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張繼凌 |
---|---|
論文名稱: |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四)˙昭王毀室 昭王與龔月隼 柬大王泊旱》研究 |
指導教授: | 季旭昇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07 |
畢業學年度: | 95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460 |
中文關鍵詞: | 戰國文字 、楚系 、昭王 、柬大王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20 下載:98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昭王毀室〉、〈昭王與龔之月隼〉、〈柬大王泊旱〉是《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四)》的第三篇以及第四篇簡文,據學者考證這三篇應是出自楚人之手筆。〈昭王毀室˙昭王與龔之月隼〉竹簡內容主要彰顯楚昭王具有仁德的胸襟以及知錯能改的氣度;〈柬大王泊旱〉記載戰國早期有關簡王病疥和楚國大旱的兩件軼事。簡文內容涉及楚國的墓葬制度、歷史、軍事、官制、氣象,為我們研究先秦史的眾多領域和楚國文化,提供了有價值的歷史資料。簡文中出現諸多特殊字體,對於戰國文字的研究有莫大的助益。
本篇論文以文字考釋和訓讀為主要的研究工作,共分為五大章:
第一章〈緒論〉,共分為二節: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說明本篇論文撰寫《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四)》〈昭王毀室˙昭王與龔之 〉、〈柬大王泊旱〉這二篇竹書的理由與目的;第二節「研究方法」,說明撰寫本篇論文時使用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昭王毀室〉疏證,共分為二節:第一節「前言」,介紹〈昭王毀室〉與文獻中相類似的資料;第二節「釋文與討論」針對〈昭王毀室〉進行文字考釋和訓讀的工作。
第三章〈昭王與龔之月隼〉疏證,共分為二節。第一節「前言」,概略介紹〈昭王與龔之月隼〉的全篇意旨;第二節「釋文與討論」針對〈昭王與龔之月隼〉進行文字考釋和訓讀的工作。
第四章〈柬大王泊旱〉疏證,共分為三節:第一節「前言」說明〈柬大王泊旱〉的內容大意;第二節「竹簡編聯問題」,談竹簡的編聯與諸家學者對簡文的排序;第三節「釋文與討論」針對〈柬大王泊旱〉進行文字考釋和訓讀的工作。
第五章〈結論〉,對於本文的研究成果做總整理。
附錄三篇文章針對竹簡文字字形深入探討的單篇論文:〈再論《包山楚簡》155出現了 字〉、〈《上博四˙昭王與龔之月隼》簡7「 」字校釋〉、〈上海博物館藏楚簡中從「 」之字〉。
文末列出本篇論文所徵引的書目以及書目簡稱。
參考書目
一、古籍(先以時代排序,再以出版先後排序)
漢˙劉向編、西漢˙高誘注《戰國策》,臺北:藝文印書館,1959年
漢˙劉向集錄《戰國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漢˙劉向撰《說苑》,臺北:世界書局,1987年
漢˙劉安著、漢˙高誘註《淮南子》,臺北:藝文印書館,1959年
漢˙應劭撰、王利器校注《風俗通義校注》,臺北:明文書局,1982年
漢˙王符撰、清˙汪繼培箋、彭鐸校正《潛夫論箋》,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經韵樓藏版,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
漢˙許慎撰、宋˙徐鉉校《說文解字》,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魏˙王肅譔注《孔子家語》,臺北:拔提書局,1956年
宋˙夏竦集《古文四聲韻》,臺北:學海出版社,1978年
宋˙丁度《集韻》,北京:中國書店出版社,1983年
宋˙陳彭年等著《新校宋本廣韻》,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1年
清˙孫詒讓著《周禮正義》,臺北:商務印書館,1965年
清˙王筠撰《說文解字句讀》,臺北:商務印書館,1968年
清˙孫星衍著《尚書今古文注疏》,臺北:復興書局,1972年
清˙王先慎著《韓非子集解》,臺北:藝文印書館,1983年
清˙阮元戡訂《十三經注疏》,嘉慶廿年江南昌府學開雕影印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清˙郭裕之藏輯《續齊魯古印攗˙宋序》,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89年
清˙王念孫撰《廣雅疏證》,濟南:山東友誼書社,1991年
二、近人著述
三劃
1.于省吾《殷契駢枝續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59年
2.于省吾《殷契駢枝》,臺北:藝文印書館,1975年
3.于省吾《甲骨文字釋林》,臺北:大通書局,1981年
4.于省吾主編、姚孝遂按語編撰《甲骨文字詁林》,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5.山東省博物館、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鄒縣野店》,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
6.山東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教研室著《泗水尹家城》,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
四劃
