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蔡知臻 Tsai, Chih-Chen |
---|---|
論文名稱: |
灣生的記憶與認同:以鈴木怜子及《南風如歌》為探討中心 The memory and identity of Wansei : Centered on Suzuki Reiko and The song of the South |
指導教授: |
林淑慧
Lin, Shu-Hui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臺灣語文學系 Department of Taiwan Culture,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
論文出版年: | 2018 |
畢業學年度: | 10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63 |
中文關鍵詞: | 灣生 、鈴木怜子 、回憶錄 、引揚 、集體記憶 、敘事認同 |
英文關鍵詞: | Wansei, Suzuki Reiko, memoir, Cited, Collective memory, Narrative identity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THE.NTNU.DTCLL.001.2018.A08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83 下載:8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以灣生鈴木怜子(1935~)所著回憶錄《南風如歌——一位日本阿嬤的臺灣鄉愁》(2014)為研究對象,討論灣生在臺日歷史上的意義與重要性。鈴木怜子如何建構其「灣生」身分、成為灣生,且在戰前、戰後與社會經歷上有何特殊性,需理解回憶錄《南風如歌》的脈絡性與策略性。
首要探討殖民地臺灣的在臺日人與灣生的生活經驗與情況,主以鈴木怜子家族為討論中心。再分析「引揚」的集體記憶與離散的敘事問題,指出鈴木怜子有兩次的離散經驗,分別是1948年的引揚以及1954年的前往美國留學。進一步詮釋分析回憶錄《南風如歌》時,以敘事學理論討論書籍編排、人物形象、文化再現,且運用「敘事認同」的理論觀察,指出「灣生」的身分建構、國族認同與敘事意義呈顯多重混雜的敘事認同現象。
本文凸顯灣生研究的歷史意義與詮釋的多元視角,包括重新思考「灣生」一詞與臺日歷史上的定位。透過灣生鈴木怜子與《南風如歌》,勾勒家族歷史的脈絡,亦有回憶錄的各種閱讀架構,期許能厚植臺日研究的底蘊,發揚臺日文學與文化的淑世意義。
The Wansei Suzuki Reiko (1935~) memoirs " The song of the South " (2014) as the research object, discuss the significance and importance of the Gulf in Taiwan and Japan's history. Wansei Suzuki Reiko how to construct their identity, and before the war, war what is the particularity and social experience, need to understand " The song of the South " train of thought and strategy.
The first part is to discuss the living experience and situation of the Japanese in Taiwan and the Gulf students in the colonial Taiwan. The main focus of the discussion is the Suzuki Reiko family. Then the collective memory and discrete narrative problems of "Yang" are analyzed. It is pointed out that Suzuki Reiko has two discrete experiences, one is from 1948 and the other is to study in the United States on 1954.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rrangement of books, the image of characters, the reproduction of culture, and points out the identity construction of " Wansei " by using the theory of "narrative identity". National identity and narrative significance show a mixed narrative identity phenomenon.
This paper highlights the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study of Wansei Health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including rethinking the word " Wansei " and the historical positioning of Taiwan and Japan. Through Suzuki Reiko and " The song of the South ", the author outlines the context of the family history. There are also various reading structures in memoirs, which are expected to enrich the study of Taiwan Wansei and promote the significance of literature and culture in Taiwan and Japan.
