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曉茵
Chang, Hsiao-Yin
論文名稱: 喬建中的傳統音樂歷程研究
The Study of Qiao Jian-Zhong's Chinese Traditional Music Life
指導教授: 呂錘寬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民族音樂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Ethnomusicology
論文出版年: 2012
畢業學年度: 10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12
中文關鍵詞: 喬建中傳統音樂土地與歌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中國民歌音樂地理學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34下載:2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中國藝術研究院是中國大陸唯一的一所國家級綜合性藝術科研、創作和教育機構。喬建中教授在1988年至2001年間擔任其音樂研究所所長,努力不懈地為中國傳統音樂研究開創出百花爭放的局面,引領學術交流之風氣。此外,他的學術研究亦碩果纍纍,實地調查足跡遍佈各省,並出版及參與策劃編輯多部經典書籍,無論在行政或學術領域,皆為中國音樂史上之重要人物。本文即以喬建中為核心,撰寫其生平經歷、活動事蹟、學術研究成果等,透過各項蒐集分析,整合研究,對其傳統音樂之生命歷程進行探討。
    在喬建中的帶領下,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承襲了自楊蔭瀏建所以來「以資料為中心」的學術研究經營理念。他寫下了三百餘萬字的學術論著,以及目前身為中國傳統音樂學會會長之引領使命,對中國音樂學界之影響甚大。筆者將其生命歷程歸納為養成、發展、集成三個時期,提出了多方面之跨領域成就和中國音樂地理學之創發性成就,並探索其時代意義。

    前言 I 摘要 III 凡例 V 序論 1 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二、 中國當代傳統音樂的研究略述 2 三、 喬建中生平簡介 5 四、 研究方法與論文架構 7 第一章 成長背景及養成訓練 9 第一節 陝北黃土地下的童年(1941-1948年) 9 一、時代背景 9 二、家鄉環境概述 10 三、家庭背景 13 第二節 從地方教育到進京求學 16 一、小學(1948-1955年) 17 二、中學(1955-1958年) 17 三、專科學校-附中(1958-1961年) 19 四、大學(1961-1967年) 21 (一)西安音樂學院 21 (二)中國音樂學院 23 五、研究生(1978-1982年) 26 第三節 學以致用-九年工作中再學習 32 一、中國京劇團(1969-1970年) 32 二、河北宣化部隊(1970-1973年) 34 三、山東省藝術館(1973-1978年) 36 第二章 行政工作及學術研究 41 第一節 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的十九年 41 一、擔任研究員時期(1982-1985年) 43 二、擔任副所長時期(1985-1988年) 45 (一)黃翔鵬所長領導方針 45 (二)重要活動經歷 46 三、擔任所長時期(1988-2001年) 47 (一)行政工作 48 (二)重要活動經歷 53 (三)策劃大型活動 58 第二節 踏遍山河以成學術研究 72 一、實地調查經歷 72 (一)漢族音樂 74 (二)少數民族音樂 87 二、學術論著 101 (一)出版著作 101 (二)參與策劃與編輯之項目 113 (三)撰寫文章 121 三、研究成果 122 (一)民歌 123 (二)音樂地理學 126 (三)當代器樂藝術 128 (四)二十世紀中國傳統音樂研究學術史 130 第三章 學術參與及成就 134 第一節 一輩子的追求-熱衷於樂事、深情於樂人 134 一、退休前後參與策劃之學術活動及其他樂事 134 (一)「新世紀中華樂派」學術討論 135 (二)中國傳統民間儀式音樂研究計畫 136 (三)中華傳統音樂文化資源庫 136 (四)歐洲中國音樂研究基金會第十一屆年會 137 (五)北京傳統音樂節 139 (六)第二十九屆世界音樂教育大會 139 (七)參與學術組織及其它 140 (八)獲得獎項與榮譽 141 二、與音樂學者及民間藝人之交往 141 (一)與音樂學者之交往 141 (二)與民間藝人之交往 147 第二節 桃李滿天下的傳承使命 151 一、任教經歷 151 (一)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1989-2005年) 151 (二)福建師範大學(1998-2004年) 153 (三)中國音樂學院(2000年至今) 154 (四)赴台灣教學(2002-2004年) 154 (五)上海音樂學院(2004年至今) 154 (六)杭州師範大學(2010年至今) 156 二、教學方式 156 第三節 促進學術交流的推手 159 一、香港 159 二、台灣 160 三、國外 169 結論 171 一、喬建中的傳統音樂歷程 171 (一)傳統音樂歷程總結 171 (二)生命歷程分期 174 二、喬建中的成就與時代意義 174 (一)成就 174 (二)時代意義 175 附件一:喬建中年表 176 附件二:喬建中文章總表 184 附件三:喬建中參與重要實地調查一覽表 202 參考資料 204 一、文字資料 204 二、影音資料 210 三、實地訪問 211