1.中華書局編輯部編《說文解字四種˙說文繫傳》卷十四,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2.中國文物研究所編《出土文獻研究》第七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3.中國古文字研究會、華南師範大學文學院編《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六輯,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4.文化部文物事業管理局古文獻研究室編《出土文獻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
5.王國維著《王觀堂先生全集》,臺北:文華書局,1968年
6.王從禮〈楚俑略說〉,《楚文化研究論集》第二輯,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
五劃
1.古文字詁林編纂委員會編纂《古文字詁林》八冊,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
2.石泉主編、何浩,陳偉副主編《楚國歷史文化辭典》,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1996年
六劃
1.朱歧祥《殷墟甲骨文字通釋稿》,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年
2.朱德熙著《朱德熙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七劃
1.何琳儀著《戰國古文字典-戰國文字聲系》,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2.何琳儀著《戰國文字通論訂補》,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年
3.何劍薰《楚辭新詁》,成都:巴蜀書社,1994年
4.余師培林著《詩經正詁》修訂二版,臺北:三民書局,2005年
5.吳振武〈古璽彙編釋文訂補及其分類修訂〉,《古文字學論集》初編,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吳多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1983年
6.宋公文、張君著《楚國風俗志》,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7.宋公文著《楚史新探》,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88年
8.李天虹〈釋楚簡文字「 」〉,《華學》第四輯,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0年
9.李守奎《楚文字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
10.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釋》,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5年
11李家浩〈釋弁〉,《古文字研究》第一輯,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12.李家浩〈鄂君啟節銘文中的高丘〉,《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二輯,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13.李零著《長沙子彈庫戰國楚帛書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14.李零〈郭店楚簡校讀記〉,《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15.李零著、丁原植主編《上博楚簡三篇校讀記》,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16.李零著《郭店楚簡校讀記》增訂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17.李學勤主編、中國社會科院簡帛研究中心編輯《簡帛研究》第二輯,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
18.李學勤〈試解郭店簡中讀「文」之字〉,《孔子˙儒學研究文叢(1)》,濟南:齊魯書社,2001年
19.李學勤《周易溯源》,成都:巴蜀書社,2006年
20.沈培〈從戰國簡看古人占卜的「蔽志」-兼論「移祟」說〉,第一屆古文字與古代史學學術研討會論文,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主辦,2006年9月22日-24日
八劃
1.周法高等編《金文詁林》,香港:香港中文大學,1974年
2.周鳳五〈包山楚簡文字初考〉,《王叔岷教授先生八十大壽慶論文集》,臺北:大安出版社,1993年
3.周鳳五〈郭店楚簡識字札記〉,《張以仁先生七秩壽慶論文集》,臺北:學生書局,1999年
4.周鳳五〈郭店《性自命出》怒欲盈而毋暴說〉,《新出土文獻與古代文明研究》,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04年
5.周鳳五〈上博四〈昭王與龔之隼〉新探〉(初稿),中國古文字理論與實踐的國際研討會,芝加哥大學東亞語言與文化學系,2005年5月28日-30日
6.周鳳五〈上博四《柬大王泊旱》重探〉,《簡帛》第一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7.季師旭昇《說文新證》上冊,臺北:藝文印書館,2002年
