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思任
LING SII REN
論文名稱: 契丹與五代中原政權的和戰關係-以北亞遊牧民族征服觀的消長為中心
指導教授: 廖隆盛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14
畢業學年度: 10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1
中文關鍵詞: 契丹五代北亞遊牧民族中原農業社會征服觀和戰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66下載:2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研究的範疇為北亞遊牧民族政治史,關注的時空斷限,聚焦五代時期,而探討的主要範疇是北亞遊牧民族「征服觀」的表現,以契丹與五代政權的和戰、互動關係作為主軸探討。目的是期望能夠從北亞遊牧民族自身政治思想的發展、蛻變之立場,探討他們是如何引發、影響北亞與中原的和戰關係。

    早期北亞遊牧民族在尚未接觸、深受漢文化、思想的薰陶以前,他們的征服觀主要是受生活觀、經濟觀,及復仇與仇恨觀所主導和影響,以致早期北亞遊牧民族向外征伐、劫掠的動機與目的,幾乎與政治權力、政治目的沒有密切關係;促使早期北亞遊牧民族的征服行為,甚少有割地劃界、稱臣納貢,或占領土地的政治行為。但是,自唐末五代,契丹阿保機崛起後,北亞遊牧民族就因漢文化、思想的大量湧入,開始逐漸具有中原農業社會征服觀的內涵,讓他們於此之後不僅具備了與中原農業社會對抗、競逐的知識,還讓他們往後也有了與中原爭奪權力,競逐天下的野心,導致北亞與中原自此以後開始和戰頻繁不斷。

    並且,也因契丹自阿保機崛起後,他們的統治者就一直對中原農業社會征服觀的吸收、使用是有選擇性和目的性,以致五代時期北亞遊牧民族也尚未將自身傳統征服觀與習性拋棄,促使他們在勢力衰弱、國勢不利,或爭奪政治權力時,有遭遇強烈的抵抗、反擊時,會為了保全實力、捲土重來,而即刻回歸傳統,放棄政治權力;以依附強者,滿足經濟取得的目的為優先。這即是唐末以後,北亞遊牧民族征服觀消長的準則。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及範圍 4 第三節 研究回顧 4 第二章 10世紀以前北亞遊牧民族「征服觀」之概述 18 第一節 居處無常的生活模式對北亞遊牧民族征服觀的影響 18 第二節 嗜財的天性對北亞遊牧民族征服觀的影響 20 第三節 血屬復仇的習俗對北亞遊牧民族征服觀的影響 26 第三章 北亞遊牧民族征服觀的蛻變與契丹帝國的建立 29 第一節 契丹征服觀的發展與太祖耶律阿保機的崛起 29 一、阿保機崛起以前契丹征服觀的模式 29 二、阿保機崛起與契丹征服觀的蛻變 31 三、遼朝建立以前契丹與中原政權的關係 35 第二節 契丹帝國的建立 40 一、疆域、疆界政治觀的產生與阿保機稱帝建國 40 二、天命思想的產生與契丹對中原的積極政策 45 三、征服渤海與契丹天下觀的萌芽 50 第四章 契丹天下觀的成熟與太宗耶律德光的入汴稱帝 53 第一節 契丹的滅唐立晉 53 一、德光即位與契丹征服觀的退縮 53 二、石敬瑭的降附與德光天下觀的重現 57 第二節 契丹滅晉與入主中原 64 一、石重貴即位與契丹天下觀的高漲-德光滅晉稱帝 64 二、契丹征服觀的轉變與德光退出中原 67 第五章 傳統征服觀的抬頭與契丹對後漢、後周的和戰 71 第一節 遼世宗即位與契丹對中原的消極態度 71 一、德光去世遼世宗即位初期的消極態度 71 二、遼世宗對中原積極態度的再起 73 第二節 回歸傳統-遼穆宗對後周世宗北伐的消極政策 80 一、遼穆宗即位及其遊牧可汗的性格 80 二、後周世宗北伐與遼穆宗的消極政策 83 第六章 結論 93 參考書目 96

    壹、史料(按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宋]司馬光編著,《資治通鑑》(上海:中華書局,1976)。
    [漢]司馬遷《史記》(臺北:鼎文書局,2006)。
    [劉宋]范曄,《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91)。
    [清]徐松,《宋會要輯稿》(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76)。
    [漢]班固,《漢書》(臺北:台灣中華,1965)。
    [元]脫脫,《新校本遼史附遼史源流考》(臺北:鼎文書局,1990)。
    陳述輯校,《全遼文》(北京:中華書局,1982)。
    [宋]葉隆禮撰,《契丹國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趙鐵寒主編,《遼金史紀事本末》(臺北:大華印書館印行,1971)。
    [後晉]劉昫,《舊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92)。
    [宋]歐陽修撰,《新校本新五代史並附編二種》(臺北:鼎文書局,1990)。
    [清]繆荃孫,《遼文存》(臺北:成文,1967)。
    [宋]薛居正等撰,《新校本舊五代史並附編》(臺北:鼎文書局印行,1992)。
    [唐]魏徵,《隋書》(臺北:鼎文書局,1987)。

