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邱麗螢
論文名稱: 簡媜的「母愛帳簿」:以《紅嬰仔》為討論核心
指導教授: 鍾宗憲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12
畢業學年度: 10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96
中文關鍵詞: 簡媜紅嬰仔自我追尋女性生命史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27下載:2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自古以來女人懷孕育子、操持家務被視為天職,在母職工作中逐漸喪失自我成了理所當然。於是當女性主義逐漸抬頭之際,反對母職自然成為控訴父權社會長期壓抑的一面大旗。然而母職工作與自我實踐在女性生命史中當真如此背道而馳?若是,那麼一位位走入婚姻,孕育下一代的女性難道都只是在自掘墳墓?筆者從《紅嬰仔》中看到另外一種生命的可能性。也許母職並不是阻礙自我實踐的絆腳石,若能以真誠的態度面對當中種種挑戰,母職經歷反而有可能成為促進自我追尋成長的墊腳石!
    是以筆者對簡媜作品進行全面性檢閱,分析其散文創作脈絡後發現作者對女性自我追尋的積極用心,與對社會議題的觀照是自成完整體系。將類似主題的材料挑出後分類整合,進一步比對發現為人母的簡媜在創作內容和技法上的確有所轉變。佐以心理研究與社會文化研究法的運用,更明確感知歷經懷孕育子過程的簡媜,是藉由女性生命史中的一陣驚濤重回幼年期撫平自我成長創傷,並透過真誠的自我對話開啟更深一層的社會關懷視野。而因為懷孕、做月子、育子過程中進一步接觸到的民俗文化,則是其藉以展現為人母者無盡溫暖情意的媒介。除了內在主題的探究爬梳外,筆者在研究過程中也察覺簡媜《紅嬰仔》的文字使用特色與其他作品有所區隔,不論是架構、人稱使用、鍛字煉句皆轉向更為素樸的筆法,這與作者在歷經人生生產大事後,漸趨圓融的生命智慧相符合。
    整體而言,《紅嬰仔》一書不但是簡媜個人女性生命史中的重要記錄,更是其散文創作中具轉折關鍵意義之作。筆者盼藉由本論文補足簡媜散文研究內涵,提供更多喜好簡媜的研究者進一步了解、認知這位女性作家,共同見證其蛻變成熟的生命歷程。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0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0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內容 05 第三節 前人研究成果 10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本文旨趣 23 第二章 《紅嬰仔》的女性自我追尋………………………… 27 第一節 舊我的復原 30 第二節 擺盪在女性與母性之間 41 第三節 新我的重生 57 第三章 《紅嬰仔》的民俗文化記錄………………………… 67 第一節 孕婦當留心 69 第二節 育嬰百寶箱 77 第三節 神明不可忘 91 第四章 《紅嬰仔》的社會觀照層面…………………………103 第一節 被忽視的母職族群 106 第二節 被孤立的弱勢孩童 113 第三節 新古典父母教養觀 124 第五章 《紅嬰仔》的散文藝術………………………………139 第一節 雙軌式寫作結構 142 第二節 多重的對話敘述 148 第三節 豐富的語言特色 155 第四節 手繪物件表現愛 163 第六章 結論….…………………………………………………177 參考文獻……………………………………………………………185

    參考文獻

    一、簡媜著作
    簡媜:《水問》,台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1985年2月初版,2003年10月二版
    二印。
    簡媜:《只緣身在此山中》,台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1986年2月初版,2004
    年5月二版。
    簡媜:《月娘照眠牀》,台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1987年2月初版,2006年1
    月二版。
    簡媜:《七個季節》,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12月初版,
    1988年3月初版二刷。
    簡媜:《私房書》,台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1988年3月初版,2007年9月二
    版。
    簡媜:《浮在空中的魚群》,台北:漢藝色研文化事業,1988年7月。
