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朱賜麟 |
---|---|
論文名稱: |
曹劌之陣思想研究----及其在春秋兵學思想史上的意義 |
指導教授: |
季旭昇
Chi, Hsiu-She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06 |
畢業學年度: | 95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98 |
中文關鍵詞: | 曹劌之陣 、春秋兵學 、兵學思想 、兵書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16 下載:74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論 文 摘 要
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馬承源主編的《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四)》(以下簡稱《上博四》)中,有一篇簡書《曹劌之陣》,從內容研究的結果來看,這是一篇典型春秋時代的論兵記載。李零在〈校釋說明〉中說:「其內容是記魯莊公、曹沬問對,開頭是論政,後面是論兵,篇題主於論兵,蓋視之為兵書。」 大致的意思不差。春秋時代及其以前的兵學觀念是:政、軍一體。古人有所謂:「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政、軍一體,政事是本,軍事是末。簡文第十八、十九簡有謂:「不和於邦,不可以出豫;不和於豫,不可以出陣;不和於陣,不可以戰。是故夫陣者,三教之末。」 談的正是這個道理。至於《孫子兵法》、《吳子兵法》、《孫臏兵法》、《司馬法》等歷代傳世兵學著作,也都無不以此觀念立論;就算是在西方的兵學思想裡,德國的克勞塞維茨(Carl Philip Gottlieb von Clausewitz 1780~1831)在《戰爭論》中也一再地提出這個觀念:軍事為政治之從屬,而戰爭又是政治運作的延續,也是達成政治目的的手段 。因此筆者所謂:古今中外的兵學著作,無不是兼合政、軍二元立論,就是這個道理。
曹劌在今傳本《左傳》、《穀梁傳》、《國語》並作曹劌或曹翽,然而《史記》則作曹沫、曹沬。沬、沫、劌、翽,音近可通。簡文作 (此字亦見《說文》)、蔑、邁。或許司馬遷作《史記》時別有所本,但本篇論文中,筆者將之一律楷定作「曹劌」,遵古也。
本篇論文的研究動機與寫作架構,是希望通過對《曹劌之陣》這篇簡書的簡序編聯、文字釋讀、文意探究等過程,以期貫通其思想脈絡。然後循此基礎,從傳世文獻的研究入手,探索曹劌的生平事蹟、簡書的時代背景、出土價值,並以傳世兵學著作《孫子兵法》、《吳子兵法》、《孫臏兵法》、《司馬法》的內容與精神,來檢視這篇簡書的兵學思想。然後從周代政治思想、憂患意識、禮樂制度、兵學思維的分析為基礎,嘗試以《左傳》、《國語》所載記的春秋時代重要戰役與政治論述中的兵學思想,聯繫、建構出西周至春秋中期的兵學思想體系。最後,由此而往下一探:春秋後期至戰國初期的兵學思想演變。
通過這樣的研究過程,筆者將本篇論文分為:簡書內容研究與兵學思想研究兩部分。以下分別敘述在此兩方面所得到的研究發現與心得:
在簡書內容研究方面
一、 筆者首先根據實際計算綴合簡的長度結果,拆解、重組李零、李銳兩位學者在文意上無法合理釋讀的綴合部份;並參考日本島根大學竹田健二教授發表的〈《曹沬之陣》中的竹簡綴合與契口〉 論文,其中有關:契口和竹簡的綴合之論點,重新思考簡序編聯問題;再依據兵學思想與簡文意涵的解讀結果,進行簡序調整,得出一個可能較為合理的編聯結構。筆者在此處,依照原考釋者李零的編聯簡序號為基準,將部分一支綴合簡還原為二簡,簡序號則分為上、下,以便於檢索。重新編聯的簡序號排列如下:
1、2、3、41、4、5、6、7上、8下、9、10、11、12、13、14、17、18、19、20、21、22、25、58、23下、24上、26、62、33、34、35、36、28、37上、49、48、46下、59、60上、37下、38、39、40、42、43、44、45、46上、47、63上、27、23上、51下、29、24下、31、32、50、51上、30、52、53上、60下、61、53下、54、55、56、57、15、16、63下、64、65上、7下、8上、65下。
二、 由於本文的寫作主體是在兵學思想研究,所以字形分析並非重點,大多採用李零、李銳、白于藍等專家學者的成說為主。但是文字釋讀、文意梳理、思想研究仍應由識字為基礎,合字成詞、合詞成句、集句成章、聯章成篇,因此字詞章句的釋讀部份,仍然不免有所闡論發明。對於多位學者曾經提出有爭議的字詞釋讀,筆者還是必須予以討論,並且不能避免的要有所批判與論斷。例如:(1)「君其毋隕(殞)」還是「君其毋愪」?(2)「居不褺(疊)席」還是「居不褻(設)席」?抑或是「居不褻文」?(3)「和於豫」的「豫」字,究竟是「舍」還是「豫」?應該如何釋讀?(4)「每將軍」還是「毋將軍」?(5)「裨大夫」還是「嬖大夫」?(6)「五人以敔」還是「五人以伍」?(7)「不卒則不恆」還是「不愛則不恆」?(8)「出師有機」還是「出師有忌」?(9)「父兄不存」還是「父兄不薦」?(10)「散果」一詞怎麼解?(11)「以說於萬民」還是「以悅於萬民」?(12)「旦日」還是「明日」?(13)「萬民貢首」還是「萬民黔首」?(14)「而如惑諸小道」還是「而毋惑諸小道」?它們的意涵為何?在各家的諸多解讀之中,究竟有何不妥?也都在釋讀過程中,嘗試一一予以辨明。
三、 關於本篇簡書內容的對話時間,筆者推定:在魯莊公十二年至十三年之間。依據簡文第一章與第二章的內容得知:兩章對話之間,應有一年左右,這當是魯莊公用以勵精圖治「修政而善於民」的時間。所以也就提供我們幾個可以推敲這段對話時間範圍的相關條件:一是曹劌應已受知於魯莊公;二是準備鑄鐘,應與周代禮制「鑄器銘功」有關;三是在此期間有一年時間休養生息,國家無事;四是魯莊公仍欲與齊戰,齊桓公霸業尚未建立。參合前後資料,筆者推定:簡文中莊公問戰守之道的最可能時間,應該就在魯莊公十二年至十三年之間。