    貳、近人研究
    一、中文專書
    毛漢光,〈五代之政治延續與政治轉移〉,《中國古史政治史論》(台北:聯經出
       版社,1990)。
    王承禮,《遼金契丹女真史譯文集》(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
    王民信,〈遼太祖諸弟叛逆探源〉,《遼金史論集》(北京:文津出版社,1991)。
    王明珂,《遊牧者的抉擇:面對漢帝國的北亞遊牧民族》(臺北:中央研究院,
       2009)。
    王明蓀,〈契丹與中原本土之歷史關係〉,《宋遼金元史論文稿》(臺北:明文書
       局,1981)。
    王明蓀,《早期蒙古遊牧社會的結構 : 成吉思可汗前後時期的蒙古》(臺北:花
       木蘭文化工作坊,2009)。
    王明蓀,《遼金元史論文稿》(臺北:花木蘭文化工作坊,2005)。
    史坦利‧史都華,《馬背上的遊牧國度:從伊斯坦堡到蒙古發源地》(臺北:馬
       可孛羅文化,2006)。
    札奇斯欽,《北亞遊牧民族與中原農業民族間的和平戰爭與貿易關係》(臺北:
       正中書局,1973)。
    甘懷真,《東亞歷史上的天下與中國概念》(臺北:台大出版中心,2007)。
    甘懷真,《皇權、禮儀與經典詮釋:中國古代政治史研究》(臺北:財團法人喜
       馬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1993)。
    (蘇)列‧依‧杜曼,〈十至十一世紀中國與契丹的關係〉,《中國社會與國家》
       (蘇聯:蘇聯科學院東方研究所,1976)。
    安國樓,《宋朝周邊民族政策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
    何天明,《遼代政權機構史稿》(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2004)。
    吳展良,《東亞近世世界觀的形成》(臺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
    李明仁,《認識中國史論文集》(臺北:稻鄉出版社,1990)。
    李錫厚,《中國歷史:遼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日)杉山正明著,烏蘭、烏日娜譯,《疾駆的草原征服者:遼西夏金元》(桂林: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
    邢義田,〈中國皇帝制度的建立與發展〉,《天下一家:皇帝、官僚與社會》(北
       京:中華書局,2011)
    林瑞翰,《五代史》(臺北:民智出版社,1963)。
    金渭顯,《契丹的東北政策-契丹與高麗女真關係之研究》(臺北:華世出版社
       印行,1981)。
    金毓黻,《宋遼金史》(臺北:樂天出版社,1971)。
    姚從吾,〈說阿保機時代的漢城〉,《東北史論叢》(臺北:正中書局,1970)。
    姚從吾,〈說契丹的捺鉢文化〉,《東北史論叢》(臺北:正中書局,1970)。
    姚從吾先生遺著整理委員會,《姚從吾先生全集-遼金元史論文》(臺北:正中
       書局印行,1977)。
    姚從吾先生遺著整理委員會,《遼金元史講義-甲‧遼朝史-姚從吾先生全集
       (二)》(臺北:正中書局印行,1972)。
    高其才,《中國少數民族習慣法研究》(臺北: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
    高明士、邱添生等編著,《隋唐五代史》(臺北:理仁書局,2010)。
    張正明,《契丹史畧》(臺北:帛書出版社,1985年)。
    陳玫旭,《五代北宋時期河東地區研究----以軍政為考察中心》(臺北:國立台灣
       師範大學歷史系,2005)。
    陳述,《契丹史論證稿一冊》(北平:國立北平研究院總辦事處出版課,1948)。
    陳欽育,《北亞遊牧民族與中原國家之關係研究-以突厥為例》(臺北:花木蘭
       文化出版社,2009)。
    陳開樹、王一川,《周世宗》(北京:中華書局,1981)。
    陶晉生,〈邊疆民族在中國歷史上的重要性〉,《中國通史議論》(臺北:華世出
       版社,1987)。
    陶晉生,《宋遼金史論叢》(臺北:聯經出版社,2013)。
    陶晉生,《宋遼關係史研究》(臺北:聯經出版社,2005)。
    陶晉生、黃寬重、劉靜貞主編,《宋史》(臺北:空大,2004)。
    (德)傅海波、(英)崔瑞德,《劍橋中國遼西夏金元史 907-1368》(北京:中國
       社會科學出版,1944)。
    傅樂成,〈五代與十國〉,《中國通史•下冊》,第19章,(台北:弘揚圖書有限
       公司,2011)。
    曾瑞龍,《經略幽燕(979-987):宋遼戰爭軍事災難的戰略分析》(香港:中文
       大學出版社,2003)。
    楊若微,《契丹王朝政治軍事制度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
    廖啟照,《征服與擴大-遼朝的政治結構與國家形成》(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
       社,2012)。
    廖啟照,《契丹建國前之社會結構》(臺中:國立中興大學,1995)。
    廖隆盛,〈從傳統中原政權的華夏獨尊意識看北宋對遼夏的和戰策略與得失〉,
       《認識中國史論文集》(臺北:稻鄉出版社,1990)。
    廖隆盛,《國策貿易戰爭-北宋與遼夏關係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
       公司,2002)。
    劉喜民,《契丹大帝耶律阿保機》(河北:河北大學出版,2009)。
    劉學銚,《北亞遊牧民族雙軌政制》(臺北:南天,1999)。
    劉學銚,《歷代胡族王朝之民族政策》(臺北:知書房出版社,2005)。
    蔣武雄,《遼與五代外交研究》(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3 )。
    蔣武雄,《遼與五代政權轉移關係始末》(台北:新化圖書,1998)。
    鄭欽仁、李明仁譯著,《征服王朝論文集》(臺北:稻鄉出版社,2002)。
    鄭學檬,《五代十國史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錢穆,《文化與民族》(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9)。