    一、文字資料
    (一)書籍
    山東省地圖出版社編。《中國知識地圖冊》。山東省地圖出版社,2007。

    山東省群眾藝術館、中央音樂學院民族音樂教研室編。《民族器樂‧魯西南鼓吹樂選集》。人民音樂出版社,1982。

    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 編。《中國音樂年鑑‧1987》。文化藝術出版社,1987。

    ________。《中國音樂年鑑‧1988》。文化藝術出版社,1989。

    ________。《中國音樂年鑑‧1989》。文化藝術出版社,1989。

    ________。《中國音樂年鑑‧1990》。山東教育出版社,1990。

    ________。《中國音樂年鑑‧1991》。山東教育出版社,1992。

    ________。《中國音樂年鑑‧1992》。山東教育出版社,1993。

    ________。《中國音樂年鑑‧1993》。山東友誼出版社,1994。

    ________。《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四十年》。內部出版,1994。

    ________。《中國音樂年鑑‧1994》。山東友誼出版社,1995。

    ________。《中國音樂年鑑‧1995》。大象出版社,1997。

    ________。《中國音樂年鑑‧1996》。山東文藝出版社,1997。

    ________。《中國音樂年鑑‧1997》。山東文藝出版社,1999。

    ________。《中國音樂年鑑‧1998》。山東文藝出版社,2002。

    ________。《中國音樂年鑑‧1999》。山東文藝出版社,2002。

    ________。《中國音樂年鑑‧2000》。山東文藝出版社,2004。

    ________。《中國音樂年鑑‧2001》。山東文藝出版社,2004。

    ________。《中國音樂年鑑‧2002》。山東文藝出版社,2005。

    ________。《中國音樂年鑑‧2003》。山東文藝出版社,2006。

    ________。《中國音樂年鑑‧2004》。山東文藝出版社,2006。

    ________。《中國音樂年鑑‧2005》。文化藝術出版社,2008。

    ________。《中國音樂年鑑‧2006》。文化藝術出版社,2009。

    ________。《中國音樂年鑑‧2007》。文化藝術出版社,2009。

    ________。《楊蔭瀏全集》。江蘇文藝出版社,2009。

    ________。《音樂學文集》(紀念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建所40週年)。山東友誼出版社,1994。

    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編。《音樂文化》(2000音樂學年度叢書)。人民音樂出版社,2000。

    ________。《音樂文化》(2001音樂學年度叢書)。文化藝術出版社,2002。

    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編。《華樂大典‧二胡卷》。上海音樂出版社,2010。

    王耀華、喬建中主編。《音樂學概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王耀華主編。《20世紀中國音樂史論研究文獻綜錄-20世紀新興學科卷(上)》。人民音樂出版社,2008。

    天津音樂學院編。《中西音樂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天津音樂學院,2001。

    臺北市立國樂團、鴻禧美術館編。《古琴紀事圖錄:2000年臺北古琴藝術節唐宋元明百琴展實錄》。臺北市立國樂團,2000。

    臺北市立國樂團編。《世紀古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立國樂團,2000。

    朱瑞冰主編。《香港音樂發展概論》。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1999。

    汪毓和。《中國近現代音樂史》。人民音樂出版社,1994。

    呂鈺秀等編。《台灣音樂百科詞書》。遠流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8。

    吳贛伯編。《二十世紀中華國樂人物誌》。上海音樂出版社,2007。

    李民雄總主編。《江南絲竹音樂大成》(附光盤三張)。江蘇文藝出版社,2003。

    居其宏。《20世紀中國音樂》。青島出版社,1992。

    明立國主編。《1996音樂的傳統與未來國際會議論文集》。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0。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音樂資料館、香港民族音樂研究會編。《中國音樂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山東教育出版社,1990。

    南京藝術學院「中國當代音樂學」課題組。《中國當代音樂學》。人民音樂出版社,2006。

    洛秦主編。音樂人文地理叢書《心與音的對話:觀察與思考》音樂人類學E-研究院「教研基地」田野紀實。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上海錦繡文章出版社,2010。