在兵學思想研究方面:
一、 本篇簡書的研究過程,筆者在第三章《曹劌之陣》兵學思想中,以分章試探方式,做出比較細密的思想提攝與分析,並參照《孫子兵法》、《吳子兵法》、《司馬法》、《孫臏兵法》的相關文字進行佐證與論述。另外在第四章「西周至春秋中期的兵學思想初探」裏,則從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中所提出的:周初建國的憂患意識為源起 ,通過對《周易》、《尚書》、《詩經》的資料檢視,為春秋兵學思想的政略、戰略部分立基。再從時代背景研究中,參合比較沒有爭議的春秋史事典籍:《左傳》、《國語》的相關記載,試圖從春秋中期五大戰的軍事討論中,提攝出春秋時代兵戰思想的九個核心思維,來檢視本篇簡書的兵學思想系統,證明其內容確可作為研究春秋兵學思想的可靠依據。
二、 從本篇簡書的兵學思想研究中,參合《左傳》、《國語》的相關記載,以及《孫子兵法》、《吳子兵法》、《司馬法》的論兵資料,可以發現春秋時代的兵學思想中,本就存在著:以政治為主的王霸思想與軍事為主的兵戰思維的兩極爭鋒。也就是所謂:政、軍二元的對立與競合。其中既有政略指導戰略的軌跡,也有戰術影響戰略的作為,可以說是兵學思想的百家爭鳴時代。而到了吳、越爭霸的時期,出現了集大成的《孫子兵法》,此後,兵學思想才發展成為今天的面貌。其後政治形勢的變化,不僅改變了政略、戰略的思考,也改變了戰術運用與戰爭作為。戰國時代的形成,與其後的兵學思想,都應以此為轉變的關鍵時期。
三、 在春秋兵學思想的轉變研究中,筆者發現:吳、越的崛起,得兵戰之法於楚、齊之「怨臣」,而吳、越又是歷代交相怨伐的世仇之國。因此吳之於楚、越之於吳,在戰陣殺伐之間,都含藏著深刻的怨怒之氣,不滅不止。所以兵學思想與攻戰作為,自然受到這股怨怒之氣的影響,從而顛覆了周初的「王者之兵」、春秋中期的「霸者之兵」的精神,進而演變為「怨者之兵」、「怒者之兵」,甚而至於「暴者之兵」,其中貪戾殺伐之氣特別深重。這股怨怒之氣隨著吳、越兩國的暴興、速没,而走入歷史,但是它所表現在:戰陣殺伐,不滅不止的影響,卻流毒至於戰國及後世的兵學思想之中。
四、 從春秋到戰國,由於政略、戰略的目標徹底改變,加上戰具的發明、戰技的訓練、戰術的運用、戰爭的指揮與戰場的面貌,都已經進入了一個絕對專業的時代,戰敗的代價就是亡國絕祀、喪家滅身。面對如此嚴峻的後果,所以戰場的指揮權,自然就從原來國君與卿大夫的手中,移轉到了嫻熟戰陣兵法的軍事將領之手。戰陣之間的兵學思維,自然也就從絕對的政略主導戰略、戰術的形勢,逐漸向戰術影響戰略、政略的結果傾斜。由於時移勢異,所以早期的兵書典籍在幾經刪選之後,也就造成了《漢書.藝文志》中,有關春秋以前的兵學著作,除了《孫子兵法》以外,一概付之闕如的原因 。
最後,為了方便讀者檢視簡書原文字形,又必需尊重上海博物館簡書照片之所有權,筆者謹將第三次摹寫本影印附錄於全書之後,以就教於大家。
參 考 書 目
一、經子類目
《十三經注疏.周易》台北:藝文印書館 1981年元月八版
《十三經注疏.尚書》台北:藝文印書館 1981年元月八版
《十三經注疏.詩經》台北:藝文印書館 1981年元月八版
《十三經注疏.周禮》台北:藝文印書館 1981年元月八版
《十三經注疏.儀禮》台北:藝文印書館 1981年元月八版
《十三經注疏.禮記》台北:藝文印書館 1981年元月八版
《十三經注疏.左傳》台北:藝文印書館 1981年元月八版
《十三經注疏.公羊傳》台北:藝文印書館 1981年元月八版
《十三經注疏.穀梁傳》台北:藝文印書館 1981年元月八版
《十三經注疏.論語》台北:藝文印書館 1981年元月八版
《十三經注疏.爾雅》台北:藝文印書館 1981年元月八版
《十三經注疏.孟子》台北:藝文印書館 1981年元月八版
《周易今註今譯》南懷瑾、徐芹庭合註譯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979年4月
《周易二種:周易王韓注、周易本義》魏‧王弼、晉‧韓康伯、宋‧朱熹著 台北:大安出版社 1999年7月第一版
《尚書今古文注疏》清‧孫星衍撰 北京:中華書局 2004年2月第二版
《尚書今注今譯》屈萬里註譯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977年4月七版
《毛詩會箋》日‧竹添光鴻會箋 台北:華國出版社 1975年5月台一版
《詩經通論》清‧姚際恆著 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 1980年8月台初版
《禮記鄭注》漢‧鄭玄注 台北:學海出版社 1981年9月再版
《春秋公羊學講述》段熙仲著 江蘇: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2年11月
《春秋左傳杜林合注》台北:學海出版社 1975年8月初版
《四書章句集注》宋‧朱熹著 北京:中華書局 1996年9月
《論語譯注》楊伯峻編著 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 1978年12月台初版
《孟子會箋》溫晉城選注 台北:正中書局 1961年4月台二版
《荀子集解》清‧王先謙集解 台北:藝文印書館 1977年2月四版
《荀子柬釋》清‧梁啟雄撰 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 1974年12月初版
《老子註》魏‧王弼注 台北:藝文印書館 1975年9月三版
《墨子讀本》譚正璧編 台北:華正書局 1974年9月台一版
《管子校注》黎翔鳳撰 北京:中華書局 2004年6月
二、兵學類目
《武經七書》 台北:中華戰略協會 1988年10月20日三版
《吳孫子發微》 李零著 北京:中華書局 2000年8月