    簡媜:《下午茶》,台北:大雁出版社,1989年4月,1994年10月洪範書店有限公司重出,2007年9月二版。
    簡媜:《夢遊書》,台北:大雁出版社,1991年2月,1994年2月洪範書店有限
    公司重出,2001年7月四印。
    簡媜:《空靈》,台北:漢藝色研文化事業,1991年5月。
    簡媜:《胭脂盆地》,台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1994年10月初版,1997年8月
    五印。
    簡媜:《女兒紅》,台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1996年9月初版,11月三印。
    簡媜:《頑童小番茄 一個單親小女孩的成長錄》,台北:九歌出版社,1997年6月初版,2005年3月重排增訂二版。
    簡媜:《紅嬰仔:一個女人與她的育嬰史》,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9年4月初版,2008年4月初版二十四刷,2010年7月重出經典版。
    簡媜:《天涯海角 福爾摩沙抒情誌》,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2年3月。
    簡媜:《跟阿嬷去賣掃帚》,台北:遠流出版社,2003年6月。
    簡媜:《好一座浮島》,台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2004年9月初版,2005年10
    月四印。
    簡媜:《舊情復燃》,台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2004年9月初版,2005年1月
    二印。
    簡媜:《密密語》,台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2006年8月。
    簡媜:《微暈的樹林》,台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2006年8月。
    簡媜:《老師的十二樣見面禮》,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6月初版,
    12月五十六刷。
    簡媜總策畫:《吃朋友》,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1月。

    二、專書
    小 民:《多兒的世界》,台北:道聲出版社,1975年。
    王灝撰文,梁坤明版畫:《台灣人的生命之禮:成長的喜悅》,台北:臺原出版社,1992年。
    王曉麗:《中國民間的生育信仰》,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1月。
    史作檉:《光影中遇見林布蘭》,台北: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朱天心:《學飛的盟盟》,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
    朱光潛:《文藝心理學》,台北: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3年。
    朱光潛:《談文學》,台北:名田文化有限公司,2003年。
    吳瀛濤:《台灣民俗》,台北:眾文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一版三刷。
    李 黎:《悲懷書簡》,台北:爾雅出版社,1990年。
    李 黎:《晴天筆記》,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6年。
    李緒鑒:《民間禁忌與惰性心理》,台北:博遠出版有限公司,1990年。
    李瑞騰:《臺灣文學風貌》,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
    李瑞騰:《文學關懷》,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李秀娥:《臺灣傳統生命禮儀》,台中:晨星出版社,2003年。
    呂正惠:《文學經典與文化認同》,台北:九歌出版社,1995年。
    宇文正:《新媽和蘋果籽》,台北:藍瓶子文化,1999年。
    何寄澎編:《文化、認同、社會變遷:戰後50年台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台北:文化建設委員會,2000年。
    林明峪:《台灣民間禁忌》,台北:東門出版社,1989年。原版乃台北:聯亞出版社,1981年5月初版。
    林美容、鄧淑慧、江寶月:《宜蘭民眾生活史》,宜蘭:宜蘭縣政府,1997年。