一、 鈴木怜子(すずきれいこ)著作
鈴木怜子著、邱慎譯,《南風如歌——一位臺灣阿嬤的臺灣鄉愁》(臺北:蔚藍文化,2014.09)。
鈴木 れいこ,《世界でいちばん住みよいところ》(東京:マガジンハウス,1997)。
鈴木 れいこ,《日本に住むザビエル家の末裔——ルイス・フォンテス神父の足跡》(東京:彩流社,2003)。
鈴木 れいこ,《ワトソン・繁子——バレリーナ服部智恵子の娘》(東京:彩流社,2006)。
鈴木 れいこ,《旺盛な欲望は七分で抑えよ——評伝昭和の女傑松田妙子》(東京:清流出版,2008)。
鈴木 れいこ,《台湾乳なる祖国——娘たちへの贈り物》(東京:彩流社,2014)。
二、 中文專書
下山一自述、下山操子譯寫,《流轉家族——泰雅公主媽媽、日本警察爸爸和我的故事》(2011.07)。
卞鳳奎,《日治時期日人在臺灣移民之研究》(新北:博揚文化,2016.12)。
巴蘇亞‧博伊哲努(浦忠成),《敘事性口傳文學的表述:臺灣原住民特富野部落歷史文化的追溯》(臺北:里仁書局出版,2000.08)。
王甫昌,《當代臺灣社會的族群想像》(臺北:群學出版,2003.12)。
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臺北:允晨文化,1997)。
王明珂,《反思史學與史學反思:文本與表徵分析》(臺北:允晨文化,2015.07)。
王惠珍,《戰鼓聲中的殖民地書寫——作家龍瑛宗的文學軌跡》(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4.06)。
朱惠足,《帝國下的權力與親密:殖民地臺灣小說中的種族關係》(臺北:麥田出版,2017.08)。
吳文星,《日治時期臺灣的社會領導階層》(臺北:五南出版,2009.09)。
吳佩珍,《真杉靜枝與殖民地臺灣》(臺北:聯經出版,2013.09)。
吳佩珍等撰文,《相遇時互放的光亮:臺日交流文學特展圖錄》(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16.02)。
呂紹理,《展示臺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表述》(臺北:麥田出版,2011.10)。
李有成,《離散》(臺北:允晨文化,2013.08)。
杜維運,《史學方法》(臺北:三民書局,1999)。
周婉窈,《海行兮的年代》(臺北:允晨出版,2003.02)。
林芳玫,《永遠在他方:施叔青的「臺灣三部曲」》(臺北:開學文化,2017.12)。
林淑慧,《臺灣文化采風:黃叔璥及其《臺海使槎錄》研究》(臺北:萬卷樓出版,2004.05)。
林淑慧,《臺灣清治時期散文的文化軌跡》(臺北:臺灣學生書局出版,2007.11)。
林淑慧,《禮俗、記憶與啟蒙:臺灣文獻與文化論述及數位典藏》(臺北:臺灣學生書局出版,2009.02)。
林淑慧,《旅人心境:臺灣日治時期漢文旅遊書寫》(臺北:萬卷樓出版,2014.02)。
林淑慧,《再現文化:臺灣近現代移動意象與論述》(臺北:萬卷樓出版,2017.08)。
林鎮山,《離散、國家、敘述》(臺北:前衛出版,2006.07)。
林鎮山,《原鄉‧女性‧現代性》(臺北:前衛出版,2011.06)。
武之璋,《臺灣光復日產接收真相暨檔案彙編》(臺北:致和出版,2017.03)。
邱永漢,《富者的弱點:有錢的煩惱》(臺北:允晨文化,1994.12)。
邱函妮,《灣生‧風土‧立石鐵臣》(臺北:雄獅出版,2004.06)。
邱貴芬,《「看見臺灣」:臺灣新紀錄片研究》(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6.01)。
邱雅芳,《帝國浮夢:日治時期日人作家的南方想像》(臺北:聯經出版,2017.04)。
侯如綺,《雙鄉之間:臺灣外省小說家的離散與敘事(1950~1987)》(臺北:聯經出版,2014.06)頁47-78。
柳書琴,《荊棘之道:旅日青年的文學活動與文化抗爭》(臺北:聯經出版,2009)。
洪郁如,《近代臺灣女性史:日治時期新女性的誕生》(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7.06)。
胡亞敏,《敘事學》(臺北:若水堂出版,2014.02)。
范銘如,《文學地理:臺灣小說的空間閱讀》(臺北:麥田出版,2008.08)。
范銘如,《空間/文本/政治》(臺北:聯經出版,2015.07)。
徐佑驊、林雅慧、齊藤啓介,《日治臺灣生活事情》(臺北:翰蘆圖書出版,2016.03)。