    高燕生、劉連捷主編。《謬天瑞音樂生涯》。香港藝苑出版社,2000。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編。《2003音教育學術研討會-邁向音樂教育新紀元論文集》。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2003。

    國立傳統術中心民族音樂研究所編。《華文音樂期刊篇目彙編:1950-2000》。國立傳統術中心民族音樂研究所,2004。

    陶藝編。《梅曰強紀念文集》。陶藝,2006。

    張曉生主編。《文藝鑑賞大觀》。解放軍出版社,1989。

    喬建中。《瑤族民歌》。文化藝術出版社,1987。

    ________。《論漢族民歌近似色彩區的劃分》。文化藝術出版社,1987。

    ________。《土地與歌-傳統音樂文化及其歷史地理背景研究》。山東文藝出版社,1998。

    ________。《中國經典民歌鑒賞指南(上)、(下)》(附兩張光盤)。上海音樂出版社,2002。

    ________。《嘆詠百年-喬建中音樂學研究文集》。山東文藝出版社,2002。

    ________。《國樂今說-喬建中音樂文集》。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5。

    ________。《土地與歌(修訂版)-傳統音樂文化及其歷史地理背景研究》。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9。

    喬建中主編。《中國音樂》(中國文化藝術叢書)。文化藝術出版社,1999。

    ________。《中國鑼鼓》。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

    ________。《國樂典藏》(附兩張光盤)。中華書局出版社,2004。

    ________。《20世紀中國音樂學經典文獻導讀‧中國傳統音樂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9。

    ________。《中國傳統音樂學會三十年論文選(1980-2010)》。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10。

    喬建中、毛繼增彙編。《中國音樂學一代宗師-楊蔭瀏(紀念集)》。中國民族音樂學會,1992。

    喬建中、薛藝兵主編。《民間鼓吹樂研究-首屆中國民間鼓吹樂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山東友誼出版社,1999。

    《當代中國》叢書編輯委員會編。《當代中國音樂》,當代中國出版社,1997。

    楊璀編。《露水地裡穿紅鞋-信天遊曲集》。人民音樂出版社,1995。

    趙復興。《古樂奇葩》。中國文聯出版社,2008。

    劉靖之編。《中國新音樂史論集(1946-1976)》。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1990。

    劉東升主編。《古樂風流-中國樂譜樂書樂人》。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2001。

    蕭梅主編。《古樂風流-中國樂器》。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2001。

    蕭梅。《田野萍蹤》。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4。

    ________。《田野的回聲-音樂人類學筆記(修訂版)》。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10。

    (二)期刊
    小木。〈百年回望-記本世紀中國音樂學界的最後一次盛會〉。《人民音樂》(第1期,2000):20-23。

    天聿。〈通向未來的里程碑-亞太地區傳統音樂研討會綜述〉。《人民音樂》(第8期,1987):5-6。

    王耀華。〈腳踏實地 真誠執著-讀喬建中《土地與歌》〉。《人民音樂》(第6期,1999):48-49。

    王雨桑。〈廣西採風報告〉。《音樂學術信息》(第4期,1997):13-14。

    司仁儀。〈傳統音樂研究的國際盛會-ICTM第31屆世界年會綜述〉。《人民音樂》(第9期,1991):9-11。

    竹松。〈首次國際中國傳統音樂研討會在穗舉行〉。《貴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期,1991)。

    杜亞雄。〈記「亞太地區傳統音樂學術研討會」〉。《音樂研究》(第4期,1987) :112-115。

    李遠。〈中國音樂學的盛會-紀念楊蔭瀏先生誕辰100年國際學術研討會〉。《音樂研究》(第1期,2000):76-82。

    吳凡。〈三十載上下求索-中國傳統音樂研究歷史回顧(1980-2010)〉。《音樂研究》(第5期,2010):21-33。

    李岩。〈「先驗」‧「鮮艷」的存在-第三屆「中華樂派論壇」述評〉。《人民音樂》(第7期,2011):60-61。

    欣芝。〈把握中國傳統音樂的命脈-讀喬建中的《土地與歌》〉。《人民音樂》(第7期,2004):62-63。

    苗晶。〈民族音樂寶庫中的明珠-部分省、自治區少數民族多聲部民歌座談會述評〉。《人民音樂》(第6期,1982):32-35。

    紅柯。〈飄然來去的音符 跨越世紀的探索-1998首屆全國旋律學學術研討會散記〉。《音樂研究》(第3期,1998):102-103。

    洛秦。〈二十一世紀中國音樂研究走向何方?-「中國音樂研究在新世紀的定位」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第1期,2001):80-86。