8.季師旭昇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讀本》,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9.季師旭昇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讀本》,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10.季師旭昇《說文新證》下冊,臺北:藝文印書館,2004年
11.季師旭昇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讀本》,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12.季師旭昇〈談談古文字編碼的重要及選字態度〉,《古漢字數位編碼暨現代化應用研討會》,2005年10月27日-29日,臺北亞太會館宣讀
13.林素清〈簡牘符號試論--從楚簡上的符號談起〉,《第一屆簡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出版,2003年
14.林澐《古文字研究簡論》,吉林:吉林大學出版社,1986年
15.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編《信陽楚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
16.武漢大學中國文化研究院編《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
17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著《新蔡葛陵楚墓》,鄭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
18.金祥恒撰《續甲骨文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
九劃
1.俞偉超著《中國古代公社組織的考察-論先秦兩漢的單-僤-彈》,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
2.胡麗雅〈包山楚簡所見“爵稱”考〉,《楚文化研究論集》第四集,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年
十劃
1.唐蘭《殷虛文字記》,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2.孫希旦撰《禮記集解》,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
3.孫海波撰《甲骨文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63年
4.容庚編著,張振林、馬國權摹補《金文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5.徐中舒〈怎樣研究古代中國文字〉,《古文字研究》第十五輯,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6.荊門市博物館編著《郭店楚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
7.袁國華〈上博楚竹書(四)〈昭王毀室〉新釋〉,《第三屆簡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中國文化大學曉峰紀念館國際會議廳,2005年5月18日-19日
8.袁國華〈上博楚竹書(四)〈昭王毀室〉字詞考釋〉,《出土簡帛文獻與古代學術國際研討會》,2005年12月3日-4日
9.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商周青銅器銘文選編寫組《商周青銅器銘文選》,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
10.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11.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12.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13.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14.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15.高亨纂著、董治安整理《古字通假會典》,濟南:齊魯書社,1989年
16.高鴻縉《中國字例》,臺北:廣文書局,1964年
十一劃
1.國學整理社原輯《諸子集成》,北京:中華書局,1954年
2.國家文物局古文獻研究室編《出土文獻研究續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
3.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編《甲骨文發現一百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
4..張正明主編《楚史論叢》(初集),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
5.張正明著《楚文化史》,臺北:南天書局,1990年
6張正明、劉玉堂撰《荊楚文化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7.張光裕主編、袁國華合編《包山楚簡文字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92年
8.張光裕主編、袁國華合編《郭店楚簡研究第一卷:文字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92年