    林茂賢:《台灣民俗記事》,台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林秋雨:《台灣的生命禮俗》,台北:秋雨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卓克華:《台灣舊慣生活與飲食文化》,台北:蘭臺出版社,2008年。
    洪惟仁:《臺灣禮俗語典》,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80年二版一刷。
    凃順從:《南瀛生命禮俗誌》,台南:台南縣文化局,2001年。
    殷登國:《禁忌一○○ 知「忌」知彼,生活大吉!》,台北,平氏出版有限公司,1997年。
    畢恆達:《空間就是性別》,台北: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10月初版,2005年7月九刷。
    郭立誠:《中國生育禮俗考》,台北:台灣文史哲出版社,1979年。
    陶立璠:《民俗學概論》,北京: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1987年。
    陳淑均:《噶瑪蘭廳志‧卷六‧物產》,台北:大通書局有限公司,1987年。
    陳瑞隆:《台灣生育、冠禮、壽慶禮俗》,台南:世峰出版社,1998年初版,2002年1月二刷。
    郭書瑄:《插畫考 那個開創風格的時代與藝術大師們》,台北:如果出版社,2007年。
    黃文博:《台灣人的生死學》,台北:常民文化出版社,2000年。
    張曉風:《詩詩、晴晴與我》,台北:宇宙光出版社,1977年。
    張 讓:《斷水的人》,台北:爾雅出版社,1995年。
    張瑞芬:《五十年來台灣女性散文‧評論篇》,台北:麥田出版社,2006年。
    張瑞芬:《五十年來台灣女性散文‧選文篇》,台北:麥田出版社,2006年。
    張瑞芬:《台灣當代女性散文史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7年。
    葉維廉:《解讀現代‧後現代:生活空間與文化空間的思索》,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鈴木清一郎原著:《台灣舊慣習俗信仰》,馮作民譯,台北:眾文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5月初版二刷。
    鄭明娳:《現代散文縱橫論》,台北:大安出版社,1986年。
    鄭明娳:《現代散文類型論》,台北:大安出版社,1987年初版,1988年增訂三版。
    鄭明娳:《現代散文構成論》,台北:大安出版社,1989年。
    鄭明娳:《現代散文現象論》,台北:大安出版社,1992年初版,2001年一版二刷。
    鄭明娳:《當代台灣文學評論大系‧散文批評卷》,台北:正中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
    鄭明娳:《現代散文》,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2001年初版二刷。
    萬建中:《民間誕生禮俗》,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6年。
    廖玉蕙:《沒大沒小》,台北:九歌出版社,1999年。
    廖炳惠:《臺灣與世界文學的匯流》,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6年。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口述歷史專案小組:《台灣婚喪習俗口述歷史輯錄》,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
    應鳳凰編:《漫遊與獨舞 九○年代台灣女性散文論文集》,台北:秀威資訊科技出版,2007年。
    熊秉真:《幼幼:傳統中國的襁褓之道》,台北:聯經出版社,1995年。
    劉靜娟:《歲月就像一個球》,台北:爾雅出版社,1980年。
    劉還月、陳阿昭、陳靜芳文,劉還月攝影:《台灣島民的生命禮俗》,台北:常民文化出版社,2003年。
    龍協濤:《文學讀解與美的再創造》,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
    龍應台:《孩子你慢慢來》,台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4年。
    蘇芊玲:《不再模範的母親》,台北:女書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艾略特(Thomas Stearns Eliot,1888—1965):《艾略特文學評論選集》,杜國清譯,台北:田園出版社,1969年。