    二、中文論文
    (日)內田直文、王毓雯,〈日本近年蒙元時代史研究:以文化政策為主〉,《中
       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2:16(嘉義:2010)。
    王民信,〈遼太祖諸弟叛逆探源〉,《遼金史論集》(北京:文津出版社,1991)。
    王明蓀,〈略論遼代的漢人集團〉,《政治大學邊政研究所年報》,11(臺北:1980)。
    札奇斯欽,〈蒙古帝國的南進與西進政策和它對于後日歷史的影響〉,《新天地》,
       5:2(臺北:1963)。
    李漢陽,〈遼太祖諸弟之亂考〉,《史學會刊》,16(臺北:1976)。
    邢義田,〈契丹與五代政權更迭之關係〉,《食貨月刊》,1:6(臺北:1971)。
    徐春源,〈石敬瑭割地事遼求援之研究〉,《史苑》,16(臺北:1971)。
    高其才,〈論中國少數民族習慣法文化〉,《中國法學》,1(北京:1996)。
    張文,〈論古代中國的國家觀與天下觀-邊境與邊界形成的歷史座標〉,《中國邊
       疆史地研究》,17:3(北京:2007)。
    陳莉,〈中原典籍對遼、金制度文化的影響〉,《中國文化月刊》,262(臺中,2002)。
    廖啟照,〈從部族聯盟到契丹王朝-以遼代中央政樞之官僚化為中心〉,《興大歷
       史學報》,11(臺中:2000)。
    蔣武雄,〈耶律阿保機諸弟叛亂之始末〉,《空大人文學報》,3(臺北:1994)。
    蔣武雄,〈遼太宗入主中國失敗的探討〉,《人文學報》,5(臺北:1996)。
    蔣武雄,〈遼與北漢興亡的關係-兼論遼與後漢、後周政權轉移的間接關係〉,《東
       吳歷史學保》,3(臺北:1997)。
    蔣武雄,〈遼與後唐外交幾個問題的探討〉,《東吳歷史學保》,6(臺北:2000)。
    蔣武雄,〈遼與後晉外交幾個問題的探討〉,《人文學報》,9(臺北:2000)。
    蔣武雄,〈遼與後晉興亡關係始末〉,《東吳歷史學保》,4(臺北:1998)。
    蔣武雄,〈遼與後梁外交幾個問題的探討〉,《東吳歷史學保》,5(臺北:1999)。

    三、日文專著與論文
    田村實造,《中國征服王朝の研究》(京都:京都大學,1971)。
    杉山正明,《疾駆する草原の征服者 : 遼西夏金元》(東京:講談社,2005)。
    津田左右吉,《遼の制度の二重體系》,《津田左右吉全集》,12卷,(東京:岩波
       書店,1987)。
    島田正郎,《遼制之研究》(東京:汲古書院,1973)。
    護雅夫,〈總說〉,《岩波講座•世界歷史9 ―〈內陸アジア世界の展開〉》(東
       京:岩波書店,1970)。

    四、英文專書與期刊
    Karl A. Wittfogel and Feng Chia-Sheng, History of Chinese Society:Liao(907- 1125)Philadelphia: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 1949.
    Karl A. Wittfogel, “Public Office in The Liao Dynasty and The Chinese Examination System”,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10, No.1(Cambridge:Harvard-Yenching Institute,1967.6), pp.13-40.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