高亨,《詩經今註》(中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1980)。
張素玢,《臺灣的日本農業移民(1905-1945):以官營移民為中心》(臺北縣:國史館,2001)。
張素玢,《未竟的殖民:日本在臺移民村》(臺北:衛城出版,2017.06)。
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中國上海:商務書局,1922)。
許佩賢,《殖民地臺灣近代教育的鏡像:一九三○年代臺灣的教育與社會》(臺北:衛城出版,2015.12)。
陳芳明,《後殖民臺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臺北:麥田出版,2011.02)。
陳芳明,《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臺灣史觀》(臺北:麥田出版,2011.09)。
陳芳明,《臺灣新文學史》(臺北:聯經出版,2011.10)。
陳培豐,《同化的同床異夢:日治時期臺灣的語言政策、近代化與認同》(臺北:麥田出版,2006.10)。
陳培豐,《想像與界線——臺灣語言文體的混生》(臺北:學群出版,2013.07)。
陳翠蓮,《臺灣人的抵抗與認同(1920~1950)》(臺北:遠流出版,2008.08)。
黃英哲,《「去日本化」「再中國化」:戰後臺灣文化重建(1945-1947)》(臺北:麥田出版,2007.12)。
葉石濤,《臺灣文學史綱》(高雄:春暉出版,1987.02)。
葉智魁,《休閒研究——休閒觀與休閒專論》(臺北:品度公司,2006)。
廖炳惠,《另類現代情》(臺北:允晨文化,2001.06)。
廖炳惠,《關鍵詞200》(臺北:麥田出版,2003.09)。
廖炳惠,《臺灣與世界文學的匯流》(臺北:聯合文學,2006.05)。
劉禾,《跨語際實踐︰文學,民族文化與被譯介的現代性》(中國: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03)。
蔣竹山,《島嶼浮世繪:日治臺灣的大眾生活》(臺北:蔚藍文化,2014.04)。
鄭毓瑜,《文本風景:自我與空間的相互定義》(臺北:麥田出版,2014.12)。
鄭麗玲,《躍動的青春:日治臺灣的學生生活》(臺北:蔚藍文化,2015.02)。
蕭阿勤,《回歸現實:臺灣1970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文化政治變遷》(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2008)。
蕭阿勤,《重構臺灣:當代民族主義的文化政治》(臺北:聯經出版,2012.12)。
戴張寅德編選,《敘事學研究》(中國: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
戴華萱,《成長的迹線——臺灣五○年代小說家的成長書寫(1950-1969)》(臺北:萬卷樓出版,2016.05)。
蘇碩斌等著,《終戰那一天:臺灣戰爭世代的故事》(臺北:衛城出版,2017.12)。
三、 翻譯專書
矢內原忠雄著、林明德譯,《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新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2014.11)。
竹中信子著、曾淑卿譯,《日治臺灣生活史:日本女人在臺灣(大正篇 1912-1925)》(臺北:時報文化,2007.11)。
竹中信子著、熊凱弟譯,《日治臺灣生活史:日本女人在臺灣(昭和篇 1926-1945)上》(臺北:時報文化,2009.01)。
竹中信子著、熊凱弟譯,《日治臺灣生活史:日本女人在臺灣(昭和篇 1926-1945)下》(臺北:時報文化,2009.01)。
克理斯.巴克(Barker, Chris)著,羅世宏譯,《文化研究:理論與實踐》(臺北:五南出版,2010)。
阮斐娜著、吳佩珍譯,《帝國的太陽下:日本的臺灣及南方殖民地文學》(臺北:麥田出版,2010.09)。
於保誠著、繪,艾宇譯,《不要叫我秀子了!》(臺北:玉山社出版,2012)。
近藤正己著、林詩庭譯,《總力戰與臺灣:日本殖民地的崩潰上、下》(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4.10)。
柄谷行人著、吳佩珍譯,《日本近代文學的起源》(臺北:麥田出版,2017.12)。