    艾莉斯‧馬利雍‧楊(Iris Marion Young):《像女孩那樣丟球:論女性身體經驗》
    (On female body experience : "throwing like a girl" and other essays),何定照譯,台北:商周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伊麗莎白‧弗洛恩德(Elizabeth Freund):《讀者反應理論批評》(The return of the reader : reader-response criticism),陳燕谷譯,台北:駱駝出版社,1994年。
    吉兒‧佛瑞德門(Jill Freedman)、金恩‧康姆斯(Gene Combs):《敘事治療 解構並重寫生命的故事》(Narrative therapy: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preferred realities),易之新譯,台北: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00年。
    林白夫人(Anne Morrow Lindbergh):《來自大海的禮物》(Gift From The Sea),唐清蓉、林燕玲譯,台北:遠流出版社,2012年。
    阿爾維托‧曼古埃爾(Alberto Manguel)著,薛絢譯:《意象地圖:閱讀圖像中的愛與憎》(Reading Pictures:A History of Love and Hate),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2年。
    泰瑞‧伊果頓(Terry Eagleton):《文學理論導讀》(Literary theory: an introduction),吳新發譯,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3年。
    曼威‧柯司特(Manuel Castells):《認同的力量》(The Power of Identity),夏鑄
    九等譯,台北:唐山出版社,2002年。
    琳達‧麥道威爾(Linda Mcdowell):《性別、認同與地方:女性主義地理學概說》
    (Gender,Identity and Place: Understanding Feminist Geographies),王
    志弘、徐苔玲譯,台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
    榮格(C.G.Jung):《心理學與文學》(Psychology & Literature),馮川、蘇克編譯,
    台北:久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
    羅洛‧梅(Rollo May):《焦慮的意義》(The meaning of anxiety),朱侃如譯,台
    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
    蘭西‧雀朵洛(Nancy J. Chodorow):《母職的再生產:心理分析與性別社會學》
    (The reproduction of mothering),張君玫譯,台北:群學出版有限公
    司,2003年。

    三、學位論文(以時間排序)
    林玉薇:《建構一座壯麗星系:簡媜散文研究》,台北:私立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張偉萍:《簡媜散文研究》,台北:台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林思玲:《簡媜《女兒紅》女性書寫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3年。
    許瑞秋:《簡媜的自傳體散文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2004年。
    鄭如真:《簡媜散文藝術發微》,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吳靜如:《簡媜散文風格暨《水問》、《月娘照眠牀》之自然意象書寫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6年。
    翁育惠:《簡媜散文的隱喻和語言形式:兼論作品分期和風格轉變》,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