9.張光裕等編輯、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編集《第三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主辦,1997年
10.張光裕主編、袁國華合編《郭店楚簡研究》,臺北:藝文印書館,1999年
11.張光裕、袁國華著《望山楚簡校錄》,臺北:藝文印書館,2004年
12.張鶴泉《周代祭祀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13.郭德維著《楚系墓葬研究》,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14.陳師新雄《古音學發微》,臺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研究論文,1972年
15陳偉《包山楚簡初探》,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年
16.陳偉〈《昭王毀室》等三篇竹書的幾個問題〉,中國古文字理論與實踐的國際研討會,芝加哥大學東亞語言與文化學系,2005年5月28日-30日
17.陳偉〈《簡大王泊旱》新研〉,中國簡帛學國際論壇2006,2006年11月8日-10日
18.陳偉武〈新出楚系竹簡中的專用字綜議〉,《新出楚簡與儒學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
19.陳夢家《殷虛卜辭綜述》,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20.陳劍《據郭店簡釋讀西周金文一例》,《北京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集刊》2,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年
21.陳劍《上博楚簡〈容成氏〉與古史傳說》,《中國南方文明研討會論文》,臺北:中央研究院史語所,2003年12月19日
22.陳劍〈釋上博竹書的“幸”字〉,中國古文字理論與實踐的國際研討會,芝加哥大學東亞語言與文化學系,2005年5月28日-30日
23.陳劍〈釋上博竹書《昭王毀室》的“幸”字〉,《漢字研究》第一輯,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年
十二劃
1.彭浩〈楚墓葬制初論〉,《中國考古學會第二次年會論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年
2.曾憲通撰集《長沙楚帛書文字編》,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3.曾憲通〈論齊國「 之璽」及其相關問題〉,《容庚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古文字研究專號》,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8年
4.曾憲通〈楚帛書文字新訂〉,《中國古文字研究》第一輯,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9年
5.湖北省博物館、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曾侯乙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
6.湖北荊沙鐵路考古隊《包山楚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
7.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中文系編《望山楚簡》,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8.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中文系編《九店楚簡》,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9.湯餘惠、吳良寶〈郭店楚墓竹簡零釋(四篇)〉,《清華大學簡帛研究2001》,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
10.湯餘惠主編《戰國文字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
11.程燕〈戰國古文字典訂補〉,《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三輯,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2年
12.黃人二著《出土文獻論文集》,臺中:高文出版社,2005年
13.黃文暘撰、董康纂輯《曲海總目提要》,臺北:新興書局,1967年
14.黃暉撰《論衡校釋》,臺北:商務印書館,1983年
15.黃錫全《 郢辨析》,《楚文化研究論集》第二集,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
十三劃
1.楊守敬、熊會貞撰《楊熊合撰水經注疏》,臺北:中華書局,1971年
2.楊伯峻編著《春秋左傳注》修訂本,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3.楊志玖主編《中國古代官制講座》,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4.葉國良〈《柬大王泊旱》詮解〉,中國簡帛學國際論壇2006,2006年11月8日-10日
5.董作賓〈甲骨文斷代研究例〉歷史研究所集刊外編第一種,《慶祝蔡元培先生慶祝六十五歲論文集》,1933年
6.董楚平《吳越徐舒金文集釋》,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
