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目的係發展一套適用於國中高關懷學生「人際溝通技巧課程」,並探討「人際溝通技巧課程」的實施對高關懷學生人際溝通之傾聽、表達與衝突解決影響成效,和高關懷學生對課程的評價。本研究採準實驗設計,於九十四學年度下學期以桃園縣武漢國中七年級高關懷學生八位為實驗組,並由導師選取實驗組學生在同班具同質性(包括性別、學習成就、及偏差行為相似者)的學生為對照組。實驗組進行八次共8小時的人際溝通技巧課程,對照組不提供任何介入。「人際溝通技巧課程」介入前後,實驗組與對照組皆實施前、後及後後測。所得資料以無母數統計檢定方法之曼恵特尼檢定和魏氏帶符號等級檢定進行分析。
經人際溝通技巧課程介入後,研究結果為:(一)實驗組高關懷學生在「表達知識」與「衝突解決知識」相較於對照組不具有立即效果,但具有延宕效果;在「傾聽知識」與對照組相較,不具有立即效果及延宕效果。(二)實驗組高關懷學生的「傾聽態度」、「表達態度」、及「衝突解決態度」與對照組相較,不具有立即效果及延宕效果。(三)實驗組高關懷學生的「傾聽行為」、「表達行為」、「衝突解決行為」與對照組相較,不具有立即效果及延宕效果。(四)實驗組高關懷學生與導師對人際溝通技巧課程多持正向的評價。
根據本研究結果,建議未來在進行高關懷學生人際溝通技巧課程時可再增加授課時數,並增加情境的演練,讓整體課程的進行更具成效。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于麗萍( 1998 ):國小學生同儕調解方案之實驗研究。台北市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淑俐( 2000 ):人際關係與溝通。台北:三民書局。
王瑪麗( 1985 ):人際問題解決訓練對國中女生人際問題解決能力、態度與人際適應的影響。國立台北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鶴森、余能信、陳牧如、陳瓊珠、郭萱琪等 (2004):健康與體育。
台北: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石兆蓮( 2002 ):合作學習對兒童溝通表達能力影響之實驗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
余仲安( 1987 ):小學生的成長與生活輔導。台北:益群書店。
余緹湄( 2004 ):人際溝通技巧訓練課程對增進國小音樂班學生人際溝通能力之成效研究。屏東師範學院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宋家慧( 2001 ):危機邊緣少年自我效能團體工作方案之績效評估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翠月( 2002 ):自我肯定訓練對國小人際關係困擾學生之輔導成效。
國立嘉義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吳麗娟( 1985 ):理情教育課程對國中學生理性思考、情緒穩定與自我尊重之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麗娟( 1991 ):讓我們更快樂-理性情緒教育課程。台北:心理。
林碩斌(譯)(2006):Gemmer, B. & Sauer, C.著。解決衝突。台北市:飛寶國際文化。
邱瓊瑩( 2003 ):社交技巧訓練團體對國小兒童社交技巧與人際關係之影響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輔導教學碩士論文。
姜錢珠( 1993 ):社交技巧訓練對增進國中生社會技巧、社會自尊與人際關係效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夏其玖( 2004 ):科學社團活動對國小學童溝通表達能力影響之研究。
台北市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涂喜敏( 1991 ):社會能力訓練團體對低成就國中生的社交技巧與社會自尊之影響。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高鳳( 1991 ):情感教育對國小兒童自我概念影響之實驗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梁靜珊( 1997 ):情緒教育課程動國小資優生情緒適應行為之效果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惟亮( 2003 )。人際溝通自我調整訓練課程對增進國小資優生人際溝通能力之成效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慧如( 1999 ):人際溝通自我調整訓練課程對增進國小資優生人際溝通能力之成效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
文。
連廷嘉( 2004 ):高危險青少年衡鑑量表編製及應用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
郭金龍( 2002 ):探索教育課程對企業員工人際溝通效果之影響研究。
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正治( 2000 ):表達、溝通與分享的基本能力研究。應用語文學報,
2,91-111。
陳竹英( 2003 ):國小教師處理學童人際衝突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怡束( 2002 ):高危險青少年之服務過程與結果評估-以台北市少年服務中心為例之研究。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端真、曾玲珉譯( 1996 ):人際關係與溝通。台北:楊智文化。
黃珮怡( 1999 ):桃園縣國中「高危險青少年辨識與社會技巧彈性課程方案」實施之評鑑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瑞珠( 1996 ):高危險青少年文化心態特質與甄別量表編制之研究。台北:心理出版社有限公司。
劉孟珊( 2004 ):人際溝通能力量表之發展。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英台( 1986 ):國中生人際問題解決態度與相關變相之關係暨「人際問題解決小團體輔導方案」效果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明若( 1994 ):國小學童人際衝突因應策略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麗芳( 1992 ):社交技巧訓練策略對國小兒童社交技巧、問題行為及同儕接納之影響效果實驗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美芳(譯)(1988)。 Ellenson, A.著: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台北:駿馬。
鄭佩芬( 2000 ):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台北:楊智文化。
鄭蕙霙( 1995 ):簡介暴力行為之處置方法,學生輔導,37,64-71。
謝應珍( 1987 ):國中二年級學生接受社交技巧訓練對其人際關係之影響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維君( 1998 ):國小人際智能訓練之教學成效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譚詩詩(譯)(2001)。 Pickering, P.著:衝突是雙贏的開始。台北:新苗文化。
羅鈞令( 1997 ):口語溝通。當代醫學,24(6),87-91。
二、英文部分
Bellack,A.S.(1979). Behavioral assessment of social skills. In: A.S. Bllack &. M.Hersen (Eds.).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 social skills training, 75-104, New York: Plenum Press.
Dryfoos,J.G.(1990). Adolescents at risk:Prevalence and prevention.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Inc.
ERIC Clearinghouse on Urban Education (1989).Making schools more responsive to at-risk students. In G. R. Walz (Ed.).Counselor quest: concise analyses of critical counseling topics. ERIC Counseling and Personnel Services Clearinghouse. School of Education.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ERIC Digest EDO-UD-89-0).
Kelly,J.A.(1982). Social skills training: A practical guide for interventions. New York: Springer Publishing Co.
McWhirter,J.J.,McWhirter,B.T.,McWhirter,A.M.& McWhirter,E. H.(1993).At risk youth:A comprehensive response. California : Brook/Cole.
Park & Recreation.(1999).Wilderness adventure therapy for at-risk youth. Richard Weston;Howard E A Tinsley,30,34-39.
Scoot,B.Parry.(1998).Just what in acompetency?,Training,Minneapolis,35(6),58-64.
Spano,Shawn & Zimmermann,Stephanie.(1995).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in context:Assessing performance in the selection interview,Communication Report,8(1).
Verderber,R.F.& Verderber.K.S.(1995).Inter-act: using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skills. Interpersonal Thomson publishing.
Wigtil,J.V. (1995). Exceptional children: Counseling at-risk student.IN J. Yang(Ed.). Conference proceedings of the symposia on counseling and guidance in Taiwan and U.S.A.(pp,19-24). Kaohsiung,Taiwan: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