    陳薇如:《簡媜散文的美學風貌探究》,新竹: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語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7年。
    吳明玓:《簡媜《天涯海角 福爾摩沙抒情誌》研究》,花蓮: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林立筠:《簡媜散文女性意識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8年。
    蕭佳虹:《簡媜散文研究》,宜蘭:佛光大學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鍾珮煖:《傳統孕產民俗及文學作品之研究》,花蓮:國立花蓮教育大學民間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年。
    李虹靜:《簡媜散文之親情主題研究》,屏東:國立屏東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
    焦清玉:《簡媜散文美學研究》,新竹:玄奘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9年。
    王宣驊:《簡媜散文中的教育書寫研究》,新竹: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
    呂惠真:《簡媜散文的書寫形式》,台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0年。
    林妤芳:《斯土斯民 簡媜散文鄉土意識之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回流中文碩士班碩士論文,2010年。
    莊家瑋:《孤寂總是伴隨著愛 簡媜散文中的自我追尋與抒情轉折》,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余宛蒨:《簡媜的散文創作觀及其實踐》,台北: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11年。
    廖祿基:《回歸與重建 論臺灣當代女性散文家簡媜與周芬伶散文中的女性主體性》,台北: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四、期刊論文
    丁名慶:〈跑給鄉愁追的野孩子 簡媜與邱坤良的南方澳對話〉,《印刻文學
    生活誌》3卷9期(45期),2007年5月,頁28-32、34、36-38、40-43。
    方 杞:〈嬰婦的私房書 簡媜《紅嬰仔》傳奇〉,《全國新書資訊月刊》,1999年8月,頁4。
    王基倫:〈簡媜散文的美學動能 以《舊情復燃》為例〉,《文訊》231期,2005年1月,頁20-21。
    王慧茹:〈重生與再出發的可能 簡媜〈貼身暗影〉評析〉,《國文天地》20卷8期(236期),2005年1月,頁70-76。
    石曉風:〈解嚴後臺灣女作家散文中的性別書寫〉,《解嚴以來臺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萬卷樓,2000年9月,頁453-485。
    江欣珊記錄整理:〈化生活的漫天煙塵為思想的朝露 李惠綿對談簡媜〉,《印
    刻文學生活誌》3卷6期(42期),2007年2月,頁24、26、28、30、32-36。
    沈 謙:〈一口水井萬般情 析簡媜落雨時的井〉,《幼獅少年》119期,1986年9月,頁103-105。
    沈冬青:〈只有女人才懂女人(上) 讀簡媜「女兒紅」〉,《幼獅文藝》84卷7期,1997年7月,頁25-27。
    沈冬青:〈只有女人才懂女人(下) 讀簡媜「女兒紅」〉,《幼獅文藝》84卷8期,1997年8月,頁50-60。
    李宗慈:〈簡媜的故事〉,《幼獅文藝》67卷6期(414期),1988年6月,頁48-55。
    李蕙如:〈簡媜的寫作藝術 評《女兒紅》〉,《書評》48期,2000年10月,頁29-32。
    李怡萍:〈她筆下的她們 閱讀文字中的女人圖像【簡媜《女兒紅》】〉,《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5期,2001年5月,頁62-64。
    李筑音:〈蕭條時代的生活智慧:學習牛的低頭耕耘、抬頭平安〉,《Cheers》102
    號,2009年3月,頁120-126。
    宋錦秀:〈臺灣傳統安胎暨「胎神」的觀念〉,《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3卷2期,1996年12月,頁143-193。
    宋錦秀:〈妊娠、安胎暨「妊娠宇宙觀」 性別與文化的觀點〉,《臺灣史研究》
    7卷2期,2000年12月,頁117-162。