7裘錫圭《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8.裘錫圭〈釋殷墟卜辭中與建築關係有關的兩個詞-「門塾」與「 」〉,《出土文獻研究續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
9.裘錫圭〈簡帛古籍的用字方法是校讀傳世先秦秦漢古籍的重要根據〉,《兩岸古籍整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
10.鄒濬智〈從楚竹書《周易》「亡」、「喪」二字談到包山簡的「喪客」與望山簡的「祭喪」──附論一則與《儀禮》有關的楚簡資料〉,第十二屆政大中文系系所研討會,2005年5月21日
十四劃
1.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漢語大字典》,臺北:建宏書局,1998年
2.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編纂、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十冊,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88-1994年
3.劉玉堂《楚國經濟史》,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4.劉信芳撰《包山楚簡解詁》,臺北:藝文印書館,2003年
5.劉釗〈讀郭店楚簡字詞札記〉,《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
6.劉釗著《郭店楚簡校釋》,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
7.劉國勝〈楚簡文字雜識〉,《奮發荊楚探索文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論文集》,武漢:湖北科學出版社,2000年
十五劃
1.滕壬生著《楚系簡帛文字編》,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十九劃
1.羅福頤主編、故宮博物院編《古璽文編》,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
2.羅福頤主編、故宮博物院編《古璽彙編》,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
二十劃
1.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臺北:洪氏出版社,1982年
二十一劃
1.顧棟高《春秋大事表》,臺北:廣學社,1975年
三、期刊論文
(一)期刊
三劃
1.于省吾〈重文例〉,《燕京學報》,1949年
2.于省吾〈「鄂君啟節」考釋〉,《考古》,1963年第8期
五劃
1.白于藍〈郭店楚簡拾遺〉,《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3期
六劃
1.安陽市文物工作隊〈1983-1986年安陽劉家庄殷代墓葬發掘報告〉,《華夏考古》,1997年第2期
2.江西省歷史博物館、靖安縣文化館〈江西靖安出土春秋徐國銅器〉,《文物》1980年第8期
七劃
1.何琳儀〈長沙銅量銘文考釋〉,《江漢考古》,1988年第4期
2.何琳儀〈平星考-楚帛書殘片與長周期變星〉,《文物》,1994年第6期
3.何琳儀〈楚官璽雜識〉,《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03年3月第1期
4.余方平 〈殷人神化滳洹二水之原因淺析〉,《河南師範大學學報》,2004年第5期
5.吳永章、舒之梅〈楚令尹淺說〉,《江漢論壇》,1980年第6期
6.宋公文〈春秋時期楚令尹序列辨誤〉,《江漢論壇》,1983年第8期
7.李家浩〈楚國古璽考釋(四篇)〉,《江漢考古》,1984年第2期
8.李零〈「三閭大夫」考〉,《文史》,2001年第1輯
9.李瑾〈論先秦楚國職官名稱及其相關問題〉,《華中師範大學學報》,1986年第6期
10.汪中文〈春秋楚令尹職掌考〉,《孔孟月刊》,1985年10月
八劃
1.周鳳五〈包山楚簡《集箸》《集箸言》析論〉,《中國文字》新21期,1996年12月
2.孟憲武〈試析殷墟墓地“異穴合葬”墓的性質-附論殷商社會的婚姻型態〉,《華夏考古》,1993年第1期
3.季師旭昇〈古璽雜識二題 壹、釋「 」、「 」、「 」;貳、姜 〉,《中國學術年刊》,2001年5月
4.尚民杰〈對史前時期成年男女合葬墓的初步探討〉,《中國史研究》,1991年第3期
5.林素清〈釋吝-兼釋楚簡用字特徵〉,《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集刊》74:2,臺北:中央研究院,2003年6月
6.林澐〈讀包山楚簡札記七則〉,《江漢考古》,1992年第4期
7.邴尚白〈上博楚竹書《曹沫之陣》注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第21期,2006年
九劃
1.胡厚宣〈殷代農作施肥說補證〉,《文物》,1963年第5期
2.袁國華〈「包山楚簡」文字考釋三則〉,《中華學苑》第四十四期,1994年4月
3.袁國華〈望山楚墓卜筮祭禱簡文字考釋四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集刊》74:2 ,臺北:中央研究院,2003年6月
十劃
1.高崇文〈楚郢都禮制考〉,《江漢考古》,1996年第3期
十一劃
1.常德市文物工作隊〈湖南桃源縣二里崗戰國西漢墓葬發掘報告〉,《江漢考古》1995年2期
2.張桂光〈楚簡文字考釋二則 〉,《江漢考古》,1994年第3期
3.陳寧〈《郭店楚墓竹簡》中的儒家人性言論初探〉,《中國哲學史》,1998年第3期
十三劃
1.楊升南〈名稱與中原不同的楚國官制〉,《文史知識》,1984年第1期
2.楊天宇〈西周郊天禮考辨二題〉,《先秦秦漢史》,2004年第5期
3.楊澤生〈上海博物館所藏楚簡文字雜說〉,《江漢考古》,2002年第3期