    ________。〈「歌」詠「土地」之書與絕非「重寫」的一家之言-喬建中《土地與歌》和劉再生《中國近現代音樂史簡述》書評欄目主持人語〉。《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第2期,2010):122-124。

    曹本冶。〈寫在「中國音樂國際研討會」之後〉。《中央音樂學院學報》(第2期,1989):106-107。

    陳克秀。〈百年奮鬥 世紀開篇-「中國音樂研究在新世紀的定位」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中國音樂學》(第2期,2001):21-35。

    ________。〈文脈久遠自昌盛 琴韻悠然即風華-「全國第四屆古琴打譜會暨國際琴學研討會」述評〉。《人民音樂》(第3期,2002):35-38。

    張振濤。〈日久見人心(之一)-田野上的思緒〉。《人民音樂》(第10期,2001):43-45。

    ________。〈《土地與歌》‧土地與人-音樂學家喬建中〉。《人民音樂》(第9期,2008):4-11。

    ________。〈平原日暮-屈家營的故事〉。《中國音樂學》(第3期,2009):30-45。

    張弦。〈塞納河畔回蕩華夏樂聲-「中國古代樂器展」系列活動在巴黎〉。《人民音樂》(第4期,2004):52-53。

    黃翔鵬。〈在亞太地區傳統音樂研討會上的發言〉。《人民音樂》(第8期,1987):2-5。

    喬建中。〈架起瞭解與交流的橋樑-1988年「中國音樂與亞洲音樂國際研討會」綜述〉。《中國音樂學》(第4期,1988):64-68。

    ________。〈天道為酬勤 大略駕群才-朴東生的「民樂人生」與「大民樂觀」〉。《人民音樂》(第11期,2009):5-9。

    ________。〈論二胡的現代精神〉。《人民音樂》(第5期,2011):46-49。

    黃虎、魏鯤。〈中國傳統音樂學會第十三屆年會暨第一屆花兒國際學術研討會述要〉。《中央音樂學院學報》(第3期,2004)。

    閩傑。〈「中國音樂研究在新世紀的定位」國際學術研討會在香港舉行〉。《音樂研究》(第1期,2001):23。

    趙宋光等。〈「新世紀中華樂派」四人談〉。《人民音樂》(第8期,2003):2-6。

    劉靖之。〈香港的兩次國際音樂研討會-第三屆「中國音樂史」與「中國音樂與亞洲音樂」研討會綜述〉。《音樂中國》(第2期,1988):5-9。

    劉再生。〈信天遊的境界-傳統音樂學家喬建中素描〉。《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第2期,2010):125-128。

    蔡良玉、喬建中。〈人類的聲音世界的記憶-IASA年會暨奧地利科學院音檔館成立100年慶典側記〉。《人民音樂》(第4期,2000):43-45。

    韓新安。〈「破」字當頭,「立」在其後-全國首屆旋律學學術研討會暨旋律學研究會成立大會綜述〉。《人民音樂》(第9期,1998):11-13。

    韓鍾恩。〈回饋給土地的歌-寫在喬建中《土地與歌-傳統音樂文化及其地理歷史背景研究(修訂版)》出版之後〉。《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第2期,2010):129-132。

    關傑。〈香港之行〉。《藝術研究》(第2期,2000):53-54。

    蕭梅。〈來自平原的報告-記首屆中國民間鼓吹樂學術研討會〉。《人民音樂》(第1期,1996):20-23。

    ________。〈抒古韻於新聲 追傳統於未來-中國古琴名琴名曲國際鑒賞會側記〉。《音樂研究》(第3期,1994):100-103。

    ________。〈告諸往而知來者-記中國傳統音樂學會第九屆年會〉。《人民音樂》(第1期,1997):37-39。

    ________。〈二十世紀與中國音樂學-紀念楊蔭瀏先生誕辰一百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中國音樂學》(第1期,2000):60-78。

    薛藝兵、吳犇。〈屈家營「音樂會」的調查與研究〉。《中國音樂學》(第2期,1987):81-96。

    (三)報紙
    〈深根民族音樂!大陸學者喬建中帶來壯闊藍圖 許常惠也為台灣「民族音樂中心」籌備處的催生提出強烈呼籲〉。《聯合報》。中華民國84年3月16日,文化廣場版:35。