    何再慶:〈人間行路 簡媜散文世界探究〉,《台灣人文》2期,1998年7月,
    頁19-40。
    何寄澎:〈孤寂與愛的美學 綜論簡媜散文及其文學史的意義〉,《聯合文學》255期,2003年7月,頁62-73。
    何寄澎:〈「史詩」式的文本 我看《天涯海角:福爾摩沙抒情誌》〉,《聯合文學》19卷9期(225期),2003年7月,頁74-75。
    邱瓊慧:〈再見青春 析簡媜「醒石」一文〉,《中國語文》84卷2期,1999年1月,頁89-94。
    呂武志:〈從歐陽修〈秋聲賦〉到簡媜〈夏之絕句〉 論當今高中國文教材的編選〉,《中國學術年刊》30期(春),2008年3月,頁277-294。
    林素芬:〈主宰文字的女王〉,《幼獅文藝》83卷4期(508期),1996年4月,頁4-7。
    林素芬:〈母親,就是一種住址 作家專訪簡媜〉,《幼獅文藝》84卷7期(523期),1997年7月。
    林玉薇:〈文學不為熱鬧而來 專訪簡媜女士〉,《文訊》208期,2003年2月,
    頁80-83。
    林奇伯:〈書寫是一種靈魂的叩問 散文作家簡媜〉,《光華》30卷5期,2005
    年5月,頁86-93。
    洪淑苓:〈簡媜《紅嬰仔》〉,《文訊月刊》180期,2000年10月 ,頁26-27。
    柯品文:〈研究簡媜散文中「圖/文」的並置策略與其指涉意義〉,《國文學報(高師大)》10期,2009年6月,頁183-217。
    班 圖:〈藝文花絮〉,《幼獅文藝》563期,2000年11 月,頁111-112。
    翁雪芳:〈簡媜〈夏之絕句〉的主題呈現技巧〉,《中國語文》94卷1期(559期),
    2004年1月,頁73-76。
    郭明福:〈少女情懷總是詩 由《水問》談起〉,《文訊》18期,1985年6月,
    頁160-164。
    張典婉:〈一朵出塵的蓮:簡媜〉,《新書月刊》15期,1984年12月,頁48-49。
    張清志記錄整理:〈在夢中書房遙望天涯海角 簡媜VS.羅智成〉,《聯合文學》
    18卷6期(210期),2002年4月,頁96-107。
    張瑞芬:〈沉沒(默)之聲 讀簡媜《好一座浮島》〉,《文訊》238期,2005年8月,頁50-51。
    康來新:〈瑪瑙盤盛果 評簡媜著《只緣身在此山中》〉,《聯合文學》2卷7期,1986年5月,頁185-186。
    高孝偲:〈放下稿紙‧執起奶瓶 閱讀作家簡媜的育嬰情事〉,《嬰兒與母親》243期,1997年1月,頁160-161。
    陳義芝:〈啣文字結巢 評簡媜散文集「夢遊書」〉,《文訊》33卷72期,1991年10月,頁61-62。
    陳國偉:〈頻頻顧盼的回頭鹿 簡媜「女兒紅」中的記憶對話書寫〉,《台灣文藝》166、167期,1999年1月,頁113-137。
    陳惠茵:〈母心 論簡媜「女兒紅」的主題意識與「小說化」手法〉,《台灣人文》6期,2001年12月,頁109-122。
    陳室如:〈批評的鑑賞/鑑賞的批評 試以《文心雕龍》「六觀」法解讀簡媜《天涯海角》〉,《文訊》206期,2002年12月,頁56。
    陳進益:〈讓散文自由 論簡媜對散文的幾點看法〉,《清雲學報》22卷2期,2002年12月,頁427-437。
    陳伯軒:〈鄉音無改 論簡媜散文城鄉連結的時空思維〉,《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語文學報》14期,2007年12月,頁337-354。
    莊裕安:〈七寶樓閣的體溫 評簡媜的《夢遊書》〉,《聯合文學》8卷 4期,1992年2月,頁115-116。
    莊家瑋:〈自(敘)傳性與自我追尋的敘事 簡媜散文/散文觀與文類論述的互動〉,《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研究生論文集刊》12期,2010年6月,頁1-18。
    胡馨云:〈剛柔並濟的文字精靈 簡媜〉,《金石文化廣場出版情報》133期,1999年5月,頁20-21。
    胡錦媛:〈或父或狼或散文或小說 讀簡媜「女兒紅」〉,《聯合文學》13卷2期,1996年12月,頁145。
    黃瑞琴等:〈從一滴問號之姿的水到隨性自在的下午茶 作家簡媜訪談記〉,《文藝月刊》249期,1990年3月,頁18-30。
    黃肇基:〈從〈夏之絕句〉談簡媜的文心〉,《國文天地》15卷8期(176期),2000年1月,頁108-109。
    黃雅歆:〈「舊我」與「新我」的掙扎 看簡媜「女兒紅」裡的女兒國〉,《台北師院語文集刊》6期,2001年6月,頁133-164。
    黃雅歆:〈躲在〈密語〉裡的女兒身 簡媜的《女兒紅》到《紅嬰仔》〉,《台北
    師院語文集刊》7期,2002年6月,頁165-185。
    黃雅莉:〈在青春歲月裡流淌的一段清澈的歌詠 簡媜〈水經〉賞析〉,《中國語文》96卷1期(571期),2005年1月,頁54-61。
    黃雅莉:〈戀父與傷悼的雙重固執:從簡媜〈漁父〉論散文複雜內心世界的充分展示〉,《台灣圖書館管理季刊》2卷1期,2006年1月,頁98-119。