4.裘錫圭〈甲骨文中所見的商代農業〉,《全國商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河南:殷都學刊,1985年
5.裘錫圭〈也談子犯編鐘〉,《故宮文物月刊》,1995年5月
6.裘錫圭〈釋殷墟卜辭中的卒和 〉,《中原文物》,1990年第2期
7.賈繼東〈包山楚墓簡文“見日”淺釋〉,《江漢考古》,1995年第4期
8.鄒濬智〈《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四)˙昭王毀室》校注──兼談楚昭王的歷史形象〉,《東方人文學誌》,2005年9月
十四劃
1.廖名春〈上海博物館藏楚簡周易管窺〉,《周易研究》,2000年第3期
2.劉信芳〈包山楚簡近似字辨析〉,《考古與文物》,1996年第2期
3.劉信芳〈《包山楚簡》職官與官府通考(上)〉,《故宮學術季刊》,1997年第15卷11期
4.劉信芳〈《包山楚簡》職官與官府通考(下)〉,《故宮學術季刊》,1997年第15卷11期
5.劉釗〈讀史密簋銘文中的「 」字〉,《考古》,1995年第5期
6.劉國勝〈郭店竹簡釋字八則〉,《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5期
十八劃
1.顏世鉉〈郭店楚簡散論(二)〉,《江漢考古》,2001年第1期
2.魏宜輝〈試析楚簡文字中的“ ”“ ”字〉,《江漢考古》,2002年第2期
二十劃
1.蘇建洲〈楚簡文字考釋二則〉,《國文學報》第三十四期,2003年12月
(二)論文
四劃
1.文炳淳《包山楚簡所見楚官制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民國85年6月
2.王立波《郭店楚簡〈緇衣〉校釋》,東北師範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2年5月
七劃
1.吳振武《古璽文編校訂》,吉林大學博士論文,1984 年10月
2.何麗香《戰國璽印字根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在職進修碩士班,民國92年6月
八劃
林清源《楚國文字構型演變研究》,私立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民國86年12月
金俊秀《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四)疑難字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民國96年6月
十劃
1.高佑仁《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四)˙曹沫之陣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民國96年6月
十一劃
1.陳惠玲《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周易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在職進修碩士班,民國94年6月
2.陳嘉凌《楚系簡帛字根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1年6月
3.陳霖慶《郭店性自命出暨上博性情論綜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2年6月
十三劃
1.鄒濬智《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緇衣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2年6月
十四劃
1.劉釗《古文字構型研究》,吉林大學博士論文,1991年
十五劃
1.鄭玉姍《上博(一)˙孔子詩論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2年6月
十九劃
1.羅凡晸《郭店楚簡異體字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9年6月
二十劃
1.蘇建洲《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校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93年6月
四、網站
五劃
1.田煒〈讀上博竹書(四)瑣記〉,清華大學簡帛研究網站,2005.4.3
http://www.jianbo.org/admin3/2005/tianwei001.htm
七劃
1.何有祖〈上博楚竹書(四)劄記〉,清華大學簡帛研究網站,2005.4.15
http://www.jianbo.org/admin3/2005/heyouzu001.htm
2.何有祖〈《季庚子問於孔子》與《姑成家父》試讀〉,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2006.2.19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02
3.何有祖〈新蔡簡“百之”試解〉,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2007.1.22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510
4.何琳儀〈滬簡詩論選釋〉,清華大學簡帛研究網站,2002.1.17 http://www.jianbo.org/Wssf/2002/helinyi01.htm
5.何琳儀、程燕〈滬簡《周易》選釋〉,清華大學簡帛研究網站,2004.5.16 http://www.jianbo.org/admin3/list.asp?id=1194
6.宋華強〈新蔡簡所記卜龜考〉,清華大學簡帛研究網站,2005.12.2
http://www.jianbo.org/admin3/2005/songhuaqiang004.htm