柯瑞斯威爾(Tim Cresswell)著、徐苔玲、王志弘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臺北:學群出版,2006.12)。
洪郁如著,吳佩珍、吳亦昕譯,《近代臺灣女性史:日治時期新女性的誕生》(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7.06)。
約翰‧伯格著,吳莉君譯,《觀看的方式》(臺北:麥田出版,2010.08)。
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臺北:時報出版,2010)。
荊子馨著、鄭力軒譯,《成為「日本人」:殖民地臺灣與認同政治》(臺北:麥田出版,2006.01)。
凱斯‧詹京斯著、賈士蘅譯,《歷史的再思考》(臺北:麥田出版,1996.12)。
新垣宏一著、張良澤、戴嘉玲譯,《華麗島歲月》(臺北:前衛出版,2002.08)。
駒込武著,吳密察、許佩賢、林詩庭譯,《殖民地帝國日本的文化統合》(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7.01)。
羅蘭‧巴特著、劉森堯譯,《羅蘭‧巴特論羅蘭‧巴特》(臺北:麥田出版,2012.10)。
四、 外文專書
フェイ阮クリーマン(阮斐娜)著、 林ゆう子譯,《大日本帝国のクレオール―植民地期台湾の日本語文学》(東京:慶應義塾大学出版,2007.11)。
矢內原忠雄,《植民及植民政策》(東京:有斐閣,1937)。
尾崎秀樹,《近代文学の傷痕——旧植民地文学論(同時代ライブラリー)》(東京岩波書店,1991.06)。
兒玉正昭,《日本移民史研究序說》(廣島:溪水社,1992)。
河原功編,《台湾引揚關係資料集(第一卷)》(日本東京:不二出版,2012.04)。
河原功編,《台湾引揚關係資料集(第二卷)》(日本東京:不二出版,2012.04)。
河原功編,《台湾引揚關係資料集(第三卷)》(日本東京:不二出版,2012.04)。
河原功編,《台湾引揚關係資料集(第四卷)》(日本東京:不二出版,2012.04)。
河原功編,《台湾引揚關係資料集(第五卷)》(日本東京:不二出版,2012.04)。
河原功編,《台湾引揚關係資料集(第六卷)》(日本東京:不二出版,2012.04)。
河原功編,《台湾引揚關係資料集(第七卷)》(日本東京:不二出版,2012.04)。
河原功編,《台湾引揚關係資料集(附錄一)》(日本東京:不二出版,2012.04)。
河原功編,《台湾引揚關係資料集(附錄二)》(日本東京:不二出版,2012.04)。
垂水千惠,《台湾の日本語文學》(東京:五柳書院,1995.01)。
後藤新平,《日本植民政策一斑》(東京:拓殖新報社,1921)。
柄谷行人,《日本近代文学の起源》(東京:講談社,1988)。
柄谷行人,《戰前の思考》(東京:文藝春秋,1994.02)。
洪郁如,《近代台湾女性史——日本の植民統治と「新女性」の誕生》(東京:勁草書房,2001.11)。
酒井直樹,《日本思想という問題:翻訳と主体》(東京:岩波,1997)。
陳培豐,《同化の同床異夢》(東京:三元社,2001.02)。
游珮芸,《植民地台湾の兒童文化》(東京:明石書店,1999.02)。
駒込武,《植民地帝國日本の文化統合》(東京:岩波書店,1997.04)。
Barry, peter. 2017. Beginning Theory: An Introduction to Literary and Cultural Theory. 4th Rdition.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五、 單篇論文
(一) 中文
王明珂,〈民族史的邊緣研究:一個史學與人類學的中介點〉,《新史學》4卷2期(1993.03),頁95-120。
王明珂,〈族群歷史之文本與情境——兼論歷史心性、文類與範式化情節〉,《陝西師範大學學報》第34卷第6期(2005.11),頁5-13。
王明珂,〈集體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當代》91期(1993.11),頁6-19。
王明珂,〈過去的結構——關於族群本質與認同變遷的探討〉,《新史學》5卷3期(1994.09),頁121-122。
王明珂,〈臺灣與中國的歷史記憶與失憶〉,《歷史月刊》105期(1996.10),頁34-40。
王明珂,〈歷史記憶與族群關係——埃期溝羌族「歷史」的反思〉,《歷史月刊》第196期(2004.05),頁98-104。