    黃文成:〈女性與佛性的對話 試論簡媜佛教散文書寫意指〉,《通識研究集刊》12期,2007年12月,頁135-152。
    黃郁棻:〈簡媜散文中的父親形象〉,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雲漢學刊》15、16期,2008年6月,頁59-77。
    楊錦郁記錄整理:〈從寂地出發,終歸於幻滅 李瑞騰專訪簡媜〉,《文訊》57卷96期,1993年10月,頁94-98。
    趙公正:〈絕妙散文 解讀簡媜「夏之絕句」〉,《國文天地》16卷3期,2000年8月,頁65-69。
    趙慶華:〈半人半馬獸的文學國度 簡媜VS.唐捐〉,《文訊》250期,2006年8月,頁83-86。
    鄒依琳:〈簡媜《女兒紅》中的女性形象剖析〉,《國文天地》18卷10期(214期),2003年3月,頁38-48。
    廖祿基:〈論簡媜《天涯海角 福爾摩沙抒情誌》的記憶與認同〉,《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文集刊》13期,2008年1月,頁201-222。
    蔡素芬紀錄:〈鄭明娳、簡媜對談散文創作〉,《國文天地》4卷2期,1988年7月,頁66-74。
    蔡佳瑩:〈秀逸的出塵蓮 簡媜〉,《全國新書資訊月刊》,1999年4月,頁19-20。
    鄭明娳:〈從「私房書」探簡媜的心室秘笈〉,《自由青年》80卷2期,1988年8月,頁68-73。
    鄭如真:〈繁華落盡見真淳 論簡媜的散文世界〉,《書評》17期,1995年8月,頁3-11。
    鄭如真:〈簡媜散文的修辭特色〉,《國文天地》25卷4期(292期),2009年9月,頁13-21。
    鄭淑娟:〈論簡媜《天涯海角 福爾摩沙抒情誌》的思想與歷史情懷〉,《義守大學學報》11期,2005年6月,頁107-120。
    蕭正儀:〈生命中的淡遠品味 我看簡媜著《下午茶》〉,《明道文藝》174期,1990年9月,頁72-74。
    蕭富元:〈簡媜的嬰仔經 生命的意外之旅〉,《康健雜誌》15期,1999年12月,頁28-34、36。
    蕭嘉玲:〈雙關的記憶 評簡媜《女兒紅‧在密室看海》的女性記憶書寫〉,《文訊》206期,2002年12 月,頁54。
    劉玲君:〈簡媜 深情的創作者 一趟美國行 意外帶回一份生命的禮物〉,《書香遠傳》49期,2007年6月,頁46-49。
    劉雅薇:〈魔幻寫實式描寫初探 以簡媜作品為觀察核心〉,《國文天地》22卷期(255期),2006年8月,頁51-56。
    鍾怡雯:〈擺盪於孤獨與幻滅之間 論簡媜散文對美的無盡追尋〉,《台灣人文》第3號,1999年6月,頁71-85。原刊於《明道文藝》275期,1999年2月,頁176-187。
    魏可風:〈航向大海 說簡媜〉,《北縣文化》102期,2009年8月,頁16-17。
    蘇 綾:〈簡媜和她的「山」、「水」〉,《文訊》27期,1986年12月10日,頁205-211。

    五、報紙文章
    林麗貞:〈誤入散文「歧途」 簡媜談散文創作(上)),《自由時報》35版,2001年6月18日。
    張 讓:〈現代女薛西弗斯〉,《聯合報》48版,1999年6月7日。
    張曉風:〈不掩國色:張曉風談散文〉,《聯合報‧副刊》,2004年5月24 日。
    簡媜主講、魏可風記錄整理:〈許我一張散文臉〉,《聯合報》39版,2000年6月5日。
    簡 媜:〈為誰而寫?為誰而讀?〉,《聯合報》39版,2002年7月28日。
    簡 媜:〈給孩子們「根與翅膀」〉,《自由時報》39版,2004年4月11日。
    簡 媜:〈流浪者之歌〉,《自由時報》41版,2005年2月13日。
    魏可風採訪整理:〈逃難到文學裡 專訪簡媜〉,《自由時報》39版,2000年7月8日。
    羅 奇:〈女作家的新育嬰書寫〉,《聯合報》48版,1999年6月7日。

    六、網頁資料
    台灣大百科全書: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4209&Keyword=%E6%B3%95%E5%B8%AB,2011年2月23日瀏覽。
    台灣文化園區:http://blog.nownews.com/article.php?bid=2516&tid=114093,2011年5月11日瀏覽。
    道教學術資訊網站:http://www.ctcwri.idv.tw/IndexD2/D2-15/051-103/15088/02.htm
    ,2011年2月23日瀏覽。
    博客來書籍館: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76589,2012年1月2日瀏覽。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