7.宋華強〈新蔡簡和《柬大王泊旱》的“乃而”〉,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2006.9.24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425
8.李佳興〈〈昭王毀室〉中的 字(簡2)〉,清華大學簡帛研究網站,2005.5.9
http://www.jianbo.org/admin3/2005/lijiaxing001.htm
9.李佳興〈〈昭王毀室〉的「 」字(簡3)〉,清華大學簡帛研究網站,2005.5.18 http://www.jianbo.org/admin3/2005/lijiaxing002.htm
10.沈培〈周原甲骨文裡的“囟”和楚墓竹簡裡的“囟”或“思”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2005.12.23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39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40
八劃
1.周鳳五〈《孔子詩論》新釋文及注解〉,清華大學簡帛研究網站,2002.1.6 http://www.jianbo.org/Wssf/2002/zhoufengwu01.htm
2.周鳳五〈讀上博楚竹書《從政(甲篇)》札記 〉,清華大學簡帛研究網站,2003.1.10
http://www.jianbo.org/Wssf/2003/zhoufengwu01.htm
3.孟蓬生〈上博竹書(四)閒詁〉,清華大學簡帛研究網站,2005.2.15 http://www.jianbo.org/admin3/2005/mengpengsheng001.htm
4.孟蓬生〈上博竹書(四)閒詁(續)〉,清華大學簡帛研究網站,2005.3.6 http://www.jianbo.org/admin3/2005/mengpengsheng002.htm
5.季師旭昇〈讀《上博二》小議〉,清華大學簡帛研究網站,2003.1.12
http://www.jianbo.org/Wssf/2003/jixusheng01.htm
6.季師旭昇〈《上博三˙周易》簡六「朝三褫之」說〉,清華大學簡帛研究網站,2004.4.18
http://www.jianbo.org/admin3/html/jixusheng01.htm
7.季師旭昇〈《上博四˙柬大王泊旱》三題〉,清華大學簡帛研究網站,2005.2.12
http://www.jianbo.org/admin3/2005/jixusheng001.htm
8.季師旭昇〈上博四零拾〉,清華大學簡帛研究網站,2005.2.15 http://www.jianbo.org/admin3/2005/jixusheng002.htm
9.季師旭昇〈上博五芻議〉下,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2006.2.18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96
九劃
1.侯乃鋒〈《昭王與龔之 》第九簡補說〉,清華大學簡帛研究網站,2005.3.20 http://www.jianbo.org/admin3/2005/hounaifeng001.htm
2.俞志慧〈《戰國楚竹書˙孔子詩論》校箋(上) 〉,清華大學簡帛研究網站,2002.1.17 http://www.jianbo.org/Wssf/2002/yuzhihui01-1.htm
3.俞志慧〈讀上博四《昭王毀室》小劄:“訋寇”當釋為“召寇” 〉,清華大學簡帛研究網站,2005.3.24
http://www.jianbo.org/admin3/list.asp?id=1354
4.范常喜〈戰國楚簡“視日”補議〉,清華大學簡帛研究網站,2005.3.1 http://www.jianbo.org/admin3/list.asp?id=1335
10.范常喜〈讀《上博四》劄記四則〉,清華大學簡帛研究網站,2005.3.31
http://www.jianbo.org/admin3/2005/fanchangxi002.htm
11.范常喜〈《上博(四)昭王與龔之脽》簡8補釋 〉,清華大學簡帛研究網站,2005.5.9
http://www.jianbo.org/admin3/2005/fanchangxi004.htm
12.范常喜 〈簡帛《周易˙夬卦》“喪”字補說〉,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2006.3.4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85
十劃
1.秦樺林〈釋“ ”“ ” 〉,清華大學簡帛研究網站,2004.8.17 http://www.jianbo.org/admin3/html/qinhualin01.htm
2.秦樺林〈楚簡《昭王與龔之脽》補釋〉,孔子2000網站,2005.2.24
http://www.confucius2000.com/admin/list.asp?id=1626
3.秦樺林〈 “ ”字所從聲旁“ ”試說〉,清華大學簡帛研究網站,2005.9.4 http://www.jianbo.org/admin3/2005/qinhualin002.htm
十一劃
1.教育部異體字字典http://140.111.1.40/main.htm
2.曹銀晶《上博˙柬大王泊旱》瑣記,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2006.12.17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485
3.陳偉〈關於楚簡“視日”的新推測〉,清華大學簡帛研究網站,2005.3.6 http://www.jianbo.org/admin3/list.asp?id=1344
4.陳偉〈《簡大王泊旱》新研〉,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2006.11.22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466