王惠珍,〈後解嚴時期西川滿文學翻譯的文化政治〉,《臺灣文學學報》第二十九期(2016.06),頁79-109。
王鈺婷,〈離散經驗與家國之間:論張讓散文中跨界經驗與「局外人」身分〉,《文史臺灣學報》第八期(2014.06),頁53-74。
白景民,〈《詩經》中的親情〉,《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卷2期(2008.04.01),頁185-187。
朱惠足,〈日本帝國的「浪漫主義」與「內地人」開拓先鋒——濱田隼雄《南方移民村》的東臺灣「內地人」移民〉,《文化研究月報》24期(2003.02.15)。
江政寬,〈臺灣歷史中的反抗精神:一個意識層面的初步考察〉,《玄奘學報》4期(2001.10),頁257-293。
江柏煒,〈誰的戰爭歷史?:金門戰史館的國族歷史VS民間社會的集體記憶〉,《民俗曲藝》156期(2007.06),頁85-155。
吳文星,〈戰後初年在臺日人留用政策分析〉,《臺灣師大歷史學報》第33期(2005.06),頁269-285。
吳育龍、高源國、李雅琪,〈臺灣民俗信仰擲杯筊互動設計〉,《設計學研究》13卷2期(2010.12),頁1-18。
吳佩珍,〈血液的「曖昧線」——臺灣皇民化文學中「血」的表象與日本近代優生學論述〉,《臺灣文學研究學報》第十三期(2011.10),頁217-241。
吳宗佑,〈生活就是報國——中山侑的青年劇運動〉,《往返之間:戰前臺灣與東亞文學‧美術的傳播與流動》(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圖書館,2017.10),頁143-165。
李新民、陳密桃,〈樂觀/悲觀傾向與心理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大學在職專班學生為例〉,《教育學刊》32期(2009.06),頁1-43。
阮斐那著、吳佩珍譯,〈目的地臺灣!——日本殖民時期旅行書寫中的臺灣建構〉,《臺灣文學學報》第十期(2007.06),頁57-76。
周芬伶,〈顫慄之歌——趙滋蕃小說《半下流社會》與《重生島》的流放主題與離散書寫〉,《東海中文學報》第18期(2006.07),頁197-216。
周婉窈,〈臺灣人第一次的「國語」經驗——析論日治末期的日語運動及其問題〉,《新史學》六卷二期(1995.06),頁113-161。
岩存益典,〈由臺灣官營農業移民探討日本帝國主義的特色——「堀上協的手記」為中心〉,《史耘》第11期(2005.12),頁57-80。
林上哲,〈戰後初期臺灣傳染疾病問題之探究(1945-1949)〉,《洄瀾春秋》第五期(2008.07),頁15-32。
林呈蓉,〈日本人的臺灣經驗——日治時期的移民村〉,收錄於戴寶村編,《臺灣歷史的鏡與窗》(臺北: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2002),頁136-145。
林秀珍,〈灣生的牽掛:集體移民的神話圖像〉,收錄於《遷徙與記憶》(高雄:中山大學人文中心,2013.12),頁43-67。
林初梅,〈灣生日本人同窗會及其臺灣母校——日本引揚者故鄉意識與臺灣人鄉土意識所交織的學校記憶〉,收錄於《戰後臺灣的日本記憶:重返再現戰後的時空》,(臺北:允晨出版,2017.03),頁307-359。
林淑慧,〈遠遊的共鳴:《兩個芙烈達‧卡蘿》、《驅魔》的自我定位〉,《文山評論:文學與文化》第十卷第一期(2016.12),頁69-98。
林雪星,〈濱田隼雄的「南方移民村」裡的知識份子表象——以醫生神野圭介為主〉,《東吳外語學報》29期(2009.09),頁61-80。
林慧君,〈「南方文化」的理念與實踐——《文藝臺灣》作品研究〉,《臺灣文學學報》19期(2011.12),頁75-97。
林慧君,〈日據時期在臺日人小說中灣生的認同歷程〉,《國文天地》29期(2009.08),頁56-61。
林慧君,〈新垣宏——小說中的臺灣人形象〉,《臺灣文學學報》16期(2010.06),頁85-111。
邱貴芬,〈「在地性」的生成:從臺灣現代派小說談「根」與「路徑」的辯證〉,《中外文學》第34期10卷(2006.03),頁125-154。
邱貴芬,〈「發現臺灣」:建構臺灣後殖民論述〉,《中外文學》21 卷 2 期 (1992),頁 151-167。
星名宏修,〈「血液」的政治學——閱讀臺灣「皇民化時期文學」〉,《臺灣文學學報》第六期(2005.02),頁19-57。
柯任光,〈日治時期戶口資料在家族史的應用案例——兼述戶籍電子化姓氏誤植問題〉,《臺灣源流 》76、77期(2016.10),頁120-135。
