰圈-台灣民間社會的地域構成與發展〉,張炎憲等編,《台灣史論文精選(上)》台北:玉山社,頁289-320,1996。
林明華主編,〈創刊詞〉,《勝安雜誌創刊號》,花蓮:勝安宮,2000。
施振民,〈祭祀圈與社會組織:彰化平原聚落發展模式的探討〉,《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36期,頁191-208,1973。
唐 羽,〈清代基隆河流域移墾史之探討〉(上)、(下),《台北文獻》,直字第90、91期,頁33-76、59-95,1989。
〈吳沙入墾蛤仔難路線與淡蘭古道之研究〉,《台灣文獻》40卷4期,頁171–260,1989。
章英華,〈台北縣移入人口與都市發展〉,《台北縣移入人口之研究》,蕭新煌主編,台北縣立文化中心,1993。
陳正祥,〈台灣之人口〉,《台灣銀行季刊》4卷1期,頁39-120,1951。
陳慈玉,〈日據時期台灣煤礦業的發展〉,《日據時期台灣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台灣大學, 1993。
陳其南,〈全球化後現代情境-今時今日的文化與空間〉,《典藏今藝術》第97期,頁92-94,2000。
陳以利等人,〈台北縣雙溪鄉蔬菜集散的空間現象〉,《台灣師範大學地理教育》第8期,頁143-160,1982。
陳東升,〈北縣人口遷移之特徵與趨勢〉,《台北縣移入人口之研究》,蕭新煌主編,台北縣立文化中心,1993。
許雪姬,〈簡文發先生訪問紀錄〉,《口述歷史第四期-二二八專號》,臺北:中央研究院近史所,頁41-54,1993。
黃世輝、宮崎清,〈從日本看台灣社區總體營造的發展與方法〉,《人心之華---日本社區總體營造的理念與實例》,南投:台灣省手工業研究所,頁75~83,1996。
詹素娟,〈清代台灣平埔族與漢人關係之研究〉,《平埔族群區域研究論文集》,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8。
〈Sanasai傳說圈的歷史圖像〉,《平埔族群的區域研究論文集》,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8。
張明雄,〈台北縣坪林鄉北勢溪魚類資源保育利用芻議〉,《溪流環境會訊》第七卷,頁5-8,2003。
張壽橙,〈中國香菇歷史大事之研究〉,《江蘇食用菌》,頁36-37,1993。
溫振華,〈淡水開港與大稻埕中心的形成〉,《台灣師大歷史學報》第6期,頁245-270,1978。
溫振華,〈二十世紀上半葉宜蘭地區的人口流動〉,《台灣師大歷史學報》第14期,頁253-274,1986。
溫振華,〈平埔族三貂社史概觀〉,《教授論壇專刊》第1期,,前衛出版社,頁203-214,1994。
溫振華,〈台北縣鄉土史的重建- 以三貂社為例〉,《北縣文化》第43期,頁35-48,1995。
溫振華,〈三貂社的歷史與社會〉,載黃美英編,《凱達格蘭族文化資產保存-搶救核四廠遺址與番仔山古蹟研討會專刊》,頁30-31,1995。
溫振華,〈清代台北的秀朗社概述〉,「平埔研究工作會」報告,1995。
溫振華,〈生態觀與鄉土史重建—以新店溪流域為例〉,《鄉土史教育學術研討論文集》台北: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頁389-402,1997。
廖英明,〈台灣香菇栽培發展史上、下〉,《農業世界雜誌》192、193期,頁64-74、頁41-47,1999。
蔡淵洯,〈清代台灣的移墾社會〉,《認識台灣論文集》,台灣師範大學中等教育輔導委員會編,台北:師大教輔委員會,1996。
蔡承豪,〈手執藍草、跨步山區—台北淺山地區藍靛業的發展〉,《第二屆「台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北市文獻委員會,頁91-113,2006。
劉益昌、潘英海,〈再談台灣北東部地區的族群分佈〉,《平埔族群區域研究論文集》,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頁1-27,1998。
劉益昌,〈我對核四預定地內文化遺產的一點看法〉,《山海文化雙月刊》第五期,1994。
劉筱蕾、賴世剛,〈以制度面探討水源保護區範圍劃定:以台北水源特定區為個案分析〉,《不動產與城鄉學術研討會》,台北:台北大學,2005。
四、外文期刊
Borao, Jose Eugenio,〈The Aborigines of Northern Taiwan According to 17th-Century Spani sh Sources.〉,《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田野研究通訊》27期,頁98-120,1993。
石塚義二,〈台北廳志各堡要覽:三貂堡〉,板橋:台北縣政府文獻課資料室,1919。
中村孝志,〈荷蘭時代の番社戶口表〉,《南方土俗》,4卷1、3期,頁59-42、196-181,1936-1937。
中村孝志,〈十七世紀荷蘭人在台灣的探金事業〉,《台灣經濟史》,5:101-123,1957。
中村孝志,〈村落戶口調查にみるオランダの台灣原住民族統治〉,《えとのす》,1:32-37,1974。
中村孝志,〈十七世紀中葉的淡水、基隆、台北〉,《台灣風物》,41(3), 1991。
中村孝志,〈第七十五次台灣研究研討會紀錄-十七世紀的淡水、基隆、台北〉,《台灣風物》41卷3期,頁118-132,1991。
〈荷蘭時代的台灣番社戶口表〉,《台灣風物》,44(1)。1994,
伊能嘉矩,〈淡北及宜蘭地方平埔族創社與分布〉,東京:《東京人類學會雜誌》148號,1898。
伊能嘉矩,〈清領以前的台北地方〉,《台灣慣習記事》6卷6期,1906。
富田方郎,粵華譯
伊能嘉矩,〈台灣鄉鎮之研究〉,《台灣銀行季刊》7卷3期,頁:149-189,1955。
鹽見俊二,周憲文譯,〈日據時代台灣之警察與經濟〉,《殖民地的傷痕》,台北:帕米爾書店,頁83-128,1985。
五、學位論文
方得時,〈雙溪鄉的民族學研究- 一個台灣礦業市鎮的社會經濟發展史〉,中國文化大學民族與華僑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
李玉芬,〈台灣北部山區的煤礦聚落及其居民生活〉,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
吳海獅,〈台灣礦業聚落的興衰-以瑞芳鎮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4。
林玲雯,〈鄉村社區鄰里人力互助健康照顧制度之行動研究─以台北縣雙溪鄉中老年人為對象〉,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莊佩柔,〈日據時期礦業發展與地方社會-以瑞芳地區為例(1895-1945)〉,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范守筠,〈臺北縣雙溪地區基隆山藥產銷的時空特性〉,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2005
陳怡宏,,《忠誠和反逆之間──1895∼1901 年間台北宜蘭地區「土匪」集團研究》,臺北: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2001。
陳諭萱,〈雙溪鄉的社會文化變遷〉,台灣師範大學台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張廷光,〈台灣重要水源保護區問題分析與經營管理策略之探討〉,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博士論文,2001。
溫振華,〈清代台北盆地經濟社會的演變〉,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78。
溫振華,〈二十世紀初之台北都市化〉,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86。
詹瑋,〈台北文山地區百餘年來的發展與變遷(1761-1945)〉,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2。
蔡文彩,〈從地理觀點來看台灣東地區各聚落圈及濱海公路通車後之變化〉,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研究所,1982。
賴曉芬,〈剝削是什麼?-從維生觀點看礦工的勞動經驗〉,清華大學人類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盧建宏,〈台灣礦城經濟結構變遷之比較研究-以台北縣瑞芳鎮與雙溪鄉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所究碩士論文,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