5.陳斯鵬〈初讀上博竹書(四)文字小記〉,清華大學簡帛研究網站,2005.3.6 http://www.jianbo.org/admin3/2005/chensipeng001.htm
6.陳斯鵬〈《柬大王泊旱》編聯補議〉,清華大學簡帛研究網站,2005.3.10 http://www.jianbo.org/admin3/2005/chensipeng002.htm
7.陳劍〈上博簡《容成氏》的拼合與編連問題小議〉,清華大學簡帛研究網站,2003.1.9
http://www.jianbo.org/Wssf/2003/chenjian02.htm
8.陳劍〈上博簡《子羔》、《從政》篇的拼合與編連問題小議〉,清華大學簡帛研究網站,2003.1.18
http://www.jianbo.org/Wssf/2003/chenjian01.htm
9.陳劍〈上博竹書《曹沫之陳》新編釋文(稿)〉,清華大學簡帛研究網站,2005.2.12
http://www.jianbo.org/admin3/2005/chenjian001.htm
10.陳劍〈上博竹書〈昭王與龔之脽〉和〈柬大王泊旱〉讀後記〉,清華大學簡帛研究網站,2005.2.15
http://www.jianbo.org/admin3/2005/chenjian002.htm#_edn6
十二劃
1.馮勝君〈讀上博簡《孔子詩論》劄記〉,清華大學簡帛研究網站,2002.1.11 http://www.jianbo.org/Wssf/2002/fengshengjun01.htm
2.黃錫全〈讀上博《戰國楚竹書(三)》劄記六則〉,清華大學簡帛研究網站,2004.4.29
http://www.jianbo.org/admin3/html/huangxiquan01.htm
十三劃
1.楊澤生〈《上海博物館所藏竹書(二)》補釋〉,清華大學簡帛研究網站,2003.2.15
http://www.jianbo.org/Wssf/2003/yangzesheng02.htm
2.楊澤生〈竹書《周易》中的兩個異文〉,清華大學簡帛研究網站,2004.5.29 http://www.jianbo.org/admin3/html/yangzesheng04.htm
3.楊澤生〈讀《上博四》劄記〉,清華大學簡帛研究網站,2005.3.24 http://www.jianbo.org/admin3/2005/yangzesheng001.htm
4.董珊〈讀《上博藏戰國楚竹書(四)》雜記 〉,清華大學簡帛研究網站,2005. 2.20
http://www.jianbo.org/admin3/2005/dongshan001.htm
十四劃
1.廖名春〈楚簡《周易》校釋記(一)〉,清華大學簡帛研究網站,2004.4.23 http://www.jianbo.org/ADMIN3/HTML/liaominchun02.htm
2.廖名春〈楚簡《周易˙大畜》卦再釋〉,清華大學簡帛研究網站,2004.4.24 http://www.jianbo.org/ADMIN3/HTML/liaominchun05.htm
3.廖名春〈讀楚竹書《曹沫之陳》箚記〉,清華大學簡帛研究網站,2005.02.12
http://www.jianbo.org/admin3/2005/liaominchun002.htm
4.趙炳清〈《昔者君老》與楚國的太子教育〉, 清華大學簡帛研究網站,2005.4.30
http://www.jianbo.org/admin3/list.asp?id=1380
5.劉信芳〈竹書《柬大王泊旱》試解五則〉,清華大學簡帛研究網站,2005.3.4
http://www.jianbo.org/admin3/2005/liuxinfang001.htm
6.劉洪濤〈讀《上海博物館藏戰國竹書(四)》札記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2006.11.9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457
7.劉樂賢〈從出土文獻看楚、秦選擇術的異同及影響——兼釋楚系選擇術中的“危”字〉,頁13。http://ealc.uchicago.edu/earlychina/paleography2005/papers/liu.doc
8.劉樂賢〈讀上博(四)劄記〉,清華大學簡帛研究網站,2005.2.15 http://www.jianbo.org/admin3/list.asp?id=1318
十五劃
1.鄭玉姍〈《上博四˙昭王毀室》劄記〉,清華大學簡帛研究網站,2005.3.31 http://www.jianbo.org/admin3/2005/zhengyushan002.htm
十六劃
1.冀小軍〈釋楚簡中的 字〉,清華大學簡帛研究網站,2002.7.21
http://www.jianbo.org/Wssf/2002/jixiaojun01.htm
十八劃
1.魏宜輝〈讀上博楚簡(四)劄記〉,清華大學簡帛研究網站,2005.3.10 http://www.jianbo.org/admin3/2005/weiyihui001.htm
二十劃
1.蘇建洲〈楚文字考釋四則〉,清華大學簡帛研究網站,2005.3.14 http://www.jianbo.org/admin3/2005/sujianzhou004.htm
2.蘇建洲〈楚文字雜識〉,清華大學簡帛研究網站,2005.10.30
http://www.jianbo.org/admin3/2005/sujianzhou006.htm
3.蘇建州〈《上博(四)˙柬大王泊旱》“謐”字考釋〉,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2005.12.15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31
4.蘇建洲〈「喪」字補說〉,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2006.3.15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