柳書琴,〈糞現實主義與皇民文學:1940年代臺灣文壇的認同之戰〉,《東亞現代中文文學國際學報 》第四期,汕頭大學號(2010.05),頁51-79。
洪郁如,〈戰爭記憶與殖民地經驗:開原綠的臺灣日記〉,《近代中國婦女研究》第24期(2014.12),頁47-82。
洪淑苓,〈越華現代詩中的戰爭書寫與離散敘述〉,《中國現代文學》第二十七期(2015.06),頁91-132。
夏春祥,〈文化象徵與集體記憶的競逐——從臺北市凱達格蘭大道談起〉,《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三十一期(1998年9月),頁57-96。
孫麗娟,〈從筷子看日本文化〉,《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第116期(2012年第六期),頁102-103。
張振東,〈莊子的人生觀〉,《現代學人》3期(1961.11),頁99-126。
張素玢,〈移民與山豬的戰爭——國家政策對生態的影響(1910-1930)〉《師大臺灣史學報》第4期(2011.09),頁95-127。
張錦忠,〈文化回歸、離散臺灣與旅行跨國性:「在臺馬華文學」的案例〉,《中外文學》33期7卷(2004.12),頁153-166。
張錦忠,〈在臺馬華文學的原鄉想像〉,《中山人文學報》22期(2006.07),頁93-105。
許文堂,〈清法戰爭中淡水、基隆之役的文學、史實與集體記憶〉,《臺灣史研究》第十三卷第一期(2006.06),頁1-50。
郭祐慈,〈文學與歷史:濱田隼雄《南方移民村》之文學史定位〉,《臺灣風物》56卷3期,(2006.09)。
陳芳明,〈複數記憶的浮現:解嚴後的臺灣文學趨向〉,《思想》8期(2008.03),頁131-140。
陳翠蓮,〈去殖民與再殖民的對抗:以一九四六年「臺人奴化」論戰為聚焦〉,《臺灣史研究》第九卷第二期(2002.12),頁145-201。
陳鴻圖,〈官營移民村與東臺灣的水利開發〉,《東臺灣研究》第7期(2002.12),頁135-164。
曾秀萍,〈一則弔詭的臺灣寓言——《風前塵埃》的灣生書寫、敘事策略與日本情結〉,《臺灣文學學報》第十六期(2015.06),頁153-190。
曾秀萍〈灣生‧怪胎‧國族——《惑鄉之人》的男男情欲與臺日情結〉,《臺灣文學研究學報》第24期(2017.04),頁111-143。
黃秀政,〈論二二八事件的發生及其對臺灣的傷害〉,《興大人文學報》第三十六期(2006.03),頁493-540。
黃秀端,〈政治權力與集體記憶的競逐——從報紙之報導來看對二二八的詮釋〉,《臺灣民主季刊》第五卷第四期(2008.12),頁129-180。
黃金麟,〈革命與反革命——「清黨」再思考〉,《新史學》11卷1期(2000.03),頁99-147。
黃錦珠,〈臺灣記憶:個人與國族的對映和交疊/讀鈴木怜子《南風如歌——一位日本阿嬤的臺灣鄉愁》〉,《文訊》349期(2014.11),頁112-113。
黃蘭翔,〈花蓮日本官營移民村初期規畫與農宅建築〉,《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第三卷第二期(1996.12),頁51-91。
楊鎮宇,〈鈴木怜子童年憶難忘:灣生思鄉情懷〉,《熟年誌》(2015.12),頁58-61。
廖炳惠,〈全球離散之下的亞美文學研究〉,《英美文學評論》9期(2006),頁59-76。
鳳氣至純平,〈臺灣人不在的臺灣——以中山侑為主「灣生」作家為考察對象〉,收錄於《第二屆全國臺灣文學研究生學術論文研討會論文集》(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出版,2005.07),頁439-476。
鳳氣至純平,〈臺灣引揚者的臺灣書寫〉,《臺灣學通訊》103期(2018.01),頁28-29。
歐素瑛,〈戰後初期在臺日人之遣返〉,《國史館學術集刊》3期(2003.09),頁201-227。
蔡亦竹,〈灣生故事另一章〉,《薰風》創刊號(2017.01),頁90-93。
蔡旻軒,〈論《南方移民村》作為報導文學文本的可能〉,《文史臺灣學報》第六期(2013.06),頁49-71。
蔡知臻,〈再現「東亞」:孟樊旅遊詩中的異域文化〉,《輔大中研所學刊》第三十七期(2017.04),頁365-384。
蔡知臻,〈移動與認同建構:以《南風如歌》為例〉,收錄於《臺灣文學臉孔的多元書寫與實踐——第十三屆全國臺灣文學研究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出版,2016.12),頁358-388。