《孫臏兵法解讀》 楊玲編著 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2002年11月
《孫臏兵法校理》 張震澤撰 北京:中華書局 2004年1月
《先秦兵書佚文輯解》 徐勇主編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2年
《簡帛兵學文獻探論》 陳偉武著 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 1999年11月
《戰爭論》 德‧克勞塞維茨著;楊南芳等譯校 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2001年
三、史學類目
《史記會注考證》 漢‧司馬遷撰;日‧瀧川龜太郎會注 台北:洪氏出版社 1981年10月10日初版
《史記》 漢‧司馬遷撰 台北:啟明書局 1965年2月初版
《前漢書》 漢‧班固撰 台北:啟明書局 1965年2月初版
《國語》 三國‧韋昭注 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 1980年8月
《戰國策》 漢‧劉向輯 台北:雲海出版社 1966年
《說苑校證》 漢‧劉向撰 北京:中華書局 2000年3月
《中國兵學史》 趙國華著 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4年11月
《西周史》 楊寬著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999年4月
《戰國史》 楊寬著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2001年11月初版
《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 徐復觀著 上海:三聯書店 2001年5月
《西周金文官制研究》 張亞初、劉雨合撰 北京:中華書局 2004年重印
《秦漢制度史論》 李玉福著 山東:山東大學出版社 2002年9月
四、小學類目
《說文解字》 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 台北:南嶽出版社 1978年8月
《說文正補》 魯實先著 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出版中心
《說文中之古文考》 商承祚著 台北:學海出版社 1979年5月初版
《說文新證》 季旭昇撰 台北:藝文印書館 2002年10月初版
《宋本玉篇》 梁.顧野王著 北京:中國書店 1983年
《爾雅音圖》 晉.郭璞撰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977年1月
《汗簡箋正》 後周.郭忠恕、清.鄭珍箋合著 台北:廣文書局 1974年3月
《經籍纂詁》 清‧阮元撰 台北:宏業書局 1980年8月再版
《楚系簡帛文字編》 滕壬生著 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6年9月
《古文字詁林》〔一至十二册〕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年~2004年
《戰國古文字典》 何琳儀著 北京:中華書局 1998年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簡書(一)》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年12月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簡書(二)》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12月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簡書(三)》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3年12月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簡書(四)》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年12月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簡書(五)》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年12月
《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續編》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2004年7月
《郭店楚墓竹簡》 《簡帛書法選》編輯組 北京:文物出版社 2002年10月
《包山楚簡文字編》 張光裕主編 台北:藝文印書館 1992年11月
《望山楚簡校錄》 張光裕、袁國華著 台北:藝文印書館 2004年12月
五、其他
《出土簡帛文獻與古代學術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台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 2005年12月2日
《中國文學研究研究生論文集》 台北: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2005年12月
《大字本評註古文辭類纂》 清.姚鼐編纂;王文濡評註 台北:華正書局 1979年5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