    〈大陸民族音樂學者喬建中訪台 希望看到原住民樂舞〉。《中國時報》。中華民國84年3月16日,藝文交點版:33。

    〈大陸藝研院音樂研究所長來訪 喬建中分享彼岸民族音樂成果〉。《自由時報》。中華民國84年3月16日,影視、藝術文化版:28。

    〈「典藏中國音樂大系」錄音發表 大陸音樂學者田野調查三十年:喬建中難忘蒙古老人流下的淚〉。《中國時報》。中華民國85年5月4日,文化藝術版:24。
    〈「典藏中國大系」擷取音樂史料 楊錦聰與喬建中合作 促成傳統音韻流傳〉。《民生報》。中華民國85年5月6日,文化新聞版:15。

    〈古琴歷千年 音色仍悠揚:鴻禧籌辦唐宋元明百琴展〉。《中國時報》。中華民國89年2月23日,文化藝術版:11。

    〈話古琴 專家台北會:日前研討會,兩岸三地將從教育著手,推廣古琴創作〉。《聯合報》。中華民國89年4月11日,文化版:14。

    〈踏遍瓊州尋天籟 奧地利科學院音響檔案館館長許勒博士結緣海南黎苗音樂〉。《海南日報》。2001年2月9日,視覺新聞版:11。

    二、影音資料
    喬建中總策劃。典藏中國音樂大系①《弦管傳奇》。風潮有聲出版有限公司,1996。CD。

    ________。典藏中國音樂大系②《土地與歌》。風潮有聲出版有限公司,1996。CD。

    ________。典藏中國音樂大系③《今夜來唱戲》。風潮有聲出版有限公司,1998。CD。

    ________。典藏中國音樂大系④《十八般曲藝(民間說唱)》。風潮有聲出版有限公司,1998。CD。

    ________。典藏中國音樂大系⑤《傳承—楊蔭瀏百年誕辰紀念專輯》。風潮有聲出版有限公司,2000。CD。

    ________。典藏中國音樂大系⑥《這山唱那山(少數民族複音音樂)》。風潮有聲出版有限公司,2002。CD。

    周建潮等總策劃。中國原生態民歌演唱家系列②《西北花兒王:朱仲祿》。中國唱片總公司,2007。CD。

    李玉林、烏日圖那順、臧志君總策劃。內蒙古民族音樂典藏大師系列《清涼的杭蓋—蒙古族長調大師莫德格演唱專輯》。內蒙古文化音像出版社,2010。CD。

    李玉林、臧志君總策劃。內蒙古民族音樂典藏大師系列《富饒遼闊的阿拉善—蒙古族長調大師巴德瑪演唱專輯》。內蒙古文化音像出版社,2010。CD。

    三、實地訪問
    喬建中。〈喬建中談成長經歷〉。筆者 採訪。杭州,2011年2月25日。

    ________。〈喬建中談工作經歷〉。筆者 採訪。杭州,2011年2月26日。

    ________。〈喬建中談退休後參與活動〉。筆者 採訪。杭州,2011年2月27日。

    ________。〈喬建中談任教經歷〉。筆者 採訪。杭州,2011年2月28日。

    ________。〈喬建中談實地調查經歷、與民間藝人交往情形〉。筆者 採訪。杭州,2011年3月1日。

    ________。〈喬建中談兩岸交流經歷〉。筆者 採訪。杭州,2011年3月2日。

    ________。〈喬建中談與音樂學者交往情形〉。筆者 採訪。北京,2011年8月8日。

    田耀農。〈田耀農談喬建中〉。筆者 採訪。杭州,2011年2月28日。

    黃虎。〈黃虎談喬建中〉。筆者 採訪。杭州,2011年3月1日。

    林中樹。〈林中樹談喬建中〉。筆者 採訪。河北固安屈家營,2011年8月14日。

    韓鍾恩。〈韓鍾恩談喬建中〉。筆者 採訪。上海,2011年12月2日。

    劉靖之。〈劉靖之談喬建中〉。筆者 採訪。上海,2011年12月2日。

    蕭梅。〈蕭梅談喬建中〉。筆者 採訪。上海,2011年12月4日。

    錢善華。〈錢善華談喬建中〉。筆者 採訪。台北,2011年12月28日。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