蔡知臻,〈跨國移動與書寫:以鈴木怜子的灣生身分及其回憶錄為例〉,收錄於蔡玫姿主編《「跨國‧1930‧女性」研討會論文集》,(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性別與婦女研究中心出版,2017.10),頁109-130。
蔡知臻,〈灣生如何書寫「臺灣」?——以立石鐵臣、於保誠、鈴木怜子為探討對象〉,收錄於《想像共同與差異——第十四屆全國臺灣文學研究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出版,2017.12),頁408-434。
蔡知臻,〈灣生的存在:歷史課題與認同記憶〉,《幼獅文藝》759期(2017.03),頁121-123。
蔡錦堂,〈「臺北高等學校」校史研究與教學〉,《國民教育》53卷2期(2012.12),頁29-34。
鄭安晞,〈日治山區空間與山旅文學的形成——以玉山為例〉,收錄於林淑慧主編、林鎮山等著,《時空流轉:文學景觀、文化翻譯與語言接觸》(臺北:萬卷樓出版,2014.04),頁205-234。
橫路啟子,〈濱田隼雄《南方移民村》論——以「更正」為中心〉,《東吳日語教育學報》36期(2011.01),頁105-128。
蕭阿勤,〈民族主義與臺灣一九七○年代的「鄉土文學」:一個文化(集體)記憶變遷的探討〉,《臺灣史研究》6卷2期(2000.10),頁77-138。
蕭阿勤,〈抗日集體記憶的民族化:臺灣一九七○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日據時期臺灣新文學〉,《臺灣史研究》第九卷第一期(2002.06),頁181-239。
蕭阿勤,〈集體記憶理論的檢討:解剖者、拯救者、與一種民主觀點〉,《思與言》35 卷(1997.03),頁247-296。
蕭阿勤,〈臺灣文學的本土化典範:歷史敘事、策略的本質主義與國家權力〉,《文化研究》創刊號(2005.09),頁97-129。
蕭阿勤,〈認同、敘事、與行動:臺灣1970年代黨外的歷史建構〉,《臺灣社會學》第五期(2003.05),頁195-250。
蕭阿勤,〈認同研究中的歷史:過去的事實、社會的過程、與人類經驗的歷史性/敘事性〉,收錄於張錦忠、黃錦樹主編,《重寫臺灣文學史》(臺北:麥田出版,2007.09),頁23-59。
賴沛君,〈寺廟龍虎堵之賞析〉,《藝術欣賞》8卷2期(2012.09),頁193-212。
賴俊雄,〈當代離散:差異政治與共群倫理〉,《中外文學》43期2卷(2014.06),頁11-56。
鍾延麟,〈文革相關回憶錄內容特色與史料價值之評析〉,《東亞研究》37卷1期(2006.01),頁133-159。
藍麗春,〈寺廟門庭石獅造型來源探析〉,《嘉南學報(人文類)》36期(2010.12),頁655-662。
顏杏如,〈日治時期在臺日人植櫻與櫻花意象:「內地」風景的發現、移植與櫻花論述〉,《臺灣史研究》第14卷第三期(2007.09),頁97-138。
顏杏如,〈流轉的故鄉之影:殖民地經驗下在臺日人的故鄉意識、建構與轉折〉,收錄於《跨域青年學者臺灣史研究論集》,(臺北:稻香出版社,2008),頁173-217。
顏杏如,〈歌人尾崎孝子的移動與殖民地經驗:在新女性思潮中航向夢想的「中間層」〉,《臺灣史研究》第23卷第二期(2016.06),頁65-110。
顏杏如,〈與帝國的腳步俱進——高橋鏡子的跨界、外地經驗與國家意識〉,《臺大歷史學報》第52期(2013.12),頁251-302。
羅詩雲,〈《民俗臺灣》中的在地性——以俚諺、「民俗圖繪」專欄為探討對象〉,《中極學刊 》第六輯(2007.12),頁109-121。
(二) 日文
丸川哲史,〈台湾のポスト植民地期(1945-50)における文学――異文化接触とステレオタイプの形成〉,《日本台湾学会報 》第3号(2001.05),pp.70-88。
井上弘樹,〈国立台湾大学における日本人留用政策〉,《日本台湾学会報 》第16号(2014.06),pp.84-106。
何義麟,〈「国語」の転換をめぐる台湾人エスニシティの政治化——戦後台湾における言語紛争の一考察〉,《日本台湾学会報 》創刊号(1999.05),pp.92-107。
呉佩珍,〈真杉静枝の「花樟物語」三部作とその台湾表象〉,《立命館文学 》第625号(2017.08),pp.196-202。
鳳気至純平,〈書いたのは誰の歴史か?――『南方移民村』から見る濱田隼雄の歴史意識〉,《日本台湾学会報 》第14号(2012.06),pp.89-107。
鄧麗霞,〈牛島春子の引揚げ文学〉,《立命館文学 》第625号(2017.08),pp.138-150。
顏杏如,〈二つの正月――植民地台湾における時間の重層と交錯(1895-1930年)〉,《日本台湾学会報 》第9号(2007.05),pp.1-21。
(三) 英文
Abbott, Andrew(1992)From Causes to Events: Notes on Narrative Positivism. Sociological Methods &Research 20(4).
六、 碩博士論文
吳曉恬,《殖民間隙裡的糾葛與記憶:以立石鐵臣的創作為中心》(臺中:國立中興大學臺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7.01)。
李沿儒,《郭強生小說中的空間書寫研究——以性別與身分流動為觀察核心》(嘉義:國立中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
姚錫林,《臺籍日本兵的記憶建構與認同敘事》(臺南: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
陳文賢,《廖文毅的理想國:臺灣共和國臨時政府的成立與瓦解》(臺北: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13)。
曾玟慧,《施叔青「臺灣三部曲」中的性別意識與歷史觀照》(新竹:國立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
楊采陵,《家鄉的三重變奏——從空間語境和身體意識探究施叔青的臺灣書寫》(新竹:國立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趙慶華,《紙上的「我(們)」——外省第一代知識女性的自傳書寫與敘事認同》(臺南: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博士論文,2013)。
鳳氣至純平,《中山侑研究——分析他的「灣生」身分及其文化活動》(臺南: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02)。
鳳氣至純平,《日治時期在臺日人的臺灣歷史像》(臺南: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博士論文,2014.06)。
劉安,《戰後臺灣阿里山空間的現代文學書寫——以散文、新詩、小說三文類為觀察核心》(臺中: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6)。
蔡翠華,《六○年代《臺灣文藝》小說研究(1964-1969) ——以認同敘事為中心的考察》(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
謝秀惠,《施叔青筆下的後殖民島嶼圖像——以《香港三部曲》、《臺灣三部曲》為探討對象》(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蘇筱雯,《尋愛以安身?——郭強生小說研究(1980-2015)》(臺南: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碩士論文,2017)。
七、 資料庫
臺灣日日新報:http://0-oldnews.lib.ntnu.edu.tw.opac.lib.ntnu.edu.tw/cgi-bin2/Libo.cgi?
漢文臺灣日日新報:http://0-oldnews.lib.ntnu.edu.tw.opac.lib.ntnu.edu.tw/cgi-bin2/Libo.cgi?
臺灣民報資料庫:http://0-taiwannews.lib.ntnu.edu.tw.opac.lib.ntnu.edu.tw/
日治時期期刊影像系統:http://0-stfj.ntl.edu.tw.opac.lib.ntnu.edu.tw/cgi-bin/gs32/gsweb.cgi/login?o=dwebmge&cache=1447385469898
聯合知識網:全文報紙資料庫:http://0-udndata.com.opac.lib.ntnu.edu.tw/library/udn/
臺灣新聞智慧網:http://0-news.infolinker.com.tw.opac.lib.ntnu.edu.tw/cgi-bin2/Libo.cgi